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总结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总结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总结

比较内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止时间(政治前提) 18世纪60年代--19世

纪上半期。(17世纪英

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

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起来)

策源地及开始部门英国

棉纺织业重工业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

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理论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力机器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煤电力、石油

时代特征

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主要发明1、1764年,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机,标志

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1782年瓦特改良蒸

汽机(最重要的发明)。

3、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发明汽船。4、1825

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

明火车机车。1、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2、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创制汽车。3、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

力,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发展,机器生产代

替了手工劳动,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英

国成为“世界工厂”。

2、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

主义,率先完成工业

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

界的统治,世界形成1、人类进入了“电气时

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

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极大的提高了生产

力;以原子能的利用、

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

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进入“电子时代”

“信息时代”“太空时

代”“知识经济时代”。

2、世界经济结构发生

重大变化;推动了社会

生活的现代化;世界联

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

加快。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和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2、第一次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英国,重要的新机器

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

在英国发明的,其他

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

对缓慢。3、主要在轻

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

力。2、同时发生在几个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

速。3、在一些后起的国

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

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

加快经济的发展。4、侧

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

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

程。2、科学技术的各

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

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

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

革命对中

国的影响

1、西方列强发动了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2、先进的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如:为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

动。3、近代工业产生,

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

侵华战争,如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

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

重。2、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

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

动、辛亥革命。4、由向

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

学习制度。民族危机推动

了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产生,出现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

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人

才,制定“863计划”,

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

织,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极大的推动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同点: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

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

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交往更方便。另一方面,科技也带来环境污染、高科技犯罪、青

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的提

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易错微析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例题1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安定的国际环境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 答案:B 解析: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共同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当代的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答案B。 例题2“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答案:D 解析:大量使用煤炭的情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开始出现,这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D。

1.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2.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导致了工业化生产的出现 3.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英法成为工业强国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4.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形成经济共同体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力的速度。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经济发展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 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本正经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社会生活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社会进步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 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姓名:张霞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专题解读: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生产力进步作为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看历史,关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迁,是当前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的重要选点。(二)“神五”、“神六”的飞天成功及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构想,使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愈来愈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 (三)在2006年高考中,全国卷Ⅱ考了“苏联工业化资金的来源”题和“10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差异”题;江苏卷考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题;天津卷考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发明的区别”题。不难看出近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特点考查。 命题预测: 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重大影响。各种题型都有,尤其是图片、文字题经常涉及。 从专题角度看,本专题内容可同中国史联系在一起,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现实生活考查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及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极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预测2007年高考中可能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背景来设计题目,所以对于三次工业革命及相关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高考点击(近五年高考题统计):

复习目标: 1.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复习设计: 运用投影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复习容量;采用学案导学,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分层递进教学;采用比较法推进课堂教学,展开知识的纵横迁移,帮助学生形成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精选高考典例剖析,渗透学法、解法指导。 复习时数:一课时。 复习流程设计: (一)自主温故,构建知识结构 利用《学案》,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指导学生从5个方面把握每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情况。 (二)知识迁移与整合 设计一:请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又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展开?(由具体到一般) 投影表格一:“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把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 (2)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由于蒸汽动力代替水力,使工厂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起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原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是在大工业的推动下,把人们集中在一些城市和城镇中,从事社会化大生产,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文化关系变得极其密切的过程。 (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 (4)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第一次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适合于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国制度等相继确立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5)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6)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增强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力量。改变了殖民方式,强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标,大量向殖民地移民成为主要方式之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随着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又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7)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大为提高,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严重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①垄断组织既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又是某一行业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②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工业部门由于其复杂多样的制造程序和巨额资金的需求,都要求改变独家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联合生产,所以出现了新的经营联合体,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体系,即垄断组织;③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经济决定政治,随着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公民意识增强。(4)对殖民侵略方式的侵略: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输出资本。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德超过英法,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了变化,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跨入钢铁时代;从平面运输时代跨入立体运输时代,运输的发展使贸易迅速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贸易格局的变化,英国的贸易中心的地位被打破,出现了多个贸易中心。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类终于跨入现代文明的大门。由于化学农药和农业机械的普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②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中学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 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 小,被成为“地球村”。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16——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 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 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 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 易组织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三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690 —法国—活塞 1705 —英国—纽可门—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1733 —英国—凯伊—飞梭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车(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 —英国—阿克莱特—水力纺纱车 1769 —英国—瓦特—单动式蒸汽机 1771 —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1779 —英国—克隆普顿—骡机 1782 —英国—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1785 —英国—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1794 —英国—莫兹利—移动刀架 1797 —车床—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 1798 —美国—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9世纪初(1800---)—刨床、磨床、汽锤—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1803 —美国–-富尔顿—汽船;1807 —“克莱蒙特”号在美国试行(蒸气轮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蒸气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25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31 —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37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电信) 1838 —俄国—雅可比—电动机 19世纪中期(1850—):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中国的“门户开放”—世界市场形成1851 —横跨英吉利海峡电缆——第一条海底通信电缆 总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中国近代化起步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练习

三次科技革命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工业时代 D .信息时代 4.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 .瓦特 B .爱迪生 C .法拉第 D .卡尔·本茨 5.题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 )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6.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B .人类 进入信息时代 C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D .它具 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7.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D A .火车司机 B .轮船司机 C .飞行员 D .网络工程师 8.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9.“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 .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 .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10.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 .水力 B .畜力 C .蒸汽 D .人力 11.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 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课的知识贴近现代生活,而且清晰明了,主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多设计一些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标精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材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课本编排在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之中。从其内容的性质来说是属于科技内容的范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但是学生缺少对三次科技革命内在联系和整体的把握。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存在一种片面化的认识。这些问题必须在这节课中提出和重新认识。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一、明确目标 1.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其交通工具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识电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二、自主温故 [知识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时间:18 世纪60 年代。 3、成果:(1)英国织布工______发明“珍妮纺纱机”。 (2)英国机械师______改进蒸汽机。 (3)美国人富尔顿造出______。 (4)英国工程师______发明火车。 4、影响:(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_______”。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______,使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3)工业革命后,______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4)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_____的统治。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成果:(1)美国人____发明耐用灯泡,被誉为“发明大王”。 (2)德国人____设计出内燃机,制造出汽车。 (3)美国人____兄弟制成飞机。 3、影响:(1)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____”。 (2)____获得了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标志: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取得了重 大突破。 3、特点;(1)大大加快了_____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_____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_____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增加。 4、影响;(1)推动社会_____空前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电气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 这三次工业革命都叫做:技术革命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记住: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最早国家、重大发明、标志性成果、特点、等基本知识 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学习:(基本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 1、这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有没有参与?这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2、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提示:从社会生产力、生活结构、 国际格局等方面),由此,我们有什么启示? 【随堂小测】 1、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A、瓦特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2、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下列哪一事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英国内战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的最新消息,不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移动电话 B、有线电话 C、有线电报 D、无线电报 4、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A、汽车制造技术 B、飞机制造技术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网络技术 5、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6、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太阳能 B、电力 C、石油 D、原子能 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说明该如何趋利避害?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二是冶金行业采用焦炭来炼钢等技术革新,能够练出韧性和强度更好的钢材,为技术革新生产的各种新机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时也将英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利用了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共有很多种不同的发明,除了较为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蒸汽机外,还有很多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1733年约翰·凯发明飞梭;1764年哈格里夫斯?珍妮发明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1802年瓦特改进了牛考门

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考选题复习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导读】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 【知识链接】一、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

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 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 汽机(1785年)是其标志性 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 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 交通运输: 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 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蒂 芬孙,)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 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 ——最主要特征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 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 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 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 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 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 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 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金属冶炼业、 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 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 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 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 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 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 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 术尚未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 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 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 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 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 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 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 点)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 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社会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 广泛建立;2、社会结构发生 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大对立阶级;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组 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 1、推动了社会生产 力的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 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 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1级七年儿科宋跃 1103018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城市化进程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更加壮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更大,城市化水平更高。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制造业、能源等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关键词】工业革命无产阶级城市化可再生能源互联网 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使用打制石器、钻木取火,到农耕时代使用铁器、家庭生产自给自足,到18世纪蒸汽机带动的资产阶级的萌芽与发展,19世纪电力驱动下资本进入垄断时代,再到如今信息技术使得地球浓缩成一个小小的“村庄”,人类社会的发展,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沧海桑田”来形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科学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一、蒸汽时代的工人阶级出现和城市化开始 现在普遍认为,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1765年)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从那以后,以蒸汽机为主要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蓬勃发展。工业革命由若干技术发明群构成,主要有纺织机械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冶金采矿技术群、交通航运技术群和机械加工金属制造技术群。这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资本,同时也使的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进入工厂工作,为工厂主打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是也更加集中。一小部分人(工厂主)占有社会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的劳动者却无法享受劳动的成果。当时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很多人不得不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却仍然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在这种情形下,工人们开始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些工人认为是机器导致了他们的悲惨处境,于是有了1811年反对机械化的“卢德运动”。无产阶级诞生了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此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正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巨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同时,大量人口集中在一起,从事非农业生产,现代意义的城市开始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城市可不是一个“宜居之地”。由于城市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的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系统还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整个城市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总之,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总结

比较内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止时间(政治前提) 18世纪60年代--19世 纪上半期。(17世纪英 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 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起来) 策源地及开始部门英国 棉纺织业重工业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 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理论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力机器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煤电力、石油 时代特征 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主要发明1、1764年,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机,标志 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1782年瓦特改良蒸 汽机(最重要的发明)。 3、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发明汽船。4、1825 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 明火车机车。1、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2、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创制汽车。3、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 力,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发展,机器生产代 替了手工劳动,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英 国成为“世界工厂”。 2、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 主义,率先完成工业 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 界的统治,世界形成1、人类进入了“电气时 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 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极大的提高了生产 力;以原子能的利用、 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 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进入“电子时代” “信息时代”“太空时 代”“知识经济时代”。 2、世界经济结构发生 重大变化;推动了社会 生活的现代化;世界联 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 加快。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和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2、第一次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英国,重要的新机器 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 在英国发明的,其他 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 对缓慢。3、主要在轻 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 力。2、同时发生在几个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 速。3、在一些后起的国 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 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 加快经济的发展。4、侧 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 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 程。2、科学技术的各 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 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 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 革命对中 国的影响 1、西方列强发动了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2、先进的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如:为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 动。3、近代工业产生, 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 侵华战争,如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 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 重。2、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 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 动、辛亥革命。4、由向 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 学习制度。民族危机推动 了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产生,出现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 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人 才,制定“863计划”, 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 织,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极大的推动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同点: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 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 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交往更方便。另一方面,科技也带来环境污染、高科技犯罪、青 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的提 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