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教时)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教时)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投影片 音乐—《革命进行曲》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肖邦。肖邦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音乐家,他在弥留之际也不忘死后把心脏带回祖国。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齐读)指名说说“我”和“祖国”各指什么
板书:“我”“祖国”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肖邦,一起感
↓ ↓
肖邦 波兰
二、 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自然段
师:肖邦二十岁就告别了自己的亲人,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祖国。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他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自己祖国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同意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同学补充回答,师生评议,引导学生理解肖邦是在祖国遭到欧洲列强瓜分、祖国人民陷入被欺凌、被压迫深渊的情况下被迫离开祖国的。)
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
指名读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如何?(学生评议)还有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同学再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抓住“瓜分”、“被欺凌”、“被压迫”、“深渊”、“满怀悲愤”、“不得不”等词语,体会肖邦的悲愤之情。联系上下文相机理解“瓜分”、“深渊”、“欺凌”的含义。)
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朗读时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
2、讲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教师引读“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首都华沙。”同学和老师得知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纷纷前来为他送行。当时的情景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二自然

段,找出送别情景的句子,仔细朗读品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品味)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找得也很仔细,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相互交流探讨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
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师生评议,引导学生弄清文中一共写了三个感人的情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投影出示:“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指名读)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中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引导学生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的神情。(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投影出示:“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
女生读,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紧紧”、“无论……都……”体会埃斯内尔无比激动的心情。)
感情朗读,体会埃斯内尔无比激动的心情。
投影出示:“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自由读,谈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师: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同桌相互交流)
指名回答,评议(引导学生理解泥土作为“特殊礼物”象征着祖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埃斯内尔的一片深情。
师:此时此刻,肖邦怎能不激动呢?
指名读“肖邦再也忍不住了……疾驰而去。”(引导学生从“泪水溢满了眼眶”感受肖邦激动的心情,从“郑重”一词感受肖邦一定牢记老师叮嘱的坚定决心,从“回首望了望”感受肖邦与亲人离别的难舍难分。)
3、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的家园。
教师引读,学生齐读:“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师: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表现了肖邦的心情,请同学们找出来(指名回答)
出示:悲愤欲绝

(学生读)
:师:是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么做的?从肖邦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和肖邦激情创作《革命进行曲》的情景,感受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板书:热爱)
欣赏《革命进行曲》(播放乐曲)
师:从《革命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催人奋起的旋律以及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肖邦虽然身在国外,却日夜思念着祖国。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指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日夜思念”、“痛苦”“忧虑”“全部倾注”等感受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抓住“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等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板书:思念)
师引读:“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指导看文中插图
师: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中流淌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5、讲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转眼间,肖邦在法国巴黎度过了18个春秋。
齐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组织学生讨论:(1)什么叫弥留之际?(2)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 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小组交流,评议,引导学生体会正是肖邦这种强大的爱国力量支撑着他积聚全部的力量“紧紧握着”
姐姐的手,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板书:至死不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讲读第六自然段
师引读,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出示:“与世长辞”(指名说说词语意思)
 

 比较句子: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指名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亡国之恨、悲愤之情。)
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朗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课文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把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三、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肖邦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