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出现不平衡。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政治:

(1)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干预国家政治。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日、德是个别、暂时现象);

(4)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中国、印度、土耳其)

(5)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合法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主,有组织的斗争增加。

3、经济: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迅速。英法:缓慢。日俄: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4、思想: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现代主义、电影和电视)。

5、对外: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主要资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条件

四、影响

二、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一)背景:

1、资义发展,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资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3、少数大规模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二)产生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1929——1933年弊端显露;

2、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方式:兼并、联合、购买;

4、表现: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市场;

5、形式:美国——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程度最高);

6、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

(三)影响:

1、积极:

(1)实质:资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资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2)政治:主要资义国家过渡到帝义阶段,资义走向成熟;

(3)经济:

①优化了资本配置,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义的无序性,促进了资义经济的发展;

②资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消极:

(1)经济:市场被瓜分,价格被控制,必然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2)政治:

①形成过程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造成社会不稳,阶级矛盾尖锐;

②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资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言人;(3)对外:帝义对外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加深了亚非拉国家两半程度;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含义:

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发展、成熟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和对世界的瓜分,使世界市场形成,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整体。(二)形成:

1、粗略划分

2

(三)影响

1、积极

(1)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资义);

(2)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3)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的封闭性,使世界的横向联系加强;

2、消极:该体系的形成是在奴役、宰割落后地区的基础上形成的,给亚非拉广大地区带来了灾难,并造成其长期贫困和落后。

三、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表现

(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

①英法美三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德俄日通过改革走上资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较浓;

②主要资义国家占有殖民地多少不同,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占得殖民地最多;德日是后起资义国家,占得殖民地较少;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

2、影响: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纠集军事集团;

(2)大肆扩军备战,大战一触即发;

(3)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灾难,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世界的整体性加强:20世纪初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3.主要原因: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之间、英德之间和俄奥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的遗留问题,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2)英德矛盾(主要矛盾):英国推行维持欧洲大陆是军政策,为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与德国矛盾尖锐。

①德国势力迅速增加,在商品市场上与英国竞争,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上升;

②德国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外交政策由争取称霸欧洲大陆的“大陆政策”转向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这对英国是一个挑战;

③殖民地问题上与英国矛盾尖锐;

④制海权上。英国第一,德国第二。

(3)俄奥矛盾: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4.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5.火药桶的出现: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6.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7.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914.7——1918.11)

2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 引发了欧洲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①经济上,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②政治上,苏联成为欧洲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③格局上,近代以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德奥战败,英法受创,美日崛起

(2) 美国实力巨增: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欧洲最大的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3) 日本乘机扩张:占领山东、太平洋上德国的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4)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5) 战后出现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2.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1)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等等

(2) 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各国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定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3) 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4) 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五、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一)亚洲的觉醒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亚洲,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1

、背景:

亚洲社会发生新的变化 朝鲜义兵运动

中国义和团运动

2、概况:

中国辛亥革命运动

伊朗和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 1、 历史背景:

1) 2) 3) 4) 外交上:面临西方侵略,成为列强事实上半殖民地

2、 突出事例: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宪法(1910~1917年) (1)目的:巩固胜利成果

(2)内容:反帝--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反封--国家用适当方式拆散大地产;

(3)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1、从运动性质看,旧式的民族运动演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

2、从斗争纲领和口号看,描绘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前景的新蓝图,如印度国大党提出了民权和独立的要求,中国的三民主义、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3、从参加运动的主要力量看,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改变了过去以农民为主体的状况,如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4、从运动发展趋势看,经过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发展过程,如中国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

5、出现了以新式民族运动为主导,新旧民族运动同时并存的状况,朝鲜义兵运动、中国的

义和团运动、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没有超过旧式民族运动的范畴。

五、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一)第二国际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人运动走向高潮(芝加哥工人“五一”大罢工)。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3)组织基础:欧美工人政党广泛建立。 (4)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2、概况:

(1)时间:1889年7月14日 (2)地点:法国巴黎

左派——列宁、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 3、结局:政治分裂,陷于破产 中派——考茨基

右派——伯尔尼施坦、孟什维克(修正主义)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

(3)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

2.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3.意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思维探究】如何认识国际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社前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1)从斗争形式:以暴力斗争为主转变为以合法斗争为主; (2)从斗争内容:以政治斗争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斗争为主;

(3)从斗争领导:以自发性、突发性转变为政党领导,有组织进行; (4)从工运中心:经历英--法-德-俄

思想: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学艺术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一)现代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 1、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入垄断阶段。

(2)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垄断出现。 (3)思想:教育的发展以及自由民主风气的盛行。 (4)科技发展的成就和物理学中遇到的新问题

(5)科学家个人的努力。

2、相对论

(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①19世纪末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②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新问题,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

(2) 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②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

(3)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①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②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①相对论的提出是对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力学的危机,极大的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②它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地揭示了空间、时间的本质属性。

③它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④它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3、量子论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意义:打开原子之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

②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③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

(2)过程

①1900年,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②爱因斯坦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并获得诺贝尔奖。

③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④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3)意义

①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④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4、意义(相对论与量子论产生的意义或者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1)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相对时空观。量子论——微观世界运动)

(2)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3)带来许多划时代的新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电气时代”的出现

1、原因:电力的广泛应用

(1)物质基础:资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

(2)理论研究: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法拉第)

①18世纪美国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②19世纪初意大利伏特发明电池

③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4)科技因素:

①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②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

3、意义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动力更强、更方便,机器使用更普遍,工业部门更多,技术更先进),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思考:电力为何能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①发电机的改进和完善;

②长距离输电技术的成熟;

③电力的优势;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垄断组织出现,资阶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3)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近代文学和美术

(一)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欧美

萧伯纳《苹果车》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

朵夫》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

和社会危机的影响,表现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

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苏联

20

亚非

改的注重表现现实社会,特别是对

农民生活的描述。

米勒《播种者》

要反映农民生活和情感)

列宾

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深刻

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

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

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

的憧憬和向往)

重视内心

“自我表

悲伤、消极等各种复杂的心

表现了

变形和抽象的表大胆使用各式各样毕加索《格尔尼卡》二战后进一步发展

(四)音乐和电影

时间主要成就

20世纪现代音乐兴起(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一战后兴起于美国的爵士乐盛行

2、电影艺术

(1)条件: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和发展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自拍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生的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波将金号战舰》。

对外: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一、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历史背景: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组织要求经济上瓜分世界。

2

3

(1)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为主;

4、影响:

(1)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大国争夺激烈,矛盾激化,导致两大集团形成,一战爆发。(3)促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说课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它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的起因和部分成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次革命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同时也为第六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追求真 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技是把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3)、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电讯业的兴起。 依据: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电讯业的兴起为迅速和远距离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通讯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依据:由于教材仅有几句话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课堂上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其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工业革命,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前边我们已经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 学生: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讲授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师请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内容。 教师: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学生:法拉弟。

教师:谁研制出发电机? 学生:西门子。 教师: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学生:19世纪70年代 教师: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 学生: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教师: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教师: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学生:美国、德国。 教师: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教师: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2)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3)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2、能力培养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技术的发明,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教学难点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需进一步引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器有哪些吗?请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看看你们谁知道的最多?......(提问生来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电做能源来驱动,如果今天没电的话,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收到什么影响呢?(生可能会答晚上会变的漆黑、上课不能正常进行、父母无法洗衣做饭、工厂无法正常加工生产等等),可见电力对我们这个时代太重要了!那我们是什么时候进入电气时代的呢,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气时代的到来》。 新课教学 阅读教材、探讨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师先读题,后书写全部板书) 1、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事件、最大影响、策源地。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清洁、便利的新能源是什么?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什么理论?标志性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3、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1)生活方面:举例说明。 (2)生产方面:四大新型支柱产业是指...... 4、“发明大王”是谁,头衔由来?他的名言及其启示是什么? 巩固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核心内容: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影响: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策源地:美、德(并在图中找出在哪个大洲上,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资本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蒸汽机的发明及其重要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人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台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④通过选做有关电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状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话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干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我们前面学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影响如何?共同回顾后,教师指出:19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新课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行讲评。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I)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理解能力。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展示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 小组分工合作积极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采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教师将准备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2)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和成就; (3)家庭使用电器的情况及感受。 4.学生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集整理,制作课件。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电子世界,电气时代--电气成就世界,电气创造未来!

电子世界,电气时代--电气成就世界,电气创造未来!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 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 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正因为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870年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 电气工程是一种涉及电学与电磁学的研究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也有人将电机工程与电子工程统称为电气工程。美国主要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简要归纳为11个方向:它们是通讯与网络,计算机 科学与工程,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子学与光学,

电力,电磁学,微结构(Microstructure),材料与装臵,生物工程。 也有学者认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供用电技术、继电保护、远动系统通讯、电机、电力电子、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传动、变频传动是当前电气工程的几大研究方向。电能量的存储,自然界能量向可利用电能的转换,节能技术的深入研究,也是电气工程的方向。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本领域知识宽度的巨大增长,要求我们重新检查甚至重新构造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臵及其内容,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和动态的科研环境。 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

北师大版九上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上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word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就世界史的范畴说,从16世纪起,人类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进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近代时期包含了手工工场时期、蒸汽时代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等三个进展时期。大致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史由此进入新的时代即电气时代。 本课讲述的确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人类对电认识的过程和电力取代蒸汽作为要紧能源以及电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三方面阐述了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庞大变化。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要紧内容,难点是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基于学生差不多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对科技革命对人类进展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课文中的隐性知识内容,学生不易明白得,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明白得力,形成共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差不多概念、内容及特点。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明白得能力。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奉献。 小组分工合作积极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阻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进展,差不多上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巨、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采纳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引起学生极大的爱好。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预备时期 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刻操纵员等,明确分工。 2.教师将预备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教师依照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2)爱迪生发明制造的故事和成就; (3)家庭使用电器的情形及感受。 4.学生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集整理,制作课件。在预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发言) 请学生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类似的例子。 那么电那个奇异的东西是谁发觉的呢?它的发觉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练习-新人教版

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 (课堂)(2015·江苏苏州)17. 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课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1)从材料一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方面的影响。(1分) 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③交通工具: 和,被誉为“”。 选择题 ()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3.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D.卡尔·本茨 ()4.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5.今年上半年,利比亚动乱升级和中东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源于哪项科技发明。 A.计算机B.内燃机 C.发电机D.蒸汽机 ()6.“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的“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

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工作总结

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工作总结 在售后服务部门工作半年多,对售后服务部的工作也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次非常的荣幸能派去xx四方机厂实习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半年多,这半年多感触颇多,工作的收获也颇多!在公司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能低上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也是深感幸运的地方。我们既然被公司选中,尽职尽责,买苦买力的干活,那是我们的本分工作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模式,处处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备受鼓舞,处处又显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模式,备受推从。在这样一个有如此企业文化的公司里工作是学益甚多,受益匪浅。在xx的工作一去就得到了先去的兄弟xx们的热心帮助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指导,领着我们一点一滴的学,精心详细的讲,诲人不倦的教,毫无保留的传授,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步骤,工作的经验和工作的要领以及工作当中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刚去跟着师傅学的是apu(辅助电源)的清洁,这样的活虽不累但得细心敬业,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辅助电源清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率的大小,我们清洁的干净如果做到了,列车运行的故障率就小,至少在apu这一块就有保障,由于apu在1和8车的箱体后面,有一部分还在车体的底部,在箱体后面的是用虑网拦的,虑网是方格子形状灰尘和大的颗粒容易进,所以在200k/h的列车跑完90万公里的里程数后就要检修一次,囤积的灰尘和尘埃颗粒是很多的,相对而言也是较脏的,在车里底部的有一层底盖板,把底盖板揭开以后灰尘也是

相当的多,这是由于车里底部有一部分的灰尘是从车里从上往下掉的结果,所有的这些都难不到我们,我们认清了这些,只会使我们恪尽职守,精心尽业的做,把每个存在的细节做绝,把每个存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apu的清洁不到一个月工时由原来的一天半缩短到大半天,这些都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完成的,所有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要领都娴熟于心.比如我每次在apu的清洁之后负责的是螺钉的清洁和装备,在一个apu所需要的螺钉具体分布是:配电箱体和微机控制箱体后面的大螺钉是8x25的型号共16颗,滤网的螺钉是 6x16的共60颗,车箱底盖板的是6x20共68颗侧面变压器小挡板是6颗共计74颗,小挡板的螺钉的平垫的直径要大于车底部的螺钉平垫。这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牵引变流器的拆卸和组装上也是有很多的工作经验可以总结,牵引变流器分为两个整流模块和三个逆变模块,整流的模块要大于逆变的模块,这些模块的拆卸和组装都是用液压车完成的,模块的运送和清洁都是要小心精心的作业,因为这些都是列车的核心部件,都是要做到防尘防静电的,模块上密封条的清洁也是至关的重要,密封条是用白色的液体胶粘在上面,首先把原有的清洁干净,原有的胶只能用小铲子轻轻的微刮,尽量不能损坏油漆,散热器上的灰尘的清洁用吸尘器和风枪一吸一吹,这样就避免了灰尘的四溅。箱体后的密封条的装订本着先竖后横的密封,密封条的长度要超过箱体长度的3—4cm 就长不就短。ci的组装固定杆一定要就对角固定,摇摆一定的宽度,这样有利于螺钉螺纹的吻合,每一颗螺钉都要用47.1牛的力矩固定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④通过要求学生课后选做有关电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于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电能的利用和电讯业的兴起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去年5月1日,世博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世博会主要展示人类文明成果,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世博会啊?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世博会,当然,不是上海世博会,而是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 1933年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是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一次总结,它开创了主题展示的先河。芝加哥世博会专门开辟了科技展区,主办方要求所有的参展方聚焦科学的主题,将展品与主题挂钩。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板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板书)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出现不平衡。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政治: (1)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干预国家政治。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日、德是个别、暂时现象); (4)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中国、印度、土耳其) (5)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合法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主,有组织的斗争增加。 3、经济: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迅速。英法:缓慢。日俄: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4、思想: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现代主义、电影和电视)。 5、对外: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主要资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条件

四、影响 二、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一)背景: 1、资义发展,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资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3、少数大规模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二)产生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1929——1933年弊端显露; 2、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方式:兼并、联合、购买;

《电气时代的来临》习题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入了()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蒸汽机 B.电 C.电子技术 D.计算机技术 3、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出自 () A.牛顿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石器时代 D.核能时代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 ①水力②原子能③石油④电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一提到“发明大王”,你最佩服的人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史蒂芬孙 7、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原子能 D.电力 二、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 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果: ①的发现和应用;②和的创制; ③运输工具的出现;④远距离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被称为“”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4、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的机器是:。 5、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时代。 三、材料分析: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国人? (2)谈一谈他所取得的成就。 (3)他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B 3、 C 4、B 5、 B 6、B 7、D 二、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电力 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果: 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4、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的机器是:内燃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 电气时代。 三、材料分析题 (1)爱迪生,美国人。 (2)一生有四千多项发明,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3)一个人成功的奥秘在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

《“电气时代”的到来》知识点汇总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标志: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电力应用的影响 (1)电力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提高了生产水平,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电力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4、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5、在电力方面的重大成就 (1)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电力在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4)随后发明了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6、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优势: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简介:1847——1931年,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2、主要成就 (1)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2)爱迪生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内燃机的创制 (1)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以使用液体燃料为动力的内燃机。 (2)优点:效率高、马力大、结构小、设备轻、运转平稳、用途广泛,适宜作为一切机械的原动机。 (3)影响:为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供了技术前提。 2、汽车的出现 (1)发明:1885年,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试制汽车成功。 (2)影响: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3、飞机的问世 (1)发明: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影响:把人类的飞天理想变为现实。后来,飞机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情况。 2.了解电力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知道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发明”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及影响。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P3—P7,探讨下列问题: 1、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核心内容(标志性发明)、最大影响、策源地(先行国家)? 3、与电有关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4、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5、发明大王”是谁?他的名言及其启示。 二、检查反馈: (一)预习评价: (二)存在问题: 三、课堂展示 (一)创设情境: 图片出示生活中的电器,提问:这些家电要想工作必须有什么?由此导入。 (二)自主学习展示 1、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色。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也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 2、新能源“电”

(1)理论基础 电力是如何被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到实际生产领域的? (提示:1831年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1866年西门子制成自激式发电机,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气时代创造了条件。)(2)技术发明 提问:与电有关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提示:发电机、电动机及高压输电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电气时代” 3、电力的应用及影响 (1)电力应用的些领域 (提示:从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考虑,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生活领域: a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业兴起(补充介绍) 贝尔(美)——有线电话 莫尔斯(美)——有线电报 马可尼(意)——无线电报 b新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无轨电车 生产领域: 电力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能源。 (2)电力的影响: ①发明了大量家用电器,使生活更加便捷而丰富;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②电力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能源。 ③电力工业与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一起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④近代工厂制度发展为股份制公司。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辛亥革命等。 分析比较: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电力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1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1 新 人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之前讲到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而且它的出现,反过来有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得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更大的进步,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调动课外学习中得到的相关知识,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插图、故事、音像资料,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社会历史的变化,锻炼学生形象思维和历史想像能力。引导学生领略历史人物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品质。 教学媒体 幻灯片、图片、视频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参看“导入框”,教师讲述)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周围,“电”这种能源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随处都可见到不同用途的电器,其实从它们的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大家说说你身边有什么物品是用电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对。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电的世界里,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整个地球上停电了,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大家知道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历史。 【讲述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讲述)在前面对学习中,我们学到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说生产领域中的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在那次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人类也从此进入到了“蒸汽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蒸汽动力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需要。所以另外一场生产领域中的革命,已经在期待中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出现了。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这次的革命之后,什么能源又进入到了人们的生产领域

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7150046.html,)/工作总结 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工作总结 在售后服务部门工作半年多,对售后服务部的工作也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次非常的荣幸能派去青岛四方机厂实习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半年多,这半年多感触颇多,工作的收获也颇多!在公司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能低上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也是深感幸运的地方。我们既然被公司选中,尽职尽责,买苦买力的干活,那是我们的本分工作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模式,处处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备受鼓舞,处处又显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模式,备受推从。在这样一个有如此企业文化的公司里工作是学益甚多,受益匪浅。在青岛的工作一去就得到了先去的兄弟同仁们的热心帮助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指导,领着我们一点一滴的学,精心详细的讲,诲人不倦的教,毫无保留的传授,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步骤,工作的经验和工作的要领以及工作当中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刚去跟着师傅学的是apu(辅助电源)的清洁,这样的活虽不累但得细心敬业,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辅助电源清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率的大小,我们清洁的干净如果做到了一尘不染,列车

运行的故障率就小,至少在apu这一块就有保障,由于apu在1和8车的箱体后面,有一部分还在车体的底部,在箱体后面的是用虑网拦的,虑网是方格子形状灰尘和大的颗粒容易进,所以在200k/h的列车跑完90万公里的里程数后就要检修一次,囤积的灰尘和尘埃颗粒是很多的,相对而言也是较脏的,在车里底部的有一层底盖板,把底盖板揭开以后灰尘也是相当的多,这是由于车里底部有一部分的灰尘是从车里从上往下掉的结果,所有的这些都难不到我们,我们认清了这些,只会使我们恪尽职守,精心尽业的做,把每个存在的细节做绝,把每个存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apu的清洁不到一个月工时由原来的一天半缩短到大半天,这些都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完成的,所有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要领都娴熟于心.比如我每次在apu的清洁之后负责的是螺钉的清洁和装备,在一个apu所需要的螺钉具体分布是:配电箱体和微机控制箱体后面的大螺钉是8*25的型号共16颗,滤网的螺钉是6*16的共60颗,车箱底盖板的是6*20共68颗侧面变压器小挡板是6颗共计74颗,小挡板的螺钉的平垫的直径要大于车底部的螺钉平垫。这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牵引变流器的拆卸和组装上也是有很多的工作经验可以 总结,牵引变流器分为两个整流模块和三个逆变模块,整流的模块要大于逆变的模块,这些模块的拆卸和组装都是用液压车完成的,模块的运送和清洁都是要小心精心的作业,因为这些都是列车的核心部件,都是要做到防尘防静电的,模块上密封条的清洁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设计单

问题导读单 掌握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有,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的理解。 【关键问题】 使学生正确掌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学法提示】 讲解法、图解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冯如,男,原名冯九如。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主要成就中国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被赞誉为“东方的莱特” 制造“冯如1号”、“冯如2号” 【预习评价】 问题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主要能源、主要动力机器、国家、有哪些重要发明? 问题2、人类进入“电汽时代”的表现?由此可以判断第二次科技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 问题3、发明碳丝灯泡的时间、人物、意义、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主要成就? 问题4、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发明的时间、人物、意义?

【合作探究】 1.通过学习,想一想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集中在哪三个领域? 2.想一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有人说: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 有人说:汽车的大量使有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 4.试分析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检测单(满分25分)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动力机的是() A 、汽车、飞机 B、蒸汽机、电机 C、内燃机、电机 D、蒸汽机、内燃机 2、在内燃机研制方面贡献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3、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地球变的更“小”了的是() A、内燃机的使用 B、电机的使用 C、汽车、飞机的使用 D、蒸汽机的使用 2.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B.声纳技术C.无线电技术.D.通信卫星技术 3.1931年10月18日夜,无数美国家庭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C.法拉第D.卡尔?本茨 4.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社会带人() A.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B.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和自动化时代D.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 5. 在电力的发展方面,下列哪些国家领先—步() A.美国、德国B.英国、法国C.英国、德国D.英国、美国 6.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 7.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集中表现在() 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④蒸汽机和 新交通工具的改良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所有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年-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的那一历史事件?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革命”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请举出至少2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这次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以上两段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 4 ) 结合材料及近代以来至今中国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