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编号:SM-ZD-11911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

范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部门。由于试验室使用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易爆品、有毒品、腐蚀品等等,因而要搞好试验室安全管理就必须要控制好试验室的危险源。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可以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污染。

一、试验室中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试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试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作业环境不良。

2、化学性危险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

3、行为性危险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二、危险源的控制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为防止试验室内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是这很难做到,因而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改进工艺。例如在用重铬酸盐法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时,为消除或减少氯化物的干扰需加硫酸汞进行去除,而硫酸汞是极毒物质。我们经过多次实验,针对水质的具体情况,对氯离子含量不高的水质尽可能地不使用硫酸汞。其次是试验室最为常见的是火灾、爆炸事故,做好这类事故的预防工作,要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就要使可燃物质不处于危险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应谨慎使用、规范操作易燃易爆

物质,要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

(二)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安全管理措施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将人、机、物、环境等涉及安全生产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使安全技术措施发挥最大的作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试验室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如《药品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采购、登记、领用、发放。试验室负责人应对贵重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妥善管理和安排使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特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安全用电制度》试验室所有人员必须明确试验室总电源开关及各电器电源的位置,实验操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安全防火制度》试验室里有较多的易燃易挥发化学品,还有电炉、烘箱等,使用或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火灾,应在试验

室里配备消防设施等等。

建立和完善试验室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如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各种检测的操作规程。如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进入试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在实验中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如稀释浓硫酸时必须缓慢地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到浓硫酸中);挥发性物质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试验室产生的工作废液,应在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尤其是剧毒或强致癌物质)不得随意处理废旧药品,而由专人回收,统一进行处理。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作为生产活动中最活跃因素的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因而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必须定期对职工(尤其是新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让职工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范本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2752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措施 Identification of dangerous source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 (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

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 ⑵、驾驶员生理异常; ⑶、驾驶员违规驾驶; ⑷、驾驶员操作错误; 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识别和辨识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汇总并评价,以便判定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审批。 3.2 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计划。 3.3 各部门负责按要求对本部门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汇总并进行控制。 3.4各二级单位负责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4.1.1 每年第一季度,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工作。 4.1.2 各部门负责按照要求从产品生产组织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识别出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的污染、噪声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方的影响、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等若干方面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4.1.3 各部门负责按作业区域、工艺流程对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作业环境不良等关注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要特别关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辨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

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防治措施

**********工程有限公司 试验室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合同段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2010年03月01日

试验室相关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部门。由于试验室使用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易爆品、有毒品、腐蚀品等等,因而要搞好试验室安全管理就必须要控制好试验室的危险源。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可以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污染。 一、试验室中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试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试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作业环境不良。 2、化学性危险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 3、行为性危险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二、危险源的控制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为防止试验室内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是这很难做到,因而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改进工艺。例如在用重铬酸盐法检测化学需氧

量(COD)时,为消除或减少氯化物的干扰需加硫酸汞进行去除,而硫酸汞是极毒物质。我们经过多次实验,针对水质的具体情况,对氯离子含量不高的水质尽可能地不使用硫酸汞。其次是试验室最为常见的是火灾、爆炸事故,做好这类事故的预防工作,要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就要使可燃物质不处于危险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应谨慎使用、规范操作易燃易爆物质,要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 (二)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安全管理措施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将人、机、物、环境等涉及安全生产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使安全技术措施发挥最大的作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试验室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如《药品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采购、登记、领用、发放。试验室负责人应对贵重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妥善管理和安排使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特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安全用电制度》试验室所有人员必须明确试验室总电源开关及各电器电源的位置,实验操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安全防火制度》试验室里有较多的易燃易挥发化学品,还有电炉、烘箱等,使用或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火灾,应在试验室里配备消防设施等等。 建立和完善试验室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如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各种检测的操作规程。如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进入试验室

关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关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目的 为了使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所有活动及服务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及服务所产生的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有关的危险源、环境因素的二次辨识、评价活动。 2. 不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初始辨识、评价。 第三条职责 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2. 全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分为二级管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本项目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3. 公司安保科是本办法的主控部门,负责指导公司各业务部门、项目经理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调查评价,并汇总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并发放《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指南)》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南)》;负责组织评价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各业务部门与各项目经理部。 4. 公司安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公司安保科每三年定期组织机关各相关部门和所属各单位,更新识别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对出现本规定(第五条、㈡、2.⑴)情况时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更新评价。 6. 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7. 公司技术质量科负责对推广“四新”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环境破坏进行评估。 8. 公司机关各业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分管业务工作范围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并分别报安保科汇总。 9. 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指南)》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南)》负责对本项目施工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二次识别、评价。项目工程部门负责编制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项目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第四条识别和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序号 危险源 类别 危险源名称防范措施 1 触电 带电作业未正确使用方触电 保护用品 带电作业时正确使用防触电保护用品电动机械操作台无绝缘措施电动机械操作台采取绝缘措施 电动机械接地不符合规定检查电动机械接地,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电焊作业时电焊机二次线接 头固定 电焊作业前检查电焊机二次线接头固 定是否牢固 电焊机电路对机客热态绝缘 电阻低于0.4MΩ 禁止使用电焊机电路对机壳热态绝缘 电阻低于0.4MΩ的电焊机 电焊作业时电焊机二次线接 头固定不牢 电焊作业前检查电焊机二次线接头固 定是否牢固 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或直接 插入插座内使用 禁止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 入插座内使用 电源线路接近热源或直接绑 挂在金属构件上 禁止电源线路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 金属构件上 非电工从事电工作业 电工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从事电工 作业 非电焊工从事电焊作业 电焊工持证上岗,禁止非电焊工从事 电焊作业 使用冲击工具或机械在有电 缆埋设处开挖 在有电缆埋设处开挖时,采用人工开 挖,禁止使用冲击工具或机械开挖使用未经检测(检测不合 格)的电动工具进行作业 禁止使用未经检测(检测不合格)的 电动工具进行作业 狭小、潮湿场所焊接作业未 采取防触电措施 狭小、潮湿场所焊接作业采取防触电 措施 使用电源线破损的便携式卷 线盘、机械及电动工具 检查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是否正 确、牢固;检查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电 动工具需经检验合格 电动工具未经过漏电保护装 置或漏电保护装置不合格 电动工具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 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 0.1s,额定漏电动作电压≤36V 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不当, 低于2.5米时未设保护罩 照明灯悬挂高度低于 2.5米且设保护 罩 照明灯具火线与地线接反电工持证上岗作业 2 火灾 电火焊作业场所易燃物品未 清理干净或未可靠隔离 在焊接、切割地点周围5m的范围内, 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采 取铺设石棉布等可靠的隔离或防护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方案

WORD格式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目录 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清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 危险源,包括: a)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c)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d)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e)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 f)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 g)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 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 a)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 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d)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c)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a)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八、人车司机(维护工)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钢丝绳断丝严重或插接头有抽头现象挤伤 3、拆卸、吊装设备碰伤 4、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5、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3、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4、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九、皮带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皮带损伤或接头开裂严重断带伤人 3、皮带上的“四超”物料碰伤或挤伤 4、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5、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3、立即停机,去除“四超”物料 4、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进风侧,积极灭火 十、给煤机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煤库突库砸伤 3、煤库蓬库砸伤 4、登高作业摔伤 5、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6、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煤库内水煤多,有发生突库的可能或征兆时,要远离出煤口 3、与底板保持安全距离,并避免面对出煤口 4、上下梯子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5、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6、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十三、清煤工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设备上的“四超”物料碰伤或挤伤 3、巷道顶板或两帮砸伤 4、带电的设备、电缆触电 5、工作场所其它危险 预防措施: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制度与流程文件 Rules And Process Document —————————————————★———————————————— 工厂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语控制 程序 FM(CX).257B404.01-0-2017 发布时间:2017年 3月6日实施日期:2017年 3月6日 *******有限公司 *************Co.,Ltd

1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辨识出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相关活动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以保障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拓陆者工厂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3术语及定义 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引用文件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2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5. 职能职责 6.管理内容及规定 6.1环境因素、危险源辩识实施

6.1.1工厂各单位均应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将辩识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危险源辩识评价登记表》(具体模板见附件2、附件3)。 6.1.2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活动要覆盖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和所有活动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过程(含相关方危险源的辩识)。 6.1.3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应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辩识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作业过程;异常状态指设备检修、设备停机,日常运行中较少发生但一定存在或可能发生的状态等;紧急状态指压力容器减压阀失灵可能导致爆炸的发生、动用明火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等意外发生的状态。 6.1.4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参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结合车辆、坠落、触电、高热、卷入、重物、中毒、缺氧等八大类别进行辩识,辩识过程关注四个方面,包括人、物、环境和管理因素。 6.1.5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同时还应考虑:所属地域、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环境、气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以及运动场所;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6.1.6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时应从产品工艺设计(选材、确定零部件状态、工序设定)、作业活动及范围、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辩识,开展危险源辩识应有工艺主管、设备设施主管、安全主管参与辩识,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辩识人员应熟练掌握辨识方法。 6.2环境因素、危险源风险评价实施 6.2.1各单位对本单位辩识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评价,初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高度风险危险源清单》(具体模板见附件4)。 6.2.2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6.2.2.1是非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确认为高中度风险危险源。 1)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界定的重大危险源。 2)违反安全生产法律的。 3)有相关方合理抱怨的。 4)潜在的可能产生重大安全影响的。 5)曾发生过事故,相同事故类别重复发生(含职业病或职业中毒)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6.2.2.2 LEC法 L:事故发生可能性按下表判定 L按下表判定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复习课程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本程序依据GB/T190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的要求,结合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实际制定。本程序为 Q/GDLR.SC—2007质量安健环一体化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归口管理并负责宣贯解释。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职责 (4) 5工作程序与要求 (4) 6报告和记录 (9) 7相关/支持性文件 (9) 8附录 (9)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管理(包括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实施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 价和控制程序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13页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依据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标准) (依据GB/T28001-2001标准) 受控文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受控号持有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修改记录 版本号修改页修改内容概要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 评价和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7页第1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项目部综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所有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项目部办公区域内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有关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及更新与管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集团公司《管理手册》中术语和定义。 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 职责 5.1 安全质量部 是本程序中有关安全方面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上报的有关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收集备案;确定和编制项目部有关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且实施动态控制。 5.2 工程部 5.2.1是本程序中有关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上报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收集备案,确定和编制项目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且实施动态控制。 5.2.2 负责施工中环境因素的辨识及评价工作,对一般环境因素应编制控制措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等,并组织实施;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实施控制。 文件名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辩 识、评价和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2015年1月6 日 文件编号SEB23G/0/04-04A 页数共7页第2页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

1.0目的 为全面有效指导核电事业部下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项目部)对所在施工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最终达到降低HSE风险,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事业部本部及各项目部在工程建造期间的危险源和环境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 3.0参考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核电工程事业部《HSE管理手册》(HXNPD-GM-HSE-999,B版) 4.0责任 4.1本部安全部 ◆负责对本程序编制、修订和解释,并指导各项目部开展风险和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及控制管理; ◆负责建立事业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辨识清单; ◆负责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4.2本部其他部门 ◆负责组织对本职能部门工作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 4.3各项目部 ◆负责对本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 落实控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制定高风险专项安全控 制措施,并进行监督; ◆提供必要的人员、设施和其它资源以有效执行该程序。

5.0程序 5.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5.1.1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识别评价单元及辨识小组 ◆项目部应根据组织规模划分危险评价单元。划分危险评价单元时,如有固定工 作场所的按工作场所划分,无固定工作场所的按施工工序划分; ◆项目在施工阶段,项目部成立“三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项目部级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小组、施工队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以及工段级危险/危害因 素辨识小组。各级危险源辨识小组由工程、技术、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根据 所管辖区域和施工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对危险/危害辨识小组成员要进行系统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原理及专业知识的 培训,使其具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能力; ◆对危险性高、辨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评价区域,要对辨识小组成员进行具有针 对性的专项培训。 (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项目部各级危险辨识小组在识别作业风险和危害因素时要求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雇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含单位所有或租赁使用的); ◆存在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 ◆从事高风险作业活动的人员;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符合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有关规定。 (3)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5.1.2危险源评价方法 项目部各级风险辨识小组对辨识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要联系生产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处理措施

序号风险 类别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害评价危害 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组织风险安全管理 1 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不齐全或未及时更新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3 7 63 一般及时健全与完善 2 2 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或人员配备不足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2 7 42 一般及时健全与并按规定设置 3 3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3 7 63 一般按规定进行投入并保证使用 4 4 分包合同、安全协议不规范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5 5 未按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6 0.5 7 21 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6 6 安全生产责任未考核或考核不符合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进行 7 7 无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缺陷高处坠落/物体打 击/触电等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8 8 安全专项方案未经专家审批管理缺陷各类事故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检查审核把关9 管理风险施工用电 1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混乱或共存违章操作触电 3 2 15 90 重大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10 2 固定式设备未使用专用开关箱,未执行“一机、一闸、一漏、 一箱”的规定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触电/机械伤害 6 2 7 84 重大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1 3 电缆绝缘破坏或不绝缘电危害—漏电触电 3 6 7 126 重大制定管理方案,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12 机械作业1 未采取消音、吸音措施噪声危害耳(鸣)聋 6 6 1 36 一般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13 2 中小型机械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有缺陷防护缺陷机械伤害 3 3 3 27 一般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14 3 机械设备未做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装置防护缺陷触电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5 4 机械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防护缺陷触电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6 5 设备无人操作时未切断电源违章作业触电 3 2 3 18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7 6 设备未按时进行保养违章作业机械伤害 3 2 1 6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8 7 当发现机械设备存在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现象时, 未按规定停止使用 违章作业机械伤害 3 3 7 4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19 场内交通运输1 车辆制动装置不灵敏设备设施缺陷车辆伤害 1 2 7 14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0 2 自卸车或翻斗车行车载人或违章行车违章作业车辆伤害 6 2 3 36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1 3 无证驾驶或超速行驶违章操作车辆伤害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2 防水作业1 地下防水作业区域未保证空气流畅作业环境不良中毒火灾 1 2 7 14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3 2 易燃防水材料作业区域有明火违章作业火灾 3 0.5 15 2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4 3 使用有害有毒材料无劳保防护用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中毒10 1 3 30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5 人身健康1 消防设施、工具、器材设置不符合规定违章作业火灾 3 6 3 54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6 2 建筑物内存放易燃易爆材料违章作业火灾 3 2 7 42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7 3 建筑内外无消防通道或通道不畅通管理缺陷火灾 3 1 7 21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8 4 消防重点部位(木工、油料场所、配电室或仓库等)未配备 消防器材 管理缺陷火灾 3 3 7 63 一般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充分辨识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评价其风险程度和环境影响,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以降低风险级别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国电山西平鲁风电项目一期工程范围内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所有场所及活动过程。 3.依据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idt ISO1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与监理业务有关的国家、地方法规。 4.职责 4.1 安全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各管理人员辨识、主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汇总业主项目部辨识、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资料。 4.2各部门部负责辨识、主要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4.3项目监理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外,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也要辨识,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要实施监控。 5.工作程序 5.1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方法 项目监理部主要通过现场调进的方法来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时,应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特征。 5.1.1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项目监理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个方面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批计划中的例行性的作业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因素。 异常状态:批计划中的非例行性的作业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因素。 紧急状态:批可能预见或已发生的紧急事件。 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的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环境问题,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的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可能带来得环境问题。 七个方面: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固体废弃物 土地污染 火灾性和爆炸性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准备和保存有关的信息(如: 环评报告,厂区平面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和/或工艺流程图,水流管线图等),使用这些信息(用图解法或其它方法)把组织细分成若干部分的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也包括历次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评审的反馈。 ⅰ、识别工厂的常规活动和服务(例如:废水处理,绿化服务和垃圾清运等)。 ⅱ、根据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使用专业的评判,识别出在每个区域与重要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并识别出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A、系统地分析每个区域,根据每个常规环境因素类别(罗列如下),排列出识别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如:稀释剂挥发是属于大气排放一类的特定的环境因素)。 常规环境因素类别: 区域输入: ?水的使用 ?能源的使用 ?原材料的使用 区域输出: ?水体排放 ?大气排放 ?固体或液体废物和副产品 ?气味或噪音 ?能量释放 B、考虑在正常作业情况,异常情况和潜在紧急情况下及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C、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 ⅲ、评估这些因素以决定那些对环境具能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A、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将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予以评估。 注: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将根据附录1 - 影响评分表和附录2-影响评分明细表予以评分。 B、使用专业的评判对每个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给予1-10范围内的评分。 C、每个环境因素的各影响评分值相乘得到风险值(1-1000)。

D、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80的环境因素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如果环境因素的严重度分值大于或等于9,其也同样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E、如果没有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80的环境因素,则具有最高风险值的因素即为重大环境因素。如果没有严重度大于或等于8的环境因素,则具有最高严重度值的因素为重大环境因素。 ⅳ、记录 附录1----影响评分表 附录2----影响评分明细表 附录3----环境因素—主要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及环境因素表

试验室相关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一)

试验室相关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一) 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部门。由于试验室使用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易爆品、有毒品、腐蚀品等等,因而要搞好试验室安全管理就必须要控制好试验室的危险源。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可以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污染。 一、试验室中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试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试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作业环境不良。 2、化学性危险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 3、行为性危险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二、危险源的控制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为防止试验室内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是这很难做到,因而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改进工艺。例如在用重铬酸盐

法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时,为消除或减少氯化物的干扰需加硫酸汞进行去除,而硫酸汞是极毒物质。我们经过多次实验,针对水质的具体情况,对氯离子含量不高的水质尽可能地不使用硫酸汞。其次是试验室最为常见的是火灾、爆炸事故,做好这类事故的预防工作,要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就要使可燃物质不处于危险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应谨慎使用、规范操作易燃易爆物质,要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 (二)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安全管理措施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将人、机、物、环境等涉及安全生产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使安全技术措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试验室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如《药品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采购、登记、领用、发放。试验室负责人应对贵重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妥善管理和安排使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特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安全用电制度》试验室所有人员必须明确试验室总电源开关及各电器电源的位置,实验操作结束后及时关掉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安全防火制度》试验室里有较多的易燃易挥发化学品,还有电炉、烘箱等,使用或操作不当极易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密级:□秘密□机密□绝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会签表 说明: (1)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所有,未经授权许 可或批准,不得对项目部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2)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安质部。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公路路桥、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策划和更新管理。 3 术语 3.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健康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3.6 危害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3.7 危害因素辨识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8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 (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 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 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 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 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 ⑵、驾驶员生理异常;

⑶、驾驶员违规驾驶; ⑷、驾驶员操作错误; 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2、车辆、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⑴、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表现在结构存在风险:车体庞大,车辆存在视觉盲区;行驶特点存在风险:存在速度差,内外轮差大,加速性能差,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成因 建筑施工是高危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其中有较大部分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触发、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伤亡事故,将其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塌坍、机械伤害、触电等五大类型,现将造成这五大伤害的各类危险源概述如下: 1、高处坠落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往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原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虽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高处临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发生,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的打击,往往来自于高处作业面层放置不妥的工具、材料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因捆绑不牢固的物件坠落、立体交叉作业中的物件坠落、吊装工艺过程、违章作业的高空抛物、爆破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物体坠落打击等。造成的原因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工具、材料、小型设备放置不稳固无防护坠落措施;人员主要上、下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作业场所无防护棚,作业人员违章上下抛掷物料,高处作业面层未设置挡脚板,水平防护及立面防护不严密等原因。 3、坍塌倾覆: 土石方基坑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拆除工程、挡土墙;物料提升机、塔吊、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均可能造成坍塌倾覆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造成的原因: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土方不按规定放坡和支护;桩孔砼护壁未按设计施工,地下水未及时抽取或无降水措施;发现流砂、流泥没有及时的有效防治;脚手架搭设无设计计算书,搭设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未设置剪刀墙;支模架未经设计验算,无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除工程施工无方案,未按规定顺序拆除等等。 4、机械伤害 塔吊、施工电梯、卷扬机、平刨机、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拌和机等机械伤害(场内运输工具),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塔吊、施工电梯和卷扬机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不坚固引起倾覆;无资质安装、拆除、维保;机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各种限位保护装置失灵;机械传动部位无防护罩;起重作业信号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