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

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

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
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演变

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

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仁政”的一个标志。

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

(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

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

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

四、慈幼礼俗

,俗称“抓周”。“江南风俗,儿生一期,

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

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意为在众人的帮衬下多才多福。“洗儿会”也是父母借以表达自己对子女期望的郑重仪式。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

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时变:就是婴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人认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具备了初步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古代的胎教

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大脑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1)、胎教被看作是能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

(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南宋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教育专著《小学》一书中,以“胎孕之教”为首论。

(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医学巨著《千金方》中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胎教的原理。

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心”的修养,主要是指“心”的“虚”与“静”。

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可包括三方面:“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中陈述胎教之道时,除了“调心神,和性情”,还明确提出“节嗜欲”的主张。

3、注意环境的影响

(1)、居处简静(2)、行坐端严(3)、避寒暑(4)、劳逸以节

中国古代的胎教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这种思想和古代教育思想中“禁于未发之谓豫”“古者教导贵豫”的观点相一致,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根据。

第三节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一、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把在家庭中对子女的

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有人把教育子女比作垦田。在封建社

会,垦田称为务本,说明教育子女和垦田耕作都被视作一切事业的根本。

家庭教育的功能:(1)、培养幼儿成才

(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

(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二、家庭学前教育的规划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一般是与学校教育并行的。在幼儿正式进入学校之前,接受的基本都是家庭教育,大体上也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这有一个年龄的界限,就是所谓的“八岁出就外傅”,八岁之前属于家庭教育,八岁之后属于学校教育。有的记载是从十岁开始出外就傅。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及婴儿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交给他使用右手进食。

“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意思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男孩学会佩戴革制衣袋,女孩子学习佩戴丝质衣袋。这表示男女内外服饰有别,也有体现男刚女柔的意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即六岁的时候,教他学习简单的数字和辨别南北方方位的名称,这属于简单的知识教育,当然也是古代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的内容。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即席饮食,必后长着,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三、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

其一,伦理纲常教育。以孝为本,以礼仪为核心。

“立志”这个概念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孟子?万章下》中说:“故闻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大致的意思是说,受到伯夷的影响,顽劣的人变得廉明了,懦弱的人立下了远大的志向。立志不仅是有理想,有志向,更要有为高尚的理想和只想奋斗到底的意志和决心。

其三,俭朴、正直、廉洁教育。

其四,爱国主义教学。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还在《示儿》中体现了爱国主义。

(二)、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

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礼仪,即所谓“幼仪”。要求儿童对他人谦让有礼,也要求儿童自己行止有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家庭教育的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指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原则:一、以身示教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重视环境陶冶的原则(陶冶教育包括“陶情”和“冶性”两个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对于熏陶的功能曾总结为两个字“化”与“渐”)

四、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

五、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六、“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七、鼓舞的原则

第四节古代的蒙养教育

指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文化、道德启蒙教育。因此,蒙养教育是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

一、蒙养教育的任务与方法

,即端正其品德。

的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三是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的基本技能。

清代学者在蒙养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更侧重于具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王筠在《文字蒙求》和崔学古在《幼训》中提出的见解,最具有代表性。

50多种,尤其擅长《说文解字》的研究,著作有《文字蒙求》、《教童子法》、《说文句

读》、《说文释例》等书。其中,《教童子法》探讨了蒙学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将趣味性的因素引入蒙学教育的主张。《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王筠识字教学的三原则:

?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辨识汉字的主要方法

?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言入于耳

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幼训》。关于蒙养教育的若干原则和方法,涉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生关系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崔学古根据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具体方法:

其一是好言劝谕;其二是适当责罚;其三是使儿童“自成”;其四是为人师表;其五是批评责罚要讲究分寸;其六是“分任”和“鼓舞”。分任:指家庭、学校如何更好地分工配合,履行好教育儿童的责任。

二、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蒙养教育的内容

其一,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

其二,初步的识字教育,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文字蒙求》

其三,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

其四,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

其五,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

其六,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

其七,有关理性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

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篡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所撰的《发蒙记》。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三字经》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是三言韵语,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上述王朝兴废,下至宋代历史故事,后由明清学者续补辽金元以下的历史内容。

《千字文》在南北朝时期,由梁朝周兴嗣撰的,是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百家姓》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

三、幼儿游戏启蒙活动

在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中国古代的游戏大体遵循了三个原则:一,崇尚礼乐的原则二,崇尚简朴的原则

三,崇尚正德的原则

我国古代的游戏种类可分为三类:一,智力游戏二,生活游戏三,戏弄游戏、

戏弄游戏作为一种表演剧是对儿童吸引力最大、最符合儿童意趣的艺术形式,因而也是儿童游戏模仿的对象,成为古代幼儿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儿童剧最早出现在唐初,最初形式就是大面舞。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27-97年)字仲任,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

者。

王充对幼儿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的系统的论述,他的幼儿教育观点只是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和著作中,他曾写过《政务》《讥俗》《论衡》《养性》等书,只有《论衡》流传下来的85篇。

一、论身心统一

人与万物皆是秉承天地之气所生,并且按照自然的本性发育成长的,但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发育,也包括心灵的成长。身心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要实现身心的完整发展,就必须接受教育。这也是王充的身心统一论的基本主张。

在此基础上,王充还进一步指出了心智上的差异与生体之间的关系。

二、论小二禀性

王冲注意到儿童的先天素质,但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最终的善恶还是主要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强调环境对儿童品行形成的作用,特别提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强调,教育和环境决定善恶

三、论优生

王充强调胎教、少生、优生。王充从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子女是夫妇和气所生,而子女的强弱夭寿是由夫妇禀气的厚泊所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命定。

多生则气薄,少生则气渥

四、论在活动中学习

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时在活动中产生的,活动越广,越能全面的认识。强调手脑并用

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点,他敢于破除传统,批评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第二节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一、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父母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有许多共同语言,因为也是儿童最信服的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语言、道德、立志、实学。父母充分利用儿童对自己的“亲”“信”,对其认真的进行“诲谕”,那远远超过学校、老师及圣哲名言的教育作用。

二、提倡及早施教

颜之推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能从胎儿开始,他认为年幼之时心理单纯、记忆力强,而成年以后生活面宽广,思想复杂,精神不如幼童阶段那么集中,学习效果也差。

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主张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

四、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1、于善人而居 2、慎交游 3、交益友 4、学以力行

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虽然他的教育思想都是围绕如何加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这个中心而展开的,而且其中还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迂腐观点,但是,他的许多主张是他自己治家经验的结晶,他所揭露的士大夫教育的腐朽也是他耳闻目见的产物,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仍有着相当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与吸取。

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对幼儿教育也多有论述,如《小学》《同蒙须知》等。

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一、注重胎教

朱熹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注重胎教的教育家,他从“理气二元论”出发,论述胎教问题。

二、重视乳母之教

朱熹还十分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要慎择乳母。乳母是婴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对婴儿影响也最大。他把乳母称作子师

三、善从师,慎择友

幼儿童稚,模仿性强,辨别力弱,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而环境的影响,又往往通过人们的交往实现的,尤其是师、友的影响更为显著,因而古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要教育子女善从师,慎择友。

四、提倡由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

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朱熹提倡由浅入深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

即“大人之学”。在内容上,按“量力所致,约其课程”的原则,对各等教育做了具体规定:

在“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于言语步趋,次及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既有杂细事宜。

对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启发其思考,是他们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主观唯心论者,他的哲学体系可以“致良知”概括,包括:

心即理说,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论

一、

“人伦”,就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

二、循序渐进的教育主张

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的发育水平,而且也要适应儿童的认识水平,教育儿童要从儿童当前的认识水平出发,逐渐加以深化、扩充。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

王守仁把儿童分成年龄之异、脾性之异、才能之异,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四、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王守仁十分注重启发儿童的兴趣,他提倡教育儿童一定要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儿童如果心情愉快、欢喜活泼地学习,那么他们的进步自然是不会停止的。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斥责把儿童当囚犯一样体罚

五、主张陶冶教育

王守仁认为通过“习礼”“读书”“诗歌”等学习活动来进行陶冶。

六、提倡广泛的教育内容

王守仁认为儿童学习的知识面不能太多狭隘,流于片面,广泛的教育内容,可以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

“考德”课是道德教育,就是每天一早检查儿童前一天的视听言动是不是都是按照“人伦之学”去做。

“习礼”则使儿童仪节庄重而不忽惰,大方而不拘谨,动作从容而不迂缓,态度修谨而不拒局。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动因分析

1、政治方面①: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侵略加剧,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了中国的许多主权,使中国陷入生存危机中《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华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的儒学和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严重的削弱了后者的权威性和翁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被迫进行旨在“富国强兵”、谋取生路的变法运动中国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始终是被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洋务运动开办洋务学堂和留学教育,百日维新费八股改科举,新政中废除科举、创建学部、颁行《癸卯学制》

④女子教育遭到排斥和忽视,起步时间滞后,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于1904年1月。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颁布。

2、经济方面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社会化的一部分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原有的一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走上衰弱,被工业化和社会化的经济模式取代

③:人才缺少,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突破以零散的蒙塾和家庭为单位的旧模式向社会化转变

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变法的思想下推动的①:外国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

②:改革的不顺利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

1、混合了儒家的今文经学、《礼记》“大同思想”以及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教的的学说,这些思想在

2、《大同书》的构思

①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美好世界里,儿童完全由社会共育

②未出生之前享受胎教

③出生开始送到公立育婴院,有社会抚养

④3岁后转到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接受良好的保育、以后依次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

⑤20岁学成毕业后为社会服务

3、《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①、保育员的选择。②、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③育婴院的保育方式。以保育为主,逐步掌握各种谋生技能

4、《大同书》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①教育的社会化、儿童从未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大学毕业,所有的教养活动,都通过社会教养机构来实施

②、公养公教,从胎教到大学的一切费用由社会承担,儿童在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社会服务来偿还。

5,、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应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新民学说核心要旨: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民,而每一个民的强弱在于其早期所受到的教育

2、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更全面的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建立系统的近代化国家教育制度,提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体制的构想

3、主张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划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任务

4、列出来教育次第表,根据身体、知、情、意、自观力等五方面发展年龄特点,将人的年龄阶段

划分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四个阶段,与此相应的学制划分为家庭育期、小学校期,中学校期,大学校期

5、设为期两年的“幼稚园”教育

6、对女子入学的关注,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明女学的重要性。

①,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②、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最大最直接

③、母亲是所谓幼学中的主要教育者

④、有妇女担任幼稚园的教师,并通过兴办女学培养师资

5岁以下儿童五个方面的发育特点:

1、身体。一岁前后,乳牙生,习步行,学语言,有欲望之起,感觉之力渐臻敏捷。

2、知。感觉知识之力极为锐敏

3、情。感情皆起于感觉。

4、意。只有感觉的意志。

5、自观力。。未自知有我,纯然混沌未鉴境界。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按照《清史稿。选举志二》的划分,清末的教育改革划分成为两个阶段,

1、1862年到1901年是无系统的教育改革时期,改革没有涉及国家教育制度的层面

2、1902年到清朝灭亡为止是有系统的教育改革时期,改革的内容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

包括:

科举学制的正式废止,学部的建立,、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立,就是以癸卯学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也是清末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律形式上的正式确立。

1903年,推行的“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近代学制。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得到了完善。

1、内容:①蒙养家教合一②保育教导要旨③场屋图书器具④管理人事务

2、要点:①蒙养院的基本性质和构成形式:规定蒙养家教合一的宗旨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并确定专为保育教导3岁到7岁的儿童、每日不超过4小时

②蒙养院的师资问题蒙养院设在旧有的育婴堂或敬节堂内,由原有的乳妇担任

③保育的任务与内容:规定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保育的内容各条目划分为游戏、歌谣、谈话、手技四个方面

清末学前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得以完善的标志是:

1907年3月,《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折》并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生承担在担任女子小学堂教习和蒙养院保姆的双重职责,从在法理上解决了学龄前教育没有师资来源的体制弊端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学前教育的实施是一创办蒙养院之内的学前教育机构为标志的

年《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

法章程》颁行后,湖北幼稚园改称武昌蒙养院。

2、张之洞对湖北武昌幼稚园的①废除幼稚园原设的女学,延聘日本女教习指导

②:制定《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使得蒙养院的章程更加规范合理

3

部侍郎官员严修创建。1902年,严修在家中开设严氏女塾,后又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养院和保姆传习所,聘请日本教习,采用日本教材,办学思路与湖北的武昌蒙养园相近。

1、初步体现了学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的转变,尽管实现这一转变的步伐迈的不大,体制也不够完

善,但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演进的必然性

2,、仍然以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其维护封建礼制的意图贯彻始终,严重制约了学制改革的成就

3、清朝统治阶级对于妇女的歧视,以及剥夺妇女教育权利的种种举措,导致了清末蒙养院制度从一开始就残缺不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蒙养院师资的严重缺乏以及优质蒙养院的极度稀少

4、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重依赖外国教习

第二节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1、从小开始培养优秀的基督教人才,使他们将来可以在中国占据领袖的地位,从而更好地支配中国

2、通过开办幼稚园吸引更多的民众信仰基督教,以扩大基督教在中国社会基础

3、使基督教能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和冲突,从而使西方的势力更方便地进入并支配中国社会

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入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关系。另一方面教会在华的活动,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游戏的人才,教会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也为清末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作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清墨教育改革的进程。特别是教会学校率先在华开办女学、禁缠足、开设蒙养学堂,也为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学龄前教育起到了开风化之先的引领作用。

1、最早以中国女子为对象的女学创办于1825年,是英国女传教士格林脱在新加坡开办的

2、亚尔德西女士赴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

3、教会的幼稚园,一般都直接附设于教堂,或附属于女学或幼稚师范,这是教会学前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

4、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英文课、二类是国文、生理卫生之类的文化课、三类是心理、教学法之类的专业课

1、就过程而言,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关系。后期发展速度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镇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收的层次提高,但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幼稚园一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

(一)福禄贝尔教育思想

早在清末年间引入日本幼稚园时就知道了福禄贝尔

1912年《教育杂志》刊登了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略述》文中介绍了其遵循自然的原则,其认为,教育儿童的方法应由内及外,这是一切生物进化所不能违背的原则。教育儿童就要顺应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发挥儿童内在因素的作用。

1914年《教育杂志》发表无我的《德国柏林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馆》一文。这是一篇参观报告,通过这个管,宣传了真正的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919年4月《新教育》发表了《福禄贝尔传》对福禄贝尔的生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同年,《新教育》刊登了《赫尔伯脱、福禄贝尔与朱子、王阳明教育学说之比较》,文中对幼稚园的恩物和作业作了解说。指出福禄贝尔的作业,在于使儿童由恩物得来的观念应用于纸工、木工、沙工、泥工等活动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的目力、手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

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

1913之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文章全面介绍了蒙台梭利于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并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心理学根据。同年,《教育杂志》发表悫生的文章《蒙台梭利新教育法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育法取得的成效等。

1914年出版了但焘翻译日本今西嘉藏著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原理。

1914年到1915年间,顾树森,王维伊合著《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顾树森著《蒙台梭利女史新教育法》。

191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形成了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思想的热潮。

1923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新生两班,实验蒙台梭利教育法。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民国初年蔡元培,陆费逵,黄炎培等都曾著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

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运动之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其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儿童中心论”反对教育以成人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就传统,主张从儿童自发的兴趣和语言出发。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就是设计教学法。

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勃兴

(一

鲁迅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儿童教育模式的同时,阐发了他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主张。为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

蔡元培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成长的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个性为出发点,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因此,他极力主张研究儿童心理科学,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二

康有为在写《大同书》时,设计了儿童公养,公育的理想王国。

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从不同角度说明儿童公育的重要意义。第一,从教育的特殊职能上看,儿童需要公育。

第二,为实现教育普及于全人生,要实行儿童公育。第三,从家庭教育的弊端角度分析儿童公育的必要条件。儿童公育虽然难以实现,但却有重要意义。它包含了很多儿童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了人们思考和探索学前教育向更加科学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三

平民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参加平民教育活动的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小资产阶级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要求教育应向广大民众普及,教育应为平民为主要对象。

乡村教育思潮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改革实验思潮。三十年代达到高潮。

第二节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与实施

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一

1,发布教育改革令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9日成立了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

2

于1912年9月公布的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个方针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对学前教育的改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3,制定学制系统

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论》。后又颁布各种学校令,略有出入,后者将二者结合,成“壬子癸丑学制”分三段四级。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蒙养园制度的规定

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前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园,它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不设于于育婴堂、敬节堂内,而纳入真正教育机构之中,正是学前教育地位有所提高的标志。

辛亥革命后,许多保教内容和方法仍沿袭清末效法日本的模式,明确了蒙养园设在国民学校(即小学)内

二,壬戌学制与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定

(一)五四运动新文化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在其推动下,教育上的改革主要有: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争取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学校采用国语和白话文,大学改制,推动“新学制”的版行。

(二)壬戌学制与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所谓“新学制”,

该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规定教育方针,是根据“七项标准”制定的。其内容是: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某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

。此学制中规定,学前教

育机构称为“幼稚园”,在小学校下设幼稚园。就学前教育来讲,幼稚园教育在学制中确立,提高了幼稚园教育的地位。

三、蒙养园、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与发展

(一

以举报者划分,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二种,按办园模式划分为三种:日本式幼稚园,宗教式幼稚园,普通式幼稚园。

1,日本式幼稚园

中国近代的两个学制(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这种幼稚园很像小学校,也可叫小学式幼稚园。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心理特征。蒙养院及蒙养园时期的教育主要仿效这种形式。

2,宗教式幼稚园

先于日本在华办的幼稚园,但兴起却在日本式之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新教育逐步由仿日转向欧美,特别是美国影响力占首位。其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如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这是由1920年由美国传教士黎曼顾开办的。自成体系,其教育方针,管理,内容不受中国约束。直到1925年12月才改变成需符合中国教育部所颁发的课程标准要求。

3,普通式幼稚园

中国人自己办的,没有宗教色彩,采用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五四运动后多受欧美影响。如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杜威院内,这个园在注重儿童特点,探索幼稚园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很有特色。

(二)幼稚园发展概况

民国初年,由于教育上的民主改革如新教育方针的颁定,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开放等,必然要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社会上一般人还缺乏对学前教育意义的认识,尤其是执政的北洋军阀政府,只有零散材料记载。

民国时期,幼儿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1930年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上,幼稚园已经取得与小学并立的地位。并且也有了幼稚园教育发展的统计。

四、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

民国之后蒙养园和幼稚园得到发展,幼教师资的培养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一)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于1927年,是集美九校之一,该校建校原因有三:一是完善集美学校,二是解决幼稚教师的缺乏,三是立足于中国,立足于闽南,研究中国的幼稚教育,尤其要研究闽南的幼稚教育。前两年预科注重基本训练,后两年本科,注重专业训练,特别着重幼稚教育与实际技能训练。

(二)

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1940年10月,由陈鹤琴创立于江西泰和县文江村,附有小学,幼稚园,婴儿园。1943年2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还学校办学宗旨有三: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人才,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方面的研究,三是开展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从课程内容上看,可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专业训练三项,增加人生心理一科,是创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强调尽量与小学和幼稚园的实际相联系,教学方法强调遵照“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原则。在训导方面要培养学生不厌不倦的态度和敬业、乐群、专业、创造的精神,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学校有优良的校风,充满自由平等的氛围,实行“纯爱”的教育,培养一批批幼教战线的优秀人才。1945年幼师交给江西省接办,1948年幼师并入南昌女师,改为幼稚师范科。

(三)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这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于1943年,由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扩充而成。抗战胜利后,1945年迁至上海,校长陈鹤琴。该校注重幼教学术研究,建有附属小学,幼儿园,将课堂教学,实际工作,理论研究打成一片。研究范围包括幼儿,布儿,乳儿的各个阶段。1947年在有名的大场农村托儿所的创办中,幼专师生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

学前教育的改革试验,是从调查与反省当时学前教育弊端开始的。总括这些弊端主要有:第一,对引进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考。1928年张宗麟编著的《幼稚教育概论》中,指出福禄贝尔学说中的缺点,如对宗教的迷信,恩物中无乐器,恩物偏于细小等,第二,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不适合中国国情。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照搬外国经验,一切设备教法抄袭西洋成法。陶行知在《创办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将之概括为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第三,幼稚园办成了“幼稚监狱”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

一,北京香山慈幼院分级学前教育机构及师资培训的探索

于1919年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慈幼局,

(一)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分级学前教育机构

最低一级是婴儿教保园,专收从出生至四岁的儿童,属于托儿所性质。高一级的人蒙养园(后为幼稚园)收五六岁的孩子。教育方法吸取欧美的经验。

(二

1,婴儿教保园中的师资培训

2,幼稚师范学校。此院是北方影院最大的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该园后成为东南大学教务科的幼儿教育实验园地。

(一)幼稚园课程实验

1、幼稚园的课程编制方法

实验始于1925

计教学法灵活,范围也较宽。利用某个时期的节期为中心制定课程,其编制课程方法陈鹤琴和张宗麟等在南京鼓楼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晓庄幼稚园等实验得出的结论。

2,科目的实验

他们重点实验的科目主要有故事,图画,读法,数法等。

(二)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三)技能训练生活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等。

(四)幼稚生生活历的安排

(五)幼稚园设备的研究与制作

三、乡村和工厂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探索

(一)

①草定生活纲要,即分年、月、周、日为幼儿制定活动计划,又名“幼稚生生活历”,分节期、气候,动物,植物农事,儿童玩耍,风俗,儿童卫生等八项。

②在农村的环境里,寻找可以利用的自然物作为办园的材料。

③在教学和管理上,要适合农村的特点。

④在幼儿师资训练上,进行了艺友制的实验。

(二)创办劳工幼儿团 1943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成立了上海劳工幼儿园。一律收女工的孩子。

(三)大场农村托儿所这是农民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在陈鹤琴的帮助下,于1947年开办。

其意义:一,表明农村幼稚教育及托儿事业的实验和推广。二是协助农村妇女改良家庭教育。三是减轻农民负担,曾加农业生产。四是普及农民教育,提高农村文化。

教导原则:儿童本位,做中教学,利用环境,创造环境。

(四)北平平民幼稚园

四、实验活动中心

张雪门曾指出这个时期的我国幼儿教育“逐步走上创造途径”,是根据本国社会的需要改造儿童的生活。其创造性集中反映在他们所有的活动核心就要探索出一条中国化,科学化发展学前教育之路,主要内容有三:①如何建立由中国本土特点的正规的,标准的,高水准的幼儿教育机构。②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幼稚教育师资,使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研究探索的精神和献身工农大众的意愿和本领。③如何学习,吸取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为我所用。

第四节学前教育法规的颁行

(一)幼稚教育总目标

总目标强调要给儿童快乐,培养良好习惯。规定:①增进儿童身心的健康。②力谋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③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④协助家庭教养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造。

(二)课程范围

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三)教育方法

综合分析共有以下五点:①强调照顾儿童喜好,不必强求一致地活动。教师要进行引导和个别辅导。

③吸取设计教学法的精神,主张由学生自由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③强调儿童要做户外运动。④引导儿童,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⑤儿童的玩具用品尽量利用废物,天然物和日用品。

二、《幼稚园规程》《幼稚园设置办法》的颁行

为了加强对幼稚园教育的管理,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29年公布《幼稚园规程》,1943年教育部将其加以修改,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作为设置幼稚园的标准。

三、《师范学校规程》的颁行

1932年的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法》,1933年颁布《师范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又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了若干规定。

四,幼稚园教员标准的实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员制定了检定标准,即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教员,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地是严格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在《国民学校教员检定办法》中,虽提到幼稚园教师,但不具体。

第五节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前。

(一)把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大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男女平权的方针,在该地得到充分的体现。(二)实行儿童保育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

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的产物。7月在延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10月,以延安蓝家坪托儿所为基础,扩建成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即延安第一保育院,1941年,晋察冀边区也成立了儿童保育会。各级政府把“实行儿童保育”列为中心工作。边区保育工作是按两个基本方针进行的。第一建立公育制度,第二全面推行保育工作。

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

2.单位所属托儿所

3.变工托儿所,哺乳室

4.游击式的托幼机构

5.小学附属的幼稚班

(一)保教儿童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总方针是锻炼儿童革命的观点与作风,培养儿童活泼愉快的心情,健康坚实的体格,陶冶勇敢老实的个性,增进儿童智力训练,手脑并用,使他们成为未来新中国健全的主人公。

(二)婴幼儿保教

1,保证必要的营养 2,严格生活管理制度

3,疾病的防治①按时体检②检疫③平时注意消毒④隔离⑤防疫注射 4,身体锻炼

(三

老解放区对人托儿童实行保教合一,以保为主的方针。同时,保证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培养良好习惯,训练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确定课程

3,劳动教养及劳动习惯的培养

4,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四、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一)培训保教人员,提高素质 1,思想教育 2,文化教育 3,专业技术教育

(二)明确责任,健全制度

(三)待遇保证,先进表扬

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1、军国民主义教育, 即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

3、德育主义教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博爱

4、世界观教育,是“超轶乎政治的教育”

5、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啊,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蔡元培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否定了中国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宗旨,是历史的进步,成为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也从此起步。

蔡元培把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作为民国教育改造传统教育的起点。

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列举了托尔斯泰的的自由学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等,说明这种小教育的特点。他还指出,要做到尊重儿童个性、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进行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心理实验,教师还必须有充分的知识,才能足以适应这种新的儿童教育。

三、论学前美育

(一)、论美育与德、智、体各育并重

美育: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

(二)、论学前美育的实施

1、家庭美育或胎教院、育婴院的美育

首先是接受家庭美育,但蔡元培因怀疑家庭教育的功能,主张儿童出生后最好是实行公育,他的理想是以儿童公育代替家庭教育。

胎教院的美育,蔡元培将之视为对儿童实施美育的起点。胎教院要处处包含美育的因素,院址选择、建筑、环境、布置、设施、人员等都要适合孕妇生活和胎儿成长。

2、幼稚园的美育

蔡元培主张,儿童满三岁入幼稚园。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适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3、社会的美育

诸如美术馆、美术展览、音乐会、剧院、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甚至街道、房舍、店铺的美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美感教育因素,只要注重观察和引导,对陶冶儿童美的兴趣、美的感觉、美的表达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第二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一、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于确立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

(二)

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含的含义:(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2)、是生活就是教育。

(3)、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杜威的“学校及社会,是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他认为这种做法,仍然是鸟笼式的教育,就像为了让鸟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把一两根树枝或捉几只生物,放进囚鸟中的笼中。但鸟笼毕竟不是鸟的世界,必须把鸟笼打开,把受教育者放到真正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叫他们自由翱翔。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实际的学问,只有通过“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获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吸取与改造,是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的,是他苦心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穷办法”,因为大众无钱、无闲受学校教育,因为不能叫他们丢掉饭碗受教育,他们只能在生活中受教育,在大社会中,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

二、论普及幼儿教育

陶行知用专文《如何使优质教育普及》,指出优质教育普及,要有三个步骤:一要改变我们的态度;二要改变幼稚园的办法;三要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一)、改变漠视小孩教育的态度,认识幼儿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指出,一般人认为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点、晚点没有多大关系。他认为这种成见是要不得的,必须根本化除这种漠视小孩子的态度。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必须早打基础,人生的一些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这个时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二)

陶行知认为,普及幼稚教育的方向是工厂与农村,并号召开辟幼稚园教育新大陆。

陶行知向社会呼吁,发起幼稚园下厂下乡运动,对工人、农民的孩子,用他在上海办公学团的办法:来者不拒,不能来者送上门去。在托幼机构、设备、内容、方法等都要按省钱的方针,以适应工人、农民的实际。

(三)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采用艺友制开展师范教育

学做教师两种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

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

(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说:“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

(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曾提出对儿童要有六大解放:

第一,解放儿童的头脑

第二,解放儿童的双手

第三,解放儿童的眼睛

第四,解放儿童的嘴巴

第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第六,解放儿童的时间

这六大解放,是新儿童观的体现,是对中国传统而通关的否定,至今也不失其现实意义。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对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措施,陶行知指出:

第一,需要充分的营养

第二,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

第三,发扬民主民主应用在教育上有三点(1)、教育机会均等(2)、宽容和了解

(3)、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第三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张雪门的教育中心是:幼稚教育一方面要满足儿童个性心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联系社会的需要。

张学门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目的: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是把社会的需要组织在儿童的生活里,而在另一方面又正合儿童的能力,容易引起他们动作的反应。

二、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

(一)、幼稚园课程

幼稚园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课程包括两类:一是满足儿童个体的需要,二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关于组织幼稚园课程,张雪门提出要注意的三点:第一,幼稚生看宇宙的一切,都是整个的,编制幼稚园课程不能把自然界的和人事界的内容分得太清楚;第二,对幼稚生,满足其个体的需要,要甚于社会的需求;第三,课程要根据儿童自己的直接经验来设置。

(二)

在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又经过反复实验、研究、总结,张雪门越益认为,儿童的一切知识、能力都源于个体与环境的接触,从而得到直接经验,儿童成长的第一步是“接触环境的行为”,但这并不为人所认识。

张雪门说:

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三)、行为课程的教材与教法

教材:教材的功能在满足儿童的需要,自应在儿童生活里取材。教材在他方面,又是社会群体遗传下来的经验;如果抛弃了这一种经验,便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

张雪门说:“幼稚园教学法所根据的重要原则,只有一条,便是‘行动’。儿童怎样做,就是怎样学,就该怎样教。教学的过程,就是依着正确的行动过程。”这种行为不是随随便便的瞎干,必须有行动的正道,有教育的价值,否则就失掉了教学的意义。正确的“行动”,或叫“做”,是“有目的,有计划,能实践,能有结果;结果虽有成败,但都足以改进经验。

三、论幼稚师范教育

(一)、幼稚师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张雪门说:“幼教的良窳,由于主持幼教者的师资;而师资的由来,实由于师范教育的培植。如果我们研究幼教仅限于幼稚园的教育,抛弃了师范教育,这无异于清溪流者不清水源,整枝叶者不整树本,决不是彻底的办法。”

目的:在培养为普及平民幼稚教育、具有改造民族素养的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育师资。(二)、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

师范生的实习要安排在三年全部学习过程中,共分四大段:第一是参观,时间为一学期。第二是见习,时间为一学期。第三是试教,时间是一学年,二年级的师范生要学习从幼稚园招生、课程、管理等所有事项。第四是辅导,时间也是一个学年,毕业班的三年级师范生主要是扩大实习范围和空间,把实习从幼稚园延伸至婴儿园、托儿所和小学低年级。

第四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论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观及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说:“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样,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准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陈鹤琴认为幼稚时期,是一生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二)、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

1、好动心

2、模仿心

3、儿童是易受暗示的

4、好奇心

5、游戏心

6、喜欢成功

7、喜欢野外生活

8、喜欢合群

9、喜欢称赞

(三)

陈鹤琴将学龄前细分四个阶段:

第一,新生婴儿期——新生第二,乳儿时期——1个月至12个月左右

第三,步儿时期——12个月至3.5岁左右第四,幼儿时期——3.5岁至6岁左右

了解了该时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应怎样进行教育,针对四个年龄阶段的不同,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

二、论学前家庭教育

(一)

陈鹤琴指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幼儿在父母那里学说话,认识周围事物,模仿父母言行,在父母影响下形成性格。”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他认为,父母能教育好小孩子,中国美好的前景即在其中了。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科学基础

从陈鹤琴幼儿家庭教育论看,这个科学基础有二个:一是懂得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二是明了儿童学习理论。

1、要研究儿童的生理与心理

2、儿童学习的性质与原则

(三)

1、幼儿的身心保健身心健康,是儿童成长的基础。

2、儿童家庭品德教育

3、儿童家庭智育

4、儿童家庭美育

5、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四)、更新观念,民主施教

陈鹤琴一贯主张,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父母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极力反对“父为子纲”“养儿防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错误观念和家长作风。

四、论幼稚园教育

(一)、轮幼稚园教育要适合国情

陈鹤琴反对“完全模仿”,但并不反对借鉴那些具有“世界的教材与教法”,但“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

(二)、论幼稚园保教内容

来概括幼稚园的保教活动,它们是: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语文活动。

(三)、保教原则方法

在保教内容和方法上,陈鹤琴非常反对注入式的教育,反对封闭式,主张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受教育,反对消极管束,主张培养儿童创造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

四、“活教育”理论

(一)、何谓“活教育”

简单的说一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教育。

(二)、“活教育”理论形成的原因

1、对欧美“新教育”理论的吸取

2、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3、多年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等。

1、目的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就是服务。

2、课程论

陈鹤琴提出的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方法论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方法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教学原则、训育原则

陈鹤琴在他的《或教育的教学原则》一书中,详细的阐明了十七项原则。

训育的基本原则,训育、训导主要指德育。

第五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意义:张宗麟说:幼儿园教育是“聚三岁以上六岁以下之儿童于一处,施以有目的之教育,用有组织之方法,此为幼稚园”。“非独小学生,即中学生大学生许多习惯、性情,亦可在幼稚园养成之,如研究的态度,对人的品行等,介奠基于此。”

目的:(1)、幼儿教育之“第一义为谋求儿童之健康”

(2)、“养成几种儿童生活上必须之习惯”

(3)、“养成儿童欣赏之初基”

(4)、“养成儿童能自己发表之能力”

(一)、全盘西化的倾向

近代中国的幼稚教育制度,是从东、西洋引进的,正如张宗麟所言:“幼稚教育之来华,尤为近十数年间事,故一切设备教法抄袭西洋成法,亦势所难免。”

(二)、幼稚教育为富人所服务

张宗麟指出,当时的幼稚园只是富贵家孩子的乐园,幼稚园的教师不过是这些有钱人家孩子的“干妈妈”。他认为这是一个幼儿教育的错误的方向,是终要“渐归消灭”的。他认为中国的幼稚园教育服务的对象,应“转移方向”,为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服务,“从都会转到乡村与工厂区”。

(三)、束缚儿童条条绳索

四条绳索是:第一条绳子是小孩子口上的十字封条;

第二条绳子是脚镣和手铐;

第三条绳子是成人们钦定的法规;

第四条绳子是砍伐幼苗的快刀,孩子用的用品、饮食不符合卫生,孩子幼小的嫩芽,天天在受残;

张宗麟提出培养儿童的生活力:

1. 要教养孩子有抵抗的能力

2.要教养孩子会动手做事

3. 要教养孩子学会发展自己天才的能力

4.要教养孩子善于不停留的进步

三、论幼稚园课程

(一)、幼稚园课程的内涵

幼稚园课程的内涵: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包括一切教材,科目,幼稚生之活动。

二)、编制幼稚园课程的办法

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总结出“中心制”编制课程的方法,既照顾了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又可使儿童不流于自由散漫而失掉教育的作用。

(三)、幼稚园应设置的课程

陈鹤琴与张宗麟提出的幼稚园课程有:谈话、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手工、

图画等)

(四)、培养幼稚生的习惯和技能

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应包括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除各科目外,还应包括随时随处都要进行良好习惯与技能的教育。他列出七项内容,包括卫生习惯、个人的和社会的做人的习惯、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以及日用的常识等。

(一)、中国急需设立完美的、富于研究精神的幼稚师范

张宗麟建议:停办各教会设立的幼稚师范;每省至少设立一所完美的幼稚师范。

(二)、幼稚师范生资格、性别、学习年限

张宗麟认为幼稚师范生入学资格应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更好,修业年限为三年。

(三)、幼稚师范的课程

张宗麟提出的课程体系,包括公民训练组,普通科学组,语文组,艺术组,普通教育组,专门教育组。每组包括多种课程。如专门教育组包括幼儿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儿童保育法、幼稚园各科教材讨论、幼稚园实习、幼稚教育之历史及其最新趋势、小学低年级教学法。

(四)、幼稚教师的社会责任——到农村去,到贫民区去办教育

张宗麟提出了“幼稚教师自身应有的觉悟”:

1.“幼稚教师是劳工”

2.“幼稚教师是为着大多数儿童谋幸福的”

3.“幼稚教师要深入社会去”,就是应该要热爱社会工作,会到劳动妇女中去开展社会工作。

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_公养公育_____。 2、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孝悌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颜氏家训____》。其作者是__颜之推____。 4、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千字文____》,简称三、百、千。 5、__蒙养院____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6、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日本式____式的,一种是教会或欧美式的。 7、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女子师范_____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 8、大约 19世纪__80___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9、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蒙养园___。 10、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思想___上。 11、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 1934 年 2 月颁布《_托儿所组织条例_____》,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2、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健康_____。 二、选择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______。(b )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撰写的《______》。(a ) a、蒙求; b、三字经; c、急就篇; d、千字文 3、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______来培养保姆。( c)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4、我国 1922 年制定的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d) a、癸丑; b、壬寅; c、壬子; d、壬戌 5、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用______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 c) a、幼稚园保育知识; b、幼稚园教养知识; c、封建纲常名教; 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6、清末民初,______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a) a、日本; b、德国; c、欧美; d、教会 7、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______》上。(a ) a、大同书; b、幼儿教育概论; c、家庭教育; d、儿童保育 8、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 1927 年由陶行知创办的______幼稚园。(b ) a、南京鼓楼; b、南京燕子矶;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 d、厦门集美

2015年自考学前教育史专业考点要点复习资料[自考最新整理]

2015年自考学前教育史专业考点要点复习资料[自考最新 整理] 上卷中国学前教育史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三)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是培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系大家庭,经济基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它包括第一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础是原始公有制,实行共产制家庭经济,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礼教是对儿童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对配偶的个体家庭尚不能独立存在,必进行常规教育的核心。尊长敬上,是对儿 须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员,童进行常规训练的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如简单的劳动工具制造、 共同劳动,平分财富。抚养孩子是公社的(四)幼儿期道德教育只能是初步的,重取火技术等。 责任,对儿童实行的是公养公教。点是树立必要的、儿童可以接受的道德观 生活习俗教育。如不能侵犯氏族公共利益,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志向:树尊敬长辈等。 这个时期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立志向,往往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 得成长原始宗教教育。在自然、图腾、祖先崇拜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方向,它会成为一个动力,时时鼓励和鞭中, 儿童受到原始宗教的熏陶。 策孩子,使其为之奋斗。教以孝娣:孝,原始艺术教育。如歌舞、绘制、雕刻等。 (一)学前教育计划古代没有严格的按年

是指敬重长辈;娣,指友爱兄弟。孝娣教体格和军事训练。儿童要接受艰苦环 境的龄分期与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体 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勤俭磨练,学习用弓箭等。系,只有小 学与大学的划分,小学没有统 耐劳:喜欢节俭,切勿奢华,这是古代家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 公一的教育体系,只有民间自办的小学或宫 庭对后代的普遍要求。诚实无欺:要求孩廷办的宫廷小学,对儿童入学年龄的 规定育。 子从小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了事要敢不一。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没有阶级,政 于承认错误,要以老实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我国古代婴幼儿治和经济的分配人人平等。 不欺骗别人行善积德:古人经常教育小孩养护的主要经验是:穿勿过暖;食勿过饱;第二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子,为人处世要心眼好,多做善事,不做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 1 害人之事。从小向孩子灌输“善有善报,量资循序:教育儿童不能求之过急, 要根2 教子义方。也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恶有恶报”的思想。礼貌谦让:要求儿童据儿童的才能,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不但要对父母长辈及兄长有礼貌,而且对及时地给以教育。子女指出道路。其他人也要以礼相待。有教有爱:对孩子既要爱又要教,既要慈3 信而勿诳。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五)早期的知识教育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又要严,爱与教结合,慈与严相济。以身率先,培养孩子什么品德,自己首先容:语言教育;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论述题 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 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 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 答:1、提倡及早施教;2主张慈严结合 3、要求均爱勿偏 4、主张博习致用 5、重视风化陶染 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 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角度对

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 8、颜之推(名词解释); 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 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 ] 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五指理论的内容;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

2015年10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提出者是(B) A.勾践B.孔子 C. 孟子D.韩非子 2.宋代问世的经典蒙学读物是(B) A.《千字文》B.《三字经》C.《文字蒙求》D.《幼训》 3.“拼图”属于古代幼儿启蒙活动的(D) A.娱乐游戏B.戏弄游戏C.生活游戏D.智力游戏 4.清末《癸卯学制》明确指出,蒙养院的宗旨是(D) A.蒙养院和家庭教育并重B.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 C.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D.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5.五四运动以后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杜威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是(D)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学校即社会D.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6.倡导采用“艺友制”开展师范教育的是(A) A.陶行知B.张雪门C.蔡元培D.陈鹤琴 7.由陈鹤琴倡办的幼稚园是(B) A.南京燕子矶幼稚园B.南京鼓楼幼稚园C.北平平民幼稚园D.北京香山慈幼院8.在耋耄之年,眼睛几近失明、手脚失灵、耳朵失聪,还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十余部专著的幼儿教育家是(A) A.张雪门B.张宗麟C.陈鹤琴D.陶行知 9.《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它颁布的时间是(B) A.1981年B.1989年 C .2001年D.2010年 10.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是(A)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g010—2020年)》 B.《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C.《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1.学前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B) A.古希伯来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 12.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认为“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年,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的教育家是(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巴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 13.下列属于伊拉斯谟斯撰写的教育专著是(B) A.《爱弥儿》B.《幼儿教育论》C.《儿童教育论》D.《母育学校》14.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来发展学前教育,制订了“打算10年内实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的是(D)

自考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比较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1、P2朱利安:法国教育家,1817年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 确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概念,希望国际合作,建议专门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手机比较教育的资料。 2、P28《普洛登报告书》:是英国I960年代后期发布,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 关注5 岁以下的儿童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3、P314平衡化: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儿童 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 4、P214《米德报告》:80年代末,新西兰政府先后岀台了一系列教育报告,其中《米德报告》建议设立学前 教育管理系统的报告,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5、P158父母教育:1979年瑞典议会通过决议,由各地省政府负责幵展父母教育活动,凡是即 将当父母的夫妇在怀孕期间就要接受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父母还需要到儿童护理中心接受指导。 6、P244朝鲜学前教育的特色: 1. 重视礼仪教育。 2.重视艺术情感教育。 3.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4. 通过集体对儿童进行 教育。5.师资培养规格高,再教育系统完善。6办园形式多样,支援体制健全。 7、P445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论述) 1.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龄的教育。 3.家园共育。 4. 倡导多元 文化教育5. 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8、P107 简述苏联幼托一体化发展 1.50 年代末60 年代初,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幼儿园和托儿所一体

学前教育学(0383)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精华篇(7)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D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 2..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认知发展理论。 ) 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 C )的儿童 A. 卢梭 B. 洛克 C. 皮亚杰 D. 蒙台梭利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C )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 .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 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 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D )原则。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 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5.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全 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 C ) A.连续性B .发展性 6.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 A )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C.综合性 D.差别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7. 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 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 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8.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C ) A.综合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启蒙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9.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B)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 10. 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 ) A.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1. 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 ( C ) A. 保教结合原则 B. 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2.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 育的(D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3.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C )

2019年0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慈幼机构属于清代的是(D) A.邸舍B.举子仓C.慈幼局D.及幼堂 2.棋艺、拼图等属于(B) A.生活游戏B.智力游戏C.体育游戏D.戏弄游戏 3.主张“严而有慈”“与善人居”“慎交游”等儿童教育思想的是(B) A.王充B.颜之推C.朱熹D.王守仁 4.王充主张小儿禀性的善恶在于(A) A.教化成性B.优生C.胎教D.身心统一 5.儿童完全由社会公育思想的提出者是(C) A.梁启超B.孙中山C.康有为D.谭嗣同 6.以长子一鸣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最终写成《儿童心理研究》一书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是(C) A.蔡元培B.陶行知C.陈鹤琴D.张雪门 7.张宗麟指出幼儿教育第一义为(A) A.谋求儿童之健康B.养成几种儿童生活上必须之习惯 C.养成儿童欣赏之初基D.养成儿童能自己发表之能力 8.把美育比作神经系统,认为对儿童实施美育首先要“引起他美的兴趣”的教育家是(A)A.蔡元培B.陶行知C.陈鹤琴D.张雪门 9.《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是以(A) A.幼儿为本B.师德为本C.能力为本D.学习为本 10.实行军事化管理,认为儿童就是国家财富的是(A) A.斯巴达B.雅典C.古罗马D.古印度 11.下列哪个词最适合描述雅典学前教育的特点? (D) A.控制B.残酷C.吃苦耐劳D.宽松 12.西欧中世纪宫庭儿童早期教育方法多采用(C) A.熏陶法B.记诵法C.问答法D.练习法 13.夸美纽斯提出“一切都有赖于开端”,这一思想出自(B)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语言初阶》14.以下属于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是(B) A.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B.奥柏林“编织学校”C.野外保育学校D.贫穷儿童劳动学校15.为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并训练手的活动技能,设计“恩物”进行游戏的是(A)

最新00402学前教育史 全国10月自考 试题 版唐淑 自考ゅ≈小鱼≈ゅ.11整理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0040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不包括(D26 ) A.教儿宜早 B.信而勿诳 C.潜移默化 D.诵读经书 2.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不包括(B50 ) A.监督法 B.大劳法 C.小劳法 D.瘦身法 3.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D52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C86 ) A.常识 B.图画 C.手技 D.行仪 5.我国1922年制定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这个学制是(D114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6.在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是(C118 ) A.康有为 B.无我 C.志厚 D.恽代英 7.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指的是对国民的(C158 ) A.军事教育 B.体育 C.军事体育 D.国防教育 8.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D133 ) A.香山慈幼院 B.湖北幼稚园 C.集美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9.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B229 A.初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国民教育 D.中等教育 10.195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和(C230 ) A.《幼儿园教学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幼儿园教育纲要》 11.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将“教学”改为“教育”的文件是(D255 ) A.《幼儿园教学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幼儿园教育纲要》 12.《幼儿园教育纲要》新增加的教育内容有思想品德和(B256 ) A.基本动作发展 B.生活卫生习惯 C.语言 D.美工 13.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是(B307 ) A.幼儿教育非常重要 B.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 C.古代希伯来人喜欢幼儿 D.受希腊教育的影响 14.古希腊雅典的学前教育方法注重(C315 ) A.简练、严厉和服从 B.简练和温情 C.和谐、灵活和温情 D.和谐、灵活和严厉 15.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是(C333 ) A.性善论、生成论 B.性善论、预成论 C.性恶论、预成论 C.性恶论、生成论 16.最早对日本学前教育机构做出规定的法规是(B392 ) A.《教育令》 B.《学制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壬戌学制》 1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述“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D440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柏拉图 D.赫尔巴特 18.英国现代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A454 ) A.麦克米伦姐妹 B.哈多 C.欧文 D.费舍 19.苏联第一部《幼儿园规程》制订于(C471 ) A.1917年 B.1919年 C.1938年 D.1959年 20.下面属于日本自由主义保育思想家的是(A486 ) A.谷本富 B.明治天皇 C.井深大 D.铃木镇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去教他们。73 22.被誉为家训鼻祖的《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65 23.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并不是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84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表示一般重要,※※表示比较重要,※※※表示很重要) 第一章绪论※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得,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学前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6、卢梭写的《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7、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8、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9、直接教学方案又叫贝-英学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教学方案,主要针对处境不利的儿童。※ 10、认知主义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一时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二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三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11、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包括凯米-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和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12、凯米-德弗里斯幼儿教育方案的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原则、充实性原则、结构化原则。※ 13、对幼儿学习的特点的新发现(1)幼儿是主动邪恶学习者(2)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3)幼儿出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里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4)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最佳。(5)学习的个体差异。※ 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选择题 1、哪位学前教育学家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A 卢梭 B 蒙台梭利 C 陈鹤琴 D 福禄贝尔 2、一下哪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A直接教学方案 B 凯米-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 C 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D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第二章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华生、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班杜拉。※ 2、行为主义对学习的主张:一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决定论、控制性。※ 3、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应答性反应是只由主体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操作性反应指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2)强化原理:强调两个方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练习(一)(第一~三章)答案

1 课程名字:自考《00402 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 课程目录: 练习(一)(第一~三章) ...................................................... 1 练 习(第四~五章) ................................................................................................................................ 6 练 习(第六~八章) .............................................................................................................................. 13 练习(第九~十章) (20) 练习(一)(第一~三章)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王筠的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文字蒙求》《教童子法》等书。《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 原则。崔学古《幼训》; 朱熹《蒙童须知》和《小学》。本题选 A 。参见教材 P40。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华容道》是世界著名的智力游戏,在国外和魔方、独立钻石棋并列,被誉为“智力游戏界三大难题”,并被编入学校的教科书。智力游戏,是指那种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在我同古代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棋艺、拼图和其他 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较有名的有七巧板、燕几图、包你迷、华 容道等。本题选 D 。参见教材 P44。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兔园册府》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类书,在唐代迄五代时用作民间私塾学童的启蒙读本。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如《高厚蒙求》《名物蒙求》《史学提 要》《龙文鞭影》《兔园册府》等。本题选 D 。参见教材 P42。 4、 【正确答案】 A 【 答 案解析 】 试 儿 ( 旧 时 试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周兴嗣的《 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相传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 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文字蒙求》王筠著作。《幼训》是崔学古的著作。本题选 B 。参见教材 P42。

全国2017年4月00402学前教育史自考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0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就是 A.不为力事 B.正本慎始 C.忠孝仁义 D.光宗耀祖 2.下列不属于 ???颜之推所主张的教育孩子的观点的是 A.父母威严而有慈 B.对子女一视同仁 C.无教而有爱 D.与善人居 3.‘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颁行标志着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其颁行时间是 A.1901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4年 4.恽代英从哪个角度阐述了儿童公育的教育价值? A.唯物史观 B.教育本身的特点 C.儿童身心特点 D.教育普及的需求 5.民国时期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属于哪种类型的幼稚园? A.教会式幼稚园 B.普通式幼稚园 C.日本式幼稚园 D.小学式幼稚园 6.陶行知提出普及幼稚园的出发点是 A.儿童成长特点 B.儿童人格陶冶的需要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承认幼年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7.张雪门提出幼稚师范生的实习需要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实习可以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即 A.参观二见习二试教和辅导 B.见习二观课二施教和辅导 C.参观二见习二试教和上课 D.观摩二试教二辅导和上课 8.我国第一所公办幼稚师范学校的名称是 A.南通幼稚园传习所 B.香山慈幼院 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 D.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9.‘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鲜明地体现了怎样的教育理念? A.以人为本 B.育人为本 C.科学养育 D.以健康为本 10.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师范大学哪位教授带领开展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研究实验? A.张宗麟 B.徐卓雅 C.顾荣芳 D.赵寄石 11.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胎教”第一人是教育家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2.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是 A.骑士教育 B.武士教育 C.农夫加军人教育 D.绅士教育 13.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A.维吉乌斯 B.伊拉斯谟斯 C.夸美纽斯 D.卢梭 14.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为救济贫民,帮助参与劳动的母亲抚育孩子,1802年设立了 A.幼儿学校 B.保育所 C.托儿所 D.幼儿园 15.18世纪后半期,俄国为了解决弃婴和孤儿的收容问题,创办一些儿童慈善教育机构,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 A.别茨考伊 B.乌索娃 C.洛万诺夫 D.乌申斯基 16.1873年,威廉四哈里斯在圣路易市建立了美国第一所 A.德语幼儿园 B.慈善幼儿园 C.公立幼儿园 D.保育学校 17.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办的时间是 A.1871年 B.1872年 C.1873年 D.1876年

00402学前教育史自考--3清末的学前教育

4.清末《癸卯学制》明确指出,蒙养院的宗旨是A.蒙养院和家庭教育并重B.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 C.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D.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2015.4 4.清末学制提出蒙养院保育内容,除了游戏、歌谣、谈话外,还有【】 A.图画 B.体育 C.社会 D.手技 5.在学前教育史上,确立“蒙养园”制度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一一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014.10 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A.常识 B.图画 C.手技 D.行仪 23.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并不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和。

3.清末蒙养院制度,基本上仿照了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23.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_。 2013.7 22.1904年,清政府颁布《_》,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2013.4 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 A.教习 B.保姆 C.乳媪 D.节妇 5.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恽代英 23.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_幼稚园_____ 4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外国教会在华兴办幼稚园的实质及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材料] “幼稚之年,正就我范围之时”,“上帝之宝座,

可藉教师之讲台而至者,藉儿童之游戏而亦至”。“欲定民主国民之根基,除幼稚园外,无他术也;欲使街巷顽童、家中劣子,成为安分之小国民,除幼稚园外,亦无他术能收效若是之速也”。 答: 一、设立幼稚园的实质 1、以基督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是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 2、欧美国家在中国设立幼稚园,均通过教会来组织,这些幼稚园外国化严重,企图以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征服中国儿童; 3、另外宗教色彩浓厚,希望中国儿童从小就忠于基督,成人以后便可以服服帖帖地受洋人摆布。牧师梅因曾颇有把握地说,如果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7岁,便可以保证使儿童以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 二、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大约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以后教会办的幼稚园逐渐增多。 2、实施的是儿童未入小学前的学龄前教育,用日常儿童生活中耳、目、手等感官所能直接接触到的事物,予以感性知识的训练,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题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3、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 4、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比没有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 5、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教育,即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所施加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6、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7、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8、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在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全部条件。 9、过程模式:是指不预先设定目标,而是在设计中详 细地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 所要采取的方法及该活动 中固有的标准。 10、生成课程:是指与幼儿 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 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 境中发生一切事情。 11、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 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 学习活动的有目的的计划 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 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 一过程。 12、直接指导法:是由教师 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 过语言或直观,尽力使幼儿 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方 法。 13、间接指导法:是教师设 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一 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 的主动活动,自己发现问 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 法,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 能。 14、支教式教学:是以维果 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 主义教学模式,是指通支架 (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生 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 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15、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 学,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 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 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 划的教学活动。 16、发现法:是教师通过创 设一定问题情境为幼儿提 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 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 解决问题的方法。 17、幼儿园物质环境:主 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 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 育条件. 18、混合班:指把年龄相差 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 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19、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 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 过选择的典故事例,为幼儿 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20、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 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 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 程框架。 21、全纳式教育:指给所有 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接收 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 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 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 学校共同学习。 2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 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 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 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 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 23、因材施教:最适合个体 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 24、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 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行为进行干预。 25、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 一段时间内围经绕一个中 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 活动。 26、问题解决模式:把教育 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 问题、矛盾、困难等,让幼 儿在创造性地解决它们的 过程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7、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 目、教学计划、学习经验。

最新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

学前教育学原理 1、P2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3-6、7岁)是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P7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 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 走向多元化 3、P1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4、P23教育功能的特点: 1.客观性、 2.多样性、3.整合性、 4.方向性 5、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 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 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2.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提出了“0岁扫盲,三岁读书”,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 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 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 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 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 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 6、P34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 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 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7、P37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 1.发展的整体观;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途径观。 8、P47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早期性、 2.全面性、 3.情感性、4.灵活性、5渗透性. 9、P55托幼机构教育:是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 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10、P58社区教育:社区利用本身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 力合作,对社区内成员施加“全方位、全程的、综合的、”教育影响。 11、P61教育生态学: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姿态、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与机智,研究各种教育现象 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援救教育与周围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12、P78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 1.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 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13、P92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原则: 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 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3.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的原则; 4.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 5.重点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 育资源的原则 14、P97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中心任务)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和执 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 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5、P99简述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00402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0 个;多选5 个;名词解释5 个,简答题;论述题 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 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 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 答:1、提倡及早施教;2 主张慈严结合3、要求均爱勿偏4、主张博习致用5、重视风化陶染 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 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

角度对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8、颜之推(名词解释); 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 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 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五指理论的内容;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的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精)

1.预成论泛智要素教育性格形成说1944年英国《白特勒法案》幼儿凭证计划店铺幼儿园白天的母亲开端计划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社会中心保育论集体主义保育论教学训导教学模式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学前教学指示法 2.系统脱敏直接教学法多闻台式均爱风化大家庭幼保元化人文主义欧州的文艺复兴运动宫廷学前教育保傅教育制度乳保教育制度外象内感早渝教艺友制行为课程整个教学法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简答题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具有哪些特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世界幼儿教育发生哪些变化简述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与柏拉图不同的是简述昆体良重视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与天性关系的思想及意义简述夸美妞斯涉及幼儿游戏理论和对学前教育的贡献简述乌申斯基的儿童教育观战后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20世纪上半期美国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简述罗素的学前教育思想简述法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联邦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4.简述20年代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苏联学前教育的特点杜威提出的教学法内容是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要求教师的准备工作有德可乐利教学法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及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原始社会幼儿教育依据和方法古印度等级和种姓制度古雅典家庭教育内容古前罗马幼儿教育内容柏拉图论幼儿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 5.亚里士多德关于婴儿保育普鲁塔克中古时期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夸美纽斯世界观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评价母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用书近代英国学前教育全部知识点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1881年政令在法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 6.凯果玛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塞贡的弱智儿童教育法20世纪中期以前幼儿教育设施特点乌申斯基教学论思想裴斯泰洛齐的生平教育理论家庭教育欧文主张的幼儿教育20世纪英国学前教育特点日本幼儿教师资格证获得途径苏联马卡连柯集体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