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示范教案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示范教案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示范教案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示范教案

3.1.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平面向量的夹角和向量长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空间向量的夹角和向量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介绍了空间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概念、计算方法、性质和运算律,并举例说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通常,按照传统方法解立体几何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作图能力,学生往往由于这些能力的不足造成解题困难.用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可使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的障碍而顺利解题,为研究立体几何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而且,在丰富学生思维结构的同时,应用数学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及运算律;

3.掌握两个向量数量积的主要用途,会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方法,经历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2.引导学生借助空间几何体理解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培养探究、研讨、综合自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空间向量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及其运算律、几何意义;

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及其变形在空间几何体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及其几何应用和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已知在正方体ABCD—A′B′C′D′中,E为AA′的中点,点F在线段

D′C′上,D′F=1

2FC′,如何确定BE

,FD

的夹角?

活动设计: 教师设问:平面向量的夹角问题是如何求得的?是否可将平面内求得两向量的夹角公式推广到空间?公式的形式是否会有所变化?

学生活动:回顾平面向量数量积、向量夹角公式;类比猜想空间向量夹角公式的形式. 设计意图:问题的给出,一时之间可能会使学生感到突然,但预计应该会联想到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由此作一番类比猜想,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1:空间向量的夹角应该怎样定义,怎样表示?夹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怎样定义向量垂直?

活动设计:教师指导学生回忆平面向量夹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取值范围,并进行类比;学生回忆平面向量夹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取值范围,并进行类比得到结论.

活动成果:

1.空间向量a ,b 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中任取一点O ,作OA →

=a ,OB →

=b ,则∠AOB 叫做向量a ,b 的夹角,记作〈a ,b 〉.

2.空间向量a ,b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0≤〈a ,b 〉≤π,且〈a ,b 〉=〈b ,a 〉.当a ,b 同向共线时〈a ,b 〉=0,当a ,b 反向共线时〈a ,b 〉=π.

3.两个向量垂直的定义:若〈a ,b 〉=π

2,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平面向量夹角的定义和取值范围类比得出空间向量夹角的定义和取值范围.

提出问题2:类比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定义,思考并尝试如何给空间向量定义数量积运算,并指出数量积运算满足怎样的运算律.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并请不同的同学进行补充. 活动成果:

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a ||b cos 〈a ,b 〉叫做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 即a ·b =||a ||b cos 〈a ,b 〉; 2.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 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的运算律: (1)(λa )·b =λ(a ·b ); (2)a ·b =b ·a ; (3)(a +b )·c =a ·c +b ·c . 设计意图: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和运算律引导学生类比得出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和运算律.

理解新知

提出问题1:a ,b ,c 为非零向量,有a ·b ·c =a ·(b ·c )成立吗?a ·b =b ·c 能得到a =c 吗? 活动设计: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交流. 活动成果: 1.∵a ·b 是实数,∴a ·b ·c 是与c 共线的向量;同样a ·(b ·c )是与a 共线的向量; ∴a ·b ·c =a ·(b ·c )不一定成立,即数量积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2.∵a ·b =b ·c ,∴(a -c )·b =0.∴(a -c )⊥b .不能得到a =c ,即数量积运算不满足消去律. 设计意图:深化对向量数量积运算的理解和对运算律的熟悉.

提出问题2:数量积运算能否判断两个向量的平行或垂直关系,能否用来求角?

活动设计: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交流. 活动成果: 1.若a ·b =||a ||b ,则a ,b 同向;若a ·b =-||a ||b ,则a ,b 反向;特别的a 2=||a 2, ∴||a =a 2.

2.若a ,b 为非零向量,则a ·b =a ⊥b .

3.cos 〈a ,b 〉=

a ·b

||a ||

b . 设计意图:由用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关系引出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变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运算的定义.

运用新知

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已知:m ,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如果l ⊥m ,l ⊥n.求证:l ⊥α.

思路分析:要证明l ⊥α,就要证明l 垂直于α内的任一条直线g(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我们能在g 和m ,n 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并由l ⊥m ,l ⊥n 得到l ⊥g ,就能解决此问题.

证明:在α内作不与m ,n 重合的任一直线g , 在l ,m ,n ,g 上取非零向量l ,m ,n ,g . ∵m ,n 相交,

∴向量m ,n 不平行.由共面定理可知, 存在唯一有序实数对(x ,y),使g =x m +y n , ∴l ·g =x l ·m +y l ·n .又∵l ·m =0,l ·n =0, ∴l ·g =0.∴l ⊥g .∴l ⊥g.

所以,直线l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即得l ⊥α.

点评: 用向量解几何题的一般方法:把线段或角度转化为用向量表示,并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然后通过向量运算取计算结果或证明结论.

巩固练习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C ⊥BD ,求证:AD ⊥BC.

证明: AD →·BC →=(AB →+BD →)·(AC →-AB →)=AB →·AC →+BD →·AC →-AB →2-AB →·BD →=AB →·(AC →

-AB →-BD →)=AB →·DC →=0.

∴AD ⊥BC.

变练演编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8,AB =6,AC =4,BC =5,

∠OAC =45°,∠OAB =60°,求OA 与BC 的夹角的余弦值.

解:∵BC →=AC →-AB →

, ∴OA →·BC →=OA →·AC →-OA →·AB →

=|OA →||AC →|cos 〈OA →,AC →〉-|OA →||AB →|cos 〈OA →,AB →〉 =8×4×cos135°-8×6×cos120°=24-16 2. ∴cos 〈OA →,BC →

〉=OA →·BC →

|OA →||BC →|=24-1628×5

=3-225.

所以,OA 与B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3-22

5

.

提出问题:要求OA 与BC 的夹角的余弦值,还可以给出哪几组条件?

提示:可以将∠OAC =45°换成∠ABC 的值,将AC 的长换成边OC 的长,利用OC →=OA →

+AB →+BC →

平方即可.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达标检测

1.已知向量a ⊥b ,向量c 与a ,b 的夹角都是60°,且|a |=1,|b |=2,|c |=3, 试求:(1)(a +b )2;(2)(a +2b -c )2;(3)(3a -2b )·(b -3c ).

2.已知线段AB ,BD 在平面α内,BD ⊥AB ,线段AC ⊥α,如果AB =a ,BD =b ,AC =c ,求C 、D 间的距离.

答案:1.(1)5 (2)11 (3)-7

2

2.解:∵AC ⊥α,AB ,, ∴AC ⊥AB ,AC ⊥BD.又∵AB ⊥BD , ∴AC →·AB →=0,AC →·BD →=0,AB →·BD →=0. ∴|CD →|2=CD →·CD →=(CA →+AB →+BD →)2=c 2+a 2+b 2.

∴|CD|=a 2+b 2+c 2. 课堂小结

1.知识收获:空间向量的夹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取值范围;两个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和运算法则;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证明共线和垂直以及求夹角和距离.

2.方法收获:类比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转化变形方法.

3.思维收获:类比思想、转化思想.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3.1A 组3、4,补充练习. 补充练习 基础练习

1.设a ⊥b ,〈a ,c 〉=π3,〈b ,c 〉=π

6,且|a |=1,|b |=2,|c |=3,求向量a +b +c 的模.

2.已知|a |=2,|b |=5,〈a ,b 〉=2π

3,p =3a -b ,q =λa +17b ,问实数λ取何值时p 与

q 垂直?

3.若a +b +c =0,且|a |=3,|b |=2,|c |=1,求a ·b +b ·c +c ·a 的值.

答案:1.17+63 2.40 3.-7 拓展练习

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D ′D ,DB 的中点,G 在棱CD 上,CG =1

4

CD ,H 为C ′G 的中点,

(1)求证:EF ⊥B ′C ;

(2)求EF 与C ′G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FH 的长.

解:设AB →=a ,AD →

=b ,'AA =c ,

则a ·b =b ·c =c ·a =0,|a |2=a 2=1,|b |2=b 2=1,|c |2=c 2=1. (1)∵EF →=ED →+DF →

=-12c +12(a -b )=12(a -b -c ),

'B C =BC →

-'BB =b -c ,

∴EF →

·'B C =12(a -b -c )·(b -c )=12(c 2-b 2)=12(1-1)=0.

∴EF ⊥B ′C.

(2)∵EF →=ED →+DF →

=-12c +12(a -b )=12(a -b -c ),

'G C ='C C +CG →

=-c -1

4

a ,

∴EF →

·'G C =12(a -b -c )·(-c -14a )=12(-14a 2+c 2)=38,

|EF →

|2=14(a -b -c )2=14(a 2+b 2+c 2)=34

|'G C |2=(-c -14a )2=c 2+116a 2=17

16.

∴|EF →

|=32,|'G C |=174

cos 〈EF →

,'G C 〉=''EF C G EF C G

=5117.所以EF ,C ′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117

.

(3)∵FH →=FB →+BC →

+C'C +H'C =12(a -b )+b +c +12'G C =12(a -b )+b +c +12(-c -14a )

=38a +12b +1

2

c , ∴|FH →

|2=(38a +12b +12c )2=964a 2+14b 2+14c 2=4164,∴FH 的长为418

.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介绍了空间向量的夹角、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定义及其应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和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定义由平面向量的相关定义类比得到.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的性质和运算律由学生发现,并在理解新知中经学生证明.本节课的重点是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应用及其变形公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在变练演编中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对方法进行归纳.

本节课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新知和理解新知的过程,在运用新知时进行变练演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转化的能力.

备课资料

备选例题

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B =4,AD =3,AA ′=5,∠BAD =90°,∠BAA ′=∠DAA ′=60°,求AC ′的长.

思路分析:要求AC ′的长,只需将AC ′→用AB →,AD →,AA ′→

表示出来即可. 解:|'AC |2=(AB →+AD →

+'AA )2

=|AB →|2+|AD →|2+|'AA |2+2AB →·AD →+2AB →·'AA +2AD →·'AA

=42+32+52+2×4×3×cos90°+2×4×5×cos60°+2×3×5×cos60° =16+9+25+0+20+15=85,所以|'AC |=85.

2已知S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 =SB =SC =1,M ,N 分别是AB ,S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角的余弦值.

思路分析:要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角的余弦值,只要求SM →与BN →

所成角的余弦值,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精品文档 综合素质练习单元教学计划(10课时) 学校:广园中学,教学对象:初三年级 6 班,执教者:林惠銮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体育中考专项体能训练课(课的构思) 一、指导思想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增加健康,学会学习,提高体能”为主题,旨在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并根据初中学生练中学,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练,好动、好学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学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与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米、和选考项目立定跳、三级蛙跳、跳绳、实心球和铅米初三体育中考考耐力跑800/1000也是根据中学生的体质特点和性别差异确定球五选一。这些项目是田径必修模块中的辅助教材,的考试项目,它们不但能发展弹跳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耐力素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技术知识是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奠定基础。本课中我安排了趣味体能训练,长距离追逐跑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三、学情分析身由于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生理上看,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学生,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从心理上看,这阶段学生的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有多半爱争强好胜,求知欲望高,因此正式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阶段。虽然学生在小学田径模块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的体能有很大的差异。还有些学从学生平时的课外锻炼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不协调,有力量却使不上劲;因此合理的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导致下肢过早落地。生由于采用不正确的技术动作,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为本堂课奠定基础。 精品文档.

班战斗动作训练教案

班(组)战斗动作训练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班(组)战斗动作 目的:通过训练,掌握班(组)战斗的组织指挥程序,了解班(组)战斗动作的训练情况。 训练问题: 一、队形与运动 二、设卡与阻截 三、侦察与搜索 四、封控与驱散 五、追击与伏击 六、突击与抓捕 方法:分内容实施作业 时间:X小时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 1、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3、爱护武器装备,严格操作规程,严防事故发生。 保障:(略)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组织验枪,整理着装具,向首长报告; 2、判定方向,介绍地形,明确(记)号规定; 3、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

【理论提示】班(组)战斗行动是指一个班或组在相互配合及密切协同下遂行战斗任务。通常在上机编程内担负设卡、伏击、突击、阻截、驱散、抓捕、警戒、反袭击、解救人质、设障与排障、进攻和防御等任务,有时也可单独遂行任务。 【情况设想】2009年X月X日X时X分,高陵县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杀人案,王某、李某作案后,沿102国道向我灞桥1号地域逃窜,高陵县公安局向支队请求援助,支队命令接到命令后,让我反劫机中队迅速做好处置准备,务必于(xx时xx分)将二犯捉拿归案。 第一个训练问题:队形与运动 目的:通过训练,班(组)战斗的组织指挥程序,了解班(组)战斗动作的训练情况。 【理论提示】 班的基本队形由小组的战斗队形组成,组的队形由士兵组成。基本队形通常有:一路队形、一列队形、三角队形、梯形队形、环形队形和楔形队形六种。运用时,应根据敌情、事件情况、地形和任务而定。 【宣布情况】 同志们,今天上午(10:30时)高陵县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杀人案,王某、李某作案后,在公安干警的围追堵截下,劫持一辆面包车,沿102国道向我灞桥1号地域逃窜,高陵县公安局向支队请求援助,支队命令接到命令后,让我反劫机中队迅速做好处置准备,务必于(xx时xx分)将二犯捉拿归案。 【组织训练】 X日X时X分,武警二支队反劫机中队突击班受领任务后,紧急出动迅速赶赴事发现场,抓捕劫持分子。 班长:同志们,中队命令我突击一班迅速前往处置此次事件,现我们已到达灞桥1号地区,地形比较复杂,预有敌情顾虑,中队命令我班快速通过。 一路队形: 班长:全班注意,正前方为狭窄山林地,距离两步,成一路队形跟我来。 一路队形通常在沿街巷或其它狭窄地段运动时采用 一列队形: 班长:正前方为开阔地,以二组为主,间隔两步,跟我来。(部队动作) 一列队形亦称横队队形和一字队形。通常在实施驱散、阻截、隔离行动或通过敌火控制的开阔地及搜索时采用。(队形向前运动时解说)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怎么写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篇一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

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

体育课教案 备课人:杜发星授课日期:2015年1月14日教 材 综合素质练习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该课中所玩的游戏及认识体育游戏的魅力。2﹑恢复学生体能;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素质及协调性。 能力目标:1﹑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使学生从玩游戏中提高组织动作能力。 2﹑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情感目标:通过玩体育游戏,使学生从中愉悦身心。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手段及组织教法 练习 时间 练习 次数 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揭示 目标和要求。 4、安全教育并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男女生各成两路纵队绕 球场的边线慢跑,并且听老 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2、徒手操 扩胸运动,体转运动, 正压腿、侧压腿、腹背运动、 (4 X 8拍) 一、成八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ΟΟΟΟΟΟ× × × × × ▲(图一) 要求:集合要求:快齐静 二:教法: 1、教师领跑,并带有相关口令 2、讲解法、纠错法。 要求:(1)成两路纵队(2)间隔 适中,保持队形。 3、教师讲解纠错错误动作 3′ 7′ 4 × 8 拍

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手段及组织教法时 间 练习 次数 基本部分一﹑游戏(体能综合训练)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 数相等的八组,每一组选出 一名小队长,并制定相关的 游戏,分别有一人,两人, 三人(如背人接力,双人捆 绑小腿接力,三人一组搬人 接力)及团体游戏 二﹑素质练习 1、蛙跳(10米往返) 蛙跳:重心下去,蹬地有 力,能达到一定的距离。 2、深蹲走练习(10米往 返) 深蹲走:学生深蹲,双手 抱脚踝,行进中不允许重心 起来。 3、定点往返跑。(如3、5、 7米)不同距离跑 定点往返跑:每到一个往 返点要用手触摸转折线跑 到位, 游戏规则:1、听到口令后排头启动,不得 抢跑2、在游戏过程中从哪失败从哪 接着开始 要求:1、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游戏中 2、团体游戏有每组成员自己制定,发 挥各自现象力,以达到最佳效果 教法:点评法比赛法 组织:如图(一) 1、教师讲解示范 2、分组练习法 3、纠错练习法 4、比赛法 要求:教师示范到位 纠正规范学生动作 组织队形如下图: 12′ 13′ 1 1 1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1、肢体放松活动 2、双人互背抖动放松 1、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错法 要求:动作到位、协调,自然大方。 2、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收器材。 5′2—3 小结:

四百米障碍完整的教案四百米障碍示范作业

四百米障碍完整的教案四百米障碍示范作业 四百米障碍示范作业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首长报告。 2.介绍训练场地,明确训练编组。 3.组织活动身体。 4.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四百米障碍示范作业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及组织训练方法,为下一步执勤实战训练打下扎实基础。 内容:通过高板跳台方法:理论提示、讲做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 间:30分钟地点:障碍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仔细观看,用心体会,切实掌握动作要领; 2.严守障碍训练场要求,严防训练事故发生。 3注意训练时保护员要先到位后训练。 作业实施 (一)理论提示; 同志们,障碍训练能全面发展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

质,为执勤实战中迅速通过各种人工和天然障碍打下良好基础。根据训练计划安排今天我们学习通过高板跳台。 在上课前我提一个问题,那名同志知道高板跳台规格是多少? 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其规格:高板高1.80米,长2米、宽50厘米、厚5-8厘米。高台高1.5米,长、宽各1米。低台高、长、宽各1米 回答正确。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攀上高板! 那么,攀上高板有哪些方法呢?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动作,请大家认真看。 同志们,觉得这个动作怎么样?众答:好林**:我有不同方法,班长,这个动作好是好,可我觉得不适合全班学习,我觉得应该采取立臂上这个动作,请看动作!冷**:我认为,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弹跳力不够,身体矮小的同志,以上两个动作都不实用!请大家看我动作!教员:冷光明的动作很好,针对的实际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较差,弹跳力差的同志,分析的也很有道理,希望同志们要向冷光明学习 !那么,同志们对攀上高板,还有没有不同动作? 众答:(没有) 教员:图板位置,集合。教员:同志们请看图第一张图是,挂腿撑上动作要领:跑至高板前约40厘米处,两腿用力蹬地起跳,使身体向上跃起,,在蹬地起跳的同时,一腿迅速屈膝从体侧提起,并踏于高板上缘,借臂腿的合力使身体撑上高板,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1变量巩海波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提出问题 问题(1)加油站加油片断 1.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没变化的量是. 引出定义 变量、常量。 2.试用含Q的式子表示W . 问题(2) 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310张. 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问题(3) 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 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 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 律。(实验中用钩码代替重物,每个 钩码的质量为50克) 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⑴重物质量每增加50g,弹簧伸长多少? 重物质量每增加1g,弹簧伸长多少? 若重物质量为300g,此时的弹簧长度是 多少? ⑵若用m表示重物质量,L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你能用含m的式子表示L吗? 独立思考: ⑴你能指出上述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吗? ⑵重物质量能否无限增加? 问题(4) 用2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宽,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试举出6组长、宽的值,计算相应长方形的面积的值,然后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 ⑴能用含x的式子表示S吗? ⑵当x取定一个值时,面积S能随之确定 吗?是否是唯一的? ⑶这个变化过程中,x能任意取值吗?教师展示问题(1)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师生结合问题,给出定义。 教师展示问题(2) 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教师展示问题(3) 师生共同明确实验目的,做好实验分 工,进行通力合作实验。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特殊到一般进 行探究。 教师展示问题(4)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学生完成填表 来自学生身边的事例, 尤其是常量与变量在 这个情境中能较好的 让学生直观感知。 变量与常量是本节课 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引 导学生去发现变化的 量与没变化的量。 学生完成此问题较易。 弹簧称在学生生活中 可见,但不多。教师给 予图片展示或实物展 示。 学生对弹簧的伸缩原 理有一定理解。通过由 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最 后学生可以写出关系 式。 在明确的活动目标指 引下,组织学生经历数 学思考的过程,进行有 效的数学活动。 通过教师动画演示和 学生探究,使学生更好 的认知变化规律。

单兵战斗动作示教作业教案示例

单兵战斗动作示教作业教案示例 单兵战斗动作示教作业 (教学实施笔记) 作业提要 课目:单兵战斗动作示教作业 目的:通过示教,统一单兵战斗动作课题教学思想、内容与方法,提高同志们的组训能力,为中队下一步单兵战斗动作训练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示教问题:一、作业准备 二、作业实施 三、作业讲评 时间:8小时 方法:讲、做、研、练相结合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略)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5分钟 1、清点人数,组织验枪、整理着装、装具,向在场首长报告; 2、判定方位,介绍地形和训练场地、设施。 (顺我手指方向看去:XX处向远方延伸方向为概略北方,其余方向自行判定。我们所在地为中队战术训练场,此场地有各种地形及障碍物,如土堆、土坎、矮墙、壕沟等,便于进行单兵战斗动作训

练。 3、进行训练编组(通常按序列或按班长素质合理编组)。 4、组织活动身体。 5、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单兵战斗动作示教作业 目的:通过示教,统一单兵战斗动作课题教学思想、内容与方法,提高同志们的组训能力,为中队下一步单兵战斗动作训练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示教问题:一、作业准备 二、作业实施 三、作业讲评 时间:8小时 方法:讲、做、研、练相结合。 要求:(略) 作业实施---------------------------------------------8课时同志们,班长在组织单兵战斗动作训练时,通常按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讲评的步骤实施。 我们先训练第一个问题:作业准备 [理论提示] 作业准备是指班长将全班带到训练场后,开始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保障下步作业的顺利进行,防止训练事故的重要措施。那么,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三班长,请你回答一下。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市级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 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2.让学生体验到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运用公式法去解,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感受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15=10x,(2)3x2-12x+1/3=0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 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3.用配方法推导 (二)探究新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 当b2-4ac≥0时.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 2-4ac≥0的前提下,把a 、b 、c 的值代入上式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二)师生互动,应用新知 互动1 师: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求根公式中,要求b 2-4ac ≥0 ,?那么b 2-4ac<0时会怎样呢? 生:当b 2-4ac<024b ac -ax 2+bx+c=0(a≠0)无实数解. 明确: b 2-4ac≥0是公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求根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隐藏条件.当b 2-4ac<0时,此方程无解,?也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无解的一个前提条件. 互动2.填一填: 解:a= ,b= ,c= . 035x 2x (1)2=+-_____ __________=-4ac b 2_________________=-±-=∴2a 4ac b b x 2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示范作业教案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示范作业教案(齐步行进与停止) 作业准备-----------------------------------5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服装向在场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题要 课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 目的: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要领,培养良好的军容姿态,为今后遂行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齐步行进与停止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检查验收、小结讲评 时间:25分钟 场地: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刻苦练习,仔细体会和揣摩我所讲解的动作要领。 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训练场纪律。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能。” 作业实施-----------------------------------15分钟 【理论提示】 同志们,课前我对本课的有关理论做了布置安排,谁能回答一下齐步行进与停止步幅距离是多少厘米呢?好!第一名你回答一下。 是!我回答:往前迈出75厘米。回答完毕! 回答的很好,这说明同志们对本课的有关理论掌握的比较扎实,希望保持发扬。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步幅是每步75厘米,行进速度为每分钟116—122步。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掌握其动作要领。 【讲解示范】 齐步行进与停止的口令下达为:“齐步----走。立定!”为了给同志们一个直观完整的印

象,首先我做一下连贯动作请同志们注意看!(示范略)同志们看清了没有!(看清了)。下面由我边讲边做大家注意看: 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前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为每分钟116—122步。 当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齐步行进与停止要求姿态端正,臂腿协调,摆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准确。为了使同志们便于记忆,我将动作要领归纳四句话: 1眼睛固定要有神,2摆臂自然又大方,3行进臂腿协调好,4步速步幅很准确。 请同志们跟我复述一遍。 以上我边讲变做了齐步行进与停止的动作要领和示范,同志们看清了没有! 【组织练习】 (体会练习) 为了使同志们对动作要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们进行组织练习,首先进行个人体会练习 人与人间隔,向右看----齐,向前----看。 开始练习 第2名,注意臂腿协调好,由慢到快体会。第4名注意眼睛不要向下看,抬头挺胸向前看。第5名注意两肩放松不要耸肩。 停!集合 刚才我们进行了个人体会练习,同志们都比较认真也比较刻苦,希望保持发扬。但我发现以下几个共性问题。1、臂腿协调不好,导致行进时有时顺拐。纠正的方法:可采取分解动作由慢到快解决其协调性。2、两肩僵硬导致耸肩。纠正的方法:两肩放松自然摆动。3、眼睛向下看导致无神。纠正的方法:眼睛向前看 固定好。在下面练习过程中同志们要克服这几种毛病。同志们是否清楚!(清楚)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doc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侯新民时间地点186 教室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情感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进一步目 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教 学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重 点 教 学 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难 点 学 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 简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析 教 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法 教学过程 教教学 学 教学内容师生 环活活节动动创问题 1:引思设用一根长 60 厘米的铁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 导考问(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求这个长方形的长。观回题(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 4 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察答情(3)、比较( 1)(2)中所得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提 境长方形吗?问温故知新 1、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如何设未知数?在( 2)中能不能直接设面积为X 平方厘米? 探索: 将(2)题中的宽比长少 4 厘米改为 3 厘米、 2 厘米、 1 厘米、 0 厘米,长方形的 面积有什么变化。 回例 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顾分析: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设元(几种设法). 1、设较小的旧奇数为 x,则另一奇数为x+2, 2、设较小的奇数为x-1 ,则另一奇数为x+1;3、设较小的奇数为 2x-1 ,则另一个奇数 2x+1. 知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 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 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 x 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 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 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 3 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例两位数 =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 =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 10+个位数字. 题 解:设个位数字为 x,则十位数字为 x-2 ,这个两位数是10(x-2 ) +x. 赏据题意,得10( x-2 ) +x=3x( x-2 ), 析整理,得 3x 2-17x+20=0 ,解这个方程得:X=4 , X=5/3 当 x=4 时, x-2=2 , 10(x-2 ) +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 24. 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 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练习 1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 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 为 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 会.(四)总结,扩展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与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其中审题是解决问题的 基础,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关键,恰当灵活地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与解法的难易,它可 以为正确合理的答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程的解必须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2.奇数的表示方法为2n+1 , 2n-1 ,( n 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 是整数),巩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提 出 问 题 教 师 指 导 计讲算解 分 析 个 别 指观导察 思 考反

初中数学获奖优质课教案汇集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综合素质练习单元教学计划(10课时) 学校:广园中学,教学对象:初三年级 6 班,执教者:林惠銮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练体能发展情意与合作表现 了解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 学习并掌握多种素质练习动作的 基本技术。 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来提高学 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等综合素 质,促进其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 力和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 品质。 单元教材内容运动知识与技能体能 综合素质练习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多种跳跃(爆发力) 学时学时 内容 学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与学组织措施体能练习内容 1 力量 素质 和耐 力素 质练 习 ◆掌握发展上肢力量和踝 关节力量及无氧耐力素 质的几种方法。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上肢 和踝关节的力量及无氧 耐力素质。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 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勇 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掌握发展 上肢力量和踝 关节力量及无 氧耐力素质中 的反复赶超跑 方法。 难点:规范完成 各动作。 1、一名学生配合老师示范 弓箭步推手动作; 2、学生前后两人一组进行 练习; 3、师分别讲解并示范提 踵、直膝跳、原地弓箭步 跳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 性; 4、一名学生配合老师示范 “推小车”,教师强调练习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学生两人自由结队进行 练习; 6、师讲解反复赶超跑的方 法; 7、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1、弓箭步推手 2、“推小车” 3、垫高前脚掌提踵练习 4、直膝跳 5、原地弓箭步跳 6、反复赶超跑 2 速度 素质 和力 量素 质 ◆掌握发展速度素质和力 量素质的几种方法。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快速 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素 质。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 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勇 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掌握发展 速度素质和力 量素质的几种 方法。 难点:规范完成 各动作。 1、师讲解游戏方法及注 意事项; 2、学生分组练习; 3、听口令原地摆臂练 习; 4、听信号原地高抬腿练 习; 5、原地高抬腿转加速 跑; 6、单足跳变加速跑; 7、一名学生配合老师示 范蹲伸起和抱腰角 力; 8、学生两人自由结合进行 练习。 1、反应性游戏 (1)两人拍击 (2)追逐游戏 2、动作速度 (1)听口令做快速前后 摆臂练习(20秒)x2-3 组 (2)听信号做原地高抬 腿15秒x3-4组 3、位移速度 (1)原地高抬腿转加速 跑 (2)单足跳变加速跑(10 米单足跳+30米加速跑) 4、力量素质 (1)蹲伸起 (2)抱腰角力 3 力量 素质 和耐 力素 质 ◆掌握发展下肢力量及有 氧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下肢 力量和有氧耐力素质。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 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勇 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掌握发展 下肢力量及有 氧耐力素质的 练习方法。 难点:做到动作 规范、连贯。 1、学生两人自由结对进行 练习; 2立卧撑跳练习; 3双脚跳练习; 4、垫上抬腿转腰练习; 5分组进行变速跑练习(追 组跑)。 1、力量素质 (1)立卧撑跳练习; (2)双脚跳练习; (3)垫上抬腿转腰练习 二、耐力素质 变速跑(追逐跑)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学校:满井二中教师:魏正斌班级:初三(1)班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人数:35 男:18女: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弹跳力,增强上、下肢的力量使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身体素质练习,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训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 2.中考体育考试内容辅导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难点:立定跳远的起跳与腾空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服装符合要求,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强调安全。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学生慢跑,踏着操场线慢跑 2.基本素质练习压腿、小步跑、原地高抬腿、俯卧撑10 个、原地跳起膝下拍掌等。 (三)新授部分 1.立定跳远练习。 (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 口决:一摆二蹲三跳起,收腹提膝前伸腿,轻巧下落屈膝缓冲。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以鼓励。 (3)组织学生根据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2.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练习。 (1)教师讲解实心球投掷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头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在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

单兵战斗基础动作示范作业

单兵战斗基础动作示范作业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单兵战斗基础动作 目的:使同志们学会单兵战斗各种动作及其训练方法。 内容: 一、卧倒、起立 二、运动姿势与方法。 三、利用地形。 时间:38小时 地点:战术训练场。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分班组练习,考核验收。 要求:1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2: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树立练为战的思想,认真练习每个动作,做到熟练、准确。3、严格遵守枪支使用有关规定,爱护手中武器,防止事故发生。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X分钟 1、清点人数、验枪、整理服装、装具。 2、判定方位,介绍有关地形和训练场地设施。 3、组织活动身体, 4、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XX小时 第一个训练问题:卧倒、起立 一、卧倒

卧倒是隐没身体,避免敌火力杀伤的最低姿势,它分为持枪卧倒和端枪卧倒。 (一)持枪卧倒 口令:“持枪向XX--卧倒”或“卧倒”。 要领:在持枪的基础上,右手提工握背带,左(右)脚向卧倒方向迈出一大步(受地形限制不便于迈步时,也可撤一大步),左(右)腿弯曲,右(左)腿伸直身体前倾下塌,两眼注视前方,左手顺左脚方向伸出,掌心向下稍向右,按左膝,左手,左肘身体左侧的顺序卧倒,右手迅速出枪,左手接握弹匣(弹仓)或下护木两腿伸直,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右手移握握把(枪颈),成卧姿无依托准备射击姿势。无射击任务时,卧倒后,左小臂横贴于地面,右手将枪轻贴于身体右侧,枪面向右,枪管放在小臂上,成卧姿隐没姿势。持班用机枪卧倒时,右手提枪,左手打开脚架,左脚向卧倒方向迈出一大步,两眼注视前方,将枪前送对向目标架于地上,两手在枪托两侧撑地,迅速卧倒,右手握握把,左手握枪颈,成卧姿射击姿势。训练步骤: 1、分节动作练习 2、卧倒后出枪和收枪练习 3、连贯动作练习 分节动作练习方法的口令:“分节动作卧倒--2---3。” 分节动作练习的要领:当听到“分节动作练习”的口令后、左(右)脚向卧倒方向迈出一大步,左手前伸,听到“2”的口令后、按左膝左手、左肘、身体左侧的顺序卧倒,听到“3”的口令后,右手将枪向目标方向送出成卧姿准备射击姿势。 卧倒后出枪和收枪练习要领是:在卧倒的基础上听到“1”的口令出枪,听到“2”的口令收枪,反复练习。 连贯动作练习,重点练习动作的连贯性和熟练程度。 训练重点: 1、上步要大、重心要低 2、掌握好握枪时身体各部位着地的顺序。 3、出枪要快,接枪要稳 (二)端枪卧倒 口令:“端枪--卧倒”或“卧倒” 要领:在端枪前进的基4∩希 咸迩扒悖 蠼?向前迈出一大步,按左膝,两肘的顺序身体迅速着地卧倒卧倒后,两手协力出枪,同时两后伸,全身俯地,成卧姿准备射击姿势。 训练重点、训练步骤同上。 二、起立 (一)支身起立 口令:“支身--起立” 要领:右手移握护木收枪,同时转体向右,两眼注视前方,左小臂稍向里合,屈左腿于右腿下,以左手、左脚的支撑力将身体支起,同时出右脚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情简析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 巩固练习趣味数学: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每 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小 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碰 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向小 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跑了多 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 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上 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系: 快车路程= 慢车先行路 程+慢车后 行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发去 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若小明 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引导观察 提问 提出问题 讲解分析 个别指导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计算

体能练习教案

体能练习教案 你知道体能练习教案该怎么写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体能练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能练习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 ..............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