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

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吸声系数:

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1、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2、声功率级Lw

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

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

3、声强级:

3、声压级的叠加

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

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

声压级为:

声压级的叠加

?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

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

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

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

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

数”。这种入射条件可在驻波管中实现。其吸声系数的大小可通过驻波管法来测定。

当声波斜向入射时,入射角度为θ,这是的吸声系数称为斜入射吸声系数,

建筑声环境中,出现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的情况较少,而普遍情况是声波从各个方向同时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如果入射声波在半空间中均匀分布,

,则称这种入射情况为“无规则入射”或“扩散

入射”。这时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系数称为“无规则吸声系数”获“扩散吸声系数”,

这种入射条件是一种理想的假设条件,在混响室内可以较好的接近这种条件,通常也是在混响室内测定“扩散吸声系数”

某一种材料和结构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不同的吸声系数。工程上通常采用125,250,500,1000,2000,4000 Hz六个频率的吸声系数来表示某一种材料和结构的吸声频率特性。有时也把250,500,1000,2000Hz四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取为0.05的整数倍)称为“降噪系数”(NRC),用在吸声降噪时粗略的比较和选择吸声材料。

2)吸声量:用以表征某个具体吸声构件的实际吸声效果的量,它和构件的尺寸大小有关,对于建筑空间的围蔽结构,吸声量A是:

如一个房间由n面墙(包括顶棚和地面):

对于在声场中的人(如观众)和物(如座椅)、或空间吸声体,其面积很难确定,表征它们的吸声特性,有时不用吸声系数,而直接用单个人或物的吸声量。当房间中有若干个人或物时,他(它)们的吸声量是用数量乘个体吸声量,然后再把结构纳入房间总的吸声量中。

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房间的总吸声量和房间界面面积的比值:

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RT )

混响和混响时间是室内声学中最为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

混响,是指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的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这种残留现象的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示。

3.3.1 什么是混响时间?

衰减过程即为混响时间,室内总吸声量越大,衰减越快,室容积越大,衰减越慢。

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室内声压级将按线性规律衰减。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叫混响时间T60,单位S。

实际的混响衰减曲线。

由于衰减量程及本底噪声的干扰,造成很难在60dB内都有良好的衰减曲线,因此有时取T30或T20代替T60。

3.3.2 赛宾(Sabine)公式

赛宾是美国物理学家,他发现混响时间近似与房间体积成正比,与房间总吸声量成反比,并提出了混响时间经验计算公式——赛宾公式。

3.3.3 伊林(Eyring)公式

在室内总吸声量较小(吸声系数小于0.2)、混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有赛宾的混响时间计算公式求出的数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当一致,而在室内总吸声量较大、混响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计算值与实测值不符。

在室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较大(大于0.2)时,只能用伊林公式计算室内的混响时

间。

利用伊林公式计算混响时间时,在吸声量的计算上也应考虑两部分(1)室内表面的吸声量(2)观众厅内观众和座椅的吸声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观众或座椅的个数乘其单个吸声量;二种是按观众或座椅所占的面积乘以单位面积的相应吸声量。

3.3.3 伊林(Eyring)公式(伊林-努特生公式)

赛宾公式和伊林公式只考虑了室内表面的吸收作用,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一般为2000Hz以上),当房间较大时,在传播过程中,空气也将产生很大的吸收。这种吸收主要决定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其次是温度的影响。在计算混响时间时,考虑空气的吸收:

4m:空气吸收系数,空气吸收=4mV当频率取>=2KHz时,一般地,4m与湿度温度有关,通常取相对湿度60%,温度20℃时,其值见下表:

计算RT时,一般取125、250、500、1K、2K、4K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求出各个频带的混响时间

3.3.4 混响时间计算的不确定性

室内条件与原公式假设条件(一、声场是一个完整的空间;二、声场是完全扩散的)并不完全一致。

1)室内吸声分布不均匀;

2)室内形状,高宽比例过大,造成声场分布不均匀,扩散不完全计算用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实际情况有误差,一般误差在10%——15%

计算RT的意义:

1)“控制性”地指导材料的选择与布置。

2)预测建筑厅堂室内的声学效果

3)分析现有的音质问题

3.4 室内声压级计算及混响半径

(一)当室内声源声功率一定时,稳态时,在室内距离为r的某点声压级可以计算,室内稳态声压级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前提:

1)点声源

2)连续发声

3)声场分布均匀

Q---是指向因数,其取值见下表:

(二)混响半径:

根据室内稳态声压级的计算公式,室内的声能密度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直达声,相当于表述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扩散声(包括第一次及以后的反射声),即表述的部分。

在离声源较近处直达声大于扩散声

在离声源较远处

混响半径

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扩散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称为“混响半径”,或“临界半径

吸声量或吸声系数的测量:

1、混响室法

其中:V --混响室体积; S-- 材料表面积; n --吸声体个数; T1 --空室混响室混响时间; T2--放入材料后混响时间。

2、驻波管法:

利用在管中平面波入射波和反射波形成极大声压Pmax和极小声压Pmin推导出α0

3、αT 和α 0 的值有一定差别,αT是无规入射时的吸声系数,α 0是正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工程上主要使用αT

对于穿孔板吸声结构,板后空气层可划分为许多小空腔,每一个开孔与背后一个小空腔对应,是许多并联的亥姆霍兹共振器。计算穿孔板吸声结构共振频率的公式

在设计时,根据主要吸收频率,确定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附近有最大的吸声系数,离之越远,吸声愈小。

建筑中的吸声降噪

1、吸声降噪的原理:

工厂车间或大型厅堂内,若内表面为清水砖墙、抹灰墙面,地面为水泥或水磨石地面,在房间内部,人听到的不只是由声源发出的直达声,还会听到大量经各个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混响声。

在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共同作用下,当离开声源的距离大于混响半

径时,接收点上的声压级要比室外同一距离处

高出10~15dB。

如在室内顶棚或墙面上布置吸声材料或

吸声结构,可使混响声减弱,这时,人们主要

听到的是直达声,那种被噪声“包围”的感觉将

明显减弱。这种利用吸声原理降低噪声的方法称为“吸声降噪”。

Q---是指向因数,其取值见右表:

二)混响半径:

1.根据室内稳态声压级的计算公式,室内的声能密度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直达声,相当于表述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扩散声

(包括第一次及以后的反射声),即表述的部分。

在离声源较近处-----直达声大于扩散声

在离声源较远处 -----扩散声大于直达声

2、吸声降噪量的计算

距声源 r 米处的声压级与直达声和混响声的关系是如下式:

如进行吸声处理,则处理前后该点的声级差(或称降噪量)为

进行吸声处理的降噪量:

3、吸声降噪的设计步骤

目前,国内外采用“吸声降噪”方法进行噪声控制已非常普遍,一般效果约为6~10dB。

最大声压级计算式=灵敏度+10LOG音响功率

音响中轴线某处的声压级=音响的最大声压级—20LOG该店到音响的距离

常用形体体积面积计算公式大全

图形 常用形体的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 尺寸符号 a-棱於-对角 线S-表両积 K-侧表面积 讥h-边长 0-底面对角线的交点 a上川-边畏 力-高 F-JK S积 0 ■底両中线的交点 y-一个组合三角老的両积 左-组合三角形的个数 0-锻底答对角线交点 此凤-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力■底面间更离 。-一个组合梯形的面积 和-组合梯形数 卫-外半径一內 半径 £-柱壁厚度 P-平均半径勺= 内外侧面积 仿积(卩)底面积 (F)表面积(小侧表 面积(仓) /= Q?決h S = 2(c? ? E +a ? % +E ?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夙一球半径 ①巳-底面半径 /腰高 兔-球心o 至帝底圆心q 的距 离 对于抛物线形桶体 y = ^-(2D 2+Dd + -d 2) 15 4 对于回形桶仿 7略(仃+八) a,b,c ■半轴 交 叉 柱 体 卩=加(屮一些 心3-下底边长 上底边长 h_上、下底边距离(高) V = -[(2a +勺加+(2甸诃如 6 =—[ab+(a +(?})(& 十劣十 ? 如 6 、 常用图形求面积公式 图形 尺寸符号 而积(F )表而积(S ) Q ■中间断面直径 H -底直径 I-桶高 ¥ r U :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 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吸声系数: 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1、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2、声功率级Lw 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 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 3、声强级: 3、声压级的叠加 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

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 声压级为: 声压级的叠加 ?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

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 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 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 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面积=长x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长x高 三角形面积=长x高\2 圆面积=圆周率(圆周率3.14)x半径平方 圆计算公式: 最简单的就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因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得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或者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积×这两边的夹角的正弦值÷2 [S=ab×sin×1/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上底+下底)*高在除以2 椭圆面积公式 S=∏(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 ÷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

几何计算公式大全

几何体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与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与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与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与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V=a3 长方体a-长 b-宽 c-高S=2(ab+ac+bc) V=abc 棱柱S-底面积 h-高V=Sh 棱锥S-底面积 h-高V=Sh/3 棱台S1与S2-上、下底面积 h-高V=h[S1+S2+(S1S1)1/2]/3 拟柱体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声学参数理论

1.A 计权声压级 声压有效值定义为一定时间间隔中,瞬时声压对时间的均方根值,用p e表示: 将声压有效值p e与基准量p0之比的对数乘以20 便可以得到声压pe的声压级,用L p表示: A 计权声压级(简称 A 声级)用以模拟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特性,对 1000Hz 以下的低中频段衰减,其结果与人对声音的感知相近。 2.响度 响度(Loudness)是基于人耳对声音频谱掩蔽特性的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知程度的心理声学参数,单位为宋(sone),规定1000Hz纯音的声压级为40dB时的响度为1宋。国际标准 ISO532 规定了 A、B 两种计算稳态噪声响度的计算方法: a)Stevens方法(ISO532A): 详细内容参见标准 ISO532-A-1975 和。其数学表达式为: b)Zwicker方法(ISO532B)(本文所采用方法): Zwicker 法适用于自由声场或混响声场的计算,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Zwicker 法的响度计算模型。 Zwicker 法以1/3倍频程频谱为依据,引入了特征频带和特征响度的概念,首先计算每个特征频带特征响度,再由此来得到总响度值。 根据 Zwicker 的响度理论,通过激励E可以计算得到特征响度,其计算公式: 式中:E TQ为绝对听阈下的激励(安静状况下),E0为基准声强下的激励,被计算声音的特征频带声压级作为激励级E。 对特征响度在0-24 Bark域上积分,即可得到总响度:

注: 掩蔽效应是指由于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另一个声音听阈提高的现象。 人类的听觉系统具有滤波特性,即频率选择性。为了描述人耳的频率选择特性和掩蔽效应,Zwicker假设人的听觉系统将声音信号分量分成24个频带,当确定了一个声音的频率时,能够产生掩蔽效应的另外一个声音的频率范围称为“特征频带”,单位是Bark。在 Zwicker 模型中,特征频带Bark 数z和频率 f(Hz)的对应关系可近似表达为: 3.尖锐度 尖锐度(Sharpness)是描述高频成分在声音频谱中所占比例的物理量,主要反映人们主观上对高频段声音刺耳程度的感受,单位为 acum。规定中心频率为1000 Hz、带宽为160 Hz的60分贝窄带噪声的尖锐度为1 acum。 尖锐度的计算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计算模型有两种,分别是Zwicker模型和Aures模型。两种计算模型都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尖锐度,但由Aures模型对响度有很大依赖,所以在已包含响度的情况下,通常采用Zwicker计算模型。 a)Zwicker尖锐度模型(本文所采用方法) 式中,k为加权系数,取;N为总响度;N'(z)为临界频带z上的特征响度;g(z)为Zwicker依据不同临界频带设置的响度计权函数, b)Aures尖锐度模型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和a)中相同。 4.粗糙度 粗糙度(Roughness)是用来描述人对高频声音信号瞬时变化的感觉,主要针对调制频率范围在 15Hz~300Hz 的声音,符号为R,单位为asper,并规定调制比为1、声压级为 60dB 的 1000Hz 幅值调制纯音在调制频率为 70Hz 时的粗糙度为1 asper。 声音信号的粗糙度主要受到调制频率和调制比的影响,调制比越大,粗糙度也越大;而中心频率和声压级对声音信号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目前粗糙度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a)Aures方法

常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电如_边長 馬-高 F-底面积 0-底両申銭的交点 卩=FJ — (c -+i H - c) * b+2F 禺="+6+c)*ft ,-一个粗合三箱我的両积 71 -组合三角形的惱 O-锥底备对角護交点 年店-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力L 底面间歴畫 "-一个爼舍梯戒的面积 R-组合梯形数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体积(茁)庭百积(F ) 表面瞅门侧恚面积(鬲) 图形 尺寸符号 d-刘角爲 表 面积 覇-侧表面积 长 方 扩=Q S=6a 2 CS 血为-边拴 0-底面对角线的交点 V = a*h* h S = 2(a ? b 4-(j ? h +i * ft) £l-2Ma+&) 圆 柱 和 空 心 圆 柱 A 管 去-外宰径 —内半径 £-柱壁區度 p -平均半径 心=内外側面祝 B&- $=2滋?/! +2JC £^ E\ = 2/rR ? h 空心言圆柱: F =凤疋7勺=2叭伤 S=X?4F )JU2/I (用-沔 场=2品第卄) 5=n?/ + F

h -盘小高度 怒-毘大高度F-属面举径 尸-廐面半径巾-高卜母爼长 E工-虧面半径巾-高 ”母緩g ■制血+吩2*卩+—!_:cos a 禺F偽十吗) & = + F — ttri y-^^2+ ^+^) 禺■忒迎肝) 卩十押 十试疋■!■/) 球扇r-*e 4宜径 尸■兰直玉■輕:?口」 石6沪 3 6 S =血2 -

夙-球半径 ①巳-底面半径 S ■ 4nJ -2J &, ■ £戊■矽一4了*彷 V a,b,c-半轴 交 叉 圆 柱 体 球 缺 椭 球 体 A 胎 D-中间斷面苴狂 说 -廐直径 『-桶高 = 2冲丘= ST ⑷-Q 护=佩乃 -町 十山2 y~—(3R^3^+h^ $■2鈕 g= 2fviih 十牙叶 4-^) 卫-風总儒平旳半径 0-同环体平均半径 川-凰环体截面言径 r-回环体茁両半径 .—— 圆 环 体 为-球鎂的高 r- 瑋岐半栓 日-平切厨言径 业=曲面"5^ 球破表面积 用于抛物线我桶徘 卩=竺口“+戊4丄护) 15 4 对于园飛确体 卩皤用十吗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2016-02-10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研究 HRresearch88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行业信息的发布、揭秘;3、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博主个人号:rockysml HR必知的九大效益计量公式 1. 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指人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该指标反应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是人力成本投入在企业总收入中的份额,是最能直接反应人力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额/营业额*100% 2. 人均劳动生产力: 人均劳动生产力是指每一个劳动力平均所创造的公司营业额。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公司营业额/劳动力人数(员工人数) 3.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

该指标反应的是每投入1单位的人事费用,能产生多少单位的营业收入。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公司营业额/人事费用总额 4.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指企业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与企业最终获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税前利润/人事费用总额 5. 薪资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薪资总额/人事费用总额*100% 6.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比例: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力的比例关系在于说明薪资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关系,如人均劳动生产力越高,人均薪资越低,则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率越高,也就是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个指标数字越大,公司老板越高兴啊)。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薪资*100% 7. 培训费用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培训费用/人事费用总额*100% 8. 人均招聘成本: 计算公式:人均招聘成本=招聘费用总额/到岗总人数 9. 离职率(主动): 主动率职率=主动离职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100%,关于离职率的计算,有好几种计算方式,简单化,就采取这种最常用的计算方式: 离职率=离职总人数/(期前总人数+期间入职人数)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齐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为此特向大家提供各种换算公式,以供参考。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 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 (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一、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1、声学答案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声音的高低)。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5、音量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是由(振动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6、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鼓膜有(振动)作用。 二判断。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完全一样。(×)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4、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6、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三、选择。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 )。 A、铝箔 B、木尺 C、棉线 D、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B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水波 C、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C )。 A、眼 B、鼻 C、耳 D、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B ) A、可以大声讲话B控制自己讲话声音C、无所谓 5、下面物体中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B ) A空气B、木尺C、水 四、填图。【略】 五、实验。【略】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答:用棒敲击杯口:1号杯发出的声音高。2号发出的声音较高。3号杯发出的声音较低。4号杯发出的声音低。 六、简答。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说话,必须要使用无限电设备。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播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头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 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图形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 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 b 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 b)h/2 =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财务报表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公式部分第一章: 1.变动百分比=分析项目金额—分析基准金额 分析基准金额 ×100% P19 2.构成比率=某项指标值 总体值 ×100% P23 3.定比动态比率= 分析期数额 固定基期数额 ×100% P28 4.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前期数额 ×100% P28 第二章: 5.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127 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P129 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P129 8.流动比率=营运资金+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P129 9.流动比率=1+ 营运资金 流动负债 P129 注:(6—9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付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其中,流动资产通常指流动资产净额。 10.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P133

11.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P134 第五章: 12.现金比率=现金+短期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P137 1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P144 14.股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P147 15.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100% P147 16.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100% + 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100% P147 17.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100% P147 18.股权比率=1—资产负债率。 P148 19.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 P149 20.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 资产负债率 股权比率 P149 21.产权比率=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 1 股权比率 —1 P149 22.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P150 23.权益乘数=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P150 24.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P150 25.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 1 股权比率 P151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 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 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与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 与“* ”同、“÷” “/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 ”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计算公式大全

网络工程师软考常用计算公式 单位的换算 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通信单位中K=千,M=百万 计算机单位中K=210,M=220 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为次方;/为除;*为乘;(X/X)为单位 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 计算系统速度 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 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 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 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 P=I*CPI*T 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指令码长 定长编码:码长>=log2 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 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 流水线计算 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 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 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 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 存储器计算 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 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 (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 (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大全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大全 一、全(表)面积(含侧面积) 1、柱体 ①棱柱 ②圆柱 2、锥体 ①棱锥: ②圆锥: 3、台体 ①棱台: ②圆台: 4、球体 ①球: ②球冠:略 ③球缺:略 二、体积 1、柱体 ①棱柱 ②圆柱 2、锥体 ①棱锥 ②圆锥

3、台体 ①棱台 ②圆台 4、球体 ①球: ②球冠:略 ③球缺:略 说明:棱锥、棱台计算侧面积时使用侧面的斜高计算;而圆锥、圆台的侧面积计算时使用母线计算。 三、拓展提高 1、祖暅原理:(祖暅:祖冲之的儿子)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如果它们在任意高度上的平行截面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最早推导出球体体积的祖冲之父子便是运用这个原理实现的。 2、阿基米德原理:(圆柱容球) 圆柱容球原理:在一个高和底面直径都是的圆柱形容器内装一个最大的球体,则该球体的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分析:圆柱体积: 圆柱侧面积: 因此:球体体积: 球体表面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如图) += 即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同直径的球体积之和 3、台体体积公式 公式: 证明:如图过台体的上下两底面中心连线的纵切面为梯形。 延长两侧棱相交于一点。 设台体上底面积为,下底面积为 高为。 易知:∽,设, 则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即:(相似比等于面积比的算术平方根) 整理得: 又因为台体的体积=大锥体体积—小锥体体积 ∴ 代入:得: 即: ∴ 4、球体体积公式推导 分析:将半球平行分成相同高度的若干层(),越大,每一层越近似于圆柱,时,每一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圆柱。这些圆柱的高为,则:每个圆柱的体积= 半球的体积等于这些圆柱的体积之和。 ……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 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吸声系数: 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1、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2、声功率级Lw 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 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 3、声强级:

3、声压级的叠加 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 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即: 声压级为: 声压级的叠加 ?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 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 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的反射与几何声学 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

财务报表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公式部分 第一章: 1.变动百分比=分析项目金额—分析基准金额分析基准金额 ×100% P19 2.构成比率=某项指标值总体值 ×100% P23 3.定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100% P28 4.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100% P28 第二章: 5.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127 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129 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P129 8.流动比率=营运资金+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P129 9.流动比率=1+ 营运资金流动负债 P129 注:(6—9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 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 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付税费、应付职工薪酬 等。其中,流动资产通常指流动资产净额。 10.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P133 11.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P134

第五章: 12.现金比率=现金+短期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P137 1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P144 14.股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P147 15.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100% P147 16.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 + 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100% P147 17.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100% P147 18.股权比率=1—资产负债率。 P148 1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 P149 2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 P149 21.产权比率=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股权比率 —1 P149 2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P150 23.权益乘数=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P150 24.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P150 25.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股权比率 P151

声学PML方法理论1

A modi?ed and stable version of a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technique for the 3-d second order wave equation in time domai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eroacoustics Barbara Kaltenbacher a ,Manfred Kaltenbacher b ,?,Imbo Sim c a Institute of Applied Analysis,Alpen-Adria-Universit?t Klagenfurt,Austria b Institute of Mechanics and Mechatronics,Technische Universit?t Wien,Austria c Institute of Applied Mechatronics,Alpen-Adria-Universit?t Klagenfurt,Austria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1February 2012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1October 2012Accepted 12October 2012 Available online 2November 2012Keywords: Finite element metho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Time-domain analysis a b s t r a c t We consider the second order wave equation in an unbounded domain and propose an advance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PML)technique for its ef?cient and reliable simulation.In doing so,we concentrate on the time domain case and use the ?nite-element (FE)method for the space discretization.Our un-split-PML formulation requires four auxiliary variables within the PML region in three space dimensions.For a reduced version (rPML),we present a long time stability proof based on an energy analysis.The numerical case studies and an application example demonstrate the good performance and long time sta-bility of our formulation for treating open domain problems. ó2012Elsevi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for wave propagation is the ef?cient and stable computation of waves in unbounded domains.The crucial point for these computations is that the numerical scheme avoids any re?ections at the boundaries,even in case the diameter of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s just a fraction of a wavelength.Since the eighties of the last century,several numer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al with this topic:in?nite elements,Dirichlet-to-Neumann operators based on truncated Fourier expansions,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etc.The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of these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literature,see e.g.[19,33,4].Especially higher order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ABCs)have gained increasing interest,since new methods do not involve high order derivatives [6,21–24,26,27,25,28,8].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pproximate free radiation is to surround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by an additional damping layer and guarantee within the formulation,that no re?ections occur at its interface with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This so-calle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PML)technique was ?rst introduced by Berenger [11]using a splitting of the physical vari-ables and considering a system of ?rst 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for electromagnetics.Since then,there has been much research work on this technique which subsequently was applied to different PDEs [2,5,15,31,37,3,38,41,43].In the framework of time-harmonic wave propagation,the PML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complex-valued coordinate stretching [42].Therewith,a PML formulation for a linear PDE in frequency domain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However,in time domain most PML formulations require a ?rst order hyperbolic system,e.g.,[44,31,13,37].The dif?culty arising for the second order wave equation in time domain is,that an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of its 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will lead to convolution integrals,see e.g.[39].A method to avoid convolution integrals is the use of auxiliary variables 0021-9991/$-see front matter ó2012Elsevi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12389852.html,/10.1016/j.jcp.2012.10.016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address:manfred.kaltenbacher@tuwien.ac.at (M.Kaltenbache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