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生物学 总结

细胞生物学 总结

细胞生物学 总结
细胞生物学 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细胞(Cell):是指有膜包围的,能独立生存和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连接:是指细胞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接触区域形成的稳定结构,其作用是: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连接,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维持和协调细胞间的功能活动。也称细胞间连接(intercellular junction)。

3.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气体、离子、小分子的运输方式大部分需借助于膜上的镶嵌蛋白质,耗能或不耗能

4膜泡运输(transport by vesicle formation):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颗粒运输方式;伴随膜本身结构的融合、重组和移位;耗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溶质自发地顺着浓度梯度和电化学梯度移动,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6.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溶质逆浓度梯度和电化学梯度运动,需要转运蛋白参与并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7. 转运蛋白(transporter protein):选择性地使非自由扩散的小分子物质透过质膜,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

8. 吞噬泡(phagocytic vesicle):吞噬作用形成的囊泡

9. 胞饮小泡(pinocytic vesicle):胞饮作用形成的囊泡

10. 衣被小泡(coated vesicle transport):在电镜图像中可见其外表面覆盖有毛刺状结构的衣被的囊泡。

11.膜受体(receptor) :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接受外界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统称为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称膜受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称配体(ligand)) 可分为识别部,转换部,效应部

14.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指细胞间相互辨认和鉴别,对自己和异己分子认识的现象,有种属、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膜受体是细胞识别的关键要素之一

15.G蛋白(G protein):即任何可与鸟苷酸结合蛋白的总称。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有GTP和GDP的结合位点,具有GTP酶活性,能水解GTP。

16.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与胞膜或胞内受体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换把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能“感知”的信号(第二信使),诱发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

17.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在多肽链合成中,常常3-5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由mRNA 串联在一起,形成螺纹状或念珠状结构,它是合成多肽链的功能形式,当肽链合成终止后,多核糖体重新解离成单体。

18.分泌性蛋白质(Secreted protein):又称“分泌性蛋白质”,主要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等。

19.结构蛋白质(Structural proteins):又称“内源性蛋白”,用于细胞本身或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溶酶体内的蛋白等。

20.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关联的膜性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小泡和核膜等,它们是统一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

21.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RER腔内的一类蛋白分子协助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协助降解不正确折叠的多肽链

22.细胞器(organelle):存在与细胞基质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一定形态结构、执行特定生理功能,并且为细胞所故有的有形结构小体

23.扁平囊(flatten cisternae):组成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膜囊,又称高尔基堆

24.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25.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极易名为次级溶酶体。

26.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by):初级溶酶体与吞饮体融合而成。

27吞噬性溶酶体(phagolysosome):由内体性溶酶体和将被水解的各种吞噬底物融合而构成。根据底物来源的不同,分为:1、自噬性溶酶体2、异噬性溶酶体3、

终末溶酶体

28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ic):底物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细胞内衰老和崩解的细胞器或局部细胞质等,它们由单位膜包围,形成自体吞噬体,后者与内体性溶酶体合并形成自噬性溶酶体。

29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olysosome):底物是经由细胞的吞饮或吞噬而被摄入细胞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一些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如细菌、红细胞、铁蛋白酶和酶原颗粒等。

异噬性溶酶体见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白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等。

30.终末溶酶体(三级溶酶体telolysosome):随着酶活性的逐渐降低以至消失,进入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期,易名……

31.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肉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

32. 膜流(membrane flow):指细胞的膜成分在质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的穿梭、转移、转换和重组过程,其实质是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内的转移与重组过程。

33.房室化(compartmentation):即膜性细胞器对细胞的分隔作用。内膜系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相互独立的功能性结构区域,称细胞内房室化或区域化。

34. 类核体(nucleoid):过氧化物媒体中常常含有电子致密度较高、排列规则的晶格结构,此乃尿酸氧化酶所形成的,故称……

35.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在线粒体内膜基质面上垂直附着的柄球状小体。“ATP合酶复合体”

功能:催化ADP+Pi = ATP

36.嵴(cristae):线粒体内膜中许多向内突起的折叠,扩大膜的表面积,内室功能区域化。

37.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在细胞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并将分解代谢所产生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细胞呼吸。

38.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由细胞内多种不同的蛋白质成分组成的一个立体网架系统,包括微管(Microtubule, MT) 、微丝(Microfilament, MF)和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 IF)。具有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的特点,对细胞形态的形成和维持、细胞的生长和运动起重要作用。

39.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马达蛋白是细胞内物质运输颗粒和囊泡的载体。马

达蛋白分为两种:驱动蛋白(利用ATP水解酶的能量向正极运输小泡)和动力蛋白(驱动向负极的运输)。它们是依赖于细胞骨架蛋白的、通过水解ATP或GTP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类蛋白。

40.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核孔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41.核小体(nucleosomal):染色质的基本单位H2A,H2B,H3,H4各2分子组蛋白8聚体(核心颗粒)146bp DNA缠绕1.75圈核小体nucleosome

42.常(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 :指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不易着色,能复制和转录,是功能活跃的染色质。在间期细胞多位于核中央,分裂期位于染色体臂。电镜下呈浅亮区。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指间期细胞核中处于凝聚状态、着色深,不转录或转录活性低,功能上处于静止状态的染色质。在间期细胞常位于核内膜附近及核仁周围,分裂期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端粒或染色体臂的常染色质之间。电镜下呈深染的粗大颗粒。

43.端粒(telomere):染色体端部的特化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构成。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染色体DNA的完全复制及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

44.核型(karyotype):即一个物种的全套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

45.核骨架(核基质)(cytoskeleton):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构架系统, 除支架作用外, 还广泛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由MT,MF,IF 组成,具有弥散性,整体性,可动性的特点

46.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广泛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的一层紧贴内核膜的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网。

47.有丝分裂器(mitotic apparatus):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两极的星体和纺锤体组成的复合装置。其作用是保证复制和包装后的染色单体能够均匀的分配到子代细胞中。

48.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指染色质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有丝分裂过程。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比亲代减少一半。它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只存在于高等生物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

49.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大小及结构相同,但在DNA序列上并不一致的一对染色体,它们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50.联会(synapsis):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复合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51.二价体(bivalent):一对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复合体结合在一起称为二价体。

52四分体(tatrad) :二价体由4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染色单体构成,称为四分体。

53交换():减数分裂前期Ⅰ的粗线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某些片段的互换,形成新的基因组合。交换是产生遗传变异的原因之一。

54交叉(chiasmata):减数分裂前期Ⅰ的双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复合体结构逐渐消失,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大部分片断分开但仍有一些连接点,这些结构称“交叉”。它是交换的表现形式。

55.细胞周期(cell cycle):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生化事件而复制它的组分,然后一分为二,这种周期性的复制和分裂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56. G0期细胞:(暂不增殖细胞) 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分化,代谢活动下降,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57.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指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基因,在各类细胞的任何时间内都在表达,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而对细胞分化一般只起协助作用。如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58.奢侈基因、(Luxury gene):指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因,丧失这类基因对细胞的生存并无直接影响,又称组织特异性基因(tissue-specific gene)。如血红蛋白基因等。

59.细胞凋亡(apoptosis):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形态学改变为细胞皱缩、核内染色质浓缩、质膜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然后被巨噬细胞等吞噬销毁,不引起炎症反应。

60.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同一来源的细胞经过细胞增殖,细胞之间逐渐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性等方面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61.全能细胞(totipotent cell):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细胞

62决定(determination):细胞从分化方向确定开始到出现特异形态特征之前这一时期

二.简答题:

1.简述细胞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