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

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

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
传播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

《传媒伦理与法规》

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适当举例子)

1.新闻侵害名誉权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的形式向公众传播不当内容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4.新闻自律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

5.广告的伦理原则

第一,真实诚信原则。第二,公正客观原则。第三,文明健康原则。

8.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9.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提倡和遵循的行为规范。

10.(论述题)公正客观

新闻公正就是新闻媒体在处理各类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以公道客观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依照规范的新闻采编程序,公平正确地报道,使新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媒体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职业新闻人——记者和编辑。新闻公正性要求记者报道新闻事件必须要建立在事件原貌基础之上,必须要尊重新闻事实。记者要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够采取客观的职业操守,能够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能够从公众利益去考虑事件的报道。而编辑在编辑中也应如此。

简答:4个(共10个题目)

1、伦理与道德二者各指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①伦理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是所应遵循的准则。

②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将这些外在的原则和规范内化而形成的品质、情感和精神境界。

③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它们都涉及人们行为品质的善恶正邪,乃至生活方式、生命意义和终极关切等。④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2、网络传播特性主要有哪些?网络传播最普遍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时效性。(2)无国界性。(3)多媒体化。(4)超链接。

(5)①人肉搜索。

②暴露他人的隐私。③诽谤他人。④网络犯罪行为。⑤道德冷漠现象日益普遍化。

3、新闻工作者在避免假新闻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道德修养?

①要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恶俗。要有一份责任感,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观念教育群众。②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③要自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④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尤其重要的是要坚决抵制“有偿新闻”。⑤新闻工作者要做到遵纪守法,除了很好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重要的是要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4、为什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范围较普遍受众较小.?

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应当肯定其同普通人一样平等地享有隐私权,其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有权利就有义务,由于权利的行使具有相对性和社会性,加之公众人物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在权利的行使上同样受到限制,在隐私权方面表现为受到公众知情权的限制。在现代社会,公众社会知情权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隐私权是要不为人知,其具有保守,封闭,隐秘的特点,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有权自由支配私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维护私人生活的安宁和个人信息的隐秘,从而防止受到他人非法干扰和侵犯。而知情权追求的是广为人知,其设立目的在于要求社会增强透明度,维护公民知情的权利,保障他们知道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满足其参政要求或合理兴趣。同时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公众人物的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甚至构成了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当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公众的知情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总之,公众人物在隐私权方面享有的法律保护范围比普通公民要小,当其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的知情权发生冲突时,法律的天平就要偏向公共利益或公众合理兴趣了。

论述题:

1、请结合2010年和2011年的实际例子说明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的应对措施。

原因:①行业竞争激烈,媒体片面追求“显著性”和“轰动效应”。②采编流程不完善,前后方沟通不足导致信息割裂。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编辑记者往往由于赶稿、赶版,导致前后方脱节,编辑根据字面意思发挥“合理想象”,产生理解偏差,导致报道失实。

③未经核实采用网上消息或境外媒体消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源。但与此同时,庞杂、混沌的网络海量信息对我们甄别真假信息带来巨大挑战。

④队伍年轻化,杜绝虚假报道意识不强,经验不足。

⑤在利益诱惑下,滥用媒体公权力,炮制虚假新闻。

⑥采编作风不扎实,偏听偏信,疏忽大意,是导致虚假新闻的罪魁祸首。

⑦责任心不强或知识能力不足等主观上的失误造成的。

措施: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不断提高编辑、记者廉洁从业的自觉性。②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以完善制度为关键,加强对编辑、记者的监督力度。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虚假新闻。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为契机,形成防范虚假新闻的合力。

2、(论述题)请结合实际例子说说新闻人如何看待和处理“红包”等等有关清正廉洁的问题

收取红包首先是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其次是腐蚀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第三,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主义现

代化事业,涣散社会凝聚力。在新闻工作者遇到红包问题时,应果断拒收。新闻工作者是以社会普遍认可的好新闻树立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实现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目的,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而不是靠收取这种红包来获取利益。

3、用实际例子谈谈如何进行新闻的伦理判断

做一个好的决定,而不是一个“对”的决定

好的决定基于逻辑和理性以及全面的考虑。

一、合情而不合法。

二、合法而不合情。

三、不合情也不合法。

四、情、理与法之间的平衡

五、合乎情、理、法的新闻观

①正确导向,注重效果

②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③人道主义情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