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绪论

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核算职能:是指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的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算账是指在记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行政、事业单位是对一定时期的收入、支出、结余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计算)

报账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以及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基本职能,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会计对象: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个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和资金退出。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以及资金退出三部分。既有一定时期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又有一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会计概述(了解)

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财务会计)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了解)

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账户中,双重平衡地记录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取得原始凭证,并按照审

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应用复式记账方法将经济业务科学地登记在记账凭证上,对记账凭证进行再审核后,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正确。登记账户:登记账簿是根据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上系统地、连续地、完整地顺序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款项来查明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将一定时期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的加以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掌握)

会计的四个前提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求严格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意义:规范了会计的空间范围和立场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即,除非有很好的反面证据,会计一般都假设一个实体是持续经营的,它将在未来的无限延长的期间内存在。(依据持续经营假设,公司将不会以目前价值——清算价值来衡量未完工产品。)

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

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要求企业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年\季\月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采用特殊程序,以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责任。)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记录、计量与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注: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价值稳定不变--币值不变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了解)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衡量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又称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违反真实性原则的两种表现形式:伪造会计凭证变造会计凭证)

真实性原则的意义: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帮助正确决策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意义:遵循可比性原则,可以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财政、税务、银行、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信息需求者: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国际资金的流动投资者、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社会公众、客户、职工和债权人等

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也称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意义:遵循一贯性原则,可以使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一贯性原则的相对性要求: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于经济业务发生的当期进行,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会计核算只有及时进行,才可以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有效地提供和利用会计信息。

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产生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会计基本假设。

权责发生制:企业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按照企业经济业务是不是实际发生了为标准,而不是按照是否实际收到现金来确认收入和费用。(这就意味着:如果收入实际发生了,不论企业是否收到现金,都要计入收入;如果费用实际发生了,不论企业是否付出现金,都要计入费用。)

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判断关键是“是不是本期实际收付款项”)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成本、

费用配合比较,以确认当期的经营成果。(配比原则要求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两种配比方式:时间关系上的配比对象关系上的配比

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收益仅涉及于本年度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收益涉及于几个会计年度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会计修订原则: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谨慎性原则的要义在于: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取得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

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第一部分)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第一部分)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判断题 1.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2.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4.会计分期是企业正确选择会计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5.持续经营是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不同记账基础的前提。() 6.由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会计信息才有价值。()

7.如果一笔经济业务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并且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核算,单独反映。 () 8.相关性要求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不仅要满足共性的信息需求,也要满足特定用途的信息需求。() 9.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也具有重要性。() 10.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经济活动。() 三、填空题 1.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出合理估计。2.配比原则是将一个会计期间的__________和为了收入所发生的__________配合起来进行比较,从而正确地计算出__________。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谢获宝主编教材)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总论 ※1.什么是会计?(4) 会计是一个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 2.※现代会计有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5—6)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两个?二者的关系是什么?(8) 会计的两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没有反映职能,监督职能就失去了监督的资料。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深入,没有监督职能,反映职能就失去了意义。 4.※会计的目标是什么?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哪些,他们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什么?(9—10) ※5.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什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12) 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6. ※我国的会计要素有哪六个?※重点掌握前三个会计要素的概念。熟悉会计要素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3-18) ※7.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七种?为什么说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19-20) 8.按照会计工作领域和工作特点可以将会计职业分为哪三类?(22) 9.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我国《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对会计职业道德有哪些规定?(23—24) 10.会计学科是怎样分类的?分别分为哪些具体学科?(24—26) 11.※什么是会计规范?※我国的会计规范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各层次包括哪些主要的会计规范?(321—324) 12. ※什么是会计准则?了解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以及有哪三十八个具体会计准则。(322—323) ※13.什么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它们的使用范围分别是什么?(327及笔记) 14.※会计的基本假设有哪四个?理解其含义、作用。(325—327)

《会计学原理》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1 2 ”。 3、明末清初,我国设计了“龙门账”,是我国复式记账方法的最初形式。 4、人类会计方法的演进,经历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化的过程。 5、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一书对借贷复式记账作了系统的介绍。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或: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四)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含义 (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主要采取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即进行事后核算。 (二)实施会计监督 要求各项经济业务必须遵守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同时还应遵守企业单位的经营方针、政策。其内容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两项基本职能的关系: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则又贯穿于核算的全过程(是保证),两者相辅相承,既独立要求,又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和解析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 1、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会计要素是(A)。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解析:根据资产的定义可知答案是A。 2、2010年5月,企业向银行借款购买固定资产,表现为(B)。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C.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解析:企业向银行借款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所以应该是一项资产增加,同时另一项负债增加。 3、某企业资产总额是300万元,负债100万元,在用银行存款偿还负债50万元后,又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100万元,则目前的资产总额是(A)。 A.250万元 B.15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解析: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负债50万元,导致银行存款减少了50万元,而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100万元只是资产一增一减,资产总额不变,因此这两笔业务发生后,资产总额由300万元减至250万元。 4、2010年12月31日,某企业有资产500万元,负债300万元,所有者权益200万元,则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D)。 A. 150% B.40% C. 250% D.60% 解析: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300/500=60% 5、某企业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的资料如下:

则J账户(B)。 A.有借方余额32 500 B.有贷方余额32 500 C.有借方余额32 900 D.有贷方余额32 900 解析:根据试算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借方余额=86200,所以贷方余额也应等于86200,而K账户+ L账户=53700,贷方余额<借方余额,因此J账户的余额应在贷方,且等于86200-53700,因此应选B。 6、以下经济业务中,应填制转账凭证的是(D)。 A. 销售甲产品收入现金3000元 B.以现金2000元购买办公用品 C. 职工借支差旅费5000元 D.购入设备一台,价款60000元未付 解析:只有D项交易不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应填制转账凭证。 7、下列适合采用多栏式明细账格式核算的是(B)。 A.原材料 B.制造费用 C.应付账款 D.库存商品 解析:A和D应采用数量金额式,C应采用三栏式,只有B应采用多栏式。 8、借贷记账法下,“T”字账户的左边为(C)。 A.增加栏 B.减少栏 C.借方 D.贷方 解析:借贷记账法下,“T”字账户的左边为借,右边为贷。 9、会计的基本职能是(B)。 A.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 B.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C.分析和考核 D.管理和控制 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10、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排列顺序是(B)。 A.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 B.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C.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D.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 解析: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知应选B。 11、企业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应该记入下列哪个账户?(D)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及练习题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会计有什么特点? 答: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笥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3、会计的要素是什么?会计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答: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4、简述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6、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有哪些?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7、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 答:会计核算的方法(专门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对会计对象内容进行归类和监督 2、复式记账:两个或以上账户相互联系地记录经济业务 3、填制和审核凭证:提供记账依据,明确经济责任 4、登记账薄:系统的归集和汇总 5、成本计算:计算耗费 6、财产清查:保证信息真实、准确,账实相符 7、编制会计报表:传递和报送会计信息 关系:1.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 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 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基础上编制财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练习题(第一部分)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判断题 1.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2.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3.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4.会计分期是企业正确选择会计政策的前提和基础。()5.持续经营是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不同记账基础的前提。()6.由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会计信息才有价值。() 7.如果一笔经济业务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并且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核算,单独反映。 () 8.相关性要求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不仅要满足共性的信息需求,也要满足特定用途的信息需求。() 9.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也具有重要性。() 10.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经济活动。() 三、填空题 1.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出合理估计。 2.配比原则是将一个会计期间的__________和为了收入所发生的__________配合起来进行比较,从而正确地计算出__________。 3.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上观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以__________为计量单位核算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的__________是不变的。 5.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应作为_________,应作为_________处理;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和以后会计年度,应作为_________,应在其获益期内_________。6._____________是在特定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业务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它构成会计准则的最高层次。 7.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会计问题。8.会计确认是解决__________问题,即解决“是不是”、“算不算”的问题;会计计量是解决___________问题,即解决“是多大”、“是多少”的问题。 9.会计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属性。 10.会计管理体制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四、单项选择题 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绪论 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核算职能:是指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的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算账是指在记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行政、事业单位是对一定时期的收入、支出、结余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计算) 报账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以及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基本职能,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会计对象: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一

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个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和资金退出。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以及资金退出三部分。既有一定时期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又有一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会计概述(了解) 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财务会计)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了解) 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账户中,双重平衡地记录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取得原始凭证,并按照审 二

2017秋季《会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会计学原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能作为记账依据的是( D )。 A.发货票 B.收货单 C.入库单 D.经济合同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即《会计学原理》,以下同此)P80。 2.通过试算平衡能够查出的错误有(D )。 A.漏记经济业务 B.重汇经济业务 C.记账方向错误 D.借贷金额不对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3.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者填制的( D )。 A.技术信息 B.财务资料 C.书面保证 D.书面证明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80。 4.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D)。 A. 原始凭证 B. 记账凭证 C. 汇总记账凭证 D. 账簿记录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34第九章 5.对于大堆,笨重的材料物资实存数的确定,一般采用( D )。 A. 实地盘点 B. 抽查检验 C. 查询核对 D. 技术推算盘点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13 6、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有( D)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投资的现金资产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47 7.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8、在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是( A)。 A.谨慎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及时性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22第一章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D )。 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财务预算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25第一章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D)。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3 11.由于( C ),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1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D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34 13.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 B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B.账簿记录不一定正确 C.二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14、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8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D) A 借方3000元 B 贷方8000元 C 借方5000元 D 贷方5000元 解析:相关知识点参课本P45 15.会计分期是从( C )中引申出来的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会计目标 C.持续经营 D. 会计假设 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课本P18第一章 16.将现金2000元存入银行,出纳人员应填制( D )。

会计学原理李海波第复习资料完美版

《会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 3、提高经济效益 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 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7、略 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 10、11略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试记账 复习思考题 1、略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会计要素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4、等式两边同增同减等式一边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负债增加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减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 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而会计账户是通过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完整、综合的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没有结构而会计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6、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内容略) 7、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你如何理解“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并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并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4、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们有机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实质重于形式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和监督 B、记账和算账 C、控制和分析 D、预测和决策 3、在会计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登记账簿 B、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财务预算 5、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可变现净值 6、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了()要求。 A、及时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相关性 7、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要求。 A、可理解性 B、可靠性 C、重要性 D、相关性 8、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具 D.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D.反映与分析 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4.会计的职能是()。 A.一成不变的 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发展 C.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 D.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5.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6.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学术观点()。 A.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 C.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 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 7.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8.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9.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0.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A.有用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11.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 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A.配比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12.企业的会计期间是()。 A.自然形成的 B.人为划分的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8页精选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经济业务,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业务是() A.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B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料款 C用银行存款购进材料 D销售货物尚未收到货款 2、收入类帐户期末结转后() A有借方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借带方均有余额 D没有余额 3、在会计年度内,企业把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来处理,其后果是() A.本年度凈收益降低,资产价值偏低 B.本年度凈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 C.本年度净收益减少,负债减少 D.本年度净收益增加,负债减少 4、()假设确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界限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 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流动资产是指其形态变改或耗用期在() A.一年以内 B.一个营业周期内 C.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D.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6、预收的购货款应作为企业的()处理。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7、企业的会计科目必须反映()的特点。 A.会计职能 B.会计对象 C.会计本质 D.会计定义 8、期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应转入() A.“生产成本”账户 B.“管理费用”账户 C.“营业费用”账户 D.“财务费用”账户 9、在权责发生制下,预付的下年度保险费作为()处理。 A.待摊费用 B.本期费用 C.预提费用 D.支付期费用 10、“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是根据()原则,为了划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而设置的 A.谨慎性 B.收入与费用相配比 C.权责发生制 D.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11、凡带有统驭和比较重要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分类账户都必须采用()账簿。

A.订本账簿 B.活页账簿 C.卡片式账簿 D.三栏式账簿 12、预收账款属于() A资产类帐户 B负债类帐户 C费用类帐户 D所有这权益帐户13、企业销售一批产品,已经收到货款,根据该笔业务,应该编制() A付款凭证 B转帐凭证 C收款凭证 D收款和付款凭证 14、企业购入的准备随时出手赚取价差的股票应通过()账户进行核算。A交易性金融资产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长期股权投资 D无形资产 15.不能作为记帐依据的是( )。 A.发货票 B.收货单 C.入库单 D.经济合同 16.通过试算平衡能够查出的错误有( )。 A.漏记经济业务 B.重汇经济业务 C.记帐方向错误 D.借贷金额不对 17.企业预付保险金,应借记( )帐户。 A.预提费用 B.待摊费用 C.银行存款 D.管理费用 18.通常在年度决算之前,要( )。 A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技术推算盘点 B.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C.对企业一部分财产进行清查 D.对企业流动性较大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19.下列不属于采购费用的项目有( )。 A.材料买价 B.运杂费 C.途中合理损耗 D.采购员差旅费 20、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反映() A负债的增加 B负债的减少 C权益的增加 D权益的减少 21、以下不属于借贷记帐法原理的表述是() A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B有借必有贷 C借贷必相等 C借贷可不等 22、“生产成本”帐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已售产品成本 B期末在产品成本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第一章 1.有哪些不同性质的企业? 企业可以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制造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1)制造业企业。是将原始的材料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的组织。 (2)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向顾客销售商品,但自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向其他企业购买产品再销售给顾客,它们将产品和顾客紧密联系起来。 (3)服务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产品。 2.有哪些不同组织类型的企业? 企业的组织类型通常有以下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一个个人主题所拥有的企业,通常称之为个体户。 (2)合伙企业。当独资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资源时,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企业中来,这就可能成为合伙企业。合伙企业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主体所拥有的企业。 (3)公司制企业。公司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独立法人,通常包括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获得大量资金。3.企业有哪些利益相关者? 答: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其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等。 4.什么是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应和监督。 5.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监督。 6.会计的反应职能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答:会计的基本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过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达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应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主要从数量而不是从质量方面进行反应。 (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会计反映经济活动就是要反映其事实,探索并说明其真相。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7.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察和督促,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8.俩职能的关系 就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而言,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没有反映职能提供的信息,就不可能进行会计监督,因为如果没有会计反映提供可靠、完整的会计资料,会计监督就没

《会计学原理》详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详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课程代码:0130054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 4/ 64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8年9月9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08年10月8日 审定人: 审定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基础专业课,它在会计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讲授会计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会计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会计课程打下基础。 ……………………………………………………………………装……订……线……………………………………………………………………………………………………………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总论(4学时) 1、讲授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概述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 2、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会计的含义、基本内容、基础方法 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3、教学重点: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内容;会计的方法 4、难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的内容与核算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6学时) 1、讲授内容: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2、教学要求: 了解:会计核算程序 理解:设置账户的意义,掌握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的方法 掌握:会计恒等式及其由来 3、教学重点:会计等式的灵活应用 4、难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第三章:复式记账(8学时) 1、讲授内容: 第一节 记账原理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2、教学要求: ……………………………装……订……线……………………………………………………………………………………………………………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 -第一讲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一. 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1. 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 归集,分析,计 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 控制(反映)与监督, 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 方法 1) 会计是一 种管理工具 2) 会计是一 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3) 会计是 一 个经济信息系统 4) 会计是一 种管理活动 2. 现代会计的特点: 1) 以货币为 主要 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 2) 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 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 ) 4) 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 会计的发展 1.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 生产 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 经济 关系和 经济管理 活动的日 趋复杂而得 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 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 会计的职能 1. 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 ,监督(控制) ,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1) 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 首要 职能 2) 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 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二. 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1. 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1) 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提供 与一个单位的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 会计信息 2) 反应管理层 受托责任 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一. 会计基本假设 (重点) 1. 会计主体假设 (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 17 页) 1) 注意: 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2) 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C)。 A 实物量度 B 劳动量度 C 货币量度 D 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 核算和管理 B 控制和监督 C 核算和监督 D核算和分析 3.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B)。 A 经济活动 B 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C 生产活动 D 管理活动 4.下列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事项是(D)。 A 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C 企业自制材料入库 D 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5.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B )。 A时间范围 B空间范围 C期间费用范围 D成本开支范围 6.下列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C )。 A建造房屋的各项支出 B长期股票投资支出 C生产工人工资 D为取得专利权发生的支出 7.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C )。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谨慎性原则 8.下列各项中适用于财产计价的原则是( D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实际成本原则 9.下列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 C )。 A明晰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相关性原则 10.2001年9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50 000元,12月25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 D )。 A 2001年9月 B 2001年10月 C 2001年11月 D 2001年12月 11.2002年3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60 000元,6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 A )。 A 2002年3月 B 2002年4月 C 2002年5月 D 2002年6月 12.某企业2002年7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 000元,预支厂部半年(含本月)修理费1800元.生产车间保险费4000元。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企业2001年7月管理费用发生额为( D )。 A 12 000元 B 13 800元 C 16 300元 D 12 300元 13.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主要是体现会计原则中的(C )。 A配比原则 B收付实现制

会计学原理题库第一章

题 1 得 4 分,满分 4 分 可比性不仅包括同一企业的纵向对比,还包括不同企业的横向对比。 所选答案: 对 正确答案: 对 问题 2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主体和法人主体是同一概念。 所选答案: 错 正确答案: 错 问题 3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企业本月销售产品并未实际收到货款仍计算为本月收入的做法体现的是( ). 所选答案: 权责发生制 正确答案: 权责发生制 问题 4 得 4 分,满分 4 分 谨慎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 所选答案: 错 正确答案: 错 问题 5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 所选答案: 空间范围 正确答案: 空间范围 问题 6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法》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所选答案: 对 正确答案: 对 问题 7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所选答案: 核算 监督

正确答案: 核算 监督 问题 8 得 4 分,满分 4 分 下列业务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事项是( )。 所选答案: 收到某单位投入的一项无形资产 向银行借入3个月的短期借款 向工人发放工资 正确答案: 收到某单位投入的一项无形资产 向银行借入3个月的短期借款 向工人发放工资 问题 9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主要利用的计量单位是( )。 所选答案: 货币单位 正确答案: 货币单位 问题 10 得 4 分,满分 4 分 下列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事项是( )。 所选答案: 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正确答案: 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问题 11 得 4 分,满分 4 分 下列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 )。 所选答案: 配比原则 正确答案: 配比原则 问题 12 得 4 分,满分 4 分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所选答案: 对 正确答案: 对 问题 13 得 4 分,满分 4 分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是( )。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

True/False Questions 1.Accounting record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books. TRUE 3.Preparation of a trial balance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process.FALSE 4.Source documents provide evidence of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are the basis for accounting entries. TRUE 5.Items such as sales tickets,bank statements,checks, and purchase orders are source documents.TRUE 6.An account is a record of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a specific asset,liability,equity,revenue,or expense item.TRUE 7.A customer's promise to pay is called an account payable to the seller.FALSE 9.As prepaid expenses are used,the expired costs of the assets become expenses.TRU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1912131.html,nd and buildings are generally recorded in the same ledger account.FALSe 13.Cash withdrawn by the owner of a proprietorship should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①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②明确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本质、对象和任务;③掌握会计对象,即会计要素及其具体项目;④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及各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启发式,课堂讨论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学时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与对象 2学时 第三节会计的任务与方法 2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的起源很早,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开始都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和记录的事项日益增多,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并得到发展。 一、古代会计 (一)、官厅会计 在我国会计一词始见于奴隶社会后期的西周,那时的会计,主要计算和记录官府钱粮赋税的收支活动,这对于加强和控制财物收支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通常称这个时期的会计为官厅会计。 (二)、中式会计的精髓——“四柱结算法” 到了宋代,会计有了很大的发展,官府的财物收支采用了“四柱结算法”。 “四柱”:①旧管(期初结存); ②新收(本期收入); ③开除(本期减少); ④实在(期末结存)。 “四柱”的每一柱都反映了财物收支及其结果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柱”的平衡关系。即:旧管 + 新收—开除 = 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减少=期末结存 期末运用这一平衡关系进行结账,“四柱结算法”的出现,为我国通行的收付记账方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式会计的精髓。 (三)、明末清初的复式记账 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结算法为基础的“龙门账”,即将全部账目划分为四大类:①“进”(各项收入),②“缴”(各项支出),③“存”(各项资产),④“该”(资本及各项负债);并进行分类记录、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两表计算的盈亏数相等叫做“合龙门”。 清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又出现了“四脚账”,“四脚账”主要强调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账簿中记录两笔,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 “龙门账”和“四脚账”的出现,表明我国中式账簿已发展成为比较科学的复式记账,为近代会计中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二、近代会计 大约在十五世纪左右意大利国家产生了“借贷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复式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方法”的出现,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是会计史上的里程碑。 我国于清朝末年从日本引进该方法,在部分沿海城市采用,从此在我国中式会计与西式会计并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