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1年丁樱等制定《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11,07(6):1-4.]

诊断依据: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对称分布,按之不褪色,反复发作,常伴关节痛,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

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及《诸福堂实用儿科学》(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可触性皮疹,按之不褪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血小板计数不降低。

(二)证候诊断

1.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紫癜范围较大或有坏死,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低热,或伴腹痛及关节痛,舌红,脉数有力。

2.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可伴发热,咽痛,腹痛,关节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阴虚火旺证:皮肤瘀点或瘀斑散在分布,颜色淡红,时发时止,病程较长。五心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热,盗汗,伴有鼻衄、齿衄。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

黄芩、丹参、川芎、地肤子、徐长卿、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风热伤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黄芩、蝉蜕、紫草、丹参、浮萍、水牛角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黄柏、知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丹参、川芎、紫草、旱莲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摄血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当归、枣仁、丹皮、丹参、川芎、紫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熏蒸:

1.药物选择:应用清热凉血类中药。

适应症: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

用法:将药物放在熏蒸机药巢里,加水至三分之二药巢刻度,将温度调至最高(50℃)煮1小时后,即可开始熏蒸,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设定适宜温度(38℃~42℃)和时间(约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1疗程。

禁忌症:皮肤溃烂及其他皮肤传染病者。

2.药物选择:应用疏风清热凉血类中药。

适应症:风热伤络证

用法及禁忌症同前。

(三)西药对症治疗

1.关节痛、腹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肾病性肾损害,可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免疫学组制定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疗建议》。

2.合并感染时治疗: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

(四)护理调摄要点

1.一般护理:注意开窗通风,保持房间、床铺的卫生,观察生命体征等。

2.饮食护理: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和煎炸、炙烤、油腻、硬固之品;根据患儿体质制定饮食计划。

3.情志护理:向病人介绍本病发病及预后的知识,减轻紧张及恐惧心理,保持心态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年)拟订。

2.疾病病情变化评价

(1)临床缓解:皮肤紫癜消失,关节疼痛、腹痛消失,评价点之前2周无反复。

(2)显效: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次数、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

(3)有效: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次数、出现数量较前减少30%~

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 过敏性紫瘢(Anaphylactoid Purpura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 小板减少性紫瘢、关节炎或关节痈、腹痈、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丁 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瘢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瘢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痈、腹痈及关节疼痈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丁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丁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尊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瘢。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瘢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痈。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痈,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痈,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痈,但很少有反跳痈。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痈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 上述症状可发生丁过敏性紫瘢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丁紫瘢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丁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 白尿及rlj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痈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痈及触痈,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 X 109 /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6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活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痈患儿,大 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丁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本病中医称“紫癜”、“紫斑”,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本证由风热之邪外感,内窜血络所致。以起病较急,紫癜色泽鲜红,伴风热表证为辨证要点。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辨证本证由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所致。以起病急,紫癜及其他出血鲜红,伴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3、气不摄血 证候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由病久未愈,气虚不能摄血所致。以病程迁延,紫癜色淡,反复出现,伴气血不足之象为辨证要点。 4、阴虚火旺 证候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本证由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所致。以紫斑时发时止,血色鲜红,伴阴虚火旺之象为辨证要点。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基本方】茜草20g制点幺30g升麻5g制广又15g防风10g阿胶15g白芍15g制草今15g甘草10g乌梅10g银柴胡10g制寸子10g五味子10g(羚羊角5g甲珠10g研细冲服)地龙10g制草田15g苏叶10g浮萍10g蝉退10g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21付一个疗程 【炮制方法】 炮制以上稀有罕见特效药品,需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之前用竹片为刀,切片后用木炭火、砂锅、竹笼屉蒸9次,晒9次方可入药。 儿童紫癜其他疗法: 1.外治法百草霜15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共研为细末,用湿棉条蘸药塞鼻,可以止鼻衄。 2.针灸疗法 (1)针刺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等穴。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2)耳针取脾、内分泌、肾上腺、肺等。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3.饮食疗法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不摄血之紫癜。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临证施治,应首先分清标本虚实,初起热毒较盛,治应清热解毒凉血;久则耗伤阴津,虚热内生,故恢复期常用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方法以进一步清除余邪,调节气血;若合并瘀血之证,则佐以活血化瘀,以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凉血按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3)湿热痹阻 证候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影响肢体活动,偶见腹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味。 (4)胃肠积热 证候瘀斑遍布,下肢多见,腹痛阵作,口臭纳呆,腹胀便秘,或伴有齿龈出血,大便色黄或暗褐,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清胃化斑。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5)肝肾阴虚 证候起病缓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退,仍有腰背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持续镜下血尿,或见管型、蛋白尿,厍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肝补肾,活血化瘀。 方药茜根散加减。 (6)气虚血瘀 证候病情反复发作,斑疹紫暗,腹痛绵绵,神疲倦怠,面色萎黄,纳少,舌淡边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syndrome)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是2-8岁的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多由于机体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从而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引起过敏性紫癜。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临床表现各异,部分表现不典型,典型皮疹出现前诊断困难,急性期易被误诊、误治。 【临床表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的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起初为紫红色斑丘疹,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发展成棕褐色,皮肤紫癜一般在2-6周后消退;胃肠道症状,主要是由血管炎有引起的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穿孔,一般以阵发性剧烈腹痛为主,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呕吐,呕血少见;关节症状,可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一般无出血,可在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肾脏症状,症状轻重不一,与肾脏症状的严重程度无一致性关系,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有高血压及浮肿。大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发展为慢性肾炎,死于慢性肾衰竭;其他症状可有颅内出血,偶可累及循环系统发生心肌炎和心包炎,累计呼吸系统可发生喉头水肿、哮喘、肺出血等。 【鉴别诊断】皮肤型,需与药疹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鉴别。药疹有一定的服药史,皮疹常分布于全身,停药后药疹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淤斑可呈不规则分布,皮疹不隆起,无丘疹荨麻疹等。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骨髓象无改变;关节型,关节肿痛者应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后者常有风湿活动,血清抗O抗体明显增多,血沉增快。主要表现急性游走性、不对称性多关节炎,呈红、肿、热、痛,运动受限可有助于鉴别;腹型,腹痛型紫癜患者应与急腹症相鉴别,前者除有腹痛、腹泻外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而急腹症除腹痛外,有肌紧张及反跳痛可有助于鉴别;肾型,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肾结核等区别。肾小球肾炎无皮肤紫癜、腹部及关节症状,狼疮性肾炎有多脏器损害,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狼疮细胞阳性及其他免疫指标阳性。 【误诊原因分析】以四肢关节肿痛和(或)四肢肌肉疼痛,不愿意行走、持物,可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为主,ASO增高,可被误诊为风湿热。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及阿司匹林抗风湿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以恶心、呕吐伴黄色稀便为首发症状的易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查大便常规无异常;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反复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或不伴呕吐,无便血,无关节肌肉疼痛,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大便常规正常,腹部B超疑似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解痉治疗腹痛无缓解时,易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发热和水肿为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 【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过敏史,幼时有无湿疹,近亲属中有无过敏及变态反应史,详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病程中有无一过性出现,但入院时已消失的症状,如皮疹、关节疼痛、腹痛等。认真进行体格检查,除主诉的症状对应的体征外,注意检查皮疹情况。诊治过程中注意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ASO 增高还应考虑到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治疗】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腹痛和关节痛,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症过敏性紫癜;抗凝治疗可选用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还可选用肝素、尿激酶等。 【结论】本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而对于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皮疹为非首发症状的病例的诊断,应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解热镇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紫癜)的预后: 本病通常呈自限性,大多于1~2月内自行缓解,但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约半数以上缓解的患者于2年内出现一次或多次复发。95%以上的患者预后良好。预后差及死亡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紫癜肾的患者。 紫癜(过敏性紫癜)的康复指导: (一)预防本病“避其毒气”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2.饮食有节; 3.调节情志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对2010年~2012年收治的4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在给予卧床休息、清淡、免鱼虾蛋奶饮食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静点酚磺乙胺、腹型紫癜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治疗组23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23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 标签: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皮疹 过敏性紫癜已成为临床儿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皮疹容易复发,迁延不愈影响患儿及家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给家庭造成经济和生活负担,故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非常必要,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意义重大。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病例以期对今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过敏性紫癜46例,诊断均符合2001年过敏性紫癜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年龄4岁~12岁,均有双下肢鲜红至深红色皮疹,以下肢伸侧、足背、臀部较密集,高出皮面,对称分布,1~4d病史,血小板正常范围,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 1.2方法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卧床休息、清淡、免鱼虾蛋奶饮食,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静点酚磺乙胺、腹型紫癜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基础方连翘解毒散加减,药用:薄荷10g、防风10g、牛蒡子10g、连翘10g、紫草10g、玄参10g、赤芍10g、当归10g、山栀10g、黄芩各10g,甘草各6g,皮肤瘙痒加蝉蜕、地肤子。久病不愈加党参、白术、茯苓合用健脾养阴益气摄血,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关节肿痛加三七、仙鹤草、牛膝,1剂/d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紫癜消褪时间及复发情况。 1.3疗效判定显效:治疗36~48h后无新出皮疹,原皮疹色变淡,腹痛及关节肿痛缓解;有效:治疗72h后无新出皮疹,原皮疹消失,无腹痛及关节肿痛;无效:治疗72h后,皮疹复发。 1.4结果治疗组23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23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 2.6%。 2 讨论 过敏性紫癜现代医学又称许兰-亨诺血管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较复杂,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服药史、食物过敏史、蚊虫叮咬等诱因,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食物过敏(蛋类、乳类、豆类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疫苗接种、麻醉、恶性病变等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关,但均无确切证据。 【发病机理】 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为其特征,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4配体(CD40L过度表达,促进B 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gA和IgE。30?50%患儿血清IgA浓度升高,急性期外周血IgA+B淋巴细胞数、IgA类免疫复合物或冷球蛋白均增高。IgA、补体C3和纤维蛋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皮肤和肠道毛细血管,提示本病为IgA免疫复合物疾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和IL-6等前炎症因子升高。本病家族中可同时发病,同胞中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儿为HLA-DW3遗传标志或C2补体成分缺乏者。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 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管炎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血管壁可见胶原纤维肿胀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散在核碎片。间质水肿,有浆液性渗出,同时可见渗出的红细胞。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病变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少数涉及心、肺等脏器。在皮肤和肾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A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理改变:轻者可为轻度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局灶性肾炎,重者为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肾小球IgA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也见于IgA肾病,但过敏性紫癜和IgA肾病的病程全然不同,不似同一疾病。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起病,各种症状可以不同组合,出现先后不一,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1 ?皮肤紫癜。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面部及躯干较少。初起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少数重症患儿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部分病例可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3T15:00:33.9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丁金玲 [导读] 紫癜病指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壅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 丁金玲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600) 【摘要】目的:中医根据血热动血、血瘀动血等病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病久脾虚不摄、邪毒壅遏脉络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血热动血证、气不摄血证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过敏性紫癜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意义深远。 【关键词】中医;过敏性紫癜;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51-01 紫癜病指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壅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使血溢脉外。该病常发生于儿童或是青壮年女性,引起该病的病因有多种,若食物、环境、药物过敏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紫暗色斑块,严重者引起皮肤出血[1]。现将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病久脾虚不摄、邪毒壅遏脉络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采取辨证治疗,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患者6例,年龄5~35岁,平均年龄24岁,根据临床诊断20例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标准,20例患者中,下肢出现紫斑11例,臀部出现9例,其中救治患者中鼻衄者2例、齿衄者1例、血尿者5例、黑便者6例、月经过多6例,临床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临床内症针对性用药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血热动血证症候群主要特征:高热持续反复,渴不多饮,轻有呕血或咳血、大便出血、偶有血尿,身现斑疹,心烦气躁,夜间失眠,尿黄而浓浊,舌苔泛黄,脉数。治法: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10克,地黄12克,丹皮10克,芍药12克,白茅根12克,紫草10克,苎麻根12克。加减:发热口渴者,加黄连、知母、生石膏。便秘者,加大黄。 1.2.2血瘀动血证症候群主要特征:身体多出紫斑、大小不一、颜色暗淡,重者有呕吐、血尿、唇颜色暗淡,口腔内有斑点,脉弦涩。治法:化瘀止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10克,生地12克,桃仁、红花、枳壳各10克,赤芍、柴胡各6克,甘草5克,桔梗10克,川芎12克,牛膝10克,紫草12克,丹皮10克,茜草根10克。 1.2.3气不摄血证证候:皮下紫斑明显,血尿、呼吸气短、急促,重者或出现呕血、咳血、便血、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暗黄、舌淡,脉弱。治法:补气摄血。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当归6克,茯神12克,桂圆肉10克,酸枣仁12克,木香6克,炙甘草4克,远志10克,大枣4枚,葛根10克,茜草根12克,白茅根15克,藕节12克。 1.2.4脾肾两虚证症候群主要特征:紫斑暗淡呈深红,斑点稀疏不显,时有时无,劳累过度,甚为明显,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纳呆腹胀,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大补元煎加减。山茱萸12克,炙甘草5克,山药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2克,熟地10克,人参6克,巴戟天10克,锁阳12克,鹿角胶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5.阴虚火旺证:症候群主要特征,潮热,五心烦热,失眠,头晕,咽干口燥,鼻衄、齿衄,时现紫斑,舌红少苔,脉细数[2]。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2克,黄柏6克,熟地12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苎麻根12克,仙鹤草10克,白茅根12克。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临床所有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数据资料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分析数据,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血热动血证、气不摄血证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根据我院医生多年临床经验,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评估原则,评估分采用50分,分数低于25表示正常治疗前患者血热动血状评估为39~3.75,治疗后患者血热动血状评估分为22.55~3.25,治疗后血热动血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差距较大,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根据临床血热动血证、血瘀动血证、脾肾两虚证等症引起的高热持续反复,渴不多饮,呕血或咳血;身现紫斑,色多暗淡;对因用药处理,清除病菌、控制感染,彻底根治过敏性紫癜,避免反复。 临床的辨证治疗从辨邪盛正虚角度出发:考虑本病因外感热毒,或外邪入侵,酿成热毒,伤及血脉,血溢脉外,留滞于肌肤、粘膜之间或因食物、药物过敏,邪毒壅遏脉络者多为邪盛血滞,临床色深暗紫为辨证要点;病久伤阴,虚火迫血妄行,损伤脉络,血液泛溢肌肤或久病脾胃亏虚,气不摄血,血无所藏,溢于肌肤者多为正虚血滞,阴虚火旺者色红而紫,气虚不摄者色淡而紫[3]。研究表明,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临床根据病情的多重性,采取针对用药原则,从根本驱治邪毒壅遏脉络等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靖,蒙琼.儿童过敏性紫癜29例治疗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13(04): 65-66. [2]刘涛,冯小梅.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临床与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04: 28-29.

过敏性紫癜等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痛。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痛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上述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触痛,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109 /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β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清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患儿,大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于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科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风(过敏性紫癜-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1年丁樱等制定《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11,07(6):1-4.] 诊断依据: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对称分布,按之不褪色,反复发作,常伴关节痛,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 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及《诸福堂实用儿科学》(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可触性皮疹,按之不褪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血小板计数不降低。 (二)证候诊断 1.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紫癜范围较大或有坏死,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低热,或伴腹痛及关节痛,舌红,脉数有力。 2.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可伴发热,咽痛,腹痛,关节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阴虚火旺证:皮肤瘀点或瘀斑散在分布,颜色淡红,时发时止,病程较长。五心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热,盗汗,伴有鼻衄、齿衄。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

黄芩、丹参、川芎、地肤子、徐长卿、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风热伤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黄芩、蝉蜕、紫草、丹参、浮萍、水牛角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黄柏、知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丹参、川芎、紫草、旱莲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摄血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当归、枣仁、丹皮、丹参、川芎、紫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熏蒸: 1.药物选择:应用清热凉血类中药。 适应症: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 用法:将药物放在熏蒸机药巢里,加水至三分之二药巢刻度,将温度调至最高(50℃)煮1小时后,即可开始熏蒸,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设定适宜温度(38℃~42℃)和时间(约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1疗程。 禁忌症:皮肤溃烂及其他皮肤传染病者。 2.药物选择:应用疏风清热凉血类中药。 适应症:风热伤络证 用法及禁忌症同前。 (三)西药对症治疗 1.关节痛、腹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肾病性肾损害,可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免疫学组制定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疗建议》。 2.合并感染时治疗: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 (四)护理调摄要点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2-15T16:51:04.2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学华 [导读]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 1.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 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1.1.4肾型肾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3,一般在紫癜出现后1—8周内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一般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累及整个肾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个别严重者发为尿毒症。根据临床进展,紫癜性肾炎可分为4种类型:迁移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1.2实验室检查 1.2.1血象: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增多,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计数正常,偶有轻度减少,但大于80×109/L。 1.2.2出凝血功能检查: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良好,各项凝血因子活动度均正常。 1.2.3免疫学检查:血液IgA和IgG常增多,以前者明显,IgA-免疫复合物增高,IgA类风湿因子可阳性,抗“O”可增高。 1.2.4尿液:累及肾脏时,可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1.2.5其他:血沉常增快,肾功能不全时,可有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2.鉴别诊断 本病的皮肤紫癜具有特征性,诊断不难。对少数关节、消化道、肾炎症状先于皮肤症状的病例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2.1单纯皮肤型需要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后者紫癜的特点为散在小点状或片状,无融合倾向,不突出于皮表,不对称分布,不伴关节及肾炎症状(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者除外)。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还需要与感染性紫癜、药物性紫癜相鉴别,后者紫癜特点为无一定好发部位,非对称性,亦不分批出现。 2.2关节型需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后者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游走性均较前者明显,常有环形红斑、多形性红斑或皮下结节,血沉增快,抗“O”多阳性。 2.3腹型需与急腹症相鉴别。后者有腹肌紧张,压痛明显,体温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但仍需注意过敏性紫癜也可有肠套叠以及肠穿孔。 2.4肾型有尿液异常及肾功能变化时需与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相鉴别。后二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无法与本病区别,但是后二者无皮肤紫癜。 3.中医辨证论治 3.1风热搏结证 症见:紫癜斑色红赤,分批出现,隐现迅速,伴瘙痒或起风团,发热、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本证见于皮肤紫癜型及肾型急性期。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 方药:自拟驱风清热饮:生地15g,赤芍10g,银翘各10g,防风10g,紫地丁15g,白茅根30g,侧柏叶10g,紫草6g 丹皮6g,生槐花6g,生草6g。 3.2中焦湿热证 症见:斑色鲜红,伴腹痛、便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见于腹型。 治法:健脾益气,凉血止血。 方药:自拟利湿化斑汤:黄芪15g,白术10g,炒防风10g,炒白芍10g,木香4g,大枣5枚,生苡仁30 g,旱莲草15g,焦楂6g,藕节10g,炮姜10g,炒丹皮5g。便血加地榆炭10g,仙鹤草15g。

中医辩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医辩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发表时间:2013-03-28T14:58:29.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伟孙炳霞刘奇 [导读]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脉络被血热所伤。 张伟孙炳霞刘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40)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380-01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应分辨虚实寒热而治之。 【关键词】中医儿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症。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疼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本病多发生于儿科,但以学龄前儿童较多见。 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脉络被血热所伤,以致血不循经,渗于肌肤之间,积于皮下而发为紫癜。本病的表现以阳证、热证、实证为主,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脏腑气血受损,瘀阻脉络,也可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外邪易袭,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若气血瘀滞肠络,中焦气血阻遏则腹痛便血;若风热与内蕴之湿相搏,下注膀胱,灼伤下焦之络则为尿血;若瘀滞于关节内,则关节肿痛。 治则思维 本病属于血证范畴,治疗上不能见血治血,而应分辨虚实寒热而治之。血热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气虚者,治以益气摄血;阴虚者,治以滋阴降火;瘀血者,治以祛瘀生新。出血日久,多兼瘀血,所以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配合散血祛瘀之品。 辨证论治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咽痛、恶风、发热等,紫癜色鲜红,呈丘疹或红斑,下肢与臀部为多,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伴有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风热之邪袭表,故有发热、恶风、脉浮数等表证。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血不循经则发为紫癜。四肢乃诸阳之本,阳络受损,故多发于四肢。舌质红,苔薄黄,均为风热伤络之象。 【治法】祛风清热,凉血止血。 【主方】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6g,芦根15g,牛子10g,淡竹叶10g,桑叶10g,蝉蜕5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赤芍8g。(以5岁为例) 2.湿热痹阻 【证候】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肿胀灼痛,四肢沉重,偶见尿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湿热邪毒,灼损血络,渗于肌肤则有瘀点、瘀斑,湿热痹阻于关节,则关节灼痛,四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湿热痹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主方】四妙散加减。 【处方举例】黄柏10g,苍术10g,桑枝10g,牛膝10g,独活10g,薏苡仁15g,牡丹皮10g,紫草10g,甘草6g。(以5岁为例) 3.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急,皮肤紫癜大小不一,斑色鲜红,心烦口渴,发热面赤,或有大便秘结。可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辨证】常见于病之早期,热毒内伏,迫血妄行,渗于肌肤则有瘀点、瘀斑。属实证、热证,故发热面赤,口渴心烦。血上出清窍则鼻衄,损伤胃络则齿衄,损伤肠络则腹痛,灼伤膀胱血络则尿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处方举例】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黄10g,赤芍、白芍各10g,牡丹皮10g,紫草10g,山栀10g,寒水石15g,黄芩10g,生甘草6g,白茅根30g。(以5岁为例) 4.气不摄血 【证候】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色泽较淡,病程较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多见于慢性型,病程较长,心脾气虚,生血统血失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发为紫癜。气虚则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血虚则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均为气不摄血之象。 【治法】补气摄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处方举例】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0g,当归10g,白芍10g,墨旱莲10g,远志10g,仙鹤草10g,阿胶(烊冲)10g,甘草6g。(以5岁为例) 5.肝肾阴虚 【证候】起病较缓,或迁延多日,瘀斑色暗红,时发时隐,伴腰脊酸软,烦躁盗汗,午后低热,头晕耳鸣,血尿迁延不止,舌质偏红,脉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虚火内生,灼损血络,血随火动,故紫癜时发时隐,并有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阴络暗伤,血不循经则见血

血液病科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试行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发病前常有发热、咳嗽和咽痛等外感证候,少数病人有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原因。 (2)双下肢为主、大小不等的皮肤丘疹样紫癜,或有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出现。严重者可波及上肢乃至臀部、小腹甚至全身皮肤。 (3)常伴有关节痹痛、腹痛、便血和尿血(紫癜肾)等表现。 (4)发病人群以小儿和青少年居多,成人也不少见。 (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紫癜为主,可伴荨麻疹或水肿、多形性红斑。 病程中可有出血性肠炎或关节痛,少数患者腹痛或关节痛可在紫癜出现前2周发生,常有紫癜肾炎。 (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正常。 (3)组织学检查:受累部位皮肤真皮层的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聚集,血管壁可有灶性纤维样坏死,上皮细胞增生和红细胞渗出血管外。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血管炎病灶有IgA和补体C3在真皮层血管壁沉着。 (4)能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如冷球蛋白综合征、良性高球蛋白性紫癜、环形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色素沉着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等。 临床表现符合,特别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可扪及性典型皮疹,能除外其他类型紫癜者,可以确定诊断。鉴别诊断确有困难的则可作病理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盛血热证:病情较急,出血严重,皮肤紫癜成片,高出皮面,瘙痒,发热恶风,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2.阴虚火旺证:紫癜色红,时隐时显。或紫癜消失后,仍感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3.气虚不摄证:紫癜反复发作,遇劳即发,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淡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总结

近几年,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的就诊患儿越来越多,诱发其发病的原因很多,很难查明,可能是由于感染、接触过敏物质、环境污染、过量吃小食品等原因。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广泛小血管炎为基础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变,中医学属“葡萄疫”、“紫癜”范畴。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类型较多,以皮肤紫癜最常见。中医认为紫癜的成因多有感受外邪,热毒内蕴,损伤血络;或气虚失统,血不归经;或瘀血阻络,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这儿血瘀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不除,血不循经又可导致多部位反复出血,而瘀血阻络,血运受阻,不通则痛,致关节肿胀疼痛;闭阻肾络,致使肾的封藏失职,开合失司,精微漏泄,出现血尿、蛋白尿。在治疗中结合患儿体质,辨证施治,应用中药时随证加减变化,不拘泥于一方一药。过敏性紫癜多因小儿先天肾气未充,免疫力低下所致,加之后天失调而发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当辨证求本,不可见血止血。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之后易从火化故过敏性紫癜患儿患病初期以实证、热证多,虚证较少,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渐见虚象。故在疾病的早期吴老师不过多的给予补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过敏性紫癜临证施治,应首先分清标本虚实,初起热毒较盛,治应清热解毒凉血;久则耗伤阴津,虚热内生,故恢复期常用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方法以进一步清除余邪,调节气血;若合并瘀血之证,则佐以活血化瘀,以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在临证治疗时根据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将紫癜分为五型:(一)风热伤络:此类在发病初期较多见,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凉血安络。以银翘散加减。方中银花、薄荷、连翘、牛蒡子、竹叶、板蓝根、甘草疏风清热,丹皮、赤芍、紫草凉血安络。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蝉蜕疏风止痒;咳嗽加紫菀、百部;尿血加白茅根、小蓟、茜草;关节痛加桑枝、牛膝;腹痛白芍、甘草等。(二)血热妄行:此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发热,舌红,脉数有力。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以犀角地黄汤加减。如皮肤紫癜多者加知母、仙鹤草、茜草根、栀子;鼻出血量多的加栀子炭、白茅根;尿血加小蓟、大蓟;便血加地榆炭;便秘加生大黄、枳实;(三)湿热痹阻:临床症见: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影响肢体活动,偶见腹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以四妙散加味。常用药:苍术、黄柏、牛膝、桑枝、赤芍、薏苡仁、丹皮、鸡血藤、忍冬藤、紫草、甘草。(四)气不摄血:此证多见于病程较长,紫癜反复发作,隐约散在,色泽淡紫,腹痛绵绵,面色苍黄,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摄血,凉血散血。方以归脾汤加减。方以太子参、白术、黄芪、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龙眼肉、酸枣仁、木香为主使脾健得以统血。患儿食欲不振加砂仁、神曲;(五)肝肾阴虚:起病缓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退,仍有腰背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持续镜下血尿,或见管型、蛋白尿,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肝补肾,活血化瘀。以茜根散加减。方以熟地、玄参、阿胶、鸡血藤、茜草根、黄芩、紫草、知母加减:尿血色红加琥珀粉、三七粉;肾阴亏虚加枸杞子、山茱萸、旱莲草、女贞子。此类患儿病情迁延难愈,愈后较差。小儿脏腑娇嫩,脏气轻灵,传变迅速、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3-05-15T14:24:56.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施学清杜红旭高晓婧 [导读] 在中医古代的论著中,只有“血”和“血病”。后世把各种出血症候称之为“血证”。 施学清杜红旭高晓婧(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116011)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98-03 在中医古代的论著中,只有“血”和“血病”。后世把各种出血症候称之为“血证”。中医古代某些论著中的“营”,实际上就是“血液”。如《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六腑也”。《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指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祖国医学中虽无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的病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可知:在紫癜阶段类属“发癜”、“癜疹”、“葡萄疫”范畴;伴有肾脏损害则与“尿血”、“水肿”相关;若病程迁延日久、脏腑亏损、正气日衰则与“虚劳”较为接近;另有少数病人,可进展为尿毒症,出现小便不利、呕吐等症状,与《伤寒》中所描述的“关格”(以小便不通、呕吐为主症)一病相似。此外还可见关节肿痛、腹部疼痛及便血,则可分别参照“痹症”、“腹痛”、“便血”进行辨证论治。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隋?巢氏《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患癜毒病候》对皮肤出现紫色癜点进行了描述:“癜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癜起,周匝遍体”。其所述“癜毒”即类似紫癜[1]。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对“癜”、“疹”有明确的论述,认为:“癜者,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这是指癜为点大成片,色或红、或紫,且不突出于皮肤;而“疹浮小有头粒者,随出即收,收则又出是也”,是指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突出于皮肤。本病的皮肤表现具有“癜”、“疹”的双重特点:即初起时皮疹较小,且高出于皮肤表面,而类似于“疹”,而后变成大而平坦的“癜”。明?李梴所著《医学入门?卷之四?内伤?血》云:“血从汗孔出者,谓之肌衄”[2]。《外科正宗?葡萄疫》将本病称之为“葡萄疫”,指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癜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乃为腑症,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这里的“发癜”、“肌衄”、“葡萄疫”的发病特点,和过敏性紫癜颇为相似。 一、辨证分型论治 近年来一些作者采用辨证分型,因型论治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辨证治疗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马丽君[3]治疗全过程立足于“化瘀”二字,将本病分为初期风邪伤络、血瘀毒热型和后期气虚血瘀、脾虚挟湿型。其中风邪伤络、血瘀毒热型药用:黄芩、柴胡、甘草、白芍、赤芍、桃仁、水牛角、防风、连翘、藿香、苍术、生牡蛎、木香、黄连、三七粉、荆芥、川楝子、黄柏。后期气虚血瘀、脾虚挟湿型药用:黄芪、白术、当归、川芍、黄芩、苍术、生牡蛎、薏米、乌梅、紫草、生地、黄柏、甘草。治疗组149例,治愈121例(81%),有效22例(15%),无效6例(4%),总有效率为96%。 贺文[4]将120例本病患者分为三型,其中风热扰营型72例,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营。药用:荆芥,防风,银花,连翘,蝉蜕,丹皮,生地,赤芍,紫草,当归,川芍,大黄,苦参。伴腹痛加元胡,白芍,甘草,便血加黄柏,地榆,白及,尿血加白茅根,赤小豆,治疗后有效率100%。脾虚血泛型14例,治以益气摄血,健脾养血。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生山药,甘草,黄芪,当归,仙鹤草,生苡仁,砂仁,陈皮,鸡内金,丹参,生地,炒白芍,治疗后有效率100。脾肾两虚型34例,治以补肾健脾,养血止血。药用:生地,熟地,山萸肉,生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丹皮,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党参,甘草,丹参,仙鹤草,当归,阴虚火旺者去党参、黄芪,加麦冬,黄柏,知母,五味子,太子参,治疗后有效率76.47%。 连毅[5]将7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六型:风热伤络型方选银翘解毒汤加减(金银花、连翘、紫草、生地黄、牛蒡子、丹皮、赤芍、蝉蜕、甘草、荆芥、防风、地肤子、桔梗);血热妄行型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生石膏、生地黄、玄参、知母、赤芍、丹皮、黄芩、连翘、栀子、甘草、黄连);瘀血阻络型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芍、赤芍、紫草、防风、苍术、丹皮、蝉蜕、生地黄、土茯苓);胃肠郁热型方选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大黄、黄连、甘草、丹皮、桃仁、防风、黄芩、蝉蜕、冬瓜仁、葛根);气不摄血型方选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生地黄、白芍、炙甘草、丹参、黄芪、木香、川芎)阴虚内热型方选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黄柏、知母、熟地黄、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玄参、茜草、地骨皮、银柴胡、龟板),总有效率98.6%。 刘爱先[6],根据中医辨证把本病分为三型:血热血瘀型采用清热活血凉肾汤(水牛角、赤芍、丹皮、银花、三七参、丹参、白茅根、槐花、紫草、石韦、当归、益母草、生甘草)。阴虚血瘀型采用养阴活血滋肾汤(生地、赤芍、丹皮、龟板、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当归、山药)。气虚血瘀型采用益气活血固肾汤(黄芪、当归、益母草、阿胶、三七参、党参、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熟地、山药、山芋、芡实、乌梅炭、丹参)。 肖利丽[7]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将本病分为三型,热毒型治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青黛、紫草、黄芩、赤芍、丹皮、小蓟);阴虚型采用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知母、黄柏、生地、茅根、旱莲草、丹参、石苇);气滞血瘀型采用益气或行气,活血祛瘀(黄芪、红花、益母草、穿山甲、乳香、石苇、白花蛇舌草、当归)总有效率84%。 二、单方验方的运用 近几年一些疗效较好的单方、验方、自拟方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报导逐渐增多。 疏志华[8]以自拟消癜汤(水牛角、丹皮、生地、仙鹤草、连翘、蝉蜕、紫草、赤芍、防风)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杨丽荣[9]应用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减本病;王一峰[10]采用鲜花汤(双花、大青叶、栀子、仙鹤草、黄柏、白薇、红花、鸡血藤、生地、丹皮、赤芍、白术、紫草、甘草)治疗本病;韩世荣[11]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刘茂君[12]运用紫草汤(紫草、生地、赤芍、丹皮、水牛角丝、银花、升麻、仙鹤草、生甘草、连翘)治疗小儿证属风热伤络血热妄行的过敏性紫癜;孙胜利[13]以自拟凉血逐瘀汤(生地、丹皮、赤芍、当归、红花、桃仁、丹参、茜草、二花、连翘、北沙参、大枣、生甘草)治疗过敏性紫癜:徐瑞荣[14]应用丹翘消散汤(丹皮、连翘、玄参、生地、金银花、赤芍、黄芩、紫草、栀子、知母、牛膝、蝉蜕、茜草根、甘草)治疗过敏性紫癜:张伟萍[15]运用蝉乌消癜饮(蝉衣、乌梅、金银花、丹参、生地黄、蒲公英、早莲草、仙鹤草、鲜小蓟、丹皮、紫草、甘草)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禄林[16]应用凉血化物汤(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连翘、丹参、荆芥、雷公藤、生大黄、蝉蜕、甘草、白癣皮、地肤子、黄芪、党参、阿胶珠)治疗小儿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李林根[17]应用生地紫草消癜汤(水牛角、生地、紫草、丹皮、赤芍、仙鹤草、茜草、鱼腥草、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谢继红应用紫红口服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刘光汉[18]等采用自拟消癜灵(生地、乌贼骨、白茅根、生黄芪、威灵仙、小蓟、藕节、丹皮、当归、蛇床子、玄参、川芎、升麻、炙甘草)治疗本病:王纪云[19]等应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本病;杭盖巴特尔[20]应用蒙药紫癜灵治疗过敏性紫癜;阎丰书[21]等应用自拟方清癜合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