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同步练习(I)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27分)

1. (6分)读拼音,写词语。

mèi lìqǐgài shēn shìxīn suān bālíyóu zh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chúguìmā píng pí ǎo yóu tǒ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ī zhōu dǎ bài piě zuǐdòng ji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形近字组词

魅________ 槐________

绅________ 伸________

4.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万紫________ 无动________

5. (5分)照样子写句子。

①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用划线词造句)

②人们用放音乐的方式引出来了绝望的白鲸。(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③小姑娘害怕地惊恐地望着我。(修改病句)

6. (2分)想一想,哪两个成语的意思相近,连线。

掩耳盗铃________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________ 刻舟求剑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8分)

7.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儿子,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回答:“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出近义词

急忙——________ 温暖——________

(3)填空

“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漫不经心”一词中应该选择第________种解释。

“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疾风”一词中应该选择第________种解释。

(4)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________。

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

(5)“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人间最温暖的亲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这样的”指的是什么?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27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8分)

7-1、

7-2、7-3、7-4、7-5、7-6、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 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理想的风筝》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课文原文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

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gěnɡyè),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

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 简案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大纲,就是在备课的时候只写出上课的流程,即罗列出上课的重点,以及大概思路,无需详细过程。详案的话,则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写出上课流程,还要写步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3、提问:为什么吉林雾凇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4、自读,分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看图理解“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6、指导朗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自豪的语气。) 7、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背。 ②看挂图,板书试背。 ③指名背诵,评议 ④愿背的齐背。 第二课时 一、看图,背诵第一节。 师述:(指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对它进行了描绘。谁能看图背诵第1自然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四季之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四季之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生字组词 黎:黎明巴黎黎民百姓 晕:红晕日晕月晕 漆:漆黑油漆喷漆 幕:夜幕开幕幕布 愈:愈加愈发愈合 旷:旷达空旷旷课 怡:怡然怡悦心旷神怡 逸:安逸闲逸逃逸 免:未免避免免疫 二、多音字 晕:yùn (红晕)yūn(晕头转向) 着:zhuó(着实)zháo(着急)zhāo(高着) 三、形近字 漆(漆黑)膝(膝盖) 幕(开幕)暮(暮色) 旷(空旷)矿(矿石) 四、生字词语 红晕: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成群结队:许多人或动物聚集成群体。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凛冽:刺骨地寒冷。 五、反义词 黎明——黄昏明亮——漆黑朦胧——清晰凛冽——暖和

六、近义词: 固然——虽然闲逸——闲适和谐——和睦扫兴——败兴 七、词语搭配 (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 (红紫红紫)的彩云(朦胧)的微光 (成群结队)的大雁(凛冽)的清晨 (熊熊)的炭火(闲逸)的心情 八、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四季之美进行了列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作者细致描写自然界中出现的各具特色的景物,从而赞美四季的美,表现了对生活及大自然的热爱。 九、课内问题 1、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的。 2、一年四季最美的时间是什么?最美的景物有哪些? 答: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十、课后习题答案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时要注意语速的急缓、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尽量采用舒缓的、略带轻快的语调,在读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之美,更好地表现文章的情趣,传达文字本身的美感。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 简案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大纲,就是在备课的时候只写出上课的流程,即罗列出上课的重点,以及大概思路,无需详细过程。详案的话,则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写出上课流程,还要写步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理想的风筝生字(最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理想的风筝生字 1【筝】 读音:zhēng 巧记:竹()字头上坐,还要“争”什么。 字义: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风筝】玩具的一种,用竹篾做架,糊上纸,牵线放在空中,可以飞得很高 组词:古筝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星期天,爸爸带我到广场放风筝,我开心极了。 笔顺:上窄下宽。“争”中间横长,(亅)在竖中线上。 字歌:竹木制古筝挣扎手不停睁眼仔细瞧琴弦亮铮铮 2【翘】 读音:qiào 巧记:烧掉左边(尧)“羽”毛。 字义:一头向上仰起 组词:翘起翘尾巴往上翘 造字:形声法 造句:公鸡翘起尾巴,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笔顺:“尧”上部斜中求正,浮鹅钩充分右伸。 字歌:祖国多富饶江山尽妖娆松鼠翘尾巴枫林似火烧 3【眯】

读音:mī 巧记:满眼(目)都是稻“米”。 字义:①眼皮微微合拢②小睡 组词:①眯缝笑眯眯②眯一会儿 造字:形声法 造句:她总是笑眯眯的。 笔顺:左窄右宽。“目”较窄,横画间距均匀;“米”横短。 4【蜈】 读音:wú 巧记:小“虫”一“口”吞“天”。 字义:[蜈蚣]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可入药 组词:蜈蚣 造字:形声法 造句:爸爸为我做了一只大大的蜈蚣风筝。 笔顺:“虫”竖宜直;“天”撇捺伸展,角度不要太大。 字歌:蜈蚣可入药错误要改掉娱乐很重要虞戴虎头帽 5【蚣】 读音:gōng 巧记:小“虫”遇见老“公”公。 字义:[蜈蚣]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可入药 组词:蜈蚣

造字:形声法 造句:蜈蚣是常见的药用动物之一,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笔顺:左窄右宽。“公”撇短,捺长。 字歌:出言来诉讼有虫是蜈蚣松树好木材有羽是老翁 6【倘】 读音:tǎng 巧记:佛前(亻)和“尚”。 字义:连词,假使,如果 组词:倘若倘如倘使倘或倘来之物 造字:形声法 造句:倘若你不努力的话,什么事都做不成。 笔顺:左部竖为垂露竖;右部横折钩要有力。 字歌:翻身床上躺起来走一趟有人倘若去河边水流淌 一、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天穹(gōngqióng)伫立(chùzhù)抻动(chēnshēn) 擎着(jíngqíng)哽咽(yànyè)气喘吁吁(xūyú) 二、比一比,再组词。 慨()燥()拄()蜜() 概()躁()驻()密() 三、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故意逗她:“别光说美的,若是冬天呢,天天刮大风,冻得人出不去屋……”() A.引逗 B.招引 C.停留 D.逗笑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2课《走月亮》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进语境。 (1)小狗,我qiān()你去看房后的zhuāng jiɑ(),去看架上的pú tɑo()。 (2)小树呀,我给你tián shàng ()土,铺上é luǎn shí()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俗.(sú shú)跳跃.(yuè yāo)稻穗.(suì huì)运载.(zǎi z ài) 3.照样子写词语。 (1)例:(柔和)的月光()的花瓣()的果子()的溪水()的春光()的月夜 (2)例:村道(坑坑洼洼)星星()小溪()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①第一句主要从(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第二句主要从 (嗅觉听觉)角度来描写。

②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写一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2)照亮了 ......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句中连续出现的“照亮了”,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目光欣赏了月光下的、月光下的、月光下的。这种修辞手法叫。 ②同学们围绕该不该去掉文中的“也照亮了”争论起来。你同意谁的说法?() A.可以去掉。前面和后面的句子都有照亮了的景物,这个词语后面没有,是多余的。 B.不能去掉。这个词语仿佛让我们看到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在寻找、观察月光下景物的可爱样子。 5.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写拟人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苹果。(2)写比喻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苹果。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主要描写了月亮的形态变化。() (2)课文以“走月亮”为线索,是一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3)课文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四次提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充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话题讨论教学设计冀教版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话题讨论) 一、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并对未来桥梁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生:桥。 师: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桥梁有哪些?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赵州桥,槐安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先生的《桥梁远景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内检查,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在纠错本上。(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活动,交流纠错本。 3.指名读文,随机指导。 师:刚才听大家读的特别好,我们来展示一下如何? 4.生字词检查,组织小组间竞赛。 5、中心话题。 (1)茅以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默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一画,并在旁边作批注。

2018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空城计

22.空城计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材分析: 这是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二十二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书读懂古文,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分析计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阅读-复述-练习-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读、思、说、做的能力,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与电教相结合。 学法—自主阅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II )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7分) 1.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展________ 健壮________ 沉醉________ 天穹________ 伫立________ 不由自主________ 2.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慈祥忠厚强壮拐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给下列划线体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呼啸(A.sù B.xiào)________ ②无影无踪(A.zōng B.zhōng)________ ③转圈圈(A.zhuǎn B.zhuàn)________ ④替代不了(A.liǎo B.le)________ 4. (6分)组词。 ①淌________ 倘________ ②翘qiào________qiáo________ 转zhuǎn________zhuàn________

5. (5分)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qiáo xiào mī mīwú ɡōnɡtǎnɡ ruònèn l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天穹________(ɡōnɡ qiónɡ)伫立________(zhùzù) 擎着________qínɡqín)哽咽________(yèyàn) 7. (3分)花落谁家。(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①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________ ②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________ ③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________ 8. (2分)读课文《理想的风筝》,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这篇课文作者是________深情地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________ 9.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哽________ 陪________ 筝________ 尊________ 硬________ 倍________ 挣________ 蹲________ 10. (2分)画龙点睛。(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 擎举托拿 ①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________着风筝。 飞升飘窜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2课理想的风筝原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2课理想的风筝原 文 在六年级语文学习阶段,掌握好课文的每个知识点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网络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2课《理想的风筝》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2课《理想的风筝》原文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

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月光曲》知识点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月光曲》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 谱:pǔ(谱写、乐谱、靠谱) 莱:lái(蓬莱、莱阳、莱茵河) 茵:yīn(绿茵茵、绿草如茵) 盲:máng(盲人、盲道、色盲) 纯:chún(纯蓝、纯熟、纯粹) 键:jiàn(键盘、琴键、按键) 缕:lǚ(一缕、一丝一缕、千丝万缕) 陶:táo(陶醉、陶瓷、陶器) 二、多音字 乐:yuè(音乐)lè(快乐) 弹:tán(弹力)dàn(弹弓) 创:chuán (创说)zhuàn (自传)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三、近义词 幽静——寂静著名——闻名清秀——秀丽 激动——兴奋纯熟——熟练恬静——安静 照耀——照射陶醉——沉醉美妙——美好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 四、反义词 幽静——喧闹微弱——强烈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美妙——丑陋 断断续续——接连不断 五、理解词语 谱写:写作(乐曲等)。 幽静:寂静。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琴声不连贯。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失明:失去视力;眼瞎。 陌生:生疏;不熟悉。 纯熟:很熟练。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恬静:安静;宁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六、句子解析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

2019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龙卷风语文

第22课龙卷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末、袭、掷、畜、肆、虐、诸、怖”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狂、末、袭、蜂、筑、钉、雹、怖、测、谜”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谈虎色变、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 一.析题引入,交流资料 (1)课伊始,生齐读课题,抓住“龙卷”二字,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风? 从题目上“龙”的形态特点及具有神奇的力量,使学生体会“龙卷风”是一种具有很强劲、威猛的风。 龙: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2)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龙卷风的资料。 小结:在网络和书籍上搜集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学习。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自主识字 恐怖肆虐嗡嗡声狂暴威猛 谈虎色变摧毁建筑蜜蜂振翅大象鼻子 终生难忘抛来掷去爆炸似的特异形态 ①学生交流谈虎色变这个成语的故事。

生: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②竖着读每一行词语,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再次读词,发现每竖一行的词语是属于同一类词分别是人们对龙卷风的感、它对大地的破坏、恐怖的声音以及他特异的形态。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狂、末、袭、蜂、筑、钉、雹、怖、测、谜。 区分形近字:末mò(末尾) 未wèi(未来) 认识多音字:卷 juǎn(卷起)卷 juàn(卷子) 1.自读课文。展示课件自读提示。 2.检查自学结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展示课件介绍一下你的记字方法。 理解词语: 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肆虐:用强力破坏。 袭击:乘其不备。 恐怖:令人畏惧。 间断:先暂时停下来。 (2)初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对于龙卷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交流陆龙卷和海龙卷让他们感受到来势汹汹、气势庞大、很具震撼力。板书:陆龙卷、海龙卷 (3)出示课文第一段,指名读,体会人们的恐惧。 ①联系课文,理解谈虎色变,再读体会情感。板书:谈虎色变 ②思考:是龙卷风的什么给人了这种感受? 生:“特异、狂暴威猛”。 指导朗读:抓住“久久不能平静”读出人们的激动的心情。板书:久久不能平静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í lái zhì qù cuī huǐ sì nuè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气势()景象 ()形态()龙卷风 三、给多音字组词。 卷 附答案: 一、袭来志趣摧毁肆虐 二、(狂暴威猛)气势(令人恐怖)景象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课课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课课练 第一课时课堂作业。 1.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剖(pōu pāo) 汹(xōnɡ xiōnɡ) 宰(zhǎi zǎi) 遣(qiǎn qǎn) 2.补充词语。 井( )有( ) 镇( )自( ) 纹( )不( ) 舍( )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镇定——( ) 浸没——( ) 反义词:惊慌失措——( ) 威严——( ) 4.选词填空。 威严严肃 (1)就在这时,船长( )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2)李老师态度( )地批评了小明。 违背违抗 (3)没有一个人( )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 空。 (4)学生不能有( )学生守则的行为。 【答案】 1.剖(pōu) 汹(xiōnɡ) 宰(zǎi) 遣(qiǎn) 2.井(然)有(序) 镇(定)自(若) 纹(丝)不(动) 相(提)并(论) 3.镇定——(镇静) 浸没——(淹没)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威严——(和气) 4.(1)威严 (2)严肃 (3)违抗 (4)违背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即将葬身yú fù()的危险,诺曼底号上的人们jī

nɡhuānɡshīcuò(),只有哈尔威船长穿梭在人群中,指挥船员们坚守ɡǎnɡ w èi(),指挥人们有zhì xù()地安全撤离。 2.填空。 (1)雨果是()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九三年》等。 (2)《“诺曼底号”遇难记》体裁是,它按照“雾海夜航→→盛赞船长”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主人公是。 3.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答案】 1.秩序鱼腹岗位惊慌失措 2.(1)《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小说、海难发生、舍己救人、哈尔威船长 3.没有忘记,这是船长舍己救人。如果把自己算进去,根本就没有时间了,只有营救60个人的时间,多一个都没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pōu kāi kū lonɡ hùn luàn wéi hù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剖(pāo pōu)开遇难(nàn nán) 葬(zàng zhàng)身湍(chuǎn tuān)急 薄(báo bó)雾调(diào tiáo)遣 三、辨一辨,再组词。 例( )抗( ) 秒( )哗( ) 淹( )奥( ) 列( )杭( ) 抄( )桦( ) 掩( )懊( ) 四、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改为“把”字句)

完整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本第一单元

第一组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通过几年的学习,你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1 文言文两则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ó)[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多知乎?”[27]ǔ)r为汝([26]ú)sh“孰(两小儿笑曰: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25、决:判断。 26、孰:谁。 27、汝: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3、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为是其智弗若也?曰:非然也。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 孰为汝多知乎?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陆羽与《茶经》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陆羽与《茶经》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1分) 1. (3分) (2020四下·)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公司带头人率________(lǜ shuài)领全体人员提高工作效率________(lǜ shuài)。 (2)他是全省数学竞赛的冠________(guān guàn)军,虽然摘得桂冠________(guān guàn),但是他从不骄傲。 (3)他老是这样故意附和________(hé hè)着,真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和________(hé hè)好如初。 2. (6分)画龙点睛。(我会选词填空) 舀滔 ________水波浪________天________不绝 吭坑 ________道________声________人 3.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茶________ 禄________ 邀________ 掂________ 荼________ 绿________ 缴________ 踮________ 4. (3分)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yǎo shuǐjiān chárúhuǒrút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详细—________ 提高—________ 发展—________ 6. (4分)形近字组词。 推________ 堆________ 壤________ 镶________ 7. (5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①《茶经》的作者是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写的。(修改病句) ②军士答道:“这确实是我划船取来的南零水,有一百多人看见我取水了。”(改成转述句) 8. (2分)口语表达 (1)阅读下面一段段材料,请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针尖对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________ (2)指出画线句子的“潜台词”(不说明的言外之意) 某顾客:黄厂长,你厂生产的“喜鹊”牌毛巾,那上面的图案可是栩栩如生呐! 黄厂长(惊喜):是吗? 某顾客:我洗脸时,那喜鹊竟飞到我脸上来了! 潜台词:________ 9.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烹________茶功名利禄________ 惊愕________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拓展阅读: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1937年9月26日,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的铁路桥通车。眼见着列车从桥上飞驰(chí)而过,茅以升心中涌起无比自豪,那造桥的日日夜夜又闪现在眼前。 茅以升是1933年8月辞去北洋大学教授工作,南下杭州开始建钱塘江大桥,着手大桥设计。1935年4月正式动工。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大桥建成,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以水治砂(shā),用高压水枪冲开江底坚硬的泥沙层,解决打桩困难,由一天只能打一根增至一天打30根。他用“沉箱法”,克服水下施工水流急的困难;用“浮运法”,利用江潮涨落将巨型钢梁运到江心安上桥墩(dūn),前后共攻克80多个难题。工程进行到最紧张阶段时,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多次狂轰滥(làn)炸,工程始终没停,反而加快了。铁路桥的提前通车为支援上海保卫战作出了贡献。 11月17日,公路桥又正式开通,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公路两用桥诞生,耸起铁路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当时每天乘船逃难的人多达数万,公路桥一开通,从早到晚,桥上拥挤得水泄不通。然而,就在开通的前一天,茅以升接到密令,最高当局要炸钱塘江大桥!自己造的桥要自己炸,数万人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心中十分难过,而且铁路桥通车才仅仅三个月,他眼含泪花、心如刀绞(jiǎo)地说:“这真比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还痛苦啊!”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茅以升知道,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造桥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炸桥为阻挡日寇(kòu)的侵略铁蹄。当晚,在茅以升的指导下,埋放炸药忙了一个通宵。也就是在公路桥通行的当天,桥下已埋下炸药,只不过对外严加保密,以免过桥群众惊慌。12月23日下午,日军逼近富阳,爆破人员才奉命接通100多根引线。然而,此时桥上仍涌动着潮水般的逃难群众,炸桥人员实在不忍动手。直到傍晚,已远远看见日军骑兵扬起的尘烟了,才关闭大桥,禁止通行,实施爆破。“轰”一声巨响,建成仅89天的钱塘桥腾起缕缕冲天烟柱,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通途瘫痪(tān huàn)。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教案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全文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以及生动的场面描写,刻画了哈尔威船长危急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伟大形象。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读懂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场面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好文章,也是一篇教育学生应具有高尚人格的文章。教学中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抓住震撼人心的部分,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多元感悟的主体作用中,主动参与,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诺曼底号”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料。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维克多·雨果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1.播放“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的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根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 2.融情想象: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

尝试融情想象,入情悟境,为课文学习埋下伏笔。 3.揭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机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 4.交流维克多·雨果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设计意图:由“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和“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的融情想象,触动学生的心弦,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