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IL-STD-883G temperature-cycling test

MIL-STD-883G temperature-cycling test

MIL-STD-883G temperature-cycling test
MIL-STD-883G temperature-cycling test

MIL-STD-883G

METHOD 1010.8

TEMPERATURE CYCLING

1. PURPOSE. This test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of a part to extremes of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s, and to the effect of alternate exposures to these extremes.

1.1 Terms and definitions.

1.1.1 Load. The specimens under test and the fixtures holding those specimens during the test. Maximum load shall b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with specific specimen loading. Monolithic (single block) loads used to simulate loading may not be appropriate when air circulation is reduced by load configuration. The maximum loading must meet the specified conditions.

1.1.2 Monitoring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at is located to indicate the same temperature as that of the worst case indicator specimen location. The worst case indicator specimen location is identified during the period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1.1.3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The temperature of specific specimens or equivalent mass as indicated by thermocouples imbedded in their bodies. These indictor specimens shall be located at the center and at each corner of the load. The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point which reaches temperature last) is determined at periodic intervals.

1.1.4 Working zone. The volume in the chamber(s)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oad is controlled within the limits specified in table I.

1.1.5 Specimen. The device or individual piece being tested.

1.1.6 Transfer time. The elapsed time between initiation of load transition (for a single chamber or specimen removal for multiple chambers) from one temperature extreme and introduction into the other temperature.

1.1.7 Maximum load. The largest load for which the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meets the timing requirements.

1.1.8 Dwell time. The time from introduction of the load to one extrem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until the initiation of the transfer to the other extrem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2. APPARATUS. The chamber(s) used shall be capable of provid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pecified temperatures in the working zone(s) when the chamber is loaded with a maximum load. The thermal capacity and air circulation must enable the working zone and loads to meet the specified conditions and timing (see

3.1).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shall be continually monitored during test by indicators or recorders. Direct heat conduction to specimens shall be minimized.

3. PROCEDURE. Specimens shall be placed in such a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airstream that there is substantially no obstruction to the flow of air across and around the specimen. When special mounting is required, it shall be specified. The specimen shall then be subjected to the specified condition for the specified number of cycles performed continuously. This test shall be conducted for a minimum of 10 cycles using test condition C (see Figure 1010-1). One cycle consists of steps 1 and 2 or the applicable test condition and must be completed without interruption to be counted as a cycle. Comple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ycles specified for the test may be interrupted for the purpose of test chamber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device lots or as the result of power or equipment failure. However, if the number of interruptions for any reason exceeds 10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ycles specified, the test must be restarted from the beginning.

3.1 Timing. The total transfer time from hot to cold or from cold to hot shall not exceed one minute (for multiple chambers). The load may be transferred when the worst case load temperature is within the limits specified in table I. However, the dwell time shall not be less than 10 minutes and the load shall reach the specified temperature within 15 minutes (16 minutes for single chamber).

METHOD 1010.8

18 June 2004

1

MIL-STD-883G

METHOD 1010.8 18 June 2004

2

TABLE I. Temperature-cycling test conditions.

Test condition temperature (°C)

Step

Minutes A B C D E F 1 Cold

>10

-55 +0 -10

-55 +0 -10

-65 +0 -10

-65 +0 -10

-65 +0 -10

-65 +0 -10 2 Hot

>10

85 +10 -0

125 +15 -0

150 +15 -0

200 +15 -0

300 +15 -0

175 +15 -0

NOTE: Steps 1 and 2 may be interchanged. The load temperature may exceed the + or - zero (0) tolerance during the recovery time. Other tolerances shall not be exceeded.

3.2 Examination.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final cycle, an external visual examination of the marking shall be performed without magnification or with a viewer having a magnification no greater than 3X. A visual examination of the case, leads, or seals shall be performed at a magnification between 10X and 20X (except the magnification for examination shall be 1.5X minimum when this method is used for 100 percent screening). This examination and any additional specified

measurements and examination shall be made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final cycle or upon completion of a group, sequence, or subgroup of tests which include this test.

3.3 Failure criteria. After subjection to the test, failure of one or more specified end-point measurements or examinations (see

4.d.), evidence of defects or damage to the case, leads, or seals or illegible markings shall be considered a failure. Damage to the marking caused by fixturing or handling during tests shall not be cause for device rejection.

4. SUMMARY. The following details shall be specified in the applicable acquisition document:

a. Special mounting, if applicable (see 3).

b. Test condition letter, if other than test condition C (see 3).

c. Number of test cycles, if other than 10 cycles (see 3).

d. End-point measurements and examinations (see 3.1) (

e.g., end-point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seal test (method

1014), or other acceptance criteria).

MIL-STD-883G

METHOD 1010.8

18 June 2004

3

Figure 1010-1 An example of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 Condition C.

*

MIL-STD-883G

This page intentionally left blank METHOD 1010.8

18 June 2004

4

LED显示屏控制软件操纵使用说明(灵信V3.3)

第一章概述 1.1 功能特点 《LED Player V3.3》是本公司新推出的一套专为LED显示屏设计的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简单易学的节目制作、播放软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文本文件,WORD文件,图片文件(BMP/JPG/GIF/JPEG...),动画文件(SWF /Gif)。 2.2 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中英文Windows/7/NT/XP 硬件配置 CPU: 奔腾600MHz以上 内存:128M 相关软件 OFFICE2000--如需WORD文件必须安装

第二章安装与卸载 2.1 安装 《LED Player》软件安装很简单,操作如下:将LED Player播放软件的安装光盘插入电脑光驱,即可显示LED Player播放软件的安装文件,双击LED Player,即可实现轻松安装。 《LED Player》软件安装成功后,在【开始】/【程序】里将出现“LED软件”程序组,然后进入该程序组下的“LED Player”,单击即可运行,如图所示, opyright ? 2005-2007 Listen tech. All Rights Reserved 灵感设计诚信 同时,桌面上也出现“LED Player”快捷方式:如右图所示,双击它同样可以启动程序。

2.2 卸载 《LED Player》软件提供了自动卸载功能,使您可以方便地删除《LED Player》的所有文件、程序组和快捷方式,用户可以在“LED软件”组中选择“卸载LED Player”,也可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添加/删除程序】快速卸载. 第三章使用详解 3.1 节目组成 每块显示屏由一个或多个节目页组成。节目页是用来显示用户所要播放的文本、图片、动画等内容。区域窗口有十一种:图文窗、文本窗、单行文本窗、静止文本窗、时间窗、正计时窗、倒计时窗、模拟时钟窗、表格窗、动画窗、温度窗。 文件窗:可以播放各种文字、图片、动画、表格等几十种文件。 文本窗:用于快速输入简短文字,例如通知等文字。 单行文本窗:用于播放单行文本,例如通知、广告等文字。 静止文本窗:用于播放静止文本,例如公司名称、标题等文字。 时间窗:用于显示数字时间。 计时窗:用于计时,支持正/倒计时显示。

波动方程的简谐平面波解

波动方程的简谐平面波解 在建立了波动方程之后,我们来讨论其解的形式及其特性。 1、 简谐平面波 (1)波动方程的简谐平面波解 声波在空间中传播,其传播方向和波阵面垂直。平面波是波阵面是平面的声波,而简谐平面波是波阵面(对简谐波而言,波阵面也是等相位面)是平面的简谐声波。具有任意波形的声波可以通过付里叶变换分解为多个具有不同频率的简谐平面波的叠加。因此,简谐波传播是波动传播的基础。 一般简谐平面波的声压幅值在等相面上有一定的分布。这里只讨论声压幅值在等相面上处处相同(均匀平面波)的简单情况,较为复杂的非等声压幅值平面波(非均匀平面波)在后面的学习中会遇到。 对一维均匀简谐平面波,声压幅值可以只用一个坐标来描述。若取平面波的传播方向为x 轴正方向,假设波动方程中c 为常数,则波动方程的均匀简谐平面波解可以分离变量有如下形式: (,)()()p x t p x T t =, (2-23) 其中,()p x 和()T t 分别为(,)p x t 的空间坐标相关因子和时间相关因子。将(2-23)式代入到 (2-15)中,并分离变量,得 222222 1()() ()()d T t c d p x T t dt p x dt ω==-, (2-24) 其中,2ω-为分离常数。由(2-24)式可得两个方程: 22 2 ()()0d T t T t dt ω+=, (2-25) 222 () ()0d p x k p x dt +=。 (2-26) 其中,222k c ω=,为常数。 (2-25)式的两个特解为j t e ω和()j t e ω-,后者描述具有“负频率”的振动,无实际意义,只保留j t e ω;(2-26) 式的两个特解为jkx e 和jkx e -。由此得到波动方程的简谐平面波解为 j[t-kx] j[t+kx] (,)(,)(,) =Ae e p x t p x t p x t B ωω+-=++ 。 (2-27) 对推导过程中几个量物理意义的讨论: ① 由(2-25)的解j t e ω可以看出,ω是简谐波的圆频率,也可以理解为:在简谐波

HUAWEI TE30 电视终端 快速安装指南

?装箱物品 电源适配器和电源连接 线(各1根) 遥控器 保修卡 注意: ●本包装内的电源适配器、电源连接线和一体化线缆,只可与本包装内的终端配套使用,不可用在其他设备 上。具体的装箱物品以见到的实物为准。 ●拆箱后如果发现部件有损坏、缺失及浸水等情况,请联系当地华为服务工程师处理。 1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4。保留一切权利。

?概述 HUAWEI TE30(以下简称TE30)是一 款体积小并支持1080p的一体化高清 会议电视终端。 主要特色如下: ●一体化精巧设计,安装简单 ●支持中英文语音呼叫 ●支持无线Wi-Fi接入(如 VPM220W) ●支持无线数据共享 ●支持内置MCU ?介绍外观 注意: MODE

注意: ● TE30裸机重量为2.1kg ,裸机尺寸为235mm (长)×167mm (宽)×157mm (高)。 ● 安装TE30前,请先准备电批、冲击钻、榔头等工具。

?安装 挂装 ●监视器厚度小于等于170mm时,请采用如下图所示方式挂装。 ●监视器厚度大于170mm或监视器挂在墙上,请采用墙装、水平安装、吊装或其他安装 方式。 墙装

在墙上打四个孔用于安装支架,孔的直径为8mm,深度为35mm。上面两个孔在一条直线上且必须和地平面平行,以确保TE30安装完成后水平。 水平安装 将TE30摆放在水平桌面。 如果桌面略有倾斜,请保证倾斜角小于15度,以保证TE30的摄像机云台正常运转。

吊装 吊装安装时不能使用发货的支架配件,需要使用自行选购的支架将TE30固定在天花板上。选购的支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承重至少为10.5kg,厚度建议为2mm∽3mm。 ●必须带有一个定位柱,定位柱用来插入到TE30的定位孔中,支架上的螺钉孔位和定位 柱的直线距离必须为14.5mm,即和TE30底部两个孔位之间的距离相等。 ●支架的螺钉孔为1/4"-20UNC英制螺钉孔位,且支架配套有1/4"-20UNC英制螺钉。 注意: ●固定TE30时,建议使用选购支架所配套的1/4"-20UNC英制螺钉,发货的1/4"-20UNC英制螺钉的螺杆 长可能和自行选购支架不匹配。 ●吊装时,麦克风的网罩必须向背部接口方向旋转30度,直到卡紧为止。其他安装方法请勿旋转麦克风 网罩,否则影响拾音。 其他安装方式 用户可以自行选购三脚架来固定TE30,三角架的承重至少为10.5kg,孔位尺寸和TE30底部孔位尺寸完全相同。

LXM调试软件Somove使用说明

L X M26调试软件S o m o v e使用说明安装LXM26调试软件调试软件 如果没有安装Somove,需要先安装Somove 下载地址: 安装好Somove 后需要安装Lexium26 的DTM 下载地址: 软件注册 如果尚未注册软件系统会自动提示注册,注册是免费的。 连接电脑 Lexium26通过CN3口(modbus485)和电脑进行通讯,施耐德标准通讯线缆型号是TCSMCNAM3M002P,此电缆连接电脑一端为USB口 在第一次进行调试时,需要查明电脑分配给此调试电缆的COM口,打开硬件管理器就可以看到,此处为COM4 确认COM口后,需要在Somove里面设定对应的COM口,单击编辑链接 选择modbus串行,并单击最右边编辑图标 选择对应的COM端口,单击应用并确定

然后电脑和伺服驱动器的通讯就可以开始了,单击连接 选择Lexium26 ,并单击连接 参数上载后后可以进行Somove在线调试 我的设备 用途:我的设备页面用于显示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的基本信息,包括 驱动器型号 驱动器序列号 驱动器固件版本 电机型号 驱动器额定/峰值电流 电机额定/峰值转速 电机额定/峰值扭矩 … 参数列表 用于:参数列表页面用于设置驱动器P参数,可以按照P参数组开设置,也可以按照操作模式来设置。 相关参数说明可以在Lexium26手册第九章查询

错误内存 用途:错误内存界面用来查看伺服的故障历史,可以显示当前故障,已经5次历史故障,并且指明故障原因和处理方式。 可视化 用途:可视化界面用于显示以下信号的状态或者数值 数字输出/输出 模拟量输入/输出 指定参数的数值 指定参数显示需要 1.选定要显示的参数 2.在右侧区域用鼠标选择显示区域 示波器 用途:可同时捕捉驱动器内部的最多4个变量,例如电流、电压、位置误差、实际速度等,并绘制成以时间为横坐标的曲线图,以此观察驱动器及电机的运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相应的做出控制环参数调整。 左侧三个输入区域分别用于: Channels:选择希望监视的参数 Trigger:选择开始捕捉参数的触发条件 Settings:选择需要做出调整的控制环参数 这三个输入区域可以分别用右侧示波器栏顶部的三个按钮打开 这是右侧示波器栏顶部的一排按钮,它们的功能是这样的: :用于打开和关闭左侧三个输入区域 :用于加载和保存捕捉到的波形文件 :用于导出和导入示波器的配置文件 :分别用于给波形曲线加注释,将波形拷贝为图形文件(*.png),设置FFT功能的采样参数 :用于对波形进行放大、缩小、移动 :分别用于在波形上加两个光标以准确读出光标点的数值,在示波器上显示波形名称样例,对波形进行FFT转换观察频域分布 示波器的一般使用顺序为: 1.在左边第一个输入区域中选择希望捕捉的参数: 1)按打开可以捕捉的参数列表,示波器同时最多捕捉4个参数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平面波解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平面波解】 令0ρ=,0J = ,可得自由空间(真空)中的Maxwell 方程组 0,E ??= (1) 0,B ??= (2) ,B E t ???=-? (3) 00,E B t με???=? (4) 其中真空介电常数(Permittivity constant )1208.8510F m ε-=?,真空磁导率(Permeability constant )60 1.2610H m μ-=?由实验测定。按照现行计量方案,确保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99 792 458 m/s.c = = 利用矢量分析公式 ()() 2 ,A A A ????=???-? 可以推导出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2222 2222 01100.E B E B c t c t ???-=?-=?? , (5) 这是6个独立的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即电场强度矢量E 或磁感应强度矢量B 的任意分量都 满足微分方程 22222222210.A A A A x y z c t ????++-=???? 若以平面电磁波传播方向为x 轴,波阵面平行于yz 平面,则场分量(,)A A x t =与位置坐标y 和z 无关,并满足如下简单微分方程 2222210,A A x c t ??-=?? (6) 作为练习,读者可以证明任何形如 (,)(),A x t A t kx ω=- 的函数都是波动方程(6)的解,只要其中的参数ω和k 满足

.c k ω =± 显然,简谐平面波 ()0(,),i t kx A x t A e ω-= (7) 是波动方程(6)的特殊解,其中2ωπ=和2k π λ=分别是简谐平面波的园频率和波矢量。 值得指出的是,电场强度矢量E 或磁感应强度矢量B 的6个分量必须同时满足Maxwell 方程组(1.15-18)四个微分方程。这就要求简谐平面波 ()() 00(,),(,)i t k r i t k r E r t E e B r t B e ωω-?-?== , 还必须满足一些附加条件,即 000000000,0,,,k E k B k E B k B E ωμεω?=?=?=?=- (8) 从而自由空间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平面电磁波可以写作 ()()00(,),(,)i t kx i t kx y z E x t E e B x t B e ωω--==e e , (9) 并且 0.E B c = (10) 类似地,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平面电磁波可以写作 ()()00(,),(,)i t kx i t kx y z E x t E e B x t B e ωω++==-e e . 简谐平面电磁波具有显著的横波特性,即 () 0.k E B ??=

制冷原理与设备指导书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指导书 郭兆均 主编 二00七年二月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可为“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专业课程进行演示性实验。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制冷(热泵)循环工作过程的理解,熟悉制冷(热泵)循环演示系统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掌握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并能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这套装置是采用玻璃作换热器的壳体,管路中有透明观察窗,因此,实验过程能让同学们清晰地观察到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面形成的二相流,使之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简图: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原理图 三、实验所用仪表、仪器设备: 1. 转子流量计 2.温度计 3.压力表 4.电压表 5 .电流表 6.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四、操作步骤: 1. 制冷循环演示的操作,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回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上,然后打开冷却水阀门,利 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把制冷系统中的四通阀调整至“热泵”位置上,再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 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实验结束后,必须先按下停止压缩机的开关,切断压缩机的供给电源,然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 1. 当系统做制冷运行时: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11121()P Q G C t t q =-+g (Kw )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22342()P Q G C t t q =-+g (Kw ) 热平衡误差为: 1221 () 100%Q Q N Q --?= ?

D06调试软件说明

D06调试软件说明 首先要将D06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好。用汽油启动汽车,通过专用串口连接线把D06与PC 机连接。启动D06调试软件。 启动后的主界面: VEHICLE CONFIGURATION 参数配置 DISPLAY 数据显示 AUTOCALIBRATION 自动配置 SA VE CONFIGURATION 保存配置 LOAD CONFIGURATION 读入配置 ECU REPROGRAMMING 重新编程 EXIT 退出

选择语言,操作如下图: 进入VEHICLE CONFIGUNATION 菜单,内部有F1、F2、F3、F4四张表格。F1表格的内容如下图:

Fuel type 燃料类型 默认状态: LPG (液化气) 选择项: Methane (天然气) Inj、喷射的方式 默认状态:Sequential (顺序喷射) 选择项:Full Group (分组喷射) Injectors 喷嘴类型 默认状态:Omvl FAST 选择项:Omvl STD Reducer:减压器类型燃料类型选择为Methane时,就没有此选项 默认状态: STD 选择项:MP 选择项:HP Type of revolution signal 转速信号的类型 默认状态:Standard 选择项:Weak No、of cylinders 汽缸数 默认状态:4 Cylinders 选择项:3 Cylinders Ignition type 线圈类型 默认状态:Two coils 选择项:One coil 选择项:RPM sensor 选择项:RPM sensor2 Type of change over 转换类型 默认状态:In acceleration 选择项:IN DECELERTION REV、THRESHOLD FOR CHANG-OVER 转换的转速 默认状态:1600 选择项:800—3000 REDUCER TEMPERATURE FOR CHANGE-OVER 转换时的减压器温度 默认状态:30

制冷原理及设备复习思考、练习题.doc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 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华为视频终端8036典型视频输出连接方法

1.远端一路动态图像;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一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假设显示设备有S端子接口,将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1(S端子)上,这样在观看远端会场的时候,可以单独显示远端会场,也可以通过画中画或者分屏同时显示本端会场和远端会场;假设显示设备只有莲花头接口,将显示设备接在Monitor(莲花头)上,并且将Monitor的镜像端口设置为Video Out 1(在视频输出设置中设置),这样在观看远端会场的时候,可以单独显示远端会场,也可以通过画中画或者分屏同时显示本端会场和远端会场。 2.远端一路动态图像;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两个显示设备; 主要需求是本端的显示设备一个观看远端图像,另外一个监控本地图像。 输出设置:监控本地图像的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2(莲花头)上;观看远端动态图像的显示设备如果有S端子,就接在Video Out 1上,如果只有莲花头,就接在Monitor上,并且需要将Monitor的镜像端口设置为Video Out 1(在视频输出设置中设置)。 3.远端一路动态图像,一路静态图像(如胶片);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一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因为本端只有一个显示设备,如果客户想要在显示设备上同时显示远端的动态和静态图像,需要将本端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1上,并且关闭其余所有的输出接口。通过本地遥控设置为分屏方式显示。(注:如果本端显示设备只有莲花头接口,需要接在Monitor上,操作方法同“2”) 4.远端一路动态图像,一路静态图像(如胶片);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两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本端显示设备一个接在Video Out 1上,用于显示远端动态图像。本端显示设备的另外一个如果只有莲花头接口,将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2,同时打开Video Out 2,关闭Video Out 3和VGA Out 接口;如果有VGA口,那么将显示设备接在VGA Out接口,同时需要打开VGA Out输出。(注:如果用于输出动态图像的本地显示设备只有莲花头接口,需要接在Monitor上,操作方法同“2”) 5.远端两路动态图像;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一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本端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1上,缺省情况显示设备显示远端主流,通过本端遥控设置为分屏,二分屏显示为本端动态图像和远端主流动态图像,三分屏显示为本端动态图像、远端主流动态图像和远端辅流动态图像。(注:如果用于输出动态图像的本地显示设备只有莲花头接口,需要接在Monitor上,操作方法同“2”) 6.远端两路动态图像;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两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本端显示设备一个接在Video Out 1上,用于显示远端主流动态图像,同时可以分屏显示。本端显示设备的另外一个接在Video Out 2上,只用于显示远端辅流动态图像。(注:如果用于输出动态图像的本地显示设备只有莲花头接口,需要接在Monitor上,操作方法同“2”) 7.远端两路动态图像;本端一路动态图像,三个显示设备; 输出设置:客户希望在本端进行遥控器控制操作的时候,远端看不见操作界面。参考“6”的输出设置,另外可以将第三个显示设备接在Video Out 3上,在视频输出设置中将控制界面的显示设备设置为Video Out 3即可。

串口调试软件使用说明2.0

串口调试软件使用说明 首先,运行该软件显示的是一个对话窗。在该界面的左上角有五个小的下拉窗口,分别为串口,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串口窗口应为仪表与计算机相连时所使用的串口。 波特率窗口选择仪表设置的波特率。校验位选择无。 数据位选择8位 停止位选择2位 在停止位的下面是显示区的选项,选择十六进制显示。 在整个界面的下方是发送区,主要选择十六进制发送,发送方式可选手动发送或自动发送。其中自动发送可设置发送周期(以毫秒为单位)。除直接发送代码外本软件也可直接发送文件。 仪表通讯协议如下: 通讯格式为8位数据,2个停止位,无校验位。 仪表读写方式如下: 读指令:Addr+80H Addr+80H 52H 要读参数的代号 写指令:Addr+80H Addr+80H 43H 要写参数的代号写入数低字节写入数高字节 读指令的CRC校验码为:52H+Addr 要读参数的代号,Addr为仪表地址参数值范围是0-100。 写指令的CRC校验码为:43H+要写的参数值+Addr 要写的参数代号。 无论是读还是写,仪表都返回以下数据: 测量值PV+给定值SV +输出值MV及报警状态+所读/写参数值 其中PV、SV及所读参数值均为整数格式,各占2个字节,MV占1个字节,报警状态占1个字节,共8个字节。 每2个8位数据代表一个16位整形数,低位字节在前,高位字节在后,各温度值采用补码表示,热电偶或热 电阻输入时其单位都是0.1℃,1V或0V等线性输入时,单位都是线性最小单位。因为传递的是16位二进制 数,所以无法表示小数点,要求用户在上位机处理。 上位机每向仪表发一个指令,仪表在0-0.2秒内作出应答,并返回一个数据,上位机也必须等仪表返回数 据后,才能发新的指令,否则将引起错误。如果仪表超过最大响应时间仍没有应答,则原因可能无效指 令、通讯线路故障,仪表没有开机,通讯地址不合等,此时上位机应重发指令。

TD调试软件使用方法

TD调试软件使用方法 TDebug(文件名TD.EXE)是调试8086汇编语言的工具软件。TD主要用来调试可执行文件(.EXE文件)。它具有功能强、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友善、稳定可靠等特点,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调试周期。 1.启动方法 使用TDebug软件时,必须有以下文件: TD.EXE——可执行文件。 在DOS状态下键入TD即可启动TD软件。 例如: C:\SY86>TD 文件名 或 C:\SY86>TD F1-Help F2-Bkpt F3-Mod F4-Here F5-Zoom F6-Next F7-Trace F8-Step F9-Run 10-Menu 如果在键入TD之后又键入了文件名,则TD就将指定的文件装入以供调试;如果不指定文如果在键入TD之后又键入了文件名,则TD就将指定的文件装入以供调试;如果不指定文件名,则可以在TD的菜单操作方式下取出文件,然后进入调试状态。 2.窗口功能和操作 进入TD调试软件后,屏幕上出现五个窗口,系统现场信息分别显示在各窗口内。如上图所示。图中,第一行为菜单信息,最后一行为热键信息,中间即为

窗口信息。 窗口由五部分组成,利用Tab键可在各窗口之间进行切换。 ⑴CPU窗口: CPU窗口分别显示段地址寄存器cs、偏移地址、十六进制机器码和源程序代码。“?” 对应的偏移地址表示当前PC指针位置;用“↑”“↓”键移动光标可以使窗口上下卷动以便观察前、后的程序代码信息及地址信息; ⑵寄存器(Registers)窗口: 寄存器窗口显示所有寄存器信息。用“↑”“↓”键移动光标可以选中任一个寄存器。 选中寄存器后按数字键即会弹出一个窗口: 窗口提示输入数据。此时在光标位置处输入数字就改变了该寄存器的数值; ⑶标志窗口: 标志窗口显示各标志位的当前状态。用“↑”“↓”键移动光标选中某一标志后,按回车键即可改变该标志状态; ⑷堆栈窗口: 堆栈窗口显示堆栈寄存器ss的信息,包括堆栈偏移地址和堆栈数据。“?”对应的偏移地址表示当前堆栈指针位置;用“↑”“↓”键移动光标可以选择堆栈指针位置,然后按数字键即会弹出一个窗口: 窗口提示输入字数据。此时在光标处输入数字就改变了该偏移地址的数值; ⑸内存数据(Dump)窗口: Dump窗口分别显示数据寄存器ds、偏移地址、字节数据和ASCII代码。用“↑”“↓”“→”“←”键移动光标可以选择某一内存地址,然后按数字键会弹出一个窗口: 窗口提示输入一个字节数据。此时在光标处输入数字就改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值。 3.菜单操作与热键操作

(整理)微波调试软件使用说明

D O C N O.:M A001 VER:5.0.0.0 2007-11

目录 一、系统构成 (3) 二、安装与卸载 (3) 三、图示方法 (3) 1、红点 (3) 2、绿点 (3) 3、蓝点 (4) 4、坐标 (4) 四、操作说明 (4) 1、SYSTEM(系统) (4) 2、DATA(数据) (5) 3、PARAMETER SET(参数设置) (5) 4、OPERATION(操作) (6) 5、INFORMATION(工程信息) (8) 五、调试方法 (9) A、数据显示部分 (9) B、参数设置部分 (10) C、调试过程 (10)

一、系统构成 系统由一个EXE文件构成,打开系统时会自动建立Log和Project 目录。Log用于保存日志时的默认路径,Project用于保存工程文件 时的默认路径。 系统同时支持整体式和分体式的微波调试。 二、安装与卸载 本系统不需要安装,是绿色软件,直接复制MW Analyzer.exe即可。 卸载时直接删除MW Analyzer.exe和自动生成的Log和Project目录 即可。 三、图示方法 1、红点 红点是按F的当前值为横坐标,U的当前值为纵坐标画出的点,“” 表示最近一次红点的位置。 2、绿点 绿点是按F的平均值(30次)为横坐标,U的平均值(30次)为纵 坐标画出的点,“”表示最近一次绿点的位置。只有当F的当前值与 平均值之差小于5时才打印出绿点。

3、蓝点 在画板上单击左键即可,同时会把当前的坐标显示到OPERATION 中的X,Y中。也可以输入X,Y的值,点击画蓝点。 4、坐标 坐标是按F、U的真实值显示出来,默认的坐标范围是F:0430H-082FH,U:0640H-0A40H,如果显示的坐标不在此范围内时时,请单击按钮,系统自动按当前的F和U的值为中 心点输入到中,你也可以手动输入此值。设定好中心 点的值以后,单击按钮确认以后,系统即会重新设定起始坐标。 鼠标右键可以在当前位置上显示坐标虚线,便于查看坐标。 四、操作说明 1、SYSTEM(系统) OPEN(打开) CLOSE(关闭) EXIT(退出系统)

大学物理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

§4-2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振动与波动 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波动是简谐波! 简谐波:波源以及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简谐振动。任何复杂的波都可看成是若干个简谐波的叠加。 对平面简谐波,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但同一时刻各质点的振动状态不同。需要定量地描述出每个质点的振动状态。 波线是一组垂直于波面的平行射线,可选用其中一根波线为代表来研究平面简谐波的传播规律。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设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沿 x 轴正向传播,在此波线上任取一参考点为坐标原点 参考点原点的振动方程为 x 区别 联系 振动研究一个质点的运动。 波动研究大量有联系的质点振动的集体表现。 振动是波动的根源。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00cos y A t ω?=+ 任取一点 P ,其坐标为 x ,P 点如何振动? A 和 ω 与原点的振动相同,相位呢?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的相位依次落后,波每向前传播 λ 的距离,相位落后 2π 现在,O 点的振动要传到 P 点,需要向前传播的距离为 x ,因而 P 点的相位比 O 点落后 22x x π πλ λ = P 点的振动方程为 02cos P y A t x πω?λ? ?=+- ?? ? 由于 P 点的任意性,上式给出了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将下标去掉 02cos y A t x πω?λ? ?=+- ?? ? 就是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如果波沿 x 轴的负向传播,P 点的相位将比 O 点的振动相位超前2x π λ 沿 x 轴负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x

02cos y A t x πω?λ??=++ ??? 利用 2ωπν=, u λν= 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又可写为 02cos y A t x πω?λ??=-+ ??? 02cos A t x u πνω??? =-+ ??? 0cos x A t u ω??? ??=-+ ??????? 即 0cos x y A t u ω??? ??=-+ ??????? 原点的振动状态传到 P 点所需要的时间 x t u ?= P 点在 t 时刻重复原点在 x t u ?? - ??? 时刻的振动状态 波动方程也常写为 02cos y A t x πω?λ??=-+ ??? ()0cos A t kx ω?=-+ 其中 2k π λ = 波数,物理意义为 2π 长度所具有完整波的数目。 ☆ 波动方程的三个要素:参考点,参考点振动方程,传播方向 二、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1、固定x ,如令0x x = ()002cos y t A t x πω?λ? ?=+- ?? ? 振动方程

《制冷原理与设备》期末复试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3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36.在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7.经过节流机构的高压冷凝液全部降压变为蒸发器所需的低压冷凝液。 (×)

串口调试助手3_用户手册

串口调试助手3.0版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串口调试助手3.0版 (1) 使用说明书 (1) 串口调试助手3.0版简介 (1) 安装串口调试助手3.0版 (2) 使用频道列表 (3) 使用A频道 (4) 使用B频道 (5) 使用C频道 (6) 使用D频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使用说明书串口调试助手3.0版简介 串口调试助手3.0版是WMD工 作室最新研发的智能调试工具, 是不折不扣的“串口助手”。 串口调试助手3.0版可以实现的功 能包括发送接受16进制数、字符 串、传输文件、搜索出空闲串口 等,此外,还可以搜索用户自定义设置其他的项目。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使用串口调试助手3.0版将提供自动更新功能,用于免费升级软件以及修正bug.。 1

软件使用说明书 安装串口调试助手3.0版 安装串口调试助手需要Windows 2000/XP/2003/Vista操作系统中 的任一种,Windows NT 4.0 下面 没有测试过,不保证可运行。 串口调试助手为绿色软件,下载 后只需要复制到硬盘上的指定目录中即安装完成。 因为要到网络上加查更新,如果您的计算机的安 全防护软件提示,该程序需要访问网络的时候, 建议选择“允许”访问。 2

软件使用说明书使用列表 软件安装完成后,直接双击“串口调试助手3.0”即可运行软件。 检查串口线是否连接到计算机和设备 上。如果2端都是本计算机上的串口, 一定确认串口调试助手打开的是您指 定的串口。 3

制冷原理与设备吴业正第二版复习大全B

制冷原理与设备练习题 一、填空 1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空调工程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进行控制。 3、相变: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发生相变时的吸热效应进行制冷的方法。 4、(1)制冷剂的分子量越小汽化潜热越大 (2)压力越高汽化潜热越小,当达到临界压力时,汽化潜热为零 5、吸附制冷系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6、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7、空气制冷机是以空气为工质,利用压缩空气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并对外作功,从而获得低温气流来制取冷量。 8、涡流管制冷是将高压气体沿切向引入管子内形成涡流,并分成冷热两股气流。 9、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 10、单位质量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容积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m3制冷剂蒸汽(以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2、单位理论功是指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制冷剂所消耗的机械功。 13、单位冷凝负荷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制冷剂在冷凝器等压冷却冷凝时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14、液体过冷的目的是减少节流后湿饱和蒸汽的干度 15、液体过冷的形式有再冷却器、冷凝器、回热器等。 16、冷凝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17、蒸汽过热的形式有蒸发器内过热、回气管道过热、封闭式压缩机内电机过热、回热器过热 18、过热分为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 19、在蒸发器内过热为有效过热,其他形式的过热为无效过热。 20、回热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过冷,又能使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过热。 21、制冷量是指制冷循环在单位时间内制冷剂从被冷却系统中吸收的热量。 22、不凝性气体积存于冷凝器或储液器的上部 23、若传热温差过小,则所需的传热面积也大。若传热温差过大,则压力比增大, 24、蒸发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和实际操作工况的变化引起的。 25、冷凝温度的变化主要有地区的不同及季节的变化及冷却方式的不同等原因引起的 26、CO2跨临界循环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及热泵热水器() 27、混合制冷剂分为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 28、劳伦兹循环由两个等熵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等压变温过程组成。29、29、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介质,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系统中的传热介质。 30、某制冷剂的分子式为其代号为 31、制冷剂环境影响指标ODP以R11为基准,GWP以CO2为基准, 32、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为有限溶解和完全溶解。 33、要求制冷剂和润滑油良好的绝缘性 34、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系统需要用载冷剂传送冷量。 35、载冷剂是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

LDS调试软件说明书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LDS ) 用户手册
莱得圣智能科技 莱得圣智能科技( 智能科技(上海) 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LDS2008)用户手册

一、 1. 2.

引言...................................................................................................................................3
系统简介...............................................................................................................................3 连接与准备...........................................................................................................................3 1) PC 机要求.........................................................................................................................3 2) 连接到 PC 机....................................................................................................................3 系统安装...........................................................................................................................4 系统安装...............................................................................................................................4 软件注册...............................................................................................................................7 主要视窗...........................................................................................................................7
二、 1. 2. 三、
1. 物理视窗...............................................................................................................................8 2. 逻辑视窗...............................................................................................................................8 3. 监控视窗...........................................................................................................................9 4. 文本视窗.............................................................................................................................10 四、 1. 2. 五、 1. 2. 3. 4. 5. 6. 六、 1. 2. 七、 八、 九、 1. 2. 加载数据......................................................................................................................... 11 从设备加载数据.................................................................................................................11 从磁盘文件加载数据.........................................................................................................13 设备配置.........................................................................................................................14 区、通道、重复通道、开关/调光....................................................................................14 AUX 输入配置 ....................................................................................................................15 附加区配置.........................................................................................................................16 区域连接配置.....................................................................................................................16 工程技术配置.....................................................................................................................17 动态数据显示.....................................................................................................................18 场景编辑.........................................................................................................................18 从物理视窗进行场景编辑 .................................................................................................18 从逻辑视窗进行场景编辑 .................................................................................................20 调度管理器.....................................................................................................................21 时钟.................................................................................................................................26 可配置面板.....................................................................................................................29 面板的常规设置.................................................................................................................29 面板的高级设置.................................................................................................................30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