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册(2006年出版)

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册(2006年出版)

湖北省暴雨等值线图修编说明

.湖北省暴雨等值线图修编说明

————————————————————————————————作者:————————————————————————————————日期:

目录 一、《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修编工作说明 二、湖北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点雨量分布图 图1.《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选用雨量站分布图图2.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图3.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图4.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图5.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图6.湖北省年最大3天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图7.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 图8.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 图9.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 图10.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 图11.湖北省年最大3天暴雨及cv等值线图 图12.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点雨量R值分布图 图13.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点雨量R值分布图 图14.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R值分布图 图15.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R值分布图 图16.湖北省年最大3天点雨量R值分布图 图17.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1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 图18.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 图19.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小时点雨量分布图

图20.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分布图 图21.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分布图 三、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 表1.《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选用雨量站属性表表2.湖北省各站年最大10分钟点雨量统计参数表 表3.湖北省各站年最大60分钟点雨量统计参数表 表4.湖北省各站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表 表5.湖北省各站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表 表6.湖北省各站年最大3天点雨量统计参数表 表7.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10分钟点雨量记录表 表8.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0分钟点雨量记录表 表9.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小时点雨量记录表 表10.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记录表 表11.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记录表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汇总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谭炳炎汇编 二○○八年四月于成都

详细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泥石流河沟汇流特点:全面汇流; 0.6的地区:Cs≒3.0 Cv Cv<0.45的地区:Cs≒4.0Cv Cv24 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查等值线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6、Kp 查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表; 7、H24p 设计频率p的最大24小时雨量(mm);H24p=Kp·H24 8、n值暴雨强度衰减指数;其分界点为一小时,n取值通常按下列二位小数取值:0.3、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 当t<1小时:取n=n1;查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多数情况都处于24>t>1小时这一状况:取n=n2; 求法:(1):查图(!) (2):采用当地资料; 1)、四川省水文手册计算方法: 手册给出了: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1日、3日、7日、和可能最大24小时等最大时段的暴雨和Cv等值线图、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Kp表供naan 查用。使用时首先查出所在地的H1/6、H1、H6、H24、Kp后,计算相应的H1/6p、H1p、H6p、H24p、值。再按需要求算各时段的设计暴雨量。 A、当历时t=1/ 6~1小时范围内: H tp =S p·(t)1—n1/6 = H1p·(t)1—n1/6=H1/ 6p·(t/6) —1 n 1/6 式中:S p = H1p·1n—1= H1p =H1/ 6p·(1/6)n1/6—1 n1/6=1+1.285 lg(H1/ 6p/H1p)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

一、基本公式: 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 以下采用)。它是假定汇流时间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 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 F R Q m τ τ 278 .0= (1) 当τ

【精品】湖北省暴雨径流计算方向(扩大版)

《湖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说明 水电部(83)水电水规字7号文通知指出:“各省(市、自治区)编制的《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在无实测流量资料系列的地区,可作为今后中小型水库(一般用于控制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下的山丘区工程)进行安全复核及新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的依据,可在当前水库工程普遍“三查三定”中发挥应用的作用,也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按水电部指示精神,对流域面积较大的大中型水库的设计洪水应该进行专门分析,本《图表》应用范围主要是中小流域.在地县水利部门应用较多,因此《使用说明》仍以手算方法为主,有电算条件的单位可根据本说明有关方法编制电算程序。

第一章瞬时单位线方法计算设计洪水 一、流域参数 本《图表》用于计算设计洪水的流域参数有:流域面积F (km 2)为设计流域出口断面以上集水面积,主河道长度L (km ),为出口断面沿主河道至分水岭的长度;主河道平均比降j 为主河道各高程转折点分段比降的加权平均值,一般用实际比值,瞬时单位线参数综合公式中j 以千分率计。 以上三参数,用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形图量算,如F <10km 2,应采用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为计算j ,在量算L 的同时,沿程读出若干河底高程i H (一般应在地形转折点和有等高线与河底线相交的点读数),量算相应两点间距i l ,按下式算j (见下页示意图). 201221110/]2)()()[(L L H l H H l H H l H H j n n n -++??++++=- (1—1) 式中:∑=n i l L 1也可令0H H h i i -= 2122111/])()([L l h h l h h l h j a a n ++??+++=- (1—2) 二、设计暴雨 1、点雨量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 120 分钟的降水) 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 二、 其他省市参考公式: 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 1.资料处理; 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 3.精度检验; 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 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 注意事项: 基础气象资料 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 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 8 场最大雨量记录; 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 20 年以上,最好有 30 年以上资料; 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 10 年以上,最好有 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 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 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 具体计算步骤: 一、公式拟合

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 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 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 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 二、精度检验 重现期~10 年 < /min < 5% 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 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2)暴雨样本年际变化特征——可以各年降水数据入选各历时基础暴雨样本的比例外评价指标,分

全省小型水库设计洪水位查算 方法

xx省小(2)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定型设计 设计洪水位查算方法(参考) 由于本次应急处理的小(2)型病险水库数量众多,按照常规设计步骤难已在短时期内完成除险设计。根据xx省小(2)型水库的特点:水库集水面积较小一般为1~5 km2,且水库及附近流域没有水文资料,水库设计洪水一般采用《xx 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规定方法进行计算。为便于各地有关单位对小(2)型水库应急除险设计,特编制xx省小(2)型水库设计水位查算图,供有关单位对小(2)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设计参考应用。 1 水库设计洪水位计算原理 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工程一个重要的特征参数,是水库大坝坝顶高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的确定,一般根据水库的规模、坝型,按照SL 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其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标准,然后根据水文资料条件,选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法,求得水库设计、校核洪水过程线,而后根据水库高程~容积曲线、水库水位泄流曲线,进行洪水调节计算,求得水库设计、校核频率下的最高调洪水位,即为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

2 本次小(2)型水库设计洪水位查算图编制方法 2.1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1)设计暴雨 根据xx省水文局2010年编制的《xx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有关附图(最大1h、最大6h、最大24h暴雨均值、Cv等值线图),将xx省归纳为赣北和赣南2个分区(详见图1),各分区时段点暴雨设计参数及设计采用成果见表2.1。 表2.1 xx省小(2)型水库分区暴雨设计参数及成果表 分区名称时段点暴雨参数和设计值备注 1h 6h 24h 赣南区均值(mm)45 70 110 1区Cv 0.4 0.45 0.4 P=2%(mm) 93.6 157.5 228.8 P=0.5%(m m) 113.8 195.3 278.3 赣北区均值(mm)45 85 140 7区Cv 0.45 0.5 0.45 P=2%(mm) 101.3 205.7 315.0 P=0.5%(m125.5 260.1 390.6

玉溪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

玉溪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订)1.总则 1.1 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是城市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城市化时期,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凸现。城市降雨特征会发生局地性变化。已有数据表明,部分城市每隔10年左右出现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玉溪近年来突发性、短时特大暴雨频发。依据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的理论,基于已有的降雨记录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城市暴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时间空间的分布等,是科学表达城市降雨规律的一种方法,同时要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以指导具体工作。 城市财富的聚集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因素使得城市对灾害的承受能力趋弱,降雨特征的趋势性变化对城市的防灾减灾提出挑战。新建、扩建城市室外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已建城市排水设施历史欠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城市降雨规律进行科学表达和定量分析。因此,开展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及修编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适用国家需求和玉溪城市发展需求,指导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及修编,特编制本编制玉溪本地暴雨强度公式。 1.2条款涉及的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如下(但不限于)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

(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QX/T 52-2007) (3)《地面气候资料30 年整编常规项目及其统计方法》(QX/T 22-2004) (4)《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QX/T 118-2010) (5)《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2.资料及方法 降雨资料是暴雨强度公式推算的基础,暴雨强度公式及查算图表编制应以国家气象站自记降雨资料为依据,资料使用玉溪市红塔区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年1月至2014年12月逐分钟降水自记资料。降雨资料完整、合理,所用资料真实可靠。 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的编制国家相关规范推荐的方法基础上进行推算,推算方法及过程科学合理,采用滑动统计降雨历时的年度最大值雨量,滑动步长为1min,降雨频率分布曲线拟合中经用皮尔逊Ⅲ型、指数型、耿贝尔型函数的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运算比较。三种函数曲线的最小二乘法均能通过对均方差计算。均能通过平均绝对均方差不宜大于0.05mm/min;在较大降雨强度的地方,平均相对均方差不宜大于5%规定的检验,皮尔逊Ⅲ型、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谭炳炎汇编 二○○八年四月于成都

详细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泥石流河沟汇流特点:全面汇流;的地区: Cs ≒ Cv Cv<的地区: Cs ≒ Cv 24 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查等值线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6、Kp 查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表; 7、H 24p 设计频率p 的最大24小时雨量 (mm );H 24p =Kp ·H 24 8、n 值 暴雨强度衰减指数;其分界点为一小时,n 取值通常按下列二位小数 取值:、、、、、、、、、、、、、 当t<1小时:取n =n 1 ;查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多数情况都处于24>t>1小时这一状况:取n =n 2 ; 求法:(1):查图(!) (2):采用当地资料; 1)、四川省水文手册计算方法: 手册给出了: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1日、3日、7日、和可能最大24小时等最大时段的暴雨和Cv 等值线图、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Kp 表供naan 查用。使用时首先查出所在地的H 1/6、H 1、H 6、H 24、Kp 后,计算相应的H 1/6p 、H 1p 、H 6p 、H 24p 、值。再按需要求算各时段的设计暴雨量。 A 、 当历时t=1/ 6~1小时范围内: H tp =S p ·(t )1—n 1/6 = H 1p ·(t )1—n 1/6=H 1/ 6p ·(t/6)n 1/6 —1 式中:S p = H 1p ·1n —1= H 1p =H 1/ 6p ·(1/6)n 1/6—1

第8章答案_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八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设计洪水 2. 流域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流域面雨量之间的关系,设计面雨量 3.同频率 4.同频率法 5.从经验频率点据偏离频率曲线的程度、模比系数K、暴雨量级、重现期等分析判断 6.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7.邻站直接借用法,邻近各站平均值插补法,等值线图插补法,暴雨移植法,暴雨与洪水峰或量相关法 8.算术平均法 9.泰森多边形法 10.流域上雨量站分布均匀,即各雨量站面积权重相同 11.适线 12.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暴雨动点动面关系 13.实测大暴雨 14.水汽因子,动力因子 15.大,小 16.设计的前期影响雨量P a,p,降雨径流关系 17. W m折算法,扩展暴雨系列法,同频率法 18.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个特定流域一定历时的理论最大降水量 19.可能最大暴雨产生的洪水 20.垂直地平面的空气柱中的全部水汽凝结后 21.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个特定地区露点的理论最大值 22.饱和湿度 23.水汽条件,动力条件 24.水汽压,饱和差,比湿,露点 25.大,低

26.假湿绝热过程 27. 0.2/h 28. P W W P m m = ,P W W P m m m ηη= 29.历史最大露点加成法,露点频率计算法,露点移植法 30. 24℃ 31.(1)通过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或水文手册)查算统计历时的设计暴雨量,(2)通过暴雨公式将统计历时的设计雨量转化为任一历时的设计雨量 ㈡选择题 1.[c] 2.[c] 3.[a] 4.[b] 5. [a] 6. [d] 7. [d] 8. [c] 9. [b] 10.[d] 11.[c] 12.[a] 13.[b] 14.[b] 15.[b] 16.[d] 17.[b] 18.[d] 19.[d] 20.[c] 21.[d] 22.[b] 23.[a] 24.[b] 25.[b] 26.[c] 27.[a] 28.[c] 29. [b] ㈢判断题 1.[T ] 2.[F] 3.[F] 4.[F ] 5. [T ] 6. [F ] 7. [T] 8. [T] 9. [T] 10.[T] 11.[T] 12.[T] 13.[T] 14.[T] 15.[F] 16.[T] 17.[T] 18.[F ] 19.[T ] 20.[F] 21.[T] 22.[F] 23.[T] 24.[F ] 25.[T ] 26.[T] 27.[T] 28.[T] 29.[F] 30.[F ] (四)问答题 1、答: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最直接,精度也较高。但在以下几种情况,则必须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即:①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②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 ③要求多种方法,互相印证,合理选定;④PMP 和小流域设计洪水常用暴雨资料推求。 2、答: 洪水与暴雨同频率,即某一频率的暴雨,就产生某一频率的洪水。如百年一遇的暴雨,就产生百年一遇的洪水。 3、答: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是:①暴雨选样;②推求设计暴雨;③推求设计净雨;④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4、答:判断大暴雨资料是否属于特大值,一般可从经验频率点据偏离频率曲线的程度、模比系数K 的大小、暴雨量级在地区上是否很突出,以及论证暴雨的重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5、答:特大值处理的关键是确定重现期。由于历史暴雨无法直接考证,特大暴雨的重现期只能通

全国各地暴雨强度公式

序号省、 自治 区、 直辖 市 城 市 暴雨强度公式q20 资料年份及 起止年份 编制 方法 编制 单位 备注 1 安徽安 庆 198 25 1954~1979 ?td> 安庆 市市 政工 程管 理处 ?td> 2 安徽安 庆 191 25 1955~1979 解析 法 同济 大学 ?td> 3 安徽蚌 埠 174 24 1957~1980 数理 统计 法 蚌埠 市城 建局 ?td> 4 安徽合 肥 186 25 1953~1977 数理 统计 法 合肥 市城 建局 ?td> 5 安徽合 肥 184 25 1953~1977 解析 法 同济 大学 ?td> 6 安徽淮 南 200 26 1957~1982 ?td> 上海 市政 工程 设计 院 ?td> 7 安徽苏 州 149 21 1959~1979 CRA 方法 南京 市建 筑设 计院 ?td> 8 安徽芜 湖 188 20 1956~ 1976(缺 1968) 数理 统计 法 芜湖 市政 公司 ?td> 9 安徽芜 湖 190 20 1956~ 1976(缺 1968) 解析 法 同济 大学 ?td>

10 北京北 京 187 40 1941~1980 数理 统计 法 北京 市市 政设 计院 适用于 P=0.25 ~10a, P=20~ 100a另 有公式 11 北京北 京 186 40 1941~1980 解析 法 同济 大学 ?td> 12 福建长 乐 180 20 1979~1998 ?td> 福建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2004 年2月 第二版 手册新 补充的 公式) 13 福建长 汀 207 14 1985~1998 ?td> 福建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2004 年2月 第二版 手册新 补充的 公式) 14 福建崇 安 218 17 1974~1990 ?td> 福建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2004 年2月 第二版 手册新 补充的 公式) 15 福建东 山 223 20 1979~1998 ?td> 福建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2004 年2月 第二版 手册新 补充的 公式) 16 福建福 安 206 25 1966~1990 ?td> 福建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2004 年2月 第二版 手册新 补充的 公式)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年级:2012 题目: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学生姓名:周凯学号:2012215335 指导教师姓名:黄治勇职称:研究员 年月日

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概论 (2) 1.1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1.1.1论文的选题背景 (2) 1.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4) 2 实验过程 (4) 2.1 所用资料 (4) 2.2 武汉市降雨频率分析 (5) 2.3 降水极大值的时间分布特征 (6) 2.4 暴雨日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6) 2.5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7) 3 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8) 4.1 结论 (14) 4.2 讨论 (15)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摘要:作为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武汉处在我国南北气候过度带,暴雨灾害频繁发生,在面对城市发展对排水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时,必须要有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来给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做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暴雨公式进行阐述,并通过武汉近年来降雨分布、频率等资料(1951-2012),对武汉市降雨频率、降水极大值时间分布特征、暴雨日年际变化特征和暴雨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指数分布、耿贝尔、皮尔逊三种现行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差异性的探讨并从中选取皮尔逊法对武汉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拟合。再通过对暴雨强度公式的精度进行检验,并最终得出相对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并在降雨分析过程中发现如下几个结论:武汉年降雨量在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丰水年与枯水年的一个循环平均年数为15年、夏季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的64.5%、在武汉24小时降雨量情况中16时占24小时降雨量的比例最大,约占38.9%。且降雨分布主要集中在13至18时这7个小时内。通过以上结论可以为武汉暴雨预警及洪水设计提供针对性的预防。 关键词: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降雨历时 Calc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heavy rain intensity formula in Wuhan Abstract:As one of ten million population in large cities, Wuhan in China, the climat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ver the zone, the rainstorm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face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drainage system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which must be accurately the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to do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urban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rainstorm formula is describ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are applied, the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suitable method is chosen to fit the Wuhan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Key words: Heavy rain intensity formula, Recurrence period, Duration of rainfall

贵州省暴雨洪计算实用手册 修订本

贵州省暴雨洪计算实用手册 (修订本) 小汇水流域部分 王继辉 (贵州省水文总站)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史学政高级工程师和省水文总站汪德麟高级工程师参加讨论在和确定修订方案及成果报告,对各应用单位对《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以关心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特在此表示感谢!本修订报告经贵州省水力电力厅黄付华副总工程师、吴焕德总工程师审阅。) 《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于1983年编制完成。多年来为我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矿、铁路、城市规划和建设经及教学、科研等部门所广泛应用,特别是短缺水文资料地区中、小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暴雨洪水计算或其管理运行中的防洪安全复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较大的效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好评,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特别小汇水面积使用范围及小汇水面积雨洪计算公式的计算成果可能有相当的偏差。为省水利电力厅指定原编制单位进行补充和修订。 对于汇水面积300km 2 以内的、且几何特征值4 /13/1F J L = θ低于30的小流域,应用本修订提供的雨洪计算公式取代原《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以下简称原《手册》)的有关部分,即原《手册》中的(3-5-2)式和原《手册》第33~35页“标准计算式的简化”部分以及有关的附图,附表,对θ高于30的中小流域仍然应用原《手册》的雨洪计算公式。 本次修订的小汇水面积雨洪计算公式,仍然循原《手册》的基本思路,由于目前我省仍缺少汇水面积的实测水文资料,因而主要还是参考省外有关资料,参照省内应用原《手册》的效果和经验以及各地暴雨洪水计算的经验修订的,故难免还会有不足和片面之外,望继续

批评、指正。 1、基本思路 根据我省基本资料情况,河流汇水特性以及服务对象等,编制《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时,仍然选定推理公式法,并推荐以采用径流系数的产流分析方法为基础推求雨洪标准计算公式。 本次修订汇水面积雨洪计算公式,主要考虑了影响雨洪计算公式结构的关键性的经验关系即汇流参数地区综合经验关系以及有关的边界条件,参照外省的类似经验关系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汇流参数m 和流域几何特征值θ之间的地区综合关系m ~ θ,由于面积较小的小流域及特小流域中坡面汇流随着面积渐小而逐渐起主导作用,各站参与地区综合的m 稳系反映大洪水的汇流特征,不同θ值的流域汇流条件相对地差异较小,因而m ~ θ线坡度较缓。随着面积增大,河槽汇流比重加大 汇流速度增加较快,汇流参数m 增大较多,汇流m ~θ线坡度较陡,所以m~θ线是转折的。参照《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一书综合国内几个地区m~θ关系及邻近省区m~θ关系的趋势,结合我省某些自然地理分类(Ⅰ2类)点据分布情况,我省m~θ线大约在θ=30处转折,当θ>30,m~θ线坡度较陡,即原《手册》确定的m=r θ0.73;当θ<30,m~θ线坡度较缓,如图中所定m=rθ0.22。 ⑵确定小面积m~θ的趋势时,由于我省实测资料特少,因此,除考虑点据外,还对我省 可能出现的最小θ和m 值进行估计,假定流域汇水面积为1km 2 时,对于主河道坡降很大(如 100‰)的特小流域,设若干种流域形状系数,其最小的θ不小于3.0。取θ=3为应用范围的最小值。 由我省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的汇流参数m 值,最小值m=0.4,原《手册》在与邻省区典型流域汇流参数比较的综合材料中,我省最小汇流参数为m=0.31~0.39,结合我省分类m~θ关系点据分布,Ⅰ2类(丘山间谷坝、强岩溶、植被差)的m 值最低,其小面积的点据较多,依照其点据分布趋势,确定m~θ线在θ=30处转折后通过θ=3.0。m=0.3处,m~θ线与Ⅰ2类点据配合得还比较好,亦即在应用范围内取我省的最小汇流参数m=0.3。 为此小汇水面积流域的m~θ关系拟合为22.01θr m =。 ⑶鉴于其他各自然地理分类(Ⅰ1、Ⅱ1、Ⅱ2、Ⅱ3)小汇水面积流域的点据更小,同时考虑推导小汇水面积雨洪计算公式的方便,其他各自然分类的m~θ定为与Ⅰ2类m~θ平行的一组线,即均在θ=30处转折,22.01θr m =。地区综合参数的非几何特征系数r1值综合如表1,表中分类即原《手册》的分区。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谭炳炎汇编 二○○八年四月于成都

详细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泥石流河沟汇流特点:全面汇流; 0.6的地区:Cs≒3.0 Cv Cv<0.45的地区:Cs≒4.0Cv Cv24 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查等值线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6、Kp 查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表; 7、H24p 设计频率p的最大24小时雨量(mm);H24p=Kp·H24 8、n值暴雨强度衰减指数;其分界点为一小时,n取值通常按下列二位小数取值:0.3、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 当t<1小时:取n=n1;查图或采用当地资料; 多数情况都处于24>t>1小时这一状况:取n=n2; 求法:(1):查图(!) (2):采用当地资料; 1)、四川省水文手册计算方法: 手册给出了: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1日、3日、7日、和可能最大24小时等最大时段的暴雨和Cv等值线图、皮尔逊Ⅲ型典线的模比系数Kp表供naan 查用。使用时首先查出所在地的H1/6、H1、H6、H24、Kp后,计算相应的H1/6p、H1p、H6p、H24p、值。再按需要求算各时段的设计暴雨量。 A、当历时t=1/ 6~1小时范围内: H tp =S p·(t)1—n1/6 = H1p·(t)1—n1/6=H1/ 6p·(t/6) —1 n 1/6

江西省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序号 县(市)名 暴雨强度公式 (L/s ·hm 2) 资料记录年数(a ) 备注 1 南昌 64 .0)4.1()69.01(1598++= t LgP q 35 用7年自动记录雨量资料统计法求得 64 .0)4.1()69.01(1386++= t LgP q (487,423) 2 新建 64 .0)4.1() 69.01(1464++=t LgP q 18 446 3 景德镇 7 .0)8() 60.01(2226++=t LgP q 27 370 4 萍乡 79 .0)10() 78.01(2619++=t LgP q 30 308 5 九江 7 .0)8() 60.01(2307++=t LgP q 73 383 6 彭泽 66 .0)8() 58.01(1350++=t LgP q 15 248 7 湖口 7 .0)8() 60.01(2198++=t LgP q 32 365 8 瑞昌 7 .0)8() 60.01(1707++=t LgP q 14 284 9 都昌 7 .0)8() 60.01(1323++=t LgP q 20 220 10 德安 74 .0)9() 70.01(1171++=t LgP q 12 74 .0)9() 70.01(1771++= t LgP q A=1771?166 11 永修 64 .0)4.1() 69.01(1330++=t LgP q 30 405 12 星子 7 .0)8() 60.01(1860++=t LgP q 29 309 13 武宁 79 .0)10() 78.01(2273++= t LgP q 18 368 14 修水 79 .0)10()78.01(3246++= t LgP q 21 用6年自动记录雨量资料统计法求得 79 .0)10()78.01(3006++= t LgP q (382,354) 15 上饶 71 .0)5() 47.01(2374++= t LgP q 22 463 16 婺源 71 .0)5() 47.01(1818++= t LgP q 23 355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表3.1.2灌溉设计保证率 表3.3.3灌排建筑物、灌溉渠道设计防洪标准 3.3.3灌区内必须修建的排洪沟(撇洪沟),其防洪标准可根据排洪流量的大小,按5~10a 确定。 附录C 排涝模数计算 C.0.1经验公式法。平原区设计排涝模数经验公式: Q=KR m A n (C.0.1) 式中:q ——设计排涝模数(m 3/s ·km 2) R ——设计暴雨产生的径流深(mm ) K ——综合系数(反应降雨历时、流域形状、排水沟网密度、沟底比降等因素) m ——峰量指数(反应洪峰与洪量关系) N ——递减指数(反应排涝模数与面积关系) K 、m 、n 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实地测验确定。(规范条文说明中有参考取值范围) C.0.2平均排除法 1平原区旱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12.0.(4.86-= C T R q d 式中 q d ——旱地设计排涝模数(m 3/s ·km 2) R ——设计暴雨产生的径流深(mm ) T ——排涝历时(d )。

说明:一般集水面积多大于50km 2。 参考湖北取值,K=0.017,m=1,n=-0.238,d=3 2.平原区水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 22.0.(4.86'1----= C T F ET h P q w 式中q w ——水田设计排涝模数(m 3/s ·km 2) P ——历时为T 的设计暴雨量(mm ) h 1——水田滞蓄水深(mm ) ET`——历时为T 的水田蒸发量(mm ),一般可取3~5mm/d 。 F ——历时为T 的水田渗漏量(mm ),一般可取2~8mm/d 。 说明:一般集水面积多小于10km 2。 h 1=h m -h 0计算。h m 、h 0分别表示水稻耐淹水深和适宜水深。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培训教材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第二节:(五)渠道设计流量简化算法 1.续灌渠道流量推算 (1)水稻区可按下式计算 η αt Ae 3600667.0Q = 式中:α——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占控制灌溉面积的比例)。 A ——该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 e ——典型年主要作物用水高峰期的日耗水量(mm ),根据调查确定,一般粘壤土地区水稻最大日耗水量8~11mm ,最大13mm 。 t ——每天灌水时间(小说),一般自流灌区24小时,提水灌区20~22小时。 η——渠系水利用系数。 (2)旱作区可按下式计算 η αTt mA 3600Q =

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表

湖北省基础水文数据库建设 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 二OO九年四月

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参加人员:

1、项目基本情况和现状 1.1项目概况 基础水文信息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信息和战略资源,是水文事业服务于社会、经济、环境、交通、生态等领域的主体信息产品,是一切水事活动决策的依据。基础水文数据是水文数据中种类最多、质量最高、数据量最大、且代代相传的数据,是对地球水圈的最真实最完整记载,基础水文数据是人们改造地球水圈及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基础水文数据主要包括降水、蒸发(及其辅助项目)、水位、流量(水量)、泥沙、水温、冰凌、潮汐等水文要素的调查、实测、摘录数据和日、旬、月、年统计特征值,以及与这些数据获取和使用紧密相关的水流衔接、测站分布、测站属性、断面信息、率定信息、方法信息、数据说明和数据可靠性信息,根据基础水文数据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水文分析计算,将其与水利工程数据相结合,可实现水力学计算和水利计算。因此,基础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是重要的水文基础业务。我省水文经过5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水文数据资料,如何将这些基础水文信息管好、用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水文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围绕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水利厅党组对水文及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力争进入“全国先进、中部一流”的地位。为此,省水文局党委提出了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水文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加大了工作力度,在水、雨、墒、旱情信息采集、水资源水质自动监测以及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初步实现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和监

湖南省暴雨查算手册(棠兴河坝50年20年10年水文情况)

2.3洪水分析 棠兴国光河坝工程位于涓水一级支流桃花港下游处,衡山县白果镇国光村境内,距衡山县城42km,白果镇3km,基本无实测水文资料,因此,本次洪水复核的参数参照《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进行计算,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1)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频率:P=5%,校核洪水频率:P=2% (2)设计校核暴雨的查算: 根据《衡山县水资源特征值统计及估算成果表》,棠兴国光河坝工程位于涓水一级支流桃花港下游处,衡山县白果镇国光村境内,距衡山县城42km,白果镇3km。桃花港发源于衡山祝融峰北侧,由望峰乡樟树屋场入境,经岭坡至白果紫雾江入涓水,全长约20km。河坝坝址位于桃花港下游,控制流域面积106.0km2,干流长度22.4km,河流坡降43.0‰。 (3)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对于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枢纽中的水闸,其级别可根据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及水闸自身的重要性确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棠兴国光河坝是一处具有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棠兴国光河坝最大过闸流量535.69m3/s,工程规模为中型,其工程等别为Ⅲ等。 水闸枢纽中的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所属枢纽工程等别、作用和重要性划分级别,其级别表2.1确定: 表2.1 水闸枢纽建筑物级别划分 级别为3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

平原区(Ⅲ等)水闸的防洪标准为:设计洪水重现期为30~2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50年。本工程属于丘陵区水闸,位于白果镇国光村境内,且失事后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不大,故本次洪水标准按下限取值。桃花港河坝采用的洪水标准为: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年。 该区洪水过程线的计算,由于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设计洪水采用暴雨资料推求。查1984年湖南省水利厅编《暴雨洪水查算手册》,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系统》计算设计洪水。 根据棠兴国光河坝所处地理坐标和集水面积,利用《手册》查得该水库属湖南省暴雨一致区第八区,其流域特性如下表: 表2-2 流域参数查算成果表 用图解法求净峰流量Q m及汇流历时τ,成果见下表。 表2-3 棠兴国光河坝设计洪水成果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