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_张红飞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_张红飞

一、民族认同:现代化进程中的焦虑所谓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对于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一直存在但并非始终显著的问题。所谓一直存在,指的是每一个人类成员由于自然的原因,总是天生地属于某一个族群,在传统社会中,极少有质疑自己民族归属的可能,民族认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不会成为显性的问题。不过18世纪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很多民族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发展,被动地进入现代化,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民族认同便成了问题。

对中国而言,这一形势直到清末才出现。由于晚清保守式变革的失败,中国以激进的革命形式进入到现代化的序列之中,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都是如此。就文化层面而言,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使得文化的延续性一时间被压制(1),在随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文化政策都没有给传统文化留下太多空间,

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断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化,本来就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割裂,中国发展的这种特殊性更是深化了这种断裂。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卷入经济全球化。这种全球化的经济诉求加快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得原先的文化独立性被打破,文化同质化的倾向逐渐显现。同时,又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不均衡,欧美在全球化状况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欧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强势文化,所谓文化的同质化也就是对欧美文化的模仿和趋同,而并非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立或综合发展。

如此一来,当今中国的民族认同必然面对着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与从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中产生的文化断裂的双重压力。如果说这是民族认同的离心力的话,那么在这些离心力加大的状况下,还伴随着民族认同向心力的减弱,而之所以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化所带来的个人意识的增强。现代化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单子”式的个体,“他基本上是独自负责确定他所扮演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

张红飞

(安庆师范学院办公室,安徽安庆

246133)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断裂的危险,这给民族认同带来了巨大冲击,原有的认同基础已无法完全有效。现代民俗艺术因其民俗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凭其传承性、社会性和象征性而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各自单独作为认同基础时的缺陷。在民族认同的视阈下,正视和解决现代民俗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尤其是整合城市民俗和农村民俗共同的民族精神资源,无论是对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塑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民族认同;现代民俗艺术;城市民俗;传承性;社会性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 (2013)06-0167-00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407)

作者简介:张红飞(1976—),安徽宿松人,安庆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俗礼仪。

167

网络出版时间:2013-11-15 16:2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7648897.html,/kcms/detail/34.1003.G0.20131115.1627.032.html

2013.6

的和宗教的角色”[2]63,他不再是整体的有机部分,

而是和整体保持着一种契约关系;和他人也不是

自然融洽,而是把他人看作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

段。这些人抱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每一个人天

生的有别于其他的个人,而且与被称作‘传统’的

过去时代的思想行为的各种各样的忠诚背道而

驰”[2]62。这就从内部极大地削弱了民族认同的强

度。

在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认同受

到不断的冲击,尤其是在青年中,这种危机尤为

明显,正如澳大利亚学者奈特所言:“根据一项青

年价值取向研究报告,在中国青年中发生了一系

列重大转变。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统一价值观转

向多元价值观,从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主义,从盲

从转向独立,从政治转向经济。这些转变的结果

是,青年人的‘民族国家观念’弱化。”[3]当然,我

们绝不认为中国人已经模糊了自己的民族身份,

而是说这种民族的归属感变得越来越抽象;也不

是说中国人不希望感受和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

而是说这种民族认同变得越来越缺少载体。换言

之,民族认同的理性认知方面还是很牢固的,但

在感情依附方面却受到很大威胁。如何在人与

人、人与民族实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流畅、真切、

可靠的感性联系,是实现民族认同的当务之急。

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明的是:其一,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是一个概念。其二,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其民族认同的复杂性是不

言而喻的。比如,在单个民族层面,北方拥有语言

的民族(如维族、哈族),其民族自身认同始终强

烈,而在国家层面,可能未必如此。我们在此强调

的既是现代化进程中民族认同的弱化,更是全球

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某种缺失。当然,严格说来,

这种缺失更多的是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行为选择的工具理性等,而并不能完全归因

于全球化。其三,笔者无意于预设现代化与民族

认同缺失之间的必然关系,事实上,我们应注意

到,两者之间的成因是复杂的,传统和现代之间

并非仅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或许从本质上来

说,民族认同的形成更应该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

以后的焦虑,而并非现代化、全球化过程所带来

的危机。

二、现代民俗艺术: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

提醒我们,民族并非是一个天然的一成不变的实

体,“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4]6,“它是想象

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

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

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

一位成员的心中。”[4]6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满足于

人们自然而然地归属于其所在的一个民族实体,

而必须研究那些想象的方式,通过一些特殊的文

化手段来巩固民族认同的基础,来强化甚至固化

那些联结民族成员的共同“意象”。在现代化的进

程中,这尤为重要。

那么,有哪些“想象”的方式可以作为实现民

族认同的基础呢?我以为主要有四种:

宗族制度。这是一种来自血缘的天然联系,

曾是民族认同最基础和最坚固的部分。在传统中

国,宗族制以祠堂、家谱等不同方式不断被强化;

又由于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模式,民族国家的

认同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经典文献。经典文献保存着一个民族的核心

价值观,它的神圣性和有效传承极大地巩固着民

族认同,成为联结民族成员的重要的精神文本。

比如犹太人,尽管他们流离失所,分散各地,但他

们的经典文献(比如《希伯来圣经》、《塔木德》等

民族宗教文献)使他们民族认同十分牢固。

宗教。这是一种构成认同的强大力量。在历

史上的某些时期,对某些民族国家,宗教是一种

强有力的认同基础,如英国的圣公会。

民俗艺术。这是一种构成认同的富有活力的

基础,它的亲切、鲜活、绵延,对于保存和激活民族

认同意义重大,正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所指出的,能为民族成员“提供持续的认同

感”。艺术之所以成为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

是因为艺术具有感性、具体、审美的优势,能够调

动人们的情感,并通过想象性的共同意象使接受

者趋于共同的心理指向,也就是说,“艺术创作的

作品能够以它们所唤起的观念的体验的共同性把

人们联合起来,这些作品本身作为交际的动因,在

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某种共同体的统一”[5]。168

纵观以上实现民族认同的四种方式,特征各异,在不同时代发挥的作用也强弱不一。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的是,能够在现代语境中显示出强大效力的民族认同方式,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性。

在我看来,这种民族认同方式至少需具备五大特性:其一,它应当具有足够宽广的民众基础,是大众能够普遍参与的某种集体行为,而绝不能只是少数精英所独享的沉思;其二,它应当立足于日常生活,而又不局限于日常生活,需要有一个精神内核;其三,它应当是特殊与普遍的结合,换言之,对本民族它是普遍的,而对于其他民族,它又是特殊的;其四,它应当具有感性的因素,而不能只是形而上的思辨;其五,它应当是可以传承的,因为唯有可以传承,才能延续民族的集体记忆。

比照这几个特性,我们看到:宗族出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日益淡出,尽管它在不同民族、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但已不再是一个有效沟通人与人、人与民族之间关系的中介,其稳固性和有效性远不及在传统社会中所表现的那样。而经典文献虽在近代以来屡遭打压,但其传承性始终强大。问题是,在古时,经典文献的传播主要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之中,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它们已显得晦涩抽象,虽然人们在理智上大都认可它的价值,但在感性上却终究隔了一层,而如何实现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化则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而中国文献经典的特殊之处还在于,20世纪的几次激进运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其作为经典的合法性,扰乱了其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传承。直到21世纪初,知识界才又开始提倡读经,试图复兴“国学”,在现代语境中,这无疑是一种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的方案,但其困难在于,读经之传统自蔡元培1912年从学制中摒弃后,便已丧失了制度基础,而要想在西方文化模式深刻影响下的当下中国重建这种传统,其难度可想而知。此外,虽然读经在2004年前后成为一时热点,后又经过于丹等明星学者推波助澜而日益受到关注,但究其实质而言,这种方式更多的还是一种时尚式的追捧,一种“心灵鸡汤”式的肤浅慰藉,国学之精神依然未得到有效的清理和重构,依然是游离于国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就宗教而言,虽然它是民众的、日常的、传承的,也有感性的层面,但在中国本来就缺少一定的现实基础,在不与宗族制度结合的状况下,更是无法成为民族认同的方式。宗教的复杂性还在于,它既可能是一种强化民族认同的力量,也可能是一种弱化民族认同的力量,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既可能同一,也可能排斥,如基督教,它所宣扬的普世观念对民族认同来说就是一种威胁。

相较而言,民俗艺术则比较符合以上几点特性,诚如段宝林先生所言:“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具体形式,世界各族人民都生活在一定的民俗形式之中,民俗是最有民族特色的。”钟敬文先生也强调:“民俗文化,由于它的广泛存在和潜在作用,它在凝聚团结民族成员的作用方面,特别显得重要。”[6]我们知道,民俗学本身也正是在民族运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比如在民俗研究的发源地之一的德国,就始终有着很浓厚的民族主义气息。(2)在中国,民俗学的兴起也同样如此,是在20世纪初的亡国灭种的民族危难中萌生的。

如前所言,艺术本身就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我们知道,艺术在它的早期,就曾是一种氏族活动,只有同一氏族的人才可以参与。但艺术后来的发展使艺术的情况变得复杂,艺术脱离了它原本的氏族意味,部分变得十分专业化,其创作和传播脱离了大众,仅限于贵族和士人阶层,成为一种鉴赏的对象。这些高雅的艺术形式固然包含着民族精神,但却缺乏大众性,偏离日常生活,难以引起民众的普遍参与。现代艺术也是如此,甚至显得更加曲高和寡,“现代艺术总有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大众,因而它本质上是无法通俗普及的,更进一步讲,它是反通俗普及的。”[7]而那些和大众紧密相连的艺术则成了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不过随时空变换,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仅仅成为民俗馆中的展品,失去了传承性,无法在现代再引起人们的普遍认同。而那些在当下依然流传的民间艺术,也就成了现代民俗艺术,具有现代性、大众性、审美性等多重品格。

所谓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8]75。作为民俗和艺术的结合,民俗艺术因此有其独特性,按陶思炎先生的看法,民俗艺术学有着三个重要的理论支点,“‘传承论’、‘社会论’、‘象征论’,它们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8]76这也就揭示出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

169

2013.6

了民俗艺术有着三个根本特性,即传承性、社会

性和象征性,而这些特性正表现出它对于巩固民

族认同的积极作用。

传承性意味着,“民俗艺术不是无本之木、无

源之水,其发生和存在既不会突然偶见,也不会

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历史的脉络和代代相传的印

迹……它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体现出古今

相贯、承前启后的特点。”[8]76这种传承性由民俗

和艺术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民俗本身就有着很

强的传承性,但这种传承因为现代化进程有所损

耗,而艺术对这种损耗则能有所弥补。我们知道,

艺术有着普世性,也就是说,一流的艺术是跨越

时空的,能被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欣

赏。我们说过,民族认同的基础是需要特殊性的,

要体现出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差异,所以艺术

的普世性对民族认同有时是负面性的,但另一方

面,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艺术的

普世性有着独特的作用,那就是能弥合社会转型

带来的民俗的断裂,强化民俗的传承性,帮助完

成民俗的时空转换。从时间上而言,民俗艺术的

传承特征能使民族精神从古至今延续而来;从空

间上而言,又能使乡村民俗中的民族精神过渡到

城市民俗中去,这就从整体上有助于完成民族精

神从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跨越。而民

俗的自身的特性又能克制艺术的过度的普世性,

使其负面作用能最小化。

社会性意味着民俗艺术有着广泛的民众基

础,“民俗艺术从总体上来说,不是某个个人的独

创,它不以个性风格相标榜,而是社群风俗的体

现,集体创作的延伸,其间虽有个人的局部改进

或创新,但仍顺应社会风俗的氛围,其社会性仍

强于个体性。”[8]76这在个体日益单子化的时代意

义重大,人们越来越感到自己孤立于社会,孤立

于他人。这种孤立不是客观事实上的,而是精神

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越来越缺乏情感沟通的

方式,更多是经济、政治等功利方面的交往。艺术

固然是充满情感的,但单纯的艺术很多只是适合

于个体的独自欣赏,标榜个性,而不是一种大众

普遍参与的形式。另一方面,艺术虽然有普世性,

但它又有等级性,不是对所有人都平等,它常常

是一种阶级区隔的符号和工具。这对民族认同很

不利,“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

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

等的同志爱。”[4]7民俗和艺术的融合则能既借助

艺术的情感形式和审美特性,使其更具有吸引

力,又能克服艺术的个性和等级性。

象征性是指民俗艺术强调符号的意义表达,

应把民俗艺术视作各有隐义的符号系统。[8]77这意

味着民俗艺术既立足于日常生活,又不限于日常

生活,它是对日常生活某些形式的加工和改造,是

一个对生活意义化的过程,是使民族性自然而然

地寓于其中的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其实,无论是

民俗还是艺术,自身都有象征的特性,而两者的结

合则更能使其象征特性得以强化和显现。

三、整合城市与农村民俗:

实现民族认同的未来方向

在当下中国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

进程中,我们还须注意到,民俗艺术在城市和乡

村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是极为动荡的。“依存于

封闭型乡土的农村民俗正随主体的流动在耗散,

而城市民俗在快捷地整合和发展”[9]195,也就是

说,原本稳固的认同基础被动摇了,而新的基础

还没有完全形成。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中,城

市民俗又受到各种力量的影响。

一是易受到各种外来民俗的影响。就民俗本

身而言,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无益,也不可能完全

回避。但如果对其影响没有正确地把握和适当的

改造的话,那么对形成有效的认同基础却是有害

的,因为发挥民族认同作用的民俗毕竟要建立在

某种差异之上。

二是对城市民俗如何恰当地传承农村民俗中

的民族精神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正如陶思炎

所指出的:“乡村民俗与都市民俗存在明显差异的

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而二者整合的

基础之一就“在于民族精神的一致性”[10]。不过两

者的发展程度毕竟不相同,乡村民俗在长期的传

承中已经充分融合了民族性,能有效地在农业文

明中作为民族认同的基础。同时,乡村民俗虽然在

古代也并非一成不变,但由于古代社会经济基础

和政治形态的长期稳定,因而乡村民俗的变化在

古代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而城市尽管也历史悠久,

但在传统社会,并不是主流。随着现代化的加速170

和深入,“以城市、乡村这传统的两大生存空间而论,民俗中心在我国正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其结果是城市生活必将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11]但就目前而论,城市民俗是否能够有效地成为现代民族认同的基础还需要详加分析,因为城市民俗中的民族精神不如乡村民俗那样稳固,城市民俗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诸多可能性。而乡村民俗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语境相对封闭,没有太多外来文化的干扰,因而往往是自然而然地渗透着本民族的精神。正如民族认同只有在民族交流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才被凸显出来一样,而民俗的民族性问题也只有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才会存在。

三是城市民俗如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民众参与度。城市民俗面对的是无数单子式的个体,他们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爱好、兴趣,如何打破阶层的限制,使他们能普遍参与到民俗中来,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认同危机的出现,冲击最大的是作为现代化革命对象的农村,即村落的终结,正是因为村落的终结,才会导致城市农民工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大步发展过程中,城市民俗随之发展,又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引导,方能有效地成为民族凝聚的基础。正如陶思炎先生不断号召的:

“对中国来说,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都市民俗的比重越来越大,及时地从学科的高度加以理论的概括已是一项不可漠然置之的工作”[9]195。“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理论工作已落后于社会实践,民俗学总结与引导俗民生活的使命正有待及时完成。这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实践的要求。”[9]196可以说,城市民俗的发展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时尚化与传统民俗的相互转化,都市民俗与乡村民俗的互动再融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重组与再现”[12],这三组张力既是城市民俗发展的趋势,也是城市民俗发展中需要谨慎对待的三对矛盾,只有协调好这三组张力的平衡,才能促进城市民俗的健康发展。

总之,民俗艺术是对民俗和艺术单独发挥民族认同功能时的缺陷的克服,是现代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能最大限度地持存和发扬一个民族的精神。在民族认同的视阈下,正视和解决现代民俗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加强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尤其是整合城市民俗和农村民俗共同的民族精神资源,无论是对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塑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1)就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而言,中国民俗学的发

端是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下,礼失求诸野的

过程,民间在五四时期也成为知识分子寻求民族

国家现代转型的资源。参见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

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当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德国民俗学就是在二战时

期成为纳粹分子民族主义的武器。因此,二战后,德

国民俗学因为在二战中成为帮凶的缘故,包括整个

欧洲在内,民俗学都成为众人唾弃的学问,从而不得

不以欧洲民族学的名称试图洗刷民俗学的劣迹。

参考文献:

[1]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

(6):17.

[2][美]瓦特.小说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澳]尼克·奈特.对全球化悖论的反思:中国寻求新的

文化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96.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

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爱]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M].上海:学林

出版社,2008:190.

[6]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

1995,(1):24.

[7][西]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C]椅激进的美学锋

芒.周宪,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6.

[8]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8,(1).

[9]陶思炎.都市民俗学体系与都市民俗资源保护[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0]陶思炎.论乡村民俗与都市民俗[J].广西民族学

院学报,2004,(2):94.

[11]陶思炎.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J].东南大学学

报,2002,(3):130.

[12]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4:158.

(责任编辑文心)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

171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 发表时间:2018-07-25T10:14:24.0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王金星夏向军 [导读] 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重要的文化发展内容,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华人的责任。 莒南县涝坡镇文化站山东莒南 276600 摘要: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重要的文化发展内容,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华人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将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增加更多的发展动力,也可以使民族历史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传承;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民间民俗文化,有些民间民俗艺术已经部分失传了,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文化意识素养的需求,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发展群众文化最好的途径。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途径 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一步一步的传承下来,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国文化。作为炎黄子孙要担负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要有传承的使命感。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注重的是引进西方文化,而如今中国更注重的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具有传统中国风元素的活动在陆续的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多彩内容已经逐渐被国际熟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感兴趣,前来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现在我国越来越提倡中国风的发展,致力于建设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范。不仅仅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国的各个民族的服饰也是非常华美和精致的,非常受人们的喜爱。因此要结合群众的力量一起将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这对一直持续发展的群众文化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把中国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必经途经,从而实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共同发展。 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它们完全的融合在一起:一来是通过融入民族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增强群众文化的底蕴,让中国群众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气息。二来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深入群众,让群众不要忘记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让群众有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要将传承中国民族民俗文化作为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以群众为主体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因此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途径,将我国经过时间的淬炼形成的文化经典和民族精神财富更好的继承下去。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当中的重要功能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体现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文化精神的建设。民族民俗文化的加入让群众文化精神建设有了更鲜明的体现,通过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让群众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的体验。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融入是新时代特色与传统民族特色的完美结合,让群众感受到更高端的文化盛宴。 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历史继承 将民族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结合,群众文化发展就拥有了历史文化继承的能力。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需要我们深入的去挖掘和继承。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当中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文化艺术通过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演变,其中包括伟大的国家英雄事迹的歌颂、凄美壮烈的爱情故事、平凡而真实的劳动人民生活等丰富、生动的内容。 历史文化艺术也是经历了不断的演变才形成如今这样经典的形式,像京剧、花鼓戏、黄梅戏等等都是戏曲的一种形式,戏曲还包含更多的种类,戏曲也是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等其中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武术、书法等等多样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文明的历史世界。 民间民俗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传统节日都还保留着传统习俗,这就见证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将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当中传承时要将好的历史文化继续传承,坏的文化要摒弃掉。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风气,引导正确的历史文化导向,提高群众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让群众感受到中华历史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使民族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形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改变的,并逐渐的在传统文化形式当中添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元素。文化内容的实质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主要是活动形式上有所改动,就如同在端午节时人们还是会踏青、包粽子、划龙舟、戴彩绳,但是不会在江中投粽子,划龙舟的比赛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此可看出群众文化是在发展当中进行不断的创新。 结语:中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民族民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国门,站上了国际的舞台。在未来中国历史文化会越来越流行,我们要在群众文化的发展当中充分的融合民族民俗文化,让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传承,让民族民俗

美学 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

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划分为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会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最终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现实的人自身的不完整性,使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体验、审美活动则成为了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必要途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精神层面、形而上的审美形成是有其社会历史条件和内在根据的。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还在为自身生存与自然作斗争,这一时期还没有可能产生更高的自由的要求。只有当物质生产发展一定的程度,人类文明出现,摆脱了原始蒙昧的束缚,人类开始寻求精神文化层面的建构,此时使审美具备了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审美即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必然会有作为其审美活动的对象,从宏观上讲审美对象属于审美文化,广义的审美文化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是审美现代性在感性层面上的体现,是审美向生活渗透的历史趋势的表现。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众审美文化得到了“抢滩式”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了中国审美文化中最具特色,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这反映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要求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享受生活、把握现在,为适应这种改变,文化逐渐向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这种诉追求快乐和享受的大众需求在文化上更多地表现为感性需求,这种感性需求在审美方式上表现为直接的、表层的、感官的,具有强烈的感性化、消费性;极度的通俗化、趣味化;高度的商品化、大量复制;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和流行性。这种通俗化与生活化的大众审美文化将人们从枯燥呆板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消解理性的压抑,缓解生存的压力,同时在电子媒介的助推下,大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电视娱乐节目、商业电影、广告等使大众能够参与狂欢,与生活相融。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化的审美现代性所具有的正反两面性。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及过分依赖媒体技术的特征导致了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的降低,社会整体趣味降低,最终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呈现出媚俗之态。犀利哥、凤姐等各种恶搞现象一方面满足了大众恶俗趣味,另一方面也为策划者谋取了不菲的利益。为了减少最终杜绝这种大众审美文化的下滑事态,需要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与引导,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反思现下的大众审美文化的低俗化偏向,寻求合理的引导之策,从文化批判的立场,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 术第2课时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 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选择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进行调查,了解当地民间艺术的现状。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引入 1.观看民间艺术《打铁花》视频表演。 2.老师介绍民间艺术“打铁花”。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确山打铁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千年绝技本就起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目前是河南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于2008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如今却濒临失传。因为打花技艺性很强,传承困难,而且投入大,所以急需保护。 3.说感受:说说了解了民间艺术“打铁花”后,你有哪些感受? 4.生:自由表达 5.师揭示课题: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二、新知探究 (一)民间艺术的现状 1.阅读“相关链接” 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已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据调查,现在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个了。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2.师过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

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 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1 / 36 1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 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 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 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发展.doc

◆摘要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之中,不仅仅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对本国的文化进行发展,通过革新文化系统来提升综合文化发展能力。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借由群众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群众文化对于当前的文化建设工作非常关键。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时,需要关注民俗文化艺术,本文将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工作与群众文化发展工作进行结合,提供发展传统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注重物质文化的摄取,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基于此,各国专业人士纷纷关注和探究民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支持,因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群众文化的广泛支持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不断积累和融合的过程,是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得以孕育、发展,然后进行不断的传承的,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大型的文化节日,再如各地的剪纸艺术、刺绣、雕塑艺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结等手工艺术,还有京剧、豫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民间戏剧。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需要群众文化的广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并且通过固有的形式传承下来。 二、结合时代和地域特点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蕴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是传统精神的良好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俗文化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并对其进行适当创新。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人民群众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化的工艺与技术,让民俗文化、群众文化与时代接轨,得以发展和传承。如发展民俗工艺品、民俗旅游或者利用网络环境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除此之外,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性文化工作,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三、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我国的许多传统民俗和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都在渐渐消失,如果国家不采取挽救措施,民间民俗文化势必会一点点的消失殆尽,这对发展群众文化是非常不利的。许多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但如今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的人已经非常少。一方面是受城市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完整的保留,一点点的被城市文化所蚕食,最后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文化,而传统的地方建筑也被改造成具有城市风格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已经慢慢变少,随着目前城市里外来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落人员都已经走空大半,留下的只剩老人与小孩,这样也是无法保留地方民俗文化的。所以,为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和特色建筑,一方面,政府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简介(附英文).pdf

中国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中国的传统节庆膳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伴侣。例如,我国的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那一天,人们通常要赛龙舟、 吃粽子(zongzi)。中秋节是观赏满月的日子。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圆满,象征着家 庭团聚。因此,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的特制食品是一种圆形的月饼。 ,除了常见的家禽和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s holiday) 肉类之外,人们还要按各自的地方习俗烹制传统食物,如饺子和年糕。 端午节The Duanwu Festival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 敬仰的大臣,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 投河自尽。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 原的身躯。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在我国,一年有很多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这不仅因为它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更因为它是新一年的开始,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也因 为它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不管身在何方,人们总会在春节前回到家里准备 过节。通常,我们会在除夕夜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家人团座一起,分享一 年以来的生活以及新年计划。有的人则会玩游戏或者出去玩。 大年初一,人们通常会早起,会与见到的人说吉祥话。孩子们会得到压岁 钱。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会带上新年祝福互相串门拜年。总之,春节是一 个欢聚一堂、供人享乐的日子。 元旦New Year's Day -day holiday, so I can go out have fun Today is the New Year’s Day. I have a three or stay at hometo have a good rest. Today, my parents take me out. We go to the mall. Many things are cheap somy mother buys many. I have a new cloth and a pair

(精品)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 全班学生46人,男生25人,女生21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占三分之一。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同时,他们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课前指导时,教师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能充分。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 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 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2、小组发布: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_4.doc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各种高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高速化、信息化生活的同时,却总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少了。人们在闲暇时更依赖于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甚至连人扣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本文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1前者为后者指明了方向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而传承该类文化自然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概念层面来说,是基于政治观念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累积。历史告诉我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诞生于本民族的祖先,其传承虽然落后于社会的更迭,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以及地域特性,所以这是社会发展最好的记载。这与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更迎合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综上,我们可以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理解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众文化,例如唐诗、宋词、元曲、秦代的律法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许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也有部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在内容以及形式方面得到了新的發展。某位哲人曾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些传承至今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哪怕在现代文化的摧残之下,这类文化也在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发展。因此传承此类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创新 “创新”是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动力,发展群众文化只有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人民无不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侵袭,在这个动荡的环境中传承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文化混乱交织的大环境,我们需要重视群众文化的创新性,既需要弘扬与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又需要落实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原则。要根据时代的特色,促进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融合。 2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的繁荣和昌盛的重要途径 1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内容 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地位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上,更能深刻的反应在社会精神文化上,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求文化活动不断的发展中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让群众文化拥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领域的时代进步,推动现代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民俗概论考试版

岁时节日的由来 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浙徽湘闽菜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客家土楼的特点是以一圈高可达五层的楼房围成方形或圆形巨宅,内为中心院,祖堂一般设在楼屋底层与宅院正门正对的中轴线上;或在院内建平房围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设在核心内圈中央,是祭祖和举行家族大礼的地方。外围土墙特厚,常可达2米以上。一、二层是厨房和谷仓,对外不开窗或只开极小的射孔,三层以上才住人开窗,也可凭以射击,防卫性特强。客家土楼主要有三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它的建筑特点有三点: 1)中轴线鲜明。一般来说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其它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突出主厅的位置,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再以院落为中心进行土楼整体的组合。

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模板

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 【摘要题】抗日战争史研究 【正文】 抗日战争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以往人们的研究视角,更多的是集中在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方面,即以革命史的范式来解读这段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有人注意到抗日战争实际上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发生过极大影响,于是,试图以现代化的范式来重新解读这段历史。(笔者所见如:王立胜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载《北京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时国荣的《试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载《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第1期;袁成毅的《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载《史林》20XX年第1期)而我认为,如果以现代化的视角来解读抗日战争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种结论。 一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本来就不是中国社会内部自身现代性积累和成熟的结果,而是对外部挑战所做出的回应。”(袁成毅:《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史林》20XX年第1期)仅就这点来看,近代中国与日本,现代化的最初历程是十分相似的。两个国家都是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开港的,而开港的结果同样是使本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了两国社会的强制导向。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对这一强制导向的回应。但不同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外部条件,日本很快地进行了自身调整,比较快地进入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并且学着西方列强的样子,通过对外扩张,满足了这种转型所需的资本积累。中国却不同,洋务运动并没有带来倡导和实施者所希望的结果,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十分缓慢,而且还经常地由于外部的侵略而被迫停滞。而中日甲午战争,更拉开了两国的差距,使得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根本的不同。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中国的台湾,还向中国索取了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这些赔款,是当时中国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是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倍多。中国被迫开始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而日本却用这笔战争赔款中的一部分建立了现代化的八幡制铁厂,一部分用来发展现代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破坏为条件的。 如果说甲午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 2.定襄蒋村 3.晋中妈祖信仰 4.临猗地台戏 5.“四句”秧歌剧 6.翅果油熬制技艺 7.汾西地灯秧歌 8.灵丘制针 9.中和节10.迎喜神 NO.1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 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胡须。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已尽,阴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天水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 1.什么是民族? 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会性和集体性 B、类型性和模式性 C、稳定性和变异性 D、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 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

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 安德明 2010年3月29日—4月9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共同邀请,德国著名民俗学家和欧洲民族学家、柏林洪堡大学欧洲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教授前来北京进行学术交流,并先后在北师大和社科院举行了四场学术报告。 作为世界民俗学的发源地之一,德国在民俗研究方面具有久远的学术传统,其学术思想和相关的研究方法,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民俗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民俗学适应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新形势,研究旨趣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许多发展方向对于发展和壮大民俗学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惜的是,近年来我国民俗学界同德国同行的学术交流,远不如与英美学界的交流频繁、广泛,因此中国学界对德国民俗学在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十分有限,对其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卡舒巴教授在北京的学术交流和系列讲座,为中国同行比较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德国当代民俗学的学术特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卡舒巴教授出身于民俗学,但他和他的同事目前所从事的学科,叫做欧洲民族学。我在同他本人的交谈中,明确得知,尽管他也同意自己可以算作民俗学者,但在很大程度上他更愿意将自己看做是欧洲民族学者。从他对自己学术身份认同的强调,可以感到他本人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取向与传统的民俗学是不一样的。而事实上,德国民俗学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之所以逐渐更名为欧洲民族学,其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要在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上与过去的学术传统区分开来,以便更轻松灵活地投入到对当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观照中来。在德国民俗学的这一重大学术转型过程中,卡舒巴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已成为德国当代欧洲民族学界最富影响和声誉的学者

《民俗文化一直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俗文化一直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不能被否定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那个古老的时代传承给我们的精神,今后祖国的发展应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基础进而发展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工作之外,自发进行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以人们自身为主,从而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人们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释放压力,并达到一定的精神层面满足的娱乐活动。一直以来人们精神层面的满足来自于丰富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生活,我们的历史也由这样的文化艺术构成,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下来。 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娱乐文化活动,娱乐文化活动是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理念经过历史的发展,衍生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如今,每到节庆日国家都会安排法定节假日,鼓励人们通过节日放松心情。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艺术,例如俸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比较著名的那达慕大会等,这些都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体现。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艺术类型,应根据传承下来的形式加以保护,例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民族文物进行保护;制定相关法律进行约,避免出现破坏、损毁和遣失的情况。 现阶段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定的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现阶段新鮮科技的信息比较感兴趣,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不深入,没有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错误认识。所以群众文化的发展应当融入和继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这样不仅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会使社会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稳定发展下去。现阶段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应当注意一定的问题。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衍生出了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而这些文化艺术当中有一部分是不能够借鉴和发扬的,例如殷商时期大型的祭祀活动,在传承历史文化时应当以正确审视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群众文化是经过不断继永、创新、扬弃、积累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一定杜会活动的反映。群众文化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创新。一方面,我们要丰富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更好地反映当下群众生活;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的消失

很多优秀民间艺术直接面临生存危机,许多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所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据了解,在邳州一个县的135项主要民俗类民间文化资源中,已经消亡的就有60项。正在消失的民风民俗: 邳州是江苏6000年文明起源地,邳州悠久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邳州民间春节期间民俗活动有舞狮子拜年、跑旱船、踩高跷、跑竹马、跳落子舞等等具有民族习俗特点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二月二龙抬头吃"爆米花"、清明节"戴柳"、"插柳",邳州民间习俗有女儿出嫁要流下几滴眼泪,谓之"金豆豆",以报你母养育之恩等民俗。 1.邳州饮食习俗 煎饼是邳州人的传统主食,兼有食面条、馍馍(馒头)、单饼、朝牌饼(锅饼)。邳州人爱吃菜肴平时以豆制品和时鲜蔬菜为主,冬季以盐豆子、萝卜干、黑咸菜等腌菜和酱菜为主,节日调剂荤菜。来客讲究几碟几碗,少则四碟二碗,多则八碟八碗。 邳州人“食鱼无鱼不成宴席”在宴请宾客最后一道菜为鱼,取其“富足有余”之意。出门做客,决不能吃鱼头,否则,就意味对东道主不恭敬。与东家同席食鱼,忌说把鱼翻过来。 2.邳州饮酒习俗 邳州人的家宴或者宴请宾客的时候,饮酒前举杯向地上或者用筷子蘸酒在桌上点三下,以示敬祖宗天地。朋友聚会先饮酒3杯或者6杯,然后各找对象。婚宴上,菜齐后,伴娘要陪新郎新娘到亲朋餐桌上敬酒。鱼上桌后,鱼头要长者或者主位。鱼头和鱼尾朝向的要同喝,所谓:头三尾四。 3.重阳节忌 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4.打春 就是立春,打春后就意味长大一岁,长辈给小孩子缝制花布做的小布公鸡在帽子上叫“打春鸡”。一般立春过后农忙开始了。 5.刷拢(庆祝乔迁新居或建设新房) 70年代以来,农村建造新房或者城里乔迁新居,亲朋好友送烟酒或装饰画表示祝贺,称:“刷拢”。 6.送祝米(吃喜面) 妇女生育第一胎婴儿,丈夫于婴儿出生的第6天带红鸡蛋到岳父家报喜。12天为小满月,一般由妻子娘家人带馈赠的米面等,送给婴儿。满月接回婴儿外祖母家。 7.送轿 当发嫁的鞭炮响起,新娘坐进花轿被抬往婆家,娘家一些至亲挚友会随轿相送,邳州人称之为“送轿”。在送轿的人群中,姑娘居多,而且和新娘年龄相仿,但都待字闺中。已婚妇女,特别是孕妇,是忌讳送轿的。在邳州还有一种人是绝不允许送轿的,她们是新娘的姑姑,所谓“姑不送,姨不迎”。 8.红鸡蛋(红喜蛋) 邳州人崇尚红色。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原本普普通通的鸡蛋,一旦着上红妆,便立马鲜活、美丽,红色的喜鸡蛋格外讨人喜欢起来。其实,邳州人不光生孩子用红鸡蛋,如闺女出嫁,红鸡蛋为“填箱”之物。新人入洞房,要给新娘“铰脸”,有的地方叫“开脸”或“滚脸”,也要用红鸡蛋(红喜蛋)。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