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分米。

1. 引入1分米。

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

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 认一认。

(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

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

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

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

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

学生齐读。

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

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①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②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画一画。

(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画1分米长的线段要注意什么?(直、10厘米、两个端点、标注)

(2)投影反馈,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3)师:如果都是从刻度0画到刻度10,问:“邵老师的这把直尺0刻度已经被磨损了,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呢?

(4)小结:在直尺上不管从哪画起,只要画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5)师: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1)师:下面我们还请直尺做我们的小帮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插座、开关的边长,粉笔的长,铅笔的长,卷纸的宽,固体胶的长,水彩笔的长)

5.数一数。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几分米?(板书:1米=?分米)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反馈,说说理由。(板书:1米=10分米。)

(3)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地数一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

6.实践操作(“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

师:你估计课桌的高大约是几分米,凳子呢?

(2)小组合作,反馈。

(二)认识毫米。

1.师:我们小朋友今天都带了卡,请你量一量它的厚度是多少?

师:在测量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卡太薄)

师:太薄也有厚度,要想测量它的厚度就需要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接着板书课题:毫米)

2.师:当测量长度不够1厘米的物体时,我们一般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来听小天使介绍一下。

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请小朋友们用直尺量一量,卡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再请你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为什么?

师:那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们可以数一数,在数之前我们先来听听茄子老师的要求。(课件播放)

学生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那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请茄子老师来验证一下。(课件播放)小朋友们跟着茄子老师在心里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数了从0~1这1厘米间有10毫米,除了这个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其它的1厘米,学着刚才那样,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吗?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数的结果。

也就是说10毫米的长度和几厘米一样长?(1厘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请小朋友把这个关系小声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师:请同学们再用直尺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大约是1毫米)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或厚大约是1毫米,你能举个例子吗?

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师:在书上数出10张纸,先用手捏一捏,再量一量这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师:你知道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组织小组汇报交流。

三、总结。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今天还学习了分米和毫米。那你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一排?

2.指名上台排,问:“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师:你能不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说,多少毫米等于1厘米,多少厘米等于1分米,多少分米等于1米?(板书:10)

那原来学的多少厘米等于1米呢?(板书:100)

3.师:还有不同排法吗?

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4.师:在国际上,为了书写方便,这4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谁当小老师来介绍介绍?(生说师板书:m dm cm m)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指名回答。

(2)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橡皮的长度是35毫米的?

(3)提问: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

2.“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目。

(2)独立完成,反馈

(3)比较:这4个物体的长度一样吗?前面的数字不是都一样?

3.“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下面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的眼力,出示线段。

(2)提问:你能判断出这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吗?

(3)谈话:测量一下,看你的眼力准不准。

(4)反馈

4.拓展延伸。(机动)

师:前几天,我读了一篇小明写的日记,我觉得写得挺好,只是,那时候他对长度单位运用的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今天想请大家做一回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出示学生日记: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

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师:谁愿意做一回小老师?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比1毫米更短、比1米更长的物体,那测量它们要用什么长度单位呢?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去收集一下,下节课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后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一块橡皮的厚度和一枝铅笔的长度,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再量一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下节课我们大家交流交流。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

成功的地方: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前通过简单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为后面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做好铺垫,在用这些新的长度单位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认知上的冲突,用厘米做单位,不能量出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更小的单位的需要和必要性,这样引入新知的教学,不是为了给学生知识而教,而是把知识建立在他们需要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主要力。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做在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解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的开始,先让学生进行估算课本的长、宽、厚,然后再对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把这种感觉记在脑子里,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长度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分米以后,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不足之处及对策:本节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较多,孩子们兴趣浓厚,但纪律显得较差,另外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内容较为抽象,有的地方能使用多媒体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以改善。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创建学生的表象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及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用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齐)升旗仪式。 师:今天笑笑也来了,看她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大家仔细听一听,你能回答吗?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笑笑提出的两道问题) 1、学校升旗台的旗杆长8() 师:8什么啊? 生:8米。 2、我手中小国旗的旗杆长20() 师:20什么啊? 生:2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米用字母 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教师板书) 师:你们还记得1米=?厘米 生:(齐)1米=100厘米。 师:看,淘气都等不及了,他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 (教师展示课件:出示问题) 3、你们的课桌高7(?) 师:7什么啊? 生1:7厘米。 师:7厘米?1厘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厘米?我们的课桌有这么矮吗? 生齐:不会。 生2:7米。 师:7米?想想看1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个1米,我们的课桌会有这么高吗?让淘气来告诉我们应该填一个什么长度单位吧(课件出示“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 充实 ,由于有 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 ,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 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 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 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 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 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 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 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 测量工具, 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并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 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 行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 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不, 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 可长可 短, 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 米、 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一 ”明明说:

(完整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 思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在教学了《认识分米和毫米》后,我有一些感想,赘述如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旧知与新知的有效衔接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课拾,我和学生一起回忆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通过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引发学生对原有经验的记忆。通过随意的谈话式问题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问:测量一支铅笔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再问:(手里拿一张纸条)如果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学生自然会说用厘米,这时我就让学生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当学生剪完后举起来给我看时,我就说:“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用已有知识10厘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二、操作与思考的有效合作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剪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接近1分米长的铅笔,借助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体验1毫米等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但同时还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有些学生忙了一节课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课末我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做题之前要思考,拿不定主意先比划,看看哪个更合适,再下手来把它填。 这节课使我明白了:“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厘米,也可以伸长到一米,乃至几百米、几公里,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适才他们的发言里,你能找出一些咱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魏村小学曹杨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有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方法与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使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拓宽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提高估测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 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姚明图片。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你能猜猜他的身高是多少吗? 出示姚明的身高:2米26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分别是什么? 2、复习米和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3、导入。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大约1分米或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学生按小组且准备米尺,各人准备一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尺,导入新课 出示直尺,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2厘米、5厘米、10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 1

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第一道例题 1、出示一个文具盒的直观图,图上标出长“20厘米”、宽“10厘米”。 提问: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文具 盒的长是2分米,宽1分米。(板书:分米) 2、提出要求: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 追问: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3、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我?还有不同画法吗? 提出要求:同桌同学交换量一量所画的线段,发现错误告诉你的伙伴。 4、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讲清该物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大约长1分米。 提问:你也能从身边找出一些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吗? 5、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 1分米=1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 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3厘。 [评析:通过比划、找刻度等方法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分米。 (1)出示一个文具盒(长2Ocm、宽l0cm)。提问:猜一猜,文具盒的宽是多少厘米?长呢? (2)谈话:要准确地说出物体的长度,不能只靠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长。

让学生动手量。 (3)讲述: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4)谈话: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1分米的长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互相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5)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米=10分米) (6)谈话: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文具盒的宽和长引出分米的概念,再通过数一数、比划比划、画一画等方法,加深对分米的认识,了解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2.教学毫米。 (1)认识毫米。 谈话:猜一猜数学书有多厚?用尺量一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讲述:这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不能准确地量出它们的长度,接着我们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投影演示:刻度尺上每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同学们用铅笔尖指一指1毫米,看看1毫米有多长?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 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 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 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 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对!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完整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分米。 1. 引入1分米。 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

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 认一认。 (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 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 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 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 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 学生齐读。 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 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①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②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画一画。 (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资料——同课异构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执教: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通过学生对常见物体长度的测量,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然后通过看、画、说、猜、数等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新版)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金钥匙。因此在这节课里要向学生展示学习思路:建立1分米的观念—理解米、分米、厘米的进率、建立1毫米的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的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实际测量。 2、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三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科书第26 27 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 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教学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前准备: 1 分硬币、学生用尺、米尺、纸条、小棒、超市购物卡、光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入题 今天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据我了解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讲卫生,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刷牙、洗脸,然后吃饭上学。老师教的学生中有个男孩叫豆豆,他也很爱讲卫生,上周五早上他到学校后和我说了几句悄悄话:(幻灯片示出)今天早晨,我从 2 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了约15 米长的牙

刷刷牙,刷牙后急忙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跑的太快,把 1 米厚的'橡皮丢了。 师:你们笑什么?豆豆的话说错了吗?能告诉我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确答案: 床长 2 米牙刷长15 厘米橡皮厚 1 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量物体长度的单位。你能从你的直尺上找到 1 厘米的长度吗?(引导学生从直尺的左端刻度0 开始:刻度0 到刻度 1 是厘米) 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你会画一条长 1 厘米的线段吗?说说画法(学生一般会说从刻度0 画到刻度1)师:1 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长的线段呢?(100 个)为 什么?(因为 1 米=100 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故事,找出错误的单位名称游戏,唤起了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范本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狮子、狗

熊、小猴、小狗等。一天,狮子大王宣布要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小动物来当它的助手。小动物们可激动了,个个都想当狮子大王的助手。这不,选拔考试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呀?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 ),一片树叶长8( ),一个铅笔盒长2( )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一)认识分米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 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 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 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 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