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唐诗宋词选修试卷

高二唐诗宋词选修试卷

鲁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修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简答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作品、作者、朝代、体裁对应情况正确的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唐——古体诗

B.《与诸子登岘山》——王维——唐——五律

C.《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七律

D.《晚晴》——杜牧——唐——五律

2.唐代诗人创造了平仄、对仗、押韵等规矩严格的诗——“近体诗”,但也有些唐代诗人喜欢套用乐府旧题或者模拟乐府诗题来写诗,下列作品均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将进酒》②《兵车行》③《赋得暮雨送李胄》④《燕歌行》⑤《春江花月夜》⑥《遣悲怀》⑦《钱塘湖春行》⑧《乌衣巷》⑨《雁门太守行》⑩《商山早行》

A. ①③④⑤⑦

B. ①②④⑤⑨

C. ②④⑤⑥⑧

D. ①②⑦⑧⑩

3.下列词作的词牌、首句、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C.《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

D.《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他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文章俱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他的代表作,“金陵怀古”是这首词的题目。

C.苏轼是北宋代表性词人,因为词风豪迈、放旷,所以后世把以他和辛弃疾为代表的此类风格的词人称为“豪放”派。他也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D.词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词人贺铸的《六州歌头》应该属于中调,“歌头”揭示了词这种文体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5.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始于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牌(词调)。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用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及以上为长调,如《水龙吟》。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秦观、辛弃疾、张孝祥等。

6.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相关诗句的内容、表现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的“天鸡”,是古代传说里的一种神鸡。这两句诗是诗人登上的开始,从飞渡镜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浓。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几句诗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方式,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起到了烘托下文的作用。

C.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几句诗铿锵有力,写出了天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和非凡景象,为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氛围。

D.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两句诗是梦境的高潮。众仙之中只提《梦辞》中的“云之君”,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中只写“虎鼓瑟”,充分流露出诗人的爱憎情感,为全诗尾句表达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做了铺垫。

7.对《旅夜书怀》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细草”句,“危樯独夜舟”是说诗人坐在竖着高高桅杆的孤孤单单的夜行船上,扣准了题目中的“旅夜”。

B.“星垂”句,从“星垂”到“月涌”,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月涌大江流”,其实是“大江流涌月”,即是说,浩浩荡荡的长江把一轮明月涌了出来。

C.“名岂”句是说,我杜甫的名声难道只能依靠诗文才能传扬吗?人老,病了,官就该辞去不干了。

D.最后一联,“飘飘”既是写沙鸥的漂泊不定,也是在写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凄苦与无奈。

8.《春江花月夜》中最能明确体现诗人对宇宙、人生哲理思考的诗句是()

A.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B.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C.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9.《长恨歌》中歌“长恨”,造成“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根本原因是( )

A.从此君王不早朝 B.三千宠爱在一身 C. 汉皇重色思倾国 D. 不见玉颜空死处

10. 对《听颖师弹琴》一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紧扣“听”字,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B.七至十句描绘喧闹的场面。在百鸟啁啾声中,一只孤傲的凤凰引吭长鸣,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个比喻除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C.诗的末两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D.诗的前十句运用比喻侧面摹写声音;后八句通过听琴者的感受和反应,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全诗五、七言交错运用,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11. 对《李凭箜篌引》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先写琴,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B.五、六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C.“二十三弦”句承上启下,把诗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把读者带进更广阔神奇、瑰丽多姿的境界。

D.这首诗无一字写“乐”,而字字围绕“乐”字来写,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不可捉摸的音乐写得可感可触可见,突出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12. 下列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一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别”字,指出一种既成事实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指因“相见时难”所以分别时“亦难”,更难。

B.“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达到了精微的契合。

C.诗从头至尾都融注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D.诗的结尾寄希望于使者“青鸟”,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表达了对前途的希望。随着诗的结束,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也结束了。

13.对柳永《雨霖铃》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三句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

B.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无言胜过有言,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

C.“念去去千里烟波”三句寓情于景。由一个“念”字领起,所写的景象实中见虚,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妙在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中。

14. 对苏轼《定风波》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用一个“轻”正说明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

C.“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

D.“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

15. 对贺铸《六州歌头》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二句总摄上片,扣紧“侠”、“雄”二字,“肝胆洞”下七句,概括地传写自己与伙伴们的“侠”、“雄”品性,“轻盖拥”下九句,则具体地铺叙自己和俦侣们的“侠”、“雄”行藏。

B. “乐匆匆”“似黄粱梦”七字,将上片的赏心乐事连同那兴高采烈的气氛收束殆尽,骤然转入对自己二十四岁至三十七岁以来南北羁宦、沉沦屈厄的生活经历的陈述。

C. “辞丹凤”至“忽奇功”十句,从自己离京外任、孤舟飘泊的旅途,写到官品卑微、劳碌污浊的官场生涯,十年的郁积,满腹的牢骚,尽情倾吐。

D. 结尾三句,笔锋突转,一波三折,由慷慨激昂转为悲凉舒缓,游山逛水,抚琴送客,已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沉郁减淡。

第Ⅱ卷(共120分)

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0分)

16.(每空1分,共30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⑵,秋天漠漠向昏黑。,。,。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⑷,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

⑸,。,。闲来垂钓碧溪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

⑺,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无题》(一))

⑻,。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⑼归帆去棹残阳里,。……六朝旧事随流水,。(《桂枝香·金陵怀古》)

⑽,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⑾过春风十里,。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扬州慢》)

三、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四、发展卷部分(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18~19题。(7分)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注],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8.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4分)

19.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句点明重游的季节,描写了柳色青青、沟水欢流的春色。

B.二句写鸟鸣,黄莺似乎有意在诗人面前逞弄娇美的歌喉。

C.三句巧用典故,借用“桃花”牵动前尘往事,大有今昔之感。

D.四句是解嘲语,写出了一个迎风而立、苦笑不止的诗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20~21题。(7分)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①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②。

注:①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②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2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诗人登临北城楼扶杖远眺的形象,下句则写诗人见西风卷地而触目伤怀的情景。

B.颔联写诗人在北城头远远地看见从大散关传来的烽烟,南飞的鸿雁在硝烟中把秋意带到了诗人日夜怀念的杜陵。

C.颈联以形传神,通过诗人“搔首”“倚楼”这两个动作,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其内心烦乱不安又怅然无奈的情绪。

D.全诗感情充沛,诗人愁绪满怀,既有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也怀有对山河兴废的叹惋,还有因身世安危而生的感慨。

21.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尾联中“非”和“犹”两字运用的妙处。(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2~25题(16分)

不朽的失眠

(台)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剌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已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已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地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已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全文以张继落榜失意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按照“考试落榜—离开京城—夜泊姑苏—秋夜无眠—创作诗篇”的顺序来结构全篇,给读者一种新颖的审美享受,让读者体验“意识流动”的美感。B.本文注重用环境的渲染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美丽的“江枫渔火”在张继看来,“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寒山寺的“钟声”更“来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人物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景为情设,情为景生。

C.文中有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即“沮丧”——“忧伤”——“验伤”——“淡泊”。由落榜而沮丧,触景添愁而忧伤,因忧伤而失眠以至不眠,因不眠而体会到姑苏秋夜的静谧,心境归于淡泊。D.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富于变化,修辞技巧娴熟。“这样的夜晚”一段,夸张而不浮夸,煽情而不媚俗,以风中残灯譬喻生命与时光抗衡的无力,表达渴望建立功名的焦虑感。

E.本文以张继落榜失意泊船苏州而夜作《枫桥夜泊》的故事,揭示亘古恒传的哲理:一时的功名荣华都是过眼烟云,而“江枫渔火”“寒山晚钟”才是“不朽”的,值得人们为之倾心竭力。

2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三段末“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4.作者说,“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在作者看来,这钟声对张

继起着什么作用

..?(2分)

25.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

参考答案

一、

1.A【解析】B项作者孟浩然,C项体裁应该是古体诗,D项作者李商隐

2.B【解析】③是五言律诗⑥⑦是七言律诗⑧是七绝⑩是五言律诗

3.C【解析】作者是晏殊

4.D【解析】《六州歌头》应该属于“长调”

5.D【解析】秦观不是豪放派代表

6.D【解析】“流露爱憎情感,为全诗表达蔑视和反抗做铺垫”解释有误。

7.B【解析】强调的是月亮自己的磅礴而出,并非长江涌出月亮

8.B 9.C 10.D【解析】前十句是正面摹写声音

11.D【解析】通篇运用比喻不当,有不用修辞的,有只用夸张的

12.D【解析】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也没有结束

13.C【解析】“念”字领起,说明下面所写的景象只是一种想象,故应是“虚中见实”才对

14.B【解析】用一个“轻”正说明两者具有可比性,在苏轼心里“竹杖芒鞋”的泥泞不是苦而是悠闲,大大胜过了“行人路上马蹄忙”的俗世烦扰。

15.D【解析】“减淡”之说错误,山水与抚琴正是悲愤郁积之处,不减实增。

二、(每空1分,共30分)

16.⑴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⑵俄顷风定云墨色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长夜沾湿何由彻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⑷征蓬出汉塞长河落日圆⑸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

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⑺昨夜星辰昨夜风心有灵犀一点通。

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⑼背西风酒旗斜矗但寒烟衰草凝绿

⑽落日楼头阑干拍遍⑾尽荠麦青青犹厌言兵

三、(参考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四、

(一)18. 参考答案:(1)拟人,将黄莺、桃花人格化,一个逞弄着美妙娇柔的歌喉,一个在春风中如从前一样灼灼盛开,(2分)它们的娇美如昔和“题诗客”错失美好而且重拾不得形成对比,这样就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慨叹,使得诗歌写景生动,情韵深长。(2分)

19. D(表述主体错误,第四句的陈述对象应该是“桃花”。诗人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笑”字既有崔诗“依旧笑春风”的娇美自在,又生发出对眼前失意之人的讥笑。)

【解析】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化用前人诗意而又新出深沉的人生感叹。元好问这首诗隐括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中故事。在桃红柳绿的春天,杨柳青青,沟水汩汩,黄莺呖呖啼转,逞弄歌喉。作为当年故事的见证物桃花,对旧地重游的昔日题诗客可记得很清楚,“桃花记得题诗客”,“记得”二字乃这首《杨柳》诗的“诗眼”,它把我们从时间的遂道中带到一个令人难忘的一幕: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与一位面若桃花的女子相遇,却又失之交臂。“斜倚春风笑不休”,是直接从崔护的“桃花依旧笑春风”中脱化而出的,只是情绪、意蕴更显深沉了。诗人在借此感叹世上有多少崔护式的题诗客呀?连通晓世情的桃花也感到这些人太可笑了,每当我们年复一年的前来寻找自己那遗落的青春梦想时,不由得“斜倚春风笑不休”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我们会在偶然的、不经意中遇到一些美好事物,好像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当自己清醒过来有意去追寻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了。自怨自艾的我们总是在人生的舞台上重复地出演着一幕又一幕相同的戏剧,什么时候才能超越社会、超越时代的局限,找寻真正的自我呢?

(二)20. B【答案解析】应该是南飞的鸿雁带来杜陵秋意

21.(4分)答案要点:解释字义、诗句表面的意思(1分);指明手法,答出对比

..,并说明效果(1分);说明表达的情感内涵(诗人虽壮志未酬,但雄心犹在的情怀,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北定中原,忧虑边关战局)(2分)。

五、22.答案CE(选对一项得2分,共4分。C项的“淡泊”与《枫桥夜泊》诗以及本文文意不符;E文章里并没有“‘江枫渔火’‘寒山晚钟’才是‘不朽’的”的意思)

23.(4分)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从内容上说,此句烘托了张继落榜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每点2分)

24.(2分)警示和鞭策。(2分)

25.(6分)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4分,每点2分)

(此题回答时要紧扣“不朽”,如果这样答“不朽”也对:“不朽”的不单纯指那场“失眠”,而是“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是诗人感极而发的传世佳作。可以说,不朽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不朽的就是这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其他说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