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道跨距规定

管道跨距规定

管道跨距规定
管道跨距规定

管道跨距规定

目录

1.总则

2.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3.管道允许最大跨距的确定

4.管道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

5.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及其允许最大跨距

1 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及其附属装置中温度不超过400℃的各种保温及不保温液体和气体管道的跨距及支承系统设计。

1.2 本规定规定了管道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16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供设计参考。

1.3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规定中规定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种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以此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1.4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规定所规定之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4.1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1.4.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或要求为零的位置上;

1.4.3 支吊架应尽可能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要对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载荷作用引起连接面泄露,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1.4.4 导向架不宜过分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系统的载荷;

1.4.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1.5 本规定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问题的管道,应按设计规定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1.6 为使管道支承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对比较复杂的管系宜按以下步骤配置管架:

第一步根据配管要求和初步应力分析划分管段,并确定端部固定架和必不可少的导向架位置;

第二步分析管段的载荷条件及支承要求,对各集中载荷点及支承连接点等重要部位配置管架;

第三步按本规定中所规定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配置其余各中间管架;

第四步对需要进行热应力和动态分析的管段,应按相应规定作必要的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管架位置作适当的调整;

第五步校对有关构筑物的位置及其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建筑构件来支承管道或作管架生根点用,以便尽量减少附加支承构件的数量,并按此要求在允许最大跨距范围内调整管架的位置;

第六步检查与相邻管道及其支承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碰撞的情况,及有无可合并使用的管架,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管架位置作出调整。

2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于确定管段允许最大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分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2.1 计算法

2.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考虑,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则与之相应的管道允许挠度([f])为:装置内管道[f]=1.6cm,装置外管道[f]=3.8cm。为此按刚度条件要求的管道跨距应为:

装置内

(2-1a)

装置外(2-1b)

式中:L m;

L01m;

I—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惯性距,cm4;

E t—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N/cm2;

q o—每米管道的重力(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重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载荷),N/m。

2.1.2 强度条件

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其重量载荷(包括其他持续载荷)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超过额定允许应力的二分之一,管道跨距应为:

(2-2)

式中:L02,L02—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

W—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cm3;

[σ]t—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额定允许应力,N/cm2;

q o—每米管道的重力(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重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载荷),N/m。

2.1.3 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0或L0*)。

2.2 图表法

根据本规定基本跨距所需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保温和不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

2.2.1 装置内及装置外的不保温管道

不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一般均受刚度条件控制,对设计温度≤350℃的碳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管道可按图2.2.1-1查取基本跨距值。图中曲线按装置外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及装置内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分别绘出。基本跨距按管子公称壁厚确定,若由于管壁需考虑较大的腐蚀裕量或其他减薄量时,可按图中的壁厚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但壁厚变化对不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值影响不大,故一般情况下(减薄量不超过管壁厚度的30%)可不作壁厚修正。

例题:一装置外不保温气体管道,公称管径为DN100(Ф114×4),设计温度100℃,管壁腐蚀裕量取1.5mm(0.15cm),试确定其基本跨距。

1.由图

2.2.1-1中的装置外气体管道曲线查出不考虑管壁减薄影响的基本跨距为L0*=11.7m;

2.计算腐蚀裕量的壁厚修正系数

3.壁厚修正后的基本跨距为

L0*η=C1L0*=0.89×11.7=10.4 m

2.2.2 保温及保冷管道

保温及保冷管道的基本跨距随管道及其隔热层的条件不同,可分别受强度或刚度条件的控制。针对工程上各种保温及保冷管道设计条件变化很大、隔热材料及厚度亦各不相同的情况,本规定按装置内和装置外的管道分三个温度等级(≤150℃,151~300℃,301~400℃)绘制成六张曲线图(图2.2.1-2~图2.2.1-7),供确定保温及保冷管道的基本跨距使用。

对装置外的管道:

图2.2.1-2管道设计温度T≤150℃;

图2.2.1-3管道设计温度T=151~300℃;

图2.2.1-4管道设计温度T=301~400℃。

对装置内的管道:

图2.2.1-5管道设计温度T≤150℃;

图2.2.1-6管道设计温度T=151~300℃;

图2.2.1-7管道设计温度T=301~400℃。

图中所用的t′/q0为保温及保冷管道的特性数值,其中t′为管子计算壁厚或扣除腐蚀裕量及其他减薄量后的管壁厚度(cm);q0为每米管道的重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重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载荷)(kg/m)。一般管道可按图2.2.1-8、表2.2.1-1和表2.2.1-2计算q0值。

例题:一装置内保温液体管道,公称管径为DN100(Ф114×6.3),材料为碳钢,设计温度345℃,管壁腐蚀裕量为1.5mm(0.15cm),保温层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岩,厚度为150mm,试确定其基本跨距。

1.求每米管道的重量

查表2.2.1-1知Ф114×6.3管重为16.78kg/m;

查表2.2.1-8中曲线GW,得管内充水重为10kg/m;

查表2.2.1-8中曲线δ=150,得每米管道的保温层基准重量为121.5kg/m;

查表2.2.1-2取水泥膨胀珍珠岩比重为0.4。

每米管道总重量为:

q o=16.78+10+0.4×121.5=75.4kg/m;

2.计算保温管道的特性数值t′/q o

管壁计算厚度t′=0.6-0.15 =0.45cm;

t′/q o=0.45/75.4=0.0060

3.查图2.2.1-7得基本跨距为:

L O≈5m

3 管道允许最大跨度的确定

实际配管中,一根管道常常包括各种形式和不同载荷条件的管段。由于它们承受重量载荷的能力各不相同,需在其基本跨距基础上分别情况确定各自的允许最大跨距值。具体规定如下:

3.1 五种基本管段的允许最大跨距。

3.1.1 连续敷设的水平直管段按图3.1.1确定。

3.1.2水平弯管的允许最大外伸尺寸按图3.1.2确定。

3.1.3 水平∏形管段的最大悬伸尺寸按图3.1.3确定。

3.1.4 带垂直段的Z形管段,其最大允许外伸及垂直段尺寸按图3.1.4确定。

3.1.5 受集中载荷的水平直管段按图3.1.5确定。

3.2 由强度条件控制的带三通或其他分支连接管段,其最大允许跨距应按三通的应力集中系数作必要的调整,即:

(3-2)

式中:Lη—考虑应力集中影响的允许最大跨距,m;

L—不考虑应力集中影响的允许最大跨距,m;

1—三通的应力集中系数,按表3.2选用

3.3 对直接支承于管架构件的大直径薄壁管道(一般指大于DN400的管道)需按下式对管壁支承点作

(3-3)

式中:σatt—支承点管壁的局部应力,N/cm2;

R—管子外半径,cm;

t‘—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壁厚。cm;

f A—支承反力作用于管壁的线载荷,N/cm;

f A=q o·L/1

L—管道跨距,m;

q o—每米管道的重力,N/m;

1—管壁与管架构件的支承线长度,cm;

[σ]t—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额定许用应力,N/cm2。

若不能满足式(3-3)条件应在支承部位设置加强板或采取其他局部加强措施,否则就要缩小管道的跨距来减小支承点载荷。

4 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

当管道需考虑约束由风载、地震、温度变形等引起的横向位移,或要避免因不平衡内压、热胀推力及支承点磨擦力造成管段轴向失稳时,应配置必要的导向架并限制最大导向间距。由于水平管段和垂直管段的支承条件及受力状况不同,配置导向架时应满足不同的最大导向间距要求。一般宜按下列规定选用:

4.1 垂直管段的推荐最大导向间距见表4.1。

4.2 水平管段的推荐最大导向间距见表4.2。

5 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及其允许最大跨距

本规定列举16种典型管架配置及其允许最大跨距方案图(见图5-1,5-2,5-3),供配管设计时参考。参照这些典型配置方案尚可举一反三演变出更多的实用配置方案。

管子公称直径DN

图2.2.1-1 装置外及装置内不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

图2.2.1-2 装置外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Ⅰ(T≤150℃)

图2.2.1-3 装置外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Ⅱ(T=151-300℃)

管子公称直径DN

图2.2.1-4 装置外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Ⅲ(T=301-400℃)

管子公称直径DN

图2.2.1-5 装置内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Ⅰ(T≤150℃)

管子公称直径DN

图2.2.1-6 装置内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Ⅱ(T=151-300℃)

管子公称直径DN

图2.2.1-7 装置内保温管道的基本跨距-Ⅲ(T=301-400℃)

图8 管道隔热层及充水重量

图3.1.1 连续敷设的水平直管段之最大允许跨距

说明:确定管道基本跨距后,按管架配置要求定出其中一边(A或B)的尺寸,再由图求另一边的最大允许尺寸。如A=0.55L o,则B≤0.37L o。

注:对装置外的管道,图中L o应为L o*值。

图3.1.2水平弯管之最大允许外伸尺寸

说明:确定管道基本跨距后,根据配管要求定出A或B任一边的尺寸,再由图求另一边的最大允许尺寸。如取B=0.4L o,则A=0.29L o。

注:对装置外的管道,图中L o应为L o*值。

图3.1.3水平∏形管段之最大外伸尺寸

说明:确定管道基本跨距后,根据配管要求定出B 段尺寸,再按A 、C 段中任一段尺寸由图求另一段的最大允许尺寸。如B=0.4L o , A=0.29L o 则C =0.18L o 。

注:对装置外的管道,图中L o 应为L o *值。

图3.1.4 带垂直管段的Z 形管段之最大允许外伸尺寸

说明:确定管道基本跨距后,根据集中荷载P 的大小(按管道长度为基本跨距的管段重量百分比计)和它与支承点的距离A ,由图求最大允许跨距。如(

)%P

q L o o

100,A =0.1L,则L 1o ≤0.78L o 。 注:1. 图中q o 为包括隔热材料和物料在内的每米管道重量(kg/m )。2. 对装置外的管道,图中L o 应为L o *值。

图3.1.5 受集中荷载的水平直管段之最大允许跨距

表4.2 水平管段的推荐最大导向间距(m)

DN B

(DN-管外径)″)78DN

″)42DN

管径DN B

(DN-管外径)(4″)78DN

(4″)42DN

热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部城市热力管网设计,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热力网设计。本次规定暂以蒸汽作为主要供热介质编制,今后将补充热水热力网设计的有关规定。 3 职责 由设计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4 工程设计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应为项目所在地资料,以下为镇海炼化所在地资料。 自然条件 气温 年平均气温:℃ 极限最高气温:℃(1988年7月20日) 极端最低气温:-℃(1977年1月31日) 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 最冷月平均气温:℃ 防冻温度:℃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9% (84年6月)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60% (73年12月,80年12月,88年11月) 气压 年平均气压:百帕 年极端最高气压:百帕(81年12月2日) 年极端最低气压:百帕(81年9月1日) 夏季(7、8、9月)平均气压:百帕 夏季(7、8、9月)平均最低气压:百帕(72年7月)

冬季(12、1、2月)平均气压:百帕 冬季(12、1、2月)平均最高气压:百帕(83年1月) 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年最大降雨量:mm(83年)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mm(81年7月30日6时44分开始) 十分钟最大降雨量:mm(81年7月30日7时22分开始) 一次最大暴雨量及持续时间:mm (出现在81年9月22日14时16分至23日18时16分) 雪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4 cm(77年1月30日)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东南偏东;西北;频率10% 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 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附风玫瑰图 风速、风压 风速 夏季风速(7、8、9月平均):m/s 冬季平均风速(12、1、2月平均):m/s 历年瞬间最大风速:>40m/s(1980年8月28日NNW、1988年8月7日N) 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m/s(1988年8月8日E) 30年1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m/s(十米高,省气象局) 基本风压 ~(按离海较远取小值,靠近海岸取大值) 最大冻土层深度及地温 冻土层深度: 最大冻土层深度:50mm 地温: m最低月平均地温(2月):℃

SEST 0304 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ST 0304-2002 实施日期2002年3月26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 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19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标准 2 设计规定 2.1一般要求 2.2工艺设计 2.3 线路设计 2.4 泵站设计 1 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的设计,提高设计水平,确保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的工艺设计、线路设计和泵站设计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厂至中转油库、商业油库、储备油库或用户的新建和扩建成品油(如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等)输送管道的线路设计和输油首站、中间泵站、加热站、分配输油站的工程设计。也适用于中转油库、油田首站、长输管道末站或中间站至石油化工厂的新建和扩建原油管道及泵站的工程设计。

1.3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 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05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与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J 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 3005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 3008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EST 0301 《钢质管道跨距选用规定》 SGST 0011 《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工艺计算—水力计算》 SGST 0012 《厂外(或厂际)输油管道工艺计算—热力计算》 2 设计规定 2.1 一般要求 2.1.1 输油管道的设计应符合GB 50253的规定。 2.1.2 输油管道的穿跨越设计和防腐蚀设计应分别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有关标准。 2.1.3 输油管道的输油能力应严格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不得擅自予留发展余地。对任务书要求予留发展时,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合理地确定管道直径、泵站和加热站布置,以适应近期和远期的运行要求。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版

1总则 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 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 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 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 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顺序输送hatch transportation 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 2. 0.15翻越点turnatrer point 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 f low)的某高点。 一站控制系统,ration control system 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2. 0. 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2. 0. 18管道附件pipe accessories 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2. 0.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MADP) 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 2. 0. 20 U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 2. 0. 21线路截断阀line block valve 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沿线安装

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内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虎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

L 01=0.2124 qo I E t (1-a) L 01*=0.2654 qo I E t (1-b) 式中: L 01一装置内管道由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m; L 01*一装置外管道由刚度要件决定的跨距, m; I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惯性矩(见表1), cm 4 ; E 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模量(见40B201-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二),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 、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2 强度条件 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由管道质量荷载(包括其他垂直持续荷载)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起过额定许用应力的二分之一。 L 02=(L 02*)=0.626 []qo t W σ (2) 式中:L 02 L 02*一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 W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见表1),cm 3; [σ]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的许用应力(按40B201一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六取值),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3 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o 或LO*)。 3.2 图表法 根据本标准基本跨距所需要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隔热和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 ≤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

应力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1.0 总则 (2) 2.0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的范围和方法 (2) 3.0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工作程序 (7) 4.0 压力管道详细应力分析的要求 (8) 5.0 压力管道详细应力分析文件签署规定 (9) 6.0 压力管道详细应力分析人员的职责 (9) 7.0 压力管道详细应力分析人员的资格要求 (11) 8 附加说明 (12)

1.0 总则 1.0.1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各工程项目中非埋地的碳素钢、合金钢、不 锈钢管道应力分析(静力分析)和抗震设计。 1.0.2 本规定不适用于硬质材料衬里管道及螺纹连接管道。 1.0.3 执行本规定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 1.0.4 管系静力分析的任务是:验算管系在内压、自重和其它持续外载作用下的 一次应力;验算管系由于热胀(或冷缩)、预冷紧和其它位移受约束产生的二次应力;验算管系在工作状态下各薄弱环节的局部应力;选取弹簧型号;计算管系作用于端点和支架的力和力矩并校核设备管嘴的允许受力和力矩;判断管系的安全性。 1.0.5 相关标准: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SH3059-2001); 《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T3041-2002); 《化工厂和石油炼制厂管路》 ANSI/ASME B31.3。 2.0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的范围和方法 2.0.1 管道管径、壁厚、保温选定后,首先应依据管道允许跨距对管系自重工 况的校核,即为一次应力的初步验算,不符合要求的应增加支吊架。 2.0.2 管道柔性设计 2.0.2.1 管道柔性设计按《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T3041-2002)及 《化工厂和炼油厂管道》(ASME/ANSI B31.3)的要求进行。 2.0.2.2 管道应力解析方法 ⑴设计人凭经验进行判断 ⑵采用图表进行判断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SH/P20-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设计条件和准则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管道尺寸确定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DN32(1″)、DN125(5″)、DN175(7″)等。对于这种尺寸的设备接管口,应由一个适合的管件把标准管和设备接管口连起来。 管道的布置 管道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绕性,以降低管道的应力和推力。 一般管道均沿管架水平敷设,有坡度要求的管道,根据坡度要求单独支承。 输送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有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面;有保温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无保温的管道的上面。 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管的配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1)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阀应选择在管道的最高位置处。 (2 )排放有毒性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放空管的排出高度,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定。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应优先采用对焊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带法兰的管件用于需要经常检修、拆卸的地方。 管道方向的改变通常采用弯头、弯管、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1)对焊弯头的弯曲半径一般采用倍公称直径。 (2)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按~4倍公称直径计。

水平直管跨距计算

水平直管跨距计算 摘要:简要介绍了水平直管跨距计算公式,并确定了工程中对于水平直管的允许跨距计算推荐了计算公式。 关键词:水平直管、管道跨距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traight level of cable, and confirmed in the level of engineering for straight span allowed a formula to compute the recommended calculation. Key words: straight and level of cable pipe 概述: 管道跨距是指相邻两个管道支架间的距离,管道跨距过小则意味着相同长度的管道,使用的管道支架数量多,管道投资增加,管道跨距过大,则有可能造成管道自身应力过大,不能满足管道自身安全,因此管道跨距计算是管道设计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管道设计时,无论是否进行详细的应力分析,均应满足管道跨距的要求。 对于管道跨距的计算,《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仅给出了原则性的说明: 水平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应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强度条件是控制管道自重弯曲应力不应超过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的一半。刚度条件是限制管道自重产生的弯曲挠度,一般管道设计挠度不应超过15mm,装置外管道的挠度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38mm,敷设无坡度的蒸汽管道,其挠度不宜超过3mm。 以上说明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根据管道敷设的特点,管道除了固定支架外,其余支架在不考虑自然补偿的前提下,管道与支架间均未简支,因此可参考《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对于简支梁的计算方法来推导水平直管跨距。 水平直管跨距计算: 管道支架布置常见形式为:单跨及连续多跨布置,管道跨距计算时,所考虑的载荷是重力载荷(包括:管道自身重量、介质重量、保温层重量及附加载荷重量)及内压力。为确保管道安全,管道跨距一般按照刚度条件计算,并用强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标准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

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虎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由此规定的跨距计算如下。相应管道允许扰度,装置为1.6mm,装置外为3.8cm.

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参考

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 SH/P26-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 1、支吊架分类 按支架的作用分为三大类:承重架、限制支架和减振架。 1.1 承重架:用来承重受管道的重力及其它垂直向下载荷的支吊架。 1.1.1 滑动架:在支承点的下方支撑的托架,除垂直方向支撑力及水平方向摩擦力外,没有其他任何阻力。 1.1.2 杆式吊架:在支承点的上方以悬吊的方式承受管道的重力及其他垂直向下的载荷,吊杆处于受接状态。 1.1.3 弹簧支吊架:用于一定范围内有垂直方向位移的管道、设备支、吊,载荷变化率≤25%。 1.1.4 恒力弹簧支吊架:用于有较大垂直方向位移的管道支吊。使用载荷偏差≤6%。 1.1.5 滚动支架:采用滚动支承,减小管道因轴向位移而产生对支架的推力。 1.1.6 带聚四氟乙烯支架:在支架摩擦面粘贴聚四氟乙烯板,减小管道应轴向位移而产生对支架的推力。 1.2 限制性支架:用来阻止、限制或控制管道系统热位移的支架。 1.2.1 导向架:使管道只能沿轴向移动的支架。并能限制侧向位移的作用。 1.2.2 限位架:限位架的作用是限制轴向、侧向位移。 在某一个方向上限制管道的位移所要求的数值,称为定值限位架 1.2.3 固定架:不允许支承点有三个方向的线位移和角位移。 1.3 减振支架:用来控制或减小除重力和热膨胀作用以外的任何力(如物料冲击、机械振动、风力及地震等外部载荷)的作用所产生的管道振动的支架。 2、支吊架结构的组成部份 从管道支承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等方面考虑,由管部附件、连接配件、特殊功能件、辅助钢结构及生根件等组成。 2.1 管道附件:是附着管道上的支架部件,是支架与管道外壁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如管托、管卡、U形螺栓、吊耳、支耳、支腿等。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总则 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 1.2.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1.2.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1.2.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sesa0202 管架设置和选用规定

设计标准 SESA 0202-2002 实施日期2002年9月10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管架设置和选用规定 第1页共5页 目次 1 总则 2 管架设置原则 2.1 一般要求 2.2 垂直管段支吊架的设置 2.3 固定架的设置 2.4 与敏感设备及附件相连管道支吊架的设置 3 管架选用原则 3.1 吊架 3.2 可变弹簧支吊架及恒力架 3.3 导向架 3.4 管托、挡块 3.5 支腿 1 总则 1.1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及其附属装置管道支吊架的设置和选用。 1.2 引用标准 CD42A19-83 《石油化工管道用U形波纹膨胀节设计技术规定》 HG/T20644-98 《变力弹簧支吊架》 SESA 0201 《管道跨距规定》 A-B15 《管架标准图》 2 管架设置原则 2.1 一般要求

2.1.1 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SESA 0201《管道跨距规定》。 2.1.2 水平管段和П形补偿管段的最大导向间距应符合表2.1.2规定。 导向间距 一般情况下可按40倍DN的长度考虑 图2.1 导向间距 表2.1.2 水平管段最大导向间距(m) 管道公称直径 DN最大导向间距(m)管道公称直径DN最大导向间距(m)25(12)12.2250(102)30.5 40(1 1/22)13.7300(122)33.5 50(22)15.2350(142)36.6 65(2 1/22)18.3400(162)38.1 80(32)19.8450(182)41.4 100(42)22.9500(202)42.7 150(62)24.4600(242)45.7 200(82)27.4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GJ26—82 (试行) 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烟风 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GJ26—82 (试行)的通知 (82)火设字第65号 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我局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原“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导则”初稿的基础上,经补充修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980年4月由我局组织对本规定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现批准颁发(试行)。 本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华东电力设计院,以便进行修改补充。 1982年3月17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管道布置 (5) 第一节一般规定 (5) 第二节烟道 (9) 第三节冷风道 (10) 第四节热风道 (11) 第五节原煤管道 (11) 第六节制粉管道 (12) 第七节送粉管道 (13) 第三章管道规格与材料 (14) 第一节管道规格 (14) 第二节材料 (15) 第三节焊接 (20) 第四章零件选型及加固肋 (26) 第一节一般规定 (26) 第二节零件选型 (26) 第三节加固肋 (41) 第五章零件、部件和传动装置 (41) 第一节零件、部件 (41) 第二节传动装置 (45) 第六章支吊架 (46) 第一节一般规定 (46) 第二节支吊架选型 (47) 第三节支吊架荷载计算 (48) 第四节弹簧选择 (56)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应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装维修方便,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参数应满足燃烧和制粉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 二、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 三、运行、维修和加工、运输、安装方便; 四、管道、零部件及支吊架等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五、考虑防爆、防磨、防堵、防漏、防震、防雨、防冻、防腐蚀和防噪声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容量为65~1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钢结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对于非金属结构烟风道仅提出有关工艺设计的要求。 对于燃油和燃天然气锅炉的烟风道,以及容量小于65t/h和大于1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3条烟风煤粉管道的设计范围如下: 一、烟道: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烟囱前的烟道;烟气再循环管道;磨煤机干燥用的高温烟气管道;低温烟气管道和混合室至磨煤机进口的干燥管等。 二、冷风道:吸风口至空气预热器的冷风道;磨煤机调温用的压力冷风道;锅炉尾部支承梁的冷却风管道;磨煤机的密封系统管道;低温一次风机或低温干燥风机的进口和出口风道;微正压锅炉的有关密封管道等。 三、热风道:空气预热器出口风箱;喷燃器的二次风道;炉排锅炉的一次和二次风道、热风送粉用的热风道;磨煤机干燥用的热风道;排粉机进口的热风道;高温一次风机进口的热风道;烟气干燥混合器的热风道;热风再循环管道;邻炉间的热风联络管;三次风喷口冷却风管;风扇磨密封管道等。 空气预热器低温段出口至磨煤机和排粉机的温风道。 四、原煤管道:原煤仓至给煤机和给煤机至磨煤机的落煤管;金属小煤斗;炉排锅炉炉前煤仓的落煤管等。 五、制粉管道:磨煤机至排粉机的制粉管道;细粉分离器至煤粉仓和螺旋输粉机的落粉管;螺旋输粉机的落粉管;粗粉分离器的回粉管;煤粉仓的放粉管;吸潮管;防爆门引出管等。 六、送粉管道:排粉机、粗粉分离器或一次风箱至喷燃器的一次风道;三次风道;乏气管道;给粉管;干燥剂再循环管等。 七、其他有关管道。 第1.0.4条选择烟风煤粉管道的介质流速,应考虑介质特性、设备条件以及合理节省运行费用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对于煤粉管道和烟道,尚需考虑防止堵粉、过量积灰和磨损的要求。 锅炉额定负荷时的设计流速可按表1.0.4所列数值选用。 表1.0.4烟风煤粉管道的推荐设计流速①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32-15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 范(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探讨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专家或执法人员经常要求输送可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法兰要用导线跨接,防止发生静电事故。那么,金属管道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跨接?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下探讨。 一、工业管道金属法兰跨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xx年5月8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文件《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对工业管道有下列定义: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 (2)、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的; (3)、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 日常检查中碰见的压力管道大部分属于上述工业管道之列。《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第八十条对法兰跨接防静电有如下规定: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应当测量各连接接头间的电阻值和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当值超过《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或者设计文件的规定时,应当设置跨接导线(在法兰或者螺纹接头间)和接地引线。从该条可以看出,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导线,需要测量法兰之间电阻值,当阻值超过规定时,需要跨接。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 部分制作与安装》(GB/T20801.4-2006)第10.12.1条规定:有静电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1 总则 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 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 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O.1 管输气体 pipeline gas 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 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起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 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终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 gas receiving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 gas distributing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2.0.9 地下储气库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利用地下的某种密闭空间储存天然气的地质构造。包括盐穴型、枯竭油气藏型、含水层型等。 2.O.10 注气站 gas injection station 将天然气注入地下储气库而设置的站。 2.O.11 采气站 gas withdraw station 将天然气从地下储气库采出而设置的站。 2.O.12 管道附件 pipe auxiliahes 指管件、法兰、阀门、清管器收发筒、汇管、组合件、绝缘法兰或绝缘接头等管道专用承压部件。 2.O.13 管件 pipe fitting 指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 规范(新编版)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新编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探讨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专家或执法人员经常要求输送可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法兰要用导线跨接,防止发生静电事故。那么,金属管道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跨接?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下探讨。 一、工业管道金属法兰跨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5月8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文件《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对工业管道有下列定义: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 (2)、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的; (3)、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

管道跨距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管道跨距规定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 1.总则 2.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3.管道允许最大跨距的确定 4.管道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 5.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及其允许最大跨距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实施日期:2001-01-15 1 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及其附属装置中温度不超过400℃的各种保温及不保温液体和气体管道的跨距及支承系统设计。 1.2 本规定规定了管道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16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供设计参考。 1.3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规定中规定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种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以此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1.4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规定所规定之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4.1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1.4.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或要求为零的位置上; 1.4.3 支吊架应尽可能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要对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载荷作用引起连接面泄露,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1.4.4 导向架不宜过分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系统的载荷; 1.4.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1.5 本规定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问题的管道,应按设计规定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1.6 为使管道支承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对比较复杂的管系宜按以下步骤配置管架: 第一步根据配管要求和初步应力分析划分管段,并确定端部固定架和必不可少的导向架位置; 第二步分析管段的载荷条件及支承要求,对各集中载荷点及支承连接点等重要部位配置管架; 第三步按本规定中所规定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配置其余各中间管架; 第四步对需要进行热应力和动态分析的管段,应按相应规定作必要的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管架位置作适当的调整; 第五步校对有关构筑物的位置及其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建筑构件来支承管道或作管架生根点用,以便尽量减少附加支承构件的数量,并按此要求在允许最大跨距范围内调整管架的位置; 第六步检查与相邻管道及其支承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碰撞的情况,及有无可合并使用的管架,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管架位置作出调整。 2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于确定管段允许最大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分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2.1 计算法 2.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考虑,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则与之相应的管道允许挠度([f])为:装置内管道[f]=1.6cm,装置外管道[f]=3.8cm。为此按刚度条件要求的管道跨距应为: 装置内 (2-1a) 装置外(2-1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