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1.3 习题

1.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不保存,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最低的冗余度,数据控制功能。

2. 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人们通过数据来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是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数据库后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构成,即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构成。

3.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简化管理,提高效率,提供安全。

4.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级映象的特点。

答: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

为了实现这三个层次上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象:外模式/模式的映象和模式/内模式的映象。

5. 什么是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什么是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答: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它定义并保证了外模式与数据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模式的映象要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根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即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的内模式依赖于它的全局逻辑结构,即模式。它定义并保证了数据的逻辑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模式/内模式的映象也必须作相应的修

改,使得模式保持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6. 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哪些单位部门使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起的作用如何?

答:电信、图书馆、银行等部门。

2.4 习题

1. 信息有哪三种世界?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信息的三种分为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信息的现实世界是指人们要管理的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物的发生、变化过程。它客观存在而不依赖于人们的思想。

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用思维,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作进一步的抽象,对事物进行选择、命名、分类等抽象工作之后,并用文字符号表示出来,就形成了信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是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人们的抽象和组织,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即数据模型,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

信息的三种世界之间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这种结构并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是人们认识的概念模型。然后再将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具体的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2. 什么是概念模型?

答:概念模型是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它应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能表达用户的各种需求,包括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及其复杂联系、用户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要求和手段。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3. 解释概念模型中常用的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答: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称为属性。

能在一个实体集中惟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称为码。

某个(些)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的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同类型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4. 实体的联系有哪3种?

答:实体之间的联系根据所表现的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种: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5. 试给出一个E-R图用来描述一个实际部门。要求该部门至少有三个实体,每个实体之间还有联系。

答:略。

6. 数据模型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7. 在实际的数据库系统中,用到哪些数据模型?比较关系数据模型与非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答:实际的数据库系统中最常见的数据组织方法有四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关系模型的优点:使用表的概念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简单直观;关系型数据库都使用结构化查询语句,存取路径对用户是透明的,从而提供了数据的独立性,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系模型的缺点:关系模型的联结等查询操作开销较大,需要较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所以必须提供查询优化功能。

8. 试举出三个分别是属于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的实例。

答: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属于层次模型。

计算机网属于网状模型。

路由器的路由表属于关系模型。

9. 解释关系模型中常用的概念: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

答:一个关系对应通常所说的一张二维表。

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表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们的值可以惟一地确定一个元组,且属性组中不含多余的属性,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主码。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称为分量。

关系的型称为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

10. 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分为哪3类?

答:联系可以分为三种: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

11. 解释在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封装和类的概念,并一个实例说明面向对象模型。

答:现实世界的任一实体都被称为模型化的一个对象,每一个对象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称为对象标识。

每一个对象都将其状态、行为封装起来,其中状态就是该对象的属性值的集合,行为就是该对象的方法的集合。

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称为类。

3.6 习题

1. 常见的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哪三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关系代数、关系演算、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SQL语言。

2. 简述概念:关系,域,笛卡儿积,属性,候选键,主键。

答: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简单清晰,关系单一。在关系模型中,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都可以使用关系来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列组成。在二维表中,存放数据库数据。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设D 1,D 2,…,D n 为任意域,定义D 1,D 2,…,D n 的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为:

1212{(,,,)|,1,2,,}n n i i D D D d d d d D i n ???=∈=

表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元组,表中的每一列对应一个域。为了区分每一列,必须给它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如果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键。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键,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码或主键。

3. 关系具有哪些基本属性? 答:关系具有以下性质:

1) 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2) 不同的列可以出自同一个域,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在同一关系中,属性名不能相同。 3) 列的顺序无关紧要,即列的顺序可以任意转换。 4) 任意两个元组(行或记录)不能完全相同

5) 行的顺序也无关紧要,即行的顺序也可以任意转换。

6) 行列的交集称为分量,每个分量的取值必须是原子值,即分量不能再分。 4. 在关系模型中,常见的关系操作有哪些?

答: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选择(Select )、投影(Project )、连接(Join )、除(Divide )、并(Union )、交(Intersection )、差(Difference )等查询(Query )操作和增加(Insert )、删除(Delete )、修改(Update )操作。

5. 简述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答:关系模型提供了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若属性(或属性组)A 是基本关系R 的主属性,则属性A 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若属性(或属性组)A 不是基本关系R 的主码,它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B 相对应(基本关系R 和关系S 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称A 是关系S 的外(部)码(Foreign Key )。则对于R 中的每个元组在A 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 的主码B 的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户针对某一具体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6. 试述关系代数中并、差、交、选择、投影、连接、除法的定义。

答:略。

7. 现有一个工程公司数据库,包括职工、部门、工程、客户四个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部门编号) 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

工程(工程编号,工程名称,职工编号,客户编号) 客户(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地址)

每个关系模式中见表3-22、表3-23、表3-24、表3-25中的数据。

表3-22 职工表

表3-23 部门表

表3-24 工程表

表3-25 客户表

答:略。

8. 用第7题的公司数据库,试用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求出以下结果:

(1) 查询所有男职工的信息。

(2) 查询在1980年之前出生的职工姓名。

(3) 查询客户大宏公司的工程信息。

(4) 查询人事部职工负责的工程信息。

答:略。

9. 简述概念:规范化,函数依赖,1NF,2NF,3NF,BCNF,4NF。

答:略。

10. 判断表3-26、表3-27、表3-28每个关系属于第几范式。如果不规范,将其规范化。

表3-26 学生成绩表

表3-27 商品表

表3-28 教师表

11. 简述全关系型的关系系统应遵循的十二条基本准则。

答:【准则1】信息准则。

【准则2】保证访问准则。【准则3】空值的系统化处理。【准则4】基于关系模型的动态的联机数据字典。

【准则5】统一的数据子语言准则。

【准则6】视图更新准则.所有理论上可更新的视图也应该允许由系统更新。

【准则7】高级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准则8】数据物理独立性。

【准则9】数据逻辑独立性。

【准则10】数据完整性的独立性。

【准则11】分布独立性。

【准则12】无破坏准则。

4.8 习题

1. 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通常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需求分析阶段。

2) 概念设计阶段。

3) 逻辑设计阶段。

4) 物理设计阶段。

5) 实现阶段。

6) 运行维护阶段。

2. 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应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用户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够接受的文档。确定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个人访问得到。还应了解系统将来要发生的变化,充分考虑系统的可能的扩充和变动,使系统设计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模型可以看成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在设计数据库系统时,要把现实世界的事物通过认识和抽象转换为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物理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3.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数据库设计的3个特点:

(1) 反复性(Iterative)

一个性能优良的数据库不可能一次性的设计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的设计。

(2) 试探性(Tentative)

一个数据库设计完毕,并不意味着数据库设计工作的完成,还需要经过实际使用的检测。通过试探性的使用,再进一步完善数据库设计。

(3) 分步进行(Multistage)

由于一个实际应用的数据库往往都非常庞大,而且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需要分步进行,最终达到用户的需要。

4. 需求分析的设计目的是什么?

答:需求分析阶段应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用户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够接受的文档。确定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个人访问得到。还应了解系统将来要发生的变化,充分考虑系统的可能的扩充和变动,使系统设计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5. 简述概念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四类方法。

答:概念结构设计通常有四类方法:

1) 自顶向下。即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再逐步细化。

2) 自底向上。即先定义各局部概念结构再逐步整和,是概念结构设计最常用的方法。

3) 逐步扩张。即先定义核心概念结构再逐步扩展。

4) 混合策略。即综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设计。

6.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概念结构设计就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信息,抽象化为概念模型。概念结构设计应该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同时还有易于理解、易于更改,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7.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包括哪些设计?

答: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包括:选择存储结构、确定存取方法、选择存取路径、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主要解决选择文件存储结构和确定文件存取方法的问题。在数据库中访问数据的路径主要表现为如何建立索引。如要直接定位到所要查找的记录,应采用索引方法存取方法(索引表)。顺序表只能从起点进去向后一个个访问记录。数据库的物理实现取决于特定的DBMS,在规划存储结构时主要应考虑存取时间和存储空间,这两者通常是互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8. 试用自底向上法设计一个超市管理系统的E-R图。超市管理系统包括商品实体、职工实体、生产厂家实体、销售实体。其中商品实体具有商品编号、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生产厂家编号属性;职工实体具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属性;生产厂家实体具有厂家编号、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负责人属性;销售实体具有销售编号、销售时间、职工编号、商品编号、数量属性。

答:略。

9. 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设计一个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包括职工实体、部门实体、工资实体、职务实体、工程实体、客户实体。其中职工实体具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编号、部门编号属性;部门实体具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负责人编号、地点属性;工资实体具有职工编号、基本工资、奖金属性;职务实体具有职务编号、职务名称属性;工程实体包括工程编号、工程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负责人编号、客户编号;客户实体包括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法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答:略。

5.4 习题

1.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家族分为哪几种版本?

答:SQL Server 2005产品家族将其分为五个新的版本:企业版、开发版、标准版、工作组版和精简版。其中最常用的是企业版、标准版、工作组版。

2. 安装、配置SQL Server 2005。

答:略。

3. 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环境。

答:SQL Server 2005简单易学,它提供了大量的图形工具和命令行工具,能够完成对SQL Server 2005的管理和开发任务。主要工具包括:

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3) SQL Server Profiler

4) 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5) Database Engine Tuning Advisor

6) 命令行工具

7) 帮助

6.4 习题

1. 简述SQL语言的特点。

答:SQL语言的特点是:

1)高度非过程化

2)综合统一

3)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5)简单易学

2. SQL Server 2005提供了丰富的系统数据类型,可以归纳为哪些类别。

答:SQL Server 2005提供了丰富的系统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归纳为下列类别:

(1) 精确数字型

精确数字型包括bigint、bit、decimal、money、numeric、smallint、smallmoney、tinyint。

(2) 近似数字型

近似数字型包括float、real。

(3) 日期和时间型

日期和时间型包括datetime、smalldatetime。

(4) 字符串型

字符串型包括char、text、varchar。

(5) Unicode字符串型

Unicode字符串型包括nchar、ntext、nvarchar。

(6) 二进制字符串型

二进制字符串型包括binary、image、varbinary。

(7) 其他数据类型

SQL Server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类型,包括cursor、sql_variant、table、timestamp、uniqueidentifier、xml。

3. 以下变量名中,哪些是合法的变量名,哪些是不合法的变量名?

A1,1a,@x,@@y,&变量1,@姓名,姓名,#m,##n,@@@abc##,@my_name 答:合法的变量名:A1,@x,@@y,&变量1,@姓名,姓名,#m,##n,@@@abc##,@my_name

不合法的变量名:1a

4. SQL Server 2005所使用的运算符类别有哪些?

答:

SQL Server 2005运算符类别

(1) 9-3*5/2+6%4 (2) 5&2|4 (3) '早上'+'好' (4) ~10

(5) DECLARE @d SMALLDATETIME

SET @d='2006-10-26'

SELECT @d+10,@d-10

答:9-3*5/2+6%4=4

5&2|4=4

'早上'+'好'='早上好'

~10=-11

6. 举例说明,如果表达式@a=@b-@c成立,则变量@a、@b、@c都可以是什么数据类型?

答:

答:

8. 符号“=”可以是关系运算符等于,也可以是赋值运算符。那么什么情况下是关系运算符,什么情况下是赋值运算符?

答:在SET语句中“=”是赋值运算符,在输出语句或判断语句中是关系运算符。

9. 用T-SQL流程控制语句编写程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答:略。

10. 用T-SQL流程控制语句编写程序,求斐波那契数列中小于100的所有数。(斐波那契数列1,2,3,5,8,13,…)

答:略。

11. 计算下列表达式:

(1) ABS(-5.5)+SQRT(9)*SQUARE(2)

(2) ROUND(456.789,2)-ROUND(345.678,-2)

(3) SUBSTRING(REPLACE('北京大学','北京','清华'),3,2)

答:

ABS(-5.5)+SQRT(9)*SQUARE(2)=18

ROUND(456.789,2)-ROUND(345.678,-2)=157

SUBSTRING(REPLACE('北京大学','北京','清华'),3,2)= '大学'

(4) 计算今天距离2008年8月8号,还有多少年,多少月,多少天?

datediff(year,getdate(),'2008-8-8')

datediff(month,getdate(),'2008-8-8')

datediff(day,getdate(),'2008-8-8')

12. 定义一个用户标量函数,用以实现判断并返回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答:略。

13. 定义一个用户标量函数,用以实现判断并返回一个日期时间数据位于该年的第几天。

答:略。

7.4 习题

1. 简述物理数据库和逻辑数据库的概念。

答:数据库是构成单个数据库的实际文件。在SQL Server 2005中,将数据库映射到一组操作系统文件上,这种观点将数据库称为物理数据库。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容器,即数据库是一个存放数据的表和支持这些数据的存储、检索、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逻辑成分所组成的集合。这种观点将数据库称为逻辑数据库,组成数据库的逻辑数成分称为数据库对象。

2. 简述组成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的三种类型的文件。

答: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有3种类型的文件:

(1) 主数据文件:主数据文件的推荐文件扩展名是.mdf。

(2) 辅助数据文件:辅助数据文件的推荐文件扩展名是.ndf。

(3) 事务日志文件:事务日志文件的推荐文件扩展名是.ldf。

3.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一个名为“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要求它有3个数据文件,其中主数据文件为20M,最大大小为100MB,每次增长5MB;辅数据文件为10MB,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每次增长20%;事务日志文件为20MB,最大大小为100MB,每次增长20MB。

答:略。

4. 使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名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要求它有3个数据文件,其中主数据文件为20M,最大大小为100MB,每次增长5MB;辅数据文件为10MB,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每次增长20%;事务日志文件为20MB,最大大小为100MB,每次增长20MB。

答:略。

5. 使用T-SQL语句,修改所创建的“公司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增加一个辅数据文件。文件的逻辑名为com,物理名为com_data.ldf,大小为10MB,增长不受限制,每次增加10%。

答:略。

6. 数据库和表有什么不同?

答:数据库是数据对象容器,数据表是存放具体数据的单位。

7. 创建表的实质就是定义表结构以及约束等属性,简述列属性设置。

答:略。

8.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职工表、部门表、工资表,并向各表添加数据。

答:略。

8.9 习题

1. 查询女教师的教师编号、姓名和出生日期。

答:

Select 编号,姓名,出生日期

From 教师表

Where 性别='女'

2. 根据教师的年龄,将教师分为:老年(大于等于50岁)、中年(40岁至50岁之间)和青年(小于等于40岁)。

答:

Select 姓名,性别,年龄=

Case

When datediff(year,出生日期,getdate())>=50 then '老年'

When datediff(year,出生日期,getdate())>=40 and datediff(year,出生日期,getdate())<50 then '中年'

When datediff(year,出生日期,getdate())<40 then '青年'

end

3. 查询选修“大学英语”的学生的姓名,并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输出前3名。

答:

Select top 3 姓名

From 成绩表

Order by 分数desc

4. 查询体育学院和外语学院,而且在1986年出生的学生信息。

答:

Select *

From 学生表

Where 院系名称='体育学院' and 院系名称='外语学院' and year(出生日期)=1986

5. 查询计算机学院姓张,并且姓名是两个字的学生的信息。

答:

Select *

From 学生表

Where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and len(姓名)=2

6. 现有“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有图书表、职工表、部门表、出版社表。

答:略。

9.4 习题

1. 简述视图的概念以及分类。

答: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其结构和数据是建立在对表的查询基础上的。和表一样,视图也是包括几个被定义的列和行,但就本质而言这些数据列和数据行来源于其所引用的表。所以视图不是真实存在的基础表而是一张虚表,视图所对应的数据并不实际地以视图结构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存储在视图所引用的表中。在SQL Server 2005中,视图可以分为标准视图、索引视图和分区视图。

2. 可更新视图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只要满足下列条件,即可通过视图修改基础基表的数据:

1) 任何修改(包括UPDA TE、INSERT和DELETE语句)都只能引用一个基表的列。

2) 视图中被修改的列必须直接引用表列中的基础数据。不能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对这些列进行派生,如通过聚合函数、计算(如表达式计算)、集合运算等。

3) 被修改的列不受GROUP BY、HA VING、DISTINCT或TOP子句的影响。

3.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向导创建一个视图,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教师的编号、姓名,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以及分数。该视图是可更新视图吗?

答:是可更新视图。

4. 在查询窗口中使用T-SQL语言创建一个视图,包括工作人员编号、姓名,进货的时间、数量,以及客户名称和城市。该视图是可更新视图吗?

答:略。

5. 简述索引的概念以及分类。

答:索引包含从表或视图中一个或多个列生成的键,以及映射到指定数据的存储位置的指针。通过创建设计良好的索引以支持查询。

索引可以是惟一的,即索引列不会有两行记录相同,这样的索引称为惟一索引。索引也可以是不惟一的。如果索引是根据单列创建的,这样的索引称为单列索引。根据多列组合创建的索引称为复合索引。按索引的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索引分为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6.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向导,根据成绩表的分数列创建一个索引。要求该索引不是惟一,也不是聚集索引。

答:略。

7. 在查询窗口中使用T-SQL语言,根据工作人员表的出生日期列创建一个索引。要求该索引不是惟一,也不是聚集索引。

答:略。

8. 简述游标的概念以及分类。

答:SQL Server 2005通过游标提供了对一个结果集进行逐行处理的能力。游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表中的记录指针,该指针与某个查询结果相联系。

根据游标用途的不同,SQL Server 2005将游标分为三种:

(1) T-SQL游标

(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服务器游标

(3) 客户端游标

根据T-SQL服务器游标的处理特性,SQL Server 2005将游标分为四种:

(1) 静态游标

(2) 动态游标

(3) 只进游标

(4) 由键集驱动游标

根据T-SQL服务器游标在结果集中移动方式,SQL Server 2005将游标分为两种:

(1) 滚动游标

(2) 前向游标

根据T-SQL服务器游标结果集是否允许修改,SQL Server 2005将游标分为两种:

(1) 只读游标

(2) 只写游标

9. 创建游标可以用哪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创建的游标一样吗?创建完游标是否可以马上读取数据?

答:声明游标有两种方式:标准方式和T-SQL扩展方式。这两种方式创建的游标不一样。

创建完游标是不可以马上读取数据,还必须打开游标。

10. 利用标准方式声明一个游标,查询课程表中的课程编号和课程名信息,并读取数据。

答:略。

11. 利用T-SQL扩展方式声明一个游标,查询学生表中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信息,并读取数据。要求:

(1) 读取最后一条记录。

(2) 读取第一条记录。

(3) 读取第4条记录。

(4) 读取当前记录指针位置后第2条记录。

(5) 读取当前记录指针位置前第2条记录。

答:略。

10.3 习题

1.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作用是什么?使用它们有什么好处

答: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存储过程。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它不同于前面介绍过的存储过程,主要是通过事件进行触发而被执行的,而存储过程可以通过存储过程名字而被直接调用。

使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可以提高系统查询效率,增强数据的完整性。

2. SQL Server 2005中存储过程的类型有哪些?

答:在SQL Server 2005中存储过程分为三类:系统提供的存储过程、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和扩展存储过程。

3. 在有些情况下,为什么需要重新编译存储过程?

答:在执行诸如添加索引或更改索引列中的数据等操作更改了数据库时,应重新编译访问数据库表的原始查询计划以对其重新优化。在SQL Server 2005重新启动后,第一次运行存储过程时自动执行此优化。当存储过程使用的基础表发生变化时,也会自动执行此优化。但如果添加了存储过程可能从中受益的新索引,将不会自动执行优化,直到下一次SQL Server 重新启动并再运行该存储过程时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在下次执行存储过程时对其重新编译会很有用。

4. SQL Server 2005中触发器的类别有哪些?

答:SQL Server 包括两大类触发器:DML触发器和DDL触发器。

5. 创建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SQL语句是什么?

答:略。

11.3 习题

1.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备份”是数据的副本,用于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还原和恢复数据。备份使用户能够在发生故障后还原数据。通过适当的备份,可以从多种故障中恢复。

2. SQL Server 2005中具有哪几种恢复模式?

答: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以选择的三种恢复模式:简单模式、完整模式和大容量日志模式。

3. 描述SQL Server 2005中进行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答:略。

4. 数据库数据导入和导出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导入和导出操作可以在SQL Server 2005和其他异类数据源(例如Excel或Oracle 数据库)之间轻松移动数据。

5. 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何种情况下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

答:略。

12.6 习题

1. SQL Server 2005的身份验证模式有哪两种?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这样SQL Server的安全系统可在任何服务器上通过两种方式实现:SQL Server和Windows结合使用(SQL Server and Windows)以及只使用Windows(Windows Only)。

当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方式时,由SQL Server系统管理员定义SQL Server账号和口令。混合身份验证模式即允许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方式,又允许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方式。它使用户既可以登录SQL Server,也可用Windows的集成登录。

2. 在SQL Server 2005中进行授权时,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答: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角色设置,管理用户的权限。这样只对角色进行权限设置便可以实现对所有用户权限的设置,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3. 什么是授权的主体,在SQL Server 2005中如何建立授权的主体?

答:“主体”是可以请求SQL Server资源的个体、组和过程。主体的影响范围取决于主体定义的范围(Windows、服务器或数据库)以及主体是否不可分或是一个集合。每个主体都有一个惟一的安全标识符(SID),即帐号。

4. 关于权限控制的SQL语句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略。

5. 在Windows中新建一个帐号,设置不同的登录模式,实验登录SQL Server 2005的情况。

答:略。

6. 在SQL Server 2005中新建一个帐号,设置不同的登录模式,实验登录SQL Server 2005的情况。

答:略。

7. 赋予帐号不同的“数据库角色成员身份”,实验对数据库的操作情况。

答:略。

13.5 习题

1. 简述事务,锁的概念。

答:事务和存储过程类似,由一系列T-SQL语句组成,是SQL Server 2005系统的执行单元。

锁就是防止其他事务访问指定的资源的手段。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多个用户能够同时操纵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不发生数据不一致现象的重要保障。

2. 根据运行模式,SQL Server 2005将事务分为哪些类型?

答:根据事务的设置、用途的不同,SQL Server 2005将事务分为多种类型。根据系统的设置,SQL Server 2005将事务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提供的事务和用户定义的事务。

3. T-SQL提供的事务处理语句包括哪些?

答:事务处理语句包括:

1) BEGIN TRANSACTION语句。

2) COMMIT TRANSACTION语句。

3) ROLLBACK TRANSACTION语句。

4) SA VE TRANSACTION语句。

4. 创建一个事务,将所有女生的考试分数都加5分,并提交。

答:略。

5. 创建一个事务,先向学生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并设置保存点。在再将姓名为“叶晨”的学生的姓名改为“叶臣”,在并提交。

答:略。

6. 简述锁的定义及用途。

答:锁就是防止其他事务访问指定的资源的手段。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多个用户能够同时操纵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不发生数据不一致现象的重要保障。

7. 简述SQL Server 2005提供了的4种锁模式。

答:根据锁定资源的方式的不同,SQL Server 2005提供了4种锁模式:共享锁、排他锁、更新锁、意向锁。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今天近几十年的历史,其发展速度之快,使用X围之广是其它技术所远不及的。 先介绍一下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发展经历了格式化数据模型(包括层状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两个阶段,正在走向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等非传统数据模型的阶段。 层状数据模型每个节点间是一对多的父子之间的联系,比如一个父亲三个儿子;中心下的几个部门,部门里的人。网状数据模型中允许任意两个节点间有多种联系,层次模型实际上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如同学生选课,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某一课程也可被多名学生选修。关系数据模型,职工,比如我(编号,XX,性别,所属部门,籍贯),我和马薇,X晖,陈曙光等就组成了一X关系模型的数据表。 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 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模式之间具有转换(或成为映射)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 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网状数据库 最早出现的是网状DBMS。网状模型中以记录为数据的存储单位。记录包含若干数据项。网状数据库的数据项可以是多值的和复合的数据。每个记录有一个惟一地标识它的内部标识符,称为码(DatabaseKey,DBK),它在一个记录存入数据库时由DBMS自动赋予。DBK可以看作记录的逻辑地址,可作记录的替身,或用于寻找记录。网状数据库是导航式(Navigation)数据库,用户在操作数据库时不但说明要做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做。例如在查找语句中不但要说明查找的对象,而且要规定存取路径。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特点及现状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特点及现状

————————————————————————————————作者:————————————————————————————————日期: 2

学号:20085044013 本科学年论文 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2008级 姓名王震 论文题目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特点及现状 指导教师张新伟职称讲师 成绩

2012年1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绪论 (1) 1光纤通信发展历程 (1) 1.1 世界光纤通信发展史 (1) 1.2 中国光纤通信发展史 (2) 2 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3) 2.1 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3) 2.2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3) 2.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3) 2.4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3) 3 不断发展的光纤通信技术 (3) 3.1 SDH系统 (3) 3.2 不断增加的信道容量 (3) 3.3 光纤传输距离 (4) 3.4 向城域网发展 (4) 3.5 互联网发展需求与下一代全光网络发展趋势 (4) 4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特点及现状 摘要: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是以其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损耗低特点,并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的优势,光纤通信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还可以应用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进行工业监测、控制,而且在军事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为广泛。光纤通信技术正朝着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交换、全光网络方向发展。 关键词:光纤通信;发展历程;特点;发展现状 绪论 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通信方式,在现代信息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光电子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电子技术将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革命。有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光子世纪”,十年内,光子产业可能会全面取代传统电子工业,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产业。光纤通信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而这一次发展将涉及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其范围更广,技术更新,难度更大,动力更强,无疑将对21世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 1 光纤通信发展历程 1.1 世界光纤通信发展史 光纤的发明,引起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是构成21世纪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的一大要素。 1966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的英籍华人高锟,发表论文《光频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用石英玻璃纤维(光纤)传送光信号来进行通信,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通信。于1970年损失为20db/km的光纤研制出来了。据说康宁公司花费3000万美元,得到30米光纤样品,认为非常值得。这一突破,引起整个通信界的震动,世界发达国家开始投入巨大力量研究光纤通信。197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在亚特

教育的起源、历史发展过程与阶段

教育的起源、历史发展过程与阶段 1-2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与阶段 1、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1)非独立性(2)自发性、全民性(普及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3)原始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特征:(1)阶级性(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特征:等级性、专制型和保守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①学校萌芽 五帝时期已有“成均”和“痒”的教育场所,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商代已有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 ②西周的教育 “六艺”是西周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稷下学官,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④两汉时期的教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为标准的选拔官吏。 ⑤隋唐时期的教育 重振儒术、三教(儒、道、佛),六学二馆 ⑥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1905年科举被废。 (2)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3)古代希腊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家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4)中世纪的西欧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即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其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两种教育均脱离生产劳动。 近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主要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的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通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社会的教育 1.现代教育的特点 特征: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特点:(1)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

现代通信技术的历史

现代通信技术的历史 所谓通信,最简单的理解,也是最基本的理解,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方法。无论是现在的电话,还是网络,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现代通信技术,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这是一门系统的学科,目前炙手可热的3G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信就是互通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纵观同新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19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 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程控交换最初是由电话交换技术发展而来,由当初电话交换的人工转接,自动转接和电子转接发展到现在的程控转接技术,到后来,由于通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交换的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过中继站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为信号可以"再生";便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连接;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保密性好;数字微波系统占用频带较宽等的优点,因此,虽然数字微波通信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却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传输手段。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无关;工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的传输;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从2000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大规模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硬件设施建设日渐完备、软件资源建设日益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备受重视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师技能大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现代教育发展论坛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发展及理论提升 的相关活动举办;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效果日益明显。 ●发展历程 概览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多媒体的到来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教师应用信

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了图片、动画、影音、视频等素材,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得呆板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容易理解和领会。 2.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多媒体的到来阶段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教师而言,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多是针对某一知识或者具体章节的演示课件或素材,往往无法根据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他们渴望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及学生特征选择适合的资源,然而当时的资源建设极大地滞后于教学需求,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致力于资源建设的公司和企业,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理念指导,并非所有资源都是有价值的,甚至很难在其中查找真正需要的资源。 这种情况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开展,因此,资源建设和资源库建设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期,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网络资源库快速建设,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以发展的眼光关注网络资源库的内涵发展,对其定位、分类、标准、功能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的网络资源库建设也逐渐关注资源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可以将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为资源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一)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一) (总分:1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5.00) 1.采用扩展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做 ______。 (分数:1.00) A.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B.扩展关系数据库系统 C.拓展关系数据库系统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2.下列哪一种结构是支持并行数据库系统最好的结构? ______。 (分数:1.00) A.共享内存 B.共享磁盘 C.无共享√ D.层次模式 解析: 3.下面属于并行数据库系统目标的是 ______。Ⅰ.高性能Ⅱ.高可用性Ⅲ.高扩充性 (分数:1.00)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Ⅰ、Ⅱ和Ⅲ√ 解析: 4.下列属于粗粒度并行机特点的是 ______。 (分数:1.00) A.拥有大量的处理器 B.共享一个主存√ C.单个事务运行得更快 D.数据库一般将一个查询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 解析: 5.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具有不同的特征,下列哪一个是操作型数据的特征? ______。 (分数:1.00) A.可更新的√ B.历史的(包括过去数据) C.支持管理决策的 D.面向主题的 解析: 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 6.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中,客户机可以使用{{U}} 【1】 {{/U}}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命令。(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解析: 7.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U}} 【2】 {{/U}} 存储在多个场地。 (分数:2.00)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发展历程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一个层次,其教育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3)西周是奴隶教育发展鼎盛时期,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教育形式是先接受家庭教育在进行学习教育,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不仅注重道德思想,而且也注重文化知识;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而且也重视实用的技能;不仅对于文事武事都注重;而且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和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从而,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军事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夏商相比,西周的教育已经相对成熟,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教育; (4)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这是向封建制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 三、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上面已经提到了西周教育,它不仅对奴隶制有影响,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要论述古代教育,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一下对我国教育有贡献的一些伟人,孔子当是第一人,他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他首先提出的,强调注重教育; 2. 私人讲学之风由他打开,从而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 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对策,使受教育者的范围逐渐扩大; 4. 提倡培养从政君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原则;

各类历史文献数据库整合

各类历史文献数据库整合 因为《书目答问》接下去的这部书我还没用较为清楚的认识,所以这两天《书目答问》就暂停下,等我搞清楚了再写。前几次写数据库利用的时候是专门讲如何去发现、使用,今天将我使用比较多的免费历史文献数据库(包括民国文献)整合发送,各位可按需选用。如果能纯熟地结合使用,我想一定能有很大的发现,对于研究很有帮助。中国国家图书馆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 数字善本: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shanbenjiaojuan 数字方志: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shuzifangzhi地方志: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zhengjidifangzhi宋人文集: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songrenwenji家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zhengjijiapu徽州善本家谱: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huizhoushanbenjiapu中文拓片资源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beitiejinghua甲骨: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jiagushiwu民国文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zhengjiminguowenxian民国图书: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minguotushu民国期刊: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minguoqikan民国法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minguofalv民国报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7844470.html,/web/guest/minguobaozhi目前有《新华日报》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名篇成百上千,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名著,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后浪推前浪的、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古代的初创到现代的奠基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早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一词并未出现,与其对应的是“蒙养”,即教育童蒙之意。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前551一前479)非常重视人的早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孔子的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理论书,它上承孔子、子思、孟子还有荀子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的思想,影响至深,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已关注到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在这之后,颜之推(531—59O)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的《颜氏家训》原本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其意义早已超过训诫颜氏一家门内,堪称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庭教科书,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都在探索幼儿教育新路上矢志不渝、躬行实践,把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结起来,研究和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中通过对儿童期的意义探索及对儿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的经典描述与概括,积极探索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陶行知(1891—1946)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过很多进步的教育主张,如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他论述的创造教育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综上所述,近现代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外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这一时期,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构想。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约35~约95)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要注重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自5世纪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很缓慢。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许多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观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幼儿教育思想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开始逐渐重视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一、数据库发展历史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 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 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如今主要有三种观点 :

浅谈通信技术发展史

浅谈通信技术发展史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这么课程学期过半后,了解并掌握了一些与通信相关的知识,加以课程之余自己通过查阅书籍和使用网络工具,将通信史这一知识方面整理成以下文字,用以自我提高以及与大家共同进步。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悠久。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电磁波的发现也促使图像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 图像传真也是一项重要的通信。1980年后,传真技术向综合处理终端设备过渡,除承担通信任务外,它还具备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处理终端。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