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美版小学美术《山外有山》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山外有山》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山外有山》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山外有山》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师备课签(课时教案)

课题山外有山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感悟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能表现出空灵的意境。

2、尝试中国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用毛笔感受浓淡墨并用没骨的方法表现一幅具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

3、体验独特的水墨韵味,激发对中国山水画额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

难点:水墨的浓淡变化、山势的控制、位置的经营,表达山外有山的意境美。

学过程设

计︵含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调色盘笔洗抹布。

教师:毛笔调色盘脸盆墨汁课件长卷

课前听音乐,欣赏《云海中的山峦》《河南的张家界》感受大山深处的空灵(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欣赏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1.感受山水

(1)欣赏视频,黄山云海中的山峦。

通过欣赏视频来体现做过锦绣山川的宏伟,请同学说一说看到连绵不断,跌宕起伏的山峦有什么感受?

问:远处的山看着有什么特点?

(2)初步尝试,经验分享。用感官感受大山远处,布置小作业。

以小组的形式画出长卷中的远山。

用淡墨:没骨法来表现远山的空灵。

2.新授:观察分析了解风格。

(1)课件展示:漓江山水图片与李可染的《漓江风光》图,让学生对比欣赏摄影图片与国画作品的区别,了解国画山水的经营位置,体现基本艺术特点。(设计意图:欣赏摄影作品与国画作品的区别,了解国画山水的基本特点)

(2)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山的层次(近、中、远)

提问:李可染作品中层峦叠嶂的山是怎样画出来的?

猜想:解析用笔与用墨的方法,让学生介绍成功经验。

(3)欣赏名家画作远、中、近中景物的处理方法。(设计意图:了解李可染的用墨方法,引导学生对对作品进行与本课有关的欣赏)

教师示范,讲解用笔、用墨、以及如何添加近景。

看视频:画家怎样处理黄山的景色。

3.体验环节

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从学生分层作业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完成作品的机会,尝到成功的滋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课外拓展

通过观看美丽的山河,感受中国画既无色彩渲染,有无形态的临摹,任人想象,让

同学们体会山水画的意境,以及留白的空灵深远。

反思:山水自来是文人墨客的表现之地,而当让孩子们来表现这些的时候,莫过于需要一些趣味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了许多有个人意趣的作品。既有作品艺术思维上的独创性,又洋溢着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个人体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验到了造型活动和合作的乐趣,并通过对美术媒材的使用、对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使个人的艺术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有了一定加强,尤其是表现出造型上的独特思维。

教学中我把握了以下几个要点:

1.抓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充分调动激情的、需要的一切内在因素,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将尽可能多的名山、画作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感观认识。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作、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东西。4.对于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以肯定性、鼓励性为主,从而增强学生美术创作的乐趣。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超越。有人说创造和超越是美术的灵魂,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美术。一堂好的美术课是与课前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分不开的。教学设计中力图丰富和拓宽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培养,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并始终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8分) 1、童谣和童画,将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地融为一体。 2、 ______ 、______ 、______ 被称为三原色。三间色:______ 、______ 、______ 。 3、对比色:红色——()黄色——()蓝色——() 4、墨分五色,即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杭州城市起源的见证—— ___ 。 6、敦煌石窟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洞窟共______个。 7、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古杂宝等。 8、适合纹样包括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 9、门饰以______ 技法为主。北方______为多,南方则以______、______为主。 10、色轮里______的色彩为类似色,______的色彩为对比色。 11、类似色在同一环境货画面配合时产生______、______的感觉,对比色则会产生______、______的色彩效果。 12、敦煌石窟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石窟,其 中 ________ 最大。 13、宋代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和()之间的 ()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二、我会判断:(每空2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门饰是民居建筑中装饰艺术最为精美的,装饰手法繁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适合纹样是指将一种纹样适当地组织在某一特定的形状或空间中具有装饰效果的纹样。() 3、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是世界篮球赛男、女团体赛最高奖项。() 4、飞天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艺术形象。() 5、飞天因为能歌善舞,全身又充满香气,故又称“香气神”。() 三、我会选:(每空2分,共12分) 1、右图的作品名称是() A、《指墨柳塘双鸭》 B、《登高》 C、《睡猫图轴》 D、《小猫图》 2、右图的作者是() A、张大千 B、潘天寿 C、齐白石 D、徐悲鸿 3、下面这幅画是()的作品,是中国画里的什么表现方式() A、张大千 B、龚贤 C、张择端 D、花鸟画 E、泼墨画 F、指墨画 4、给下面的颜色找找对比色 红---()蓝---()紫---() A、灰 B、绿 C、橙 D、黄 5、捏泥巴的方法有()。 A、搓、揉、压 B、剪、撕 C、画、贴 6、以下中国画哪幅是表现唐太宗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 __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 ___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涉及课题。全册共有20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美术基本训练后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这学期的美术技能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个别比较薄弱的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课后多交。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

浙美版美术第11册六年级上《课题:指墨画》教学设计

教案整理与修改:课题:指墨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 墨效果练习。 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学生已了解用毛笔作中国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 用手指作画的表现方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美术能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指墨画教学,引导 学生了解手指作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 情趣。 指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作画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到了 现代,已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但指墨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 未能引起重视。其实,用手指作画与用毛笔作画一样,都能 产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画,所产生的特殊风格与情趣又是 毛笔难以达到的,它与水墨画、泼墨画一样都能吸引孩子们 的极大兴趣,从而开创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 想象与自由创作是美术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本课让学生通 过用手指作画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欣赏 并了解祖国传统指墨画的特点及表现力,体验、感受指墨画 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各种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效果。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调墨盘、墨汁、颜料与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和指墨中国画各两幅、墨汁、宣 纸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展示:认识指墨画,欣赏我国清代高其佩等名家 的指墨画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 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 觉。 (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指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 一幅中国画。

浙美版小学美术 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不错。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尝试、自由创新。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表现光与影。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能做较好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光与影 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将教室窗帘拉上) (2)播放图片,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的沉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板书) (2)感受光影①展示图片 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 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展示图片 4、在弱光环境下,强光照射的物体、正方体石膏像; 问:“你看见了什么?” “这时的光影有了什么变化?” (板书:黑、白、灰) 教师小结:有了微弱的环境亮光,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 ④展示表现光影步骤图教师边讲解步骤,边在8 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球体光影。 ⑤观察比较:没有光影,空间感不明显。教师范作,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出现了亮部、暗部和阴影,光影的出现让物体变得更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⑥学生试着在32 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球体或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5、深入探究,解读光影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光影作品。(1)欣赏《衣纹习作》 问:“画家为什么能把衣服的皱褶画得如此有立体感、如此有美感?” 小结: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运用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表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用黑、白、灰表现光影,还有其他其他方法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2)展示《草垛》,感受黑、白、灰光影。 (3)展示作品《草垛》,体会画面中炫目的色彩光影。 问:“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草垛?你从哪里发现的?草垛和它的影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剖析光影下的色彩关系(互补色) 小结:莫奈一生中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垛,画出了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别样的美。有的灿烂无比、有的冷清孤傲、有的生动活泼?与其说莫奈是在画草垛,不如说是在画自己,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浙美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平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习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简析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14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册教材梳理_0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册教材梳理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 1 册教材梳理序号课题领域教学目标知识点 1 走进新天地综合探索 1. 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基本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明确美术课应准备的常规工具。 2. 通过看看、说说,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画画、玩玩,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爱护和灵活运用美术工具材料的意识,为后续的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2 新朋友造型表现 1.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抓住同学的外貌特征作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为自己的新朋友画一幅肖像。 3. 通过绘画创作、互相交流,了解同学,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3 色彩大家庭造型表现 1. 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色练习。 3. 学生从欣赏体验的过程中认识色彩的作用,发现色彩的美 1 / 3

感,感受色彩的魅力,并进一步学会用色彩尝试趣味涂色,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认识常见的色彩并知道色彩的名称 4 生活中基本形造型表现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感受并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基本形,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 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3. 通过运用各种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表现力,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4. 尝试用其他的表现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识并能描绘生活中的基本形不同形的建筑园林门金字塔国家大剧院等 5 巧用碎纸片造型表现 1. 初步了解借形联想、添画等造型表现方法。 2. 通过对碎纸片的想象、添画等练习活动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 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并对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6 来来往往的汽车造型表现 1. 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构造及功能。 2. 通过撕和拼贴各种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 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武义县芦北小学朱英杰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情。 该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表现欲下降,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畅但生硬,画风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级学生是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时期,要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鼓励学生探究性综合性学习。 6.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最新2019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浙美版第五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中国民间玩具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想象画的作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蜡笔、水彩笔等工具来表现内心世界形象。 2.学习初步的观察形象,描绘形象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方法,掌握简处理方法。 5.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6.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7.欣赏儿童熟悉的卡通画,提高鉴赏能力。

(完整word)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林爱明

1灯彩辉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三、教具学具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四、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2台灯造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 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 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具学具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四、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洞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任课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张异;

2018年 2 月 26 日 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二、引导学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浙美版一上美术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8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认识常用工具、材料,初步认识基本形和常见色彩,进行形的练习、线的练习、形与色的练习,最后过渡到用多种手段造型。 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如:让学生了解美术,了解同学,了解社会,美化生活,亲近动物,团结友爱。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各单元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其中重点突出“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同时,每个单元在课题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没有受过多少美术方面的训练,就象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学生人数多,不易于管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3)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美术学习习惯还不太好。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计划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绘画 1.正确的作画姿势,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蜡笔、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2.在平涂过程中,要求色彩涂得均匀,线条流畅,鲜艳丰富,造型大胆夸张并富于童趣。 工艺: 1. 学习纸工制作的简单方法; 2. 学习正确的折纸方法; 3. 学习撕纸的表现方法及拼贴的方法; 4. 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利用蜡笔或油画棒制作。 欣赏: 1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中动植物; 2 欣赏中外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二.全册重难点: 重点: 1 用蜡笔或油画棒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察、记忆、想象 中的动植物,线条流畅,色彩均匀丰富,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 泼,富有一种童趣。 2 学习用废旧纸盒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3 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4 用撕纸拼贴方法进行简单画面制作,并能进行简单的拓印; 5 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中外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难点: 1. 在绘画训练中,要求线条自然流畅,色彩鲜艳丰富,造型大胆 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2. 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养按步骤操作的 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 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 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入学的学生人数较以往多两个班级,共六个班,200多名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线条的魅力》

线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技能)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勾线笔、剪刀、铅画纸 (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分钟) 同学们,北京有一幢建筑物举世闻名,那是什么? 那么鸟巢为什么这么受大家关注?除了曾经在那里举办过奥运

会,还会因为什么? 对了,鸟巢别致的造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么,这别致的造型使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呢?对,用了无数根线条。无数根线条造就了一个神奇建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线条的世界,来感受线条的魅力! 二、感受各种线条,并能用恰当地语言进行表达(8分钟) 1、感知直线的魅力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边,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经常来到海边。站在海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感觉怎样?其实那儿就隐藏着一条线,你能看出来是什么线吗?——对,水平线。那么这条水平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平静、广阔 同学们看见过火车轨道吗?那么轨道上隐藏着什么线?——这些斜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空间感 瞧,这是我们舟山的桃夭门大桥,桥上有很多的直线,有粗的,也有细的。不同粗细的直线,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 2、感知曲线的魅力 这是晚上流动的汽车,车灯划出来的线条是什么线?对曲线,那么这样曲线给人怎么样的感觉?——优美、流畅 曲线还有很多种,有这种像波浪一样的波浪线,还有像字母“S”的“S”形的曲线,再来看,这是什么曲线?这是曲线里面的弧线,细心同学可以能已经发现,其实刚才的波浪线和“S”形曲线都是由这小小的弧线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弧线称作组成各种曲线的原材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完整word)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新版)

第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体系。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 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20 课,分为8 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 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 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渐进关系如下:色彩:涂色练习(《五彩的烟花》)→平涂·形色结合(《缤纷花布》)→在复杂形内填色(《热带鱼乐园》)→尝试色彩搭配(《美丽的盘子》)造型(设计):用线造型(《五彩的烟花》)自然形→几何形(《缤纷花布》)→适合图形(《小小书签》、《美丽的盘子》)→动物造型(《卷纸动物》、《热带鱼乐园》、《神气的大公鸡》、《漂亮的拉花》)→人物造型(《我的老师》、《叔叔阿姨真忙》) 二、全册教学总目标 (1)一年级美术教学,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学习绘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概念、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感受身边的事物及美感,完善人格。 (4)、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5) 、继续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教学反思: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美术教学计划 编写:Yilia 执行:Yilia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七册)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以人文结构散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了综合性因素。重视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15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欣赏评述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不足之处: 1、造型上普遍极差,缺乏观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点缺乏彩感,配制不够准确。

3、工艺制作上不够认真。 4、出现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悬疏越来越大。 5、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三、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五、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 浙美版11册教学计划 一、总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二、教学目标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