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_省略_因_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角度的分析_侯淑霞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_省略_因_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角度的分析_侯淑霞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_省略_因_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角度的分析_侯淑霞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_省略_因_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角度的分析_侯淑霞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动因

———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角度的分析

◆侯淑霞 钟 敏

内容提要:中国乳品产业发展近百年来,乳品产业纵向组织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完全垂直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本文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理论,从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市场前提与需求诱因及其供给动因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动因。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外部经济机会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制度供给;制度需求;演变动因

一、引言

从奶牛养殖到乳制品销售的过程被称为乳品产业的纵向链条,纵向链条各行为主体即乳品产业链不同阶段的参与主体—原奶生产者、原奶收购者及乳品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呈现纵向组织关系。中国乳品产业发展近百年来,乳品产业纵向组织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完全垂直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

表1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进程

时期纵向组织关系典型模式纵向组织关系绩效纵向关系连接方式

解放前(1949年前)小农户+小市场

不稳定契约关系

交易费用高

风险高

纵向约束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基于行政命令的完全垂直一体化

契约稳定

风险小

产业链效率不高

资源配置不合理

灵活性差

垂直一体化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小农户+小企业+大市场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机制灵活

利益冲突严重

资源不合理配置

契约关系不稳定

纵向约束

市场经济时期(1993年—)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市场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产业链效率较高

契约较稳定

农户与企业力量对比悬殊

风险高

纵向约束

契约与产权混合

纵向产权一体化

本文将基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动因。根据制度经

49

侯淑霞等: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动因

济学,只要原有制度安排不是可选择制度安排中收益最大的,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制度需求一般指制度接受者———农户、乳品企业、乳业组织的需求,既包括微观方面的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也包括宏观方面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制度供给是制度的提供者,乳业纵向组织关系制度供给一般是指制度决定者———政府和乳业其他管理部门的制度生产,制度的供给是在比较制度供给者的个别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决定的。

二、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市场前提与需求诱因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产生和演变,一方面是乳品产业链利益主体的自发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强制行动来促进变迁进程。如上所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强制性更加突出。

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是多方面的潜在经济机会主导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开放形成的价格效应以及乳品的需求增加等因素对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影响明显。

(一)市场导向的改革

在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制度下,政府不仅控制了原奶的收购价格,还控制着液态奶等乳品的供应。价格控制以及对原奶生产、乳品加工的限制剥夺了个体农户对奶牛养殖的自主权和收益权。1978年以后单一的乳业生产、加工、经销的国有体制被打破,乳业开始“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实施“奶牛下乡、鲜奶进城”发展战略,允许私人养牛,奶牛的饲养量迅速增加,鲜奶生产量大幅增长。政府逐步放松了对牛奶和其他乳品的价格管制,取消了对私人和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和交易乳品的限制,促进了城郊、农牧区乳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乳品需求,乳品的地区性乃至全国性市场逐步形成。

在随后的乳业市场化进程中,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将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走向多元化集团运营,促进了乳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市场导向的改革是中国乳业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乳品需求增加

随着牛奶及乳品营养价值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城市和工矿区的消费者首先将牛奶或其他乳品纳入日常的食物消费中,消费群体由过去仅限于老人和小孩扩大到各个年龄层次人群。据统计,1997年人均乳品消费量不足2公斤,2002年达到6公斤,2004年快速增长到12公斤,2005年达21.7公斤,比1997年增长了近11倍①。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是乳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1957—2007年中国乳制品产量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推断中国乳品的发展变化,进而分析乳品产量增长对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推动作用。

表2 中国乳制品产量 (千吨)

年度产量年度产量年度产量年度产量195712.7197435.61986225.81998548.6 196313.3197536.61987272.21999691.0 196417.6197636.71988295.32000829.2 196521.2197739.21989266.82001742.9 196623.5197846.51990313.72002932.3 196723.1197953.61991376.620031404.5 196823.1198063.21992412.920041424.4 196926.2198179.11993417.320051646.3 197029.6198299.71994424.620062155.3 197130.31983112.21995525.720073464.5 197234.01984130.21996504.1

197334.51985163.71997564.8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2008

1957—2005年中国乳品产量的增加表现出阶段性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乳制品产量增加缓慢。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是基于行政命令的完全垂直一体化,由于产权残缺导致劳动监督成本过高和劳动激励过低,导致整个乳品产业链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农牧场和集体奶牛场缺乏效率和投资冲动。(2)1979年以后,随着奶业实施“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方针,乳业的投资

50—《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2010年第9期

①闫光木.咬定乳业发展不放松,加快强市富民进程.农业知识,2006(18)

主体多元化,要素投入全方位扩张和产出总量高速增长。同时,市场开放使抑制多年的乳品需求得到释放,乳品市场呈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乳品产量增加较快,1979—1992年增加了近8倍。(3)1993—2005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深化,乳业由地区垄断走向全面开放,乳业集团的兼并、重组促进了产业链由调整走向整合,市场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产业链效率进一步提高,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得到优化,乳业出现了突破性增长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乳品产量从41.73万吨增加到164.63万吨。中国乳品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不断增长的产量进一步推动了乳品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了整个乳业的发展,刺激了产业链上游的农户和乳品加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促进了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不断向更高级的形式演进。

(三)技术进步

技术变化决定制度的结构和变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技术进步降低了交易费用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安排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乳业科学研究和成果的应用及技术推广,培养了大量的乳业科技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奶牛遗传育种、繁殖、饲养、兽医、乳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优良奶畜的选育繁殖、奶产量提高、乳品品质改进及新产品开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乳业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为乳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制度变迁的前提。同时,乳品加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伴随一些著名的跨国乳业集团进入中国,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乳品企业不断增加,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促使国内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走上乳业集团化发展道路,促进了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多元化,为乳品行业的制度变迁创造了条件。

(四)市场规模扩大

乳品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交易费用也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乳业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对制度的需求也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公私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后,很快就开始了公私合营的私有制改造,并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奶牛养殖数量、饲料种植面积和供应、加工、销售均由国家统一安排。这一时期乳业规模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以市场为前提的诱致性因素对其影响较小。

改革开放为乳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大力提倡“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需求增加;乳业生产出现了快速增长,乳业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为主导的诱致性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国家由直接介入转变为宏观调控,强制性因素逐渐减弱。

1993年以后,乳业开始市场化改革,国家放开牛奶购销价格,取消牛奶补贴,开放乳品市场,实行市场竞争,推行产业化经营。乳业发展由计划调节完全转变为市场调节,政府逐步退居幕后,通过法律、经济方式在战略上引导乳业健康发展。国家把发展乳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任务,对乳业扶持力度加大,乳业经济效益显著,乳品需求旺盛。乳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乳业制度变迁的结果;乳业规模的扩大则进一步促进了乳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进而促进了乳品产业链纵向关系的演变。

三、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供给动因

制度供给是指制度的生产,可以分为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正式制度供给是人为设计出来的管束群体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正式规则,国家是正式制度的专业制造者,这与国家特性有关。非正式制度供给是自我实施的行为规则,是人类社会前后相继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行为扩散的结果。

(一)政府推动

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经济进步的(温思美,1994)。通常政府在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两方面起作用。

在正式制度供给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政策环境对于乳品产业链纵向关系制度供给的影响更大。为推动乳业健康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

51

侯淑霞等: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动因

列产业政策,如调整乳业产业结构,提高乳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乳业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推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在经济融入全球大格局的今天,中国政府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来实现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乳业发展目标。政府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包括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修建道路、改进水电设施,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各项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大型工商企业进入乳业领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制定有关乳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保护和调节乳业生产经营;宣传和鼓励农户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联合,推动农户专业化经营与乳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乳业产业化经营及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创新。

在非正式制度供给方面,政府文化即政府的政策偏好、政策安排习惯以及政府人员素质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办事效率及其所创造的经济环境直接推动了乳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如内蒙古近年来把乳业作为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呼和浩特市紧抓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实施“乳业兴市”战略,成功打造了“中国乳都”品牌,为乳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促进了牧区乳品产业链组织形式和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创新。

(二)制度设计成本与预期实施费用

一种新的制度会带来预期收益,但是如果制度变革的成本即制度设计成本与预期实施费用过高,使预期净收益为负则不能实施。即当预期收益大于变革成本时,只要有相应的制度供给则变迁就会发生;反之,维持原有制度。

变革成本主要受到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制度变革的酝酿阶段,经济因素处于中心地位;但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政治因素相对更重要。在政府的主动性变革和强制性变革中政治因素对变革成本影响较大。通常制度变革的成本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清除旧制度、消除变革阻力等费用以及制度变革造成的损失、随机成本等。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是否发生相应演变取决于预期收益与变革成本之差及可选制度的供给能力。

(三)相关技术进步

与乳业相关的技术包括农业、加工业、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相关技术的进步有助于降低制度供给的成本,改变组织内部及社会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态,从而形成新制度的供给能力。

(四)其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包括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演变也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思想观念的解放、市场观念的确立、政治色彩的淡化等都大大降低了市场诱致型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增加了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演变的制度供给。

四、结论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是乳品产业劳动分工不断专业化的过程,它不仅受到乳品消费市场范围的限制,而且还受到生产技术、经济制度和生产基础设施(运输、通信和金融等)的限制。从解放前到今天,中国乳品产业链的行为主体从分散、小规模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完全垂直一体化到多元化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由政府统一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各活动主体进行理性选择并不断调整。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产生和演变受到“外部经济机会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其中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主要因素。市场开放形成的价格效应、乳品需求增加、政府在正式与非正式两方面的推动共同影响着乳业纵向组织关系的创新。交易费用的增减也促进了乳业纵向组织关系从“短期交易关系”向“长期契约关系”的演进。

52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2010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赵德余,温思美.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动因与线索.农业经济导刊,2004(10):5~8

2.王胜利,蔡志强.奶业生产的组织模式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12):53

3.陈合营.农业产业化中的组织模式与制度比较分析———以陕西杨凌区蒋寨村奶牛产业为例.理论导刊,2005(12):50~55

4.何玉成.中国乳品产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3:80~88

5.许宗良.浅析奶牛业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国奶牛,1999(1):5~7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责任编辑:张宁宁

三峡库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S WO T 分析及对策探讨

 ———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

◆严立冬 邓远建 张陈蕊

内容提要:本文以三峡工程后续建设为背景,结合三峡库区湖北省巴东县的实际情况,运用

S W O T 分析方法明确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阐述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布局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巴东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发展;S W O T 分析;三峡库区

一、引言

绿色农业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绿色农业是成熟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广与示范的发展模式。积极倡导与发展绿色农业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必将极

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大幅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绿色农产品竞争力。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同,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所期望实现的目的是,以发展为基本前提,在绿色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

53— 严立冬等:三峡库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S WO T 分析及对策探讨

*项目来源:本文是国家社会公益性专项研究项目“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研究”(编号:C Z B 2060302200701)的研究成果之一。感谢湖北省巴

东县人民政府、巴东县移民局、巴东县农业局、巴东县畜牧兽医局等单位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 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 (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著作用。这样,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演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师用案: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 一、从汉到元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演变过程 (1)汉朝: ①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时期: A、频繁更换宰相; B、确立内外朝制度: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源流:三省六部制由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②主要内容: A、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③影响: 在当代:A、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补充: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3)宋朝: ①初期: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是做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演变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演变过程----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1)汉朝:①初期:郡、县②中后期:州、郡、县 (2)唐朝:道、州、县

英国教育制度演变历史和特点

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又创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如威尔士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同时,在19世纪成立的一批城市学院也先后改为大学。由此,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持续增长期。相继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基尔大学、艾克斯特大学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的大学已经超过了20所。但英国的高等教育依然保持着“重质量、轻数量”的“精英教育”模式,这使得英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推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即“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此后,英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1987年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5%左右稳定地提高到了15%以上,这标志着英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已经完成。为进一步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大学与多科学院之间无序竞争的问题,英国议会于1992年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决定废除高等教育双轨制,建立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所有符合条件的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从而建立了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此前已建立的大学被称为“皇家特许大学”或“老大学”,而新升格的大学则被称为“法规大学”或“新大学”。 类型: 一、高等教育机构 1992年英国《扩充与高等教育法》公布实施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分水岭,该法案结束了自1966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一批多元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目前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及设计学院四大类。 1、大学 大学是完全独立的组织,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自行决定开办的课程、教学和评审课程的方法,以及确定课程名称。以前大学自己负责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现在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外主考员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观态度进行评审,确保所有大学的质量和水平。 2、高等教育学院 英国的高等教育学院和大学一样,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主要学府,课程包括本科、硕士、研究院及师范专业课程。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通常比大学少,便于更加细心周到的照顾。3、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主要提供师范及与教育有关的课程,同时可攻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4、艺术及设计学院 顾名思义,此类学院开办有关艺术及设计各方面的基础、文凭、高级文凭及本科课程,申请人通常还要提交一些个人作品来证实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三、特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试题(2017)

————————————————————————————————作者:————————————————————————————————日期: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 A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 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是 ( C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再生产 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5.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C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垄断 D.滞胀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D ) A.垄断完全排除竞争B.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只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7.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A ) A.竞争目的不同 B.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C.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D.竞争范围相同 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C ) 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9.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 B ) A.制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D.协调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 10.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师用案: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1、演变过程 (1)汉朝: ①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时期: A、频繁更换宰相; B、确立内外朝制度: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源流:三省六部制由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②主要内容: A、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③影响: 在当代:A、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补充: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3)宋朝: ①初期: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是做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演变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演变过程----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邵阳市新邵县第一中学尹建平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上承秦朝, 下启明清,, 点多面广, 于是我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 既体现了古人的政治智慧, 又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且, 直到现在, 这些制度对中国的政治运行规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等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难点: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这个比较抽象和复杂, 需要分析、概括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我在教学中注重史实的归纳概括, 帮助学生理解渗透,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段, 文字、图片等情景材料。 2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古人的政治智慧。 ☆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和创新对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性。 ☆思考现代社会应怎样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 情境教学法, 材料分析法, 讨论探究法。( 力求教与学和谐发展。) 四、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力求课堂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有特色。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小结提升; 练习反馈。 教学特色: 创设情境独具匠心; 选择材料新颖恰当; 探究活动精心设计; 联系现实贴近生活。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情景导入。制度文明之探索 五千年中华文化, 两千年制度文明…… 学习新课: 三大版块 3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中既有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基本要素,又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通过基本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要素。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和基础。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练习题及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巩固练习1.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枢密院出兵 D. 交尚书省执行 2、元朝时期,由中央直辖的省份是 ①河北②河南③山西④山东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5、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障皇权

B .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相权确立了对皇权的强势地位 6、唐朝和宋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 设立六部 B 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 C 分化相权 D .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 C.科举制 D .皇帝直接任命 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10、阅读材料: 皇 年代 皇 年代 皇 年代 皇 年代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分析 (一)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在教育公平中,城乡差别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作要点》中“农村”与“农村教育”两词出现频率非常高,在所有关于教育公平的用词中最为显著,最大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两词的词频总量达到12条,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峰值的35条。可见,26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城乡间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在2000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后明显加快。2001年以前教育政策注意力主要是“普九”、“两基”建设、青壮年扫盲工作、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等。2001年以后,虽然还提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但是关注点已经慢慢变化,如2001年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2003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06年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教育责任上,推动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和落实责任;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2011年更是提出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这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前几年缩减农村教学点农村儿童出现上学难等问题,因而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教育资源上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备人:熊宇翔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要点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教材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个子目。并通过三个子目来讲述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讲述变迁中统治者不断地政策创新与调整。从秦朝初创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宋朝权分三司再到元朝的行省制,总结出地方日益听命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从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再一省制,总结出古代君权与相权在相互制约中不断调整、修复、更新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演进。从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总结出历代选官用人制度在不断变化调整中日渐成熟,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提高了政治管理水平。但是即便这样,教材的叙述仍然是粗线条的,简单化的,这并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古代政治的演变。要把学生引向历史深处,我们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学养帮助学生拓宽理解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维空间。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初中和高一有所接触,对部分知识有初步印象,所以设计主旨是通过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调整、创新与完善,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为此我将整节课设计成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意识的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各种提问形式的设计,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在知识迁移中提升能力。教学目标: ⑴帮助学生将秦王朝到元朝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选官用官制度)变化和创新的史实,放置于历史时空中去做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既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又能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⑵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尝试像历史学家一样深刻地批判性地思考历史和历史想象,并尝试作出更合理的解释,从而深刻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故事讲解法等。 学法:读图识图法、自主探究法、小组互助学习法、实践演示法等。 课时计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央集权的发展 导入新课: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者有没有把这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最全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感悟与思考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思考与判断: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中央政治制度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皇帝制度,行政三公(中朝、外朝、尚书台)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先是尚书省,继而中书省、门下省 3.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4.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重大创造历朝沿袭 5.宋朝:二府、参知政事、三司 6.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 二、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2.隋朝: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令 3.唐朝: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设观察使;唐中后期设节度使 4.北宋:文臣作地方官;州县两级制;“道”改为“路” 5.元朝:行中书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国省制开端,影响深远 【知识运用】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别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例1]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解析]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要想办法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题目中的C项是其直接目的,A项才是其根本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因为其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其深深的阶级烙印。 夏朝时期,传说中国就有了学校。据甲骨文和古书上记载,商朝时已经有了正式学校。到西周时,学校分为“国学”、“乡学”两种。学校主要是“国家大事惟祀与戎”,即传授祭祀知识和作战的技能经验。商周时代,贵族子弟必修的科目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发表政见,产生了所谓的“私学”。这一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影响最大。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教学经验,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其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教学经验至今仍在延用。

西汉时期,教育制度逐渐完善。西汉时,学校类型主要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为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开始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必学课程,学习科目是五经(?0?0周易?0?3、?0?0礼记?0?3、?0?0春秋?0?3、?0?0尚书?0?3、?0?0诗经?0?3),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教育系统。 隋朝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达到了世界水平。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唐代学校制度完备,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和乡学等。教学内容以?0?0五经正义?0?3为统一教材,命天下传习,同时还有了专业教育,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私人办学多了起来,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都办过学,为教育增加了新特色。 宋代教育在唐代基础上更加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以太子学和国子学最重要。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改革学校和科举,使官办学校非常兴盛。另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成为传播理学的基地,学习风气十分活跃,石鼓、白鹿洞、应天、嵩山书院都很有名。宋朝以后,理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并统治了学校教育。 明清时期,教育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中央学校有国子学和宗学,地方学校也发达,各级都有普通学校和专科学校。考试制度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0?0大学?0?3、?0?0中庸?0?3、?0?0论语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析:本节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 教材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 知识状态:对从汉到元的各类政治制度了解不是很多 对各朝名相有所了解,但对相权和皇权的关系了解不多 认知能力: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从汉至元制度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 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 学习情绪:对具体的感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 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 教师应对: *针对本课概念多,跨度大这一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角色扮演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较难理解及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较多。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又较差的特点,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 学习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西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承秦制,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方法建议:学生加深理解这一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

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及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一、研究背景 从高考恢复至今已30多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建立,现已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框架。但随着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高校大众化的加快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现行高考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新时期高考制度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回顾和研究我国高考历史演变,对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及其内在价值观念的变迁,总结我国高考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现状 研究课题较多,研究趋于普遍化,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趋于细化和研究成果比较多。 四、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回顾,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当今我国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五、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采取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商丘市几所高中及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六、文献综述 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政府信义、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我国的现代高考制度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因此通过对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放进行综述,从而找出高考制度研究的新切入点。 我国高考制度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它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改

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高考。高考发展到今天,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公众对高考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高考移民现象严重;不利于多样化人才选择;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等。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不仅需要优化考试制度,还要改进招生制度。从各个方面全面改革,从而促进我国高考制度的健全。 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实施公平、公正、诚信的考试原则;2.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3.推行综合评价制度4.采取多样化录取方式;5.建立高校招生考试监督机制。 七、研究方法 主要应用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两种,前者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后者是通过对图书馆资料、网络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分析,结合校情、学情实际,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八、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进行开题报告,确定研究人员。 第三阶段:搜集相关资料,撰写调差报告。 第四阶段:借助网络研究,交流发表意见。 第五阶段:撰写整理论文,进行结题工作。 九、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 十、论文提纲 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 二、现今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造成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 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 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

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交替后 的生产关系总是与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佐证了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的一般规律。 (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XX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XX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被提到新的高度,党的制度不断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要将制度建设贯穿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之中。为加快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了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制度。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包括哪些?为什么党内法规制度有的叫党章,而有的叫准则、条例、意见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效力高低又如何呢?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党内法规,二是党内规范性文件。 一、党内法规 根据xx年中央制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所以,党内法规的制定机关是特定的,只包括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一些涉及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等由于其重要性、权威性更高,需要党的中央组织来制定,被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

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共7类。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现行的是十九大党章,分总纲和条文两部分,共11章55条。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现行的最重要的两个准则就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 出具体规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如《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 至于法律效力,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效力依次递减。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所有其他党内法规都不得与党章相违背,可见党章的重要性及在党内法规中的至高地位。而“准则”与“条例”效力低于党章,是党内法规的主干,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制定的党内法规以“条例”居多。

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摘要:教育制度就是在教育内部建立起比较系统的规章,广义的教育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方针的实施、各级各类国家机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学制的建立将教育通过专门的学校将教育制度化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国家教育情况,建立不同的学制类型,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改革,使其为本国教育的发展服务。关键词:教育制度;学制;改革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制度”这个词和”System”这个词相关,翻译出来就是系统或者体系,制度就有系统性、体系性的特点,且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及其相关规章制度的总和;而狭义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如果要去建立一个学校教育制度,我们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现代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包括那些呢?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看,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制度都有哪些发展的趋势?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的界定 《教育大辞典》把教育制度解释成“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1教育制度是依据教育目的来设置的,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机构或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学校教育制度都涉及到机构,都是各级各类机构及其组织的单位、管理规则的总称。所谓“教育制度”是指“拥有达到一定目的的机构、其存续收到社会的公认组织”。具体地说,这个定义除学校制度外,还包括社会教育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儿童馆、青年之家等,也包括间接地支撑教育活动的教育行政制度和教育财政制度。 [2]那么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学校制度外,还有什么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呢?如:少年宫、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甚至一些电影院承载着教育的功能的话,也属于广义教育制度的一个范畴。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教育制度的这些特点对教育制度的规定作出了一定的要求,人不能随心所欲的在制定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制定或者废除必须是在其发展的轨道上,只能提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义务教育,此时,教育制度就必须加上了义务教育。 历史发展:在古代只是出现最简单学校系统到今天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历史趋势。教育制度的发展由一开始出现学校萌芽的简单的学校体系至今发展成为按照终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