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腈类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醚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腈类化合物(乙腈、丙烯腈、丙酮氰醇(2-甲基-羟基丙腈)、甲基丙烯腈)浓度的测定。

3乙腈和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3.1原理

空气中的乙腈和丙烯腈用活性炭管财经,溶剂解吸后进样,腈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仪器

3.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mL/min~500mL/min。

3.2.3溶剂解吸瓶:5mL。

3.2.4微量注射器:10mL。

3.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2mm×4mm,聚乙二醇6000:6201担体=5:100;

柱温:76℃;

汽化室温度:15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60mL/min。

3.3试剂

3.3.1解吸液:2%(V/V)丙酮的二硫化碳溶液,色谱鉴定无干扰杂

3.3.26201担体:60目~80目。

3.3.3聚乙二醇6000:色谱固定液。

3.3.4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约5mL解吸液,准确称量后,各加入3滴乙腈或丙烯腈(色谱纯),再准确称量,用解吸液稀释至刻度,出2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解吸液稀释成1.0mg/mL乙腈或丙烯腈标准溶液;于4℃冰箱保存,可使用5d。或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3.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h~8h空气样品。

3.4.3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以50mL/min流量采集2h~8h空气样品。

3.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5d。

3.5分析步骤

3.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活性炭前后段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解吸液,封闭后,振摇1min,解吸10min,解吸液供测

定。若解吸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解吸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3.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解吸液稀释标准溶液成0.0μg/mL 、20μ

g/mL 、100μg/mL 、200μg/mL 和400μg/mL 乙腈标准系列和0.0μg/mL 、10μg/mL 、50μg/mL 、100μg/mL 和200μg/mL 丙烯腈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 1.0μg,分别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乙腈或丙烯浓度(μg/mL )绘制标准曲线。

3.5.3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解吸液,测得

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乙腈或丙烯腈的浓度(μg/mL )。

3.6计算

3.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t V V 273293。?3

.101p …………………………(1) 式中:

V。—标准采样体积数值,单位为升(L);

V —采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

t —采样点的温度数值,单位为摄氏度(℃);

p —采样点的大气压数值,单位为千帕(kPa)

3.6.2按式(2)计算空气中乙腈或丙烯腈的浓度。

()D

V V c C 。21c +=………………………..(2) 式中:

C —空气中乙腈或丙烯腈的浓度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乙腈或丙烯腈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

V —解吸液的总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V 。—标准采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 );

D—解吸效率,单位为%。

3.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

3.7说明

3.7.1本法的检出限:乙腈为3μg/mL,丙烯腈为2μg/mL 最低检出浓度:乙腈为0.4mg/m 3,丙烯腈为0.27 mg/m 3 (以采集7.5L 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乙腈为3μg/mL~400μg/mL,丙烯腈为2μg/mL~2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乙腈为 2.6%~5.6%,丙烯腈为0.8%~

9.8%。

3.7.2本法的穿透容量:乙腈为14mg ,丙烯腈为16mg 。本法的平均解吸效率:乙腈为85%,丙烯腈为90%。每批活性炭管应测定解吸效率。

3.7.3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解吸型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

再将后段吸附剂解吸并测定。

4丙烯腈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丙烯腈由硅胶管采集,热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仪器

4.2.1硅胶管:热解吸型,内装200mg硅胶。

4.2.2空气采样器:流量0mL/min~500mL/min。

4.2.3热解吸器。

4.2.4注射器:100mL,1mL。

4.2.5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2 m×4mm,聚乙二醇 6000:6201担体=5:100;

柱温:76℃;

汽化室温度:15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60mL/min。

4.3试剂

4.3.1聚乙二醇6000:色谱固定液。

4.3.26201担体:60目~80目。

4.3.3标准气: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丙烯腈(色谱纯;在20℃,1mL丙烯腈为0.8060mg),注入100mL注射器中,用清洁空气

稀释至100mL,配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气。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4.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4.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两端,以100mL/min流量采

集15min空气样品。

4.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

集1h~4h空气样品。

4.4.3个体采样:打开硅胶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

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以50mL/min流量采集1h~4h空气样品。

4.4.4样品空白:将硅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

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5d。

4.5分析步骤

4.5.1样品处理;将采过的硅胶管放入热解吸气中,进气口与100mL 注射器相连,出气口与载气相连,载气为氮气,以100mL/min,流量于180℃下解吸至100mL。解吸气供测定。若解吸气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清洁空气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4.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解吸液稀释标准溶液成0.0μg/mL、0.05μ

g/mL、0.10μg/mL、0.15μg/mL、0.20μg/mL、和0.25μg/mL丙烯腈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

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mL,分别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丙烯腈浓度(μg/mL )绘制标准曲线。

4.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

解吸气,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丙烯腈的浓度(μg/mL )。

4.6计算

4.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6.2按式(3)计算空气中丙烯腈的浓度。

100c ?=D

V C 。………………………..(3) 式中:

C —空气中丙烯腈的浓度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c—测得解吸气中丙烯腈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100—解吸气的总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标准采样体积数值,单位为升(L);

D—解吸效率,单位为%。

4.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

4.7说明

4.7.1本法的检出限为7×103-pg/mL ;最低检出浓度为0.5mg/m 3(以采集1.5L 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7×103-pg/mL ~0.25μ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3.6%~4.0%。

4.7.2本法200mg硅胶的穿透容量为0.02mg。解吸效率为100%。解

析温度和载气流量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批硅胶管应测定其解吸效率。

4.7.3现场空气中可能共存的甲醇、丙烯酸甲酯不干扰测定。

4.7.4样品解吸测定方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浓度较高的样

品时,应串联两根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进行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时先进行前根固定吸附剂管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解吸并测定。

4.7.5本法可使用相应的毛细管色谱柱。

5丙酮氰醇的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

5.1原理

5.2.1大型气泡吸收管。

5.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mL/min~500mL/min。

5.2.3具塞比色管:10mL。

5.2.4恒温水浴锅。

5.2.5分光光度计:599nm。

5.3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5.3.1乙酸,ρ

=1.05g/mL。

20

5.3.2吸收液:4g/L氢氧化钠溶液。

5.3.3酚酞溶液:2g/L。

5.3.4乙酸溶液:5%(V/V)。

5.3.5磷酸盐缓冲溶液:pH=5.8:溶解68.0g磷酸二氢钾和7.6g磷酸氢二钠于1L水中。

5.3.6氯胺T溶液:10g/L。临用前配制。

5.3.7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溶液:称取1g异烟酸和1g巴比妥酸钠,溶于100mL吸收液中,必要时过滤,滤液设置棕色瓶中,冰箱内保存。

5.3.8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约10mL水,准确称量后,

加入3滴丙酮氰醇(色谱纯),再准确称量,加水至刻度;由2次称量只差计算此溶液的浓度,用解吸液稀释成1.0mg/mL标准贮备液。于室温下可保存10d,4 ℃冰箱内可保存30d。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10.0μg/mL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5.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5.4.1样品采集:在采样点,串联两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

吸收管,以2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5.4.2样品空白;将装有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

链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

5.5分析步骤

5.5.1样品处理:用吸收管中的吸收液洗涤进气管内壁3次,混匀后

取1.0mL 样品,置具塞比色管中,加入4.0mL 吸收液,摇匀,供测定。

5.5.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只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μg/mL 、

0.050μg/mL 、0.10μg/mL 、0.20μg/mL 、0.40μg/mL 、0.60μg/mL 和0.80μgmL 标准溶液。各加吸收液至5.0mL ,配成0.0μg/mL 、0.10μg/mL 、0.20μg/mL 、0.40μg/mL 、0.80μg/mL 、1.20μgmL 和1.60μgmL 丙酮氰醇标准系列。向各管加入1滴酚酞溶液,用乙酸溶液中和至褪色,各加入1.5mL 磷酸盐缓冲液,0.2mL 氯胺T 溶液,摇匀,封闭后,放置5min 。加入2.5mL 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溶液,加水至10.0mL ,摇匀;置40℃水浴中加热45min ;取出冷却后,于599nm 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吸光度值对丙酮氰醇浓度(μg/mL )绘制标准曲线。

5.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

测得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丙酮氰醇的浓度(μg/mL )。

5.6计算

5.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5.6.2按式(4)计算空气中丙酮氰醇的浓度。

)(V V c 21c c 5+= (4)

式中:

C —空气中丙酮氰醇的浓度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c1,c2—测得前后管样品溶液中丙酮氰醇的浓度(减去样品空

白)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5—吸收液的总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标准采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

5.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

5.7说明

5.7.1本法的检出限为0.02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m3(以

采集3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02μg/mL~1.60μg/mL。

5.7.2平均采样效率>95%。

5.7.3显色时的温度、时间和pH值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应严格控

制。

5.7.4氰化氢和水合肼干扰测定。

6甲基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6.1原理

空气中蒸汽态甲基丙烯腈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吸后注入色谱仪,经FFAP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6.2仪器

6.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6.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20mL/min~500mL/min。、

6.2.4溶剂解吸管:5mL。

6.2.4微量注射器:10μL。

6.2.4振荡器。

6.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25mm×0.25μgFFAP;

柱温:初温60℃,保持1min,以8℃/min升至100℃;

气化室温度:15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0.5mL/min。

分流比:20:1;

尾吹:30mL/min;

6.3试剂

6.3.1解吸液:2%(V/V)丙酮的二硫化碳混合液,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

6.3.2标准溶液:在1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解吸液,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12.5μL甲基丙烯腈(色谱纯;20℃,1μL甲基丙烯腈为0.8001mg);用解吸液稀释至刻度,配成浓度为1000μg/mL的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6.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6.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L/min流

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6.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h~8h空气样品。

6.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

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h~8h空气样品。

6.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

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5d。

6.5分析步骤

6.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活性炭前后段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管中,

加入1.0mL解吸液,盖紧瓶盖,振摇1min,解吸30min,解吸液供测定。若样品中丙烯腈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解吸液稀

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6.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解吸液稀释标准溶液成0.0μg/mL、10μ

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甲基丙烯腈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

态,进样1μL,分别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分别对甲基丙烯腈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6.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

解吸液,由标准曲线得丙烯腈的浓度(μg/mL)。

6.6计算

6.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6.6.2按式(5)计算空气中甲基丙烯腈的浓度。

D

V V c 。)(21c c +=………………………….(5) c —空气中甲基丙烯腈的浓度数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甲基丙烯腈的浓度(减去样品空

白)数值,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

V —解吸液的体积,本法为1mL ;

V 。—标准采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 );

D —甲基丙烯腈的解吸效率,单位为%。

6.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照GBZ159规定计算。

6.7说明

6.7.1本法的检出限为0.9μg/mL ;最低检出浓度为0.6mg/m 3(以

采集1.5L 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9μg/mL ~200μ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3.77%~4.79%。

6.7.2本法的穿透容量>10mg ,平均解吸效率为93.5%,采样效率≥

94%。

6.7.3现场空气中可能共存的丙烯腈、乙腈等腈类化合物不干扰测定,

本法可同时测定甲基丙烯腈、丙烯腈、乙腈等组分。当无共存物时,可在90℃恒温下测定甲基丙烯腈。

6.7.4本法使用2%丙酮二硫化碳溶液为解吸溶剂;若仅以二硫化碳

解吸,则解吸效率不高。

6.7.5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解吸型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

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解吸并测定。

6.7.6本法可用相应的其他色谱柱,如30m×0.53×0.5μmFFAP宽口

径毛细管色谱柱,或2m×3.2mm5%FFAP填充柱。

6.7.7本法的标准色谱参考图见图1。

醌类化合物

第九章醌类化合物 § 9.1 结构 § 9.2物理性质 § 9.3 酸性 § 9.4 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 9.5 提取 § 9.6 分离 § 9.7 大黄 § 9.1结构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9.1.1苯醌类 对苯醌:邻苯醌: 结构式实例:见书 9.1.2萘醌 自然界得到的几乎均为α-萘醌(1,4-萘醌,对醌) 从结构上考虑可以另有β(1,2-萘醌,邻醌)及amphi(2,6-萘醌)] 举例:维生素K1等。识别 @@ 9.1.3菲醌 天然成分: 邻醌:丹参醌Ⅰ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 对醌: 丹参新醌(甲乙丙) 9.1.4蒽醌类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9.1.4.1单蒽核类 蒽醌衍生物(游离或成苷;其中的酚OH或COOH多以成盐形式存在) 1 分类 @@ 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例如大黄酸等。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例如茜草素等。 大黄素型结构平面对称,可翻转,R1、R2可互换位置。 酸性由强至弱: -COOH 1个β-OH (2个α-OH+1个CH2-OH) 2个α-OH 大黄酸 > 大黄素 > 芦荟大黄素 > 大黄酚、默写结构 @@ 大黄素甲醚 梯度萃取 所用碱液: @@ 5% NaHCO3 5% Na2CO3 0.5% NaOH(或KOH) 1-5% NaOH

2.衍生物(还原产物) [H] [H] 互变 蒽醌氧化蒽酚蒽酚蒽酮 [O] [O] (易氧化,天然少见) 结构式见书 NP.146 识别 @@ 9.1.4.2双蒽核类 1. 二蒽酮类衍生物 两分子蒽酮相互结合而成 例:番泻苷A、B、C、D(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见书 NP.148 写出区别点: @@ A – C B – A D -- C 番泻苷A是由二分子的大黄酸蒽酮葡萄糖苷经C10—C10ˊ结合而成, 在肠内该C10—C10ˊ键断裂后,产生致泻成分单分子大黄酸蒽酮。 2. 二蒽醌类等其它二聚物(略) 结合位置? 不是C10—C10ˊ 9.1.4.3蒽醌苷类的主要苷键 1. 大部分为氧苷 例如:大黄素-1-O-β-D-葡萄苷(单蒽核蒽醌苷类) 番泻苷A、B、C、D(二蒽酮苷类) 2. 个别为碳苷类 @@ (很难被水解,因为C原子上无共享电子对,不易质子化) 例如: 芦荟苷系蒽酮碳苷(糖做为侧链经C-C键直接与蒽环连接), 为芦荟致泻的主要成分。 §9.2 物理性质 1.颜色: 颜色酚OH助色团 @@ 无色:没有 有色:有,引入 色深:越多,色越深,黄-橙-棕红-紫红 2.升华等特性:游离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区别苷类) 小分子苯醌及萘醌并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 及时小结

酰肼类发泡剂的简介--产品知识

深圳市长园特发科技有限公司 酰肼类发泡剂的简介 在有机发泡剂中,酰肼类结构品种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芳香族磺酰肼格外突出。纯的磺酰肼类发泡剂一般为无毒无味的结晶固体,其分解温度范围和发气量低于发泡剂H和发泡剂AC。其分解机理是磺酰肼基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相互补偿,发泡过程中发热量适中。磺酰肼类发泡剂能定量释放N2和水蒸气,其残渣多为无毒、无色的烷基或芳基二硫代物和硫代亚砜。尽管如此,磺酰肼类发泡剂在一般的储存条件下还是比较稳定的。 就化学结构而言,磺酰肼类发泡剂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型两种类型。对称型品种主要有OBSH、3,3-二磺酰肼二苯砜等,以OBSH为代表。非对称型品种包括苯磺酰肼(BSH)、对甲苯磺酰肼(TSH)、2,4-甲苯二磺酰肼、对(N-甲氧基甲酰氨基)苯磺酰肼等,以TSH为典型代表。 OBSH是磺酰肼类发泡剂中产耗量最大的品种,为适应性极广的发泡剂,有“万能发泡剂”之称。在橡胶工业中,OBSH外观为白色微晶粉末,分解温度约160℃,发气量为发泡剂H和发泡剂AC的一半左右,分解气体为N2和水蒸气。OBSH通常很少使用发泡助剂活化,但尿素及其衍生物、胺、有机酸、硬脂酸酯、PVC热稳定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化效能。按照Donald G的活化分类体系,脲和三乙醇胺是OBSH的最强级活化剂;二苯胍属于强活化剂,在橡胶发泡体系中兼有硫化促进和发泡活化双重功效。 OBSH的发泡特征是气孔结构细微均匀,无着色性,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塑料和橡胶发泡制品中使用。OBSH价格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OBSH主要用于EPDM 挡风条,氯丁橡胶泡沫制品,PE、PS、PVC的注射和挤出成型加工,还用于PVC壁纸及其他发泡剂性能无法满足的场合。特别指出的是OBSH的分解残渣不影响制品的电气绝缘性,在电线电缆材料中具有显著的优势。OBSH的显著缺陷是分散性较差和吸湿。烷醇胺类抗静电剂对OBSH有促进水解反应的作用,随之生成大量氨气释放,应用中必须慎重。考虑到过氧化物可能引起OBSH急剧分解的问题,OBSH不宜用于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交联剂的交联发泡体系。 TSH发泡剂分解速度缓慢,与橡胶硫化条件趋势一致,主要作为橡胶发泡剂使用。近来研究发现TSH属变异性物质,日本劳动省已将其列入限制范围,因消耗量日渐减少。此外,有机发泡剂的重要品种还包括三唑类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等 深圳市长园特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部:范宇 日期:2012年8月28号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徐志红李俊凯* (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荆州434205) 摘要: 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其高选择性,低毒,不易产生抗性,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被称认为是一类理想的农药,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高活性化合物合成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开展基于双酰肼类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双酰肼类作用机理合成 Progress in the diacylhydrazines insect grouth regulative compounds Xu, Zhihong Li, Junkai* 昆虫生长调节剂,包括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双酰肼类作为十分重要的商品化的品种,以其高选择性,微毒甚至无毒,不易产生抗药性,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成为第三代农药,普遍认为是一类理想的杀虫剂。本文从作用机理和化学物合成研究进展两方面对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进行综述。 1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蜕皮激素是昆虫前胸腺分泌的一种内激素,主要为类固醇类物质,如20-羟基蜕皮酮(20E)。但是,天然的蜕皮激素结构复杂,分离困难,很难大规模应用。抑食肼以及美国罗姆-哈斯公司随后开发的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等几种双酰肼类杀虫剂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天然蜕皮激素,却能模拟20E与蜕皮激素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实现蜕皮激素的功能。药剂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与蜕皮激素作用类似,激活基因表达,启动蜕皮行为。然而,昆虫正常蜕皮的完成是由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羽化激素等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1],由于双酰肼类化合物只是模拟蜕皮激素作用,使“早熟的”蜕皮开始后却不能完成而导致昆虫死亡。这种蜕皮的中止可能是由于血淋巴和表皮中的双酰肼类化合物抑制了羽化激素释放所致[2];也可能是由于大量保幼激素的存在造成的,因为只有在保幼激素浓度降低,蜕皮激素大量存在情况下才能完成变态蜕皮[3]。Wing等[4]发现抑食肼(RH-5849)能在烟草天蛾幼虫的任何阶段使蜕皮提前启动,这种提前启动蜕皮的现象不需內源的20E存在。 昆虫取食中毒剂量的双酰肼化合物RH-5849或虫酰肼(RH-5992)后,4-6 h内停止进食,并开始蜕皮,24 h后,中毒昆虫的头壳早熟开裂,准备蜕皮而又不能继续[5,6],造成中毒昆虫头壳下形成的新表皮骨化、鞣化不完全,中毒昆虫排出后肠,血淋巴和蜕皮液流失,导致脱水,最终死亡。RH-5849能抑制鞘翅目、鳞翅目及双翅目的雌性昆虫卵巢管的发育,对雌性成虫有化学不育活性;RH-5849可导致美洲脊胸长蝽绝育[7]。 如同20E一样,双酰肼类似物与受体复合物EcR-USP二聚体结合。组合配体20E-EcR-USP结合到蜕皮应答

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醌类化合物 2.二蒽酮 3.苯醌 4.萘醌 5.活性次甲基反应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四种类型。 2.自然界存在的蒽醌类包括羟基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如——、——及——等。 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中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即——和——,前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后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 4.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排列为——>——>——>——>——。 5.由于——的存在,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微弱的——,能溶于浓HCl,并伴有颜色的改变。6.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上有——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的试剂(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二乙酯等)的醇溶液反应。 三、判断题 1.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被游离又可重新沉淀析出。 2.对于分子量小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3.醌类化合物由于存在较短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区域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 4.萘醌有三个紫外吸收峰。 5.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草药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B.蒽酮c.蒽醌苷D.蒽酚E.氧化蒽酚 2.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B.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C.分布在l,2位上D.分布在1,4位上E.分布在1,8位上 3.紫草素不溶于 A.苯B.氯仿c.氢氧化钠D.乙醚E.碳酸氢钠 4.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A.丹参醌I B.丹参醌Ⅱ。C.丹参醌Ⅱ。D.丹参新醌甲E.羟基丹参醌Ⅱ。 5.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 A.醋酸镁B.三氯化铁C.浓硫酸D.氢氧化钠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6.番泻苷A属于 A.蒽酮衍生物B.二蒽酮衍生物C.大黄素型葸酮衍生物 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E.蒽酚衍生物 7.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酰肼类发泡剂的简介产品知识

酰肼类发泡剂的简介 在有机发泡剂中,酰肼类结构品种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芳香族磺酰肼格外突出。纯的磺酰肼类发泡剂一般为无毒无味的结晶固体,其分解温度范围和发气量低于发泡剂H和发泡剂AC。其分解机理是磺酰肼基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相互补偿,发泡过程中发热量适中。磺酰肼类发泡剂能定量释放N2和水蒸气,其残渣多为无毒、无色的烷基或芳基二硫代物和硫代亚砜。尽管如此,磺酰肼类发泡剂在一般的储存条件下还是比较稳定的。 就化学结构而言,磺酰肼类发泡剂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型两种类型。对称型品种主要有OBSH、3,3-二磺酰肼二苯砜等,以OBSH为代表。非对称型品种包括苯磺酰肼(BSH)、对甲苯磺酰肼(TSH)、2,4-甲苯二磺酰肼、对(N-甲氧基甲酰氨基)苯磺酰肼等,以TSH为典型代表。 OBSH是磺酰肼类发泡剂中产耗量最大的品种,为适应性极广的发泡剂,有“万能发泡剂”之称。在橡胶工业中,OBSH外观为白色微晶粉末,分解温度约160℃,发气量为发泡剂H和发泡剂AC的一半左右,分解气体为N2和水蒸气。OBSH通常很少使用发泡助剂活化,但尿素及其衍生物、胺、有机酸、硬脂酸酯、PVC热稳定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化效能。按照DonaldG的活化分类体系,脲和三乙醇胺是OBSH的最强级活化剂;二苯胍属于强活化剂,在橡胶发泡体系中兼有硫化促进和发泡活化双重功效。 OBSH的发泡特征是气孔结构细微均匀,无着色性,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塑料和橡胶发泡制品中使用。OBSH价格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OBSH主要用于EPDM 挡风条,氯丁橡胶泡沫制品,PE、PS、PVC的注射和挤出成型加工,还用于PVC壁纸及其他发泡剂性能无法满足的场合。特别指出的是OBSH的分解残渣不影响制品的电气绝缘性,在电线电缆材料中具有显着的优势。OBSH的显着缺陷是分散性较差和吸湿。烷醇胺类抗静电剂对OBSH有促进水解反应的作用,随之生成大量氨气释放,应用中必须慎重。考虑到过氧化物可能引起OBSH急剧分解的问题,OBSH不宜用于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交联剂的交联发泡体系。 TSH发泡剂分解速度缓慢,与橡胶硫化条件趋势一致,主要作为橡胶发泡剂使用。近来研究发现TSH属变异性物质,日本劳动省已将其列入限制范围,因消耗量日渐减少。此外,有机发泡剂的重要品种还包括三唑类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等 深圳市长园特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部:范宇 日期:2012年8月28号

醌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一橙红色针晶,分子式为C15H14O5,与NaOH反应呈红色,醋酸镁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阴性 UV:231(4.47),257(4.26),269(4.18),380(4.20),440(3.94) IR:3400,1678,1625 1H-NMR:12.06(1H,S),11.82(1H,S),11.20(1H,S), 7.30(1H,br,), 7.17(1H,d,J=2.0Hz),6.98(1H,br),6.27(1H, d,J=2.0Hz), 2.42(3H,br) 二橙红色针晶,分子量254,分子式为C15H10O4,与10%NaOH溶液反应红色 UV:225(4.37),256(4.33),279(4.01),356(4.07),432(4.08) IR:3100,1675,1621 1H-NMR: 7.30(1H,br,), 7.75(1H,d,J=8.5Hz),7.51,(1H,m),6.98(1H,br),7.23(1H, d,J=8.5Hz), 2.41(3H,br) MS:254,226,198 三某蒽醌,黄色结晶,分子式C16H12O6(M+300),不溶于水,溶于5%NaOH呈深红色.可溶于5%NaCO3 IR:3320cm-1,1655cm-1,1634cm-1 1HNMR(δppm):3.73(3H,s),4.55(2H,s),7.22 (1H,d,J=8Hz), 7.75 (1H,d,J=8Hz), 7.61(1H,m), 7.8(1H,s), 结构解析1: 黄色片晶,分子式为C15H10O4,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ppm:12.12(1H,Br.s),11.95(1H,Br.s),7.81(1H,dd,J1=0. 8,J2=8.0), 7.66(1H,t,J=8.0),7.63(1H,Br.s),7.28(1H, dd,J1=0.8,J2=8.0),7.08(1H,Br.s),2.44(3H,s) 结构解析2: 黄色针晶,分子式为C16H12O5,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ppm:12.31(1H,Br.s),12.11(1H,Br.s), 7.62(1H,Br.s), 7.36(1H,d,J=2.5), 7.08(1H,Br.s), 6.68(1H,d,J=2.5), 3.94(3H,s), 2.45(3H,s) EI-MS:284,155,241,227,213 结构解析3: 黄色针晶,分子式为C15H10O5,氨熏变红,乙酸镁反应阳性. 1HNMR(CDCl3)δ 7.82(1H,d,J=2.4), 7.61(1H,Br.s), 7.32(1H,d,J=2.5),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 第五章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概述 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 )是指包括醌类及其容易转变为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 苯醌类(benzoquinones )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由于前者 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类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且醌核上多有-OH 、-CH 3、-OCH 3等基团取代。 苯醌类化合物数目不多。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如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果实中的2,6-二甲氧基苯醌, 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白花藤果(Embelia ribes Burn.)的果实中及木桂花(E.oblongfolia Hemsl.) 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具驱绦虫作用的信筒子醌(embelin )为橙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 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泛醌类(辅酶Q 类)具有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的作用,其中辅酶Q 10(coenzymes Q10)临床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等。 从中药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根中分得的几个对前列腺素PGE 2生物合成有抑 制 作用的活性物质arnebinone 和arnebifuranone 也属于对苯醌化合物。 二、萘醌类 萘醌类(naphth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考虑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 三种类型。但迄今为止自然界得到的绝大多数均为a-萘醌类。天然萘醌 的衍生物多为橙黄或橙红色结晶,有的甚至呈紫红色。 萘醌类化合物大致分布在20多科的高等植物中,其中紫草科、柿科、蓝雪科等含量 较丰富。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胡桃醌(juglon )具有抗菌、抗癌 及神经中枢镇静作用;蓝雪醌(plumbagin)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拉帕醌 (lapachol)有抗癌作用。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1,2]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醌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一类比较重要的活性成分,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一、苯醌类 苯醌类(benz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邻苯醌结构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物大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常见的取代基有-OH 、-OCH 3、-CH 3或其它烃基侧链。 O O 对苯醌 邻苯醌 O O 苯醌类化合物存在于27科高等植物中,在低等植物棕色海藻中也发现苯醌类化合物[3]。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如2,6-二甲氧基对苯醌,为黄色结晶,存在于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的果实中,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中药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的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密花醌(rapanone),具有抗毛滴虫作用,有抗痢疾阿米巴原虫及抗阴道毛滴虫活性[4]。 从白花酸藤果(Embelia ribes Burm.)的果实及矩叶酸藤果(E. oblongifolia Hemsl.)果实中分离得到的驱绦虫有效成分信筒子醌(embelin)为橙红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O O CH 3O OCH 3 O O HO (CH 2)12CH 3 O O HO (CH 2)10CH 3OH 2,6-二甲氧基苯醌 密花醌 信筒子醌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泛醌类(ubiquinones)能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