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GSH_Px表达的影响_梅建伟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GSH_Px表达的影响_梅建伟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GSH_Px表达的影响_梅建伟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GSH_Px表达的影响_梅建伟

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中风之后脑功能失调与智能衰退为主的病症。其以呆傻愚笨、智能改变,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于忘事;重者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哭忽笑,或不欲饮食,不知饥饱,或二便不晓等。中医对本病的表述多见于“痴呆”、“呆证”等病证之中,且认为本病症为“中风”之变,由“中风”而发。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元神之府”,脑髓充足,才能神清气灵;而中风之后髓海不足,必然神呆气钝,失其清灵。老年人肾气虚衰,阴精不足为本;中风之痰瘀犯脑为标,标本兼有之,故元神失养,神明失聪,脑失其养而致痴呆。另外加之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久病体虚,脾气亏虚,生化失司,易致痰阻脑络;或情志失调,气机瘀滞,致血行不畅;或元气亏虚,不能推动血行。 血管性痴呆是在中风病已有的气血痰瘀火的基础上,诸邪内阻,上扰清窍,造成老年人精损血亏、脑髓空虚,元气不足,阴阳失调所致。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 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神经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即 (1) 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表现为以下二者:记忆缺陷(不能学习新资料或不能回忆所学到的资料);至少有下列认知障碍之一:失语、失用(虽然运动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执行动作)、失认(虽然感觉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认识或识别物体)、执行管理功能的障碍(即计划、组织、安排次序、抽象等)。 (2) 以上认知缺陷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缺陷,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3) 存在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与症状(例如:深腱反射亢进、伸跖反射、假性球麻痹、步态障碍、某一肢体软弱);或有提示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依据(例如,涉及皮层及白质的多梗塞)并可认为是此障碍的病因。 (4) 这些缺陷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2. 中医痴呆病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主要有: (1) 记忆:记忆能力,包括记忆近事及远事的能力减弱。 (2) 判定:判定认知人物、物品、时间、地点能力减弱。 (3) 计算:计算数字、倒数数字能力减弱。 (4) 识别:识别空间位置和结构能力减弱。 (5) 语言:口语能力、文化程度高者的阅读和书写能力障碍。 (6) 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减弱。 (7) 个性:性情改变。

血管性痴呆试题

血管性痴呆教学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 1.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时:() A.多梗死性痴呆 B.动脉硬化性痴呆 C.血管淀粉样变性痴呆 D.脑栓塞 性痴呆 E.脑萎缩性痴呆 2.属于痴呆第二种常见类型的是() A、路易体痴呆 B、Alzheimer病 C、血管性痴呆 D、中毒性痴呆 E、感染性痴呆 3.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不属于功能障碍() A、不能胜任以往的工作程序 B、近记忆力减低 C、可以正常交往 D、计算力减低 E、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生活 4.血管性痴呆哪项治疗有误( ) A、鼓励病人多与外界接触 B、脑代谢剂 C、抗血小板制剂 D、神经保护剂 E、将血压控制的越低越好 5.不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鉴别要点的是() A.早期人格是否保持良好 B.病程是否呈波动性 C.痴呆的严重程度 D.Hachinski量表评分 E.是否有高血压史 6. 痴呆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 A.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药物B胆碱酯酶抑制剂C.抗胆碱能药物 D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E.神经生长因子 7.血管性痴呆的SPECT特点为多发性脑血流减少或缺损,而阿尔茨海默病SPECT示 脑血流减少或缺损为。 A、对称性对称性 B、对称性不对称性 C、不对称性对称性 D、不对称性不对称性 8.有关痴呆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是() A、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B、病人生活、社交能力不受影响 C、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 D、影响意识内容而非意识水平 E、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 9.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 A.具有脑血管病 B.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 C.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后 D.认知功 能突然恶化 E.认知功能呈波动性、渐进性发展 10.患者男性,84岁,初中文化。自8个月前开始发现刚刚说过的话、家人嘱咐的事宜,旋 即不能记起,不能回忆具体内容但印象中似乎有那么一回事,进行性加重,继而不能计算简单账目,常怀疑家人偷他的财物,夜间常有噩梦惊醒。既往无高血压、脑炎、卒中等病史,家人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血压122/84mmHg,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体征。头部磁共振平扫十增强示有轻度脑萎缩。此患者最可能患有() A、抑郁症 B、血管性痴呆 C、阿尔茨海默病 D、精神分裂症 E、老年人良性健忘症 二.填空(每空5分) 1、血管性痴呆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 2、血管性痴呆按血管病类型分、单一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隙 状态)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病)(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双侧分水岭脑梗死。 3、血管性痴呆的脑萎缩以脑室系统的为突出特点,皮层萎缩相对较轻。

血管性痴呆中医诊治进展

血管性痴呆中医诊疗进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刘征堂 一、概述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 VaD ) 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血管性痴呆的患病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3.96%,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到了2/3,其发病率相当高,而且它的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血管性痴呆发病较为明确,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因而被称为可逆性痴呆,及早治疗对智能改善或者是逆转 尤为显著 ,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医药学在血管性痴呆的辨证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能够有效的延缓疾病的进展。 二、痴呆的概念和特点 ( 一 ) 痴呆的概念 痴呆 ( Dementia ) 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是指由于大脑的器质性改变使曾经发达的智能再次低下,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的智能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记忆、认知、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和人格等精神心理活动中,有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至少一项缺损,同时伴有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减退的一种状态。并且上述症状和功能损害至少已经存在4-6个月才能诊断。 (二)痴呆的特征 它是后天获得的、有持续性、有多个认知功能的损害。大脑皮层的功能较多,大脑功能包括认知、记忆、思维、计算、定向等,由于这些功能的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能力减低、认知功能明显减退,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明显的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或者社会职业功能,并且与以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等。 三、血管性痴呆的概念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 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症,与老年性痴呆相比,血管性痴呆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但是由于受到诊断标准的限制,早期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从而丧失了治疗的机会。为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展为血管性痴呆之前能被发现,而产生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痴呆的早期状态。 四、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学认识 (一)病名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老年病呆病的范畴。祖国医学有呆病、文痴、痴呆、善忘等记载。其发生于中风病之后以老年人居多,病位在脑,涉及肝、肾、心、脾,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精气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 (二)文献记载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卒中是血管性痴呆进展的明显因素(A级推荐)。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Alzheimer病后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相当多的血管性痴呆病人家属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B级推荐) 一、定义 凡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脑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梗死的结果。梗死灶通常较小但具有累积作用。起病常常在晚年。 二、诊断 目前,尚缺乏对脑血管性痴呆公认的诊断标准,根据ICD--10公布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其中血管性痴呆(编码为F01)的诊断要点如下:1)必须肯定为痴呆;2)必须有脑血管病;3)两者有时间上关联(如痴呆发生于脑卒中3个月内)。诊断的前提是存在痴呆,认知功能的损害往往不平均,可能有记忆丧失,智能损害及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自知力和判断力可保持较好。突然起病或呈阶段性退化,以及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与症状使诊断成立的可能性加大。对于某些病例只有通过CT或最终实施神经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有关特征为高血压,颈动脉杂音,伴短暂抑郁心境的情绪不稳,哭泣或爆发性大笑,短暂意识混浊或谵妄发作,常因进一步梗塞而加剧,人格相对保持完整,但部分病人可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如淡漠、缺乏控制力或原有人格特点更突出,如自我中心,偏执态度或易激惹。 三、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可能非常困难。尽管卒中后痴呆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但也可能由临床下的痴呆缓慢进展合并存在,如Alzheimer。老年人中卒中和Alzheimer都很常见。诊断往往有两个倾向:单凭缺血性白质损伤--可能加重痴呆--CT或MRI影象的应用增加,使血管性痴呆误诊增加。另一方面,诊断血管性痴呆只凭脑卒中病史,使血管性痴呆漏诊增加。 其他应鉴别的疾病还有Lewy小体型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变性,帕金森病性痴呆,额叶肿瘤。 对于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应当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翔实的病史,以及全面的体检。特别注意.1)有无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2)检查心血管系统,有无栓塞可能(心房纤颤、心衰、心脏瓣膜病、颈动脉狭窄);3)神经科检查,有无局灶神经系统缺损,如锥体束征、构音障碍、偏盲或锥体外体征。心理检查也必须进行。 表45: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 序号项目评分 1 今年的年份? 1 0 2 现在是什么季节? 1 0 3 今天是几号? 1 0 4 今天是星期几? 1 0 5 现在是几月份? 1 0 6 你现在在哪一省(市)? 1 0

解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解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称为血管性痴呆,是指一类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多伴高血压,常因脑卒中引起。一般情况下,脑卒中是一种老年病,50岁以上高发。但最近很多数据显示,脑卒中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西化”现象日趋明显,高血压、高血脂和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的人群明显增多,超重与肥胖日渐普遍。与此同时,年轻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应激事件、吸烟、酗酒、夜生活过度等,使脑卒中呈低龄化、高发病率的趋势。脑卒中发病率越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会越高;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就能减少血管性痴呆。 脑卒中急性起病,发病时间多为数秒钟到数分钟,常见症状有突发一侧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嘴歪、流口水;突发语言障碍,与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突然出现头晕,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突然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伴有呕吐、头晕、意识障碍;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逐渐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突然出现呛咳、吞咽困难。

另外还有一些病人则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记忆力减退,记不住上一餐吃过的东西;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却记不清他姓什么;自己刚刚放的东西找不到。平时做头颅影像学检查时,CT难发现异常,但核磁共振确报告为多发性腔梗和/或脑白质病。这往往是多次脑小血管病变引起多处小血管闭塞,由于病变范围小,平时无症状,只有多次发病,病灶累及范围大后出现记忆力减退,逐渐发展为痴呆。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易于激动、自我控制力减弱、情感脆弱及轻度抑郁等。 血管性痴呆的原因和诊断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机能衰退。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脑缺氧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性和低灌注状态,使低灌注区的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可发生在某次脑卒中后,也可发生在反复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一次脑卒中后出现血管性痴呆多与脑卒中的病灶部位有关,如丘脑梗死容易出现近记忆力减退、情绪或性格改变等。 出血性病变特定部位的脑出血也会引起认知功能减退,但更多是脑小血管病,如淀粉样血管病,多次反复出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时间:2014年7月日 地点:医护办公室 主持人:护士长 内容: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查房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查房 一、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查房对象是406病室15床王恩启,查房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血管性痴呆护理及相关知识,提高我们科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了解病人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及时给予解决,下面就有责任护士汪妹为大家介绍患者病情。 2、介绍病史:15床王恩启,男,71岁,1.血管性痴呆2.高血压病 3.脑梗死后遗症,入院主诉:认知障碍4-5年,加重一周。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入院时神志清楚,双侧臀部见陈旧性疤痕。查体:T37.3,P88/min,R21次/min,BP13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专科情况:反应迟钝,强哭强笑面貌,双侧眼球运动会正常,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不合作,左侧肢体肌张力轻度增高,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双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平衡试验不合作。入院后按神经内科常规护

理遵医嘱予完善各项检查、改善循环、补液等对症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现神志清楚、构音不清、营养一般、时有强哭强笑貌,仍有吞咽困难及认知障碍。皮肤情况良好。无发热。 二、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1、有压疮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有关。 措施:○1、勤翻身: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水枕、软枕、气枕垫于骨隆突处,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2、经常给患者按摩拍背。 ○3、卧床患者的床褥要通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可用气垫床、高密度海绵床垫等。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无褶皱、无渣屑、无杂物。气垫床充气软硬适度,过度充气反而使皮肤压力增加。为病人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拖、拉、拽,以防损坏皮肤。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洗肛周皮肤,涂上强生婴儿护臀霜或护臀粉。 2、有受伤的危险:与认知障碍有关。 ○1、嘱家属加强陪护,注意安全防护。 ○2、予保护用具,如:床档。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3、潜在并发症:感染 ○1、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被,及时更换湿汗衣被。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分泌物,加强翻身拍背,必要时

血管性老年痴呆的症状表现

北京体坛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专家介绍到,如今,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晚年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而其中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发生更是常见。专家表示,了解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疾病,及时的治疗,更有助于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之家庭生活的和谐。那么究竟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有何症状呢? 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最明显的特征为记忆力减退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特征为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理解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障碍,但病人对自已所患疾病仍保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定向力一般也相对保持较完整,属于局限性痴呆的表现。 另外,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还会有情绪易激动、头痛、失眠或嗜睡、心悸,以及肢体麻木、偏瘫、语言障碍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而随着脑血管供血障碍的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症状也有可能有所减轻。脑CT或磁共振检查可查到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灶。这些都是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特征。 血管性老年痴呆源于脑血管病变,多发于晚年 血管性老年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既往称多发性梗死性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痴呆可发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人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梗塞灶一般较小,但效应可累加。一般在晚年起病,包括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专家提醒:血管性老年痴呆易引发吸入性肺炎、褥疮等多种并发症,家庭护理有助于病情康复 患血管性老年痴呆症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10年,血管性痴呆本身是脑血管病导致的,同时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吸入性肺炎、骨折、褥疮等,而多数并发症又主要与家庭护理有关,因此患者家属们应该多加注意。要多跟病人交流并帮助病人进行一定的肢体活动,一定要持之以恒,这对病人的康复很有帮助。 医学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体观念”优势显著,兼顾脏腑同调 传统治疗心脑血管病,往往从病症出发对症治疗,虽然能收到效果,但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心脑血管疾病病在全身,单一对症治疗很难解决根本问题。要杜绝各类心血管病变的出现,必须“治本”,即针对病因对患者脏腑虚实的补泻及阴阳平衡的调整,消除病理基础,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温馨提醒:北京体坛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以肝论治五脏同调】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因其理念新颖、效果显著在2012年“全国中医疑难病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与会专家领导一致肯定。如果您有任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相关困惑,可以在线咨询我院专家,您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体会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253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介绍了脑血管性痴呆的预见性护理、一般性护理、专科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注意饮食调节、控制体重、适当减肥;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失语的护理;情绪障碍的护理等;注重心理护理并做好照顾者的宣教工作。本文认为注重预见性护理,加强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防治脑血管性痴呆的关键。 标签:血管性痴呆;预见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管性痴呆也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加而增加。脑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及社会参与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其主要发病机理是长期高血压未正规治疗而引起多次反复的脑血管痉挛性梗塞;再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脑动脉微小血栓引起脑功能的进行性障碍,主要表现:记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进行性智能减退、语言功障碍,出现失语、人格衰退,情绪障碍可表现为易于激动、愉快等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出现单侧肢体瘫痪,而且此病一旦病情进入晚期,无治疗办法可改变其最终结局,因此早期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科2008~2013年来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53例,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大大地提高该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护理措施经验概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08~2013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53例,男135例,女118例,年龄46~84岁,平均58.8岁,出血性痴呆112例,梗塞性痴呆121例,其他机制引起的血管性痴呆20例。转归:经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取得很好的效果疗效,明显者116例,语言及语音认识能力及记忆力显著进步;有一定疗效者60例,记忆力注意力及判断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无变化75例,无变化者经出院健康宣教和指导后,随访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死亡12例。 1.2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多为中老年起病,常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要表现,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致微栓子脱落,引起脑内小分支梗死,因此患者又有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如一过性瘫痪、失语或视力障碍等。脑组织有多个腔隙,梗死灶一般较小,CT检查可见多个散在的低密度区。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如多次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局限性损害和CT检查阳性结果。③智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相,早期为局限性,且人格相对保持完整,晚期有人格改变。④起病缓慢,病程波动或阶梯性,但总的趋向是进行性的[1]。 1.3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此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呈缓慢起病,阶梯性发展,可表现急性发病,有运动、感觉障碍等局灶性体征。临床主要以痴呆为核心的精神症状。早期为头晕、头痛、近事记忆减退,尤其对人名、数字的遗忘明显,而

血管性痴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血管性痴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我国VD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 二病因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导致脑血管性痴呆。而高龄、吸烟、痴呆家族史、复发性卒中史和低血压者等易患血管性痴呆。 三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累及的血管、病变脑组织的部位、神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可将VD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根据起病的形式简述几种主要的类型: 1.急性血管性痴呆 (1)多梗死性痴呆(MID)由多发性脑梗死累及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区域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是VD的最常见类型。表现为反复多次突然发病的脑卒中,阶梯式加重、波动病程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病变血管累及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相应症状体征。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ID)由单个脑梗死灶累及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皮层、皮层下功能部位所导致的痴呆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累及颞叶的下内侧、枕叶、丘脑,表现为遗忘、视觉障碍,左侧病变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右侧病变空间失定向;大脑前动脉影响了额叶内侧部,表现为淡漠和执行功能障碍;大脑前、中、后动脉深穿支病变可累及丘脑和基底节而出现痴呆。表现为注意力、始动性、执行功能和记忆受损,垂直凝视麻痹、内直肌麻痹,会聚不能,构音障碍和轻偏瘫。内囊膝部受累,表现为认知功能突然改变,注意力波动,精神错乱、意志力丧失、执行功能障碍等。(3)分水岭梗死性痴呆属于低灌注性血管性痴呆。影像学检查在本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表现为经皮质性失语、记忆减退、失用症和视空间功能障碍等。 (4)出血性痴呆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痴呆。丘脑出血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常见。硬膜下血肿也可以导致痴呆,常见于老年人,部分患者认知障碍可以缓慢出现。 2.亚急性或慢性血管性痴呆 (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呈进行性、隐匿性病程,常有明显的假性球麻痹、步态不稳、尿失禁和锥体束受损体征等。部分患者可无明确的卒中病史。 (2)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是一种遗传性血管病,晚期发展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49例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49例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24T16:53:17.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翟蕴新[导读] 本组49例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6.5岁;病程5个月~10年;均经临床检查及颅脑CT确诊。翟蕴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11004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VD)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老年性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49例患者中12例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得到好转,9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恢复,22例病情加重导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是引起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预防 VD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临床积极治疗此类疾病,可有效降低因VD造成的患病率、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关键词】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病因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057-02 凡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VD)。痴呆实际上是泛指大脑功能衰退,特别是与智能有关的功能全面衰退,而且要衰退到一定程度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脑血管发病率的升高,VD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多。因VD本身是脑内血管的病变,故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痴呆,VD的预后较好;因其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可减低V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49例老年V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患病危险因素,以探讨早期干预方法及防治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9例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6.5岁;病程5个月~10年;均经临床检查及颅脑CT确诊。所有患者符合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十次修订版(ICD-10)明确规定,表现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且病程大于4个月[1]。 1.2 危险因素:49例患者中高血压28例(占57.1%)、糖尿病10例(占20.4%)、冠心病6例(占1 2.2%)、高血脂3例(占6.1%)、吸烟饮酒史2例(占4.1%)。 1.3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35例(占71.4%)、失语19例(占38.8%)、肢体偏瘫28例(占57.1%)、大小便失禁11例(占2 2.4%)、定向力障碍30例(占61.2%)、计算力减低及记忆力障碍49例(100%)、表情淡漠33例(占67.3%)、行为异常7例(占14.3%)。 1.4 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及大小不等、部位不同的梗死灶,且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其中脑萎缩40例(占81.6%)、脑白质疏松31例(占63.3%)、脑梗塞45例(占91.8%);病变累及基底节区18例、丘脑12例、颞叶7例、顶叶5例、额叶4例、枕叶3例。 1.5 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卒中的发生及减少复发率;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及精神症状给予对症处理;给予维生素E、C、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即心理调节、智能训练、睡眠、护理等诸多方面。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49例患者中12例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得到好转,9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恢复,22例病情加重导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死亡6例,其中因长期卧床合并褥疮、营养不良、肺部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例,精神障碍加重自杀1人,死于其他疾病1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平均寿命的逐年增加,导致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脑血管病多发,导致VD在老年期痴呆发病率中居首位。VD的早期表现为记忆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等方面的改变,病情多呈阶梯性进展,其预后取决于脑血管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研究资料表明脑梗死的部位及病灶越多,痴呆的发生率越高,这说明梗死部位、大小、数目和范围是决定卒中后痴呆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2]。V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脑卒中,而引起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也是造成VD主要病因;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为危险因素的首位,占57.1%,由此可见高血压病是痴呆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VD一旦发生即表明已有大量的神经细胞坏死,这种坏死是不可逆转的,且脑血管病还可反复发作;所以,脑血管性痴呆亦是不能完全治愈的,最终多死于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或痴呆的严重并发症;本组49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有4例死于并发症。目前,对于VD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痴呆一旦发生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VD是迄今为止唯一能防治的,而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是预防VD的关键。因此,降低和延缓VD的发生率就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以防卒中的发生,同时纠正高脂饮食、高凝状态等可减少和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认识功能障碍,并及早给予临床干预是防治老年VD患者的前提[3];治疗上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和临床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改善大脑功能,加强心理及生活护理,尽量改善和阻止症状的加重。综上所述,VD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量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VD的发生,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有效降低因VD 造成的患病率及致残率。 参考文献 [1]李梨.周岐新.石山京.血管性痴呆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 25(10):l269. [2]刘慧英等.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5 .19(5):273. [3]朱尚淳.潘莉.吴薇.老年人血管性痴呆106例临床分析.贵州医药.2006 .8.30(8):717.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分类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分类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诊断分类 血管性痴呆(VaD)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第二病因,在痴呆中占10%~50%[1]。VaD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不同的血管病理变化均可引起VaD症状,包括大、小动脉病变,弥漫性缺血性白质病变,心脏脱落栓子的栓塞,血液动力学改变,出血,血液学因素和遗传性疾病等[2]。与VaD有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局灶性缺血性损害(定位,形态,数量,容积),白质病变(类型,定位,大小),其它与缺血有关的因子(不完全性缺血性坏死及梗死灶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局部脑组织对缺血改变的选择性、易感性),功能因素(梗死产生的局部和远处的功能损害)。这些机制中哪个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明了,但很可能是多个机制协同作用导致VaD[3]。 1VaD的分类[4,5] VaD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1.1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 MID定义为大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大面积梗死,尤其是多发生在内环状动脉或Willis环及其它主要大脑动脉上。 1.2关键性梗死性痴呆 关键性梗死性痴呆是由重要皮质、皮质下功能区域的几个小面积梗死灶,有时甚至是单个梗死病灶所引起[6]。最为人们所知的是双侧丘脑梗死导致的具额叶特征的痴呆,其它关键部位如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带状回的病灶也可导致痴呆。 1.3小血管性痴呆 小血管疾病引起的损害可以是皮质性的,也可是皮质下的。皮质下梗死可出现在丘脑背内侧核,尾状核,额叶皮质和上述结构在白质的联系通路等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和脑桥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出现假性球麻痹,额叶皮质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产生伴额叶体征的痴呆综合征。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隐匿性发展的痴呆,常伴明显的意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