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第18卷

JOUR NAL OF TSI 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2 2003Vol.18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

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吴 彤, 李建庄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文章概述了20世纪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和重振,从系统观点出发对其激励政策链条着重作了研究,提出政策系统是一个从观念到操作的层次和过程链。

关键词:美国; 制造业; 衰落; 重振; 系统; 政策链

中图分类号:N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3)02-0055-10

收稿日期:2002-10-08

作者简介:吴 彤(1954- ),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建庄(1956- ),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一、背 景

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全球60%的技术发明在美国产生,并且相当一部分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一批跨国

公司,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通用电气、IBM 、3M 、Honeywell 、FMC 、Westhouse 、Hewlettpackard 、Copeland 等等,它们以规模、技术、品种、质量和服务而闻名于全世界。“美国制造”一度成为优秀产品

和服务的象征。[1]特别是美国制造业发明了大规模

生产技术,创立了现代化大生产方式,降低了产品成本,从而创造了大量财富,推动了大量消费,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为美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制造业表现得非常不景气,其不仅表现在国际市场上,同时也表现在国内市场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一)制造业竞争力减弱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后期,许多美国人抱怨美国的制造业不如它应该做的那样好,

或不如它曾经做得那样好,甚至不如那些起初学自

美国的国家做得那么好。批评美国的产品质量不如外国货。汽车、服装、钢铁和半导体产品是最明显的

例证;许多领域中美国的最好技术正在或者已被别人超越;一些重要产业产品美国已丢失了国内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其中一些产品全面崩溃。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20世纪60年代水平,甚至落在若干西欧和亚洲国家之后。

(二)导致对外贸易不平衡

制造业竞争力减弱使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国际贸易逆差,1987年达到了1610亿美元。而1981年前,美国对外贸易还保持着一定数量的顺差。在那个时期,美国制造商不仅失去了许多出口机会,而且也逐渐丢掉了国内市场。图1和图2分别是1972年和1986年美国制造业重要产品进出口情况示意图,它们充分证明了制造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三)优势产业下降明显

制造业一些优势产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也是国防力量的坚强后盾。然而,在那些年代里,其运行情况却令人担忧。例如,电子行业市场份额下降迅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国半导体生产的市场份额从60%下降到不足40%。1955年在美国市场

图1 美国制造业重要产品进口情况

图2 美国制造业重要产品出

口情况

上销售的无线电收音机和其他音响设备中的95%是由美国制造的,1965年降至30%,到1975年已全军覆没;电视机市场只占15%;录像机美国掌握着起始的专利技术,但是,缺乏工程制造技术上的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投降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实际上已对美国制造商关上了大门,美国公司可能永远也不能再收复失地了。

美国钢铁工业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和管理最现代化、生产效率最高的产业,但由于采用新技术的过程被延误等原因,在1975年至1985年之间蒙受了需求下降、损失国内外市场份额、产量和就业下降、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打击。美国化学工业也曾是最成功的产业之一,在世界上发挥过技术领先的作用。但是由于财务上的压力,削减了研究开发经费,结果是缺乏技术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未能取胜,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约有1/4的美国化工公司已为外国公司所有。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诞生于美国的汽车工业,因而也使汽车工业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欧洲和韩国几乎控制了美国的汽车市场。

没有世界水平的机床工业是不可能有世界水平的制造业的,如果完全依赖进口也是不可能买到世界水平的机床产品的。1964年美国是机床净出口

国,到了1986年,进口了50%的机床产品,美国的机床工业处于土崩瓦解之中。

在纺织品方面,以人均计算,原来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国,大约是美国的四倍。但是,德国成功的将其自身的纺织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从1980年到1986年其生产率提高了24%,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960年的11%提高到1984年的48%,德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三纺织品出口大国,而在此期间,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却大幅增长。

(四)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薄弱

20世纪初美国逐步形成的产业优势是靠强有力的技术开发而形成的,美国企业几乎总是率先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等国外竞争者掌握同类技术时,美国企业已经开发出下一代产品了。然而,在20世纪70至80年代,情况变了,美国产业界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一是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二是生产技术落后。R&D 投入是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要标志,可是在80年代后期,两个最大的R&D 投入者GM 和IBM 公司的技术开发费用几乎同时大幅度下降,长期以来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的GE

公司排在四个日本公司之后。[3]

许多公司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而且效率低,在某些领域开发周期是日本公司的两倍之长,而所需人员是其两倍之多。同时,

57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美国企业明显地不太会设计简单、可靠、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上常常没有充分注意到制成品阶段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且没有充分注意制造工艺,未能充分利用不断改进产品和工艺的潜力。而在此期间,欧亚工业化国家却大大扩展自己的技术实力,集中于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及工艺创新,大大缩短了技术发明与商品化之间的时间。其结果是:许多由美国发明的技术,却由他们先做成产品并占领了市场。

二、共 识

制造业的这种态势当时曾在美国引起了不安,因为经济能力与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承认,政治和军事能力总是取决于经济能力的,而经济能力又总是首先与制造业相关的。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由美国联邦政府组织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制造业研究理事会,下设多个不同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专业委员会,集中了一大批来自大学、科研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开展了认真研究。经过数年研究与探索,各种观点趋向于共识。其主要认识如下:

(一)制造业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基础

美国人意识到,历史的实践证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一直由制造业发展所伴随,为制造业进步所驱动。制造业在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中都是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实践,正是制造业的发展,才使得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得到改善,社会形态逐步进化。如果没有现代制造业,难以想象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

(二)制造业是改善生活水平的前提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人们周围,制造业产品随处可见,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制造业。现代制造业采用大量生产的方式,服务于全人类。只有制造业的长足发展,才能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甚至到了后工业化社会,人们生活进一步改善,以及信息技术本身的进步,仍然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持。[4]

(三)制造业是贸易平衡的支撑

有些人认为,制造业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是必然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像美国这样的大陆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以服务业为主。其理由是支付进口货物的费用主要依靠服务业的出口来赚取似乎是不现实的。1987年美国服务总出口为570亿美元,而进口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约5500亿美元。还有人认为,美国最终将成为纯粹的服务国家,那就更难以想象了。1987年美国购买的制成品总额为1万亿美元,几乎等于服务出口的20倍。况且美国的长期趋势是制成品需求增加,希望美国服务业的贸易顺差达到满足进口全部制成品巨大胃口的程度,肯定是不切合实际的。

(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经济效益的贡献在持续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产出占GDP的份额由1980年的21.5%上升到1989年的近23%。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远大于经济领域内的其他产业。据统计,在1987年,制造业产出中1美元的变化将对经济总量产生2.3美元的影响。相比之下,服务业这一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1美元的产出变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仅有1.6美元。这个指标充分说明了发展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5]

(五)制造业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美国,制造业几乎囊括了各产业所从属的全部研究开发。因此它们提供了制造业内外所用的大部分技术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占美国全部研究开发投资总额的3/4,其他制造业占其余大部分。支撑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技术进步,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国家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由于这种联系,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服务和高附加值服务,以及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健康的、具有技术活力的制造业。美国人分享世界繁荣的最好方式,是在本土上保有那些生产率高而且增长快的产业。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属于这一范畴。

(六)制造业关系着国家安全

国家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对于国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据美国国防部统计,它的采购量约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1%,占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的1/3以上;国防部对军用装备的需求依赖于制造业基础中的所有部门。美国朝野都认为,在国防上严重依赖外国装备和技术的国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将是无力的。

(七)必须加强制造业

鉴于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和国防上的重要性,美国作为一个需要对国际社会承担义务的大国,除继

5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续在世界市场上参与制造业的竞争外,别无选择。美国制造业的最终规模,目前不得而知,但决不会无足轻重,问题是以何种策略参与制造业的竞争。总结美国在经济上成功的经验和竞争力下降的教训,在技术上占有优势对制造业来说是重要的。

(八)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是财富增长的基本源泉,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强大动力。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优势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例如,研究开发、相关新技术的组织实施以及人力资源实现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和紧跟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九)应该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

政府与产业的关系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形式是具有适应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这种良好环境主要是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来实现。特别是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一般情况下,政府的支持、资助和保护将肯定起作用。其作用已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以上基本共识有一个从观念到操作的秩序之路。在最高观念上,美国把制造业的作用与社会文明和进步关联在一起;在中间层次,美国认为制造业对于人民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在操作层面上,美国人提出了从技术创新到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的共识性建议。

三、策 略

在取得上述共识的基础上,为了恢复和增强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克林顿—戈尔政府在它的第一任期中完善了国家的技术政策,在第二任期中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政策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上特别强调了对制造业的支持。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对私有企业研究开发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直接与间接支持,其基本内容反映了国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

(一)先进技术计划(ATP)

1988年的贸易和竞争力法案(PL100-418)设立了先进技术计划(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其基本思想是促进技术与市场相结合,鼓励技术创新。ATP计划提供资助基金,引导私有企业和银团投资匹配,支持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加速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技术。第一批基金于1991年拨出,总额3600万美元,2001年增加到1.4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截至2000年,大约资助了600个项目,联邦政府提供资金17.83亿美元,私有企业和银团匹配投资18.51亿美元。通过对私有企业的引导,ATP的投资大大推动了工业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使制造业不仅围绕当前提高竞争力尽快改善产品和工艺技术,而且还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性的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二)制造业合作发展计划(MEP)

在设立APT计划的同时,为了使制造业应用新技术和在国家长远的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中发挥关键作用,贸易和竞争力法案(P.L.100-418)还授权设立了制造业合作发展计划(Manufacturing Extension Program)。MEP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私有企业积极采用由联邦政府提供经费资助、由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资助的私立研究机构在执行各种任务中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从1989年到2001年,联邦政府为MEP计划提供资金8亿多美元,私有企业和银团也为该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自MEP创立以来,已在50个州和波多哥利管辖区设立了基金并建立了400多个办事处。该计划全面推动了制造业企业与联邦、州、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以及一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为在各个层次提高制造业的影响、增强MEP的能力、加大政府和企业对制造业的R&D投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美国国家总会计署报告,在对涉及MEP计划的766个企业的调查中发现,73%的企业认为MEP计划对它们的商业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63%的企业认为在技术进步方面受益很大,61%的企业认为产品质量得到了改善,56%的企业反映生产率有较大提高。97%的企业反映它们在与MEP合作过程中的投入是值得的。

(三)巴里奇国家质量计划(BNQP)

由于认识到了美国工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激烈挑战,1987年的P.L.100-107法案批准设立了巴里奇国家质量计划(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Program)。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推动美国企业取得质量成就、提高质量意识、实施质量取胜战略,每年分别向制造业、服务业和小企业中的两个优秀企业颁发巴里奇质量奖励。1988年首次颁奖,目前,该项奖励已经成为美国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是企业

59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有效运行和质量成就的象征。

BNQP的核心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的成功实践,奖励标准取自于数千个优秀企业运行的模型,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不断改善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内部运行质量。在1988—1998年期间,有1500多万个企业贯彻了BNQP质量标准。目前,美国50个州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也效仿联邦政府的做法,设立了州和地方级的质量奖计划,这些计划正在促进企业抓好各项质量基础工作并提高整体运行质量。[6]

(四)增加R&D投入鼓励政策

为了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1981年的经济复兴税收法案(P.L.97-34)授权了临时研究开发支出增值税返还政策。该法案规定,企业当年的研究开发支出超过前三年平均研究开发支出部分的投资税收的25%返还给企业,以及应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的支出投资税收的65%、用于合同研究投资税收65%也返还给企业。这项政策原计划延续到1985年,但经过多次修改,已决定延续到2004年。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增加R&D投入,P.L.102-564法案批准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计划(SBIR)和中小企业技术推广计划(SBTT)。法案要求每个有研究开发预算的联邦政府部门,都要留出2.5%~3%的R&D经费,用于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项目,上述两项计划自设立以来,经费一直在增加,时间跨度一直在增大。

(五)鼓励产学研合作研究

私有企业投资基础研究是昂贵的,并且有风险性。通常基础研究在大学和联邦科研机构中进行,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搞好产品开发、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用户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不只是降低研究成本和投资风险,而且很有可能打破传统的界限而开发新的市场和新的服务领域。这种科研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并支持开发新的科技资源,同时,对于增加科研成果商品化的能力与潜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鼓励产、学、研合作研究,联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布了多项法案,给予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优惠政策,以支持产业与大学以及联邦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

(六)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

多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联邦R&D 资源的利用,并在1972年创立了联邦实验室技术推广集团,以帮助把联邦实验室的技术成果推广到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私有企业。国会还于1980年通过了P.L.96-480法案。该法案明确指出,联邦政府有责任确保联邦政府投资所完成科研成果的充分利用。并建立了一个技术推广体系,在每个联邦实验室设立一个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专门负责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工作。

近几年来,国会对P.L.96-480法案又提出了多个修正案,对技术的商业化实行了更多的激励措施。如联邦技术推广法(P.L.99-502)更进一步地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同时,还规定了给予联邦试验室雇员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激励措施。这些法案允许政府拥有和政府管理的实验室进入由大学和产业创立的合作研发投资协定(CRADAS)组织。这些规定后来又扩展到由国防部管理的国家实验室。

(七)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MWEP)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着社会变革,并深刻影响着每个劳动力的状况,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知识化的操作技能已成为更有价值的商品。1997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召集商业、产业、劳工和教育界以及各级政府的领导,要求他们考虑和研究适应21世纪美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劳动力问题。劳工部、教育部、教育委员会分别作出反应并制定中长期计划。国家用于教育和培训的预算也相应增加。

制造业是国际化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和技术对每个劳动力的影响最为明显。[7]因此,国家制造业协会(NAM)宣称,将要求它的会员至少花费工资总额的3%用于在职雇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在劳工部、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劳动力发展中心和制造业虚拟大学,还创立了劳动力优化计划(Manufacturing Workforce Excellent Pr ogram)。中心和虚拟大学的任务是根据高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制造业的影响来推动雇员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MWEP的目的是在制造业企业中培育和造就优秀团队,根据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贡献,每年从数千万个优秀团队中优选出三个团队给予奖励,其中大、中、小企业各一个。首次颁奖在1999年,目前,该项计划已经成为制造业劳动力发展中有影响的一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示范和普及活动。

四、效 果

由于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制造业的重新认识

6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重视,并采取了以技术进步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大约10年的努力,美国制造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迹象表明,这一产业重振了它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迅速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在1992—1997年间,以美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GDP )计算,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9%,其贡献超过经济领域里任何一个产业。相比之下,服务业的贡献率只有19%,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10%,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13%(见图3)。另外,在同期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1%,而制造业远高于这一指标,达到5.2%。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在90年代实现了快速增长,对美国的经

济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3 各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1992—1997年平均值)

(二)技术进步奠定了长期增长的基础

观察经济增长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劳动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所作的贡献,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经济的发展能力。如此分析,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其中技术进步21%、劳动力资本7%、物质资本5%(见图4)。因此,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由于制造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也逐渐使得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投入趋于减少。这种增长

方式将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

图4 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制造业协会根据美国商务部、劳工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统计数计算,1990—1998)

(三)研究开发投入份额最大

在制造业技术进步中,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是保持美国经济更具活力的关键。R&D 投入是推动技术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制造业、通讯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等三个领域占所有美国

R&D 投入总额的3/4,而制造业占其中的57%,发挥着主导作用(见图5)

图5 R &D 资金投入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1991—1997年平均值)

(四)加快了应用新技术的步伐

制造业总是位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沿。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 /CAM )技术的应用,使设计人员甩掉了图板、纸张和铅笔,减少了大量的体力或脑力劳动,

并可直接把设计思想或设计方案传送到制造现场,再由计算机控制进行加工制造,缩短了设计和制造

周期。还有其他一些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很好效果,例如:准时化生产(JIT )技术、局域网络(LAN)技术、制造单元的组织形式以及机器人的应

61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优化了制造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

构调整(见图6)

图6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情况

(资料来源:《生产技术》1998.3,Paul Swamidass;《制造业运行情况报告》,美国制造业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托马斯?沃尔特技术中心)

(五)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

自1983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一直很快,高于其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4%。而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更快,1996年到

1999年达到4.7%。相比之下,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非农业产业同期的增长率分别是1.1%和2.1%(见图7)。由此可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整

个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7 90年代工业生产率增长情况(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劳动力统计局)

(六)对国民经济的实际影响更大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最终销售额计算的,然

而,国家经济活动的42%没有被计算在GDP 内,这些中间活动包括形成最终销售额的商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例如,原材料、零部件、某些服务和维修活动等。

制造业每年的经济活动大约是3万亿美元,其

中3/5属于中间层次,包括初级金属产品、半成品、

和一些配套产品,如为汽车配套的发动机等。制造业中间活动约占行业活动总量的40%,而它所占GDP 的份额为23%,二者相加之后,制造业实际总产出占GDP 的份额就超过了27%(见图8和图9)。因为制造业总产出大于商品的最终销售额,因此,对就业和其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

更大。

图8 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投入产出一览表和国家制造业协会计算分析)

(七)影响力大于其他产业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中间产品和服务这一事实意味着它在中间活动过程中持续促进经济活动,这种现象称为乘数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

每1美元的最终销售额可产生1.19美元的中间活动,远大于94美分的平均工业乘数效应。同样也大于服务业,服务业1美元的最终销售额仅能产生77美分的中间经济活动(见图9)。

6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图9 制造业乘数效应大于其他领域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投入产出一览表)

(八)乘数效应促进其他领域的就业

据统计,制造业每100万美元的最终销售额能为制造业本身创造10个就业机会,为其他产业创造6个就业机会,如服务业、建筑业和农业等。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它的

每100万美元的最终销售收入在服务业内部可以创造17个就业机会(见图10)。然而,由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乘数效应较小,每100万美元最终销售收入仅能为服务业以外的产业创造2

个就业机会。

图10 制造业服务业促进就业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根据商务部和劳工部统计资料计算)

(九)主导美国的出口贸易

在过去的12年里,出口贸易一直被称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自1988年以来,美国的出口额增长已经超过了2倍。由于出口增长通常出现在国内经济萧条时期,因此,出口的增长有效地帮助美国经济实现了好转。此外,由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扩大出口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图11 占美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

如果说出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制造业就处于驾驶员的位置。目前,制造业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2%(见图11),可以说,自1988年以

来,美国出口的增长大部分应归功于制造业的贡献。

(十)劳动力繁荣局面初步形成

当今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生产率的增长,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4.6%。而劳动力的增长在90年代一直是适度的,1992—199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仅有5%,新增雇员达到84.1万,其中一半以上在高技术的新岗位上。由此可见,现代制造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由于90年代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努力,上述的新技术才得以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目前,在制造业企业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占8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占64%,局域网络(LANs )和准时化生产(JIT )、CAD /CAM 集成制造占63%。正是采用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才实现了制造业近年来的稳定高速增长并促进了国际化进程。

(十一)经济效益情况得到改善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且非价格竞争力和债务负担沉重等一系列原因,制造业的利润、现金流量、资产回报和股票等情况非常不理想。自1992年以来,这种情况已经逐步得到改

63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生产率,实现成本控制。而这一成功是建立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之上的。

1998年,由于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美国制造业出口下降,但对利润影响不大,利润率仅从1997年的8.6%下降到8.1%,1999年又恢复了增长,2000年增长势头更好。统计表明,近几年来制造业的单位成本正在以大于1%的速率下降,这说明制造业正在保持和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其有效途径不是靠提高价格,而是靠技术进步控制成本。

五、启 示

启示一:纵观美国制造业科技进步和产业政策

调整,我们发现了似乎存在一个政策演化的重要链条,那就是:A .以先进制造技术推进和技术创新(ATP)为变革内生动力和龙头;B.以推动和引导产业合作发展(MEP);并且C.以鼓励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为政策环境和边界条件;D .以国家质量计划为外部施加的质量控制标准;E .以鼓励增长企业R&D 投入政策为外部激励内部变革的约束机制;F.以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为外部向企业内部回馈的基本环节,并且与A 相互关联;G .通过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MWEP),建造劳动力优化平台,使得技术创新有人力资源的基本保障。产业政策演化链如图12所示

:

图12 产业政策演化链

这样,在以政府为代表的外部激励过程中,美国政府既没有取代企业去制定强制性计划,逼迫企业

在制造业方面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而是采取市场方法,通过激励、引导和质量与基础设施(包括质量、人力资源等)平台建设,构建良好环境;在政策制定方面,以系统视角和方法进行统筹规划,一环扣一环,利用经济利益为“诱饵”,吸引企业加大R&D 投入,并且确保企业在制造业投入方面有更大回报率,从而间接地激励了企业自主的技术创新,使得制造业迅速从衰落走向重振,进而成为产业进步的排头兵。

启示二:在整个制造业重振雄风过程中,政策

在其中的重要性确定无疑,政策制定的系统性和始终以市场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是最为重要的。这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产业政策演化链加以说明。只有始终以市场为中心,才能在政策制定中保证政策只是激励手段,而不是强制措施,强制作用始终是短暂的,自主激励才能作用久远。政策制定的链条性,一个政策可能的结果,又有另一个政策给予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还要保障政策链条形成半闭锁的环链,使得政策制定具有开放性和反馈性。能够首尾相接,形成网络结构,互相照应。

启示三:通过政策制定,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产业的环境和条件构建。美国制造业衰落了,如何才能

6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激活它,使得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重振雄风?此时,政府是自己上马,进入经济过程或直接干预经济过程呢?还是制定相应政策或调整政策,形成企业自组织发展某个领域或某些方向的激励力,并且构建沿这个方向的更优越的平台、条件和环境呢?对于市场比较完善和发达的美国而言,美国政府采取了后一种做法。事实证明,这个政策链条在较短时间内就发挥出来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John E.Ett lie and Michael C.Burstein.Manufactur ing

Str ategy —T he Resear ch Agenda for the Next Decade [M ].

Boston /Dordrec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 ublishers,1990.3.

[2]M ichael L.Dert ouzos and R ichard K.Lester.M ade in

Amer ica —Regaining the Pr oductive Edge [M ].Mas-sachusett s /London :The M IT P ress ,1989.1317.[3]Char l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8304638.html, rson.R&D,Innovat ion,and Competi-tiveness in Industry [C].Industr ial R esea rch Inst itute,

Inc.http://www.ir iinc.or g,2002.110.

[4]Joseph A.Heim,W.Da le Compton,Committee on

Foundations of M anufactur ing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 ing .Manufacturing systems -Foundations of

World-Class P ractice [M ].Washingt on, D.C:Na-

tional Academy Pr ess,1992.310.

[5]David J .Cantor .M anufactur ing Industry :Its Impact

on the Economy [C ].CR S Repor t for Congress ,Con-gr essional Resear ch Ser vice.T he Librar y of Congr ess,1993.114.

[6]Raymond Kammer .Guide to NIST —Baldrige Na tional

Qualit y Pr ogr am [M ].Washington ,D .C :Technology

Administ rat ion of U.S.Depart ment of Commer ce,2001.3334.

[7]Paul J .Kehoe and Claude E .Barfield ,Comm ittee for

Study of the Causes Consequences of the I ternational-ization of U.S.Manufacturing.T 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Manufa ct ur ing:Causes and Conse-quences [M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 y Pr ess,1990.1 4.

Systemic Overview for Policies Making and Cognizing Process

in US Initiatives to Regaining Its Competitive

Edge in Manufacturing

WU T ong,LI Jian-zhuang

(School o f H 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 singhua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

Abstr act :T his paper summaries US initiatives to regaining its competitive edge in manufacturing,re-searches power policies links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systemic over view ,discovers it is true that poli-cies ar e a process links fr om ideas to oper ation and have many hiberarchy.

Key Wor ds :US manufacturing;comedown;rally;system;policy link

65

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院:材料学院姓名:*** 学号:00000000 摘要:机械制造业已经熔入电子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生物学、管理科学等最新科学成就,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面:高精度、高效自动化和特种加工。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最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最能体现现代制造水平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均称为现代制造技术,它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国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1.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本文试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对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一粗浅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这一论题奠定基础。 关键字: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婚姻模式中美家庭价值观 家庭可称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人存在的寓所。因此,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本文试图通过语言揭示人的家庭的序曲,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中美两国家庭处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受到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成员在家庭中表现出的观念、行为也不尽相同,那么到底中美两国的家庭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从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寻找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模式 在中美文化中,家的概念有天壤之别。传统的中国家庭大多几代同堂,祖孙几代住在一起,尊卑长幼非常明确。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的义务———父母尽责、儿女尽孝———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传统家庭模式的结构依据如下原则:以家中最年长的人为起点,其所有男性后代及其配偶、未出嫁的女性后代必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父祖在,子孙不许别籍异财,是三世同堂家庭的法律和伦理保证。尊老爱幼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老年人希望也需要获得子女的关心与照顾,子女也需要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自己的孩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仍然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因此,三世同堂仍然是现代中国家庭的重要模式。 传统的美国家庭所包含的仅仅是父母及未成年的子女,成年子女无论结婚与否一般都会选择搬离父母的家。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 二、家庭教育 中美两国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都很重视,但两种文化下的人们采取的是不同的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要点

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及对华前景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产品出口额及国际市场份额均居全球首位,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我对德机械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将为其相关企业提供众多商机,也有助于我减少对德贸易顺差。因此,双方在该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符合各自的经济利益。本文在介绍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行业未来对华出口的前景。 一、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 (一)机械制造业在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2006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1670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但是,其6000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二)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独特结构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外界曾有人宣称这种结构已完全过时,特别是全球化趋势更是助长了这种观点。但是,事实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很少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竞争力。即使美元继续贬值,专家仍相信,德机械制造业2007年将连续第四年保持增势,甚至会超过2006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三)德国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和成功因素 1.创新实力。创新实力无疑是德国机械制造业现在以及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2005年,创新产品占该行业全部产值的三分之一。2006年,创新领域的投入高达100亿欧元,为历史新高。其创新实力来源于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研发投入。据统计,过去的20年里,每10年该领域工程师人数就增加一倍。在德国这样的高工资国家,绝大部分的工业领域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在于拥有众多先进的专有技术,这是德国长期坚持参与研发领域国际竞争的结果。但是,2006年底至2007年初,德国工程师协会调查发现,全德工程师短缺数量达 2.2万名。2007年2月,联邦劳工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自1981年以来,德国首次出现机械和汽车制造业工程师空余岗位数多于求职者的现象。工程师的短缺不仅威胁着机械制造业,同时也是德国整个工业基础的致命弱点,它向德国的政治家和商界敲响了警钟。 2.产品种类齐全。德国机械制造业向全球市场提供的产品种类之多,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其中,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例如机械搬运、电力传输设备和印刷技术等;处于前三位的部门共有27个。这种产品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使得德国企业有能力避免许多本领域特有的风险。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精编版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国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加速发展机械工业。 经过新中国60年的努力,中国的机械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着的提升,显着机械工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行业发展已进入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将逐步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所迈进。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

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行业环境发展需要基本现状行业发展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known as "industrial heart," said. It is other economic sectors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all economic sectors.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measure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untry important symb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regions,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chinery industry. After new China 60 years of effort, China mechanical industri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chiner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historic chang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stag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will gradually by mechanic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s have to move forward. Today, the pattern of the world have and manufacturing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Europe, Asia, America three cent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 economic barycenter began to shift to Asia, the signs have appeared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mode of production is in rapid reformation. All these also brings us a ra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e should face reality,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 seize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revitaliz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 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 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 类行业。 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 年12 月10 日,第 1 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 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 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 类。 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 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

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 量仪制造业。 (二)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 ——财政收入的大户。 ——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就业的市场。 ——高新技术的载体。 ——产业升级的手段。 ——外贸出口的主力。 ——国家安全的保障。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2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3 4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 5 浅析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 6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7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8 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9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 10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1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3 14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 15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 16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17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Translation 18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19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20 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 21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22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 23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24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25 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 26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27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28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 29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 30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1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32 目的论指导下的报刊新词英译 33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 34 浅析中西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35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 36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37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观 38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39 论美国黑人现代流行音乐及其影响 40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 41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42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2012年XX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12年XX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2012年总结、计划类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年我国机械工业产量和销量分别增长23.43和23.26实现利润总额4605亿元比年同期增长16.42。年机械产品进出口总值4373亿美元比年增长20.91其中出口2425亿美元增长25.7外贸顺差477亿美元比年净增235亿美元增长97.46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0对全国工业产值、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8.49和63.9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23.55。现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业的背景、优势、现状、对策等进行如下分析。一、产业背景目前县以磷化工为龙头产业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齐头并进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产业类别更加多元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县地理位置局限、工业基础较薄弱、配套设施落后等原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我县磷矿资源丰富近年来先后有4家大型磷化工企业落户我县磷化工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县的工业经济也借助磷化工产业的蒸蒸日上而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县的其他诸如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虽然已起步并有一定发展但从产业的规模以及经济效益上来讲与磷化工产业都不可同日而语。磷化工产业在我县“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从积极方面来看这是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有特色、有看点的体现但以现实的眼光来看这会影响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

平衡性会对产业结构合理性产生不利因素因此我县工业经济亟需寻找突破口发展壮大第二个“支柱产业”来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支撑点而机械制造业无疑是最有潜力成为这个“第二支柱产业”的行业。二、机械制造业的优势1、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贡献、就业均占前列而且机械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科技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放眼全球即使是各个已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2、机械制造业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依托高速铁路、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基础设施、科技重大专项等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政策措施包括加强投资项目的设备采购管理、鼓励使用国产装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机械加工产业再次被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的2到3年将是机械加工业超常规发展的最佳机遇。3、机械加工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电力设备、冶金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煤炭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建材机械、汽车产品领域、农业装备领域、基础产品领域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工业控制和仪表系统、重要基础零部件、环保机械等四个领域四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势必带来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汽车产品领域为例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火爆巨

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知识分享

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提供各种机械来保障各个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包括了轻工业、重工业等在内的机械制造业体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且底子薄,同时还受到其他国家在技术上的封锁的影响,使我国的机械制造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的产品品质与技术水平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太少;制造技术与工艺落后,结构也不够合理;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并且在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性化的需求将会更加的强烈,作为已经深人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严峻挑战。 2.当前机械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成本管理控制较为困难 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原来那种产品技术长期不变的情况已经不能够被市场接受。而技术更新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机械制造的产品定制性很强,基本是按照订单装配、制造、设计、生产;产品的规格繁多,原材料的生产、采购异常复杂,容易造成额外成本的产生;同时为了能够控制产品的品质,也容易导致成本增加。成本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而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仅只停留在成本核算之上,难以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进而造成浪费,不符合精益生产的思想。 (2)生产运营与生产现场方面 部分工作人员的生产理念比较落后,生产运作理念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没有完善的生产控制计划,没有ERP的机械制造企业计划的方式;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没有能够有效结合,零件成套水平不足;缺乏准确的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不足;人工成本核算通常情况下只能够计算产品成本,难以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部分成本数据的采集仍然是人工归集,数据的准确性不足,成本计算不够准确;多层式的组织机构和一般业务

美国教育三个阶层三种模式

美国教育三个阶层三种模式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对各个社会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 底层应试教育 美国社会底层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娃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娃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它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只是在打造一个工具。 在美国教育界那个可歌可泣的例子,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典型,叫KIPP。 它是一种针对贫民区孩子的公立学校,KIPP什么意思呢,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学校办得特别好。 刚进来的那些底层的孩子,进来的时候水准,比其他中产家孩子的学校要低两个年级,可是经KIPP一培训之后,马上就追上了其他中产的孩子。 诀窍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美国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至少可以让他够上一个饭碗。 可这种KIPP的学校的核心就是考上大学。应试教育,两个基本点是,叫WORK HARD,BE NICE——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它的基本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底层的孩子,尤其是那些黑人,或者拉丁族裔的孩子跟他们原来的社区切割干净。 原来跟街区的小混混一起玩,一起吸毒。现在就天天在学校呆着;别人早上八九点钟上学,下午三点放学,KIPP的娃早上七点半上学,下午五点钟放学,然后大量的家庭作业,做完作业累趴了直接睡觉,根本没时间跟街区那些小混混玩了。这个学校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奖励系统。刚进这个学校,对不起,你没有桌椅,全部坐在底下上课;要是有好的表现,例如测验成绩好,赏一课桌椅。而且非常讲究纪律,一个小朋友做了小动作、走了神,老师马上停下来, 说:“来,我们全体帮助他一下,看怎么改掉你的坏毛病!”。奖励也很直接,表现特别好,低年级学生给几只铅笔,或者直接发现金;更高级的还有例如允许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音乐…… 一直管到吃饭,包括上厕所,怎么用哪个卫生纸,用多少,这都是有规定的,接近军事化管理。 所以你看,我们中国的那个什么毛坦厂中学,大家都说他是高考集中营,你到美国去上KIPP你才知道什么叫集中营。因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让底层的孩子能够克服自己的那些习性,然后进入一个大学的门槛,他们的一生的命运才能被改变。 所以虽然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正好是一个反面的信息,那就是底层的教育,最好的只是这样了,跟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的那些学校是一模一样的,没有素质教育! 那素质教育是在哪儿展开的呢,是在中产阶级的学校。 中产素质教育

制造业的智能自动化发展分析报告

制造业的智能自动化发展分析报告 在某种程度上,新一波的自动化浪潮将会由当初将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带到工作场所的那些因素驱动:将人类工人从肮脏、枯燥乏味或者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排除错误和降低变化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用成本更低的机器替代成本越来越高的人工,来削减制造成本。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日发布题为“自动化、机器人与未来工厂”的文章,称更便宜、功能更强大、更加灵活的技术正在加速全自动化生产设施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主要的挑战将会是决定如何最好地利用它们的能力。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在发那科(Fanuc)位于日本忍野村的一家工厂,工业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每班只有4名员工负责监工。在飞利浦位于荷兰的一家电动剃须刀工厂,机器人数量达到生产工人的14倍多,后者仅有9人。相机生产商佳能于2013年开始在旗下的数家工厂淘汰人类劳动力。 这种“熄灯”生产概念——制造活动和物料流程完全自动化处理——正成为现代制造日益普遍的一个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新一波的自动化浪潮将会由当初将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带到工作场所的那些因素驱动:将人类工人从肮脏、枯燥乏味或者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排除错误和降低变化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用成本更低的机器替代成本越来越高的人工,来削减制造成本。然而,如今最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拥有额外的功能,这促使它们能够用于原来不适合实施自动化的环境,以及在制造中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机器人价格下降 随着机器人生产日益普及,机器人的成本呈现下降。在过去的30年里,按实值计算,机器人平均价格下降了一半,相对于劳动力成本,它的下降幅度甚至更大。随着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鼓励机器人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它们的价格可能将进一步下降。 人才更易获取 拥有设计、安装、运作和维护机器人生产系统所需技能的人才,也正变得更加普遍。机器人工程师曾经相当罕见,属于雇用成本很高的专家。如今,机器人相关的学科在全球各地的学校被教授,它们要么是专门的课程,要么是制造技术或者制造工程设计方面的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软件的可得性,比如模拟程序包和可测试机器人应用的离线编程系统,已经减少了工程时间和风险。它也让机器人程序编制任务变得更加简单,成本也变得了。 易于整合 计算性能、软件开发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进步,提升了装配、安装和维护机器人的速度,同时降低了相关的成本。例如,传感器和制动器以往必须要通过终端机框、连接器和接线盒,利用专门的接线单独连接至机器人控制器,而现在,它们则可以利用即插即用的技术,因此零部件利用相对简单的网络接线连接起来。这些零部件将会自动鉴定控制系统,因此能够大大减少设置时间。这些传感器和制动器还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将其状态报告给控制系统,进而辅助过程控制,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综述及各国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欢迎共阅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综述及各国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企业合作逐渐成一态势。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加入WTO 以来经济的不断向外扩张,诸多工程企业面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因此,面对国际市场复杂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工程管理的模式也需不断的改进。熟练掌握目前项目管理模式,分析发达国家管理特点,借鉴各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字:国际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特点 一、 工程项目管理及管理模式 理, 二、 1即设计 2、建造80年代,通在特许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政府通过发出特许经营权给项目管理公司,利用市场机构来筹集资金米建造并经营专业项目,从而实现分散资金的有效利用。对承建商来说,首先,该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准备基础设计,并与贷款方进行协商,进行融资;其次,与政府谈判,取得贷款方的承诺,从而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近年来,人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该项目经营模式来加速发展包括高速公路和人掣桥梁在内的人批基础设施,并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 3、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EPC) 模式 EPC 即设计、采购及施工全过程总承包, 是业主在完成项目要求或定义的基础上, 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总承包商, 由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及施工管理和试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服务, 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采购、施工及安装调试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均由总承包商协调解决。

4、设计- 建造模式( DB模式) 在国际上也称交钥匙模式、一揽子工程, 在中国称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是指在项目的初始阶段, 业主邀请几家有资格的承包商进行议标, 根据项目确定的原则, 各承包商提出初步设计和成本概算, 中标承包商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5、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模式) 即由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或业主的延伸,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PMC项目管理模式对国际上一些知名工程公司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就国内建设领域的实践而言还是一个新的管理方式。由于PMC 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 因此PMC 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6 益。 CM 用。 7 这些分 同关系, 8 在中国 但是, 三、 1、由生产企业自由组织力量建设 这种方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比较多,那时项目建设主要是为恢复原有企业的生产,建设与生产相结合,同时各部门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设计施工机构.因此,当时采用的办法是各企业抽调人员自行设计,组织施工,小部分工程量较大且有旧中国留下私人营造商的地方,则采用部分发包,委托施工。 2、建设单位自行组织项目建设 这是很多单位进行项目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他是由业主自己筹集资金,选择建设地点,编制计划任务书,组织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并进行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但作为一个单位的基建部门,其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人才结构、水平等往往

机械制造业国际走向与国内现状分

机械制造业国际走向、国内制造业现状及对策 一.制造业的生存问题 问题的提出: ) 美国:70年代《第三次浪潮》称制造业为夕阳工业(后工业阶段)。而90年代又加大了投入,使经济回升。其实从86年到98年美国(MIT)及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等一直提倡:一个国家要生活好,必须生产的好。(发达国家皆如此) 研究结果:(世界)从175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250年和对2020年未来制造预测证明:制造始终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动机运转的强大支柱; 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防务能力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保证。 (我国)同上,“在今后10~20年制造业得到一个大的发展机会。。。强化人员培 训、转变观念,在市场中学习和成长。。。利用信息技术和高新科学技术改进和 提升传统产业,把中国建成世界制造大国”。 (大中国与大HK概念) 。信息革命的到来不意味着制造业的衰退 。网络化经济的到来其实与制造业并不对立,而可相辅相成。 。企业必须建立对市场反应敏捷的网络化制造体系,且刻不容缓。 。10年内制造如果不跟网络结合则最危险。如结合的好,就发展的好。(GM原来视网络为“高尖端”,但进去之后才认为似乎网络是为自己量体裁衣定制的)。

二.从市场特征看走向 60年代起: 资源经济、金融经济 知识经济 居民平均消费小康型 富裕型 市场主导由卖方 买方 产品竞争Q 、C 、T 、S T (首要因素)(Q 不可能有问题, 且能做最好就不要对付,如光洁度) 市场开放性越来越大:合资生产;引进技术生产;专利许可生产;异地产品本地化生产;全 (为何T 是首要因素?因为社会发展快、市场需求变化更快,时间就是金钱,能否赢 得定单,看时间。模具、家电尤为如此) 现在市场产品竞争多了一个要素: 产品创新:新产品和服务 过程创新:高效、品质、消除浪费、工艺和商务活动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加强、保持与顾客的沟通(需求是源泉) 经管创新:组织重构(扁平)、知识经管、创新经管、变革经管(它 影响到其它创新) 目标 英国观念:企业的目标是“使顾客满意”(自然盈利) 三、从经济特征看走向 。欧美处于后工业阶段,我国尚早 高技术经济 或称为网络经济(也有网络泡沫)、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无形资产的第一要素,通过知识和智力对短缺的自然资 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分配,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来创造新的财富。 ) 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导致社会经济领域的的一系列变化:

美国婚姻家庭变迁

美国婚姻家庭变迁 篇一: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简介 全国国家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二级招募九号站 ——婚姻家庭咨询师一站式培训平台 婚姻家庭咨询师是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的人员。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活跃着许多拥有职业认证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他们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有效地帮助人们解除各种婚恋困扰。一般平均每300个家庭就有1 名婚姻家庭咨询师,美国目前有近12万名婚姻家庭咨询师,服务着4000万个家庭,而且咨询师的数量每年都在迅速增长。婚姻家庭咨询师是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工作时间灵活的高端职业。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没有专业认证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工作不得不由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以及计生委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工 作者来承担,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我国有13亿人口,亿个家庭,仅城市家庭数量就达到亿个,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择偶、恋爱、结婚、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过程。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夫妻感情、家庭幸福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是,面对择偶困惑、恋爱挫折、婚姻动荡、家庭不和、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现象,许多人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种种问题。许许多多遇到婚姻家庭问题的当事人求助无门,甚至为此酿成个人生活悲剧。在一些大城市,离婚率已经高达35%以上。因此,婚姻家庭咨询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仅按城市人口计算,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职业缺口就在40万以上。 九号站课程特色:

一、先进的E-learning课程平台制作技术 二、整合国内最优秀的师资资源 三、职业底蕴最深厚 四、特色的考试服务 五、强大的就业支持 婚姻家庭咨询师工作范围: 根据《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工作范围: 一、恋爱择偶咨询 初婚择偶咨询、恋爱咨询、婚前咨询、再婚择偶咨询 二、夫妻关系咨询 新婚磨合期辅导、夫妻关系调适、生育咨询、婚姻变故咨询、婚姻效力咨询 三、亲子关系咨询 家长教育咨询、亲子沟通咨询、养父母子女关系咨询、继父母子女关系咨询 四、家庭冲突咨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