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央地关系

央地关系

央地关系
央地关系

摘要从建国到现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不断改革变化中,从最初到高度集中到逐步的放权,又到分税制的实行。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并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同样,中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使中央与地方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与分权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结构中最基本关系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从建国到现在就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与地方关系作为一种国家结构的设置必然植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尤其是一个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形态特征。

1 历史上,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三个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集权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生命基础。”在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也想把革命中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国内的建设,同时也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影响。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也实行高度的集权。地方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国务院,同时地方政府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在政治优先、政治为重的气氛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也完全服务于政治需要,当时的政治需要就是维护政权的统一,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借助于高度的集中和计划,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维护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对内维护统一,对外对抗封锁。这一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服从于这种需要。

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集权的弊端也开始出现了,为了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置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于是中央开始向地方放权,从此就一直没有摆脱“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于是“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主导了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后,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与地方两个关系也要走向全面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道路,并且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形式的改革与发展主导了这一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从“放权让利”为主线的重大改革措施,摸索出了一系列旨在尽可能充分体现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一“互动”原则的机制性手段。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在政府管理的层次上,形成了地方立法制度,分税制等一系列较为充分地考虑地方利益的制度的做法,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和地方政府管理的自觉性,同时在许多方面分担了中央政府的调控压力、增强了宏观协调力度,促进了中央关于地方发展目标和总体协调目标的实现。

近20年,地方分权改革取得空前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此外,一些由来已久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行政的“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在某中意义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对立和冲突仍呈激化趋势。

2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都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虽然中央与地方关系纷纭复杂,并且多变,但是这些复杂性后面也可以找到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特点。

2.1 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政治领导

中国历史上经常有地方诸侯对抗中央政权的现象,造成了中央政权统治的危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的政权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这一点上中央政府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来实现的。因此无论经过多少次放权、

集权的调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地方的认识任免权没有下放过,并且一直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政府接受同级党委指导和党管干部原则。即使是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也必须要经过中央政府的任命。1954年由于高饶反党事件的出现,中央撤消了大区一级的行政机构。此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也正是通过这种政治领导,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2.2 走向分权

虽然中央与地方关系经历了多次的分权与集权循环,但如果比较建国初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和现在的情况,无论是法律上还是现实中,都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从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分权。由简单的行政性分权走向了经济性分权,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在保证政权统一的前提下,强调的必然是经济发展。要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中央已不可能完全依靠指令性计划,这样就必须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权力,充分发挥地?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建设。

2.3 经济因素的权重加大

在建国初政治优先的气氛中,许多经济行为也充当了政治行为,同样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计也是由政治决定的,满足政治的需要,也少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如大区的建立就是沿用战争时期的划分方法,也是为了政治军事的目的,最初的放权也是行政性放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因素在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设计上权重逐步加大。如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在中央与地方中,这些有差别的政策全是处于经济的考虑。各省市在享有中央政策上的不同,也都是经济的原因。

3 找出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症结,创造新的局面

谈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集权与分权,即如何分割权力。诚然,权力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中重要的方面,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仅仅是权力的分割,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来看,权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么权力划分,无论权力归中央所有还是归地方所有,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确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所有设置都要服从这个目的,同样权力划分也要符合这个目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实践中,都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成单一的权力划分,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完全从权力的角度设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把权力当成目的,这样每次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就是权力的重新分割。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只是看到权力的本身,而忽视了什么样的权力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建国初,把本是企业应该有的维持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似乎地方只要有一点权力就会“犯上作乱”。而改革后的经济放权,不考虑权力下放的效应,对权力下放造成的可能后果无法深入的分析,为放权而放权,把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调整宏观经济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把向中央要权当成自己的最大目标,于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权力市场,围绕权力的分割中央与地方展开讨价还价,由此权利谈判又会转向权力的竞争。而权利分配的不均衡会引起强烈的不满,中央只能用轮流“安抚”的方式进行平息。在这种情况下,权利纷纷下放,随意性很大。这种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不利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走向成熟、合理,还会留下诸多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必须走出权力的误区。充分认识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权力的划分要依据中央与地方职责的不同而配置,而不只是对权力的简单分割。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 辛向阳. 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博才网

基因研究的关系和拓展关系思维导图

你的科研思路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2015-03-09右哉实验万事屋 提示: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实验万事屋”,添加关注后,发“嗯”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未经允许,其他公众号不得转载哦! 做了这么久的科研,那你的科研思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试着来描绘一下,普通的思路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形状。 实验万事屋作品 首先,主任说要有基因,于是就有了Gene A。或许是通过芯片,或许是通过生信,Whatever,或许还有别的途径,反正就有了这么一个基因。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光有这个基因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表型。大概就是基因的表达与表型的相关性,比如Gene A 高表达后产生表型,Gene A低表达后抑制表型。这样就把这个基因和这个表型给牢牢地扯上了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有了这些,我们就有了一个这样的课题的形状,我们证明了一个A到B的过程。好吧是很弱,但这才开始。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可能这样的形状还不足以说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接着,我们就会继续研究Gene A发生这些表型的机制,我们把它和明星分子Gene B扯上了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这样就形状又多了一块了,不再是两点一线了: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虽然这个科研内容已经有了雏形,但还是缺少了什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补充进去。于是

我们查阅了文献,发现了明星分子Gene B与各种信号通路间的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这样形状就逐渐丰满起来: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同时我们在描绘形状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通路与表型间会产生矛盾的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用血和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也是一部饱尝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其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关于改良和革命的典型代表事例,首先我讲介绍改良与革命的定义。 接下来我简短地阐述一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并跟大家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人地关系系统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50分) 下图是每隔5年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年龄分为:未满15岁(少儿人口)、15岁以上65岁以下(劳动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三个区间。据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字母B和X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A.未满15岁人口比重、1950年 B.15岁以上65岁以下人口比重、2030年 C.未满15岁人口比重、2030年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1950年 2.人口总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得总负担系数在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负担老年系数和总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升高后降低 D.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 3.负担系数高,不仅意味着劳动负担较重,还意味着较高的教育和养老等社会压力,图示中总负担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1995年B.2000年 C.1975年D.1965年 解析:1.C 2.C 3.D第1题,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青壮年人口最多,老年人口最少,居中的是少年儿童人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是逐渐增加的。第2题,由图可知,总负担系数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第3题,通过材料和图可知,1965年人口负担最重。 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4~6题。

4.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 .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D .老龄化进程加快 5.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6.目前该省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可能是( ) A .性别比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乡人口融合 解析:4.C 5.D 6.B 第4题,由表可知,该省的户籍人口增加,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值;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造成的。第5题,由616.7÷(6 862.0-616.7)÷10≈9.87?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9.87?,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第6题,由表中数据信息可推知,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全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人口性别比、人口素质和城乡人口融合问题在表中未体现出来,故无法判断。 (2013·南京四校联考)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3 972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下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X 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提 要 本文概括了人地关系的五个主要特征:人地关系的多重性、异时相关性、异 地相关性、人的主动性和多重决定性。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特征 人类在其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其参与构建人类生态系统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人类生态系统的性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工具和火的使用、农业的出现、文明社会的出现和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地关系在人类的历史上至少发生了四次明显的异化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也由此形成,并与人类共同组成人地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不仅包括人类与其它生物所共有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从地球诞生之日就开始出现,经过45亿年的演化成为现代的形式。人为环境中首先出现的是人化自然(受人类意志明显影响和控制、并已改变了原生状态的自然系统),以农业的出现为标志,距今已有近1万年的历史;而人工自然(人类利用自然物质,经过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物质系统)部分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社会环境大约出现于5000年前,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为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图1)[1]。随着人地关系的异化与地理环境的发展, 人地关系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图1 人类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示意图 1 人地关系的多重性 人与环境的关系,即地理学上所说的人地关系,要远比其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复杂得多,它不仅包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X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来稿日期:98—07—15;收到修改稿日期:99—01—25。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一、两次鸦片战争 1、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内容: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缴纳的税款应和英国人商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试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来阐明理由。 革命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因素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全球史观: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外联系日益密切。 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马关条约》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负担)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特权和利益 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列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①金田起义——运动开始(1851、11) 定都天京(1853、3) 北伐、西征、东征——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 颁布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挽救危局(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第一章解读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拓展资料素材

解读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基本的逻辑知识及推理能力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是逻辑知识的核心问题.因此理解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有必要. 一、要点精析 1. 四种命题定义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即原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原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第二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q则p; (2)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非p则非q. (3)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q则┐p. 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作如下描述: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否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都是说两个命题的关系,若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时,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3.四种命题的转化 四种命题之间存在着互为逆命题、互为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的逻辑关系.如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逆,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它们之间是可以任意转化的,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根据其定义转化即可. 二、典例评析 例1.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

浅谈中朝关系

浅谈中朝关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9班李奉 摘要 中国做为朝鲜的近邻,在历史上对朝鲜关照有加,关键时刻为朝鲜不惜“赴汤蹈火”,提供过许多的帮助,做出过许多巨大的牺性。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朝鲜似乎对来至中国的恩惠并不领情,甚至在中朝关系上,常常干出一些忘恩负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导致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帮助;忘恩负义;影响 新华社平壤2月6日电(记者高浩荣张滨阳)今年的“中朝友好年”将成为一幅美丽的长卷画,向世人展示中朝传统友谊的巨大生机、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将为两国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一个大舞台,同时也将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新的希望,有力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1,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本条报道指出中国和朝鲜素两国来就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而且定期还有着“中朝友好年”,还会在以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个人觉得这个报道是相当片面的,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这其中存在不小的问题,难道实际上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有表面上这么融洽吗?难道朝鲜真的从心底里很感谢我们中国为他们做的一切吗?难道朝鲜愿意一直把中国当成他们的老大哥么?难道朝鲜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中国为朝鲜所做的一切吗? 朝鲜虽然作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一些事情上也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但是在历史上,从以前到现在,朝鲜却是经常忘恩负义,做出了不少伤害中国和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导致了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中国给予了朝鲜如此多得帮助,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而且就当今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朝鲜要好,和中国处好关系,对朝鲜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朝鲜为什么要忘恩负义,去做出一些破坏两国人民感情和两国整体政治关系的事情呢?通过查阅相关信息,以及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个人认为朝鲜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分别是历史纠葛、领土纠纷、治国差异。 从中朝两国的历史纠葛2看:历史上朝鲜曾长期是中国的附庸国。朝鲜的第一个王朝,是由汉族于公元前1050年所建。朝鲜的国号也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长期以来朝鲜对历史上中国对该国的帮助、支援甚至作出的很大牺牲避而不谈,却对曾经的附庸经历耿耿于怀,怨恨在心。 从中朝两国的领土纠纷看:长期以来,中朝两国在长白山、和间岛的归属权上存在分歧3。长白山天池座落于中朝边界,历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朝蜜月期,朝鲜以天池是伟大的金将军革命事业的发源地为由,提出分长白山天池一角的要求。中国为了照顾两国关系,就将天池一半和分水岭东侧的三座山峰划给了朝鲜。后来,朝方得寸进尺,继而对整个长白山提出领土要求。除领土纠纷外,中国与朝鲜存在着黄海大陆架4的争议。中朝两国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韩两国有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朝、中韩之间领土、领海争议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的面积。主权纠纷是国与国之间,最敏感,最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引发国与国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 从朝鲜的治国理念上看:现在朝鲜治国的两大基本原则是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和其子金正日提出的“先军政治”。此外,金日成还以“主体思想”为幌子,大搞个人崇拜。篡改朝鲜战争和中朝关系历史,删除了教科书和官方通讯中关于中国志愿军参战的事实,淡化、抹杀中国志愿军的作用,将中朝人民共同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据为已有。中朝两国被誉为

改良和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改良和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2-22 12:38 提问者:愿做一株红棉- 一级 最佳答案 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推行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及之后的清末新政在近代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和先进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激进派推行的新文化运动,撼动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一些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最后,由无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工农联盟,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走人民战争路线,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7-6-4 21:27 提问者:ty391421 - 二级 最佳答案 (1)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冲击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并压制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正是在四面受敌、即将遭肢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才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2)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以历史建筑风格为例一个多世纪前,一个来自欧洲的列强带着它的坚船利炮堂而皇之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一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序幕被拉开。至此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劫掠夺,给这个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家带来创伤,当然,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我们一行人在12月2日这一天前往杭城,寻找我们周围近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变迁的足迹。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充满历史风情积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次我们以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建筑风格为切入点,前往杭城的大街小巷,用心触摸历史变迁的脉络。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上城区中山中路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兴业银行是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汤寿潜等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10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这座坐西朝东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五间,三层,入口台阶两边弧形石鼓上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欧式的雕花石刻,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无不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站在银行对面,一座巨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透过巨大的法国梧桐,顿时我们被它古朴又典雅的外形震撼了,气派却不落俗套。进到银行里面,据了解,现为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中国的外资银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从“耻于言利”到敢于“争利”是中国推进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之路,中国近代银行业就是在“争利”的过程中奋起直追,不断发展的。许多产业部门和金融业遵循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已或迟或早地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产业和银行业开始相互渗透,银行业商办趋势日益明显,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传统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加速演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着新的活力。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还探寻了杭城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南宋御街,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主要展现南宋古代街区的古老风貌,但就在御街两侧散布着许多近代中西合璧的典范建筑。 五洲药房就是一个典型的建筑,五洲药房旧址是一排高高的四层建筑,有七八间门面的宽度,排场很大。墙面上有一块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安置的历史建筑说明铭牌,上面铭刻着“20世纪20年代钢筋混凝土西洋混合式风格商业建筑,反映了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五洲药房据说原本是三层的楼房,北侧一半的第四层楼是后面加上去的。当年,北边的一半是开

央地关系拓展资料

央地关系拓展资料 央地关系的症结何在 关于这个难题的症结何在,主流意见集中于两点:一是认为在于权力集中的体制下,分权和集权难以恰到好处,以至出现“放乱收死”的怪圈;二是认为央地关系的症结在于财税关系没有理顺等。 以事权和财权来解释当下的央地关系仍然无法到位。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所谓央地关系其实包括了四种关系:中共中央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中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央地关系在政治层面过于复杂,仅仅着眼于其中一个或两个非决定性的层面,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事权和财权如何分配正是这种非决定性的因素,或者说它们只是被决定的因素。 在目前的体制下,对比行政权力内部的集中和分权争论,更能决定央地关系格局的核心权力关系的,非党内组织关系莫属,事权和财权的分配只是其结果。而在党内组织关系上,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人事安排;地方党组织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即使在具体事权上,地方政府也要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在此种严格的组织关系下,从理论上根本不存在分权的问题,即便有分权,主动性也完全掌握在中央手中。 但与此同时,党内关系并不如政府关系那样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可依,更加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博弈存在巨大的非制度性空间。换句话说,党内关系在央地关系中实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党内关系迄今并未充分制度化,这两点是理解中国央地关系的关键所在。 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调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围绕着财权和事权来进行的,但出于依赖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可能进行完全的统和。只好退而求其次,通过扩大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将更多资源掌握在中央层面,而在分配过程中形成对于地方政府的间接支配。而在事权方面则对于明显威胁到中央统一目标的地方行为给予直接调控。近十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房价和土地进行的多次博弈,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不过问题是:在党政关系错综复杂、非制度化传统强大而法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双方的选择都不多,这些博弈始终停留在非制度化的层面,央地关系改革始终难以破局。 反腐败的间接效应 央地关系的破局是在近期意外发生的。自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反腐败的深入进行,许多省、市现任或者前任主要官员因贪腐问题接踵落马,这引起了官员补缺的联动反应。这表明,今次中央在处理央地关系的时候,并没有紧盯着事权和

江华岛事件后中朝宗藩关系的走向

试探江华岛事件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 2011111110000165 杜宇 摘要中朝宗藩关系是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代前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清末随着东亚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作为“宗主国”地位的衰落,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也开始嬗变。1875年江华岛事件及《江华条约》的签订,不仅首次以近代条约否认了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还使得朝鲜与清朝之间的宗藩交往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中朝宗藩关系也由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逐步走向破裂。 关键词:中朝宗藩关系江华岛事件影响 宗藩制度是古代中国王朝的重要外交手段,是封建时代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既不同于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有异于近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宗藩关系中,藩属不需要向中国缴纳赋税,中国也不派官吏到藩属任职,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藩属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这个体系中,中国处于“天朝”、“上国”的地位,亚洲诸国位于“藩属”、“下国”境地,循尊卑之例;亚洲诸国新王登基,需“天朝”册封,方成正统;依上下之别,亚洲诸国需定期向“上国进献贡品,以示臣服;彰大国风度,中国则以回赐朝贡、保护藩邦为己任。中国与朝鲜就是这种宗藩关系的典型,但是在清代随着东亚国际情况的变化,中朝关系也出现了嬗变。 一、清代前期的中朝宗藩关系 中国与朝鲜正式建立宗藩关系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朝鲜李朝的开国者李成桂受到了太祖的册封,朝鲜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后金崛起后,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1627年其与朝鲜达成了“平壤之盟”,这个盟约是“后金处处仿明例要求朝鲜称臣纳贡,只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朝鲜行使册封、赐印、颁行年号的权力,以及正式确立君臣之礼等,姑且称之为‘半藩属关系’”11636年后金改国号大清,派兵攻打朝鲜大获全胜,当时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无条件的接受了《南汉山城规则》,清朝与朝鲜的宗藩之礼告成,清朝接受了明朝的外交原则和外交关系,继续和发展着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在结构制度上与明朝大体是一致的,清朝在1637年与朝鲜订立议和协议时,已明确定下规制:“册封、奉正朔形式,岁时贡献表贺,往来礼仪,一如明制。”2大清会典和礼部规章中,除册封与朝贡两项外,其余所载甚略,两国往来都照成例办理。清朝前期,中朝宗藩关系基本上是和谐发展的,并呈现出了新的景象。 政治上,中韩两国相互地位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而中国的皇帝与朝鲜国王是君臣关系,其君主不能称皇帝,只能称国王;王妻不能称王后,只能称王妃;国王长子不能称王储,只能称世子。朝鲜的国王或世子等必须接受清朝的皇帝册封之后,其地位才正式确立。开始朝鲜是每年朝贡四次,顺治帝时改为每年一次,在正旦元旦进行,然而,以进贺、谢恩、进香、问安等名义来的使者,也 1宋慧娟.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2《清太宗实录》卷33,崇德二年正月戊辰条。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提要 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 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 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 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 (一)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也曾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 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特权,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良,因此,这条路走不通。(二)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 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原因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朝皇帝,而是因为革命不彻底。(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没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无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这几个月来通过对《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史》(主编:郭建)《中国法制史》(仁井田阩)等几本书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中国法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思想的流变、法律发展的历程、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典的编撰、各种民间民事契约的规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一方面,结合看书的体会,浅显的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特别是刑法,在历史上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不管是在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技术还是法典的编撰方面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面。在立法原则方面,有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结合,立法技术表现在如唐律等里面的类推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融合等多方面。在法典编纂方面,不仅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体系化的成文法典—《法经》6篇,而且刑法典中在长时间里经历了从12篇体例到7篇的精炼和成熟。博大精深的以礼为中心、礼法有机结合的中华法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宝、养老律令,高丽的律令,越南现存最古老的法典——黎氏安南的刑律,都深受唐律的影响。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侵略。而清朝的统治者们还在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片封闭的世界中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的一系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经历了“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攫取了诸多在中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政府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被动的寻求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 一、转型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华的产物,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与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原因是有关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处在相当稳定的以权力为媒介的家父长制的统治之下,无论从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体例和法典的内容方面,基本上从唐律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强烈的震撼了清朝的统治,自己知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发展,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在中国适用了几千年的法律开始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法律是要求在社会中发挥实用的,如果一种法律已经不能再社会中发挥作用了,那么可以说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应该有一种新的法律来取代他的位置。第二方面,西方列强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包括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烟台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还在上海等地设立了会审公廨,其实际上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对中国领事裁判权的攫取使得中国的司法主权收到严峻的挑衅,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西方列强也把中国法律的落后和不公正作为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借口。所以,在上面所述的根本原因的推动下,把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直接目的,中国的许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之路。 二、指导方针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针对法律改革的原则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为代表的法理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理论争论,我们称之为“礼法之争”。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关于封建礼教伦理纲常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因伦制礼,准礼制刑”,“中国素重纲常”,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等伦理

懂得拓展人际关系,让资源势不可挡

懂得拓展人际关系,让资源势不可挡 毫无疑问,朋友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没有人是三头六臂,谁都难免需要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在人生征途中感到自己势单力薄时。那么,你知道构建什么样的人际圈子最能带给自己帮助吗?你有没有充足的朋友圈?全美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甚至直白地问这个问题:“如果凌晨两点,你急需要70万元钱,你有多少个朋友会不问理由、二话不说、迅速到银行汇钱给你?” 问题虽然直白,但确实表明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学家博恩·希斯有一套著名的理论——1∶25裂变定律:如果你认识一个人,那么通过他,你就有可能再认识25个人。这套理论曾被西方商业界广泛采用。他们在营销过程中,推行微笑服务,让服务人员不要得罪任何一名顾客,因为在每一位顾客的身后,还可能潜藏着25个客户。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人都想马上拓展自己的人际圈。但是,有的人觉得和人拉关系不外乎吃吃喝喝,其实不然。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拓展自己人际的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找对了方法,就会很容易建立起自己的优质人际圈。那么就来学习一下适合自己的拓展人脉的方法吧。 1、提升自己的价值 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是个有用之人,这是最核心的。人际间相互来往的目的无外乎互惠、互助、互利,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际交往都以功利为目的,但能够长久保持密切往来,一定是以情感为纽带并存在利益关联。 2、主动出击,勇于说第一句话 人际关系来自于个人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圈。如果你是个有心人,时时刻刻都有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要敢于向陌生人说第一句话,把握结交朋友的先机。比如在上培训班的时候,你就可以以笔记没记全为理由,向周围的人借用笔记来抄写,并夸对方眼明手快,听课认真,很自然地就可以继续交谈其他话题而成为朋友了。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而革命则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因为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且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它依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吴传均院士提出的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将这个其拆开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部分的综合。(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进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在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能够认识地理环境,进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生产服务。无论历史上的何时,地理学的研究都没有脱离过对人和地的探讨。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最传统的主题。 研究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知识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同时保障地理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变动达到可持续。因此,人地关系的最优化协调,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 (2)地域 人地关系是地理研究的核心,但并非是地理学的专属特性。地理学最终还是研究“地”的“理”,是建立在对地球表层中地理要素的分布、发展、演化、规律的探究上。地理学者的应当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将目光放在地表不同范围不同尺度下的人地关系的地方差异,究其缘由,然后根据地域特点规划调控。 区域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区域间人地关系差异,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独到的地方。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地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生产潜力和适宜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3)系统 地理学研究不同区域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异现象和规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这些要素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变化但是要素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可叠加性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耦合相干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是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分别是两个子系统,可以单独成研究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强行切割开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只作为独立个体势必会产生片面的结果。应当将二者融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地理学的优化调控目的也是整个系统的协调、平衡和最佳产出,而不是某一个子系统甚至地理要素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地理学应将人地作为系统整体来看待,依照不同地域系统的特点制定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的是以探究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域系统,其目的是探究使得系统间各要素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平衡的调控机制,协调区域内、区际间和代际间的人地关系,得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最终在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的产出量向人地系统中的最大投入产出潜力靠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