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8343630.html,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永光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研究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治疗分析效果。方法通过临床分析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实施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病例都取得了成功。结论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间盘源性腰痛,创伤非常小、操作较简单、费用相对于其他手术费用低、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是当今较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臭氧;椎间盘源性;治疗

由于病症的症状会导致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目前尚不清楚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各种椎间盘病变实质及本质上是否属于同一种病变。也就是说一些学者认为导致这种类型疼痛的椎间盘病变可能不止一种或分属于不同的疾病诊断范畴内,由于没有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还很模糊,临床上争议颇多。但是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现在社会当中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在临床中,椎间盘源性腰疼是由机械压迫在腰腿疼产生的作用,但是也会通过CT或MRI检查来发现病症[1]。椎间盘源性腰疼已被认为是腰疼的主要起源的部位,

同时,椎间盘源性腰疼的这个概念现在已被大多数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它在现今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的综合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5年到2008年大约有上百例患者通过臭氧接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病症,椎间盘源性下腰疼病症常发生在30-50岁之间的成年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降低。一般椎间开源性腰疼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髂后、臀后、腹股沟、股前、股后等处的酸胀痛,而部位在深一些就难以确切表明;有的临床表现是有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前外侧疼痛的症状。尤其脊柱受到外力加重了受力条件,不能坐时间长、站时间长,然而站位,咳嗽、喷嚏等现象会使疼痛感加重,并且症状一般容易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休息后可以暂时性的得到缓解,一旦发病时间可达数月或数年以上。

1.2手术方法臭氧溶核术(PIMOI):该疗法采用细针穿刺到椎间盘内,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臭氧的瞬间完成的、强大的氧化功能,达到脱水、消炎和镇痛的作用。臭氧是强氧化剂,它通过破坏髓核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导致髓核失水萎缩,解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2]。臭氧同时还能破坏髓核细胞,引

起髓核内蛋白多糖生产和分泌减少。同时,臭氧通过抑制化学物质释放、促进炎症过程消散也可达到镇痛的目的。

2讨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 和治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任东风 写在课前的话 腰痛是当前所有国家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部人口中的75%~85%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受到腰痛的困扰。在任何时候,有约18%的人群正在经历腰痛。目前对于腰痛能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有15%。本课程对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了详尽阐述。 一、概述 目前比较明确的是椎间盘内裂隙是椎间盘退变早期主要的病理特征。其中纤维环撕裂与这个腰痛发生有很密切的关系。纤维环撕裂有三种方式,一种环状破裂,一种放射状破裂和纤维环边缘损伤。其中放射状破裂与椎间盘源性腰痛联系尤为密切。 椎间盘退变以后,它的生化性质发生改变,必将影响椎间盘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改变以后,也是腰痛产生的一个病理基础。 椎间盘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它的退变是不断的加重的。从这个图我们能看到,腰痛发生的高峰期是 40 岁左右,而退变是随着年龄增加是不断加重的,它并不平行。 也有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峰期分为三期:一个是阶段失能稳期,一个阶段不稳,一个是阶段再稳定。也就是随着椎间盘退变,由原来的稳定的腰椎结构变成阶段不稳定的阶段,但它最终会再稳定。在这个不同时期,出现一些病理改变是引起腰痛或神经根痛。 CT 或 MRI 检查发现正常人群 1/3 有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在缺乏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时,出现严重慢性腰痛症状; 50 岁以上人群中椎间盘退变是普遍的, MRI 不能区分在 T2 加权上信号减弱的腰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疼痛的病理椎间盘。

盘源性腰疼

盘源性腰疼 盘源性腰疼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根受压或椎体节段过度移位的放射学证据,可描述为化学介导的椎间盘源性疼痛。 目录 病症诊断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根受压或椎体节段过度移位的放射学证据,可描述为化学介导的椎间盘源性疼痛。 编辑本段临床特点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坐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时加剧,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钟左右。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有时也可以向下肢放散,65%伴有下肢膝以下的疼痛,但是没有诊断的特异性体征。 多数腰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可以有很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腰痛,多数患者在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后,可以进一步刺激腰椎间盘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引起腰痛加重;另外,在受凉后,也可使神经末稍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引起腰痛加重。反之,在休息后,特别是卧床休息后,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后,在很好地保暖后,可以使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受到的不良刺激较少,从而使腰痛减轻。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 ① 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② 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 ③ 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④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编辑本段检查项目

椎间盘源性腰痛地诊断和治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任东风 写在课前的话 腰痛是当前所有国家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部人口中的75%~85%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受到腰痛的困扰。在任何时候,有约18%的人群正在经历腰痛。目前对于腰痛能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有15%。本课程对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了详尽阐述。 一、概述 目前比较明确的是椎间盘内裂隙是椎间盘退变早期主要的病理特征。其中纤维环撕裂与这个腰痛发生有很密切的关系。纤维环撕裂有三种方式,一种环状破裂,一种放射状破裂和纤维环边缘损伤。其中放射状破裂与椎间盘源性腰痛联系尤为密切。 椎间盘退变以后,它的生化性质发生改变,必将影响椎间盘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改变以后,也是腰痛产生的一个病理基础。 椎间盘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它的退变是不断的加重的。从这个图我们能

看到,腰痛发生的高峰期是40 岁左右,而退变是随着年龄增加是不断加重的,它并不平行。 也有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峰期分为三期:一个是阶段失能稳期,一个阶段不稳,一个是阶段再稳定。也就是随着椎间盘退变,由原来的稳定的腰椎结构变成阶段不稳定的阶段,但它最终会再稳定。在这个不同时期,出现一些病理改变是引起腰痛或神经根痛。 CT 或MRI 检查发现正常人群1/3 有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在缺乏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时,出现严重慢性腰痛症状;50 岁以上人群中椎间盘退变是普遍的,MRI 不能区分在T2 加权上信号减弱的腰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疼痛的病理椎间盘。 椎间盘是腰痛的一个重要来源部位,这种由椎间盘本身引起的腰痛称为椎间盘源性腰痛,能够把椎间盘作为独立的致疼部位的观点提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也就是能解释那些没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出现严重腰痛患者的原因。 椎间盘内破裂症是椎间盘下腰痛一个重要致痛原因,大约有40% 的慢性腰痛是由椎间盘内破裂症(IDD )引起,IDD 主要发生在纤维环后部,纤维环内层放射状撕裂延续到纤维环外三分之一,是IDD 主要的病理特征。 有关椎间盘内破裂症,Crock 在1970 年就做了一个描述,在1986 年更详细对这个描述进行了修改,它就是髓核与纤维环正常分解的丢失,结构紊乱和纤维环破坏。而纤维环外界保持完整的轮廓和形态,没有神经根压迫现象。腰痛由椎间盘正常结构破坏和椎间盘内生化改变引起。 任何疼痛的产生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有能感觉疼痛的神经末梢,另外有刺激,还有是人大脑的对疼痛的感觉。所以首先要对椎间盘的神经分布有个详细了解,才能能进一步的理解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间盘在纤维环外三分之一处和终板存在着丰富的神经分布,而纤维环内三分之一和

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维平赵玉华史如旭 (盐城市德赛堡康复医院) [摘要] 目的:评价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5例,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盘外臭氧溶控术。 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到椎间隙靶点后,由60℃逐渐升温至 90℃,每周期40S,90℃再持续加温3min,然后调整针尖,用20ml注射器抽 取浓度为40ug/ml的臭氧10ml采用等压循环饱和法注入椎间盘内,退针至椎 间孔处,抽取浓度为40ug/ml的臭氧10-15ml注入。结果:该组患者临床治疗 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0.4%。结论: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治疗效果良好、可控性较好、风险小,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射频联合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C型臂X射线引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自然人群的发病率约14%——16%,该病不但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给病人的精神造成一定压力,严重者则丧失劳动能力。目前治疗的方法有三大类:即保守治疗,如牵引,按摩等;开放手术,如全椎板椎间盘切除等;微创治疗如胶原酶溶解术等。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该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无后遗症,花费少等优点,深受广大椎间盘病人的欢迎。 一、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术的治疗原理 1.1射频治疗机理:射频电流是一种频率在100kHz-3MHz的高频交流电,通过消融电极 在椎间盘中将射频能量通过棒尖端的裸露部分发射,从而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既确保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以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可使局部温度在短时间内增高,从而改善局部循环,使因疼痛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得以缓解和改善。射频产生60-94℃的高热温度,使突出部位的髓核产生明显的物理体积收缩,病变部位的髓核回缩移位后,髓核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臵关系立即改变,压力传导即时消失,神经根受压引起的各类症状得以立即改善;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锥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临床分析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26T16:34:33.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波解晓梅[导读] 目的总结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 赵波解晓梅(山东省东平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山东东平 271500)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46-01 【摘要】目的总结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采用细针经皮穿刺,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ug/ml臭氧5-15ml,总量小于30ml。平均住院5天。结果共治疗126例,共207间盘,其中单间盘45例,双间盘8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9岁,随访3~12个月,优良率为86.5%。结论一年多的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髓核臭氧消融术安全性极高,痛苦小,操作简便,患者负担明显降低,为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理想方法。【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间盘注射髓核臭氧消融臭氧自1840年由德国人发现并命名。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是近年来在欧洲各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4月,采用国产JZ-100型医用臭氧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共207个间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6例中,男55例,女7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9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3个月,术前均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病理类型:单间盘45例,双间盘81例,平均住院5天。 1.2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下腹区垫气枕,常规皮肤消毒,置洞巾,C型臂X线影像定位,选择脊柱后正中线,患侧旁开7~10cm,腰背水平面35°~45°角缓缓进针至间盘内,经X线影像正、侧位确认穿刺针位于间盘内,取出针芯用5ml注射器,从医用臭氧治疗仪中分次抽取臭氧,浓度选择为60ug/ml。首先在椎间盘髓核腔内分次反复注射,根据间盘内的压力情况,有节奏的注入臭氧,不可强力推注,然后在C 型臂X光机观察下,缓慢将针退到突出物中央,确定针尖位置,缓慢注射60ug/ml的臭氧5ml。对于神经根增粗明显者,将针尖退出达神经根旁注入40ug/ml的臭氧5ml、得保松1ml。拔针、局部穿刺点粘贴,送患者返病房。术后卧床3天,常规静脉给予抗生素3-5天。 1.3治疗结果共治疗126例,共207个间盘,平均每间盘用时15min,其中69例病人术毕即感症状明显改善,80%的病人在2周~3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随访2~8个月以上,优82例,良27例,可13例,差4例,优良率86.5%。 2 讨论 2.1作用机理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极高的还原电位,可与生物组织结构上的某些不饱和键化合,意大利臭氧治疗杂志《Rivista Italiana di Ossigeno Ozonerapca》报道了许多作者的研究成果[1,2],认为神经根受压只是引起疼痛的辅助作用,神经及神经根周围炎性反应和组织液中的炎性介质才是疼痛的主要原因。另外,压迫造成的神经周围缺血、缺氧及循环障碍,神经脱髓鞘而出现传导异常。臭氧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挥了多种药理作用。治疗过程中它可直接引发和皱缩原纤维结构而减轻间盘压迫,主要是通过与髓核组织的接触,使原纤维的蛋白多糖结构和纤维细胞结构破坏,使髓核组织逐渐萎缩、干涸。对神经及神经根周围产生的炎性组织液和细胞媒介成分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其他致痛物质,产生分解、中和作用。臭氧还原后直接改善局部的动脉压迫、静脉郁滞造成的缺氧状况。 2.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①CT或MRI确诊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膨出,且能排除其他疾病者;②有明显腰腿痛症状;③直腿抬高阳性,或伴有肌力下降,感觉减退;④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2)禁忌证:相对禁忌症:①高龄患者,腰椎退变,伴有椎管狭窄,身体状况不允许开放手术者;②突出大、症状重,或伴有钙化,不愿意行开放手术者。绝对禁忌症:①椎体不稳定,骨性压迫或骨性压迫为主者,骨性椎管狭窄者;②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马尾神经症状,症状迅速进展者;③游离型巨大突出者;④穿刺处感染者暂时不能做;⑤有出血倾向者;⑥有精神疾患者。 2.3并发症及预防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们一年多来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一例严重不良后果,仅发现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以下情况:(1)下腹区及腰部酸胀感。(2)个别病人出现排便困难。(3)极个别病人出现恶心和呕吐感,以上情况不需特殊治疗,24h内可自动缓解。穿刺本身造成的一些损伤,是所有穿刺技术都会遇到的,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严密影像监测,是完全可以避免盲目、粗暴操作所带来的更大创伤。 参考文献 [1]M Arena.Paravertebral percutaneous 02-03 injection.Rivista Italiana di Ossigeno- Ozonoterapia,2003,1:165-169. [2]A Zambello,Mbianchi,F bruno.Safety in Ozone Therapy,2004,3:25-34.

臭氧技术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

臭氧技术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医院一般是按传统治疗方式对椎间盘摘除与减压的原则实施椎间盘摘除术,以达到松解神经根与减压的目的。然而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脊椎不稳等并发症,术后可能并发有粘连、瘢痕等所致的神经性疼痛等一系列问题,一直以来没有更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病办法。 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它能够产生很强的能量,使椎间盘内的张力下降,解决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和优异的抗炎镇痛作用。此外,臭氧还能够对突出髓核引起的神经根化学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产生消炎作用,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激肽及致痛物质的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可使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得到即刻缓解。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和恢复快等特点,因此臭氧发生器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治疗原理: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极高的还原电位,可氧化生物组织结构上的某些不饱和链。在椎间盘内髓核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最高,达到髓核干重的 40–60% 。臭氧可以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蛋白多糖特异性氧化,从而分解蛋白多糖,导致盘内渗透压降低,髓核脱水固缩,从而解除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蛋白多糖本身是一种“异物”,可激发免疫反应。臭氧特异性氧化蛋白多糖,消除了免疫源性物质;另外臭氧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消除化学性和免疫性炎症。如果纤维环破裂,臭氧可扩散至硬膜外腔和椎旁间隙,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根据国外的经验,臭氧和氧气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尤其是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但O2~O3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痛的机制主要有四种学说:神经机械性受压学说、炎症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及神经递质学说。我们以前的动物试验已清楚的表明注射O3可引起髓核细胞坏死,缓解神经根受压。有报道认为其作用机制是利用O3的强氧化特性,溶解椎间盘髓核内的蛋白多糖,来达到使椎间盘萎缩、纤维环回缩之目的,从而缓解神经根受压、解除腰腿痛症状。但事实上,脊神经根受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可导致根性疼痛。CT及磁共振显像在20%%~30%%无任何疼痛病史的受检对象中发现间盘突出。 目前国内臭氧发生器治疗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此项治疗技术从单纯的椎间盘突出、妇科病,到如今的能治疗各个关节、软组织疼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脊柱炎、颈肩腰腿疼痛等骨科疼痛,其三氧抗炎、镇疼、氧化蛋白多糖的机理被医疗工作者广泛熟知。 臭氧发生器治疗技术现已从辅助治疗渐转应用于临床,值得注意的是臭氧的浓度和注射量治疗当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就现在而言,国内臭氧企业生产医用臭氧发生器能力偏弱,因此浓度误差较小的臭氧发生器厂家必须拥有先进的臭氧制取技术。只有误差小于0.5ppm浓度的臭氧,对治疗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妇科炎症等疾病才安全有效。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英文-翻译1

盘源性下腰痛的鉴别诊断 With so many possible causes of lower back pain, physicians must pinpoint the source(s) of pain to recommend appropriate action or no action. The IDET procedure is not suitable for every form of lower back pain. Chronic discogenic lower back pain unresponsive to aggressive non-operative therapy is the principal indication for the IDET procedure. IDET不是适合于任何下腰痛患者。盘源性下腰痛才是IDET的手术指征。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tarts with a detailed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an MRI. 鉴别诊断要从相信的病史、体检及MRI检查开始。 ?Non-musculoskeletal causes of back pain such as tumor, infection, aneurysm and renal and vascular pathology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ruled out. 排除非肌肉骨骼原因引起的下腰痛,如:肿瘤、感染、动脉瘤、肾脏疾病等,都需要被考虑到并排除。 ?Fracture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hould also be ruled out. 排除骨折及强直性脊柱炎。 ?Discogenic pain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radicular pain, which may also be present. 还需与神经根痛相鉴别。 盘源痛与神经根痛的比较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者: 吴琼华文章号: W073526 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就医原因。 从专业术语看,下腰痛属于症状学范畴,其实际所指是以腰痛为根本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但不包括伴有其他临床表现的腰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下腰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医疗支出增加、缺勤、失能(躯体的、心理的因素)的主要原因,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 文献报告,成年人每年下腰痛的发生率为 15~45%,一生中有70%以上成年人受下腰痛困扰,男性发病率为 73%,女性为 88%,男女均以 3 5~ 5 5 岁为疾病高发期。 下腰痛的原因众多,发病机理复杂,临床处理棘手,骨科医生难免有这样的感叹患者腰痛,医生头痛。 鉴于下腰痛的高发病率及其危害性,关于下腰痛的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 本文就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关于下腰痛的定义从疼痛部位看,下腰痛分布在腰或/和骶部解剖区域。 按症状时间分为: 1 / 16

急性疼痛3月;慢性疼痛3~6 月及发作性疼痛等。 对下腰痛的描述应包括: 疼痛特征(强度、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诊断;体能和功能情况;一般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及治疗史。 下腰痛的评价方法包括: 1、自我报告,被认为疼痛评价的金标准,因为可以如实反映疼痛特征,但有一定主观性,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此法简单易行,不需要语言描述。 2、问卷调查法 MPQ ,从情感、感觉、评估性方面计分,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3、疼痛画图,画出疼痛区域和强度等。 此外还包括体能、功能性的测试等。 二、下腰痛的危险因素下腰痛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因素: 包括①年龄,35~55 岁是下腰痛的好发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不可避免,同时腰背肌肌力下降、韧带劳损,严重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使其容易发生下腰痛。 ②健康状况,一般认为,身体健康者,其四肢尤其是躯干肌肌力较强,脊柱稳定性好,而且精神状况也佳,发生慢性下腰痛的概率相对较小。 ③畸形,伴有脊柱后凸、侧凸畸形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躯体平

臭氧可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可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世汶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计算机和汽车在国内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提升,并将成为威胁年轻一代的“普及”型疾病。国内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为一亿二千万人左右,每年新增病例数约为800~1000万左右。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包括理疗、推拿、针灸、中草药等。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新西兰率先开展外科手术治疗,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腰颈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但外科手术也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危险性高、费用大、根治有效率不理想等。90年代中期,由意大利医疗专家在欧洲率先推行了一种新的安全治疗方法———“臭氧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注射术”,其有效率高达75~85%,目前该治疗方法在欧洲各国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该治疗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等优点。 中国第一军医大学于2000年首次将该技术引入国内,并已经在国内形成了1000多例的临床案例。在国内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总有效率在76~80%之间,尤其对于颈椎间盘突出者,较其他方法更加有效、安全。这一科研和临床成果已经引起了国内医疗行业的极大关注,并已经开始在国内多家医院进入临床应用,是未来治疗颈腰间

盘突出的一个新兴手段,为广大饱受痛苦折磨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意外的福音。 臭氧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近20年内,臭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医疗和保健手段。国外已经将臭氧成功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妇科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疾病、毒性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并且臭氧作为一种美容手段也在欧洲和日本大行其道。国内臭氧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目前臭氧产业联合会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开发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专用设备,争取为该项目的全国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形成一个完全崭新的治疗产业。 治疗原理:根据国外的经验,臭氧和氧气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尤其是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但O2~O3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痛的机制主要有四种学说:神经机械性受压学说、炎症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及神经递质学说。我们以前的动物试验已清楚的表明注射O3可引起髓核细胞坏死,缓解神经根受压。有报道认为其作用机制是利用O3的强氧化特性,溶解椎间盘髓核内的蛋白多糖,来达到使椎间盘萎缩、纤维环回缩之目的,从而缓解神经根受压、解除腰腿痛症状。但事实上,脊神经根受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可导致根性疼痛。CT及磁共振显像在20%~30%无任何疼痛病史的受检对象中发现间盘突出。近年来随着对神经根的解剖生理学研究的深入,认为对神经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一、椎间盘与下腰痛 60%-80%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患有不同类型的腰痛,其中40%的腰痛主要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如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症等。这些疾病导致腰痛的机制各不相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和典型的一种疾病,其导致腰痛的机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髓核突出后,可引起非特异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使纤维环外层或后纵韧带等处窦椎神经致敏,即使轻微的机械刺激也可产生腰痛;(2)髓核突出后相对于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椎间隙狭窄是一个急性过程,关节突关节更易因为突然的应力增加而继发炎症反应,滑膜的炎症反应刺激其神经末梢导致腰痛;(3)上诉病理刺激使腰大肌反射性痉挛,刺激腰大肌内神经末梢导致腰痛。可见椎间盘突出后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是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发病机制中关键因素。 其它一些疾病也有类似的致痛机制,其共同点:病变椎间盘导致邻近组织的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环境的改变,从而使这些组织内的疼痛感受器接受疼痛刺激而导致腰痛。反之,如果椎间盘病变尚位于纤维环内,周围组织的疼痛感受器无法接受相应的信号刺激,这是因为:(1)纤维环完整的情况下髓核未与自身体液接触,无法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2) 外纤维环只有稀疏的窦椎神经分布,即使有炎性刺激物也难以达到作用部位;(3) 周围组织的空间位置无相对变化,而单纯生理性椎间盘退变即使伴有小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与腰痛无必然联系,即退变不一定绝对伴有疼痛。 随着工业的发展,下腰痛患者的增长达到了人口增长的14倍,人们发现用上述观点很难解释临床上见到的一些严重下腰痛。Crock1总结了一类伴有功能障碍的严重下腰痛病例,其发病年龄多小于40岁,X线无关节突关节退变、椎间隙狭窄,也没有神经根压迫、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等异常发现,由于缺乏有价值的体征,很难确定这些腰痛的病变组织来源。其中一些患者在椎间盘造影时可诱发出与平时一致的疼痛,Crock推测外伤后受累椎间盘内部破裂,释放毒性刺激物至终板甚至周围椎体而导致疼痛,椎间盘造影可以诱发这种疼痛,Crock 将这种疾病命名为“间盘内破裂症” (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对诱发痛阳性椎间盘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后患者症状消失,也更加肯定了对这种疼痛解剖来源的判断和诊断的正确性。Jaffary等2总结了另外一类类似的严重下腰痛病例,其发病多见于35-55岁成年人,既往可有椎间盘突出病史,或椎间盘切除或融核手术史,X线表现为椎间隙狭窄、终板硬化等非特异性退变表现,以L5S1椎间盘多见。此类病例除了椎间盘造影诱发痛阳性外也没有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影像学表现和体征,采用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方法也可取得肯定的疗效。作者将这种有明显的椎间盘退变表现并产生严重下腰痛的椎间盘疾病称为:“孤立性间盘吸收”(Isolated Disc Resorption,IDR)。 这些临床研究使人们意识到,局限于纤维环内的某些椎间盘病变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下腰痛。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基础研究,发现病变椎间盘的神经分布和炎症介质分泌发生了相应改变,因而椎间盘可以单独或作为主要的疼痛感受组织而产生疼痛———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从严格意义讲,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种症候群而不是一个诊断名称,由于此类疼痛的产生部位相同,因此其传导途径、疼痛特点、目前诊治手段都基本相同,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以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患者作为整体研究对象。 由于活体研究的困难性和疼痛研究的复杂性,目前尚不清楚导致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各种椎间盘病变实质及本质上是否属于同一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导致这种类型疼痛的椎间盘病变可能不止一种而分属于不同的疾病诊断范畴内,也有学者将产生这种症状的疾病统称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综合征”。由于没有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还很模糊,

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21例临床疗效观察

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2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级综合保守疗法对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21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确诊患者以分级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1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确诊患者以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后有102例患者主要症状获得显著或明显改善,16例患者主要症状获得部分改善,2例患者主要症状无改善,1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加重。结论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ading jintegrated conserviatve treatment on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in 121cases. Method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121cases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in recent 6 months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By giving Grading jintegrated conserviatve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121 cases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102 cases got obviously improve,16 cases got improved partly,2 cases got no improvement,and 1 case aggravated.Conclusion Grading jintegrated conserviatve treatment on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could get exact clinical effcet. Key words:Intervertebral disc;Low back pain;Classification combined conservative therapy 2011年03月01日~2012年09月20日我院骨科一病房共收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确诊患者121例,均按分级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至患者出院时观察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1例患者由我院门诊及急诊收治住院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确诊患者。诊断标准目前虽然没有统一,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诊断一般认为须满足下列条件[1]:①有或无外伤史,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个月。②有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有或无创伤史;疼痛常为酸胀痛,重者剧痛,主要位于下腰、臀后、髂后、腹股沟、股前、股后、股骨大转子等处,活动后,尤其是脊柱纵向负荷加大时疼痛加重。不能久坐、久站,坐位疼痛重于站位。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平卧后下腰痛也不立即缓解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以上。查体:一般无明显腰部触痛,有或无腰肌痉挛,伸屈、侧屈、旋转受限,坐骨神经牵拉试验一般阴性,作直腿抬高试验时出现腰痛或腰痛大于腿痛,一般无神经损害的体征。或无创伤史;疼痛常为酸胀痛,重者剧痛,主要位于下腰、臀后、髂后、腹股沟、股前、股后、股骨大转子等处,活动后,尤其是脊柱纵向负荷加大时疼痛加重。不能久坐、久站,坐位疼痛重于站位。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平卧后下腰痛也不立即缓解,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以上。③CT椎间盘造影阳性(尤其是有诱发痛的出现)或MRI 表现为典型的单节段责任椎间盘信号降低、纤维环后部出现高信号区。见表1。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19T15:19:00.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永凤[导读]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安全、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王永凤(甘孜州人民医院外三科四川甘孜 62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329-02 【摘要】目的总结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从2009年4月年至2012年4月,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耐心、细心周到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做好病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变形的基础上发生的纤维环断裂和髓核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以20岁-50岁为多见,男多于女。大多由于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在此基础上腰部受到外伤引起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并向同侧下肢发射,严重时无法工作机行走。如果压迫到马尾神经,则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150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18-65n岁,病史2个月-20年,其中牧区患者62例。 1.2 症状体征患者均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卧床休息后疼痛稍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CT或MRI 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腰椎间盘膨出或轻至中度的椎间盘突出(突出小于5mm)部位以腰4-5及腰5-骶1最为常见。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病人卧硬板床,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嘱病人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对牧区患者重点是指导修剪指(趾),做好全身清洁卫生。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CT或MRI及检验检查等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2.1.2 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大多反复发作,病程长,个别人对治疗效果有疑虑,也有病人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我院大多数牧区患者不懂汉语,语言交流障碍,健康意识欠缺,心理紧张,情绪急躁,护士应因人进行心理护理,用藏语耐心、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说明部分病人(约1/3)术后2周左右有反跳现象,髓核消融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以实例向患者说明其疗效,消除病人对这一微创手术的担忧与恐惧,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达到有效沟通。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于操作床上,下腹区垫气枕。 2.2.2 手术配合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积极配合。常规消毒皮肤在穿刺点处铺洞巾,暴露穿刺点通常取脊柱中线旁7~8cm处作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麻。连接臭氧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设定其输出的O2~O3混合气体中O3浓度为30~50ug/ml,待医生依穿刺点注入臭氧拔针后,在穿刺点处用无菌敷料覆盖以防感染。 2.2.3 病情观察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询问主观感觉,并做好详细记录,备好急救物品预防术中并发症,如发生异常,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3 术后护理 2.3.1 体位:卧硬板床,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轴线翻身,3天后无异常可进行腰背肌锻炼。避免长时间坐立,一次坐立时间在15min之内,可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严禁提举重物。术后4周~3个月:多数患者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2.3.2 穿刺部位观察:观察有无渗血、皮肤有无过敏,下肢活动及腰疼情况。 2.3.3 心理指导:告知病人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加重反应,是由于治疗后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神经受压所致,一般24~72小时后会减轻,以解除病人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护理。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坚持经循序渐进的腰背肌锻炼。 2.3.4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含钙高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3.5 大小便:24小时后可在腰围的保护下自理大小便,动作不宜过大。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戴腰围至少1个月,1月内避免弯腰、杠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6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运动,并定期返回医院复查及做好电话随访。 3 讨论 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的原理: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分子是维持髓核组织渗透压、固定髓核水分的大分子物质。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臭氧还能刺激组织产生抗炎因子、刺激神经元产生脑啡肽,产生抗炎、镇痛作用。 4 结论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安全、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对1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体会到加强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配合及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对治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增强全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的健康意识参考文献 [1]陈熙,刘建华.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10. [2]李彦豪.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实用介入诊疗技术图解,2002.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