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道部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1984年10月1日,铁道部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铁路完成和超额完成不断增长的运输任务,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铁路运输的需要,铁路必须大力加强运输组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铁路线路通过能力。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是根据现有技术设备、行车组织方法及规定的技术作业过程确定的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对数或列数。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系按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车站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分别确定,以其中最小的通过能力,作为该区段的限制通过能力。

为了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本办法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

第2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是指每一区间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列车数量(列数或对数)。

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正线数目、区间长度、线路纵断面、信联闭设备、牵引机车类型和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

第3条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先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再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一般应按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系在规定旅客列车数量的基础上,以扣除系数的方法计算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对数或列数。

第4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由各铁路局或分局负责计算,并填制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表及区间通过能力汇总表,经铁路局审核后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5条本办法系根据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设备条件及多年来编制和执行列车运行图的经验,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个别特殊情况,由铁路局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图解和计算。

第二章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6条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应分别对区段内每一区间计算。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通过能力。

运行图周期,是指一定类型运行图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其组成因素,在非自动闭塞区段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分及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1440

N=———— (1)

T周

式中: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对数或列数);

1440——一昼夜时分;

T周——运行图周期。

电力牵引区段,由于每日须进行接触网检修,因此,其计算公式为:

1440—t网

N=---------------- (2)

式中:t网——接触网检修封锁时间(分)。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为进行工作量巨大或条件复杂的线路施工,须在列车运行图内规定空隙时间时,其计算公式为:

1440—t封

N=———————— (3)

T周

式中:t封——运行图规定的施工封锁时间(分)。

在电力牵引区段,线路施工封锁时间,应尽量与接触网检修作业时间相结合,以减少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一、单线区间通过能力

第7条单线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按列车对数计算;单线不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按每一方向的列车列数计算。

计算单线区间通过能力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使区段内各区间的列车会车方式互相衔接,对限制通过能力的区间,采用最有利会车方式,以利缩短限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提高通过能力。

装有自动闭塞的单线区段,应按照部分追踪运行方式计算通过能力。列车追踪系数,由铁路局根据区段内车站的配线情况确定。

第8条单线非自动闭塞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440 1440

N=————=———————————— (4)

T周t′+t″+τ乙+τ甲

式中:N——单线成对运行图通过能力(对数);

t′、t″——下行和上行货物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其中包括必要的起停车附加时分;

τ乙、τ甲——乙站和甲站的车站间隔时间(分)。

第9条单线非自动闭塞不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行车量较大方向的通过能力为

1440

N″不=———————————————————————— (5)

t″+β不(t′+τ甲+τ乙)+(1--β不)τ连

行车最较小方向的通过能力为:

N′不=β不×N″不 (6)

式中:β不——运行图不成对系数,为行车量较小

n′

方向列车数与较大方向列车数之比,即β不=———,下

n″

1

行列数n′=1,上行列数n″=2,β不=———=0.5。

τ连——连发间隔时间(分)。

第10条单线自动闭塞区段,按每次2列追踪并有部分列车不追踪运行,其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

(2--α追)(t′+t″+τ甲+τ乙)+(Ι′+Ι″)α追 (7)

式中:α追——追综系数,为追踪列车数与总列车数之比,一个运行图周期内上下行8个列车中有4

4列追踪运行,其追踪系数α追=——=0.5。

8

Ι′、Ι″——下行和上行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分)。

二、双线区间通过能力

第11条装有自动闭塞的双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440

N=————(列) (8)

Ι

式中:Ι——自动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分)。

第12条非自动闭塞的双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440 1440

N=————=———— (9)

T周t+τ连

式中:t——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分);

τ连——连发间隔时间(分)。

三、使用补机、双线插入段、单双线区间以及区间内有交叉线和岔线的区间通过能力

第13条计算补机区间的通过能力,应根据该区间采用的行车组织方法和补机运用方案,保证限制区间最小的运行图周期。

第14条单线区段使用补机时,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1440 1440

N=————=—————————————— (10)

乙甲

T周t′+t″+t换挂+t换挂

式中:t换挂——车站换挂补机的作业时间(分)。

如补机自途中折返时,应分别按下列情况计算:

(1)补机自途中折返不影响通过能力,即t′补+t″补≤t′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1440 1440

N=————=—————————————————— (11)

T周t′+t″+τ乙+t换挂

(2)补机自途中折返影响通过能力,即t′补+t″补>t′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1440 1440

N=————=——————————————————

T周t′补+t″补+t″+τ连+t换挂 (12)

式中:t′补、t″补——补机在由车站至途中折返地点之间的往返运行时间(分)。

第15条非自动闭塞双线区段使用补机时,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1)当t′补+t″补≤t

T周=t+τ连;

(2)当t′补+t″补>t

T周=t′补+t″补+t换挂

第16条在设有双线插入段和单双线的区段,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考虑双方向列车均不停车在双线区间内会车的有利因素,以利提高通过能力。

双线插入段见图11和图12,单双线区间见图13(图略)。

第17条区间正线内设有交叉线路的通过能力,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计算。必要时,可用图解法。

第18条区间正线内设有岔线的通过能力,应分别按照无取送车作业和有取送车作业影响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按照每日有取送车作业影响,其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1440--∑T岔 1440--C岔(T′岔+T″岔)

N=—————————=————————————————

T周T周

(13)

式中:∑T岔——一昼夜内岔线取送车作业占用区间的总时间(分);

T′岔——往岔线一次送车占用区间的时间(分),

T′岔=t′岔+τ岔;

C岔——一昼夜内车站向岔线取送车的次数;

T″岔——由岔线一次取车占用区间的时间(分),

T″岔=t″岔+τ″岔。

第19条对于使用补机、双线插入段及区间正线内设有交叉线和岔线的通过能力计算资料,应附记在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表内。

第三章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20条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包括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以公式表示如下:

N非=N货+n客 (14)

式中:N非——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N货——货物列车数(包括快运货物列车、

零担摘挂列车和摘挂列车等)

N货=n货+n快货+n零+n摘;

n客——旅客列车数(包括市郊旅客列

车)。

第21条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能力,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利用情况分为计算能力和使用能力。

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计算能力,一般应用公式计算法计算。个别情况以图解法检验公式计算的结果。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计算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N货=N--〔ε客×n客+(ε快货--1)n快货+(ε零--1)

n零+(ε摘--1)n摘〕 (15)

式中:N——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对数或

列数);

ε客、ε快货、ε零、ε摘——旅客列车、快运货物

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及摘挂列车的扣除系

数;

n快货、n零、n摘——快运货物列车、零担摘

挂列车及摘挂列车的数量(对数或列数)。

第22条扣除系数,是指开行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及摘挂列车,须要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几对或几列货物列车。

扣除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区间正线、行车闭塞方法,同时也受下列因素影响: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及摘挂列车的数量,此等列车在运行图上的排列结构,零担摘挂列车和摘挂列车在区段内的作业站次,各种列车的运行速度,区间不均等程度及自动闭塞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等。为了计算上的方便,根据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设备条件和行车组织方法,对各种列车的扣除系数,暂定如下表:

------------------------------------------------------------------------------------------

|区间| | |快运货物| 快零、 | | |

| | 闭塞方法 | 旅客列车 | | 零担摘 | 摘挂列车 | 备注 |

|正线| | | 列车 | 挂列车 | | |

|----|------------|--------------|--------|--------------|--------------|--------|

|单 | 自动 | 1.0 |1.0 |1.5--2.0|1.3--1.5|α追 |

| | | | | | |=0.5|

| |------------|--------------|--------|--------------|--------------|--------|

|线 | 半自动 |1.1--1.3|1.2 |1.5--2.0|1.3--1.5| 摘挂 |

|----|------------|--------------|--------|--------------|--------------| 列车3 |

| | |I=10|2.0--2.3|2.0 |3.0--4.0|2.0--3.0| 对以上 |

|双 |自|--------|--------------|--------|--------------|--------------| 时,取 |

| |动|I=8 |2.3--2.5|2.3 |3.5--4.5|2.5--3.5| 相应的 |

|线 |------------|--------------|--------|--------------|--------------| 低限值 |

| | 半自动 |1.3--1.5|1.4 |2.0--3.0|1.5--2.0| |

------------------------------------------------------------------------------------------

注:其它闭塞方法,可参照半自动的扣除系数值。

快运货物列车及分段作业的摘挂列车,在无作业的区段不考虑扣除系数。由支线进入干线的零担摘挂列车或摘挂列车,在干线的区段内无作业时,不考虑扣除系数。

第23条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使用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N使=N货×f (16)

式中:N使——货物列车使用能力(列数或对数);

N货——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计算能力(列数或对数);

f——货物列车能力利用系数,考虑了设备故

障、列车运行时分偏离及运输不平衡等影

响能力因素,暂定如下:单线0.85,双线

0.90。

第24条现有线路货物输送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货×f 1

Γ年=(————×Q×ψ载×γ摘×365)———————

K波 10,000

(17)

式中:Γ年——货物输送能力(万吨/年);

N货——重车方向货物列车计算能力;

K波——月间货物列车行车量波动系

数;

f——货物列车能力利用系数;

Q——运行图规定的货物列车牵引重

量(吨);

ψ载——货物列车载重系数,即货车静

载重与货车总重之比值;

γ满——货物列车满轴系数。

第25条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ε客n客+(ε快货--1)n快货+(ε零--1)n零

图封

+(ε摘--1)n摘+(n货--n货)

K=—————————————————————

(18)

式中:K——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利用率;

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ε客、ε快货、ε零、ε摘——旅客列车、快运货物

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及摘挂列车的扣除系

数;

n客、n快货、n零、n摘——旅客列车、快运货物

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及摘挂列车的数量;

n货——运行图规定的货物列车数量;

n货——线路施工封锁时间内铺画的货物

列车数量。

第26条多线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应根据各该线路的行车组织方法,分别用单线和双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第27条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以对数表示时,不足0.5者舍去,0.5以上不足1对者按0.5对计算;以列数表示时,不足1列者舍去(附件略)。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复习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 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 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 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 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 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 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 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 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 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 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 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 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 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 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 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 行方向列车数有显着 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 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 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 项目、工程复杂程度、 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 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 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 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 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 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 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 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 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 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 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 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 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 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 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 目。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 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 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 列式。 26.除划一重量标准 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 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 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 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 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 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 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 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 方式为BT。 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 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 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 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 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 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 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 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 直观,计算简单,可将 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 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 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咽 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 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 进路之间。

简述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功能

物流简答题 一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技术装备主要有哪些? 1.物流信息设备 2.物流装卸设备 3.物流运输设备 4.仓储技术设备 5.包装与流通加工设备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 2.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 3.物流设施与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4.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三简述物流设备配置选型的一般流程? 1.预选 2..细选 3.选定 四简述物流设备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P-产量,要完成产品产量的任务,设备的效率要高 2.Q-质量,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3.C- 成本,生产成本最低 4.D- 交货期,保证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 5.S-安全,保证生产安全 6.M-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环境卫生,文明生产;二 是人机匹配关系较好,使工人保证旺盛的干劲和劳动情绪,这是行为科学的理念在设备管理 中的应用 五简述公路运输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特点:灵活、方便快速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投资少、效益高操作人员容易培训 功能: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六厢式汽车与普通载货车相比有何特点? 1.输安全可靠 2.对货物包装的要求低,防护条件好,不污染环境 3.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4..可以针对货物的不同类别及货物的性质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如冷藏、保鲜、隔离等 5.在其他如无电发射、维修服务、邮电、电信等行业中,厢式车的优点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七为什么说公路物流运输中拖挂车将会普 八试分析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因素? 1.汽车的结构 2.气候条件 3.道路状况 4.交通环境 九汽车维护的分级和主要作业内容? 我国的汽车维护制度将汽车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 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 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 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 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 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 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 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 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 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 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 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 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 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 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 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 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 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 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 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 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 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 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 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 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 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 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 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 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 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 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 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

列车运行图及其区间通过能力

第八章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主要内容】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和分类;运行图各项组成因素的概念及确定方法;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加强通过能力的措施;列车运行图编制及其主要指标的计算。 【重点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列车运行图的各项组成因素;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 一、列车运行图及其作用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所有与列车运行有关的铁路各部门,必须按列车运行图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二、列车运行图的格式 列车运行图是以坐标的形式表示列车运行的图解。 1、横坐标——表示时间s 2、纵坐标——表示距离 3、斜线——表示列车 运行线 0 t(时间)

为适应不同需要,运行图分三种格式: 1、二分格运行图:横轴以两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编制新图时做草图用。 2、十分格运行图;横轴以十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 3、小时格运行图:横轴以小时为单位加以划分,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 三、站名线的画法 1、按区间里程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率来画横线,每一横线即表示一个车站的中心线。 一般不采用。 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下行(或上行)列车在各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来画横线。 四、列车运行图分类 根据铁路线路的技术设备和列车运行速度,上下行列车的列车数量,列车的运行方式等条件,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各种类型。 (一)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 1、单线运行图,即在单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2、双线运行图,即在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3、单双线运行图,即在单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二)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 1、平行运行图。在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且区段内无列车越行。 2、非平行运行图(普通运行图)。在运行图上铺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因而列车运行线互不平行,在区段内可能产生列车越行。 (三)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分: 1、成对运行图。同一区段内,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是相等的。 2、不成对运行图。同一区段内,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是不等的。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车站通过能力 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接发和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 咽喉通过能力是指车站某咽喉区各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和,咽喉道岔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通过场或到发场内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和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一昼夜能够接、发各衔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咽喉占用时间标准 表咽喉道岔占用时间表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表甲端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

表乙端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 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表 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表 由某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表 可得出甲端咽喉货物列车通过能力为 接车 4.29=N 甲接列 发车 4.29=N 甲发 列 乙、丙端咽喉货物列车通过能力为 接车 5.66=N 乙丙接列 发车 5.66=N 乙丙发 列 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min 76625378=+++=+++=t t t t t 发待发中 技接中 min 108625698''=+++=+++=t t t t t 发待发中 技接中 min 90745308=+++=+++=t t t t t 牵待解解技接解

min 1076563015=+++=+++=t t t t t 发待发编 技转编 各车场办理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如表 所示。 表 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表 到发场1的利用率K 1 K= ) 2.01)(20021440(200 1036--?-=0.398 到发场2的利用率K 2 K= ) 2.01)(041440(0 3445--?-=0.747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到发场1到发线的通过能力 列4.51389.0/11==N 到发场2到发线的通过能力 列2.52747.0/39==N N=39/0.747=52.2列 全站到发线的通过能力为 列6.1032.524.51=+=N N=51.4+52.2=103.6列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铁道部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1984年10月1日,铁道部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铁路完成和超额完成不断增长的运输任务,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铁路运输的需要,铁路必须大力加强运输组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铁路线路通过能力。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是根据现有技术设备、行车组织方法及规定的技术作业过程确定的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对数或列数。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系按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车站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分别确定,以其中最小的通过能力,作为该区段的限制通过能力。 为了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本办法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 第2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是指每一区间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列车数量(列数或对数)。 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正线数目、区间长度、线路纵断面、信联闭设备、牵引机车类型和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 第3条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先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再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一般应按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系在规定旅客列车数量的基础上,以扣除系数的方法计算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对数或列数。 第4条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由各铁路局或分局负责计算,并填制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表及区间通过能力汇总表,经铁路局审核后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5条本办法系根据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设备条件及多年来编制和执行列车运行图的经验,规定了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个别特殊情况,由铁路局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图解和计算。 第二章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6条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应分别对区段内每一区间计算。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通过能力。 运行图周期,是指一定类型运行图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其组成因素,在非自动闭塞区段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分及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1440 N=———— (1) T周 式中: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对数或列数); 1440——一昼夜时分; T周——运行图周期。 电力牵引区段,由于每日须进行接触网检修,因此,其计算公式为: 1440—t网 N=---------------- (2)

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doc

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一、铁路运输行业简介 铁道部是我国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部门,它既担负着国家对铁路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也负责着铁路的运营的管理职能,可以这样说如今的铁道部仍然是保持着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模式。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也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改革,但是铁路的改革无疑还是最迟滞的,仍然是保持着政企不分、垄断严重的现状。 如今的铁道部下属有14个铁路局,基本采用铁路局、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的三级管理模式。铁道部对各铁路局的考核主要是实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各铁路局的收入和运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业绩和效益,而铁路局对各铁路分局也基本是这个情形。此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了加快铁路建设,铁道部与各省份成立了不少的地方铁路,各地方铁路基本都是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铁路目前的突出问题之一还是发展不足。与此相反,与铁路同属运输行业的公路和航空由于早已进行了政企体制分开的改革,市场化的程度较高,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铁路形成直接的竞争,铁路占运输的市场份额逐年减少,在局部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客源和货流不足的现象。 现在,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突破7.19万公里,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目前,全国总计开行列车1194.5对,为旅客提供席位总数达242.44万个,长途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63对,其中铁路客运的拳头产品—“夕发朝至”列车达到了118对,特快列车总数达到188.5对.经过1997、1998、2000和2001年的四次提速,铁路已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万公里,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城市。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未来,铁路仍将持续提速。 二、铁路运输行业的主要经济特点 铁路运输与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一样是靠对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而产生收入的。但铁路运输又以其运距长、

铁路运输计算公式

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计算=行驶每公里的固定费用+乘车人的单位时间价值/行驶速度 运价=固定总成本/运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运量的利润 边际成本=运输成本/运输周转量 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总利润=(标价-单位折让费-生产和分销的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可控营销成本 运输需求弹性系数=运输需求量变动率/运价变动率 每对列车乘务组工作时间=2*(列车始发站至终点站间的距离/列车直达速度+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 每个列车乘务组每月担当的列车回数=每个列车乘务组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每对列车乘务组的工作时间 基本票价=各里程区段的票价率*各里程区段的票价里程 保险费=基本票价*2% 旅客硬座票价全价=基本票价+保险费 管内旅客周转量=始发管内旅客人数*发、到站间运送里程 输出旅客周转量=始发输出旅客人数*发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输入旅客周转量=输入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到站间运送里程 通过旅客周转量=通过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全国铁路始发旅客人数 国家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国家铁路发送旅客人数 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平均行程=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周转量/铁路运输企业运送旅客人数区段旅客运输密度=站间旅客运输密度*站间里程/区段里程 线别旅客运输密度=某营业线旅客周转量/该线里程 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人数*平均行程 客运机车运用台数=年度客运沿线机车公里/客运机车日车公里*年日历数 技术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总时间)旅行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 速度系数=旅客列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 人公里收入率=报告期内旅客票价收入/报告期内始发旅客周转量 某车次人均票价收入率=该车次旅客票价收入/该车次全程始发旅客人数 货运吨公里收入率=货运收入/货物吨公里 换算周转量收入率=运输收入/ 换算吨公里 货物计费周转量=货物实际重量*计费里程 整车货物: 按重量计费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按轴数计费运费=(基价2*运价里程)*轴数 零担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10 集装箱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箱数 铁路建设基金=建设基金费率*货物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 铁路电气化附加费=电气化附加费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电气化里程 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 运输密度=区段载重吨公里/区段公里 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载重吨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列车平均总重=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走行公里 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单机)/本务、重联、补机走行公里之和 机车台日产量=该运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该运种机车台日 支配机车台日产量=各种运输总重吨公里/支配机车台日 机车日车公里=机车沿线公里(不包括补机)/运用机车台日(不包括补机) 空车走行率=空车辆公里/重车辆公里*100% 管内装卸率=装卸作业次数/工作量 货车全周转时间=1/24*(全周转距离/旅行速度+全周转距离/中转距离*货车平均中转停留时间+管内装卸率*平均一次作业停留时间) 运用货车数=日均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 货运机车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货运机车台日 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总数/人口总数 人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在业人口+正在谋业人口)/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附加价值工资率=工资总额/附加价值*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额(或总产值)*100% 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消耗量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运输换算周转量/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元/人)=运输收入/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换算周转量=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人数 成本费用降低率=工资占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增长%)/(1+劳动生产率提高) 变动成本费用率=(最高运量总成本费用-最低运量总成本费用)/(最高时运量-最低时运量) 每辆重车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始发到达作业费总额/货物发送车数 每一总重吨公里平均支出=货运支出总额/货运总重吨公里数 谋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基于发到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运行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中转作业量计算的成本 单位运输支出=每吨货物的始发到达作业费/运输距离+每吨公里货物运行和中转作业费 利润=销售收入*(1-税率)-销售总成本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100%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1-资金筹集费)*100% 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K S(1-T i) 利率(利润率)=利息(利润)/原有资金(初始投资) 复利公式:利息=本金*【(1+利率)n-1】、本利和=本金*(1+利率)n N是计息周期(一般为年) 年实际利率=(1+年名义利率/每年计算利息的次数)c-1 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全部投资现值 项目净现值=计算期(年数)*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t

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分析

浅谈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自从金融危机复苏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7%。而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回暖,我国铁路客货运实现了恢复到往年的平稳增长趋势。 铁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发展铁路交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一、我国铁路的现状 1.我国铁路建设状况 截至2010年底,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迅速增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660.7公里、增长6.6%,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仅2010年全年投产新线4908.4公里、复线3792.4公里、电气化铁路6029.7公里。并且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拥有移动设备数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94万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3372台。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5.21万辆,其中空调车3.66万辆,占70.3%。国家铁路货车保有量也已达到622284辆。 2.我国铁路运输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中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已突破16.5亿大关,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也已完成364271万吨。而在运输量和运输效率提高的同时,运输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2010年全年消灭了责任重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责任行车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同比下降33.3%,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78%。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主要内容】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和分类;运行图各项组成因素的概念及确定方法;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加强通过能力的措施;列车运行图编制及其主要指标的计算。 【重点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列车运行图的各项组成因素;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 一、列车运行图及其作用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所有与列车运行有关的铁路各部门,必须按列车运行图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二、列车运行图的格式 列车运行图是以坐标的形式表示列车运行的图解。 1、横坐标——表示时间s 2、纵坐标——表示距离 3、斜线——表示列车 运行线 0 t(时间)

为适应不同需要,运行图分三种格式: 1、二分格运行图:横轴以两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编制新图时做草图用。 2、十分格运行图;横轴以十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 3、小时格运行图:横轴以小时为单位加以划分,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 三、站名线的画法 1、按区间里程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率来画横线,每一横线即表示一个车站的中心线。 一般不采用。 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下行(或上行)列车在各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来画横线。 四、列车运行图分类 根据铁路线路的技术设备和列车运行速度,上下行列车的列车数量,列车的运行方式等条件,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各种类型。 (一)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 1、单线运行图,即在单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2、双线运行图,即在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3、单双线运行图,即在单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二)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 1、平行运行图。在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且区段内无列车越行。 2、非平行运行图(普通运行图)。在运行图上铺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因而列车运行线互不平行,在区段内可能产生列车越行。 (三)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分: 1、成对运行图。同一区段内,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是相等的。 2、不成对运行图。同一区段内,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是不等的。

铁路运输组织试题

复习思考与练习作业 1.1 铁路客流组织 1 简述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特点。 2 什么是客流?客流如何分类?客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简述旅客列车的分类。 4 什么叫客流调查?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客流调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调查内容有何区别? 6 简述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及其内容。 7 简述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 8 什么是客流斜表?客流斜表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9 什么是客流密度图?客流密度图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10 在编制旅客运输计划时,直通、管内和市郊客流区段是如何确定的? 11 什么是旅客周转量?如何计算旅客周转量? 12 什么是旅客平均运程?如何计算旅客平均运程? 1.2 铁路货流组织 1.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和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国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 3.什么叫普通货物?什么叫特殊货物?按运输条件如何对特殊货物分类? 4.简述我国整车、零担、集装箱运输的有关规定。 5.简述铁路运输中“一批”货物的含义。 6.简述运单和货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7.什么叫货物运到期限?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8.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货源调查?货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货运量预测?通过预测,主要了解货运量的哪些变化趋势? 11.简述铁路货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12.阐述负责运输、计划运输、均衡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集中化运输的基本含义。 2.1 车站工种概述 1.车站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按业务性质和技术作业性质及其站场配置,车站如何进行分类?各具有什么特征?车站的等级又如何划分? 3.如何编制《站细》? 4.车站运输生产如何实行单一指挥?〖LM〗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选择题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07115题库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赢利性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A.贸易 B.市场营销 C. 生产力发展 D.经营活动 2.公路旅客运输中,以轿车、小型客车为主,根据用户要求的时间和地点行驶、上下及等待,按里程或时间计费的营运方式是 A.班车客运 B.旅游客运 C. 出租车客运 D.包车客运 3.国内水路旅客运输中,对超程乘船的旅客(误乘者除外),承运人应向旅客补收超程区段最低等级票价的 A.100%的票款,并核收补票手续费 B. 100%的票款,不需收补票手续费 C. 200%的票款,并核收补票手续费 D. 200%的票款,不需收补票手续费 4.铁路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成人(外交人员除外)每人可免费携带 A.10kg B. 20kg C. 40kg D. 50kg 5.铁路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 A.160cm B. 170cm C. 180cm D. 200cm 6.每件铁路旅客托运行李的最大重量为 A.5kg B. 10kg C. 20kg D. 50kg 7.根据货物的性质,我国铁路将货物分为 A.2类 B. 4类 C. 17类 D. 26类 8.中俄铁路间运送的整车货物不应超过 A.44t B. 63t C. 64t D. 66t 9.铁路货物运输中,需要冷藏、保温或加温运输的货物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时 A.必须按整车托运 B.可以按零担货物运输办理 C. 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办理运输 D.承运人根据运力决定运输方式 10.航空快递中存在一种比普通空运分运单应用更为广泛的交付凭证,即 A.DHL B. POD C. UPS D. COFO 11.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海陆联运 B.海空联运 C. 公铁联运 D.陆空联运 12.订立合同的前提是 A.价款 B.标的 C. 当事人的名称 D.履行期限 13.铁路市郊客票的有效期是 A.1天 B. 2天 C. 3天 D.铁路运输企业自定 14.根据托运人的要求,为同一船舶装运的同一装货港、同一卸货港、同一收货人的不同批货物加以合并而签发的提单为 A.并装提单 B.并提单 C. 分提单 D.转换提单 15.“五定”班列货物的运到期限 A.按运价里程计算 B.按货主要求计算 C. 按所收运费计算 D.按运行天数计算 16.国内航空旅客购票时,不满2周岁的婴儿 A.按适用成人票价的50%购买婴儿票,提供座位 B.按适用成人票价的50%购买婴儿票,不提供座位 C. 按适用成人票价的10%购买婴儿票,提供座位 D.按适用成人票价的10%购买婴儿票,不提供座位 17.国内航空团体旅客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72h以前要求退票的,退票费为客票的 A.10% B. 20% C. 30% D.50% 18.国内水路运输中,对旅客托运行李收保管费的时间是自运到后的第 A.3天 B. 5天 C. 7天 D. 10天

55744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措施研究 5.13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运服务始终是以运输能力为前提,采用计划分配的形式进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虽然近年来铁路部门针对货运市场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客户需求一直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客货分线后释放出来的铁路运输能力,推动铁路货运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对于提高铁路经营效益,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铁路货运客户营销现状和铁路货运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结合营销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和提高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的措施,具体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畅通客户营销渠道、提供多元化运输产品、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铁路货运;运输能力;客户需求;对策

目录 引言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1.3 运输生产组织没有完全达到科学合理 1.4 运输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货运量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特点 2.1 货运总需求量逐年增长 2.2 大宗货物运量逐年增长 2.3 集装箱货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3、我国铁路货运客户营销方法制定 4、中国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策略 4.1 改革铁路物流管理体制 4.2 稳定并扩大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4.3 做大做强铁路专业化物流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不较大增强.但就铁路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运输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8亿吨,铁路货运能力远小于社会需求、开发货运新产品“有心无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从实践角度来讲,怎样提高我国铁路货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1.1主要干线通过能力接近或迭到饱和 京广、陇海、石太、津浦线沿线分布着首都、广州、河北、河南、西安、山西、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几大区域性城市.人口比较稠密.工业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客、货运运输需求十分强劲,致使北京局、郑州局、武汉局、太原局、西安局、济南局、上海局管内各主要干线能力利用率大部分都达到或接近甚至超饱和,严重制约以上各铁路局客、货运量增长。 1.2 分界口能力影响 由于全路统一运价和各局成本差异的矛盾,还必须做到完全的自负盈亏.因而,局间分界口尽管目前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其下稳定性对各铁路局仍然影响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考试试题及答案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 A ) A.设计通过能力 B.预计通过能力 C.预测通过能力 D.决策通过能力 2.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 B ) A.运送能力 B.输送能力 C.改编能力 D.生产能力 3.铁路单项技术设备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率计算法和( C ) A.图解法 B.分析法 C.直接计算法 D.间接计算法 4.在计算某种运输设备的通过能力时,在作业性质复杂、种类繁多的情况下一般采用( D ) A.图解法 B.分析法 C.直接计算法 D.利用率计算法 5.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 B ) A.5%~10% B.10%~20% C.15%~25% D.20%~30%

6.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单位可以表示为车辆数、货物吨数或( B ) A.列车速度 B.列车对数 C.机车速度 D.机车台数 7.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 C ) A.大于输送能力 B.小于输送能力 C.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D.小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8.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 A ) A.到发线数量 B.正线数目 C.到发线长度 D.正线长度 9.铁路运输能力也就是铁路( D ) A.计算能力 B.全部能力 C.最终能力 D.生产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铁路固定设备的有( BCDE ) A.燃料 B.桥隧 C.信号 D.线路 E.供电设备 2.下列属于铁路活动设备的有( BCDE ) A.信号 B.车辆 C.机车 D.燃料 E.电力 3.决定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固定技术设备有( ABCDE )A.区间 B.车站 C.机务段设备 D.整备设备 E.供电设备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1什么是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 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1.2 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现状 2.1 铁路网运输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铁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铁路数量少、路网布局不合理、运输负荷重、运输能力紧的问题突出,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异常尖锐。 据铁路部门统计2003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每年增加两亿吨以上,是铁路运量增长最快时期.但我国目前运能非常紧,全路每天请求车满足率总体只有35%左右,“部分去向满足率很低”目前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数量已达28万车至29万车,但铁路部门每天最大装车能力仅在10万车左右,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煤炭、电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非常旺盛,而2003年至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8.7%,低于全国GDP增幅以及煤炭、钢铁产量和发电量增幅;二是目前铁路正处于大规模路网建设阶段新线建设形成运力,需约4到5年周期;另外虽然全路总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 从货运看,铁路对全社会的请求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一车难求”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运输能力紧,铁路只能集中主要运力,优先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经常对电煤、粮食、棉花、石油和救灾物资等进行抢运。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其他品类物资的运输空间越来越小。 从客运看,铁路旅客列车每天只能提供276万个席位,但目前日均输送旅客372万人以上,许多旅客列车常年拥挤。在春运、暑运、节假日等时段,客运能力更是极度紧,“一票难求”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春运,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京广、沪昆等铁路干线运输一度不畅,加上公路中断、机场关闭,大量旅客涌向铁路,致使铁路客流暴满,滞留严重,铁路运输受到极大的冲击。 2.2 区段通过能力不高 2.2.1 列车牵引定数不一致 受到发线有效长度影响,加上区间线路曲线半径、坡度和牵引机型等因素,导致各区段牵引重量不一致,降低了区段通过能力,增加了编组站、区段站的改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人们的出行,还是物资的运转,都比过去几年要频繁得多。随着铁路这几年设备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铁路的运输能力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旅客列车速度的大幅提高和货物列车载重量的提高。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应及时的和有计划的采取加强运输能力的措施,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根据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最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运能高、运距远、成本低、占地少、全天候、安全好、能源省、污染小等特点与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我国的铁路建设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曲折、物质和技术基础薄弱,铁路运输行业更是成了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引发出问题:如何在未来时期内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路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的严肃课题。 1、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

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 1.2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目前运输能力的现状 我国铁路里程占世界里程的6.5%,然而却完成了世界客货周转总量的1/4以上,其中客运量为27.3%,货运量的24.8%。如此超负荷的运输量对铁路部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我国的干线铁路运输密度严重饱和的情况下货运也只能满足需求的60%,煤炭等重点运输物资只能“以运定产”,货车被迫迂回运输,仅绕行京九线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58亿元。春运40多天,为调整运力,主要干线短途客车基本停开,货物列车大量减少。 全国每天货运装车需求有14万—16万车,铁路只能满足60%左右,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以享受“重点运输”优惠待遇的煤炭运输为例,尽管煤运数

4区间通过能力分析

第四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第一节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为了实现运输生产过程,完成国家规定的运输任务,铁路必须具备一定的运输能力。铁路运输能力一般采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两种概念。 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称为通过能力。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广大铁路职工的协同动作和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计算铁路通过能力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胸中有数地安排运输生产,保证铁路运输适应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按照下列固定设备进行计算: (1)区间。其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区间正线数、区间长度、线路纵断面、机车类型、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的种类。 (2)车站。其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车站到发线数,咽喉道岔的布置,驼峰和牵出线数,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的种类。 (3)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其能力主要决定于蒸汽机车洗修台位,内燃或电力机车的定修台位,温水洗炉设备及段内整备线。 (4)给水设备。其能力主要决定于水源,扬水管道及动力机械设备。 (5)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其能力主要决定于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 根据以上固定设备计算出来的通过能力,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该能力即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又把通过能力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铁路区段固定设备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在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现有通过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应具备的能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 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通常以一年内所能通过的万吨数计算。 第二节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采用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方法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时,通常需要先计算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确定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 一、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在平行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都是相同的,并且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取相同的交会方式。从这种运行图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为运行 图周期T 周。图3-4-1给出了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周期。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周期所包含的上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