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

一、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解答8-11题。(11分)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去.国怀乡:②把.酒临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感极而.悲者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殚其.地之出

C.然.则何时而乐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段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段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弗之怠

B.走送之

C.令辱之

D.处江湖之远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广故数言欲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宋濂,明代文学家。选段(一)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

B.选段(二)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

C.选段(三)既表现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选段(一)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①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④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蝜蝂传》)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②因:因而。③踬仆:倒下。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薄.暮冥冥薄:

(2)至若春和景.明景:

(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

(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病:

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及其怠而.踬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B.不以.物喜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人或怜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12.甲文中不是

..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是进亦忧,退亦忧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理解填空(2分)

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行为。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④,恐吾辈亦未可保。”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③醵(ju):泛指聚敛(钱财)。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

1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弼愠.曰:

1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或.遇其叱咄

B.吾谁与归.朝而往,暮而归.

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不足.为外人道也 D未尝.轻杀臣下尝.趋百里外

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段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段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弗之怠

B.走送之

C.令辱之

D.处江湖之远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广故数言欲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宋濂,明代文学家。选段(一)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

B.选段(二)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

C.选段(三)既表现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选段(一)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8.①(1分)离开②(1分)持、执。

9.(2分)B

10.①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忧、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2分)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

11.作者表达了“先忧后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1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1分)。

二、

6.C(2分)

7.D(2分)

8.C(2分)

9.B(2分)

10.(1)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分)

(2)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分)

三、

10.(4分)(1)薄:迫近(2)景:日光(3)先:在……之前(4)病:困苦不堪

11.(2分)C(A顺承/修饰 B.因为/用 C就/就 D代词,代蝜蝂/动词,到、去、往)

12.(2分)A

13.(2分)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思对即可)

14.(4分)(1)(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同谁)(2)(2分)(它)爬行遇到物体,就抓取过来,抬起头来背着它。(“辄”,就;负,背着)

四、

11.(1)探求;(2)生气、发怒

12.D

13.(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1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五、

6.C(2分)

7.D(2分)

8.C(2分)

9.B(2分)

10.(1)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分)

(2)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