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答题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文言基础(10分,每题2分)

1.指出句中“见”字用法特殊的一项:()

A.相见常日稀

B.君既若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E.黄泉下相见

2.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谢家来贵门

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

3.下面词语都是由同义词构成的一组是:()

A.悲摧宦官扶将誓违问讯教训

B.否泰婚姻交通绫罗装束驱遣

C.颜仪登即谓言遗施覆盖纨素

D.许和娇逸嬉戏蒲苇磬石丝履

4.分析下列诗句的含义,选择最适宜的答案: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2)“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

A.表明兰芝恋恋难舍,强作精神,掩饰内心的哀怨。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有意在婆婆面前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写出兰芝有意装饰,绝不肯受别人歧视的心理。

二、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9分)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題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

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題,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柬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恻兮。舒忧受兮。劳心慢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荚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5.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于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一(2)题。(2006年北京卷)(6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 )(2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诗后两个问题。(8分)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试就两诗内容相似和不同之处作简要说明。

答:

(2)《庭中有奇树》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涵蕴深曲。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作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野田黄雀行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泉下谢少年。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3分)

答: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六、默写:(10分,每空1分)

1、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2淇则有岸,。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6还顾望旧乡,。

7越陌度阡,。

8 ,池鱼思故渊。

练习题答案

一、文言基础(10分)

1.指出句中“见”字用法特殊的一项:(C)

A.相见常日稀

B.君既若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E.黄泉下相见

2.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C)

A.谢家来贵门

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

3.下面词语都是由同义词构成的一组是:(C )

4.分析下列诗句的含义,选择最适宜的答案: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A)

(2)“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C)二、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9分)

5.参考答案 C (是一种现象,根本就没有过推断与猜测.更谈不上依据。)

6.参考答案 C (“得过且过”主要针对的是(诗经)的作者。不是所有疑问;原因归结也不对。)

7。参考答案 A (B.作者并不反对对<诗经)的学术研究因为研究与欣赏《诗经)的美是两回事,不构成条件关系;C.在学术界存在,但说“现在依然十分严重”过于武断;D.以偏盖全。)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一(2)题。(2006年北京卷)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 )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

[试题解析]第(1)题客观题,从内容的角度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解读能力。第(2)题主观题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两个角度考查考生的分析、鉴赏能力。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归田园,躬耕陇亩,因此。他和农村、农民建立了一种无间的纯朴感情。他的很多诗反映了这种状况,本首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于务农之余.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命题者也着重要求考生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诗。两道题以对内容和其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的理解为主。两道题由局部而及整体,由判断而及分析、鉴赏,由浅入深,颇有层次。至于艺术手法,陶渊明的诗写田园风光,不是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常将自己置于其中。多用白描.更显质朴。这是考生作分析时应当注意到的特点。第(2)题的题干中“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的话,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命意(包括主题和抒发的情感)。依据这一指向,不仅可以明晰地解答提问,也可以帮助验证第(1)题几个选项的正误.

参考答案 (1)D E(A.对诗的主题理解有误.这是一首抒闲情逸致的诗;B.对待的内容理解喜Ⅸ,这不是一首叙一般文人友情的诗;C.对诗人借景抒发的情感理解有误。)

(2)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回答“是什么”)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回答“怎样。)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诗后两个问题。

(1)试就两诗内容相似和不同之处作简要说明。

答:

(2)《庭中有奇树》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涵蕴深曲。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这两首同是怀人诗。不过上一首是写游子怀念远在故乡的“同心”之人。下一首是写在家的人思念远在他乡的游子。他们一个“采芳”,一个“折荣”赠给远方所思念的人,但又都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借此表达思念之情。他们都有所寄托.也都有遗憾。

(2)《庭中有奇树》的最后两句是说,这花本是区区微物.不值得献给远方的心上人,不过假若他果真得到了这一束“馨香盈怀袖”的花,不知该生出多少感触:当年的情意.别后的思念……;假若这束花送到他手里,它不就代替了说不尽的干言万语吗?所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两句涵蕴深曲,能触动人的无尽感慨。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田黄雀行曹植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答: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7

答:一一

参考答案 (1)一只黄雀为逃避鹰鹞而误投罗网,挣扎中引起了一位年青人的同情,他不顾捕雀人的欢呼,拔出剑来削开了罗网,黄雀得以逃身高飞。黄雀冲上云天忽而又直坠而下,为的是表达对年青人热心救助的谢意。 (2)开头句一个“悲”字.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说的“高树”、“海水”并非象征雄伟壮阔而是暗喻环境险恶。“利剑”显然是借代为权势。没有权势怎么能对友人(遇难)伸出援手?由此推测,诗的前四句作者抒发的是朋友遇难而自己无力援救的无奈心情。以下的寓言故事则是这种心情的曲折表述。

五、默写:(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