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

1.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③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④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这说明

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通过文化活动能够培养文化素养②通过实践就能确保文化的先进性

③文化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创造的④文化素养对个人成长有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4.通过古丝绸之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使中阿文明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依托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对话,中阿双方不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从中可见

①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③文化传播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④文化交流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

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③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的重要表征。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改善通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某市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大家行”活动,倡议全民参与,共创文明交通环境。该市的做法是基于

①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③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④个体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形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7.善于沟通的人,绝不是言辞犀利、雄辩滔滔之人,而是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并赞叹他人

优点的人。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

①倾听者对表达者的态度是反观自身涵养的有效手段

②表达者通过倾听者的态度能获得关于自身价值感的信息

③沟通双方的生活背景和主观感受的差异导致了彼此的分歧

④沟通双方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进而消除误会以增进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正确表达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的传导顺序的是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9.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治则国治,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之所以重视少年时期的教育是因为

A.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

C.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0.2017年11月,西南联大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大召开。西南联大校友潘际銮认为,当时条件艰苦,具备的师资条件,与学生的成材率,却是空前绝后的,“无法复制”。西南联大“无法复制”反映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美丽浙江》宣传片在海外侨胞当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浙籍侨胞乡愁激荡,寻找宣传片中的家乡元素,回忆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这表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B.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推动人们的社会实践 D.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2.集卖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了推动阅读,北京满载书香的4号线地铁专列(如下图),装饰素材选择了《小金色童书》《地下水下》《夏天》《婷婷的树》等经典热销童书作品,以及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插画场景。这趟充满

童心的地铁专列的文化价值在于

A.丰富精神生活,改变思维方式 B.活跃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

C.推动文化传播,打造书香社会 D.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16.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央视“春晚”两次唱响《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歌词劝诫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亲情,常回家看看操劳一生的“空巢老人”。但是近期英国某学院的一项调查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欧洲一些国家近年出现大批成年子女“归巢族”,给父母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报告结论称:父母很享受子女离家后的独立生活,成年子女“回巢”对他们的退休生活是一种侵扰。这说明

①人们对“空巢”与“回巢”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②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对东、西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③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表现的亲子关系具有普遍性

④东、西方人对“空巢”与“回巢”的态度各有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比,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

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

③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21.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开始实施。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制定一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的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民事法典势在必行。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

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法总则的编纂与实施过程的作用。(10分)

22.2018年4月24-28日,习近平在湖北省视察时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于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与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湖北是农业大省,运用重大举措来切实推进乡村“五个振兴”战略实施,不仅是增强全省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也是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役的关键路径。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五个振兴”的关系(12分)(2)就如何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提几条建议(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良好家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10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某通讯企业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本次禁运事件,给我国通信产业、半导体产业敲响了警钟,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要务。

材料二1999年,为了祖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进步,邓中翰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功事业和优裕生活,凭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回国创办中星微,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率领研发团队取得了“星光中国芯”七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心”在“中国芯”研发中的作用。(10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