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肃省民乐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民乐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民乐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民乐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民乐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诊断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 ) 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

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

2.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

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3.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多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B.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

C.选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D.重视“人门兼美”条件4.《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5.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宋太宗意在( )

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

6.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及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项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 ) A.限制商业活动 B.加强商业监管

C.抑制商业兼并 D.鼓励商人竞争

7.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 )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8.“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说明( )

A.中国茶叶种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D.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已经解体

9.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的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了雅典( )

A.民主原则的不统一 B.民主程序的不完善

C.民主决策的非理性 D.民主监督的不健全

10.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B.①

③C.②

④D.③④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

C.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 D.宰相要对联邦议会负责

12.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1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应指( ) 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14.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做法有利于( )

A.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B.壮大中国共产党

C.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D.改组中国国民党

15.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D.革命道路基本相同1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 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新兴工业对工人科学素养要求高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17.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18.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B.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

C.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D.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其出发点主要包括(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执行“不结盟”政策④实行对外开放

A.①②B.②

③C.①

④D.②④

20.“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21.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 )

A.以行政权力的运用来取代自由贸易 B.以殖民扩张和掠夺来转嫁国内危机

C.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

22.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 A.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

23.罗斯福政府在实行“以工代赈”时规定,所招募的青年工人必须保证将每天工薪的一半寄给家中。此规定意在( )

A.培养青年人勤俭节约精神B.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C.大幅减少政府的福利支出D.扩大社会消费群体的数量

24.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

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 )

A.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B.统一管理社会福利

C.要求福利体现平均原则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卷包括三道大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D郡县制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江西省百所重点高中高三历史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人民版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摔题)和第II卷(非选摔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人民版必修1、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沥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旳。) 1. 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 A.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 B.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 C.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 D.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 2. 周武王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 (伤)二叔(指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兄弟)之不咸(不仁义,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表明周公“封建亲戚”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削弱地方叛乱势力 C.巩固西周礼乐秩序 D.维护中央朝廷权威 3. 《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 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 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 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 4. 史载:嘉庆十年,御史何元琅上《请酌改军机处名目》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 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 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集权政治的趋向 B. 宗法观念的消亡 C. 生产技术的进步 D. 礼乐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青铜器上对生产官员及工匠姓名的记载和量器的简介”可知政府对生产领域 的严格控制,体现的是集权政治的加强,A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材料 未体现,B选项排除;政府在青铜器上的记载与生产力发展无关,C选项排除;春秋战国时 期属于礼崩乐坏的时代,D选项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 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 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 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

3.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A. “交子”广泛使用 B. 坊市界限严格 C. 商业发展繁荣 D. 商帮活动频繁 【答案】C 【解析】 宋朝出现交子,明清出现商帮,A、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坊市界限严,不利于城市发展,B错误;商业发展繁荣,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C。 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 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枢密副使 D. 知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为了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因此“位同宰相”的是枢密副使,C正确。转运使属于地方的管理 财政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A;兵部员外郎是六部中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B;知 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D。 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 明这一论点的是 A. 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B.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8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8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D.家国一体 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4.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 6.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A.皇权至上制度 B.皇帝昏庸无能 C.监察措施不到位D.废除丞相造成的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一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衡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 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 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描述了唐宋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由“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不能得出“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故A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均田制破坏于唐中期,宋代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趋向松驰,故D项正确。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练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 1.下列文献中,对研究印度种姓制度最具参考价值的是: () A.《古兰经》 B.《摩诃婆罗多》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2.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筑群不包括() A.乌菲齐博物馆 B.乔托钟楼C.洗礼堂 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3.对下列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分析错误的的是() ①“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②“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③“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④“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A.①④都强调了秦始皇滥用民力,给当时留下了巨大的灾难。 B.四首诗中只有②③认同秦修筑长城具有历史功绩 C.四首诗中④的评价比较全面 D.因为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的差异,四首诗对秦筑长城形成不同的评价 4.被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的《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影片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体现了() ①德国法西斯的禽兽行为②纳粹的极端种族主义理论③弱小民族的逆来顺受④犹太人的血泪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 ( ) A.宫殿 B.园林 C.陵墓 D.神坛 6.下列文物出土于上海崧泽遗址,其中最能够反映此时文明水平的是() A.红彩猪形陶器 B.舌形石斧 C.灰陶瓦楞纹刻划符号壶 D.鸡心形玉琀7.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8.由于世界遗产本身具有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申遗”热至今在我国“高烧不退”。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2004年的有关规定,我国每年可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只有() A.1项B.2项C.3项D.4项 9.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10.今日的戈雷岛是非洲著名的旅游景点。该岛不具有的旅游资源是() A.浪漫的热带海洋风光 B.富有民族特色的黑人舞蹈

四川省仁寿一中北校区2021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仁寿一中北校区2021届高三9月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24.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C.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25.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西汉)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东汉牛耕壁画 A.犁耕技术得到不断提髙B.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C.精耕细作实现质的突破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26.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27.明代中后期,在货币白银化过程中出现了“伪银流通”的经济现象。这期间,万历年间成书的防诈骗的公案类笔记小说《杜骗新书》,将当时市面上的假银类做了一番整理; 民间日用类书《三台万用正宗》则专门有《银色》一目。由此可见,这两本书的出现 A.推动了世俗小说的繁荣B.规范了当时的商业资本市场 C.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8.毛泽东说“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粉碎了人民不关

心政治或人民政治程度不够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谬论”,这体现出 A.工农运动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B.民族战争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C.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积极性D.民主人士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 29.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货币数额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发展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 C.抗战后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D.此项做法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30.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以广交朋友为宗旨D.以联合国为中心 31.自1956年以后,“雇工”几近在中国绝迹。改革开放后关于“雇工”问题,1979年中央规定“不准雇工”,1981年变为“雇工不能超过8个”,到了1987年则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该变化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B.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C.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D.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2.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D.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24.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裹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 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镌和科学 精神 2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 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宋代的货市贬值现象严重 C.唐代市场上货币经常短缺 D.宋代铸钱工艺水平的高超 26.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线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 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C.中央义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政府注重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27.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 皇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一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对史实完全不予重视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 对内 斗的曲笔与回护 28.1911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 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 A.近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化 B.思想解放促进了科技发展 C.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 D.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 29.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一、选择题 1.(2018·3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 ) A.布达拉宫 B.皖南古村落 C.戈雷岛 D.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答案:B 2.(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期中)中国古代某朝代的长城“起自盐泽,中经敦煌、酒泉、居延塞、光禄塞,在大青南麓与原有长城连接,然后再向东延伸到辽东”。该长城( ) ①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②全长五千多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③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④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蒙古、女真民族的南下侵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3.《孙膑兵法》介绍某一古代战阵:“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集中体现孙膑上述思想的战阵位于右图( ) A.1号坑 B.2号坑 C.3号坑 D.4号坑 答案:B 4.古代希腊、中国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雅典卫城和布达拉宫都( ) ①循山势而建,错落有致②兼有宗教、政治和生活多重功能③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化④有雍容华贵体态轻盈的女性雕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5.下图是北京白石台基上的紫禁城宫殿,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答案:C 6.G20杭州峰会期间,只要写下对G20峰会的祝福,就能在“六和钟声”免费敲钟。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下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它是( ) A.仁寿殿 B.智慧海 C.佛香阁 D.玉澜堂 答案:C 7.中国古代宫殿、皇家建筑和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例外”的是( ) A.秦兵马俑军阵 B.拉萨布达拉宫 C.故宫太和殿 D.颐和园佛香阁 答案:A 8.(2018·3浙江温州选考模拟)古城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端。“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洪武三年,重筑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后建敌台四十座。”“县城自康熙四十五年增修补筑,后,百数十年来,未经修理,以致墙垣坍塌,敌楼倾圯……几无影形。”“道光三十年,邑候刘公莅任……邀董事诸绅捐资重修……咸丰六年冬,工始竣。工科之费十二万缗有奇。”“光绪六年,又濬之,北城士民复捐资,疏瀹北面城濠,自是金汤永固,保障万世矣。”对该史料解读正确的有( ) ①古城初修及明初重修扩建均突出了其军事功能②康熙之后古城因商业贸易衰落而致其少有修补③光绪年间日昇昌票号等兴起推动古城完成重建④整座城墙现为中国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A.①③ B.①④

2021-2022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 A.国民党统治区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农村革命根据地 2.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9-1937年处应该填写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的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4.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新约的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到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 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 5.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它的主要斗争形势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6.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 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 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 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进If曲万关平闊]

2017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张掖二中2016—2017学年度月考试卷(9月)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 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A.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5.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 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7、“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 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D.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8.《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 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 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

高中历史第十三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十三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1.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殖民主义的罪恶 (1)时间:15世纪中期~19世纪,延续近四百年。 (2)动因:随着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许多种植庄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成为贩卖黑奴的主要动力。 (3)过程: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黑人,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再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出售。称为“三角贸易”。 (4)枢纽:戈雷岛是奴隶贸易枢纽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5)影响: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 (1)位置:非洲大陆最西端,自然条件优越,距北美大陆最近。 (2)历史: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后在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十几次易主,到19世纪完全为法国所占领,一直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 (3)作用:一直充当贩卖黑人奴隶中转站的角色。一直是非洲奴隶贩运的主要集散地。 3.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 (1)奴隶堡 ①建造:18世纪荷兰殖民者修建。 ②作用:关押、屠杀、交易奴隶的场所。 ③警示: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 (2)新生:1960年,塞内加尔宣布独立,戈雷岛也获得了新生。戈雷岛不仅是西非的旅游胜地,而且肩负着进行历史教育的使命。 思维点拨 人们应永远记住并反省人类自身所曾犯下的错误;反思现代社会应如何充分尊重人权与平等,

珍惜生命与自由;增强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之间沟通、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4.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亲历了殖民时代的种种罪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历史见证。 5.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戈雷岛濒临塞内加尔海岸,面向达喀尔,自十五至十九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今天戈雷岛既是人类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也是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 二、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 (1)思想根源: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纯粹的德意志人是大自然的宠儿,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上苍赋予他们主宰全世界的权力。除德意志人外,其他种族都是“劣等民族”,以犹太人最为低劣。 (2)种族灭绝政策的实施 ①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执政后开始建造集中营,用来关押和虐待犹太人。 ②二战爆发后,德国纳粹在占领区大量修建集中营,对犹太人的迫害也由囚禁和奴役演变为大屠杀。 ③1942年,德国纳粹制定了彻底消灭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 ④根据世界犹太人大会公布的数字,纳粹共屠杀犹太人572.18万人。 2.人类的屠宰场——奥斯威辛 (1)建立:1940年春。 (2)布局:由三大集中营和近四十个小集中营构成。 (3)罪恶 ①监禁:对犹太人进行囚禁。 ②灭绝:被逮捕的犹太人中年老体弱者、妇女和儿童被直接或分批毒杀;被送往苦役营劳动的犹太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被送往死亡营处死。 ③奴役:身体强壮有劳动能力或技能的人被送往各苦役集中营做苦工。 ④掠夺:许多囚犯处死前被剪去头发,摘掉眼镜,掠走金银首饰;死后被敲掉金牙,挖出眼珠去卖。 ⑤人体实验:集中营的囚犯被用来做活体实验或尸体解剖。 3.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 (1)哀悼无辜: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有110万。 (2)反省历史:是有关国家敢于正视历史、真诚接受历史教训的例证。

上海市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历史测试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2.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角度研究,两者都能体现当时人的 ①价值观念②政治制度 ③建筑技术④社会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 A.城郊的男性农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 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 4.安东尼王朝(96年—192年)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主要得益于 A.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渊源 B.定基督教为国教,帝国价值观统一 C.版图囊括地中海,帝国国力臻于极盛 D.万民法代替公民法,罗马法实现一统 5.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 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 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 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 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7.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 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 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