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安序列

公安序列

公安序列
公安序列

公安部序列——华中(湘、鄂、豫)、华南(粤、琼)、西南(云、贵、川)八省公安机关

湖南省公安厅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江副总警监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励明安一级警监

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唐中元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王东贵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阳红光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禁毒委副主任张朝维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蒋和平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杜亚玲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袁友方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杨建农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徐应勉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三基一化办常务副主任余国钧

副巡视员、傅少祥

刑侦总队总队长孙湘隆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总队长董文华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政委刘国球二级警监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罗国文三级警监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少菊

长沙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谢树林

长沙市公安局局长龙建强二级警监

衡阳市安局局长杨琪君三级警监

株洲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邹宝安二级警监

湘潭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桂生二级警监

邵阳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晓葵三级警监

岳阳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丁阳云三级警监

常德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汤向荣三级警监

张家界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业元二级警监

益阳市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华二级警监

郴州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国栋三级警监

永州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建宽三级警监

怀化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介德三级警监

娄底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建杰三级警监

湘西自治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赛保三级警监

湖北省公安厅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吴永文副总警监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周厚震一级警监

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尚武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喻春祥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禁毒办主任周家柱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赵飞三级警监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杨传权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张洪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湖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赵志飞一级警监

巡视员王小定二级警监

巡视员王洪宪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金家齐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王玲肖二级警监

国保总队总队长方平安三级警监

治安总队总队长唐国清二级警监

刑侦总队总队长魏伟三级警监

交警总队总队长马国宪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政委汪昌铁二级警监

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诗权一级警监

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建中二级警监

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光文二级警监

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肖伯符二级警监

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杜荣庆二级警监

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绪鹍一级警监

武汉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张凯二级警监

武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菊生二级警监

武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霖二级警监

黄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庆华二级警监十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糜克洪二级警监宜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国平

襄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施真强三级警监鄂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义龙三级警监荆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田昌兵三级警监孝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聂利军三级警监荆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其宽三级警监黄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秀三级警监咸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龚道安三级警监恩施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曾祥国二级警监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万学斌三级警监

河南省公安厅

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秦玉海副总警监

党委副书记、巡视员杨德胜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杨维玺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李建中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吕宏跃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志中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孙世海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华敬锋三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警卫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宝成大校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熊文修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程德民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消防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于建华大校

党委委员、正厅级巡视员杨元伟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李随军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刘怀亮二级警监

副厅级侦察员胡安太二级警监

副厅级侦察员、森林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宋全胜二级警监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毛志斌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凤昌二级警监

郑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保卫三级警监

开封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玉虎二级警监

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郭丛斌二级警监平顶山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崔建平三级警监

安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永福二级警监

鹤壁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卫华三级警监

新乡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丁保东二级警监

焦作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钢二级警监

濮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阮金泉二级警监

许昌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翟化夫二级警监

漯河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风山二级警监

三门峡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崔保连二级警监

南阳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学民二级警监

商丘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大刚三级警监

信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长根二级警监

周口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天民三级警监

驻马店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宪飞二级警监

广东省公安厅

省委常委、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梁伟发副总警监

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朱穗生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罗娟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小云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永强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省打黑办主任郑东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何广平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白先河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广东警官学院党委书记陈玉川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林伟伦一级警监

副巡视员柯锦华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机关党委副书记张晓平二级警监

纪委副书记黄群桂二级警监

国保局局长盘展欣二级警监

国保局政委郭铁鹰二级警监

治安局局长何桂复二级警监

治安局政委林卫二级警监

治安局副局长翁祥鸿二级警监

刑侦局局长刘安成二级警监

刑侦局政委齐孟元二级警监

交管局局长邱瑞颐二级警监

交管局政委刘子融二级警监

经侦局局长徐文海三级警监

经侦局政委龙水波二级警监

边防总队党委副书记、总队长吕文彦少将

边防总队党委书记、政委衡长福少将

消防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雷盛武少将

消防总队党委副书记、政委莫顺宝少将

警卫局党委书记、局长蔡广辽少将

广东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旭二级警监

广东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业余党校校长杨卫平二级警监

广东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克勤二级警监

广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沙二级警监

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铭

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金华二级警监东莞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崔健二级警监

江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欧钜明二级警监佛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建华二级警监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倪俊雄三级警监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树养二级警监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彭定邦三级警监惠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达文二级警监肇庆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郑针和二级警监

清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周细牛二级警监中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安二级警监梅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伟闻三级警监汕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锦华二级警监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新全二级警监阳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少波三级警监潮州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壮森三级警监

湛江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成华二级警监

云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小松二级警监汕尾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俊民三级警监

海南省公安厅

省长助理、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贾东军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韩定兴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禁毒办主任林捷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杨志成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胡友成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李明远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刘旭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苏诺二级警监

边防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姚鲁少将

海南省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新华三级警监

海口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彭晓敏二级警监

三亚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少山三级警监

云南省公安厅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孟苏铁副总警监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云南警官学院党委第一书记朱建义一级警监党委委员、副厅长孙大虹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先燕明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严尚智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禁毒委副主任、秘书长罗石文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蒋平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刚三级警监

党委委员、厅长助理郝云宏三级警监

巡视员张贵春二级警监

副巡视员艾永康二级警监

国保总队总队长王刚三级警监

治安总队总队长刘黎波二级警监

治安总队政委高顺祥二级警监

刑侦总队总队长赵立功二级警监

刑侦总队政委马国荣二级警监

禁毒局局长、省禁毒委常务副秘书长王建中二级警监

禁毒局政委、省禁毒委副秘书长那此里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总队长陈新钢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政委张钧二级警监

云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于燕京一级警监

云南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宝二级警监

云南警字学院党委副书记、警训部主任王毅二级警监

边防总队党委副书记、总队长那顺巴雅尔大校

边防总队党委书记、政委苏少军少将

昆明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杜敏二级警监

玉溪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明正彬三级警监

曲靖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祖俊二级警监

昭通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艾东三级警监

楚雄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法玉宾三级警监

西双版纳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岑化虎三级警监

红河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董家禄三级警监

文山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俊彪三级警监

普洱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梁正军三级警监

大理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有兵三级警监

保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三级警监

丽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建斌三级警监

怒江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鲁维星三级警监

迪庆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灿光二级警监德宏州副州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闻三级警监

临沧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彦辉三级警监

贵州省公安厅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崔亚东副总警监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王泽洪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彭德全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程洪林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赵翔二级警监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兴正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白远星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厅长助理王乃锋三级警监

党委委员、巡视员张宜华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巡视员舒登程二级警监

三基办副主任许德璋二级警监

国保总队总队长陶劲二级警监

经侦总队总队长徐跃星三级警监

刑侦总队总队长陈兴渝二级警监

交警总队总队长施长征二级警监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高峰二级警监

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邹碧声二级警监遵义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小星三级警监

黔南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常国旗三级警监

黔东南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温贵钦三级警监

安顺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周云三级警监

毕节地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阳成俊三级警监

六盘水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忠祥三级警监

铜仁地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立平三级警监

黔西南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白平三级警监

四川省公安厅

党委书记、厅长曾省权一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汤留生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忠素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吴健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岳德松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光辉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副厅长马玉生三级警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黄一二级警监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简胜彬三级警监

机关党委书记李德全二级警监

副厅级巡视员王蓉生二级警监

副厅级侦察员、办公室主任张光华三级警监

国保局局长阮茂荣二级警监

刑侦局局长孙建明二级警监

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昆学二级警监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张俊国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成毅二级警监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建生二级警监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平二级警监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廖忠兴二级警监

宜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剑明三级警监

绵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钢三级警监

自贡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辜永忠三级警监

雅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曹长江三级警监

攀枝花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殷旭东二级警监

广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魏常平三级警监

德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正权三级警监

巴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朝坤三级警监泸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显富三级警监

遂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明华三级警监

内江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建民二级警监

南充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奇伟三级警监

乐山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若建二级警监

2020年高考改革新内容.doc

2020年高考改革新内容 两会闭幕,关于未来高考命题方向和改革趋势,教育部又发出了哪些声音?下文是我收集的关于20xx年高考最新消息,欢迎阅读! 20xx年新一轮高考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力图实现促进教育公平、高校科学选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操作层面上要遵循规律、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考试制度未来怎么改? "从上海和浙江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情况看来,将来6月份只考语文和数学,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钟秉林说,"未来高考,不再进行文综、理综统考,而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课程中自选3科,平时参加等级考试,加权赋分,计入高考成绩。" 未来高校如何录取学生? 在钟秉林看来,未来高校录取学生时,在语数外统考成绩和学生自选3科成绩的基础上,将更加看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 同时,对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注册入学和破格录取等多

元录取方式仍将继续探索。"重要的是所有录取工作都要放在阳光下进行"。 20xx年高考小目标 20xx年高考已经开启倒计时,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透露了今年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的一些想法,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目标"。 而对于高考改革的前景,他也表示有信心,因为教育改革是有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但是效果的显现是突发式的。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1. 准备把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经验全面推广 第一,抓好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2. 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进行高考改革试点 第二就是今年面上的高考招生改革,要做到这么几点: 一个就是确保安全,就是安全性,确保安全,考试过程的安全和招生信息的安全,这两大安全非常重要。 另外,今年我们准备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这四个省市,开始进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试点,探索一些新的路子。 3. 搭建各学段教育互通的立交桥 这样,我们想,经过这么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能够建立起一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这么一个高等教育考试招

新高考方案下解读及选考选科组合办法

新高考方案下解读及选考选科组合办法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高二)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2020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自主选拔在线团队认为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3、江苏出现“弃化学”现象 江苏选科数据与其他几省相比,显得比较独特,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就来结合数据具体分析一下: 单从这批数据来看,江苏选考地理和生物选考人数最多,但选考科人数最少的却不是政治,而是化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自从江苏新高考选科以来,很多考生或是家长为了在赋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选择化学时普遍比较谨慎,甚至在网络有流传江苏重点中学为了保证升学率而不开设化学学科。很多人都认为选化学的基本上都是学习高手,在新高考实行赋分制政

策下,和优秀学生PK要吃亏的。 二、七省选科组合分析 以下为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高二)的选考数据,整体来看,首选物理的还是占多数。 1、传统理综、文综组合仍是热门 自主选拔在线将各省份选科组合的平均占比(除江苏外)情况如图: 从以上数据来看,物化生这个纯理科组合显然更受欢迎,这可能与其专业覆盖率广及就业热度高有关;紧随其后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选择人数最多,这两个科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教育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 “为什么要启动新高考改革,要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要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程介明教授讲到,“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是中国教育是不是随时代进步呢我们既没有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随着社会和时代变化,去更新我们孩子的知识结构。因此,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可能考出很高的分数,但是他们本身是缺乏社会竞争能力的,同时也是无法适应社会对创新的要求的。 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每一年我们也在强调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但实际上,我们大学生创业比例非常惨淡,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选择达到20%,而按照2016年北京市公布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京市总共有23万学生毕业,但是23万学生中只有700人,也就是只有千分之三选择创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反思,中国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是不是为学历而服务。不管从个性发展,还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我们必须推进高考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推进科学选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要从大学的建设说起。虽然现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取得非常好的成就,比如说,我国的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上排名逐

渐提高,其实这是靠论文获得的排名提高。而实际上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大学的质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背后跟中国大学选才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的大学现在总共有2600多所,都是用一张试卷,通过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因此,我们只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选才体系,实行多元评价。 第三个问题是推进高考改革还要解决高考公平。大家可能会说,中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制度,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脆弱的公平,是表面的公平,而不是真正的公平。 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 我国提供了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看来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高考的内容改革,也叫科目改革,第二是高考的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录取方式改革,这是完整的高考改革体系。 而从浙江、上海以及全国的整体高考改革方案看,我国高考的科目改革主要指未来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多次考,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两依据一参考”。 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我国未来高考是“3+3”模式,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分考两次,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三门则是由学生自我选择。目前从全国各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浙江省是七选三,其他省

新高考之下的高中改革

“新高考之下的高中改革”专题之一 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 9月19日,省政府颁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次的高考招生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省作为全国高考改革试点,是挑战更是机遇。 浙江省前期的改革为这次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2012年启动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校招生“三位一体”、多元录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等。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这里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同时要思考几个问题:第一,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第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三,在正确的理念引领下,具体的工作应该怎样适应? 一、正确认识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改革怎么看,怎么做,这是考量教育工作者态度和行动的分水岭。看的角度不一样,你的认识和行动也就完全不一样。 我省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都是要使高中教育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核心是“选择性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是在两大理念、两大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两大目标。两大理念就是新课改所提出来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两大规律就是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两大目标,一个是要实现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再一个就是要实现人人成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能走“选择性教育”这条路。 高考招生改革,也为建设特色示范高中创造了条件。我们希望学校学科特色要更加鲜明,真正体现多样化,以满足老百姓不同的教育需求。学校的功能,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次才是选拔,选拔是发展的结果。校长要有教育家的气度,要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办学的追求,这既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又为学校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考量教育工作者的境界与智慧。 客观地讲,这次高考招生改革会给高中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变量多了,肯定对教学安排、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带来挑战。关键是我们怎样把这种挑战、这种困难变为动力,也变为一种机遇。我们要把老百姓的担忧、系统内教师的担忧,通过我们的工作消除掉,并做得更好,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二、要始终保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动摇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全文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2441836.html,/来源:作者:中国教育在线2014-09-19字体:大中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改革目标

2020山东高考改革方案内容

2020山东高考改革方案内容 山东省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内容已经出来了,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山东高考改革方案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据媒体报道,9月22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就全省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本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报教育部审批,根据方案,山东省将从2019年高中的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 新方案的核心就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高考改革从明年高一新生试点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目前本省的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经报教育部审批,具体时间将从2019年高中的秋季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这也就意味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从2019年正式实施。根据重大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本省的政策时间表已经给新生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

夏季高考统考科目减少至3门 高考改革怎么考,考什么,历来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而 这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挥棒。 具体来说,本省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也就是说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 招生录取。以前是一次高考,现在则是“两依据、一参考”。 考试科目方面,本省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春季高考突出技能测试,科目减少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在科目选择方面,本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除 了语数外三门课外,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 特长,自主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此外,本省还将试点高考成绩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学校考 核的招生方式,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提高选才的科学性。 明年文理综全国卷后年取消加分大后年语数全国卷 2019年,英语使用全国卷,恢复听力测试,2019年文综理综使 用全国卷,2019年包括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取消,2019年语文数学使 用全国卷,2019年高考统考科目减至3门……从今年开始,高考改 革几乎年年都有大动作,这对目前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有一定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教育图文稿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教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 “为什么要启动新高考改革,要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要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程介明教授讲到,“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是中国教育是不是随时代进步呢我们既没有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随着社会和时代变化,去更新我们孩子的知识结构。因此,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可能考出很高的分数,但是他们本身是缺乏社会竞争能力的,同时也是无法适应社会对创新的要求的。 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每一年我们也在强调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但实际上,我们大学生创业比例非常惨淡,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选择达到20%,而按照2016年北京市公布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京市总共有23万学生毕业,但是23万学生中只有700人,也就是只有千分之三选择创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反思,中国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是不是为学历而服务。不管从个性发展,还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我们必须推进高考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推进科学选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要从大学的建设说起。虽然现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取得非常好的成就,比如说,我国的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上排名逐渐提高,其实这是靠论文获得的排名提高。而实际上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大学的质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背后跟中国大学选才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的大学

现在总共有2600多所,都是用一张试卷,通过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因此,我们只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选才体系,实行多元评价。 第三个问题是推进高考改革还要解决高考公平。大家可能会说,中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制度,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脆弱的公平,是表面的公平,而不是真正的公平。 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 我国提供了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看来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高考的内容改革,也叫科目改革,第二是高考的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录取方式改革,这是完整的高考改革体系。 而从浙江、上海以及全国的整体高考改革方案看,我国高考的科目改革主要指未来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多次考,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两依据一参考”。 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我国未来高考是“3+3”模式,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分考两次,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三门则是由学生自我选择。目前从全国各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浙江省是七选三,其他省份基本上都是六选三。全国大部分地区是“3+6选3”模式。后面六选三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总共有二十多种组合,它的考试跟前面语数外不同,是在其他时间考试,录取的时候折合成分数,汇在高考总分中进行录取。这是未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

xx高考改革新方案 XX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来了。下面XX收集整理的资料。 欢迎阅读参考!! 昨天上午,经省政府批准,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之江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恒,做了新闻发布及现场解答。 刘希平说,改革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浙江高考新方案设计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择,因为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的选择中实现的。 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排出了详细时间表,到XX年全面实施。浙江考生在升入高校的通道、参加考试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昨天,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与浙江同时公布了试点方案。 上海试点方案的总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两地高考改革方案都采用“3+3模式”,统一高考招生共6门科目,3门必考科目都为语文、数学和外语。 外语考试每年都举行2次,选用其中一次成绩计入高考。而在外语的考试时间上,除了都在6月举行1次外,浙江的另外一次考试规定在10月和选考科目同期进行,而上海另外一次则安排在每年1月。 浙江高考成绩保持750分不变,上海减少至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不变,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仅70分。上海明确明年起取消特长生加分。

xx政发〔XX〕37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我省是全国两个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XX〕35号),制定《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XX年9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XX〕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高考改革方案今正颁布及内容2020

高考改革方案今正颁布及内容2020 12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 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见》出台 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教育 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1、学业水平考试将覆盖全部14科作为“升级版会考”的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防止严重偏科。为不增加学生 课业负担,考试组织方式分为两种。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 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 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 确定选考科目。 2、改革之后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 这次改革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方式呈现,除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 科外,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不 参加高考的学生,不需要和其他学生学习、备考一样难度的教学内容。 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可选的,可以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 此外,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过程,并且毕业时集中考

浙江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公布 4大亮点

浙江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公布 4大亮点有关新方案称改革主要涉及4大亮点 有关新方案核心内容称,改革主要涉及4个方面,其一是语文提分,英语减分,数学或分数不变;其二,高中每学年大考2次,高中共考6次,取6次中最高分最好成绩作为高考成绩;其三是文理不分科,教材今年起改版;其四是高一到高三都是9大学科。 此方案意味着,目前上初三的学生,有可能成为首届参加改革后高考的学生。 在今年1月21日召开的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曾对媒体表示,对于这项改革,主要思路是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以前我们常说‘选课’,以后的高考可以说‘选考’。”刘希平说,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力。 招生方式上将继续完善“三位一体”考试招生在招生方式上,将继续完善“三位一体”考试招生,扩大职业教育“3 2”、五年一贯制和单考单招招生规模,在单考单招中全面推行文化知识加技能测试,将招生院校由高职院校扩大到部分应用性本科高校及专业。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 三位一体招生是在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相应等第作为前置条件,也可提出相应的选修课要求,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试点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高校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特殊才能测评)和高考成绩以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并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拨多元化 途径,强化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对高校来说,通过与统一高考的结合,体现其招生自主权,有助高校选拔、挖掘到有潜质的学生;对中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强调素质教育但无法落实的尴尬。 同样,对考生们来说,“三位一体”招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满足其对于高考的选择性要求,即使你在高考中“小有失常”,没能考上相应批次的分数线,只要你在高校自主主持的综合素质测试中表现良好,仍有机会在提前批次中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报名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在中学阶段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还需参加试点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以及在6月份举办的全国高考。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体现对专业素养、专业

2020年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1.考试科目,文综理综取消,实行3+3模式 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合格考试的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重要依据。 合格考试的考试科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艺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采用“过程性学习成果+专项测试”的方式确定成绩,“过程性学习成果”和“专项测试项目”、评分标准、操作规程等全省统一制定,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施测合格考试的考试时间: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高中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参加合格考试的时间不早于高一下学期末;艺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时间为高三上学期末和下学期的4月份;其他科目的合格考试均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合格考试的考试成绩:合格与不合格。 等级考试的考试成绩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等级考试的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自主选择3个考试科目,条件成熟时,增加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得选择不合格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等级考试的考试时间:每个科目只为在校学生提供1次考试机会,时间是高三学年的上学期末等级考试的考试成绩:成绩分为5个登记,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和E等级共25%。自主选择的3个科目的等级考试成绩纳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有效期为12个月。

上海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全文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全文

————————————————————————————————作者:————————————————————————————————日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8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新的3+3考试办法

2018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新的3+3考试办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8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新的3+3考 试办法 2016年5月13日,省政府召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年新高考改革方案,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新的3+3考试办法,英语一年两次考试机会。 同时录取将不再唯高考分数一个依据,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新一轮的高考主要从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十个方面进行改革。2015年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将是首批新高考制度的“体验

者”。 高考科目变化这次高考改革的核心部分,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部分,就是高考科目的变化。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外语“一年两考”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高考科目有所变化,但总体分值仍为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选考科目3科均为100分。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高中分设两类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次考试分开进行,合格性考试涵盖国家课程方案中设定的14个科目,由省和市分别具体组织,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由学生自主确定选择3门参加考试,由省统一组织考试,3科成绩要计入高考。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以上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考改革新方案公布:高考分技能学术两条路 阅读提示丨备受大家关注的高考改革方案又传出新消息: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对于这种改革趋势,我省不少专家和老师表示赞同,认为这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 学术型高考[官方] 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 针对两种模式的高考,鲁昕称:?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们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转型改革。?鲁昕说。 [学校]赞同高考分流,呼吁重视技能型学生 对于这项改革,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长、校长李光宇表示赞同。他说,现在的高校多数是研究性、综合性的大学,对技能教学重视不够,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大学培养人才,应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匹配,不应该把技能类的学校列为二流三流学校。?反对一考定终身?,在李光宇看来,高考不妨实行?国考+校考?,国考可以少考几门多考几次,取最高分;校考主要指自主招生,根据不同的学校特定专业招生。昨天,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语文老师、河南省名师陈敦贤在受访时表示,现行的高考制度对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很公平,但对技能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他比较认可两种人才两类模式高考。一名郑州市某重点中学的老师称,高考改革应该实行分流,两种模式的高考,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她表示,此次首次提出技能型高考,也说明高职高专类技能型的学生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社会上其实恰恰正缺少这种技能型人才?。这名老师认为,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希望以后高职高专类学生也可以拿到本科文凭,甚至可以读研、读博。 [专家]多地已有探索,各院校或将被重新划分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已经开始探索高职招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分离。北京市已有26所高职开展自主招生,被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高考实行两种模式后,很可能会对现有的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进行重新划分:三本院校将与高职院校划为一类,参与技能型人才高考的录取。但分类考试、分开录取并不能解决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最为根本的还是应该通过实行社会化考试和高校自主招生,让学生拥有多次考试的机会,同时,由学校自主设计选拔标准,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去申请学校。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解

2018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浙江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浙江2017年1.考试不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 2.实行“7选3”模式。 3.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4.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类)平行投档。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

河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河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篇一:XX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 XX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百万考生落泪,谢谢全国统考! 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百万考生落泪,谢谢全国统考!谢谢给所有考生一次公平的竞争! XX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英语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级就可参加全国社会化的统考,外语一年两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记入高三的高考成绩。语数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 ◆文理统科 ◆语文提高到180分,英语不再统一在高三进行统考 应对策略 ◆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极其重视阅读,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让孩子每年有300万字的阅读量。◆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 语文能力在高考中凸显重要性 高考改革后, 【外语】 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 【数学】 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有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 【语文】 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其他科目是减负的趋势,而语文的难度加大,是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母语。另一方面,语文表面上是语言,

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其难度在于答案的不确定,因此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未来语文的分量都不可能减弱。” 加分政策 不必再为高考加分项东奔西跑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这次取消了历年高考加分项目中占%的5类加分项目。 其中包括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等。 采访中发现,多数老师家长都表示,加分项目过半数取消,意味着家长们可以不必再费心从其他渠道为孩子寻找加分办法,或者参加各类功利性的补课,只关注高考本身即可。 XX年高考科目和分数设置: 语文(文理同卷)180分 数学(文理不同卷)150分 文科综合320分 理科综合320分 英语文理同卷

最新高考政策改革方案2020

高考政策改革方案2020 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20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参加全国统考的高考科目,除英语外各科内容都有修改。 记者获悉,省教育考试院确认已收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通知》。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英语是教育部统一命题外,高考各科目命题以各省《考试说明》为准,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将发挥指导性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经公布了除语、数、外之外7科的2020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数两科的高考考试说明即将公布。考试大纲的变化,对我省高考究竟有何影响?对照教育部的考试大纲,省内名师解读了哪些信息?本报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语文解读: 夯实初中基础 重视文本阅读 长河高级中学语文名师王俊说,修订后的大纲与我省语文考试大纲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增加的这部分内容中考一直在考查,但浙江高考已经有近20年没有考查过,而它又是重要的语文学科知识。 这点变化对浙江考生而言有点意外,但不是大问题,因为初中语文学习中一直很重视文化常识的积累,这次重新考查也是初中文化常识学习积累的延续;同时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直没有忽略的。 另外,“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为必考这点变化对浙江考试影响不大,浙江考试一直沿用的就是这两项必考内容,而且阅读量的增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方面,浙江还是走在前列的。 数学解读: 学习数学文化 考试稳中求变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等。对于数学文化,其实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已经有所体现,只是今年新修订的大纲更加强调了。

2017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7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7高考改革全文正式版 教育部考试中心函件 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 教试中心函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办公室: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修订考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现将各学科考试大纲主要修订内容下发给你们,各地要及时传达,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沟通协调,做好考试大纲的解读和适应测试工作,帮助中学准确把握考试大纲修订情况,即使回应教师、学生和社会关切,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高考平稳顺利。 附件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一、修订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二、主要修订内容 1.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2.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3.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三、各学科修订内容 语文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