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7-06-13T11:32:13.1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作者:李海军

[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促进其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进步。

摘要:如何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筑是一个耗能大户,在建筑设计中融人生态化模式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还可以满足绿色性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生态化模式已经开始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碳环境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促进其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进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低碳生态理念已经成为一种绿色建筑趋势。绿色建筑具有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功能,还能够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并从节能建筑系统和环保建筑系统两方面体现出了其设计的要点。

1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节能原则

对绿色生态建筑来说,节约能源是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节能原则,从而突出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的优点。通过研究表明,设计中节能原则主要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大绿色建材的使用。首先,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采取诸如在建筑屋顶设计太阳电池板(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设备等。其次,在加大绿色建材使用中,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以及无污染或零污染的建筑材料。

1.2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指的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对应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程度,并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能够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此,设计人员可以采取诸如降低对周边生态基质、板块以及廊道破坏程度的施工方法、在科学合理预估建设所造成破坏情况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和重建等补偿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周边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等。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因地制宜原则进行设计同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建筑地块在地质情况、气候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系统均会有所不同,因而要想实现最优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至关重要。对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必须充分掌握建筑地块实际情况,随后在根据相关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再次基础行制定出与地块特征紧密联系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技术原则则,并选择适宜技术与建筑材料等。

1.4整体性原则

良好的绿色生态建筑应当是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兼具的,即达到较好的整体性。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中不必刻意地追求某一方面设计达到最优,而应从建筑项目实际着手开展综合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从而使得建筑节能性与生态性都能达到满足。

2 低碳环境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2.1建筑材料选择的节能

材料在建筑设计行业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成本低、效果好的材料是建筑企业所青睐的,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更好,对健康材料、环保材料的选择占到了绝对大的比重,因此,选择材料对于环保十分重要。首先是框架选择,以钢结构为例,钢材为可回收利用材料,在建筑拆除后钢结构框架可以回收,因此,钢结构的应用本身就节省了资源。在结构上,钢结构大大降低了梁高,节省了空间。其次,窗户的用材,同朝向的双层窗的节能率必然比单层窗更加节能。窗户设计的时候尽可能选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或塑钢窗,少用或者不用单玻彩铝窗、单玻推拉塑钢窗。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随着节能效率的提高,其耗能的减小,保温效果的提高,从其电费的节省来讲,很快就能收回。

2.2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阶段实施节能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将一部分热量进行提前储存,并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从而减少能耗。在这过程中能够对可再生能源( 如风能和生物能等) 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对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及太阳运行轨迹等客观条件,通过选择太阳能蓄热和通风等技术,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针对建筑物的表面要应用保温和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取暖,夏季则能够在这样设施的保护下降低室内温度,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环保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建筑的外观设计中的节能

建筑的朝向、构型、窗户、屋顶等方面的设计都对耗能产生影响。第一,对于建筑物的朝向设计,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第二,体型,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形状,必须考虑本地区气候条件,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风环境、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地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避免因体形复杂和凸凹太多形成外墙面积增大而提高体形系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窗的设计与建筑节能。现代建筑的窗户较大,大窗是现代建筑美观设计的趋势,然而,大窗设计不利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尤其是冬季不利于保温,夏季室内温度上升加快,侧面加大了空调暖气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建筑的能耗。第四,屋顶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是一项很理想化的设计,且从畅想到实践已经改良了很多次,屋顶绿化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节能标志,屋顶绿化不但能改变环境与生态,还能在保温与生活用水的利用上给建筑提供很大帮助。

2.4水资源循环

水资源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建筑内应有室内给排水系统,从而确保合格的用水供给和畅通的排水处理。另

低碳型绿色节能建筑

低碳型绿色节能建筑 摘要】阐述了低碳建筑的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设计应贯彻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并结合上海世博会的案例介绍了低碳技术在建筑上的一些应用。提出加强低碳建筑理念的宣传和推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低碳型绿色节能建筑;低碳技术;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目前建筑领域在不断探索着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城市、营造生态社区、推广绿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从定义上来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舒适健康的建筑物,这就要求必须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并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1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围绕四节一环保,注重技术策略的集成和标识性,而低碳建筑则强调能耗控制和能源低碳化,两者的结合就是低碳型绿色节能建筑。 低碳型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路径是:以生态位原理(适宜生态位、生态位分离、潜在生态位等)和木桶原理(接长短板、展宽长板)为指导思想,以低碳为关键抓手,采用被动优先于主动优化的实施策略,协同整合植被碳汇、加强外围护性能、被动优先的室内环境控制、能源结构低碳化、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等低碳技术策略,大道

低碳、零污染、高效宜居、持续发展的目标。 2 低碳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建筑设计是源头,设计只需要消耗极少的资源,却决定了建筑存在几十年内的能源与资源消耗特性。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推进绿色建筑,抓住问题的关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筑师的设计对于建筑能耗的作用至关重要。 低碳绿色建筑从选址、规划、建筑方案直到建筑细部构造完成都必须贯彻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整体设计和在项目初期制定该项目的设计策略指导手册。对建筑追求新、奇、怪、豪华、气派和新潮而悖于低碳建筑的原则,将带来高昂的造价、材料的浪费、难以使用的空间、恶劣的室内环境和过高的运营能耗。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把使用功能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放在重要的位置,确认某项技术判断的标准为是否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相符,并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3 选择适宜的低碳技术和辅助设施 所有的节能技术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盲目追求高科技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罗列,不一定带来节能减排的效果,反而会带来高投资和高能耗。所以在设计阶段必须根据设计项目所处的气候特点、使用功能等因素,对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技术经济评价,选择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 适宜的技术并不一定都是高新的技术,也可能是传统的被动式设计技术。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被动优先的原则,从当地民居中汲取营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确定合适的建筑形式。被动技

浅谈低碳设计理念与高层建筑

浅谈低碳设计理念与高层建筑 把人工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建筑,是我国重大的发展理念和规划前景,也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发展前景与目标,如何把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与我国当前的建筑技术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成为我国前行道路中的必然转变趋势。 标签:低碳设计理念;高层建筑;设计;应用 由于我国人口密度的增加,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高耸的钢铁森林成了必不可少的发达现代城市的象征,很多建筑师都在尝试如何使钢铁森林,变得温暖,人性,绿色,低碳,建造令人舒适的城市花园,楼中绿地,低碳环保设计理念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生态的重视与尊重,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设计理念愈发受到人们青睐。 一、高层建筑及低碳设计理念 我们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会考虑到建筑的设计高度,而且会考虑到使用者的切身需求与感受,这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更加遵守以人为本为宗旨。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考虑的因素尽量要从人们的感官感受出发,打消人们对钢铁怪兽的恐惧感,换以自然般的亲近感,合理的将绿色植被种植穿插在建筑中,并把建筑节能贯穿到规划设计中,妥善运用低碳环保技术、太阳能储存转化、雨水接收利用、人工发电地热、恒温设置等,都能很好的把理念代入设计中,给人亲近感,降低能耗。 二、低碳融入建筑的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断增加的建筑能耗,逐年加剧的能源储备危机,是个亟需解决的隐患,实践证明低碳设计理念融入到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是个绝佳的解决办法。 1.低碳理念于环境 在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中,有整整一半的排放量是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产生,远远高于工业与运输行业的排量,严重的制约了生态环境发展,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带来重大隐患。除此之外,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资源需求也逐渐增长,专家预测我国建筑能耗将由当前的33%最终上升至35%区域附近。改革开放后,国家致力于大幅度的开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分出精力在建筑的节能技术上,故此,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晚,水平低。 2.低碳理念于建筑 在我国复杂的建筑机构中,高耗能的高层建筑最为突出,能源危机,环境问

[浅谈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生态建筑理念

[浅谈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生态建筑理念 浅谈绿色生态建筑理念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史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对这种技术的最佳搭配,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索,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1.能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竹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2.减少废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应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对居住者健康的危害等因索。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2784908.html,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 作者:窦志国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的提高,全球变暖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然而,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是严重的超标,而且建筑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远高于其他领域,因此,低碳建筑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将对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进行阐述,并提出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房屋设计与建造的新理念,提高低碳建筑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形式不容乐观,各国都提出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并加大力度致力于低碳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当中,我国存在着很多高能耗、高排放的建筑问题,尤其是采暖、照明、通风以及空调消耗的能量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设计与建造低碳建筑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低碳建筑不仅能够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使得建筑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探析 1.1自然通风设计 传统的建筑都是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也就是依靠气压差产生的自然风进行通风,热压通风是利用气压的湿度差异产生的上升浮力,这些通风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应该尽可能的使自然风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建筑物自然通风有四种主要途径:单侧通风、穿堂风、烟囱效应及反烟囱效应,在进行平面或剖面上的功能配置时,除考虑空间的使用功能,也要对其热产生或热需要进行分析,尽可能集中配置,使用空调的空间尤其要注意其绝热性能。低碳建筑的设计朝向以及布局方面都应考虑当地的风动环境,同时,其平面的设计和群体分布也会对产生的自然风造成影响,因此,低碳建筑在自然通风方面的设计理念可以通过导风板或窗户的开启方式等方法来实现自然风的最大利用,相信通过低碳设计理念能够使得室内通风更加健康与舒适,对居住者的卫生有一定的保障,还可以避免因出汗引起的不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事实上,低碳建筑所倡导的自然风还能够节约建筑的成本,减少空调的能耗,噪音污染也相应的减少了。 1.2自然采光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27T10:54:10.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黄惜弟[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在低碳建筑、能源高效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消费、管理等都在不断的融入低碳理念。 裕通建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目前我国在低碳建筑、能源高效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消费、管理等都在不断的融入低碳理念。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建筑工程低碳理念的使用,研究低碳在建筑工程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介入,探究其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引发的问题等等。力图挖掘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生产管理模式前进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低碳;建筑工程;对策;应用 1低碳理念的工程管理模式特点 低碳理念的建筑工程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施工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低碳理念、科学发展观等现代化理论而进行改进、优化而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程序化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工程与传统的建筑工程同样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深入到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如组织设计、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进行过程、以及后期完善工作等等。在以往,施工单位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一般只有使用环保的施工设备、封闭施工、降噪、降尘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能够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但是对于低碳理念来说远远不够。 1.2社会化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是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尽量节约资源、能源并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但在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工程中,要求社会各界、普通民众均能够具有低碳施工的意识,对各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并支持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和开展。 1.3信息化 西方发达国家施工过程中低碳环保理念的使用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来更好地完成对施工设备的实施监管与掌控。它主要是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的参数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来实现的。通过将设备的硬件与软件系统有效对接,从中筛选出满足当前施工所需的设备和装置,对整个施工过程打造一个完善的计划,推进绿色、节约、高效率、低能耗、低碳、绿色环保的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的速度。 1.4集成化 通过对多年的施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人们发现:在保证施工任务按时完成的前提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其施工项目中能源损耗、人资源使用、环境指标等因素将趋于完善。所以,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低碳生产需要考虑到集成化管理。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集成化、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通过使用一台设备完成多项工作而实现的集成化;2)运输形式的连续化。 下面结合某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2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此项目共有 4 幢 33 层的高层住宅,1 幢 26 层办公楼及地下两层的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119169 m2,其中地上面积94233 m2,地下面积 24936 m2,基地占地面积 1.3万m2。 3低碳建筑优化分析 3.1引导低碳建筑工程管理思路,先进配置、综合节能该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将小区定位为低碳有氧。 项目选址仅次于符合绿色低碳标准的有氧地段。该项目的位置不仅考虑到业主购物娱乐生活的方便性,更重要的是选择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高新区。 社区内的绿化率高,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该小区的绿化率达到42.6%,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项目西侧数十亩可开发黄金地段更是建成了供市民休憩的绿地森林。 低碳住宅不仅从技术上保证建筑的低碳环保,也从建筑的系统设计、建材使用、建筑施工上着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全方位提高建筑绿色低碳的水平,实现建筑后期减低碳排放的效果。 社区内有环保设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区仅提供了政府所要求的外墙保温节能设施,为倡导环保节能意识,还设有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路灯系统,并在社区中倡导“健康生活、绿色节能”的低碳生活消费理念。 3.2选择低碳绿色施工方法 依据工程项目的内容,本着“适用、安全、经济、合理、先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工程质。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积极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组织和编制,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 本工程的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 SMW 围护;使用商品砂浆和干粉砂浆,杜绝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的情况;尽量减少钢筋焊接数量,采用机械连接,减少光污染;采用整体提升脚手技术,大大减少钢管、扣件、安全网使用量;采用与基地相适应的基础形式,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避免对周边构筑物的扰动或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工程施工中特别注重如何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在施工技术上,除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外,采用施工降水动态控制也是一个途径。本基坑占地面积为1.3万m2,坑深约 12m,根据工程勘察的水文地质资料,基坑降水原来设计了 60 口深井,通过技术分析和工程实践,采用了施工降水动态控制技术,最终降水并减少到了 25 口减少地下水的抽取,保护地下水资源,抽取的地下水反复循环使用。 本项目采用专用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定型化工具,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尽量减少混凝土、砂桨,砖、瓦、砂、石等固体建筑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加以回收利用和再加工综合利用等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设专门蓄水池及明沟排水,使现场施工用水能够循环利用。施工现场采用明沟排水,在大门东面设两个沉淀池及蓄水池,将沉淀后的水放入蓄水池内,利用循环水冲洗现场施工车辆和清洗现场施工路面,现场所有明沟排水最终排入市政管网。

浅谈低碳环保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

浅谈低碳环保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2018-05-04T15:37:08.6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作者:尹璐[导读] 本文分析了低碳环保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以及低碳环保社区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建筑节能是低碳环保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核心。 摘要:生态城市规划主要结合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去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在研究、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最佳生态位,提出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引言: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现代城市才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十分必要。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更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布局在城市内及城市周边大量企业还无法搬离,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能源及原材料,而其所排放出来的排放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进一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努力提高城市生态治理的水平。目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容易乐观,大量的水土流失、城市风沙严重、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大量砍伐、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内涝及噪音污染等诸多问题存在,其所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导致这些生态问题存在的因素较多,但不外乎人口、工业化及经济等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较大,实现人口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对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极大影响,再加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欠缺,存在过度开发、毁林造田等行为,使生态系统超出自身承载能力。同时我国工业发展处于较低层次,沦为世界工厂,多以加工业为主,不仅投入资本较大,而且所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内,部分企业更是为了片面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影响,加剧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3.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趋势,更是一切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即科学地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发展状况。由于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生态保护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重在生态城市规划,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使之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3.2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海而建,即大江大河的沿岸成了城市的聚集地,表明我国城市拥有先天良好的生态基础。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对生态城市建设极其有利,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基础。不仅如此,保护生态环境也至关重要,因为原始生态环境的优点无法比拟,其比任何一个人工建造都要好几百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源。因此,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型城市。 3.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做好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需要综合运用人均粮食和人均耗水量指标法,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好再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的部分经验和指标,以便科学确定城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又在不影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城市出现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由于环境对于人口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限度要求更好对环境资源承载力。 (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对自然生态环境而言,不但需要保护和利用,而且需要合理地改善。如在城区内尽量保留一部分较大的河流、坑、湖、溪等资源,然后将另外一部分地段改造成人工河道,同时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天然的堤岸曲线,最终做好沿岸的绿化配置工作。有利于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但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还能泄洪排涝、减少工程量等等,从根本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3)绿化系统的规划考虑到城市植物,特别是绿色植物是人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包括减少噪音,降低尘土,更新空气等。①进行绿化系统的规划时,要求公园、湖面形成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绿色廊道,农田、荒山形成郊野基质等,这些可以共同构成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②在植物配置方面,还需要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和间距等方面出发,进行统一考虑、统一规划。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6-03-28T14:07:46.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李悦 [导读]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绿色建筑设计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绿色建筑的提出、落实和不断发展意义重大,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绿色建筑的潜力进行浅析,以方面现实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引言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经济处于不断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进程不停加快,这就使我国的能源消耗大大地增加,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也就相应使建筑在能耗上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全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为28%,而到2020年,这个比例有可能会增加到30%-1140%,成为全国的首要能量消耗源。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节能,形势严峻,势在必行。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而是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进而为居民营造―种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完结进行拆除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见,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材料多是低能耗材料,减少了建筑废料的出现,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垃圾,进而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次,实现了节能降耗,一方面在建筑设计时,采用的多是可再生的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另一方面使用了大量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降低了建筑设计中能源的消耗,进而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绿色建筑设计还具备后期无污染的特点,即在建筑周期结束以后,进行拆除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拆除的材料能够重复使用,实现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为建筑设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了顺应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建筑物的最终使用者,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满足人类生存使用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第二,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不能影响当代人的利益,同时也不能对后代人的资源产生威胁。第三,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即只有实现建筑与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和谐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绿色设计;第四,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绿色建筑设计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损耗,这就需要加强对自然条件的有效运用,同时要根据气候特点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第五,坚持反馈原则,在建筑设计时,要及时的了解设计对环境以及居民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社会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信息反馈,进而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此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尽量做到材料的循环使用,节约材料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损耗,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说绿色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人们在经历了长期发展后理性反思的结果。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4、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4.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4.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

浅谈绿色生态住区中的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生态住区中的建筑设计 随着建筑资源与建筑能源逐渐减少,绿色节能设计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水平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与研究人员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绿色生态住宅象征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节能、环保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设计中,要重视对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突出环境保护与绿色节能,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生态水平。 标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生态住宅结合多种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依照有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实施,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准确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充分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有益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保证生态体系良性循环,使得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处于优良状态,进而完成人和自然的融合,建成人和自然双赢的住宅。 1、中国生态住区的发展 1.1从中国国情与资源情况的实际出发拟定发展思路 目前,中国生态住区建设的进程刚刚起步,目前住区生态层次还广泛定位在满足相关的技术指标上,缺乏系统性思考。生态住区仅仅只是大多数开发商作为一种广告的方法。虽然生态住区拥有广泛远景与长期利益,可是其研究与开发费用相对较高,很难运用简单的市场方法指引生态住区发展。而政府对生态住区与生态建筑的扶持政策又比较滞后,这就造成了现阶段生态住区的市场发展缺少有效推动与引导。促进中国生态住区建设,不可以搞跨越发展,只可以量力而行。 1.2中国生态住区建设要坚持走适应性技术道路 在建设生态住区的过程当中,能否合理、正确地选用生态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败,目前中国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并不实际。在当前条件下,中国的生态住区建设要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研究表明在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状况下,发展适应性技术是一条切实有效的住区生态化方法。尤其是适应性技术具备经济节约、容易普及等显著优势,推广和运用起来相对普遍。就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来说,我们只有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前提下,走适应性技术的道路,才可以及早完成住区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实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规则。针对设计中的每一个构成条件,清楚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而这些构成要素需在详细操作中被设计者大量的应用。所以,做好设计要素统一归纳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而研究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更具备深远的意义。

关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研究

关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1T16:01:45.80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吴焕斌[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和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使得建筑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绿色低碳步伐愈发快速,为了生态保护,响应国家“四个全面”的号召,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工程施工中。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结合成功案例分析,提出了以实现低碳环保为目标,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应用措施,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来提高我国生态化建 设水平。 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市 5100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和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使得建筑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绿色低碳步伐愈发快速,为了生态保护,响应国家“四个全面”的号召,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工程施工中。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结合成功案例分析,提出了以实现低碳环保为目标,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应用措施,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来提高我国生态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体系;绿色节能 引言 目前,在我国,建筑的相关能耗已经超过工业成为了社会第一大能耗行业,施工建筑也不例外,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筑的“低碳”和“节能”必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减碳上潜力巨大,更加切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潮流,以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本文重点从低碳环保绿色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1我国低碳环保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现状 1.1我国低碳环保技术在建筑上面临的问题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是目前国际国内向低碳经济转型战略举措的重要而必须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我国住宅低碳建筑技术仍存在着很多不足:节能产品成本过高,不利于低碳住宅建筑技术的普及。目前我国居民建筑节能意识仍较为薄弱,间接造成了开发商对低碳住宅的漠视,低碳住宅推广困难。建筑所引起的电磁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总量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建筑垃圾。低碳建筑应用产品良莠不齐。低碳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存在一定困难。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研究起步较晚、经费投入不足、技术不成熟、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前景不确定等,造成转化的成功率较低,产学研无法有机结合。通过了彩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利用一切的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的从设计、规划以及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的绿色手段和技术将建筑室内的舒适度合理的提高,在为人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人们的健康。因此,治理因建筑业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污(废)水排放,倡导和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攸关整个低碳经济转型政策实现的关键一环。 1.2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其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节能减排,同时建设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城市,这也已经成为全球为了应对气候挑战所主要攻破的领域。低碳建筑的侧重点是减少碳排放,而绿色建筑的侧重点则更侧重于减少污染的排放,而这些也更加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主题。 2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 节能技术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2.1首先,绿色施工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在建筑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可以回收和降解的施工材料。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对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例如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在木头的选择上,施工方不会选择直接乱砍滥伐来破坏环境。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施工是一种传统的施工理念,事实证明,这种发展观必然会遭受自然严惩。新型绿色建筑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轻便,并且还有隔热保温等效果,对建筑物的节能有很大的帮助。 2.2节约用电 我国当前电能主要通过火力发电来获得,而火力发电不仅仅要浪费大量的煤炭等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 2.3节约用地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前,要把危险设施与材料交予专人封存看管,施工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科学规划,必须要把设备安在适当的施工位置,保证施工时可以对其合理应用,以防对施工现场产生浪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在许多大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应当尽量的节约建筑用地。对混凝土和沙子等施工材料要放置于合适位置,以便集中保管,集中利用,也可以节约施工用地。 2.4节油措施 在施工中必然会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高效使用要消耗大量燃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的施工形式,以防由于技术以及机械故障造成耗油量大幅加多,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对机械设备问题检修,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难度以及施工规模的耗油总量有整体控制。 2.5节约用水 水资源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所以在施工时要减少水资源浪费,必要时需要引进节水方法及建设集水储备井,防止缺水时无水利用。而我国当前的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较低。绿色建筑能够通过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或者对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之后用作其他用水。同时施工方能够把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得到开发利用,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2.6制定并完善低碳环保建筑评价标准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要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评价标准,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形成共识,通过合作把低碳进行到底。制定确实可行的低碳等级认定标准,从而构建我国低碳建筑标准的第三方测评体系,并由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建筑的能耗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出具建筑物能耗等级的证明,并将此证明作为低碳建筑政策扶持对象的依据之一。

浅谈绿色低碳技术在工业建筑设计的应用

浅谈绿色低碳技术在工业建筑设计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1-16T14:36:39.0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作者:张冶 [导读]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 摘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绿色建筑应本着从节能、低碳、生态等方面的考虑,全方位的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此理念在工业建筑上的应用,不仅弥补了现代工业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更体现了通过绿色技术使工业建筑更美观、更舒适。把城市设计成更亮丽的风景线。中国论文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2784908.html,/2/view-4156818.htm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理念的创新才是任何一个行业继续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建筑设计行业中,绿色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设计理念不仅对个人和社会的环保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对于住户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根据有关绿色建筑的一些基本理念,探讨一下关于其在工业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设计方法。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自然的回归 绿色建筑理念首先要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要相一致,要和谐。做到融洽一致,还要保护到自然生态环境。在内部设计方面,不能采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设计的繁杂不合理不行。要使住户感到舒适温馨、采光透亮,空气清新。 绿色建筑应该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天然材料。一般采用的木材、竹材、石灰、油漆等要做到无公害、无污染,有相关部分的检测报告。 绿色建筑还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太阳能采暖、发电等装置,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2、合理利用能源 要充分利用好太阳能,这是最环保的能源。采用节能的结构设计采暖和空调,尽量减少对采暖及空调的使用。为了使建筑物能有效地利用夏季风的导向,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设计整体的布局。 3、资源的有效节约 不管是在建造或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均应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充分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约水、电等。 二、工业建筑设计的类型及原则 1、工业建筑设计类型:工业建筑种类繁多。例如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等。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厂房、动力加油站、设备仓库等。按工业建筑的空间可分为单层和多层两种。 2、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总平面的布置。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在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由于总平面布置涉及面广,因素比较复杂,常采用多方案比较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2)必须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基本要求为:流程、运输工具及方式、生产的特点等。 (3)结构形式的合理选择。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才能设计好满意的建筑。要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如材料、施工条件来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既要选择牢固又得耐火耐蚀、适应面广。最好采用工业化体系的建筑,以便节约投资、提前完成工期。 (4)确保生产环境的优良。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照明和采光。避免日光直射。如采光不够完善,可使用人工照明。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设计好排风通道。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加工厂需特别注意。还有对湿度、温度、无菌、防微振等。 (5)用房的合理规划。生活用房包括存衣间、厕所、盥洗室、淋浴室、保健站、餐室等,布置方式按生产需要和卫生条件而定。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可以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一起。 三、绿色节能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目标,降低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威胁程度。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节能的效果,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工业建筑的整体环境进行设计。对于工业建筑来讲,整体环境的设计主要是指要以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并结合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地形地貌等情况,综合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做出有效的分析。具体来讲,第一要构建起开放的空间形象和集中的建筑布局。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建筑基本上采用的是线性空间布局,并且构建起开放式和动态的空间体系。为了达到资源的高效共享,保障工业污水的处理,达到节能的目标,在生产内还需要采取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尤其对于石油行业来讲,罐区、装卸油区域有可能产生的跑、冒、滴、漏和含油污水的排放,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在石油库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的设计污水处理结构,合理布局,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其次,从工业建筑单体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工业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好的提升建筑房屋的适用性和可变性。在对工业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保证建筑的结构和建筑设备的灵活性,例如要注意框架结构建筑填充墙体分隔的灵活性、门的高度满足设备进出的要求以及未来接建和扩建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业建筑房屋的可变性和适用性,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节能和智能的结合。在设计中,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积极的开发二次可再生新能源,例如太阳能等,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且提升其利用效率。要实现智能化,则需要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积极的引入电子通信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这样能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设计,进而实现工业建筑朝着高效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设计方向发展。 再次,进一步强调绿色工业建筑设计,降低工业建筑设计的风险。在工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在传统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具体来讲,一是要对传统的设计体系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色节能设计,达到降低绿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9T14:24:37.6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作者:张洪日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的同时,随着建筑企业和项目工程量逐渐增多,也出现了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就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所更加注重的方面。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全面分析,使其更加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当前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减排;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建筑行业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一方面控制建设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继而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当然其本身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满足。 一: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活动需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生产建设所需的资源,继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同时,也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根据绿色建筑本身的设计技术来进行分析,设计人员的工作活动需要让建筑设计本身与施工活动、建筑物价值以及环保节能性融入一体,以此来更好地让建筑物得以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继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新时期新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建筑设计者,应当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将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创新,继而让新技术得以达到绿色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者应当加强对现代社会实际需求的重视,从形象设计入手,让建筑物本身得以更为美观,继而获得社会大众的更多认可。同时,针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滞后,需要有所针对地将技术标准进行调整,以此来明确薄弱问题所在,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1)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使用过程中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能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建材选取时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作为首选,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2)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注意避免周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应远离电磁辐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还应重视建筑周围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3)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建造智能化大楼,将建筑的“智能”和“绿色”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化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化建筑由安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测建筑能耗,根据室内温度、热湿环境、风力大小、空气质量等情况,由环境智能优化系统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建筑中的生产、生活状态处于最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舒适度,并减轻建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 3.1整体设计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只要可以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就可以对自然光进行较好的利用,使空气实现对流,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对于目前很多城市建筑来说,Lumiventt技术应用也逐渐变成了绿色建筑的主要趋势。对于绿色建筑而言,整体设计的好坏将会对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因素进行整体分析,这些因素涵盖了当地气候条件、风俗文化及经济实力等,杜绝抄袭、一成不变地模仿他人的设计,同时避免考虑局部而忽视整体的设计思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还可以采用零能耗设计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是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一系列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满足建筑所需要的电力与空调需要。虽然,零能耗建筑设计在开始时投入资金较大但是因为其具备的节能性和可持续性,但是能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 3.2节能节材设计 建筑行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大,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解决建筑耗能高的缺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做好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不光必要,而且必须。具体可参考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3.2.1体型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节能紧密相关。当建筑具有相同的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布局模式消耗更少的热量,故从节能的角度,经过比选后宜优先选择高层和中高层建筑,使建筑布局更加集中。 3.2.2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根据不同屋面形式选用不同传热系数的保温材料;除此之外,还应从建筑楼地面的热工性能考虑,设计良好的楼地面构造。可以说,如何通过设计来有效地做好建筑采暖和隔热工作,并利用建筑构件调节采光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值得设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3.2.3绿色能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无污染、可再生,取材范围广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分布广泛,而且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