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殊过程的定义

特殊过程的定义

特殊过程的定义
特殊过程的定义

特殊过程的定义

特殊过程是指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

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工序)。典型的特殊过程有:焊接、热处理、电镀、涂漆、塑料、铸造、锻造、压铸、粘结等。不同的行业都能找到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过程。这种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依靠检验来验证,需要进行连续的参数监控,以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在ISO9000标准3.4.1条款的“注3”中作出了如下定义: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些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由于特殊过程的定义是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给出,应为选用ISO 9000族标准的企业和从事质量认证工作的人员所采用。

编辑本段特殊过程的识别

特殊过程的识别,是对特殊过程进行监控和确认的首要工作,关系到特殊过程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安排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以往一些教材和参考书中,对特殊过程进行举例说明时,笼统的将一些过程举例为特殊过程,如机械加工业中的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以及化工企业的化学合成等。也有的专家过去也说过:“流程性材料的生产过程几乎都是特殊过程”。这些论点被一些企业和审核员不分具体情况机械的应用,造成目前在特殊过程识别中的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应结合关于特殊过程的有关术语,结合过程产品质量特性的类型及控制方式,结合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是否会给顾客造成“问题”来识别特殊过程。 "

即: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

原则一:该过程是否形成了那些顾客要求的、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与产品真正质量特性无关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

例如,气体保护焊焊丝拉制过程中的热处理退火过程,顾客对保护焊丝成品要求的真正质量特性很明确,主要是化学成份和外径尺寸,对硬度和强度基本无要求。拉制过程中退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在拉制过程中的硬

度,为下一步的继续拉拨作准备而已,该过程根本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因此他不应该是特殊过程。

同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磷化处理过程如果是为如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作准备,那么,此过程对汽车覆盖件的表面处理质量亦即真正质量特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应为特殊过程。如果磷化仅是为拉拔、冲压提高进一步加工时的润滑能力,并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则不属特殊过程原则二:过程虽然形成了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但这些特性能够在“后续”的检验中组批进行连续的放行检验而不是间断的,周期性验证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应该注意,标准中的“后续”应包括该过程完成后到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前。

由于如前“2”关于特殊过程识别中所述的原因,铁合金(包括生铁)的冶炼,基础化工产品(如盐酸)的合成,钢坯的正火退火热处理等等,至今仍有被识别为特殊过程的情况,这些产品尽管是冶炼、热处理或化学合成,也是流程性材料,但,他们的真正质量特性,如:有效成份及杂质含量、硬度等,是能比较经济地进行组批出厂放行检验的,即是因为只能抽样造成有偏离真实特性而不合格的情况,也不会给顾客带来“问题”。一般,对那些可能出现的不合格,顾客也可在产品使用前(而不是产品使用后)通过进货检验发现(而不是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并且,对发现的不合格,顾客甚至可以让步接收,然后在进一步加工时予以调整,并不会给顾客造成大“问题”。再者,顾客使用这些产品大多作为原料继续加工,交付时的一些质量特性在顾客随后的加工中,也因被重新整合而变得意义不大

再如,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发酵过程被普遍识别为特殊过程。的确,该过程对白酒的真正质量特性如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完成后,我们也无法对过程所形成的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进行放行检验,这些特点似乎满足特殊过程的判定原则。但是,在后续的蒸馏后,以及在再后续的出厂前,我们是可以通过尝评和化学分析对每批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口感、风格和化学成份进行放行检验的。所以白酒生产的发酵,同样的理由包括储存、勾兑都不是特殊过程。

又如前面提到过的汽车减振弹簧,对形成真正质量特性的热处理过程,我们日常监控的,是能够比较经济快速的进行放行检验的硬度、金相、几何尺寸等二次代用特性,对一次代用质量特性疲劳寿命,刚性等,由于实验费用较高,试验周期较长,一般不可能作为出厂放行检验项目,也只是在型式实验时才作。而对其真正质量特性“使用寿命”和“舒适性”,我们更是很难验证的,若有潜在的问题会在产品使用时显现出来。显然,这类过程属于典型的特殊过程。

很明显,上述二个原则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个过程,当、且仅当同时满足上述两个原则时,它才是特殊过程

原则三:产品或服务的实现与交付同时发生,导致问题或缺陷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会被发现的过程是特殊过程。

有的过程产品的实现与交付同时发生,真正质量特性只会在交付使用时才显现,在交付前我们对真正质量特性甚至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或演练来间接的验证,这些过程是特殊过程。如:事故预想、应急予案、反事故方案、大型爆破方案、服务项目、广告效果等等。

水泥、商品混凝土由于强度试验的滞后性,产品若存在问题或缺陷一般无法及时检验,或在交付使用后才会被发现,因此水泥的煅烧、商品混凝土的拌和过程是特殊过程。

3、特殊过程的识别应视组织和产品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

有的观点认为:凡能够对过程的特性进行检验的过程均不叫特殊过程。如有的文章提出,焊接过程、热处理过程能作探伤及机械性能试验,就不属于特殊过程,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这还是应该视组织和其产品的具体情况,按照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进行识别。如果该焊接和热处理过程的产品,在顾客使用时,承受的是静态应力,也就是说,探伤,机械性能试验项目,就是该产品真正的质量特性,并且这些特性该组织能够对产品按批进行放行检验,那么,这一过程则不属于特殊过程。反之,如果这些过程的产品,在使用时,承受的是动态的交变应力,那么,探伤,机械性能试验仅是代用质量特性,

真正的质量特性是疲劳寿命,这一真正的质量特性形成于焊接和热处理过程,对过程的质量特性疲劳寿命,一般是需要通过验证,而不是按批检验来确认的,因此,这些过程应属于特殊过程。

同样一个过程,A组织因资源能力充分,能够对该过程的真正质量特性进行连续组批放行检验,则该过程对A组织而言不是特殊过程。而B组织因资源能力不足,只能够对该过程的代用质量特性进行日常连续组批放行检验,而对其真正质量特性只能定期进行抽样验证,则该过程对B组织而言是特殊过程。这种状况在现实中其实也并不鲜见。+

即使对同一个组织而言,特殊过程的存在也是动态的。一些特殊过程,当组织对验证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使一些过去只能定期进行验证的真正质量特性,可以按批进行经济的放行检验,那么这些过去的特殊过程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过程。

同一种过程,也会因顾客对产品期望的真正质量特性不同而过程的性质也不同。如,印刷业产品的胶印、烫金过程。当印制的是画册、书籍等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产品时,顾客对油墨、金箔的附着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油墨、金箔的附着力不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显现出问题来。而对附着力这一真正的质量特性,在印、烫制过程中,目前一般是无法经济和及时的实施放行检验的,只能通过型式试验验证。因此此类产品的印烫过程应是特殊过程。反之,如果印烫的是包装盒,顾客对产品印、烫的附着力要求不高,印、烫的附着力在印烫过程中也可用简易的方法随时进行放行检验,换言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显现问题。因此,这类产品的印烫过程不属于特殊过程。

需要说明是的:对真正的质量特性,亦即顾客需求的准确完整的识别,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同样,如果对识别到的真正质量特性不能,或无法经济的进行日常放行检验,则需要将真正的质量特性转换为可进行日常监控的代用质量特性,而这种转换是否准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此不赘述。

编辑本段特殊过程的控制步骤

特殊过程是指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工序)。典型的特殊过程有:焊接、热处理、电镀、涂漆、塑料、铸造、锻造、压铸、粘结等。不同的行业都能找到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过程。这种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依靠检验来验证,需要进行连续的参数监控,以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有3点:

a)程控制的严格程度应视产品类型、用途、用户要求和生产条件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应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

b)特殊过程必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任何工艺环节都应处于受控状态;

c)根据工艺特点,加强工艺方法试验验证,及时总结最佳工艺控制参数,列入工艺规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连续控制。

特殊过程的控制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1.制订制度落实责任

为了加强对控制点的管理,应制订切合本企业实际的控制点管理制度,明确控制点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规定日常工作程序和检查、验收、考核办法。

参与控制点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巡回检验员、机修员、车间质量管理员,他们应作如下分工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a)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取得一定资格;明确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和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和控制图表;做好设备工装的维护保养和点检;根据工序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质管人员报告,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b)巡检员——按检验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操作者,当好操作者质量自控的参谋并作好检查记录;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律和工序控制要求,配合做好“三自一控”活动,及时向操作者和班组长反馈工序异常的信息并向车间技术组报告重要质量信息。

c)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d)车间质量管理员——做好本车间控制点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控制点质量信息渠道,定期利用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将质量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研究纠正措施;收发记录表格和控制图表;对各类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参与对控制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参加对控制点的验收和日常检查,负责定期测定控制点工序能力;负责对异常质量波动的分析和研究纠正措施;参加工序质量审核。

2 . 建立控制点和复核

在产品投人大批量生产的初期,就应按工艺部门提出的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进行控制点的建点活动。由于每个控制点都是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组成的一个小集体,加上控制要求方法不尽相同,建立控制点是比较复杂的组织工作。应由质管部门对全体有关人员进行控制点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培训,每建立一个控制点都要由工艺部门召集有关人员交底并落实各人的工作任务。

由于工序控制文件是在正式批量生产之前编制的,其内容和要求不一定完全切合实际,工艺部门在建点初期必须认真组织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在运行3个月以后,如果认为基本可行,工艺部门可以会同质管部门逐点组织验收。

3. 信息反馈和处理

控制点的质量信息是生产现场质量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车间质量管理员集中管理。在各控制点的控制图和数据记录中,包含着许多宝贵的质量信息,车间质量员应及时收集、汇总,会同工艺人员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指导这些工序的重要依据。对突发性异常质量信息,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以便及时作出反应使控制点保持受控。

4 .检查和考核

为使控制点活动保持正常,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是十分必要的。检查可按本企业控制点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一般有:本班组组长和质量员

自查;本车间领导、质管员和技术组长抽查;巡检员结合查产品的检查;质管部门会同工艺部门组织的抽查和各级领导干部亲自组织抽查等。每次检查均应有记录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5. 控制方法的改进

控制点是工序质量审核的主要对象。通过审核可以寻求改进控制方法的途径,任何改变都必须认真验证,按规定程序由工艺部门将修改后的内容纳入质量控制文件。

编辑本段特殊过程的特点

特殊过程是通过检验和试验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的过程。

其一,“通过检验和试验”,既指对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进行了通常的检验和试验,又指通过了检验和试验即满足了通常的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其二,“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其含义是通常的检验和试验通过了,当然要判定为合格品,但不一定就是合格品,可能有加工的内部缺陷未检验和试验出来,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其三、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不一定是等同的,关键过程在现今的

ISO9000体系中已经没有要求,在我国军标中规定: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而所谓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的形成与特殊过程的判定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关键过程不一定是特殊过程,特殊过程也不一定是关键过程。

因此,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加工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

内部缺陷,故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

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起因是采用特种工艺(如焊接、电镀、热处理等)进行加工,可以说采用这些特种工艺进行加工决定了该加工过程是特殊过程。这才是特殊过程的实质。

如何进行特殊过程的确认

特殊过程的确认 提要: 1、当前,对特殊过程确认的实施和控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识别不准确,二是确认不充分。 2、特殊过程的识别是特殊过程确认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朱兰博士对质量特性的划分和9000标准的有关概念提出了特殊过程识别的三原则。 3、对特殊过程的区域应进行适当的界定,目的是方便确认。 4、应对特殊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而确认的方法对制造业而言就是对过程所输出的产品进行抽样 验证。 5、特殊过程的评审和批准准则中关键是确定过程产品需要验证的特性及合格评定水平。而如何将产品真正的质量特性准确的转换为代用质量特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6、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同样一个过程对A 组织而言是特殊过程,对B组织而言则可能不是特殊过程。特殊过程的存在是动态的,它因验证的手段、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关键词:特殊过程确认,特殊过程识别,真正质量特性,代用质量特性。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时有关于特殊过程确认的论文见诸杂志,对特殊过程的识别、控制和确认都有精到的论述,对该要素的贯彻和审核实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但应该指出,由于文章比较分散,对特殊过程的识别和确认的方式缺乏系统、充分的论述,总有意犹未尽,隔靴搔痒的感觉。多年来,在质量认证审核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仍有不少组织和审核员存在对特殊过程的识别不准确和确认不充分等问题,表现在: 1、对特殊过程识别不准确。要么要求过严,将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特殊过程的过程识别为特殊过程,为满足特殊过程控制和确认要求,人为的形成一大堆不必要的记录。要么对一些明显的特殊过程未能识别,没有按要求进行控制和确认,使过程产品留下“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才显现”、甚至顾客根本就难以觉察,即不会“显现”的“问题”。 2、存在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对已识别的特殊过程,由于未准确理解标准7.5.2中“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对这种能力应如何去证实不着要领,没有对过程实施正确和充分的确认。如:不少组织,提供的过程能力确认记录,只是对设备是否完好、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工艺文件是否受控等进行确认的记录。当这些记录表

项目管理的概念及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的概念及项目过程管理 一、项目和项目管理 ◆ 项目的意义 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 Grace说过,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茶余饭后,人们谈论最多的事情也是各种各样的项目。项目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项目管理被视为未来二十年的黄金职业也不无道理。首先,项目是解决社会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解决这一矛盾的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如商家促销、政府鼓励个人贷款消费、鼓励社会投资、加大政府投资等都属于扩大需求,这类策略是我国目前为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主要策略;另一策略就是改善供给,改善供给需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个性化服务和产品,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功能,而这类策略的采用,就要求政府和企业不断启动、完成新项目来实现,这也向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其次,项目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的一个主要业务手段。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科研成果,新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一个项目的启动、策划、实施、经营才能最终变为财富,否则,知识永远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因此,从知识到效益的转化要依赖于项目来实现,企业买专利、搞预言,最终都需要通过项目实现利润。 第三,项目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载体。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的战略目标都需要通过一个一个成功的项目来具体实现。成功的项目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利润、扩大企业的规模,而且能强化企业的品牌效应,锻炼企业的研发团队,留住企业的人才。 第四,项目是项目经理社会价值的体现。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人生是由一个个项目堆积而成的,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价值只能透过项目的成果来反映。参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本身就是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员莫大的荣誉。 ◆ 项目的概念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第二,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第三,任

顺控流程定义

第七章顺控流程定义 1简介 1.1顺控流程定义的概念 顺控流程定义工具将变电站系统中间隔设备按照设备态定义状态建立模型,通过定义间隔设备态状之间自动化转换,使间隔设备相关操作自动可靠地实现。 间隔设备态转换时,相关的遥控操作、提示、定值区号设定、查看、软压板操作,通过顺控流程定义工具实现。所有操作定义在操作票文件里,下装到顺控执行装置,方便后台监控系统可靠实现顺控流程定义操作,全自动实现定义在操作票里的顺控任务。间隔设备对应装置通过操作票文件实现了间隔的设备顺序控制的功能。这样既符合新一代综合自动化专业组态要求,又达到了新一代61850变电站不同厂家装置实现互联互通的效果。 顺控流程定义的操作票按照厂站间隔列表显示查看,并可实现间隔的操作票任务自行定义实现,在间隔操作票定义过程中,可以进行顺控流程操作票任务的定义,编辑修改和删除。 1.2操作票生成和顺控流程任务定义 顺控流程定义工具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生成新的一次或二次操作票。 对生成的操作票任务(或顺控过程)进行定义。 对操作票文件可进行下装,上传操作,可对本地操作票文件和装置操作票文件 进行版本和内容校验。 顺控流程定义工具的操作票和操作票任务流程定义为层次型的。层次体现在系统顺控

流程定义间隔的操作票,而每张操作票又可被顺控流程定义工具定义为顺序执行的任务流程。 顺控流程定义工具的任务类型主要有遥控、提示、设置定值区、检查定值区、软压板切换、其他装置遥控多种任务定义。用户需要根据顺控流程定义操作票以及操作票任务流程。 1.3操作票生成与相关操作 顺控流程定义工具生成的操作票主要完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实现间隔设备态转换的一次或二次操作票。 操作票文件的上传,下载。 间隔操作票文件版本内容校验。 间隔下各个操作票顺控流程任务定义具体察看,增删改操作。 1.4启动顺控流程定义工具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启动顺控流程定义工具。 方法一:在系统安装文件夹路径下的可执行程序bin目录下,直接双击运行可执行程序。 方法二:双击运行可执行文件,启动RCS控制台程序,然后选择开始菜单->维护工具->程序化操作定义:

特殊过程的识别及控制

特殊过程的识别及控制 特殊工序是指: 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b)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 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特殊过程是指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工序)。典型的特殊过程有:焊接、热处理、电镀、涂漆、塑料、铸造、锻造、压铸、粘结等。不同的行业都能找到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过程。这种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依靠检验来验证,需要进行连续的参数监控,以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在ISO9000标准3.4.1条款的“注3”中作出了如下定义: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些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由于特殊过程的定义是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给出,应为选用ISO 9000族标准的企业和从事质量认证工作的人员所采用。 特殊过程的识别 特殊过程的识别,是对特殊过程进行监控和确认的首要工作,关系到特殊过程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安排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以往一些教材和参考书中,对特殊过程进行举例说明时,笼统的将一些过程举例为特殊过程,如机械加工业中的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以及化工企业的化学合成等。也有的专家过去也说过:“流程性材料的生产过程几乎都是特殊过程”。这些论点被一些企业和审核员不分具体情况机械的应用,造成目前在特殊过程识别中的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应结合关于特殊过程的有关术语,结合过程产品质量特性的类型及控制方式,结合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是否会给顾客造成“问题”来识别特殊过程。 " 即:识别特殊过程的三项原则: 原则一:该过程是否形成了那些顾客要求的、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与产品真正质量特性无关的过程不是特殊过程。 例如,气体保护焊焊丝拉制过程中的热处理退火过程,顾客对保护焊丝成品要求的真正质量特性很明确,主要是化学成份和外径尺寸,对硬度和强度基本无要求。拉制过程中退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在拉制过程中的硬度,为下一步的继续拉拨作准备而已,该过程根本不形成产品的真正质量特性,因此他不应该是特殊过程。

过程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过程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过程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的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转化的条件是资源,通常包括人力、设备设施、物料和环境等资源。增值是对过程的期望,为了获得稳定和最大化的增值,组织应当对过程进行策划,建立过程绩效测量指标和过程控制方法,并持续改进和创新。 过程方法中指出: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为使组织有效运行,组织应当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过程和过程之间的联系、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和持续的改进,以增强顾客满意和过程的增值效应。 ISO9000:2000标准还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实施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有效地进行过程管理的基础方法。其中ISO9001:2000是一个最基础的标准,关注顾客满意;而ISO9004:2000是一个趋向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关注组织的绩效改进和使顾客与其它相关方满意。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各类目中,过程管理是一个与ISO9000族标准相关程度最高的类目。但需要指出的是,ISO9001中的过程管理仅仅旨在使顾客满意,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过程管理旨在所有关键利益相关方的综合满意,它是落实战略

目标和战略规划,实施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进而履行组织使命和实现组织愿景的途径和载体,它对卓越的追求,对效果、效率以及应对动态竞争环境变化的敏捷性的追求,都要高于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 过程管理PDCA循环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 1 过程策划(P)从过程类别出发,识别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从中确定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并明确过程输出的对象,即过程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确定过程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建立可测量的过程绩效目标(即过程质量要求)。基于过程要求,融合新技术和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程设计或重新设计。 2 过程实施(D)使过程人员熟悉过程设计,并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实施之。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来自顾客、供方等的信息,在过程设计的柔性范围内对过程进行及时调整。根据过程监测所得到的信息,对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应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控制过程输出(产品)的关键特性,使过程稳定受控并具有足够的过程能力。根据过程改进的成果,实施改进后的过程。

P组织过程定义IPPD

P组织过程定义I P P D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组织过程定义 OPD+ IPPD 成熟度3级的过程管理类过程域 目的 组织过程定义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护可用的组织过程资 产与工作环境标准。 IPPD 补充 适用于IPPD,组织过程定义OPD+IPPD 也包含组织规 则与指南的建立,以能使用集成团队执行工作。 业界注释 组织过程资产使整个组织有一致的过程绩效,并且提 供组织一一累积性、长期性效益的基础。(“组织过 程资产”的定义在词汇中)组织过程资产库是搜集数 据项的地方,并由组织维护,以提供组织人员及使 用。组织过程资产库搜集的数据项包括:过程与过程 组件的说明、生命周期模式的说明、过程定制指南、 过程相关的文件及数据。组织过程资产库允许全组织 共享最佳实践与学习心得,以支持组织学习与过程改 进。 引用组织标准过程,将其定义成定义的过程。而其它 组织过程资产可用来支持定义或建立已定义过程。工 作环境的标准是用来建立工作环境。 标准过程由其它过程或过程组件所组成。过程组件是 过程定义的基本单位(例如:原子),它说明一致性执 行工作的活动与工作。过程架构提供在标准过程中连 接过程组件的规则。组织标准过程可包含多个过程架 构。 (“标准过程”、“过程架构”、“子过程”与 “过程组件”的定义,请参见词汇。) 依组织过程定义过程域的建立,组织过程资产可以多 种方式组织起来。举例如下: 生命周期模式说明,可以成为组织标准过程的一 部分文件,或是独立成另一文件。 组织标准过程可以储存在组织过程资产库,或是 单独储存。 可用单一储存库储存度量及过程相关文件,或是 二者分开储存。

项目管理过程定义

4.项目整合管理 项目整合管理包括为识别、定义、组合、统一和协调各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各种过程和活动而开展的过程与活动。 4.1指定项目章程 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的过程 4.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计划,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管理计划包括经过整合的项目基准和子计划(3个基准11个子计划) 4.3指导或管理项目工作 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4.4控制项目工作 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4.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 4.6结束项目或阶段 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过程 5.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

5.1规划范围管理 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5.2收集需求 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5.3定义范围 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5.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5.5确认范围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5.6控制范围 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6.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包括为管理项目按时完成所需的各个过程 6.1规划进度管理 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6.2定义活动 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特殊过程识别及确认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的识别和确认提要:1、当前,对特殊过程确认的实施和控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识别不准确,二是确认不充分。 2、特殊过程的识别是特殊过程确认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朱兰博士对质量特性的划分和9000标准的有关概念提出了特殊过程识别的三原则。 3、对特殊过程的区域应进行适当的界定,目的是方便确认。 4、应对特殊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而确认的方法对制造业而言就是对过程所输出的产品进行抽样验证。 5、特殊过程的评审和批准准则中关键是确定过程产品需要验证的特性及合格评定水平。而如何将产品真正的质量特性准确的转换为代用质量特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6、不能简单的说某过程是不是特殊过程,同样一个过程对A组织而言是特殊过程,对B组织而言则可能不是特殊过程。特殊过程的存在是动态的,它因验证的手段、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关键词:特殊过程确认,特殊过程识别,真正质量特性,代用质量特性。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时有关于特殊过程确认的论文见诸杂志,对特殊过程的识别、控制和确认都有精到的论述,对该要素的贯彻和审核实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但应该指出,由于文章比较分散,对特殊过程的识别和确认的方式缺乏系统、充分的论述,总有意犹未尽,隔靴搔痒的感觉。多年来,在质量认证审核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仍有不少组织和审核员存在对特殊过程的识别不准确和确认不充分等问题,表现在: 1、对特殊过程识别不准确。要么要求过严,将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特殊过程的过程识别为特殊过程,为满足特殊过程控制和确认要求,人为的形成一大堆不必要的记录。要么对一些明显的特殊过程未能识别,没有按要求进行控制和确认,使过程产品留下“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才显现”、甚至顾客根本就难以觉察,即不会“显现”的“问题”。 2、存在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对已识别的特殊过程,由于未准确理解标准7.5.2中“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对这种能力应如何去证实不着要领,没有对过程实施正确和充分的确认。如:不少组织,提供的过程能力确认记录,只是对设备是否完好、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工艺文件是否受控等进行确认的记录。当这些记录表明上述各方面符合有关要求,而并未对过程是否具有“实现结果的能力”进行证实,也就认为该特殊过程能力充分,并且审核员也予以认可。这种不着要领的确认,也同样会使特殊过程产品留下不易发现的缺陷。 笔者感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这一重要要素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对如何识别和有效实施该要素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二、关于特殊过程的识别。1、关于两种类型的质量特性。 过程的结果,亦即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策划的结果,是判断过程是否增值或是否有效的唯一手段,而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策划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进行测量而实施的。对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朱兰博士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正的质量特性,他直接真实的反映了顾客明示或隐含的要求,如:基础化工产品的有效含量及杂质残留量,又如铁合金的化学成份、杂质含量、粒度,以及汽车减振弹簧的使用寿命、舒适性等。 另一类质量特性叫代用质量特性,他们间接的虚拟的反映了顾客一般来说是隐含的质量需求或期望,如汽车减振弹簧的真正质量特性是使用寿命、舒适性。这些真正质量特性难以经济和及时的进行检测,通常也不会在产品的出厂检验标准中明示,而是用疲劳寿命、刚性等特

案例研究方法定义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定义 二、从研究范式来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时当地正在进行的现象,研究现象与其所处的情境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来看,案例研究要根据理论假设来引导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依靠多个资料来源,通过三角互证的方式,最后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不只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也不仅仅起到研究设计的作用,而是一种全面而完整的研究方法。 三、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教育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名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某一教育制度、政策或某一教育事件等。( 又称为“个案研究”) 四、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分类 五、在决定采用某种研究方法之前所必须考虑的三个条件是:(1)该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的烈性是什么;(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事件的控制程度如何;(3)研究的重心是当前发生的事,或者是过去发生的事。(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资料来源:COSMOS公司)1 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需要对研究 过程进行控制研究焦点是否集中在当前问题 实验法怎么样、为什么需要是 调查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 档案分析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否历史分析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否 案例研究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是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的范围是:(1)研究“怎么样” 或“为什么” 的问题;(2)在研究者对事件没有控制或控制极少的情况下;(3)研究的问题聚焦在现实问题时。根据研究目的,案例研究可以分为“解释性” 的案例研究、“探究性” 的案例研究和“描述性”的案例研究。解释性的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从而对抽象问题提供说明,最后进一步精炼理论、检验理论。探究性的案例研究是指通过深入了解特定案例的特殊性或个别性,从而提出理论假设。描述性的案例研究是指深入描述案例的脉络和细节,提供描述性的素

过程和子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精)

实习六 过程和子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地点:计算机实验室。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 实习时间:90分钟 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 学生分组:每三人为一组。每名教师负责七个组的指导。 实习目的: 1、 掌握自定义函数过程和子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 掌握形参和实参的对应关系. 3、 掌握值传递和地址的传递方式. 4、 掌握变量、函娄和过程的作用域. 5、 掌握递归概念和使用方法. 熟悉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 实验6.1 编一子过程ProcMin,求一维数组a 中的最不值,子过程的形参自己确定. 主调程序随机产生10个-300~-400之间的整数,调用ProcMin 子过程,显示 最小值. 实验6.2 编一函数Max(a( )),求一维数组a 中的最大值.主调程序随机产生10个 100~200之间的数,调用Max 函数,显示最大值. 实验6.3 编一个函数过程MySin(x),求 MySin(x)=()()!121...! 7!5!31121753--++-+---n x x x x x n n 当第n 项的精度小于510-时结束计算,x 为弧度.主要程序同时调用MySin 和内

部函数Sin,进行验证. 【提示】 关键是找部分级数和的通项,通项表示如下: ))2()1/((12+?+???-=+i i x x T T i i ......7,5,3,1=i 实验6.4编一个函数过程HtoD(H),将十六进制字符串H 转换成十进制数.主调程序 调用HorD 函数,再调用内部函数Hex(number)进行逆向验证. 实验6.5 参阅教篇例6.2,编一个子过程DeleStr(s1,s2),将字符串s1中出现s2子字 符串删去,结果还是存放在s1中. 例如:s1=”12345678AAABBDFG12345” s2=”234” 结果:s1=”15678AAABBDFG15” 【提示】 解决此题的方法有以下要点: (1) 在s1字符串中找s2的子字符串,可利用lnStr()函数,要考虑到s1中可能存在多个或不存在s2字符串,用Do While Instr(s1,s2)﹥0循环结构来实现. 若在s1中找到s2的子字符串,首先要确定s1字符串的长度,因s1字符串在进行多次删除时,长度在变化..然后通过Left() 、Mid() 或Rigth()函数的调用达到删除s1中存在的s2字符串. 实验6.6 编一函数过程MaxLength(s),在已知的字符串s 中,找出最长的单词.假定 字符s 内只含有字母和空格,空格发隔不同的单词.程序运行界面如图2.6.1 所示

PMP自习——47个过程组定义

PMP自习笔记——47个过程组定义 4.整合(6): 4.1.制定项目章程(启动):是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的过程。主要作用是明确定义项目开始和项目边界,确立项目的正式地位,以及高级管理层直述他们对项目的支持。 4.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规划):是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项目,并把他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主要作用是生成一份核心文件,作为所有项目工作的依据。 4.3.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执行):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对项目工作提供全面管理。 4.4.监控项目管理(监控):是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主要作用是让干系人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已采取的步骤,以及对预算、进度和范围的预测。 4.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监控):是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该过程审查所有针对项目文件、可交付成果、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请求,并批准或否决这些变更。主要作用是从整合的角度考虑记录在案的项目变更,从而降低因未考虑变更对整个项目目标或计划的影响而产生的项目风险。 4.6.结束项目或阶段(收尾):是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过程。主要作用是总结经验教训,正式结束项目工作,为开展新工作而释放组织资源。 5.范围(6): 5.1.规划范围管理(规划):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5.2.收集需求(规划):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主要作用是为定义和管理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奠定基础。 5.3.定义范围(规划):是制定项目和产品项目描述的过程。主要作用是明确所收集的需求哪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哪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项目、服务或成果的边界。 5.4.创建WBS(规划):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对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

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概念和应用的指南

2000年 版ISO 9000标准介绍和支持文集: 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概念和应用的指南 1 Our ref ISO/TC 176/SC 2秘书处 日期: 2004年5月13 日 2000年版ISO 9000标准介绍和支持文集: 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概念和应用的指南 相关的ISO 9001:2000 and ISO 9004:2000, ISO/TC 176/SC 2已出版了一些指南模块: N524 –ISO 9001:2000 条款 1.2 '应用'指南; N525 –ISO 9001:2000文件要求指南; N526 –ISO 9001:2000 and ISO 9004:2000术语指南_1); N544 –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概念和应用的指南; N630 –'外包过程'指南。 (1) 此模块与ISO/TC 176/SC1/WG2共同完成。ISO/TC 176/SC1负责完成 IS 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上述文件组成ISO/TC 176/SC 2 '2000年版ISO 9000标准介绍和支持文集。 来自标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将被用于决定该模块增加或修订。 ISO 9000标准的模块和进一步信息可在此下载: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8529730.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8529730.html,/iso-tc176-sc2 C Corrie for BSI Secretariat ISO/TC 176/SC 2 文件号: ISO/TC 176/SC 2/N 544R2(r)

1) 1) 引言 关键词: 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 内容 1. 引言 (2) 2. 什么是过程? (3) 3. 过程的种类 (4) 4. 过程方法理解 (4) 5. 过程方法实施 (6) 5.1 识别组织的过程(管理的系统方法) (6) 5.2 过程策划 (8) 5.3过程的实施和测量 (11) 5.4 过程的分析 (11) 5.5. 过程的纠正措施和改进 (11) 1. 引言 本指南文件提供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族的“过程方法”的概念、意图和应用理解。本指南可作为任何管理体系应用过程方法的指南,而不论其组织类型和规 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体系: - 环境 (ISO 14000 标准族); - 职业健康和安全; - 业务风险; - 社会责任。 本指南文件目的也在于推行过程描述和与过程应用相关的术语的统一途径。 过程方法的目的是增强组织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过程方法的益处: ?综合和协调所有过程以利实现策划的结果; ?集中努力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能力; ?为顾客和其它受益方提供对组织持续业绩的信心; ?组织运作的透明性; ?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 ?改进的、一致的和可预测的结果; ?提供专注的和有优先顺序的改进动力的机会; ?激励全员参与和职责分明。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文档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的概念和使用指南

最新国际质量管理文件 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的概念和使用指南 1 引言 本文件为理解“过程方法”的概念、意图及其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应用提供指南。本指南也可用于其他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不论组织的类型和规模如何。 本指南的目的是推动描述过程的方法的一致性,并使用与过程有关的术语。 过程方法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在实现规定的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和效率。 过程方法的好处有: ?对过程进行排列和整合,使策划的结果得以实现; ?能够在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上下功夫; ?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提供组织一致性业绩方面的信任; ?组织内运作的透明性; ?通过有效使用资源,降低费用,缩短周期; ?获得不断改进的、一致的和可预料的结果; ?为受关注的和需优先安排的改进活动提供机会; ?鼓励人员参与,并说明其职责。 2 什么是过程? “过程”可以定义为“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配置资源,如人员和材料。图1所示为通用的过程。

与其他方法相比,过程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对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的职能层次间的接口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第4章中详细说明)。 输入和预期的输出可以是有形的(如设备、材料和元器件)或无形的(如能量或信息)。输出也可能是非预期的,如废料或污染。 每一个过程都有顾客和受过程影响的其他相关方(他们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他们根据其需求和期望规定所需要的输出。 应通过系统进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提供有关过程业绩的信息,并确定纠正措施或改进的需求。 所有过程都应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要规定所有过程都增值,与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可通过内部和外部评审过程予以评审。 3 过程的类型 可规定以下类型的过程 ——组织的管理过程。包括与战略策划、制定方针、建立目标、提供沟通、确保获得所需的资源和管理评审有关的过程。 ——资源管理过程。包括为组织的管理、实现、测量过程提供所需资源的所有过程。 ——实现过程。包括提供组织预期输出的所有过程。 ——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包括测量和收集业绩分析及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的数据的那些过程,如测量、监视和审核过程,纠正和预防措施,它们是管理、资源管理和实现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过程方法的理解 过程方法是一种对如何使活动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有力方法。

过程方法汇总

第二章:过程方法 1. 过程的基本概念: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 备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组织中的过程只有在受控条件下策划与执行,才具有价值; 1.1 过程基本单元: 资源管理 例1:培训过程 培训资源管理 输入:学员输出:学员 1.2 乌龟图 1.2.1 对各单一过程进行分析,建议采用IATF 推荐之“乌龟图”

1.2.2 乌龟图填写说明: 例3:用乌龟图法分析“进料检验过程”

2、过程分类 过程主要分为:管理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支持性过程 输 出 2.1 顾客导向过程 2.1.1 “顾客导向过程”说明: ? 任何与组织及其顾客的接口直接相关的过程; ? 实现顾客满意的过程; ? 以顾客要求作为输入至以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满意)作为输出过程; 2.1.2 顾客导向过程的基本模式 管 理 过 程 支 持 性 过 程

图2: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2002模型 备注: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客户要求作为输入,客户满意作为输出目的的模型。 2.1.3 顾客导向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备注:“章鱼图“图示了由顾客到组织的直接输入和导致的由组织到顾客的直接输出的模型。其数目是用来示范组织/顾客接口的多重性。

2.1.4 IATF建议的顾客导向过程清单 ?市场分析/顾客要求 ?投标 ?订单/要求 ?产品和过程设计 ?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 ?产品生产 ?交付 ?支付 ?担保/服务 ?销售/顾客反馈 2.2 支持性过程 2.2.1 “支持性过程”说明: ?每个关键过程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支持过程来补充 ?支持过程一般都有内部顾客和供方 ?提供资源或能力以保证顾客导向过程得以执行的过程 ?支持性过程如:培训过程、文件控制过程、设备管理过程…… 2.2.2 “支持性过程”基本模式 备注:一个客户导向过程COP或一个主要过程的支持性过程可以通过此COP的乌龟图或运作流程图来寻找!

项目管理过程定义

说明: 1.修订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 2.修订内容中简要记录每次修订涉及的章节及内容。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定义、术语及说明 (3) 4. 主要角色与职责 (3) 5. 入口准则 (4) 6. 输入 (4) 7. 活动 (5) 7.1. 流程图 (5) 7.2. 工作流程 (7) 7.2.1. 项目策划 (7) 7.2.2. 敏捷迭代 (9) 7.2.3. 里程碑评审 (11) 8. 输出 (12) 9. 出口准则 (12) 10. 本过程裁剪规定 (12) 附录1 项目整体估算细则(功能类比估算法) (13) 附录2 迭代任务估算细则 (15) 附录3项目数据管理规程 (18) 附录4禅道迭代建立细则 (19) 附录5迭代中任务贴条细则 (20)

1.目的 本文档用于指导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涵盖了项目 策划、迭代过程管理、项目监控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普信恒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部所有软件项目. 3.定义、术语及说明 ?迭代:敏捷过程术语.指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逼近 所需的项目目标。 ?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工程师) 4.主要角色与职责 流程中的主要活动采用RACI模型对涉及的角色及其职责进 行描述,其中: ?R(Responsible)代表执行:负责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角 色。 ?A(Accountable)代表责任:对任务负全责的角色. ?C(Consulted)代表商议:在任务实施前或实施中提供指定性 意见的人员。 ?I(Informed)代表告知:及时被通知结果的人员,不必向其

项目过程管理

第二讲项目过程管理 一、各小组交流总结上次实训结果(30′) 各小组对于“校庆项目”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内容进行交流,然后,老师总结 二、案例导入(45′) 通过案例“一间浴室开设的论证”(详见课件)逐步展开项目的论证过程,然后由各小组总结项目论证所包括的内容。 三、知识点讲解(45′) 在上述项目论证过程的基础上补充项目过程的其它内容,形成完整的项目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概念阶段 1一般机会研究 1.1一般机会研究的概念 一般机会研究室研究项目机会选择的最初阶段是项目投资者或经营者通过占有大量信息,并经分析比较,从错综纷繁的事务中鉴别发展机会,最终形成确切的项目发展方向或投资领域的过程(或称项目意向)。 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的纲要,一般机会研究通常需要做地区研究,部门研究和一资源为基础的研究。 1.2一般机会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般机会研究是一种全方位的搜索过,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具体为: 1) 地区研究:即通过分析说出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口,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地区进出口结构等状况,选择投资或发展方向。 2) 部门研究:即通过分析部门特征,经营者或投资者所出部门(或行业)的地位作用,增长情况能否做出扩展等进行项目的方向性选择。 3) 资源研究:即通过分析资源分布状况,资源储量,可利用成度,以利用状况,利用的限制条件等信息,寻找项目机会。 1.3一般机会研究的依据 一般机会研究所作的地区,部门,资源三个方面的研究需要有下列信息及数据的支持: ---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预测 ---地区社会发展现状及预测 ---地区资源状况及数量显示 ---有关法律法规 ---部门发展情况及增长率 ---进出口结构及趋势分析等等 1.4一般机会研究运用的方法 1) 要素分层法:即一般机会研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列出,并区分类别,对各要素重要程度给出权重,并通过评分的方法找出关键要素,并确定项目方向。 2) 连乘评分法:针对影响机会的要素评分后,将评分结果以连乘的形式计算出最后结果,便于决策和选择。 1.5一般机会研究提供的结果 一般机会选择最终将为决策者提出可供选择的项目发展方向和投资领域,其成果形式通常为机会研究报告。 2、特定项目机会研究 2.1特定项目机会研究的概念 特定项目机会研究是在一般机会研究已经确定了项目发展方向或领域后,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经方案筛选,将项目发展方向或投资领域转变为概括的项目提案或项目建议。与一般机会研究相比较,特定项目机会选择更深入、更具体。 2.2特定项目机会研究的主要内容 1)市场研究 对已选定的项目领域或投资方向中若干项目意向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通常不仅要做市场需求预测,还需做市场供应预测;同时还要概略了解项目意向相关需求。例如,若确定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就需要分析

P组织过程定义+PP

组织过程定义 OPD+ IPPD 成熟度3级的过程管理类过程域 目的 组织过程定义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护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与工作环境标准。 IPPD 补充 适用于IPPD,组织过程定义OPD+IPPD 也包含组织规则与指南的建立,以能使用集成团队执行工作。业界注释 组织过程资产使整个组织有一致的过程绩效,并且提供组织一一累积性、长期性效益的基础。(“组织过程资产”的定义在词汇中)组织过程资产库是搜集数据项的地方,并由组织维护,以提供组织人员及使用。组织过程资产库搜集的数据项包括:过程与过程组件的说明、生命周期模式的说明、过程定制指南、过程相关的文件及数据。组织过程资产库允许全组织共享最佳实践与学习心得,以支持组织学习与过程改进。 引用组织标准过程,将其定义成定义的过程。而其它组织过程资产可用来支持定义或建立已定义过程。工作环境的标准是用来建立工作环境。 标准过程由其它过程或过程组件所组成。过程组件是过程定义的基本单位(例如:原子),它说明一致性执行工作的活动与工作。过程架构提供在标准过程中连接过程组件的规则。组织标准过程可包含多个过程架构。 (“标准过程”、“过程架构”、“子过程”与“过程组件”的定义,请参见词汇。) 依组织过程定义过程域的建立,组织过程资产可以多种方式组织起来。 举例如下: 生命周期模式说明,可以成为组织标准过程的一部分文件,或是独 立成另一文件。 组织标准过程可以储存在组织过程资产库,或是单独储存。 可用单一储存库储存度量及过程相关文件,或是二者分开储存。 相关过程域 有关组织过程相关的事项,请参考组织过程专注过程域,以获得更多的 信息。 特定目标及实践摘要 SG 1 建立组织过程资产 SP 建立标准过程 SP 建立生命周期模式说明 SP 建立定制准则及指南 SP 建立组织度量储存库 SP 建立组织过程资产库 SP 建立工作环境标准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