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生理学简答

运动生理学简答

运动生理学
绪论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 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生殖
同化过程:将从外环境摄取的物质,进行合成、转化为自身物质的过程。
异化过程:相反
①新陈代谢:这种机体组织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②兴奋性: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即为兴奋性。
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
③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有兴奋性。
④适应性:即生物体所具有的那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第二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特点:快速而准确
2、 体液调节的基本特点:缓慢、持久而弥散
3、 自身调节:
4、 生物节律
第三节 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四节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研究法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人体内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平滑肌, 心肌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原纤维(粗肌丝、细肌丝)——〉肌细胞(肌纤维)——〉肌内膜——〉肌束——〉肌外膜——〉肌肉
1、 肌原纤维由暗带(A带)和明带(I带)呈交替规则排列
2、 肌小节:即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机构和功能单位
3、 每根粗肌丝周围被六根细肌丝包围
4、 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是:粗蛋白质肌丝(肌球蛋白或肌凝蛋白),细蛋白质肌丝(肌动蛋白或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 动作电位(Na离子平衡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 静息电位(K离子平衡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又称跨膜电位,膜电位。
3、 静息电位产生原理:可用离子学说来解释。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K离子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K离子由内向外流动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平衡,达到电位平衡
4、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静息相,去极相,复极相
5、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Na离子从外进入细胞膜内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
6、 动作电位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两种电位变化或

者去极相和复极相两个相,一般所指的动作电位即为锋电位。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1、 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A带不变,H带和I带变窄)
2、 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肌质网释放Ca离子至肌浆中引起收缩
3、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其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膜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Ca离子的再回收
第四节 骨骼肌特性
1、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2弹性,○3粘滞性
2、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2收缩性
3、 骨骼肌的兴奋条件:①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②刺激的作用时间,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第五节 骨骼肌的收缩
1、 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等动收缩。
2、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又叫等张收缩或动力性或时相性收缩
3、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使其长度不变,又叫静力收缩,不做功。如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里的站桩
4、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时同时被拉长,又叫退让工作或离心工作,下坡跑,下楼梯,搬运重物,做负功
5、 等动收缩:在每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等速收缩)。如自由泳的划水动作,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6、 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①力量: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速度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
②肌电:在等速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在负荷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的肌肉张力较向心收缩低。
③代谢:在输出功率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耗能低于向心收缩,而且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其他生理指标也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痛: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疼
7、 根据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8、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分为运动性运动单位(快肌)和紧张性运动单位(慢肌)
9、 运动单位的动员MUL: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又叫运动单位募集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肌纤维类型划分:
1、根据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慢肌纤维
2、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快缩,糖孝解型。慢缩,氧化型
3、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快缩白,快缩红,慢缩红
4、布如克斯:I型,II型,IIa,IIb,IIc三个亚型
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1、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的收缩蛋白比较多;快肌纤维的肌浆网比较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慢肌纤维还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因而导致慢肌纤维通常呈红色,慢肌纤维还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体积较大。在神经支配上,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且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而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传导速度快。
2、 生理学特征:
3、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收缩速度快,慢肌收缩速度慢。
4、 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肌肉收缩的力量与单个肌纤维的直径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有关。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均大于慢肌纤维百分比较高的肌肉
5、 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这是因为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线粒体中的有氧代谢酶活性较高,肌红蛋白含量也比较丰富,毛细血管网较发达,因而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
6、快肌易疲劳,快肌纤维含有较丰富的葡萄糖酵解酶,有氧代谢能力低,而无氧酵解能力较高,在收缩时所需的能量大都来自无氧代谢,从而引起乳酸大量积累,导致肌肉疲劳。
7、代谢特征:快肌纤维中的无氧代谢酶活性高于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的有氧代谢酶活性低于慢肌纤维
运动是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以较低运动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而运动强度较大时,而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8、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从事运动强度大、时间短的运动项目,快肌纤维百分比较大;从事耐力运动项目,慢肌纤维百分比较大
9、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特征发生较大变化,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酶活性改变。
10、肌电的研究与应用: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利用肌电评价肌力。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1、 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2、 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无纤维蛋白原,后者则有
4、 体液: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
5、 内环境: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

境。
6、 血液的功能:○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7、 血液的理化特性:颜色和比重,全血液的比重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含量。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血压和血流速度都有一定影响)。渗透压/渗透吸水力: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
8、 渗透: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血液的渗透压一般是指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血浆的主要渗透压,由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胶体包括各种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可以防止过多水分子渗透出毛细血管外,对水分子出入毛细血管起着调节作用)
9、 等渗溶液:以血浆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如0.9%NaCl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
10、溶血:在低渗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引起膨胀,最终红细胞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称为溶血。(高渗发生皱缩,低渗发生膨胀)。
11、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能够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的范围为6.9—7.8。血液中的缓冲对以血浆中的H2CO3与NaHCO3这一对缓冲对最为重要,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比值是20/1
12、碱储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通常以100ml血浆中的NaHCO3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1、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
2、 血量分为循环血量(大部分都在血管中流动)和贮存血量(一部分血量在肝、肺、腹腔静脉以下以及下静脉丛,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
3、 血容量:即人体循环血量的总量。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1、 红细胞在正常成年男子450万----550万个/mm3,平均为500万个/mm3。;女子380万---460万个/mm3,平均为420万个/mm3
2、 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即红细胞在血液的推动下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发生变形,回到大血管时又恢复原形。这一特性称为~~~~。
3、 红细胞的功能:①运输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②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4、 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数量变化与运动的种类,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5、 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是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主要由于是血液更新分布(从储备血量向循环血量的转移)。
6、 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P62 可能下降
7、 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和血粘度可以作为评定耐力运动员机能的参考指标。
8、 运动对红细

胞流变性的影响 P63 可能提高
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 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数为4000---10000个/mm3
2、 肌动白细胞增多:把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为~~~~。
3、 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运动停止后,其会增加,与运动强度、负荷有关
4、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白细胞恢复速度越慢。
5、 白细胞的机能:①渗出性,②变形运动,③化学趋向性,④吞噬活动,⑤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6、 血小板的1/3存在于脾脏中。
7、 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个/mm3
8、 血小板的特性:粘着,聚集,收缩,释放反映,吸附等特性
9、 血小板的机能:①促进止血,②加速凝血,③纤维蛋白的溶解
10、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平均容积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运动后,血小板的粘附率和最大聚集率有明显增加。
第四节 运动对PH值的影响 P68
1、 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暂时性的贫血现象。
2、 运动性贫血的原因:①红细胞破坏增多,②蛋白质补充不足,③由于缺铁而引起贫血
第三章 循环机能
1、 心脏除循环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可合成和分泌心钠素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多肽。
2、 泵血功能主要由心肌较厚的心室来完成。
3、 心肌的生理特性:①自动节律性,②传导性,③兴奋性,④收缩性(机械特性)
4、 心室肌一般不表现自动节律性,但具有较强的收缩功能。窦房结和房室束有自动节律性但无收缩性。
5、 自动节律性: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的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6、 传导性: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
7、 兴奋性: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8、 收缩性:有以下特点:①对细胞外液的Ca离子浓度有明显的依赖,②“全或无”的同步收缩,③不发生强直收缩
9、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有关。
10、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60---100次/分
11、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始收缩时听到的,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的,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始舒张听到的,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的。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12、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所产生的电

变化;P—R波(P---Q)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的时间;QRS:表示左右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S---T: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Q—T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意义:心电图仅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心脏泵功能评定:
1、 心输出量: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2、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正常成人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
3、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x100%,健康成年人,静息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4、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x心率
5、 心指数:习惯上把空腹、安静状态下的,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6、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①心率和每搏输出量,②心肌收缩力,③静脉回流量。
7、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第三节 血管生理
1、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2、 动脉血压的形成:在有足够的血液充满血管的前提下;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
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舒张压(60—80mmhg),收缩压(100—120mmhg)。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1、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调节,前者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后者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第五节 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①窦性心动徐缓(40—60次),②运动性心脏增大(静力和力量性运动,以心肌增厚为主。耐力性运动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③心血管机能的改善(动员快,运动中较稳定,恢复快)。
第四章 呼吸
1、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 呼吸过程:○1外呼吸(在肺部进行的血液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运输(通过血液循环使血液经过肺时,获得的氧运送到组织,将氧释放供组织代谢需要,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再运送到肺部,最后排出体外),○3内呼吸(血液通过组织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1、 平静时吸气动作是由于膈肌收缩和肋间外肌收缩形成的
2、 肺通

气的动力:原动力(呼吸肌收缩完成呼吸运动),直接动力(大气压和肺内压所产生的压差)
3、 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非弹性阻力(是气流通过呼吸道时的摩擦阻力以及呼吸时器官移动所遇到的阻力)
4、 肺内压:即肺泡内的压力。
5、 胸内压:是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又称胸内负压。
肺的通气机能:
1、 潮气量(呼吸深度):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 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男子3500---4000ml,女性2500---3500ml
3、 肺通气机能的指标:①肺活量,②连续肺活量(连续测五次肺活量,可以简单、快速的判断呼吸肌的疲劳及身体的机能状况),③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是评定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④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可以测定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4、 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5、 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肺换气,组织换气时,二氧化碳和氧气都要通过物理弥散方式才能完成。述血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呼吸的影响:当浓度的 Pco2是维持呼吸运动的重要生理性刺激。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当Pco2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作用到延髓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②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H+敏感。其周围的细胞外也是脑脊液,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对H+和HCO-3相对不通透,而CO2却很易通过。当血液中Pco2升高时,CO2通过上述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其中的H2O结合成HCO-3,随即解离出H+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在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延髓呼吸中枢神经元兴奋,而增强呼吸。
1、 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
2、 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方式是理化扩散
3、 血液运输气体有两种方式:小部分是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大部分是以化合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
4、 血液的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与氧气结合的最大量称为~~~~。
5、 氧含量:每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量。
6、 氧离曲线(或称HbO2解离曲线):是表示Po2 与Hb结合o2 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 的结合量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的,这条曲线呈“S”型。“S”型曲

线上段的重要意义:当Po2在60—100mmhg时,坡度不大,形式平坦,这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对人体的肺换气有利);“S”型曲线下段的重要意义:当Po2低于60mmhg时,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Po2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这种肌肉活动,保证供氧都很有利(对组织换气有利)。
7、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血液中PCO2上升,PH下降,体温上升以及红细胞中糖消解产物增多,都使Hb对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更多的氧气,反之,血液的Po2上升,PH上升,温度下降,和红细胞中糖消解产物减少,使Hb对氧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氧。
8、 氧利用率:每100ml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量)/动脉血氧总量x100%
9、 氧脉搏:心脏每次波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
10、二氧化碳的运输:除物理溶解外,①一种还通过与血红蛋白的结合,②另一种是通过于血液中的Na离子,K离子结合,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主要以碳酸根离子形式运输,碳酸根离子在血浆中形成碳酸氢钠,在红细胞中形成碳酸氢钾,随血液循环运送至肺部。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 调节呼吸运动的主要中枢在延髓和脑桥。
2、 节律性呼吸是脑桥和延髓通过膈神经和肋间神经调节的。
第五节 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
有:①减少呼吸道阻力;②节制呼吸频率,加大呼吸深度,提高肺泡通气量;③呼吸方法适应于技术动作变换的需要;④合理运用憋气。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1、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进行分解,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2、 吸收: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 消化包括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两种形式。
4、 小肠内的物理性消化:三种形式:蠕动,分节运动(肠环形肌有自动节律收缩,同一时间内肠环形肌同时收缩,将肠内食糜分成许多节。数秒钟内每节中间部位的环形肌又收缩,原来收缩处宽息,,食糜重新分割成节,如此不断的交替进行。),摆动
5、 大肠不进行重要的消化,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当回盲瓣舒张时,小肠内蠕动进入大肠。
6、 小肠是消化管吸收消化产物的主要部位。
7、 肝脏的机能:①肝脏能生成胆汁,保证脂肪吸收;○2肝脏在维持血糖恒定方面有重要作用;○3肝脏有合成各种蛋白质的机能;○4肝脏的解毒作用。
8、 ATP是肌肉运动的直接能源,(人体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于ATP的分解)
9、 氧热价: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中,每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

为~~~。
1、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2、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和摄氏20度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3、ATP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1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ATP是高能化合物中最重要的,释放的能量可供细胞做功;○2乳酸系统(是糖在无氧条件进行消解的过程);○3有氧系统(在氧供应充分条件下,糖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腋窝温度)平均为36.8摄氏度
5、产热过程:安静时以内脏产热较高,运动时骨骼肌产热为主。
6、散热过程:有四个途径,○1绝大部分热量由皮肤散发;○2小部分由呼吸道蒸发散热;○3少量的热量用来加热吸入的冷空气或冷饮冷食;○4随粪便的排泄而散热。
7、皮肤散热四种方式:○1辐射;○2传导;○3对流;○4蒸发。
8、运动时体温的变化和调节:运动时人体温度的适度升高对运动时有利的,因为适当的升高体温,可以○1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减小肌肉的粘滞性,使肌肉收缩速度加快,○3提高肌肉组织中血液速度和血流量,○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加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速度。这些变化都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9、人体活动最佳温度为37.2度,而肌肉的温度为38度
10、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0mg%
第六章 肾脏的机能
1、 排泄:指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排泄的四个途径:○1从呼吸器官排出;○2从消化道排出;○3从皮肤排出;○4从肾脏排出。
3、 肾脏的血液循环的特点:是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4、 尿的生成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包括三个环节:○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5、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主要因素:○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2有效滤过压;○3肾血浆流量;
6、 肾脏机能:○1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通过排氢保鈉)中的作用;○2肾脏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7、 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

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8、 运动性蛋白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1、 激素:人体有些腺体或组织细胞能分泌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2、 激素分类:两类,○1非类固醇激素;○2类固醇激素
3、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生物信息传递;○2相对特异性;○3高效能生物放大;○4颉顽与协同作用。
4、 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2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强糖的利用,对脂肪代谢有允许作用)。
5、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缺乏时出现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的呆小症;○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第八章 感觉和神经机能
第一节 感觉器官
1、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机体内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统称为本体感受器。
2、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3、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2换能作用;○3编码作用;○4适应现象。
4、 感觉信息的传导:○1特异性传入系统及其作用,从有机体个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除嗅觉外,都要通过丘脑交换神经元,再由丘脑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到达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引起特异的感觉。作用:除引起特异的感觉之外,并能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2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及其作用,其作用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对保持机体觉醒有重要作用,但不产生特定的感觉。
5、 视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意义:当强光刺激视网膜感受细胞后,瞳孔缩小,以防止强光对视网膜的刺激;相反,在暗环境中瞳孔会反射性扩大。
6、 眼的感光机能:视网膜上存在视锥细胞(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凹处,能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能看清物体表面的细节与轮廓,有很强的空间分辨能力)和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分,对光敏感度高,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
7、 视野: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单眼不动,注视前方所能看到的最大范围。
8、 本体感受器:肌梭的结构和机能,肌梭和梭外纤维是“并联”的,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

刺激的特殊感受器。腱梭,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感受张力的感受器。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1、 突触的结构: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4相对不疲劳性
3、 反射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它是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每种反射的中枢部分称为~~~~。
4、 兴奋通过反射中枢的特征:○1单向传导;○2中枢延搁;○3兴奋的总和;○4兴奋的后作用;○5兴奋的扩散;○6兴奋的节律转化。
5、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同时诱导和相继诱导。
6、 交互抑制:某一中枢兴奋时,在功能上与它相对抗的中枢便发生抑制。
7、 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可分为: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所产生的紧张性收缩。
8、 牵张反射的反射特点:反应器和效应器存在于同一块肌肉中。
9、 姿势反射:动物和人为了维持身体基本姿势而发生肌肉张力的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减弱。
1、 反正反射:人体或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2、 小脑的机能:○1维持身体平衡;○2调解肌紧张;○3协调随意动作的能力。
3、 调节内脏的自主性神经的机能特点:○1灵活性低,兴奋与抑制转换需要较长时间;○2兴奋传导的速度较慢;○3兴奋传导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
4、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异同:不同点:○1前者是遗传的,先天的,种族所有的,任何条件下发生,固定的神经联系,大脑皮质下部位可实现。○2后者是后天的,个体的,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暂时的神经联系,高等动物主要通过大脑皮质实现。相同点:都是反射活动;都是完整的反射弧。
5、 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1大脑皮质必须处于良性兴奋状态;○2条件刺激要在非条件刺激之前出现,并且两者必须结合一段时间;○3条件反射的建立快慢同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
6、 非条件抑制包括:○1外抑制(由于引起条件反射抑制的刺激在条件反射中枢以外);○2超限抑制(由于过强或过长的刺激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工作承受能力,为防止皮质细胞受损害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
7、 条件抑制包括:○1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2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初期,一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效应,而对其不进行强化,而对条件刺激进一步强化所产生抑制,称为~~~。);○3延缓抑制(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给予条件刺激后,在间隔一定时间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如此反复多次以后,便形成~~~~~。
8、 动力定型:大脑皮质对一系列固定形式的刺激,能够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的现象。
9、 两个信号系统:一类是现实的具体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是现实的抽象的信号,对……..
第九章 运动机能
1、 运动技能: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指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
2、 运动技能分为:○1闭式(特点:完成动作时不受外界影响;运动结构多为周期性和重复动作;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多为单人项目)和○2开式(受外界影响;表现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由多分析器参与;对抗性项目)。开式比闭式复杂。
3、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4、 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5、 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的、有规律的和有严格时间间隔的兴奋与抑制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大脑皮质机能的这种系统性叫~~~~。
6、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过程有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四个阶段。○1泛化过程:大脑皮质中的兴奋和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此时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教师应抓主要环节。○2分化过程:此时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有泛化阶段进入分化阶段,此时动作能顺利地、连贯的完成,此时教师应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作。○3巩固过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4动作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7、 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影响因素有:○1动机,○2反馈,○3训练水平,○4大脑皮质机能状态,○5感觉机能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 需氧量: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正常成人安静时需

要量约为250ml/每分
2、 运动时总需氧量的大小与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关。
3、 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4、 氧亏: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要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
5、 运动后过量氧耗:将运动后恢复期偿还运动中氧亏及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
6、 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1体温升高;○2儿茶酚胺的影响;○3磷酸肌酸得再合成;○4钙离子的作用;○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7、 有氧工作:是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8、 最大摄氧水平和氧利用率/单位时间是评价有氧工作的指标。
9、 最大摄氧量:是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摄取的氧量。他反应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乳酸阈更能反映有氧工作能力。我国成年男子正常,最大摄氧量约为3.0---3.5L/min
10、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1氧运输系统(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2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氧利用率: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动脉血氧含-静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x100%。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3其它因素(遗传,年龄,性别,训练因素)。
11、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称为~~~。是个临界点或转折点。
12、个体乳酸阈:将个人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称为~~~~。
13、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1持续训练法;○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3间歇训练法;○4高原训练法。
14、最大氧亏积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15、无氧功率: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1、 身体素质:通常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2、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6年龄和性别;○7体重。除以上因素,肌糖原和肌红蛋白含量和毛细血管分布密度也会影响肌肉力量。
3、 超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前先做离心收缩再做向心收缩

的收缩。
4、 力量性训练原则:○1大负荷原则;○2渐增负荷原则;○3专门性原则;○4负荷顺序原则;○5有效运动负荷原则;○6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5、 最大重复次数(RM):指肌肉收缩所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6、 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它包括○1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2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3位移速度(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7、 决定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1反应时(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2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3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8、 决定动作速度的因素:○1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面积;○2肌肉力量;○3肌肉组织的兴奋性,○4机能状态;○5运动条件巩固的程度。
9、 位移速度的决定因素:步长和步频。步长取决于肌力的大小,肢体的长度及髋关节的柔韧性,步频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和各中枢的协调性,以及快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
10、速度素质的训练:○1提高动作速率的训练;○2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3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4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11、耐力素质,分为○1有氧耐力(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和○2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12、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1最大摄氧量;○2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特点;○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4能量供应特点。
13、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1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2缓冲乳酸的能力;○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
14、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1间歇训练法;○2缺氧训练。
15、灵敏素质: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化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16、柔韧素质: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共有六个: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疲劳,恢复
1、 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生理变化表现在:○1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2物质代谢加强,○3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 。产生机理:自然条件反射。
2、 准备活动:在比赛,训练或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了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作好准备。它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他的机理:生理效应(痕迹效应)。
3、 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运动时,人体的机能能力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后逐渐提示的。这个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他的机理:内脏器官的生理和物理惰性。
4、 极点:即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而引起的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下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状态成为~~~~~。极点产生的原因:内脏器官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血乳酸积累
5、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产生的原因:○1由于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以克服,○2氧供应增加,○3乳酸逐渐清除。由于运动速度暂时下降。
6、 第二次呼吸标志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开始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7、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1继续坚持运动,○2适当降低运动强度,○3调整呼吸节奏,加大呼吸深度。
8、 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
9、 假稳定工作状态:强度大,时间短,肌体的有氧供能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10.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1衰竭学说——〉能源物质的耗尽;○2堵赛学说——〉代谢产物堆积造成;○3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改变;○4保护性抑制学说——〉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5突变理论;○6自由基损伤学说
11. 恢复过程:运动中恢复;运动后恢复;运动后的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12. 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肌肉活动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13. 恢复措施:○1运动性手段(积极性休息: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法。);○2整理活动;○3睡眠;○4物理学手段;○5营养学手段
1、 运动效果:是指经常从事运动练习的人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

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及良好反映。
2、 运动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几种状态: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最大负荷状态。
3、 长跑运动员安静时出现运动性低血压。
4、 不同训练程度的人体对定量负荷的反应:不同训练程度的人对定量负荷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反映不尽相同。有训练者工作开始时的机能动员快;生理机能反应较低,呈稳定状态;工作结束后恢复阶段明显缩短,这些特点可从客观上鉴定训练效果。
5、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和特性称为生物时间结构或生物节律性。
6、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1生理指标的检查;○2运动员自我感觉及○3教育学观察。
7、 运动训练原则:○1超量负荷原则;○2恢复原则;○3周期性原则;○4个体化原则。
8、 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少年时期过渡到成人的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
9、 青春期高血压: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
10.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阶段:自然增长阶段,发展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各项身体素质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
1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儿童少年的各项素质岁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直到25岁左右。
12.身体素质的发展的阶段性: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 和缓慢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