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过程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1)

基于过程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1)

?209?

《中国商界》2009年10月总第184期长期以来,科学研究的运作与管理大多被人们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来进行。但对于现在状态的合作性较强,组成人员具有相当程度的临时性和流动性的科研组织来说,这种管理方式使得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不利于科学研究中知识的有效积累和集成。基于这个问题,笔者构建一个适合科学研究活动的知识管理模式,以支持知识管理实践的有效性。

一、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知识管理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是基于知识自身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科学、规范、灵活、基于人际互动网络的动态管理过程。目前对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主要是从知识的类型、从基于技术、基于人的管理,或者是从组织行为和绩效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探讨。

1.1基于知识的知识管理模式(knowledge-based model, KBM)

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式是以“知识”为目标,重点研究“知识”的特点,以及知识在组织中存在的形式、层面、流动的机制等。最有代表性也最具奠基性的要数日本学者Nonaka与Konn。于1991年首次提出,并被广大学者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组织的知识产生、转移、再造的知识管理模式——SECI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通过这种循环转化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创新过程。

1.2 基于管理工具的知识管理模式(Knowledge tools-based model ,KTBM)

这种模式是以“如何管理知识”为目标,从组织的某一层面,如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知识,或管理过程的某一环节,如决策、战略制定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对知识进行高效合理的管理。这一阶段的主要模式大多是KBM模式的延伸与扩展。

1.3基于组织智力资本的知识管理模式(Intellectual capital-bascdmodel,ICBM)

这种模式将知识作为一种组织的资产,如Edvinsson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组织智力资本的管理,这种智力资本包括组织人员、客户、过程和发展等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个管理的核心模式,该模式从组织智力资本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管理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协同作用的综合系统。

1.4基于组织行为的知识管理模式(Organizational action-basedmodel,OABM)

Despres and Chauvel从知识类型、组织层面、时间、组织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知识管理的活动模式,从操作层面对知识管理活动进行了概述。认为组织的知识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在不同的组织层面其活动的重心也不同。对于个人知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学习及能力的培养;在团队层面,即在知识存储与应用上,强调虚拟团队、实践活动的知识交流,并采用标杆管理的方法管理知识的识别与获取,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在整体组织层面,强调的是发现知识,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组织知识,为组织知识的存储建立数据仓库。

1.5基于组织绩效的知识管理模式(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basedmodel,OPBM)

这种模式是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为目标”,对知识的研究已不仅停留在其特征、管理工具,而是对知识如何影响组织的整体绩效、核心竞争力、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即组织的功能、结构、领导、技术、人力资源等各因素如何与知识管理交互作用、协调发展。

1.6对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

基于过程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文/郭 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内容管理观和过程管理观的比较研究,针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基于对其进行知识管理是一个循环、对知识进行控制与反馈的过程的观点,构建了一个由知识挖掘、知识整合、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转化五个相互融合的阶段构成的知识管理流程与模式。【关键词】 科学研究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模式

从以上各种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知识类型以及组织环境是知识管理中最基本的结构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各种管理模式的三维立体化基础框架,见图1。而知识的流转与动态性、知识转移的载体与中介、知识文化将会因模式构建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图1 知识管理要案三维立体图知识转移的载体与媒介是知识转移得以实现的条件。概括以上模式的论述,主要有技术和人力两种媒介。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的存储、更新、获取、共享和创新以知识库等多种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实现;人员的交流使难以表达、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专有技能和经验得以传播或共享。同时,以上模式不仅是对知识管理的结构与系统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对知识存在的组织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文化因素的分析。

但笔者却认为,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需要关注的不只是什么因素对知识管理发生影响,关键是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对知识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科学研究活动中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在对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向各种因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对知识管理的影响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转变。

二、科学研究活动中基于过程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科研组织更多的是一种自组织型的团队组织,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所以笔者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不应将知识局限地看作一种科学的输入,而应将其看作一个包含社会结构的过程。因此,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应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基于过程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

2.1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性特点

由于知识具有动态性,所以知识的表达必须反映知识获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所获取的经验教训的记录如何被收集,如何对研究过程中的中间性结论进行管理,即研究进行中某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在进行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和效果如何,科研人员所表现出的微妙差别与最终结论如何一起被记录在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此外,由知识拥有者经过相当长时间掌握和发展了的、已经内在化了的、隐含的、复杂的知识几乎不可能在文件或数据库中记录和复制,这种知识结合了太多的自然而然增加和掌握的学问,因此它的规则不太可能与个人行动相分离。一个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科学家在决定采用哪种探索路线时所使用的知识同样也不能写成一份步骤清单或报告。因此试图将一个高明的、有经验的知识工作者所知道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这种知识可以被成功地挖掘,将其记录于纸上的过程也将是非常费力,且效果不会很好。同时,从不太成功的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困难很大,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和失败联系在一起。

这些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性特点,给我们构建知识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模式的构建要从传统的资源管理的模式,发展到动态的资源流管理的模式,建设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管理系统模式。

2.2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式

在此借用其他研究者提出的知识管理的协作认知模型,作为构建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210?《中国商界》2009年10月总第184期

2.2.1知识管理的认知模型与社会模型

对于知识管理实质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认知过程;另一个观点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社会化过程。这两种观点分别形成了知识管理的认知模型和社会模型。认知模型强调对内容的管理,而社会模型强调对过程的管理。社会模型假定结构性的知识不仅仅通过一种详细而明确的过程体现在组织中,同时是一种社会交换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就有了一个支持组织、通过组织和其环境的知识传播的过程。

表1 知识管理认知模型与社会模型的对照分析

用于创新的知识来自于客观的定义及事实。知识可以被编码并通过书本进行转移,通过重复利用现有知识来开发新知识,从而获得知识管理的成果。知识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将知识编码,从而获得知识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将知识的获得比喻为人的记忆与拼图。

用于创新的知识通过社会交往而获得,并以经验为基础。知识可以隐含在个人大脑中,并通过参加社会组织包括职业团体及团队而转移,通过分享并综合各种社会组织及团体的知识来开发新知识,从而获得知识管理的成果。知识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鼓励参加社会组织来分享知识,信任及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2.2.2知识管理的内容管理观与过程管理观

与认知模型与社会模型相对应,就形成了知识管理的内容管理观与过程管理观。内容管理观认为:首先,知识管理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内容是管理的焦点,知识管理强调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专业人员分离;其次,强调巩固的知识和明确的知识,组织目标及方向必须十分明确,组织必须准确地确定所需知识,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至关重要;第三,知识管理是一种受目标驱动的活动,管理的焦点是搞清组织的知识需求,并设法有目的地去获得这种知识;第四,强调知识管理必须是为了帮助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有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和组织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中,知识管理的作用必须很明显,否则将被视为无用;第五,知识管理是以可形式化和编码化的知识为重点,这样知识不会消失,且组织对专业人员的依赖程度可以降低。

而过程管理观认为:首先,知识管理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专业人员作为知识的载体是管理的焦点;其次,知识要与专业人员相联系,否则便会失去全部或部分价值;第三,知识管理是一种寻求目标的活动,在专业人员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目标可能会变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某些新的、未预见到的知识,从而使组织重新确立目标;第四,知识管理不一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目的性;第五,最具创新性的知识隐藏于专业人员头脑中或专业团体内部,不确定目标的交流才会有利于交流知识和创造知识;第六,知识管理以不可形式化和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专业人员的直觉知识为重点,创新的源泉在于专业人员所掌握的隐性知识和直觉知识,这些知识一旦与知识的载体相分离,将失去其全部或部分价值;第七,将信息技术视为有利于知识交流的载体;第八,强调探索未知知识,注重营造有利于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鼓励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在这种过程中,允许存在“粗略的推理”和想当然的情况。

2.2.3过程管理观与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

从内容管理和过程管理的不同点,以及科研组织具有的特殊性来看,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对知识进行控制与反馈的过程管理。根据过程知识管理的特性和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笔者构建了一个知识管理流程模式,如图2所示:

从知识管理流程模式图可以看出,这一过程的实现包含了五个相互融合的阶段:

(1)知识发现阶段。它是指科研组织通过调研与分析,充分吸收、借鉴以往的相关知识,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开始自身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还包括科研组织对现实需求的信息进行挖掘,时刻跟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以及市场的需求动态,以最快的速度紧跟研究的需求步伐。

(2)知识整合阶段。科研人员在继承前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

其进行有效的集成与整合,实现知识的更新。阶段不仅需要对研究需求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析主要的知识需求走势,还要对已获取的用于解决需求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知识的原始创新或者集成创新。

(3)知识存储阶段。在这一阶段,科研组织要将取得的原始创新知识或集成创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存储,使其能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效能,整体提升知识的存量。当然,存储方式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最好能实现显性存储。

(4)知识共享阶段。在知识存储的基础上,需要实现知识的共享。这一阶段不仅体现在科研组织内部,实现组织成员对已有知识的共享,还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外溢性,即知识的准公共性,成为知识再创新与再集成的源泉。

(5)知识转化阶段。知识的转化是科研组织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即通过知识的挖掘、整合、存储和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而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区别于以往管理方式的新型管理形态,近年来在许多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Hedlund Gunnar.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73-90[2] Leonard J,Ponzi.The Evolution&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Knowledge Management.Doctor Dissertation of Florida Institute ofTechnology,2003.

[3] Kuhn,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4] Eleni D,Coukos-Semme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Strategies Used in United States Research Universities. DoctorDissertation,2002

[5] Eppler M J. Making Knowledge Visible Through Intranet Knowl-edge Map: Concept,Elements, Cases Proceedings of the 34`s Hawai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USA,2001.

[6] Nunamaker J Jr,etc. A Framework of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34a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USA,2001

[7] Jaw Dufy.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Be or Not To B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2000,34(1):64-67

[8] TVa Haldin-Hergard. Dificulties in Difusion of Tacit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1,2000,1(4):357-365

[9] Kaser A.W,Raymond E..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ctivist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Long Range Plamting,2002,35:9-28[10] 邱均平等.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6(6):12-18

[11] 彭伟,吴才唤.论知识管理的背景、观念和实践.图书情报工作,2000,44(8):16-19[12] 陈湘纯,傅晓华.论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科研管理,2003,24(1):10-13

[13] 毛军.科学图书馆与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0,44(6):18-20[14] 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图书情报工作,2000,44(4):11一14[15] 邱均平,段宇峰,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6(3):5-11

(作者单位: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图2 科学研究活动中知识管理流程与模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