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钱理群谈教育

钱理群谈教育

钱理群谈教育
钱理群谈教育

钱理群谈教育

一、我们没有哲学课已经半个世纪

钱理群:教育方面的问题太值得关注了,也太值得批评了。我觉得1949年以来许多大的失误是比较容易弥补的,但有两个大的失误是很难解决的。一个大的失误就是人口问题,这使我们现在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口毫无办法;其次就是教育问题,而最近这20年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问题,教育方向所造成的恶果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教育的问题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也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方面。〖HK〗我们的教育失误主要表现在软件上,而软件上的失误更是一时看不出来的。越是一时看不出来,积累下来的问题就会越多,隐藏着的恶果也就必定越大。开句玩笑说,毛泽东将是为中国历史留下最大问题的人,我的意思是指他在教育问题上的失误。

我们姑且说是失误吧。半个世纪以来,这种失误所造成的恶果实在太大了。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几十年来我们实际上已经取消哲学课了。在人类的教育体系中,哲学本来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它是引导人们怎样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怎样跟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精神文化财富沟通的知识。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竟然没有哲学课,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用“马列”这么一个具体的学派代替哲学。实际上马列也给我们阉割成了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而不是什么哲学。站在讲台上讲马列的,可能一千个

中也找不到一个是研究马列的学者。他们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还相距遥远,跟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的哲学这门学科就更是遥不可及了。我们这么长时间没有哲学课,这对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发展,都有致命的影响。一个民族怎么能这么久没有哲学?一个民族的教育怎么能这么久没有哲学课呢?我记得在俄罗斯帝国最严峻的时期,即尼古拉一世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之后,曾经由一个将军来主管教育,停止哲学课达25年,但在25年之后还是恢复了。可我们失去哲学课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到哪一天才能恢复,目前还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

我对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的评价是非常低调的,我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评价尤其低调。我们都感到自己的精神资源严重匮乏,有些东西我们觉得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却没法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资源。我们没有一种基本的价值作为枢钮将它转化过来。我们精神上的这种荒芜状态,当然跟半个世纪以来的严酷历史有关,但其中有一个紧密相关的因素就是我们的教育中长期没有哲学课。我们因此对世界缺乏基本的认识,完全被一种自我封闭的意识形态训练所窒息。一旦政治及其相关的意识形态出现某种松动,我们立时就会失去信念,感到动摇和空虚。我们没有别的东西来填补这种空虚,即使企图去找点什么也不知道到哪儿去找,因为我们没有哲学,没有对外部世界和人类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如果切断了一个民族与哲学的联系,也就是切断了这个民族与整个世界的精神联系。这样的民族多半是要堕入灾难的深渊的。

二、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现在只剩下下半截

钱理群:教育上的问题分为两层,一是制度的问题,二是教育理念问题,制度问题在目前显然还没法深入谈下去,这涉及一个靠谁办教育的问题,如北大曾经展开论战,讨论是书记重要还是教授重要。蔡元培的“教授治校”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比现在这种方式要好一些。

钱理群:现在是党委领导一切,教育本身体制化以后,教授与体制也会产生一种新的关系。

在大学里面,培养目标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培养要求;一个是作为专门知识分子的培养要求。现代知识分子应有三大基础知识:第一是哲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语言,包括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看一个时期最热烈的学科是什么,一定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某种特点。“五四”时期提出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哲学应是解决对世界的根本性看法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解决人的信仰、信念、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的问题。蔡元培就是坚持这种教育思想的。蔡元培在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一是军国民主义教育,大概指今天所说的体育;二是智力教育;三是道德教育。他认为这三者属于教育现象学的问题,明确提出这三者是服从于政治的,或用今天的话说是服从于建立现代民

主国家的。与此同时,必须还有一个超越性的、关于彼岸世界的教育,为此他提出了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有两层意义:一是消极意义上如何看待物质世界,他告诉学生不要拒绝,不要逃避,也不要执迷于此;二是积极意义上要追求对人格的培养,对彼岸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超越政治和科学的东西,培养起宗教层面的东西。但他对宗教的作用有所保留,认为宗教容易形成独尊,这与自由理念抵触,因此提倡美育,认为美育是从现实世界向彼岸世界过渡的东西。美育既有普通性又有超越性,因而美育可代替宗教。他提出的前三个教育目标,在有关会议上很快就得到认可,并被会议所通过。第四个关于世界观的教育没有人赞成,它跟德国教育有关,别人根本不懂,自然就否定掉了。第五个目标即“美育”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开始是完全被否定掉了,后来有人提出不把美育作为全国教育的方针,而把它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方针。再后来,美育被人们缩小成我们今天所讲的音乐、美术。我们今天的教育,实际上是“半截子教育”。蔡元培认为“五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此间既强调了长远的根本性培养,又考虑了现实性需要。因为教育在现实的层面还有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这一思想跟鲁迅的“立人”思想相衔接。一方面要建立民族国家,要求每个公民“德智体”发展,另一方面要“立人”,立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德智体”是下半截,世界观是上半截。两相衔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处于被拦腰斩断的状态,上半截的教育被斩下来丢掉了。这世界观的教育从蔡元培提出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落实,它一直遭到怀疑和否

定。今天更加变本加厉,以前强调政治功利目的,现在加上商业功利目的,这双重的功利性把教育压得残缺不全。

当前研究起来比较复杂的是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转变人的思想,马列课最初的目的也是世界观教育。毛泽东在人们心中是圣人形象。他把伟人分为贤人和圣人。贤人具有具体事功意味,比如秦皇汉武之类。他在《沁园 春· 雪》词中列举了他们这一类人在事功意义上的成功,并提出要超越这种事功的贤人,要求自己做一个“圣人”。他认为圣人是要影响和改造人的灵魂的,因此他的目标不仅是改造物质世界,更要改造人,要向人性挑战。他在这方面遭到了失败。他把全国变成一所大学校,以转变人的思想为根本,而不局限于“德智体”的那一套。他要改造人的灵魂,这本身就带有专制性。蔡元培提出的要开发人本身所具有的美好的东西,这不是要外加一个什么东西,而是要把一个人内在美好的本质激发出来使它升华、丰富,跟这个世界建立一种更加广泛的联系。人一出生时什么也不懂,意识也很弱,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已经长大的人应该帮助这些没有长大的人跟世界建立广泛的精神联系,将他们内在的美好东西激发出来。人的灵魂美好是生而有的。一个好的导师最大的本事是能把一个学生本身潜在的创造想象力诱发出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被教育者相互诱发创造想象力,最后是双方都得到升华,我认为这就是比较理想的教育的状态。马列主义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如果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将某一种学说、思想置于独尊的地位,这就落入了蔡元培所极力避免的宗教迷雾之中。洗脑筋和世界观教育是两回事。毛泽东要把学生的思想纳

入他所需要的所谓“息封灭资”的洗脑中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心理专政。你很难说1949年后不重视思想教育,但这种思想教育与启蒙意义上的世界观教育几乎是背道而驰的。它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断裂和精神窒息。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失败了,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一个人在精神上的最高尊严就是独立地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应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国家和政府的行政行为,任由其从国家权力和利益出发训练合格的公民,还是应该把教育理解为人类群体对每个个体所施行的文化行为,要求它从人本身出发,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帮助每个个人认识宇宙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的,人类文化和人类经验是怎样的,从而使每个个人尽可能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广阔的精神自由的人。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应当跟大自然建立一种认识上的、情感上的联系与交流。我们与每个个人之间、与整个人类之间,也应该建立起这样的联系与交流。我们一成年,我们脑子里就拥有人类的整个一部历史,这个历史激励我们追求我们更加美好的人生,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文化都教给学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这样,学生就可以拥有人类所有的精神资源。在拥有了这样丰富的精神空间之后,一个人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设计自

我,同时按照自己的愿望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一个人在精神上的最高尊严就是独立地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也就是说,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是自己的事,而不应是由所谓“教育”规定了一个统一的意义来强加给所有的人。我觉得怎样活才有意义,就选择怎样的活法,只要这种活法不侵害别人,就应当得到尊重。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力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利。帮助每一个人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这样的权利,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当然教育还有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特定内容,包括作为政权而存在的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某一部分合理要求,也应受到适当的尊重。比如在目前的人类游戏规则中,要激发公民有足够的爱国心来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只是教育目的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次要的一小部分。可是我们的教育目前的基本状态跟我所理解的教育目的是相反的,它尽可能地切断学生跟人类文化和大自然的联系。它只告诉学生在人类所有的思想财富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是好的,其他一切都是坏的,都是对人类精神有损害的。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就切断了学生同人类文化的联系。

文革时在这方面走到了极点。文革把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和不优秀的东西都一刀砍断。最有代表性的口号就是“横扫一切封、资、修的毒草”,“封、资、修”这三个字实际上概括了人类历史上一切经验和文化。这样的切断把我们彻底地抛到了文化的荒漠中。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沿着反“封、资、修”的路子走过来的,尽管在“烧书”这一层面

已经大有改观,但教育的观念还是老样子。我们的教材仍然不遗余力地告诉你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而且用一整套考试制度强制你接受并相信这一种东西。学生因此只能拥有最单一的知识、最单一的观念。把受教育者的精神变得非常单一,这实际上就是精神阉割。一个人从走进幼儿园开始就遭受这样无情的阉割,精神生命哪还有发育和发展的余地!我们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处于这样一种荒芜状态。教育本来应该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可是我们的教育偏偏从内部窒息了人们的潜能。

钱理群:教育还有一个功能是启发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开发。知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古希腊的命题“认识你自己”,建立一个人学知识结构。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最终还是落到对自我个体生命的认识上来。这两个方面都应注重,不可偏废任何一面。而我们的教育在这两方面都出了大问题。在阉割人类知识上我们走得太远了。即使有极少数知识有幸进入我们的视野,也被我们歪曲得面目全非。比如《项链》,被我们理解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这就是用意识形态化的讲法来歪曲人家的艺术创造。我们的教育太漠视人类心灵。列宁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是“七分无用三分有用”,这种“用”的观念对我们的教育伤害太大。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个人的精神生活是无用的,于是我们的教育无情地压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成为书橱,把人类的心灵变成了某种意识形态观念的“跑马场”。我的讲课总是试图让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和人类历史上的伟人进行精神对话。人打开书就是与遥远时空的人进行精神交流。书本教育的很多好处就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哪怕现实世界是一

片污浊,你都可能通过书本拥有更加浩瀚的时空中的一片光明。高尔基能成为一位巨人,书本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通过读书而进行的交流是很平等的,因为这不是由教育体制背后的强权灌输给我们的。

四、要么意识形态,要么物欲横流

这方面也有教训,毛泽东要完全把人变成精神的人,出发点本来就不合理,后来当然就要导致荒唐结论和结果。他有一句话是“一个纯粹的人”,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还针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强调人的群体性,企图完全扼杀人的个人性。《纪念白求恩》很重要,是表现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他的这种理想讲起来很吸引人,“毫不利己”和“纯粹”,一般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接受。而这种纯粹的精神在现实存在中的表现就是“共同理想”,他由此提出要为共产主义这样一种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贡献一切。表面上看这是很美好很纯洁的词汇,但再往下推,为了某个崇高的“共同理想”就可以要求别人牺牲生命,甚至可以强迫你牺牲生命,也就是可以杀人,可以做一切他认为对实现“共同理想”有利的事情,很美好纯洁的东西由此就转化成了很可怕的东西。

钱理群: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可以做一切事情。这是一个命题,有它的逻辑推理和整套理论。毛泽东还提出“人群是划分为阶级的”,这也是对底层人和知识分子很有诱惑力的一个命题。毛泽东思想有一个特点,每个逻辑前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他就是这样推理的:在阶级社会里,人群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的利益是由政党的政治理想来代表的、

而政党的利益是靠领袖来综合体现的。这样推理下去,为了人的群体利益,每一个个体的人就必须成为党的工具,进而必须成为领袖的工具。毛泽东的命题都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命题,而每一个命题的实践展开和逻辑结果却都是这样可怕。

钱理群:而且在当代,我们又面临一个物欲横溢的问题,个人欲望的极度膨胀,对毛泽东的理念构成反讽。其实应当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做理论上的清理。只有揭开曾经导致我们民族精神迷乱的这类的“逻辑迷魂阵”,这个民族才可能有理性的追求。要作理论上的清理,当然很不容易,这涉及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五、中学语文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

前面所说的这些教育理念落实到中学语文之中,就是过于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今年第11期《读书》杂志上,葛兆光先生的一篇文章就谈到这个问题。他是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的语文考题来阐述这个问题的。他说:“如果说,日本的‘国语’出题者心目中,标准国语是文学散文所表现出来的美文,那么中国的‘语文’出题者心目中,标准语文是社论体或报纸体那种应用性文字。这里的合理性前提是社论或报道等报纸传媒的权威,而报纸的权威来自政治性权威。”

语文教育究竟仅仅只是要解决工具问题,还是同时要解决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比如解决精神问题,个人精神自由问题,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我们是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还是可以二者兼顾?

钱理群:我觉得比较复杂,因为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历来有争论。一种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种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这两个口号由来已久。前者是针对50年代特别是1958年以后的一种倾向提出的,因为那个时期语文课被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政治课。于是有人提出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用以抵制语文课政治化的倾向。还有人提出了语文课不是文学课,1956年曾进行过一次教育改革,当时把语文课本改成文学课本,按照文学史的框架选择经典著作。从《诗经》读起,然后是唐诗宋词,还有鲁迅、曹禺、老舍等等。这样上课似乎跟我们现在提的“人文精神”较接近,现在还有人怀念当时的课本。但这种课本有一个毛病,就是对学生进行了纯粹的文学教育,而相对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当时的文学课本很大程度上受苏联影响,而苏联是拼音文字,识字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而中国的汉字是很难学的,如果学生没有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话,文学教育也会落空。于是有人出来强调语文课不是文学课。60年代针对这两种倾向提出了“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强调要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今天语文教育的格局就是那时建立起来的。后来语法越来越多地介入进来,现在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尽管最早提出这样的主张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但把语文课定位为工具课的主张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弊端来。这种主张把人文教育排除在语文之外,使语文变成了一门技术性的课程。

但又不能因此否定中小学教育的技术性内容。它是要让学生具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它的复杂性还在于汉字难学。另外,中国有两套语言,文言和白话。中小学语文中文言到底占多大的比例?比例占得太小不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太多了也不合理。大陆教育和台湾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区别。台湾是很注重文言文的,它的许多考题我都不一定能答上来。汉字难学和两套语言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语言。我担心我们忽略了这一点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

六、中学人文教育是为人生打上一点明亮的底色

当然,目前最主要的弊端是太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教育,或者是语文教师。就我而言,决定我一生发展的是语文老师。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我在人民大学演讲时讲到这个问题。我收到过人大一个学生的信,他指责我说:“我是受你影响较深的人,但现在我觉得你给了我那么多沉重的东西,很容易给人一种虚无感。我们的生活本来就够沉重的,你再给了我们那么多沉重的东西,还有沉重的

记忆,你这是害了我!”后来我说给学生一点精神的亮色也应该是中学语文教育所解决的问题。本来就像周作人所说,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青年时代应该是做梦的季节。别林斯基说过,年轻的时候应该追求做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地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要敢于做梦。在成熟以后,美梦破灭,在破灭中升华,这样就可以达到永恒的精神和谐。他主张人的精神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是一种虚幻性的精神和谐,然后是虚幻的破灭,再然后在更高的层面建立一种精神和谐。

鲁迅也曾经认真谈论过少年时期的梦幻问题。我们在鲁迅研究中过于渲染他黑暗和沉重的一面,而实际上鲁迅的生命也有他的亮色,这亮色来源于民间思想的滋养。他童年时受到民间思想的影响,使他有一种亮色、一种基本的信念,以后他才有沉重的一面。我的中学时代是共和国的黄金时代,我也做过很多梦,有很多美的东西,如童话、神话等许多很浪漫的关于彼岸向往的东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为了做人可以牺牲一切,这就是鼓励我们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中学教育应当为学生建立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亮色。人文教育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么一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绝对虚无。就像《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说的那样,“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都能对付”。

中学语文教育在引进人文教育时必须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

的。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中都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年轻的人心中也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现在的学生真是过于懂得现实,过早面对世俗丑恶,过早学会世故,这是很可怕的事。这以后的精神发展是一种季节颠倒,我觉得非常可怕。

由于缺乏那样的人文教育,精神上没有打底,在现实的操作中就可以不讲理想,不讲超功利的信念和律令,也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我觉得当下人们最明显的一个精神特征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作为依恃。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我们在精神上一点依赖都没有。没有依赖也就是无赖。一个无赖在精神上是无所畏惧的,在操行上是没有规范也是没有边际的,所以我们可以完全沦为现实利益的奴隶,现实利益需要我们怎么操作,我们就无所顾忌地怎么操作。无论要做出怎样恶劣的事情,都不觉得有什么心理障碍。

钱理群:支配许多人(当然不是全部)的操行的,一个是现实利益,还有一个就是活命哲学。活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致命的地方,人们常常放弃所有的价值,一心只追求怎样能够活下去。

现实利益和活命哲学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追求现实利益是为了活命,活命本身就是一切现实利益中最大的现实利益。中国人精神上的这个缺陷实在太大。教育本来应该帮助每个个人克服精神上的狭窄、软弱与缺陷,可是目前这种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不但无法补救这种缺陷,而且只会强化这种缺陷。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极为糟糕的,其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和祸患。面对这种日渐功利化、

工具化的现实,人们既没有清醒的认识,更缺乏回天之力,只有指望少数人从教育的扭曲和窒息中突围出来,思考一点复杂的问题,讲一点具有人文气息的话。但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大多数人都只能遵循古老的活命哲学,在各种肮脏缝隙中卑屈地生存。这种恶劣的生存使每个人都受到严重的伤害,人们一边遭受伤害,一边又丧心病狂地伤害别人。中国人真是一个既极为可怜又极为可怕的群体。

钱理群:由于缺少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彼岸关怀,缺乏一种精神砥柱,我们这些人都成了一个个软体动物,确实如你所说,既极为可怜又极为可怕。

人文教育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中国语言文字美的背后是人性美,这是我们长期忽略的。浙江的语文课本里选有对联,还有谜语,很受启发: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体验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我们的教育方法却违反了中国语言文字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汉语是感悟的文字,传统教育也有优点,就是不要过早地让学生了解意义,让他在朗诵中感悟语言中一种意韵的东西。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写作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

余杰:中学语文的12本教材中,中国以外的作家所写的作品只占了8%,照理说应当有30%~40%。汉族中心主义和“天朝王国”心态在教材编者的心中十分显著。外国作品中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占了80%左右。

钱理群:这是60年代“息封灭资”的重要产物。教育目的体现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意义阐释上。

余杰:除高尔基外,20世纪的外国作家一个也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无一人入选。

钱理群:语文教材的编选和我们的学术研究脱节很大,基本停留在60年代的水平。6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有两个背景,一是“息封灭资”,二是受俄国日丹诺夫影响。日丹诺夫有一个理论,即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进步性,可以借鉴。文艺复兴至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是最高峰;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文学则是完全反动的,这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品,当然也包括此后的作品。1958年茅盾写的《夜读偶记》把西方文学分为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两种,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整个是反现实主义的。这一套观念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极大,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比如我们这一代人对19世纪以前的文学比较熟悉,但对20世纪文学就一无所知了。

现在的学术界已经突破了这一套陈腐观念的束缚,可是中学语文从教材编选到教学方法都还深陷在这种过时知识和观念的束缚之中。给人一种印象就是语文教学界的人都是些迂腐的老朽,他们比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几十年,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荒唐事。据说中学教育中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教材也存在这种严重滞后问题。这种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只会起阻碍作用。为什么不可以把最有思想、最有学问、最有才华的人吸引到中学教育中来呢?为什么不可以让中学生学到最完整、最丰富、

最有活力的文化知识呢?这些问题一问起来就觉得太复杂,也太令人焦虑与悲哀。

余杰:还有一个问题是政治人物的文章选得太多,谁的官大就进语文课本。毛泽东占的比例非常大,周恩来、刘少奇的也进来了。还有邓小平的,江泽民的,等等。

钱理群:这其实也是把语文课简单地当作政治教育课。

余杰:鲁迅文章的选编问题也值得研究,是否应该选这么多,具体选哪些,都应该按照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重新研究。现在许多中学生都反映学鲁迅很痛苦,不知道在学什么。

钱理群:在大学里许多学生也很厌烦鲁迅,最好的是敬而远之,更多的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中学生自然更会感到受不了。原因大致有两个:他们选的是符合他们政治需要的文章,把鲁迅的作品扭曲后纳入他们阶级斗争的范围,因此特别看重论战性的文章。另一个原因是不考虑中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能力。另外鲁迅作品所占的比例也实在太大。

但是在目前的教材结构中,只有鲁迅的作品才是真正丰富的,真正具有文化信息和精神信息的。这些作品给少数出色的老师在夹缝里坚持的人文教育提供了文本依据。如果没有鲁迅的作品,整个中学语文教材就太惨不忍睹了。

钱理群:还有一个解读方法的问题。目前对鲁迅作品的阐释基本上还是依据60年代的很传统的观点。60年代有个提法叫“讲深讲透”。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我主张学生读书比如读鲁迅的经典作品是要囫囵吞枣地读。文学作品不必解释得太死,比如曹禺笔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就被教学界规定为自私的、虚伪的。考试的时候非得照这种说法答题不可,写了别的答案就不给分。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解释的,这正是发挥人的想象力的地方,应当鼓励学生作出多种解释。我们现在的教学参考书具有一种法律的威严,不允许老师有发挥的余地,只能按照参考书的规定来解释。这些做法恰好违反了文学的规律,当然也违反了教育的规律。本来语言文学课是最有趣味的课。我中学时就觉得语文课非常吸引人,每次上课前我都带着一种进入精神圣地探险的期待。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语文课却变得如此乏味。

现在中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怕,不大有人听语文课。最有诗意的课成了最可怕的课。

余杰:语文教材中的文体分类也很糟糕,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大块。我认为应当取消说明文这一块。说明文的教学目的表面上是要使学生在实际中广泛运用语言文字,设想很好,但作用恰恰相反。比如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非常繁琐,非常枯燥,对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没有什么帮助。这类文章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景泰蓝的制作》我不知教了多少遍,可我什么也没得到。靠这样的文章学习文学、学习写作、学习科学、学习工艺都是不可能的。它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觉得语文课是难以忍受的折磨。

余杰:现在对科普文章的选择非常差。

钱理群:可是科普文章还是必须有一些,不能全是文学,还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钱理群:教育的本质是读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8678470.html, 钱理群:教育的本质是读书 作者:钱理群 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8年第11期 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 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影视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办好教育的条件:好校长、好教师和好的图书室 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 首先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 其次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落后了,将处处落后。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真不容易。 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 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高中材料作文: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刚开605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过道都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一位同学告诉钱教授。 上中学时,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说。 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和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请你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1, 【答案】拒绝急功近利 近读王选夫妇20世纪80年代初写给两个侄女的一封家书,其中谈到他们特别欣赏那种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长年累月下来最后获得成功的人。读过之后,我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共鸣:拒绝急功近利的理念贯穿这封家书的始终。 由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他的精神状态;因此拒绝急功近利,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

是一种精神境界。 那么,拒绝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从何而来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所说:“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秉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滋润,不断净化,不断提升。我们向往的崇高境界当然不能靠上天的赐予,也不是一时灵感闪现所能带来的。从王选夫妇的这封家书中,我们顿悟:坦然拒绝急功近利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崇高境界的支撑,而崇高境界是在人生历程中的艰苦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的。一个人眼界宽阔,胸襟坦荡,百折不挠,心态开放,气定神闲,取决于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取决于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自我反省,舍此,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无法抗拒庸俗化的功利诱惑,你也无法走出急躁、浮夸、肤浅的怪圈。 拒绝急功近利,对今天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下的我们,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学界常常感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欢乐的家长,梦想一夜暴富而不愿工作的“啃老族”,期盼著作等身而论文作假的知名教授,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成瘾的年轻学子:一切曾经潜滋暗长上不了台面的蝇营狗苟在潜移默化中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肆行无忌。 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就必然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最终就会身败名裂:这就是急功近利使然的内在逻辑。然而,人们要想超越急功近利,远离庸俗浅薄的困扰,保持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却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让我们记住王选夫妇在这封家书结尾处写下的那简短却更令我们怦然心动的话吧:“要

11月钱理群语文教育报告笔录

2019年11月钱理群语文教育报告笔录 讲明:2019年11月10日,钱理群先生出席了在福州一中举行的“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福州一中1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会议主题为“语文教育守正与创新、语文教师修身与育人”,会期两天。与会嘉宾还有王栋生(吴非)、顾黄初、顾之川、史绍典等名家。在主持人致开幕辞、介绍嘉宾,宣读未到会的陈金明、于漪、孙绍振、钱梦龙等人的贺信或书面发言稿,福州一中校长李迅致辞后,钱先生作了 近两小时的报告。 一。自我形象: 钱先生称自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再转移自己的 阵地:在大学实现不了理想,便转向中学去实验;中学仍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想着要转移到小学,转移到农村、边远山区、因为自己的特不性,进退自如,独来独往。自己惯于“想大问题,做小情况”,乐此不疲。 (我的感受:一个充满激情、热情、理想、献身精神的孤独的斗士!) 二。关于语文教育: 1、要重视总结 语文教育是经验性特不强的学科,要重视总结,勤于实践,勤于读书,勤于考虑,勤于总结。要善于研究个案,多用归纳法去总结经验,解决语文教育问题。

2。重建知识体系 基本理念之后,要重新建立汉语知识学科体系。过去的汉语知识体系存在三大失误:知识太陈旧;相关学科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分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能力培养与人文熏陶、(近年则又矫枉过正,过于否认知识) 应该以更科学的态度重新建立汉语知识体系,重视知识的更新,吸收新成果。不能照搬,应该依照中小学生学习特点,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能不能形成一个“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体分析知识建构”课题? 三、关于教师的培养: 一个担忧:80后的教师如何承担重任?如何培养80后的优秀教师?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杂家,一个语文学家。 1、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这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的,一是语文学科决定的。 钱先生列举了湖北一个农村教师的“自我七问”,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也像这位同行一样,做一个思想者: 您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独特认识不? 您有信念不?您有属于自己的信念不?您感受过这属于自己的信念的生命气息不?

材料作文: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①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 ②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 ③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 ④“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以上几则祝愿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以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给自己的家人或高中班主任(李老师)写一份信。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 要求: ①符合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③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一、材料中要求考生以“小华”身份写一封信,要有“作者身份意识”“对象感”和“对话感”,表达自己的“思考、见解、感悟”才是核心,否则当属偏题、离题。另外,考生写作时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二、业典礼上的四则祝愿语组成,内容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两个层面,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既有对学子的殷殷期盼,希望他们能够有承当,做个好人,快乐地生活,待人真诚坦荡,也有对他们的谆谆教诲,既然生逢大时代,就要直面大时代。这就要我们思考,大时代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如何把青年的使命融入到时代的召唤中去?戴教授的祝愿带着“期盼”和“教诲”,在写作的时候不应该把两者割裂开来。 参考立意: 1、从第一则祝愿语可以归纳出“人要有担当精神”“人要担负起时代与社会的使命”等; 2、从第二则祝愿语可归纳出“人生要有利于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等; 3、从第三则祝愿语可归纳出“人生要快乐生活”“人要真诚如一”“拥有真诚与坦荡”等;

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

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影响一个算一个,帮助一个算一个"。 南方周末:上次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你谈到要从中学教育退出。现在也有人在体制外做各种教育实验,有跟社会结合很紧密的职业教育,还有从国外引进的各种教育理念。有些家长不愿让孩子进入12年的基础教育体系,想让孩子接受另一种教育,这能走通吗? 钱理群:我提出退出中学教育,是因为认识到整个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中获利的人,这就是应试教育越反越红火的原因所在。现在中国的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毫无希望。这不是单纯的教育内部改革所能解决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要"在教育之外谈教育" 的意思。你所说的在体制外的教育试验就是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在体制外做教育试验中,我注意到出现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关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正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教育。中国的私立教育可能会打通另一条路。但可以到这类学校读书的人有限,绝大部分还得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在体制外开辟新的教育,不太可能形成主流。 问题是,体制内怎么办?这也是许多教师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本来就不在中小学教育界,而且已经退休,当然可以"退出";但现在处于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却是退不出的,他们还要吃教育这碗饭,又不甘心混饭吃,应该作如何选择?我和许多老师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具体到中小学教育领域,所谓"好人",就是我所说的"真正的教师"。真正的教师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自己爱读书,爱学习,有上进心;二是他们心存教育良知,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样的教师,在教育第一线是不乏其人的,我的估计是比例小而绝对量不小,但能量、影响都很大。可能一所学校就这几个人,但非常优秀,有威望。问题是他们应该"联合"起来,不然就会被湮没了。我接触到许多年轻教师,他们刚从学校出来,是有许多理想与抱负的;但在现实不断遭遇挫折,看不到希望,日子久了,就被磨平,随波逐流,甚至也成利益链条里的一个环节了,但他们中有些人又不甘心于此,心里是很苦的。要防止堕落,就需要联合起来,摆脱孤独,相濡以沫,形成力量。联合起来做什么"好事"?这就是我和一些老师提倡的,推动"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具体

李志文:漫谈二流大学

李志文:漫谈二流大学 2015-02-27 作者李志文先生是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蔻翰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商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他对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发展道路有宽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 浙大上任校长杨卫对于大学发展曾谈过一些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我很认同杨卫的话。杨卫到底是开国以来第一个当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SCI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在SCI的数量上,现在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国比比,也 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的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的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待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 的经济学诺贝尔 奖得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上,甚至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 古代文学教研室 杨海明:男,1942.11,文学硕士,教授,博导。师从著名词学专家唐圭璋先生,长期致力于唐宋词学的研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宋词研究。 王钟陵:男,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唐前文学、文学批评。 马亚中:男,1957.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师从钱仲联先生。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 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 周秦:男,1949.1,文学学士,教授,博导。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中国昆曲研 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 赵杏根:男,1956,文学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先秦诸子、宗教与 文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曹林娣:女,1944.8,文学硕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导、艺术设计专业博导。研 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陈桂声:男,1950.9,文学硕士,教授,硕导。师从朱一玄先生治中国小说史。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话本小说。 黄镇伟:男,1954.10,文学学士,研究馆员,硕导。研究方向:图书文献学,新闻史,出 版与文化传播。 张修龄:男,1951.3,文学学士,副教授,硕导。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诗文、近代诗文)。 涂小马: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师从钱仲联先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 代文学、文献学。 杨旭辉:男,1972.4,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唐宋明清文学。

薛玉坤:男,1971.5,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钱锡生:女,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学。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朱栋霖:男,1949.6,文学硕士,教授,博导。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范培松:男,1943.7,文学学士,教授,博导。首届苏州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散文。 曹惠民:男,1946.4,文学硕士,教授,博导。师从钱谷融教授、许杰教授。中国现代文 学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湾/香港文学、海外华文文学。 王尧:男,1960.4,文学博士,教授,博导。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苏省当代文学研 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文革文学”、当代思想文化、现当代 散文。 汤哲声:男,1956.8,文学博士,教授,博导。一级学科通俗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中文系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研究。 刘祥安:男,1957.2,文学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新诗。 汪卫东:男,1968.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师从钱理群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 文学、鲁迅研究。 陈子平:男,1964.3,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苏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思想文化、通俗文学。 文艺理论和美学教研室

钱理群演讲: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

钱理群演讲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 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 ——钱理群在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文学·青年”文学节的演讲 转自像唐诗一样生活 时间4月2日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演讲人钱理群 主持人语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文学·青年”文学节于4月2日开幕,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作为开幕式的嘉宾,在开篇演讲中充分阐释了读书对于人生以及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意义。 鲁迅指出“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 我今天的题目是“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我要讲的,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一些建议。 什么叫合理地做人?什么叫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这背后其实关乎如何处理人和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鲁迅对这个问题有两句话,第一句是“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就是说当每个人都感知到个体,人群就近乎于彻底觉悟了。此句强调个体的自由觉醒是社会觉醒的前提;另一半是“人各有己,而中国也就立起来了。”每个人都把握了自己,都具有独立的意志,那么中国也就真正站起来了。 个人独立,是国家独立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鲁迅先生认为,人的本性,首先表现为他的个人性。因为人是有个体性的,个体的独立自由权利是国家独立自由权利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鲁迅的第二句话是“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就是说,我不是孤立地存在,我是作为群体的存在。因此他提出,一个真正博大的人,是能够体会到全人世间的快乐和痛苦的。别人的幸福是他的幸福,别人的痛苦也是他的痛苦。他感觉到自己和他人和社会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他说人不能够只是咀嚼自己小小的悲欢。这是鲁迅对当时年轻人最严峻的批评,把个人的悲欢看做是整个世界,脑子里面只有自己,把个人的悲欢作为全部的目的,这就违背了人的社会性。 这都涉及人际关系的问题。只有在群体的发展中,才会有真正个体的发展,因此鲁迅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价值观、新的伦理观,叫做“自他两利”。追求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平衡。这是完全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为己和为他间取得平衡。所以我常跟志愿者说,志愿者虽然是为他,但首先是为己,因为在利他过程中,你的生命得到价值,把利他和利己统一了起来。 因此我要提一句话,当你强调“我们”的时候别忘了“我”,“我们”的发展是以“我”的发展为基础;当你强调“我”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我”的发展必须在“我们”的共同发展中取得发展,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我一直强调平衡的概念,在物质与精神中、个人与社会中取得平衡,不要绝对偏向其中一方。我们中国最大的毛病就是“钟摆现象”,老是偏向一方,一强调物质就没有精神啦,一强调他人就没有自己啦。其实,我们要回到“中道”来,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上来。当然,我们讲的是动态平衡,完全平衡是没有的,它是在不断矛盾、不断平衡、不断偏置的过程中来到达某种平衡。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偏向一方,是个矛盾斗争的过程。 从刚才的讨论可以看出,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讲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内涵很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琢磨,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去实践。 对根本的人性,要充满信任和自信

钱理群:我对大学教育的三个忧虑 就北大110周年校庆及《寻找北大》答采访者问

钱理群:我对大学教育的三个忧虑——就北大110周年校 庆及《寻找北大》答采访者问 ⊙在我的理想中,今天的大学特别需要“沉静”、“清洁” 和“定力”即所谓“静、清、定”这三种精神力量。⊙我所说的“新科举制度”,这是有一整套评价标准、竞争机制和操作程序的,如职称的评定与竞争,学科带头人、人才工程的成员的评定与竞争,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学术基地的评定与竞争,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的评定和竞争,不同级别的评奖的评定和竞争,等等。——在许多场合已经变成闹剧了。⊙一位大学老师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我举例说明:我的鲁迅课对促进学生今后就业有什么作用。我听了大吃一惊,一时语塞,甚至有点手足无措,而我的心却隐隐作痛。⊙我有时觉得很奇怪,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讨论政府部门转变职能,要放权,分权,教育部门似乎是一个例外⊙我又想起了赵丹的遗言:“管得太具体,文艺无希望”;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教育行政部门管得太具体,教育无希望。” ⊙而我所担忧的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问:十年前,北大百周年校庆前夕,您曾写作《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一文,掀起轩然大波。十年过去了,您有什么新的想法?答:我还是那句话:希望校庆日变成反省日,“如果

真的爱北大,希望北大在实现中国教育和社会现代化的历程中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就应该、也必然像前辈那样,敢于反省、批判北大的种种黑暗,不足,失误,知羞,知愧,以至知耻,并敢于公之于众——可以想见,胡适当年以教务长的身份,公开承认北大学术上很少成绩,这需要多大勇气和自信力!如果不是这样,不知反省,不以不足、失误为羞耻,反过来竭力掩盖确实存在的严重问题,以至危机,甚至以‘否定成绩,破坏安定团结’等等借口,来压制任何反省,那么,无论怎样信誓旦旦,都不是真的爱北大,至多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演而已”。——在我看来,今天的问题依然如此,我们的教育领导部门老是害怕“否定成绩”,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失误,否认教育危机的存在,自欺欺人。其实,这十年来教育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谁也不会去否认,也否认不了;但教育危机的存在,也是客观存在,不承认也依然存在。我常说,我们教育的硬件发展,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但教育软件的问题多多,在某些方面比过去更严重了。在硬件获得了大发展以后,就应该着重解决软件问题,第一步就是要敢于正视问题的严重性。问:由您担任主编的北大11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寻找北大》日前推出,您在序言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失精神”。您所说的教育软件问题,是不是就是“失精神”问题?答:我在序言里是这么说的:“北大‘失精神’背后更隐含着‘中国失精神’,以及‘我们自己失精神’。这是北大之痛,

漫谈大学生情绪活动

漫谈大学生情绪活动摘要: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潮阶段,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但由于经验不足,理智不够成熟,体现出独特的情绪活动特点。大学生情绪特点因人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本文会对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几种情绪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分析讨论大学生情绪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针对情绪特点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培养良好情感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绪特点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便于自己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情绪特点不良影响解决方法 正文;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对于中学生来讲,大学生的情绪内容趋向于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 情绪不是自发的,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情绪的刺激,多半是外在的,但有时是内在的;有时是具体可见的,但有时是隐而不显的。具体来说,大学生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外向,活泼,充满激激情 就大学生整体水平而言,在情绪特点上,表现为乐观,活泼,开放,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充满着朝气和激情. (2)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需要和兴趣的扩展而表现为更加丰富,敏丄感,细腻和深刻,并更加带有社会内容的情感体验. (3)冲动性与爆发性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激丄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

丄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矛盾时,在对待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4)矛盾性与复杂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面临着许多重大选择的时期,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例如,希望白己具有独立性和希望依赖于他人的需要同时存在;对自己既不满,又不想承担责任;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关心等等复杂矛盾的心态.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主体根据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引起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时,就会引起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求知欲渴的大学生得到一本好书就会感到欣喜,怀有正义感的人看到见义勇为的行为就会产生敬慕等;当外在的客观事物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如失去亲人会感到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等。另外,情绪体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在情绪状态下伴随产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当事人通常是无法控制的。 二、大学生情绪活动对其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的影响 情绪不仅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与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工作效率有关。研究发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紧张而轻松是思考和创造的最佳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心理学家用实验方法研究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时,通常将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采用自我评定法和生理反应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 衡水二中与金刻羽,到谁的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源源不断。然而,教育问题绝不是教育不公这么简单。这篇钱理群旧时演讲内容供大家思考。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者| 钱理群大学教育与就业去年(07 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 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 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 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 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 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 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 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

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散文)笔记

现代文学三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概况: A.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 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B. "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在于这种文体比较自由。因为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 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过身手,也由于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 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尤其是杂文,更成为战斗的"阜利通"。再者,由于古代文学中散文较发达,新文学若要站住脚,务必打破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因此诸多作家往散文方面努力,也是为了向传统文学示威。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化传统"化得较好。新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形式上较多舶来品,借鉴外国从头做起,自然难一些,而散文小品则与传统保留更多的联系,虽然也取法英国的随笔和其他外国散文的笔调体式,但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散文作家创作时往往更便于也更自觉地从传统散文中寻找创新的根基。"化传统"不是照搬传统,如同朱自清所言,散文的"体制"可能承用了旧的,然而"精神面目"又颇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偏重个人情性的小品文,显然从明人小品中得到过许多借鉴。"化传统"化得好,比较适合民族审美的心理习惯,自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 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随感录"作家群的杂文大都是应时的急就章,论战色彩浓厚,只有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为阅读,才能更好理解其价值。 刘半农:他的《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悼"快绝一世の徐树铮将军"》,等等,以及稍后所写的一些论争文章,都坦城爽快,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风格是善夸张,富想象,好用反语,讽喻性强,读起来畅快轻松,对论敌能加以不容置疑的驳难。他的杂文显然要比前几位写得更有艺术气味。 周作人散文:A.首先提出“美文”概念。周作人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 B. 以后,他又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 端","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 C. 他自己的散文,也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显然更加积极, 常为论者所引述;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D. 周作人的散文多作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士"的二 重性格。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他关注现实,反抗黑暗,与思想革命取同一步调;但在人生观与艺术观方面,他又尽可能远离激进,保持平和。他更倾向于把文艺当作是"自己的园地",是"言志"即抒我之情;他更倾向于把文艺当作是"自己的园地",是 "言志"即抒我之情;他更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苦雨斋"阴郁如雨的古典的氛围,玄思,冥想,"胡乱作文","在文学上寻找慰安"。 E. 周作人的选材极平凡琐碎,一经过他的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有特别的情趣。尽管那种情趣可能未免落寞、颓 废,适合所谓"中年心态"。 F. 周作人的小品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他的闲话体散文有些类似明人小品, 又有外国随笔那种坦诚自然的笔调,有时还有日本徘句的笔墨情味,周作人显然都有所借鉴,又融入自已的性情加以创造,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G. 人们也常用"闲适"来概括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其间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容,一方面是淡而且深的寂寞之苦,另方面又别有一种 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苦中作乐",忧患中的洒脱,也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访北大教授钱理群》阅读理解附答案

《访北大教授钱理群》阅读理解附答案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生于1939年,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的人者之一,被视为北大的神话和传奇。 记:印象中古人立传必歌功颂德,您怎么看自己写的这本《我的精神自传》? 钱:《我的精神自传》没有歌功颂德,应该只是一本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我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东西。 记:您觉得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出现的哪些新问题值得反思? 钱:知识分子在90年代后出现了新问题,那就是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分离。首先是生活本身的变化,知识分子自身越来越贵族化,越来越脱离中国的土地,特别是两极分化之后知识分子越来越关注自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自恋、自怜、自娱之中,而忽略了身外的广大的世界。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问题推向极端,在他们心中,民众就是暴民,民众总是非理性的。

这就导致了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分离。 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期待能出一个像那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人,您觉得有可能吗? 钱: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有人类文明都在被批判,所以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非常严重的缺陷,跟鲁迅那个年代不能相比。知识结构有缺陷,生存状态紧随其后,暴露出致命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一代是最没趣味的、最没文化的一代,就是这样一个差距,导致我们不太可能再出现鲁迅这样的人,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有。我在北大每年都要讲鲁迅,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说明,喜欢思考问题的人还是很多的,他们对鲁迅的态度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接受鲁迅,另一派不接受鲁迅,但我发现,这与学生个人的生命选择有关系,一部分人选择“生命之轻”,他们就难以接受鲁迅,另一部分人选择“生命之重”,他们就接受鲁迅。 记:您曾是被北大学生投票直选出来的10位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退休5年,您现在可以评价一下目前北大的状态吗? 钱:就目前北大的现状,我只能说她已经和我们理想的北大渐行渐远了。北大的很多传统已经被摒弃。令人焦虑的是现在的中学教育与升学无关的不教,大学与就业无关的不教。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完全与做学问相违背。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学校,也不是一个取得就业资格的地方。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大学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学术和精神。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漫谈大学生理想信念

漫谈大学生理想信念 现在的大学生都过着优哉游哉的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其中有多少的生活是过得充实的,很多都是过了一天算一天。而且很多大学生可能或多或少有过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大一的新生,他们课余时间比较多,而且在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中,更多在迷茫中度过空闲时间。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高中的时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那就是能进入大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部分人的人生理想。仿佛一脚踏进大学的门坎,就过上梦想般的生活,而事实上,有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了这一高考前的理想后,就迷失了目标,丧失了刻苦读书、继续深造的动力,经常感到空虚无聊,缺乏精神上的寄托,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每一个初入大学的大学生该扪心自问一次“大学梦已经实现了,我还有理想吗?”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每个人必须拥有。理想就是有理想的想,符合情理的想,这样的想是能够实现的,不是泛泛而谈的想。 理想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有长远的理想和近期的理想;崇高的理想和一般的理想;科学的理想和非科学的理想。而且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目标。因为(1)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2)理想具有时代性。 (3)理想具有预见性。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而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情感。所以 (1)信念具有稳定性。 (2)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而且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分标准,那就是理想和信念。古人云:山高水流长,志大干劲足。的确,拥有远大、高大、美好的理想信念的可以得到向高处前进的动力。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摘要: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作者:钱理群 大学教育与就业 去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

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 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正是这一

2016年高考作文:北大教授钱理群告别学术界”作文素材

2016年高考作文:北大教授钱理告别学术界作文素材 2016年高考作文:北大教授钱理告别学术界审题和作文素材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久前,北大教授钱理在一篇文章里宣布了自己的告别——他将告别学术界。而一直与年轻人为伍、为师的他,同时也宣布自己跟青年的关系结束了。 他这样写道:对60后、70后我有点理解,80后多少有点理解,对90后我完全不理解。所以我再也不能扮演教师的角色,我必须结束。最好是沉默地观察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讨】 永州周老师等: 1.告别浮躁 2.远离喧嚣 3.坚守心灵的净土 4.无奈的抗争 5.明智的妥协 6.宜做勇敢的另类 7.宜将星火温暖人心 8.正视代沟 9.学会放弃 10.不做徒有虚名的老师,做理解学生的知己。不为浮名遮望眼,甘做学子知心人。 双流赵老师: 钱老师的话的意思应该不是钱理老师看不起90后等年轻人,而是说要做教师,就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你不了解你的学生就做不好教师,我觉得我越来越不了解现在的学生了,我没有把他们研究懂,所以我就没有能力教好他们,所以我就不敢再教他们,再做他们的老师就必然是不负责任的。钱老师的话应该是这个意思。 引申开来,就是我们做什么工作,必须对所做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对象要深入了解,才能做好 成都唐老师: 我觉得可能要审得更切题点才行:钱老放弃的是给年轻人当老师,与其他放弃不一样。再者,放弃的原因是觉得不能理解90后了,而理解学生是干好老师工作的基础。第三,钱老表示要沉默地观察年青人,这可能是为师的极高境界。 不过,我理解的内涵站在学生角度不易成文。 【作文素材】 认认真真做个中年人 不久前,北大教授钱理在一篇文章里宣布了自己的告别——他将告别学术界。而一直与年轻人为伍、为师的他,同时也宣布自己跟青年的关系结束了。他这样写道:对‘60后’‘70后’我有点理解,对‘80后’多少有点理解,对‘90后’我完全不理解。网络时代青年的选择,无论你支持他、批评他、提醒他都是可笑的,年轻人根本不听你的。所以我再也不能扮演教师的角色,我必须结束。最好是沉默地观察他们。 钱理老师以惊人的真诚与坦率,承认自己并不了解年轻人,而且,年轻人已经不需要被了

钱理群:漫谈大学之大

钱理群:漫谈大学之大(一) 今天看到烟台大学的同学们,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四十八年前的事。四十八年前我十七岁,考取了北大中文系,也是非常的兴奋,同时也有点惶惑。我想,这是跟诸位上大学的心情是一样的。上大学对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情,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当年思考的,我想也是今天在座的诸位同学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这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一、大学时代:人生的盛夏 为什么说这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呢?根据我的经验,十六岁到二十六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十六岁以前什么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依赖于父母和老师,十六岁以后就开始独立了,二十六岁以后就开始考虑结婚啊、生孩子啊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时间就不多了。而这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十年之间,大学四年又是最独立,最自由的。当然如果你想延长的话,你还可以考研究生,将这四年再延长一下。如何不虚度人生中这最自由的、最没有负担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四年的时间,是摆在每一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大学之不同于中学,最根本的转变在于:中学时你是未成年人,对你的要求很简单,你只要听老师的、听父母的,按照他们的安排去生活就行了;到了大学你就是公民了,可以享受公民的权利,但又不到尽公民义务的时候。中学生和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大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中学生是被动地受教育,而大学生是主动地受教育。当然在大学你还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听从课程的安排,那是国家教育对你们的要求。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由地设计和发展自己。有同学给我写信说我考上大学了,满怀希望进大学,结果一上课就觉得老师的课不怎么样,对老师不满意。我觉得其实每个大学都有一些不太好的老师,北大也一样!不可能所有课都是好的。中学老师不太好的话,会影响你的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