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课 红色政权的的建立

第三课 红色政权的的建立

第三课 红色政权的的建立
第三课 红色政权的的建立

第三课红色政权的的建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布置学生阅读63—6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

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63页《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

3、思考: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画圈]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画圈]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画圈]

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画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A. 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B. 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66页地图《南昌、秋收、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

A.会师时间:1928年4月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4、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采用“剥笋法”层层引导: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完成学习与探究

课后完成《历史填充图册》本课作业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潞城市一中初中部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 编写教师:杨倩倩审核教师:杜素萍2017年11月12日 课题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教学课时 第13课时 班级 目标教学 预设目标姓名 1.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长征等一系列历史事 件; 2.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第小组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1.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3.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 难点: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学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小组合作课后活动 导语引 课 回顾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相关内容。设问:遭受挫折的中国共产党当如何突破困境? 自学活动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过程 ——冲破湘江四条封锁线--—(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 (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 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考题反馈1、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与国民党分裂 C.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 D.必须夺取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权 3、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场景发生于() A.井冈山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4、“红军不怕远征难”关于红军的远征正确的是() A.胜利的标志是召开遵义会议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读书报告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 ?袁世凯剽窃辛亥革命的果实后,中国主要是由北洋军阀政府控制的政府统治,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的专制统治,纷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应运而生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还有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虽然这些活动北洋军阀的势力迅速崩溃,但是由于新生的共产党对马克思和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尚不深刻,缺乏经验,还有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右倾的部分共产党人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使得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与失败告终。此时共产党的革命之路正是在最低潮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彷徨,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到底怎样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人今后的路要走向何方?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出路是什么?到底什么才能拯救中国,这个深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人们的眼前。 1928年10月,正值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会师井冈山,建立了我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宣告了中国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是不可行的,这样问题就落到了是否在中国建立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能够真正指引中国前进的道路。如果把我们放到当时的状况下去,去分析红色政权能存在的原因,可能因为看不到中国真正的国情,看不到问题的实质而得不出一阵见血的揭露本质的结论。而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如果看不到本质,革命只可能是走弯路,离目标越来越远。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革命遭到了严重挫折。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并做回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反革命,以及建立红色政权的斗争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会议:“八七”会议 教师向学生展示毛泽东话语:”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起义。 让学生思考:南昌起义前的背景是什么?(应联系党内情况和国内情况回答)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白色恐怖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1)“八七”会议的重大功绩是什么?(2)“八七”会议同三次武装起义有什么联系?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什么重要论断? 指导学生议论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决策,结合国民党统治的重心和当时我党的“城市中心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到农村去,既可保存革命力量,又可以积蓄发展革命力量,以便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达到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这是将革命的退却和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的正确道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概括三次起义的意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建立人民军队的纪念日。(2)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了到农村去的重大决策。(3)广州起义建立了工农政权——苏维埃政府,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以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实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同步试题(华师版八年级上册)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参谋意见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经历了转危为安的磨炼。同学们要体会到长征了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更要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自学流程 1.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八一”字样的含义。 2.南昌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3.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 4.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为什么要选择此地? 5.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是什么? 6.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7.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8.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9.总结本课标志性的历史大事。 10.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2.“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是() A.武昌起义 B.百团大战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3.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确定在( ) A.汉口 B.南昌 C.瑞金 D.广州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红军总司令是() A.朱德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6.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 7.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 A.“八七”会议 B.长征的胜利结束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遵义会议 8.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读书报告(原创)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4324034程茜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主席在1928年10月5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当时,大革命失败不久,各路军阀混战,白色恐怖猖獗,部分同志对革命前途或感到困惑或感到悲观或觉得渺茫,不知道中国革命走什么路。毛泽东主席在这篇文章里解答了党内同志的疑问,阐述了“工农武装根据”的正确思想。这篇文章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的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文章有六个小标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个小标题),对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现在国民党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内以新军阀代替就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由此,打到列强除军阀,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 革命虽然正经历低潮,然而革命的形势仍在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着。资产阶级发起改良主义运动,工农阶级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城市罢工和农村暴动。同时,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了失败的原因,积极吸取教训,为革命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也是指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完成的原因。指出中国内外的状况。具体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第二部分(第二个小标题),也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分点说明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具体原因为: ㈠.红色政权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的实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应为有了白色政权的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红色政权的建立》word教案

2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土地革命、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及其军阀割据的区别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旧军并行南北呼应,全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极大摧残,但很快痛定思痛,逆境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板书本节课题) 一、“南昌起义” :1.补充材料由学生根据材料回答起义的历史背景:南京政府“斩尽杀绝” 的恐怖政策,革命处于低潮。

红色政权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有感 ——“四个深刻领悟”与“四个做到”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军事理论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时代发展步步向前,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在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今天,作为新中国的新生代,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觉得我们还要学习一些革命时期的经典著作,回味革命精神,重温革命豪情,以便将之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去,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发展。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著作,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吸收著作中的精华,为祖国建设寻求更加牢固的理论根基。为此,我们要认真研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著作,分析著作独特精深之处,获取著作的理论价值。 一、学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得到下列四个“深刻领悟” (一)深刻领悟毛泽东敏锐的政治洞察眼光 1.落后的阶级统治,需要先进的阶级。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仍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2.混乱的军阀战争,需要稳定的政局。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呈现出临时的短暂团结,实质上各派都在酝酿斗争,国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此刻,中国急需一个平衡力量来维持进而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能够胜任这一角色,存在红色政权十分必要。 (二)深刻领悟毛泽东雄浑的哲学辩证思维 1.红色政权存在的必然性。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2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24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会师、土地革命、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中

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及其军阀割据的区别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设计】 导入新:提问导入新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通读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时我们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扎根于广大农村,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当时,正值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会师井冈山,建立了我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土地上有了属于人民自己的红色政权。它的诞生,使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在此之前,由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没有坚决执行无产阶级自己的领导权,一贯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结果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篡夺了领导权,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1926年到1927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事实也正是这样,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如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建立属于自己的红色政权,就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那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呢?这里面有它一定的因素和原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然伴随另外一种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是啊,正因为当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实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燃遍南方数省的燎原之火,促使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得以生存和发展,使得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立脚点,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说明,没有中国红色政权的存在,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发展。除此之外,“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是啊,一块块小的革命根据地,好比一颗颗革命的种子,广大人民群众好比一片片广阔无垠的土地,我们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把革命的真理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使那里的人民为之而觉醒,并从此投入到解放他们自己的斗争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革命形势如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国大地,使革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最终解放全中国积蓄更大的力量。 此外,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存在,不仅要依靠当地的红色赤卫队等地方武装,而且还要拥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作为主要力量,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能使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得到巩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相继诞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通过阅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分析中国当时的现状和毛泽东做出一系列决策的理由,从而得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红色政权,马列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读过《毛泽东传》之后,我就对他跌宕起伏的生平事迹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书籍更加吸引人,他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英雄,是他的领导带领了诞生了了新中国。最近又读了毛主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更是思绪万千,这里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读后感。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这是一个什么时刻?1927年夏,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八七会议上,1922年二大以来陈独秀的右倾需错误终于得到纠正,故在我看来当时,革命刚刚经过最低谷,一切需要休养生息和重整力量以待一个新的革命的觉醒,事实上1919年到1930年可能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到逐渐成熟的时期,而中国革命经历的惨痛失败使党内外救国人士陷入绝望;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标准的以城市为中心暴动的革命,付出“无量金钱无量血”的革命尚且未获成功,一群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占据了一些边界区农村,建立的力量微薄的红色政权难道能取得成功?能存在下去么?我想,在当时持否定或非常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要想挽救革命,先安抚人心,让大家有信心相信,我们有未来。毛泽东此时写下这些文字正是在给予每个人这种信心——那是一种信念。文章中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同志所指引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工农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已经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 在当时的社会中,建立红色政权着实不易。 当时的革命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建立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并且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然而中国却不一样,中国当时长期受外国势力掌控,同时白色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而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的分裂削弱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斗争,削弱了反革命统治,这使得“红色政权”得以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坚持下来。 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进行反对三个敌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初步揭示了在农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空前创举,对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也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最后,毛泽东还谈到了经济问题,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1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旧军并行南北呼应,全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极大摧残,但很快痛定思痛,逆境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板书本节课题) “14、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 1、背景: (1)必要性: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回击敌人的镇压。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编辑本段文章概述 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的一部分。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 5 个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②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指明了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 1928年10月5日 一国内的政治状况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从广东出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半路被买办豪绅阶级篡夺了领导权,立即转向反革命路上,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⑴,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 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⑵,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⑶的临时的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蒋桂两派且在酝酿战争中。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各国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妥协都是暂时的。今天的暂时的妥协,即酝酿着明天的更大的战争。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材依据: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节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教材分析: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虽然历史时间跨度不大,但容量非常大,要求学生识记、掌握的知识要点非常多,学习难度较大。但由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近,现实感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尽量使教学方法尽可能灵活多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而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本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则表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而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走向成熟的历史,尤其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探索出一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在遵义会议上成功地解决了党内的重大分歧,使党的路线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学情分析:由于所带班级多,学生学习程度不一,在教学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要多做启发诱导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对基础差的班级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加强课堂提问力度多做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三讲:讲学生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三不讲:不讲

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和学不懂的知识点。 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历史 2、课时:1课时 3、教师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 课题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2.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过程方法 1、简单概括土地革命时期若干标志性事件。2、通过分析大革命失败原因及八七会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及遵义会议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3、通过阅读教材P72页"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4、总结长征精神的内含,弘扬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医电13 董小京2111201056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首先,我觉得从历史背景来看,此前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值得我们注意。一,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以惨败而收幕;二,尽管此后中共及时认识到了自身所犯的右倾主义错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仿照苏联革命,发动城市中心暴动,可结果呢?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而毛泽东这篇文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好比沉沉黑夜中第一缕破晓的曙光,它让人们看到了革命的前途与希望。 总体来说,毛泽东首先分析了国内的政治状况,紧接着,毛又从外部条件,内部条件,革命未来发展趋势等若干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之后,毛又以湘赣边界的割据(所指大概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为例,道出了工农武装的战略思想。最后,毛又以战略家的独到眼光,对根据地中的革命和军事根据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长远规划。读罢这样一篇文章,我真的很佩服毛泽东的胆略和智慧,尽管当时的红色政权只占据了中国的弹丸之地,甚至只能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但毛泽东放眼的却是天下,该篇文章中的多处都在强调长期割据和谋求全国革命胜利。那么具体来说,毛泽东又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得出中国红色政权能

够存在的结论,中国革命究竟怎么走,最终又将走向何方? 在毛泽东看来,当时的人们依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内有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人民饱受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压迫;外有帝国主义者的入侵,不可不谓之“内忧外患”。更可气者,新军阀依附外国列强,彼此间混战不断。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罢工和农村暴动愈加频繁。这些,交织组成了当时中国的大背景。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块红色政权的区域,如毛泽东所说,“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首先,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国内的买办豪绅阶级各自支持者各派新旧军阀,因而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连续不断,大军阀和列强无暇顾及在当时看来并未成气候的共产党,这成为红色政权发展的重大时机。 此外,用我自己的话来说,红色政权存在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受到过民主革命新思潮的影响的地方才能优势和红色政权的土壤;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能够与正式的白色军队对抗;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还有全国革命形势的良好发展。 这五点要素,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工农武装割据最成功的样例莫过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 虽然当时的白色政府多次派出数倍于工农红军的部队来围剿井冈山,却无不铩羽而归。而想想在此一年之前,中国共产党人是屡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教案 华东师大版 (2)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课 题 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A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 .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授 课 类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能力: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军反“围剿”斗争 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2.遵义会议 难点: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原因 教 学 方 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 学 手 段 多媒体 课 时 安 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7.4.12)—————(1927.7.15)——(1927.8.1)——(1927.8.7)——(1927.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回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围剿————— —(1927.10)————(1928.1)——————————————(1931.冬)——(1930.12—193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开始————遵义会议———红军会师 (1934.10)—————(1934.10)——(1935.1)——(1936.10) 二、南昌起义 1.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武装起义。 2.时间:1927.8.1 3.地点:江西南昌 4.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5.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6.意义: 1)第一枪: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第一步: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 3)第一支:起义中创建了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支队伍。 4)第一幕:起义拉开了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新阶段的第一幕。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过程 1)“八七会议”:党中央面临紧急情况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确定的总方针中,“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提出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实际上是初步设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2)“秋收起义”:毛泽东与1927年9月开始发动领导。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4)井冈山会师 5)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几省交界,农村包围城市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条件 1)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2)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金融105 吴佳梦《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军事理论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国内的政治状况,处于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下,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讲述了中国目前迫切需要民主革命,而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1926年到1927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遇了失败。此次失败中,民主革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由此吸取教训,从而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 在分析国内的政治状况后,得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结论。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随后文章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存在的四个原因:第一:它的发生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下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革命力量有机可乘。并且,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继续不断,所以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和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受革命的洗礼。这些地方的群众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经验,红色政权就易于首先在这里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 第三: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条件。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因为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军阀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因而红色政权必然能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必须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才能造成长期割据的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这篇文章的第三、四、五、六部分还分析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经济、军事根据地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与随后写的《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正确地回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创立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科学理论。解决了当时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关系着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 这应该算是毛泽东第一篇完整的从军事角度分析的文章。可以看得出,在之后很多的重要的战略决策在这个阶段其实都已经定了下来。如工农武装割据、建设革命根据地,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一系列战略决策。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摘要: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在城市工人暴动屡次失败后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思考。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5个条件: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帝国主义扶持的反动政府内部充满矛盾,大量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与发展。②广大人民群众经过第一次大革命的洗礼,拥有了一定的革命思想。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是向前发展的。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保障。④红军军事力量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要有力量并且有正确的政策,这里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本人对以上五点进行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并对中国的红色政权和毛泽东的个人才华贡献做了一定的阐述。最终写成此文。 关键词: 红色政权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毛泽东 正文: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以“清党”为名开始大肆抓捕中共党员。大革命因此宣告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五万多锐减到一万人左右,革命形势异常严峻。之后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可是共产国际并不了解中国国情,于是党的中心仍是像苏联那样放在了城市,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国的革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在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很好地答案。中国的红色政权由此开始了迅猛的发展。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这么做,也在理论上系统地思考着中国革命的问题。于是这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便诞生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不仅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部分理论支持,更是为它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让中国的革命者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久并且繁荣地存在下去。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毛泽东在文章一开始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他对时局的判断分析能力我想是当时中共的一些领导人所不具备的。若人人皆如毛泽东,那这篇文章也没必要发表,其中的思想无需言语的表达便能领会于心。但是事实上只有一个毛泽东,也只有他能将中国的红色政权分析得如此之彻底。接下来,毛泽东又提出了红色政权存在的五个重要的条件,这五个条件很好的表述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发展,对此我有颇多的感想。 世界之大,却只有中国出现了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下的红色政权。这是偶然吗?显然不是,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发展。中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没有直接统治中国,而是通过中国的白色政权——国民党间接统治中国。白色政权的斗争给了红色政权发展的机会,这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