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能实现(C)的工艺装备为机床夹具。

A工件的定位,B工件的夹紧,C工件的定位与夹紧,D对刀与导向

2.工件安装的过程是(D)的过程。

A固定工件,B确定加工位置,C夹具的对定,D使工件定位和夹紧

3.保持工件在夹具中(C)的一致性是工件定位的实质。

A加工尺寸大小,B表面形状,C加工位置,D夹紧

4.工件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B)的位置。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安装基准

5.设计夹具时应根据(A)选择定位基准。

A工序基准,B安装基准,C测量基准,D设计基准

6.(C)一但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被确定了。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

7.当工件被夹具中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其六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A)。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8.当工件只被消除了三个自由度但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则属(B)。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9.当工件被消除了四个自由度但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则属(C)。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10.若夹具中布置的六个定位支承点只消除工件的五个自由度,则可能产生(D)。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11.按加工要求只需消除四个自由度,但工件被夹具中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则此时工件的定位属于(A)。

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12.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小锥度心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B)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3.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长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B )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4.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弹簧夹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A)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5.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固定的短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B)自由度。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6.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定位销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长的D,短的B)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7.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可涨式心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A)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8.短轴零件被三爪卡盘长夹持,那么最多能被消除(C)自由度。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9.长轴零件被三爪卡盘短夹持,那么最多能被消除(A)自由度。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20.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可移动的短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A)自由度。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1.圆球形零件最多能被消除(B)自由度。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22.光轴零件最多能被消除(C)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23.自位支承与工件定位表面呈三点接触,则相当于()定位支承点。

A一个,B二个,C三个,D不起定位作用

24.定位分析时应注意(D)不起定位作用。

A固定支承,B可调支承,C自位支承,D辅助支承

25.定位误差最终表示为(B)基准沿加工尺寸方向的最大位置偏移量。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

26.所谓基准位置误差是指(B)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偏移量。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

27.定位误差中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与(B)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装配基准,D测量基准

28.工件夹紧的目的在于(C)。

A使加工位置确定,B增加工件的刚度,C为保证工件的定位,D为补充定位不足

29.定位误差只产生于按(B)加工一批零件过程中。

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成形法

30.(C)是用于完成一道工序需连续更换刀具的钻套。

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

31.各种钻套中导向精度最高的是(A)

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

32.钻套中无需拧下钻套螺钉便可更换的钻套是(C)。

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

33.钻套材料为20号钢时,常采用(D)为最终热处理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A淬火,B正火,C调质,D渗碳-淬火

34.钻套材料为T10A时,常采用()为最终热处理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A正火,B调质,C渗碳,D淬火

35.钻套的位置尺寸一般以()为基准来标注的。

A工件加工面,B定位元件定位面,C夹具的定位面,D工序基准面

36.钻模上的钻模板主要是用来安装()的。

A定位元件,B定向键,C对刀-导向元件,D被加工工件

37.为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工装设计与制造等是(C)。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D辅助过程

38.(A)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A工序,B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

39.加工表面和加工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B)。

A工序,B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

40.工艺过程中,一个(A)可含有一次或多次安装。

A工序,B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

41.工艺过程中,一个工步可含有一次或多次(C)。

A工序,B安装,C工作行程,D工位

42.按加工要求必须消除五个自由度的工件被夹具中布置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B)。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43.按加工要求必须消除三个自由度的工件被夹具中布置的五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包括这三个自由度在内

的共五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于(B)。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44.工件的定位设计就是要确定(C),该基准一但确定工加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

45.工加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B)的位置,则应根据该基准设计定位方案。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

46.确定时间定额时,把完成一个零件的(A)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

A一道工序,B由毛坯到成品,C一个工步,D一次安装

47.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其齿形精度是以(C)来保证的。

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

48.在车床上加工轴时,其形状精度是以(B )来保证的。

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

49.在拉床上拉削花键孔,其形状精度是以(B)来保证的。

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

50.在拉床上拉削花键孔,其尺寸精度是以()来保证的。

A调整法,B定尺寸刀具法,C成形法,D展成法

51.在钻模上加工孔,其孔径的尺寸精度是靠()保证的。

A调整法,B定尺寸刀具法,C成形法,D展成法

52.铰孔时铰刀若存在制造误差将直接影响加工()。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

53.若钻套与钻模板上钻套配合出现较大的间隙,则主要影响加工孔的(C)。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

54.工件的均匀受热产生的变形主要影响其(A)。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

55.工件的不均匀受热产生的变形主要影响其()。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

56.采用(C)的方法可逐步消除由于误差复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A大余量切削,B大切深高速切削,C小切深多次走刀,D多次时效处理

57.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中有(C)。

A毛坯余量过大,B毛坯余量的不均,C毛坯硬度过大,D走刀次数过多

58.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满足装配精度是(A)的实质。

A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

59.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多而通过改变补偿环位置来满足装配要求的方法是(D)。

A选配法,B修配法,C固定调整法,D可动调整法

60.分组互换法是()中的一种类型。

A完全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

61.工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且一孔中以削边销定位,该工件被消除了()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62.工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且一孔中以削边销定位,该工件的定位属于()。

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63.在圆球形零件上欲钻一不通孔,则必须消除其(B)自由度。

A一个移动,B三个移动,C一个移动两个转动,D三个转动

64.光轴零件以轴心线为X轴,欲加工沿轴线方向定长的键槽,应消除其()自由度。

A 、YZ的移动与转动,B、XY的移动与转动,

C、YZ移动与X、YZ的转动,

D、XY的移动与XYZ的转动

65.生产类型取决于()、产品尺寸大小及复杂程度。

A工艺规程,B生产纲领,C工序数,D生产条件

66.对于重要的主轴毛坯,一般采用(B)。

A铸造,B锻造,C热轧棒料,D冷拉型钢

67.毛坯图中加放余量的尺寸公差应标注为(C)。

A单向入体公差,B自由公差,C双向对称公差,D设计尺寸的公差

68.大批量工件在专用夹具上加工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一般采用()。

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成形法

69.误差综合分析时,当分布曲线中心与公差带中心不重合,说明存在()误差。

A定位误差,B常值系统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

70.在加工中切削热传给工件比例最大的是(D)。

A车削,B钻削,C刨削,D磨削

71.误差敏感方向是指(A)。

A过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法向,B过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切向,

C刀具进给方向,D主切削力方向

72.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B)。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指数函数关系,D无关

73.在车床上以前后顶尖定位车削光轴,加工后发现工件出现腰鼓形误差,产生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B)。

A前后顶尖刚度不足,B工件刚度不足,C刀架刚度不足,D传动力误差

74.磨削加工过程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D)。

A机床工作台,B工件,C砂轮,D磨屑

75.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刚度、夹具刚度、刀具刚度和工件刚度之(C)。

A和,B积,C倒数和的倒数,D平方和的平方根

76.在车床上加工套筒零件,用三爪卡盘夹外圆车内孔,产生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原因是()。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刀尖高度未调准,

C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不平行,D卡盘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77.多次走刀情况下,误差复映系数等于各次走刀误差复映系数之(B)。

A和,B积,C平均值,D最小值

78.零件的形状误差(C)相应的尺寸误差。

A大于,B等于,C小于,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

79.在外圆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C)。

A消除顶尖圆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B消除导轨直线度误差影响,

C消除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D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80.在车床上车光轴,前后顶尖刚度不足时将引起(B)。

A鼓形误差,B鞍形误差,C波度误差,D锥形误差

81.零件机械加工精度是指()。

A加工后零件公差值的大小,B零件图纸标注的公差值,

C加工机床的精密程度,D零件加工后所得实际值与理想值符合程度

82.零件的位置误差()相应的尺寸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

83.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查发现中间小两头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导轨扭曲,B前后顶尖刚度不足,C刀架刚度不足,D工件刚度不足

84.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

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

85.下列因素中造成变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是(C)。

A工艺系统几何误差,B工艺系统受力变形,C刀具磨损,D对刀误差

86.在某机床上加工一批零件,随机抽取50件进行测量,测得结果表明接近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30.020,均方根差为0.02,该尺寸设计值为30-0.040~30+0.020,由此可确认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为( );

A 1.23 ,

B 1.00 ,

C 0.67 ,

D 0.5

该工序的不合格品率约为( )

A 16% ,

B 5% ,

C 0.27% ,

D 50%

87.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力是提高工艺系统(C)度的重要措施。

A精,B强,C刚,D柔

88.为了有效地消除内应力,一般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安排(C)处理。

A正火,B退火,C时效,D调质

89.在车床上切断工件,当车刀横向进给方向与主轴回转轴线存在垂直度误差时,该面形状为(A)。

A锥面,B斜面,C曲面,D呈与轴线垂直的平面

90.在车床上把钻头装在尾座上钻孔,当钻头沿轴线进给方向与主轴回转轴线平行但存在偏心时,加工后的孔产生()误差。

A锥度,B圆柱度,C孔径尺寸,D孔与外圆同轴度

91.采用复合工步主要目的是为了缩短(A)。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布置工作地点时间,D准备终结时间

92.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93.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A设计,B工序,C装配,D测量

94.使用夹具主要是为了保证需加工的(C)。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粗糙度

95.经济加工精度是指采用某种加工方法(C)。

A能达到的最高精度,B能达到的较高精度,C在正常条件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D在不利条件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96.自激振动的频率()系统的固有频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D接近于

97.轴类零件加工各表面时,采用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符合()。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

98.全年工艺成本与年产量成(C)。

A正比,B反比,C线性关系,D指数函数关系

99.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定位,限制了工件()自由度。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0.铸铁箱体上φ160H7孔的最终加工方法多采用(C)。

A钻,B扩,C细镗,D磨

101.箱体类零件加工中统一精基准常采用()。

A三面,B两面一孔,C一面两孔,D一面一孔

102.铜合金IT7精度外圆表面加工方法应采用()。

A粗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车——半精车——粗磨

103.小锥度心轴锥度常采取(D)。

A 1:5 ,

B 1:50 ,

C 1:500 ,

D 1:5000

104.汽车变速箱齿轮毛坯多用(B )。

A铸件,B锻件,C棒料,D型材

105.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尺寸、形状、表面性能使之成为所需零部件的过程为()。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B工艺规程,C生产过程,D工艺过程

10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B )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反复加工,C自为基准,D基准统一

107.工件一次装夹后,相对机床或刀具所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

A工步,B工位,C对刀,D安装

108.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A连续,B交替,C间断,D直接

109.(C)加工是一种典型的易产生加工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车削,B铣削,C磨削,D钻削

110.为了有效地消除加工中的内应力,时效工序应安排在()。

A加工前,B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C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

D精加工后

111.定位支承板的材料一般常选用()。

A低碳钢渗碳淬火,B铸件,C合金钢,D中碳钢淬火

112.以一个夹紧动作使工件同时在多点得到均匀夹紧,以增强夹紧的可靠性此种夹紧称为(B)夹紧。

A定心,B联动,C浮动,D多件

113.在多件夹紧中,由于各工件在尺寸上有误差,一般多采用()夹紧使多个工件都获得夹紧。

A多点,B多向,C浮动,D动作联动

114.工件以孔与平面组合定位时,若定位元件为长销和大平面,则此定位为()定位。

A完全,B部分,C欠,D过

115.为获得所需的物理机械性能,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一般安排()。

A正火,B淬火,C时效,D退火

116.为了有效地消除内应力,一般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安排()。

A正火,B退火,C时效,D调质

117.钻套材料通常采用()。

A铸铁,B铜,C碳素工具钢如T10,D中碳钢如45

118.在装配精度要求很高,装配结构简单(如两件)生产率又要求较高时常采用(B)法装配。

A完全互换,B分组互换,C修配,D调整

119.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加工有影响。

A车外圆,B车内孔,C钻孔,D车端面

120.强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大系统刚度,B增大系统阻尼,C增大系统质量,D减小系统阻尼

121.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针对某一零件的一定工序而组装起来的夹具称为()夹具。

A通用,B成组,C随行,D专用

122.通常用()系数表示某种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A工艺能力,B误差复映,C误差传递,D分布图不对称

123.成组技术是为了解决(D )生产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A大批,B大量,C中批,D多品种小批量

多项选择题:

1.某道工序中,工件在夹具中的加工误差是由(A.D.E)等组成。

A定位误差,B夹紧误差,C工序尺寸公差,D夹具对定误差,

E过程误差

2.能满足加工要求且不会产生干涉的定位是(A C)。

A完全定位,B欠定位,C不完全定位,D过定位

3.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但由于布置方式不同会出现()等情况。

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4.起一个定位支承点作用的定位元件有()等。

A定位支承钉,B辅助支承,C可调支承,D自位支承

5.起四个定位支承点作用的定位元件有()等。

A刚性心轴,B小锥度心轴,C长V型块,D车床尾坐顶尖

6.起定位作用的元件或装置有(A.C.D)等。

A顶尖,B鸡心夹头,C中心架,D三爪卡盘

7.之所以会有不完全定位的情况是因为()。

A夹具结构的影响,B机床成形运动特点,

C工件几何形状特点,D由工件加工要求决定

8.属于定心夹紧装置有()等。

A三爪卡盘,B四爪卡盘,C可涨式心轴,D弹簧夹头

9.可换钻套与衬套常采用的配合有()。

A H7/n6,

B H7/g6,

C H7/r6,

D H6/g5

10.固定钻套与钻模板常采用的配合有()。

A H7/n6,

B H7/g6,

C H7/r6,

D H6/g5

11.与钻套高度有关的重要因素有()等。

A导向精度,B工件材料,C钻套材料,D钻孔孔径

12.钻套底部到工件表面间距离的有关因素有()等。

A导向精度,B工件材料,C钻套材料,D钻孔孔径

13.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

A调整误差,B夹具位置误差,C基准位置误差,D基准不重合误差

14.下列基准属于工艺基准的是()。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15.螺旋夹紧机构具有(A.B.C)等特点。

A自锁性能好,B夹紧行程长,C增力特性好,D升角不是常数

16.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有(A.C.D)等。

A零件工作图,B工序图,C装配图,D生产纲领

17.生产类型取决于()等因素。

A生产纲领,B产品尺寸大小,C产品尺寸精度,C复杂程度

18.选择定位基准时以(A.B.C.D)等作为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A基准统一原则,B基准重合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

19.选择定位基准时以选择()等作为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A不加工表面,B余量最小的表面,C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D避免重复使用20.尺寸链建立时,把()的一环称为封闭环。

A中间工序尺寸,B最终工序尺寸,C加工过程中结果尺寸,D装配后形成的尺寸21.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可有()等方法。

A试切法,B轨迹法,C调整法,D展成法

22.零件形状精度的获得有()等方法。

A试切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

23.预备热处理是为改善毛坯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它包括()等。

A时效处理,B正火,C调质,D退火

24.最终热处理主要是为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时采用(A.C.D)等。

A淬火,B退火,C渗碳,D氮化处理

25.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主要有(A.B.D)。

A先粗后精,B先主要后次要表面,C先精基准后粗基准,D先面后孔

26.光整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

A提高尺寸精度,B提高形状精度,C提高位置精度,D降低粗糙度

27.花键孔在拉床上用拉刀一次拉削加工完成,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是以()获得。

A调整法,B定尺寸刀具法,C轨迹法,D成形法

28.所谓工艺系统是由()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加工系统。

A机床,B夹具,C工件,D刀具

29.产生误差复映是因为()引起切削力及工艺系统变形的变化。

A加工余量的变化,B进给量的变化,C材料硬度的变化,D刀刃的钝化

30.在()的情况下,误差复映现象比较明显。

A工艺系统刚度大,B工艺系统刚度低,C粗加工时,D精加工时

31.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常值系统误差的有()等。

A一次调整的调整误差,B多次调整的调整误差,C原理误差,D机床制造误差

32.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变值系统误差的有()等。

A毛坯误差的复映,B一定时间内刀具磨损,C一定时间内刀具热变形,D原理误差

33.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随机误差的有(A.B.C)等。

A毛坯误差的复映,B定位误差,C夹紧误差,D机床、夹具等制造误差

34.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零件仍按经济精度加工则常用()等方法满足装配要求。

A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

35.通过更换或再加工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定组成环的尺寸或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是()。

A分组选配法,B修配法,C固定调整法,D可动调整法

36.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时,为减小因工件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常采用(B.D)工艺装置。

A前后双顶尖,B中心架,C鸡心夹头,D跟刀架

37.采用分组选配法保证装配精度时,应注意配合件(A.C.D)等问题。

A公差放大方向一致,B公差放大方向相反,C有相同尺寸分布形式,D分组数相同

38.遵循所谓互为基准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

A均匀的壁厚,B均匀的加工余量,C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D较高的形状精度

39.夹具对定的主要内容有()等。

A工件的定位,B定位元件的位置确定,C刀具的对准,D工件的夹紧

40.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比较敏感的要素是(A.C.D)。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刀具几何形状

41.在车床上加工轴的两端面及中心孔时,先加工一端面打中心孔后立即调头再加工另一

端面并打中心孔,那么该工艺过程为()。

A一道工序,B两道工序,C一次装夹,D两次装夹

42.影响配合质量能否保持的因素主要是(C.D)等。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配合接触面积的大小,D配合面接触点的分布

43.工艺路线拟定时常在()加入消除内应力的处理,减小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A粗加工之前,B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C精加工之后,D光整加工之后

44.为提高表面接触刚度可采用()等方法。

A改变材料,B进行调质处理,C减小几何形状误差,D降低粗糙度

45.在()过程中工件产生的内应力不能忽略。

A铸、锻、焊,B粗加工,C光整加工,D冷校直

46.当主轴轴孔与滑动轴承孔存在圆度误差使主轴会产生()。

A径向跳动,B轴向窜动,C角度摆动,D端面跳动

47.(B.C.D)等将影响工件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A刀具制造误差,B夹具制造误差,C机床制造误差,D工件的安装误差

48.影响部件刚度的主要因素有()等。

A薄弱零件的变形,B接触变形,C内应力引起的变形,D摩擦的影响

49.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A.C)而产生的误差。

A近似加工运动方式,B近似的测量方式,

C近似的刀具轮廓,D近似的毛坯形状

50.工件的“一面两孔”定位可使()。

A实现基准重合,B减小基准转换带来误差,

C方便夹具设计制造,D实现基准统一

问答题:

1.机制工艺学主要研究对象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版前言V

研究对象: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

目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生产率、经济性(包括利润和经济效益)。

2.何谓生产过程,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P6

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包括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油漆等主要劳动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包括专用工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的制造、机器的包装、工件和成品的储存和运输、加工设备的维修,以及动力(电、压缩空气、液压等)供应等辅助劳动过程(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3.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它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基本单元是哪个?P7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零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现在所指的各种加工方法——除切削和磨削外,还包括其它加工方法,如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等.

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关系:一个工序中可含有一个或多个安装,一个安装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工位,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多次走刀。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10.决定生产类型的因素是什么?P10

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

11.获得零件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的方法各是什么?PPT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16.为什么说工件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要使工件的定位基准获得确定的位置?

17.为何设计夹具时应根据工序基准选择定位基准?

20.采用部分定位的原因?

①工件本身几何形状的特点其某些自由度无法被限制(即使被限制也无意义)。

②工件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某一个或某几个自由度。

21.何谓欠定位?它与不完全定位有何区别?

欠定位:在加工是根据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不满足加工要求。

不完全定位:限制一到五个自由度,仍满足加工要求。

区别: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22.何谓过定位?允许其存在的条件?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

允许存在条件:工件定位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高,表面粗糙镀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夹具的定位元件制造质量高。

23.是否在夹具中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否。过定位的判别是看是否存在重复定位。

24.何谓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各有什么特点?

通用夹具:具有较大通用性的夹具。

专用夹具:针对某一工件的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具。

25.定位支承中,可调支承、自位支承的作用各是什么?自位支承相当于几个定位支承点?

可调支撑:调整支撑点的位置,作为夹具的调整元件。

自卫支撑:

26.辅助支承的作用?为什么不起定位作用?

作用:支撑。

辅助支撑是在工件完成定位后才参与支撑的元件。

27.何谓“一面两孔“定位?为何要在其中一孔中采用削边销定位?

一个大平面和垂直于该平面的两个圆孔。

避免产生过定位,引起工件变形。

28.何谓三项误差不等式?其中各项含意?

30.何谓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置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基准位置误差:工件的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31.定位误差的表现形式?

32.在夹具中以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是否存在定位误差?为什么?

33.计算定位误差的实质是什么?

34.工件夹紧的目的是什么?施加夹紧的有关原则有哪些?

35.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偏心夹紧机构的作用原理及其特点?

斜楔夹紧机构:自锁条件α≤φ1+φ2,φ1 ——斜楔与工件间摩擦角,φ2——斜楔与夹具体间摩擦角,α——斜楔的楔角。特点:夹紧行程受限,动作快,可变向。

螺旋夹紧机构:螺旋可视为绕在圆柱体上的斜楔。螺旋夹紧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夹紧行程大,应用广泛。缺点是动作较慢,为提高作效率,可采用一些快撤装置。

偏心夹紧机构:可将偏心轮视为一楔角变化的斜楔。特点: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缺点是自锁性能较差,增力比较小。一般常用于切削平稳且切削力不大的场合。

36.何谓夹具的对定?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夹具在机床上相对于机床成形运动的位置确定与刀具的对准,称之为夹具的对定。

内容:①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成形运动的位置。即夹具的定位。②夹具在机床上相对于刀具的对准。即夹具的对刀。③夹具在机床的分度与转位。

37.什么是夹具的定位?其实质是什么?

38.钻模中的对刀——导向元件叫什么?分几类?各自特点与工作原理?

钻套;

固定钻套:直接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的孔中,位置精度较高,但磨损后不易拆卸,故多用于中、小批量生产。

可换钻套:以间隙配合安装在衬套中,而衬套则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的孔中。为防止钻套在衬套中转动,加一固定螺钉。可换钻套在磨损后可以更换,故多用于大批量生产;

快换钻套:具有快速更换的特点,更换时不需拧动螺钉,而只要将钻套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螺钉头部对准钻套缺口,即可取下钻套。快换钻套多用于同一孔需经多个工步(钻、扩、铰等)加工的情况;

特殊钻套:用于特殊加工场合,可根据特殊要求设计专用钻套。

39.固定钻套与钻模板常选用何种配合?

过盈配合

40.快换钻套与衬套之间常选何种配合?

间隙配合

44.何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该零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5.确定毛坯的因素有哪些?

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生产纲领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

46.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依据?

1)零件加工面(平面、外圆、内孔、复杂曲面等)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要求达到的精度等级选择可达到该精度等级的加工方法]

2)零件材料的加工性;

3)生产纲领(生产率、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要求;

4)企业现有工艺条件(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力);

5)相关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经济精度。

47.何谓经济精度?编制工艺规程时在何处体现?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在正常的工艺条件下,即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一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48.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各阶段的目的是什么?

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以高生产率去除加工面多余的材料;

半精加工阶段:减小粗加工中留下的误差使加工面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为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确保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达到或基本达到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在工艺过程的最后安排珩磨或研磨、精密磨、超精加工、金刚石车、金刚镗或其它特种加工方法加工,以达到零件最终的精度要求。

49.定位基准中,粗、精基准选择顺序的原则?

52.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个有何特点?

工序集中: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

优点:1)有利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可节省工件装夹时间,减少工件搬运次数;

3)可减小生产面积,并有利于管理。

工序分散:使每个工序的工步内容相对较少,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较多

工序分散优点: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相对简单,调整、对刀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53.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用途?

54.何谓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每一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影响因素:

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2)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

3)上工序留下的需要单独考虑的空间误差(形位误差),用符号表示ea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eb

55.加工余量与工序间公差的关系?

加工余量其公差大小等于本道工序工序尺寸公差与上道工序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56.尺寸链的定义、组成及各项特征?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封闭环:在零件加工过程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环(或间接得到的环)

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各环。对于工艺尺寸链来说,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组成环由增环和减环组成。

增环:该环变动(增大或减小)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增大或减小)的环

减环:该环变动(增大或减小)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环

57.尺寸链的基本特征?

59.何谓工艺系统?

由物质(工件、机床、工具和夹具)分系统、信息(加工方法、工艺过程、数控程序等)分系统和能量分系统组成完整的机械加工工艺体系

61.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在水平面与在垂直面哪个对加工精度影响大?为什么?

水平面

导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误差敏感方向,影响显著;

导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误差非敏感方向,影响小。

63.试分析产生径向跳动因素中,针对车床及镗床什么因素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64.传动链误差如何影响加工精度的?决定传动链误差的因素是什么?

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端传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当传动链中各传动件有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磨损时,就会破坏正确的运动关系,使工件产生误差。67.何谓接触刚度?影响接触刚度的因素是什么?

接触刚度是零件接触面抵抗变形的能力。

影响因素: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并受接触表面材料、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文理方向、以及表面几何形状误差等因素。

71.分布曲线法分析时,影响曲线形状的因素及影响曲线位置的因素是什么?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标准差是表征正态分布曲线形状的参数;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表征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参数;

72.分布曲线法应用中,不产生不合格品的条件?

1)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允许公差T,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则两边都有余地,不会出不合格品。

2)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虽然也小于其尺寸公差带T,但两中心不重合(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此时有超差的可能性,应设法调整分布中心,使直方图两侧均有余地,防止不合格品产生。

3)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恰好等于其公差带T,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合格品,故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分散范围。

4)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大于其公差带T,则必有不合格品产生,此时应设法减小加工误差或选择其它加工方法。

88.箱体零件加工时的定位基准选择时为何常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

1)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2)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89.箱体零件加工顺序安排应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90.若以箱体内壁作为粗基准时,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91.加工箱体以铸出的主轴孔为粗基准时,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

92.为什么主轴零件的毛坯常采用锻件?且根据毛坯材料不同常采用什么预备热处理?

93.主轴零件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及加工顺序安排有何特点?分别遵循哪些原则?

94.齿轮零件加工中定位基准选择时精基准的方案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95.轮齿加工方法中试比较滚齿与插齿加工各自的特点?

96.齿形精加工提高齿形精度降低粗糙度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97.何谓加工表面质量?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98.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9.波纹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100.表面冷作硬化如何产生的?一般用哪两个指标来衡量?

101.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102.对零件疲劳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103.在切削用量的三个要素中,哪些对粗糙度影响很大?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104.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105.超精加工属于何种加工工艺?它的特点是什么?

106.确定时间定额时,什么是单件时间?有哪些项组成?各项的含意?

107.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108.什么是合并工步?采用合并工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09.多件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10.工艺成本分为哪两大类?各类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111.磨外圆时为什么采用“死顶尖”定位方式?

概念题

1.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是什么?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经验、方法和过程(重点在于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制造的方法和过程的总和。

2.什么是狭义制造与广义制造?

狭义制造:传统意义上的制造,由于设计和工艺的分家,制造被定位于制造工艺。指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成品直接起作用的那部分工作内容,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检验、包装等具体操作(物质流)。

广义制造:狭义制造的扩展,又称“大制造”。CIRP【注】定义:制造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运作和活动。

3.什么是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有什么?

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与辅助生产过程。

4.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指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零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5.什么是工序、工步、走刀、工位、安装?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点:工人、机床、工件不变;工作连续.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特点:加工面,工具,切削用量不变;连续。

走刀(工作行程):同一加工表面加工余量较大,可以分作几次工作进给,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

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那么确定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使之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一个工序中可含有一个或多个安装.

6.应用复合工步的目的?

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应用复合工步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7.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系统?

由物质(工件、机床、工具和夹具)分系统、信息(加工方法、工艺过程、数控程序等)分系统和能量分系统组成完整的机械加工工艺体系——机械制造工艺系统。

8.什么是生产纲领?生产批量?生产类型?确定生产批量主要考虑的因素?

生产纲领: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生产批量:次投入戓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确定生产批量考虑因素:

1)满足市场需求(当前需求及可预见未来需求)

2)便于生产组织与安排,保证多品种产品均衡生产

3)产品的制造工作量:大型产品,批量可少些

4)资金投入:批量小,次数多,有利于资金周转

5)制造效率和成本:批量大,可采用先进、专用高效工装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

9.零件的加工精度分为哪几项?获得零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的方法?

零件的加工精度分为: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这些精度是在加工过程中同时获得。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10.什么是工件的装夹?何谓工件的定位?夹紧的目的是什么?

工件的装夹:确定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使之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的定位:确定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的过程。(工件安装的两个基本过程)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已确定的加工位置不被外力破坏。即,夹紧的目的是保证工件的定位。

11.何谓六点定位原理?不完全定位是否也满足六点定位原理?

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有六个自由度,需要用按一定位置要求布置的六个约束点(定位支承点)来消除,其中每一个约束点相应消除一个自由度。——六点定位原理

工件的不完全定位满足六点定位原理。

因为六点定位原理的核心:在夹具中按一定要求布置六个约束点(定位支承点),其中每一个约束点相应消除一个自由度。

工件的不完全定位虽然约束点少于6点,但仍能使每一个约束点相应消除一个自由度。

没被消除的自由度是因为,工件本身的几何形状特点或加工要求而不可能或没必要消除,但满足加工要求。因此,采用不完全定位也满足六点定位原理。

12.产生不完全定位的原因?

不完全定位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工件本身几何形状的特点其某些自由度无法被限制(即使被限制也无意义)。例如球体绕过球心轴线的转动,圆柱体绕自身轴线的转动等。

②工件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某一个或某几个自由度。如加工平板上表面,要求保证平板厚度及与下平面的平行度,则只需限制3 个自由度就够了。

13.什么叫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

完全定位:工件被按一定规则布置的6个约束点限制了六个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亦称部分定位):工件6个自由度中有1个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

欠定位: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未被完全限制。欠定位不能保证工件的正确安装,因而不允许。

过定位:工件某一个自由度(或某几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称为过定位。14.何谓基准?分为哪两大类?工艺基准包含哪些?

基准:零件上,图纸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依据。

分类:从设计和工艺两大方面,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设计基准:

设计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含角度)的起止位置,这些起止位置可以是点、线或面。简言之:设计图样上所用的基准。

(2)工艺基准:

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它包括:

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中用来规定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

2)定位基准:定位时据以确定工件加工位置的点,线,面。

3)装配基准:装配时确定零部件在产品中位置的依据。

4)测量基准:测量时据以确定被测面的依据。

15.何谓附加基准?精基准?粗基准?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附加基准:根据加工定位的要求专门制造出来的。如工艺孔、工艺面、顶尖孔

精基准: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1)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2)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

(3)互为基准原则:对某些相互位置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其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

(4)自为基准原则:为减小表面粗糙度、小加工余量或减小加工余量和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工序,常采取用自身表面为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可靠,并尽可能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粗基准:未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俗称——毛面

1)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16.如何理解大批大量时工件的定位?其定位的实质是什么?

工件的定位:一批相同的工件逐次放到夹具中都能相对于刀具与机床占有相同的正确加工位置。

实质:保持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一致性。

17.工件定位的目的?

工件定位的目的是确定工序基准在夹具中的位置。

18.何谓机床夹具?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机床夹具: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

主要功能:定位和夹紧

19.什么是固定支承、浮动支承?浮动支承中哪一种不起定位作用?

固定支承:固定安装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元件。

浮动支承:可调支承、自为支承、辅助支承。其中,自位支承不论与工件几点接触,都只相当于一个约束点,而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20.什么是定位误差?

定义:同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工件在夹具上(或机床上)定位不准确使工序基准位置在工序尺寸方向产生变动,其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标记为:ΔDW

21.影响被加工零件位置精度(定位误差)的误差因素有哪些?

由于工件定位表面或夹具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 标记为:ΔJW 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标记为:ΔJB

22.产生定位误差的因素?

定位误差ΔDW

夹具制造与装夹误差ΔZZ——包括夹具制造误差、夹紧误差、导向误差

加工过程误差ΔGC——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除夹具外)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热变形、磨损以及各种随机因素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ΔDW+ ΔZZ+ ΔGC≤T

23.什么是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特殊钻套?各有何特点?.

固定钻套:直接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的孔中,位置精度较高,但磨损后不易拆卸,故多用于中、小批量生产。

可换钻套:以间隙配合安装在衬套中,而衬套则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的孔中。为防止钻套在衬套中转动,加一固定螺钉。可换钻套在磨损后可以更换,故多用于大批量生产。

快换钻套:具有快速更换的特点,更换时不需拧动螺钉,而只要将钻套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螺钉头部对准钻套缺口,即可取下钻套。快换钻套多用于同一孔需经多个工步(钻、扩、铰等)加工的情况

24.钻套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钻套底部到工件间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钻套的导向性能和刀具与钻套间的摩擦情况;

钻套与工件之间一般应留有排屑间隙,此间隙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导向作用,通常取:H=(1~2.5)d,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直径较小的孔和刀具刚性较差时应取较大值。加工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可取小值;加工钢等韧性材料时应取较大值。当孔的位置精度要求很高时,也可取h=0。

25.什么是工艺规程?其作用和制定原则?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有哪些?

工艺规程:生产中用一定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过程。

作用: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活动的依据。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的依据。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段)的原始依据。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确定机床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机床的布置和动力配置,确定生产面积和工人的数量等。

设计原则:

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图纸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图纸或不按图纸要求去做。

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的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

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零件工作图及有关装配图;

2)零件的生产纲领和投产批量;

3)有关产品质量验收标准的技术文件;

4)本厂现有生产条件,包括设备,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外协条件等;

5)零件毛坯生产条件及生产技术水平;

6)有关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参考资料等。

26.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内容有哪些?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内容有: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等。

27.何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该零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功能相同的零件,其结构工艺性可以有很大差异。所谓结构工艺性好,是指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既能方便制造,又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28.何谓加工经济精度?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一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9.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及为什么?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先基准后其他——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1)工艺路线开始安排的加工面应该是选作定位基准的精基准面,然后再以精基准定位,加工其它表面。

2)为保证一定的定位精度,当加工面的精度要求很高时,精加工前一般应先精修一下精基准。

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1)当零件上有较大的平面可以作定位基准时,先将其加工出来,再以面定位,加工孔,可以保证定位准确、稳定

2)在毛坯面上钻孔或镗孔,容易使钻头引偏或打刀,先将此面加工好,再加工孔,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先主后次——先加工主要平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1)先考虑主要表面加工,再安排次要表面加工,次要表面加工常常从加工方便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安排。

2)次要表面和主要表面之间往往有相互位置要求,常常要求在主要表面加工后,以主要表面定位进行加工。

先粗后精——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逐步消除加工误差、保护已加工的表面、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合理地使用设

备、合理地使用技术工人

30.何谓工序的集中?工序的分散?各自的特点?

工序集中: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

优点:1)有利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可节省工件装夹时间,减少工件搬运次数;

3)可减小生产面积,并有利于管理。

工序分散:使每个工序的工步内容相对较少,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较多

工序分散优点: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相对简单,调整、对刀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31.为什么加工要分阶段进行?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的主要目的?

由于不同精度的加工方法其所切除的余量不同,故加工划分为:

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以高生产率去除加工面多余的材料;

半精加工阶段:减小粗加工中留下的误差使加工面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为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确保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达到或基本达到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在工艺过程的最后安排珩磨或研磨、精密磨、超精加工、金刚石车、金刚镗或其它特种加工方法加工,以达到零件最终的精度要求

32.何谓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主要因素?

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每一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影响因素:

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2)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

3)上工序留下的需要单独考虑的空间误差(形位误差),用符号表示ea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eb

装夹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

由于这项误差会直接影响被加工表面与切削刀具的相对位置,所以加工余量中应包括这项误差。33.什么是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34.什么是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

35.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三者之间关系?

通常形状公差限制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误差一般限制在尺寸公差之内。

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也要求高。

但形状精度或位置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这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决定。

36.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原理误差?

原始误差:引起加工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工艺系统存在着误差,将工艺系统的误差;

原理误差: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型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37.误差敏感方向?如何证明?

工艺系统原始误差方向不同,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误差敏感方向一般为已加工表面过切削点的法线方向。

38.什么是主轴回转误差?为了研究分为哪几项?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

为便于研究,可将主轴回转误差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型式。

39.引起主轴回转轴线漂移的原因?

引起主轴回转轴线漂移的原因主要是:轴承的误差、轴承的间隙、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及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还有主轴的转速。

40.工艺系统刚度?影响部件刚度的因素有哪些?何谓误差复映?如何消除误差复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工艺系统所受外力与变形量之比。

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使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此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机械加工中,误差复映系数通常小于1。可通过多次走刀,消除误差复映的影响。

41.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有哪些?

1)组成件的实体刚度:受力产生拉伸、压缩、弯曲变形;特别是薄弱件(楔条、轴套等)影响较大2)连接表面接触变形:其大小与接触面压强有关

3)结合面间隙;

4)零件表面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加载时阻碍变性的发生,卸载时阻碍变形的恢复。

42.工件残余应力产生因素及如何消除?

残余应力: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或去除外力后共建内存留的应力。

产生因素:

1)毛坯制造和热处理产生的残余应力

2)冷校直带来的残余应力

3)切削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

减小残余应力措施:

1)设计合理零件结构

2)粗、精加工分开

3)避免冷校直

4)时效处理

43.工件的均匀受热与不均匀受热对加工精度产生何种影响?

工件均匀受热主要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

工件的不均匀受热主要影响零件的形状精度。

44.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前者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后者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加工误差

45.工艺能力指的是什么?工艺能力系数表达的是什么?

工艺能力是指工艺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工艺能力系数表达了工艺能力等级,它代表了工艺系统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程度。

判断改正:

1.用于工件在机床上固定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改正:装卡

2、通用夹具中的三爪卡盘就是用来夹持紧固工件的工艺装备。×

改正:使工件定位并夹紧

3.所谓工件的安装就是使工件紧固于机床上便于加工。×

改正:还需定位

4.只要夹具中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则放入的工件就为完全定位。×

改正:且每个定位支承点相应消除一个自由度

5.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的定位为工件的部分定位。×

改正:仍能满足加工要求

6.工件被消除的自由度数少于六点的定位即为欠定位。×

改正:少于按加工要求所必须消除的自由度时的定位

7.工件的欠定位与不完全定位因不满足加工要求而不许存在。×

改正:不完全定位可满足加工要求,允许存在。

8.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改正:只要工件某一个自由度(或某几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就出现过定位。9.工件被消除的自由度数多于按加工要求所必须消除的自由度数时即为过定位。×

改正:无重复被消除时不会出现过定位

10.由于工件几何形状的特点使其某些自由度不能被限制因而出现了欠定位。×

改正: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

11.圆球形零件所能被消除的自由度至少三个且为移动的自由度。×

改正:转动

12.工件内圆孔以小锥度心轴定位时,可消除其五个自由度。×

改正:两个移动

13.工件内圆孔以可涨式心轴定位后又被涨紧,则它被消除了五个自由度。×

改正:也只被消除了四个自由度

14.轴工件以前后两顶尖在其两端的顶尖孔内定位固定之后,则被消除了全部六个自由度。

改正:五个

15.短轴零件被三爪盘长夹持并被固定时则被消除了六个自由度。×

改正:五个

16.确定自位支承相当的定位支承点数,要看与工件定位面接触点数,三点接触时则相当于两个定位支承点。×

改正:一个,自位支承永远相当于一个支撑点。

17.定位支承中不起定位作用的是浮动支承。×

改正:为浮动支承中的辅助支承

18.辅助支承一般是用来补充消除工件出现欠定位时没有但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改正: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仅起加强工件刚性作用

19.在实际加工中,对工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一般不少于一个。×

改正:三个

20.只从理论分析,按加工要求对工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最少为三个。√

改正:

21.所谓工序基准是使工件在夹具中获得准确加工位置的基准。×

改正:定位基准

22.若工序基准一但确定,则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被确定。

改正:确定的是本工序加工表面的位置

23.工件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定位基准的位置。

改正:目的是确定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24.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移动量即为定位误差。×

改正:工序基准

25.基准位置误差为工序基准沿加工尺寸方向产生的最大位置移动量。×

改正:定位基准

26.定位误差最终表现为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