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亿校著版本考略_焦占煜

武亿校著版本考略_焦占煜

武亿校著版本考略_焦占煜
武亿校著版本考略_焦占煜

武亿校著版本考略

焦占煜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关键词:武亿;校著;版本;考略

摘 要:梁启超首次提出清代“新洛学”。武亿(1745~1799年)乾隆庚子科进士,乾隆五十三年(1787)被授为山东博山县(今山东博山县)知县。为官廉正,因杖打和绅番役,被和绅参奏,以妄杖平民的罪名而罢职。嘉庆四年(1799)十一月,清仁宗颁旨召用武亿,其已卒于嘉庆四年十月。武亿是乾嘉之后“新洛学”的主要人物,延续了清代“新洛学”的学术命脉。在论及清代“新洛学”思想成立之经纬时,武亿著作是常被引据的文献。为此,本文钩稽史料考证武亿著作刊行的历史事实。

中图分类号: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3)02-0082-06

Verifying a point of an incomplete and writings of Wuyi edition

JIAO Zhan-yu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Luoyang,Henan L woyang471022)

Key words:Wuyi;an incomplete and writings;edition;to verify a point

A bstract:Ling Chi-Chao for the first time put for ward New Luo's School of Qing.Wuyi(1745~1799who was a successful candidate of the national civil ser vice exa mination in Qing Dynasty.Was appinted as the head of the Boshan County in the year1787.Wuyi was an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but was dismissed form office because he ordered He Shen's ser vant to be beaten by the crane,and He shen impeached that Wuyi had given order to beat one civilian without pr oper reason.In November1799,Ren Zong of Qing appointed Wuyi as official again,but he had died in the October, Wuyi was a major figure of New Luo's School,continued the academic tradition of New Luo School,Wuyi's works are often quoted when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Luo School is discussed,In this article,much historical date is andited to pr oue the publish of Wuyi's works

清代的版刻,比宋明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在乾嘉年间,考证校雠之学盛行,清代的刻书,藏书风气而达极盛。乾嘉之学实为清代朴学,代表了清时期的主流文化。清学以经学为中坚。“其最有功于经学者,则诸经殆皆有新疏也”。经学自西汉后,至清代复盛,顺治年间,纂刻书籍是沿袭明制,由经厂原有工匠承办,这是殿版书的纂刻方式。康熙时期刻书较往工整。《清殿版书始末记》记载:康熙十二年奉命刊刻《文献通考》。“冠以御序,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字,楷书均称软字”。乾隆四年,在武英殿设刻书处,从《永乐大典》辑出古书五百部,刊刻《武英殿聚珍版书》,这是清代殿版刊刻的高峰期。清代的私刻和坊刻也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木活字在明代最初是用于民间刻书的,发展到清代官府亦用之。明末清初,江南坊刻日益商业化,清代中晚期,私刻和坊刻的规模较前有了很大发展,据史载,乾嘉时期南京私营书坊二十余家,“大半皆江右人,虽通行坊本,然琳琅满架,亦殊可观”。“雕引书板,海内资之,粗着多而精者亦不乏”。私刻多集中在学儒世家,缪荃荪《积学斋丛书·序》云:“大师耆儒,咸孜孜焉弗倦,校益精,刻益精,籍以网罗散逸,掇拾丛残,续先哲之精神,启后学之涂规,其事甚艰,而其功也甚钜。

收稿日期:2003-01-09

作者简介:焦占煜(197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洛阳师范学院助教,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设计人类学理论研究,并从事洛阳清代文化史研究。

82

第23卷第2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年4月

顾有性嗜旧刻毫厘求肖者,如黄主事(丕烈)之士礼居是也;有志在传古,校雠最精者,如卢学士之抱经堂是也;又书求罕见,今古俱备者,如鲍处士知不足斋是也;有搜之抱缺者,如赵大令之鹤斋丛书是也。”刻书业的繁荣,为学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武亿,字虚谷,另字小石,室名授堂,河南偃师人,孙星衍《武亿传》中言,武亿曾祖维翰。先世居住在山东聊城县(今山东聊城),“腾国时有远祖名恂者以指挥使驻怀庆,遂为河南人。”其父武绍周,雍正癸卯(1723)科进士。最初为安徽东流县(今安徽东流县)知县,官至吏部验封司郎中。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武亿出生于京邸。青年时代学于朱筠。朱筠(1729~1780),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其传记姚鼐《惜抱轩文集》、余廷灿《存吾文稿》均有记载,章学诚《章氏遗书》存有其墓志铭及别传。朱筠后有《笥河文集》、《已丑集》、《古诗十九首说》存世。由武亿的从学经历而言,武亿与清代新洛学未有很深的师缘关系。清初的“新洛学”,由孙奇逢避地南下,流寓于宋代邵康曾经居住过的辉县百泉山,“逝于辉县苏门”,晚年弟子多为中州籍,始所开创。另有一人,即为上蔡(今河南上蔡)张仲诚,其与孙奇逢“虽各自设教,而学脉则一”,“同时而为洛学开一新趋向者”,武亿为乾嘉之后洛学之代表。梁启超论述清代学术,列举“诸经殆皆有新疏者”及“修志多出硕学”之手,武亿均在此列:

此诸新疏者,类皆撷取一代经说之菁华,加以别择结撰,殆可谓集大成。其余为部分可研究之书,最著者则惠士奇之《礼说》,胡渭之《禹贡锥指》,惠栋之《易汉学》、《古文尚书考》、《明堂大道录》,焦循之《周易郑氏义》、《荀氏九家义》、《易义疑义举要》、《易义别录》,陈寿祺《三家诗异说考》,江永义《周礼异议举要》,戴震之《考工记图》,凌廷堪之《礼经释例》,金榜之《礼笺》,孔广森之《礼学言》,武亿之《三礼义证》,金鹗之《求古录礼说》,黄以周之《礼书通故》,王引之之《春秋名字解诂》,候康之《谷梁礼证》,江永之《乡党图考》,王引之之《经义述闻》,陈寿祺之《左海经辨》,程瑶田之《通世录》,焦循之《群经宫室图》等,其精粹者不下数百种。

……

其在府县志:则《汾州府志》出戴震,《泾县志》、《淳化县志》出洪亮吉,《三水县志》出孙星衍,《朝邑县志》出钱坫,《偃师志》、《安阳志》出武亿,《富顺县志》出段玉裁,《和州志》、《毫州志》、《永清县志》、《天门县志》出章学诚,《风台县志》出李兆洛,《长沙志》出董佑诚,《遵义府志》出郑珍、莫友芝。凡作者皆一时之选,其书有别裁有断制,其讨论体例见于各家各集者甚周备。欲知清代史学家之特色,当于此求之。

《三礼义证》成书年代无从考证。《三礼》,汉学之重要文献,清之汉学家,多有诠释,有新疏,钱仪吉《三礼义证序》中言:

三礼郑氏之学,贾孔以后,其传几绝,议礼者,大都皮傅景响,取适时会而已。释经者,或排比众说,徒辞论之为美……惟朱子于《礼》,必推郑氏,惜乎《集解》之作,已在晚岁,犹赖直卿缉续,号为完书,未暇有论定……虚谷先生《三礼义证》之作,亦宗郑学。其尊信爱护,同于正经,疏失郑意,则正其讹。郑举汉制,并发其隐,是亦礼家不可不读之书。先生以循良气节闻,一皆本于经术。即传列儒林,著书行海内矣。独是编,藏出未出。予从先生之孙学博耒,得借读之。将谋授梓。会汲域遭河患,藏书尽厄,是编幸高阁无恙,亟以归学博,循览经时,愧未卒业,以秋手有遗憾焉!

又书云:序成之年冬,聊城杨至堂先生,分巡河南始至,偕诸公捷薪塞河。明年河复,读是书而善之,出俸金助学博付梓。刊既成,先生捷甘肃按察去。派学博属予,附识缘起于后。

“出俸金助学博付梓”,刊成。这是《三礼义证》最早刊本,武亿卒于嘉庆四年十月(1799),《三礼义证》最早刊本当晚于此年。此书收录于《授堂遗书》,王云五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收录《授堂遗书》十种七十六卷,其条目中言:“聊城杨以增,夙慕武氏之学者,为刊其《三礼义证》及《诗文集》,至道光间,遗书始次弟刊成。”《三礼义证》最早刊本应晚于武亿卒后十余年。《越缦堂读书记》中言“据钱氏仪吉序及耒跋言,惟《三礼义证》、《授堂诗钞》初皆未刻,聊城杨至堂河帅为开,归巡道时助金付梓,杨跋则言文集亦其所刻也”。杨以增出资刊行《三礼义证》、《诗文集》应为史实。《清史稿艺文志》所载《三礼义证》十卷,《越缦堂读书记》、《授堂遗书》均作十二卷,此以后者为正。

乾隆五十二年(1787),武亿与孙星衍同纂《偃师县志》,补《偃师金石录》二卷,《偃师金石录·序》中言:

会修县志,阳湖孙君季逑属稿未就,以书致当事者,必要予续成之。予感孙君之意,为出旧所蓄金石诸文字,别其存佚,较其顶脱,具录成帙。附证于史籍传志。

武亿《答王昶书》曰:

偃师金石,刊八十余种,皆穷搜而得,不惟前著人录不能收,近知府县图经亦不悉载。故愈复矜惜,窃仿叶氏《嵩阳石刻》之列,今悉入县志,已备金石录

83

二卷,并附呈贤。

金石学于清代始于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后有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洪颐煊的《平津馆读碑记》,严可均的《铁桥金石跋》,武亿的《金石三跋》亦在此列。武亿最精于金石学,嘉庆元年(1795)至嘉庆四年(1798),先后修《偃师县志》,《鲁山县志》,《宝丰县志》,《安阳县志》,均以其精粹的金石学作《金石录》附于县志,以证史籍。另作《偃师金石遗补录》十六卷,秀水(今浙江嘉兴)王复续补,《偃师金石遗补录》现有癖好堂黑格抄本存世,共计四本。《书目答问补正》所记为单行刊本,刊行于清道光年间。

《鲁山县志》董作栋《序》略曰:

偃师武子虚谷,好古多闻人也。自山左解绶归,著述自娱。去年冬,予介邑茂才李居来,走币达书,以志事相属,虚谷惠然肯来。邑之士大夫,鼓舞兴起,遴其尤才者,能者,分司采访校雠。予与虚谷。悉心参酌,凡诸体例,一仿史裁,归于政前书之舛漏,扬近事之芳懿,失诚,失公,阅一寒暑而卒业,为目二十,为卷二十有六。

卷十七卷十八附《鲁山金石录》二卷,为武亿所纂,嘉庆元年(1795年)刊行,武亿与赵希璜同修《安阳县志》应在嘉庆四年(1798年),《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晚年修安阳县志,甫竟而殃。”其子武穆淳续修完成。清嘉庆四年(1799)刊行,现存世多为此刊本,被多所图书馆所收收藏。《书目答问补正》另记有抽印本。

赵希璜《安阳县志·序》略曰:

希璜於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由夏邑调任安阳,次年癸丑,延太仓王明经开芙;次年甲寅,延兴县康舍人仪均,共纂斯志,尚未成书,而希璜调署济源,稿经散失。去年戊午,偃师老友虚谷武君亿过从,与之商榷、考据。为图、为表、为志、为传、为记,体例凡五,而另编为录。博取金石,以资考证。

戊午为嘉庆三年(1798)。纪昀《安阳县志》另作有序。

乾隆五十四年(1789)小石山房刊行武亿《经读考异》八卷,《补》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附《翟晴汇四书考异内句读》一卷。这是武亿刊行较早的著作。

《经读考异》八卷,《序》二卷,《补》二卷。自《序》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亿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土。乾隆五十二年(1787),“馆西霞清化署中,”教授西霞族第裕敕和次子思锡经学,在此期间,写成《经读考异》一书。《授堂文钞》收录了武亿《答西霞先生书》、《再答西霞先生书》及《与王贻佰书》三文。《答西霞先生书》作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经读考异》自《序》中言:

自了未馆西霞先生西斋,日课两生,与之授读因检昔所究心故,读至某字属句,世已口习,不复可破,及塾师坚执一读,不能兼通他读,或一字而上属下属,于文皆可两从,辄有义证求其致确时,为两生言之。后于他方二三从游者,亦有所有授焉。由是流闻於处,同人多欲构写。予苦无以悉应其求,乃竭资觅工较刻,凡间岁而成。

民国十三年(1924)江杏溪辑江氏聚珍版丛书,收录武亿《经读考异》八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群经义证》八卷,此为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排印本。

清道光九年(1839),阮元辑《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最初为广东学海堂刊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王先谦辑《皇清经解续编》,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和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刊行,称南菁书院本和蜚英馆石印本。收录武亿《经读考异》八卷。《越缦堂读书记》中言“虚谷经术风节,世所共知,其读经考异,已刻入学海堂经解中”即指此事。现存世均为这两个刊本。

清代朴学,对诸古籍博加考证注疏,乾嘉学者尤精于考证,其考证校雠的主要对象为经书,另有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史学,使藏书及刻书的风气超过了前代。朴学的中坚是经学,即对诸经的新注疏。武亿学于京邸,师从汉学之一脉,“八九岁朱墨点定明代名人制义,第其高下”,“年十二编览九经诸子。”从学朱筠。朱筠为清代汉学之大儒,《汉学师承记》言其学识,“博闻宏览,於学无所不通。说经宗汉儒,不取宋、元诸家之说。十七史,涑水《通鉴》诸书,皆考其是非,证其同异”。朱筠参与了《四库全书》纂辑编修,从《永乐大典》中辑逸书五百多部。武亿在乾隆庚寅(1770)科中省乡试,应试礼部考试而游学朱筠,其时朱筠“门下土多,一时贤俊阔达不羁之才,亿尽与交游,而独以文章气谊相勖历……日下书肆购异书所得,金石古文皆为考证”。武亿学于朱筠,奠定了其汉学根基,著书立说,先后纂写了《群经义证》、《经读考异》、《三礼义证》经学著作。清代学术,虽有汉宋之争,但汉学渐成为主流,辑录汉代文献成为汉学研习的重要途径。清代学者辑录郑学之著作存世尚多。上海图书馆藏钱大昕校、莫棠跋郑学四种五卷,北京图书馆藏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孔继涵校并跋郑学五种五卷,其为孔继涵家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孔广林辑清抄本郑学十八种七十二卷,另有孔广林辑,叶志洗、赵之谦校并跋清抄本郑学十八种七十二卷,福建图书馆藏孔广林辑,赵在翰校清抄本

84

郑学十三种三十卷。

武亿亦校郑学之书,《发墨守》、《起废疾》、《驳五经异议》、《箴膏盲》、《郑志》,共计5部,收录于《问经堂丛书》,嘉庆二年刊行。《驳五经异议》、《郑学》两书《问经堂丛书》、《古经解汇函》均作收录。《问经堂丛书》刊刻于嘉庆二年(1797)年至嘉庆七年(1802)。此收录两书均由孙星衍作序。清代嘉庆年间,中南汇吴氏听彝堂刊刻吴省兰辑《艺海珠尘》壬癸集,收录武亿校《郑书》三部。道光三十年(1850)金山钱氏漱石轩据吴氏原版重印,并由钱熙辅增辑。清同治年间番禺李光延辑《反约篇》,收武亿校《起废疾》、《发墨守》、《箴膏育》,此本为手抄本。清光绪年间,鲍廷爵辑《后知不足斋丛书》收武亿校《郑氏遗书》五种,即《驳五经异议》一卷,《补遗》一卷,《箴膏盲》、《起废疾》、《发墨守》各一卷,光绪十年(1884)刊行,常熟鲍氏刊本。清光绪十六年(1890),梅雨辑《清芬堂丛书》,收录武亿校《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郑志》三卷,此为黄梅梅氏慎自爱轩本。民国十四年(1925)汪大均辑《食旧堂丛书》,收录武亿校《郑氏遗书》九卷,即为:《郑志》三卷,《补遗》一卷,《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箴膏盲》、《起废疾》、《发墨守》各一卷。民国十三年(1924)江杏溪辑江氏聚珍版丛书,收录武亿《经读考异》八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群经义证》八卷,此为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排印本。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商务印书馆辑《丛书集成初编》,根据《问经堂丛书》本影印武亿《发墨守》、《箴墨盲》、《起废疾》各一卷,此为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清嘉庆年间,武亿长子武穆淳编《授堂遗书》辑录武亿著作共计十部,八十五卷,即:

《经读考异》八卷,《补》一卷;

《句读叙述》二卷;

《群经义证》八卷;

《三礼义证》十二卷;

《金石一跋》四卷;

《金石二跋》四卷;

《金石三跋》二卷;

《授堂金石文字续跋》二十四卷;

《授堂文钞》八卷;

《授堂诗钞》八卷。

嘉庆年间陆续刊刻,此本为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现存世不多。《贩书偶记》记《授堂文钞》八卷,嘉庆六年(1801)刊,即为此刊本。《越缦堂读书记》所记“夜阅授堂遗书……其子穆淳所编,道光癸卯其孙耒重刻者也”。这是指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由其孙耒重刻而成,其中《授堂文钞》续补两卷,共计十卷,九卷、十卷又名《续集》。《万卷精华楼藏书记》记载文钞前由赵希璜嘉庆六年(1801)序,《诗钞》前有法式善、熊宝泰二序。后世重刊本均未有序。《授堂遗书》道光二十三年刊本是武亿著作现存世最多的刊本。《授堂文钞》后有伍绍棠尾跋,作于光绪乙亥年(1875)。伍昭棠《授堂文钞》尾跋云:

是集为吾乡赵渭川大令所刻,大令名希璜,长宁人,曾任安阳县知县,所刻有黄仲则《两当轩诗集》及是书。今《两当轩集》,番禺许青茂才、顺德黎召民京兆,均尝重刻之,而与丛书将成,适得是篇,付之梨枣,窥谓先生之经术,仲则之诗词,在乾隆中均推巨擎,而一刻再刻,俱出粤人,亦一段翰墨缘也。至原书本由赵大令序,惟残阙过甚,今辄删之,而附识于此。

1985年版中华书局《丛书集成》本刊行《授堂文钞》,此刊本每页十五行,每行40字,据《粤雅堂丛书》影印,规格为78.7×10.92m m,铅字本。

清代的书刻,官刻、私刻、坊刻三足鼎立,丛刻、影刻、写刻盛行于世。《授堂遗书》的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和清道光二十三年偃师武氏刊本,均为私刻和坊刻的兼用,清代的精刊本大多出于私刻,同时私刻中刊刻丛书盛行。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认为整个清代刊刻的丛书,除《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算少数几种官刻本外,其余大都为私家所刻。《书目答问补正》中《古文尚书疏证》条目记偃师武亿刊本,即是私刻的例证。武亿刊刻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可能别有用意,《古文尚书疏证》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特殊的价值,对清代的学术震动很大,梁启起称“诚思想界之一大解放”,首开清代学术疑古之风。武亿私刻的史料并不多见,此为有价值的一例。

武亿是清代朴学大家。《清史稿》所记武亿“学问精粹”,孙星衍、法式善均为其作传。朱圭为其作墓志铭,收入《知足斋文集》,姚鼐《惜抱轩文后集》有其墓表所栽,孙星衍《武亿传》中言:“(武亿)通贯经籍,讲学依据汉儒师授,不蹈宋明人空虚臆说之习,所著经义原本三代古书,疏通贾孔凝滞凡数百事,所得列代金石为古人见者教十通,固之考正史传者,又数十事。”武亿一生著札记之书数百卷,晚年主要致力于修州府县志。“欲为《新唐书索引》,仅有初稿,未及手订也”。此初稿在史料中均未觅见。从武亿的学术成就而言,最精者应为金石学,先后计有《金石一跋》四卷,《金石二跋》四卷,《金石三跋》二卷,《偃师金石遗文补》,《鲁山金石志》三卷,《宝丰金石志》五卷十余部著作。《续四库全书提要》云“(武

85

亿)学问渊博,尤嗜金石文字,其考据之文,可与钱大昕金石文字跋尾相伯仲”,确不为过。

清代的学术重心在江浙,章学诚首倡“浙东学术”。乾嘉学派之后中州几无一人。武亿作为乾嘉之后洛学之代表,从地域观念而言,延续了清代新洛学的学术命脉。武亿游学朱筠,在山东博山县任知县仅七月,后授学于山东、河南两地,勤于耕耘,著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笔者作此文考据,其意也在携学界同仁以复兴洛学为己任。

注:

①梁启超“新吾之洛学,盖新洛学也。”《饮冰室合集》,第五

册,《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P58.

②前揭,第八册,P36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北京.P295

④陶湘《书目丛刊》(万有文库本)《清代殿版书始末》一文,辽

宁教育出版社,2000,沈阳.P93

⑤李伯重《江南早期的工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北京.P169~P188

⑥缪荃荪《积学斋丛书》《序》转引自刘尚恒《古籍丛书概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上海,P23

⑦武亿传记《清史稿》、《清史列传》、《国朝先正事略》、《存素堂文集》均有记载.

⑧苏门,即今河南省辉县百泉山,宋代邵康曾居于此地.

⑨张仲诚,即张沐,字仲诚,号起庵,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

曾任四川内黄知县,常与汤斌,耿介往来讲学,著有《周易疏略》四卷,《书经疏略》六卷,《诗经疏略》八卷等.

⑩《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北京.P207.

1陈揆《稽瑞楼书目》记“《安阳县志》十四卷,嘉庆四年武亿修,六册”此处作十四卷有出入.(《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北京.P95.

12《纪晓岚文集》“试阅其目,井井有条,多和古法…最擅场者,在附《安阳金石录》十三卷,考裒集古碑,始梁元帝,未

闻有所订正,欧阳兖公,赵明城以下往往据古史刻以纠史传之讹.近时钱莘楣,翁覃溪依旧碑参稽同异,各裒然成书.然则是志精确,其本在是矣.”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石家庄,P166.

13皮锡瑞《经学历史》记:“《皇清经解》一名《学海堂经解》,道光初,两广总督阮元立学海堂以课士,士之治经者,苦不能备观各书,于是元尽出所藏书,选清代经学名著付诸刻板.计书百八十余种,人七十余家,共千四百余卷.道光九年,刻峻,藏板学海堂侧之文澜阁,以广印行.咸丰七年,毁于兵燹,残者十至五六.九年,两广总督劳宗光集资补刊之,阅一岁,至十一年始成.按补刻板今存.坊间并有石印本.《续皇清经解》本名《皇清经解续编》光绪十一年,江苏学政王先谦,嵬采乾嘉以后之经学者名著.并及乾嘉以前为阮刻经解所遗书,付诸刊刻.计书二百九部,共千四百三十卷.光绪十四年,刻峻,藏板于江阴南菁书院.按板今存.坊间并有石印本”,中华书局,1959,北京.P345.

黄天禄《经手录》记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共计二十四册,17~11.6m m.页分三栏,每栏三十三行,二十四字,白口,单黑,鱼尾,单边.封面刊“鸿宝斋印”,观其书目,武亿校《郑志》当在其中.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重庆,P126

14《中国丛书综录》“《经读考异》八卷《补》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群经一证》(清)武亿著”第一册(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P299

15《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上海.P18

16《中国丛书综录》“《箴膏盲》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汉)郑玄撰(清)王复辑(清)武亿校”第一册(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P126

17《万卷精华楼藏书记》“道光癸卯重刊,文钞前有嘉庆六年赵希璜序,按序有《三礼义证》《授堂札记》,而此刻无之.,《诗钞》前有法式善,熊宝泰二序.”(民国三十五年《山右从书初编》本影印),集部二,别集二十八,卷一百三十一,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6,

18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上海. P145.

附:武亿校著版本一览表

武亿校著版本一览表

书 名校著者卷数刊 本《发墨守》

《起废疾》《箴膏盲》武亿(校)

1

1

1

① 《艺海珠尘.金集》甲集清嘉庆中南汇吴氏听彝堂刻本②《问经堂

丛书》清嘉庆二年(1797)刊本④《反约篇》清同治中番禺李氏钞本⑤

《后知不足斋丛书》清光绪道光年间长塘鲍氏刻本;民国十年上海

古书流通处据清鲍氏刊本景印⑥《食旧堂丛书》民国十四年(1925)

刊本⑧《丛书集成初篇。史地类》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务印

书馆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驳五经异议》武亿(校)1① 《清芬堂丛书》清光绪十六年黄梅梅氏慎自爱轩刊本②《问经堂丛书》清嘉庆二年(1797年)刊本③《后知不足斋丛书》清光绪道光年间长塘鲍氏刻本;民国十年(1921)上海古书流通处据清鲍氏刊本景印④《食旧堂丛书》民国十四年(1925年)刊本⑧《丛书集成初篇。史地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86

续表

书 名校著者卷数刊 本

《郑志》武亿(校)1① 《武英殿聚珍版书》清乾隆中武英殿木活字排印本;清乾隆中浙江重刊本;清同治十三年江西书局刊本;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刊本②《问经堂丛书》清嘉庆二年(1797)刊本③《古经解汇函》④《清芬堂丛书》清光绪十六年黄梅梅氏慎自爱轩刊本

《群经议证》武亿(著)8① 《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②《皇清经解续编》清光绪十四(1888)年南菁书院刊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蜚英馆石印本

*现存多所图书馆

《经读考异》《补》武亿(著)

8

1

①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小石坊刊本②《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

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

*现存多所图书馆

《金石一跋》

《金石二跋》《金石三跋》武亿(著)

4

4

2

《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

武氏刊本

*现存多所图书馆

《句读叙述》《补》武亿(著)

2

1

①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小石坊刊本②《江氏聚珍版丛书》四集民

国十三年(1924)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排印本。*现存北京图书馆

《收堂文钞》武亿(著)8① 《粤雅堂丛书》三编,第三十集清道光光绪间南海伍氏刊本②《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③《丛书集成初篇.文学类》民国二十四年(1925)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中华书局1985年据《粤雅堂丛书》排印本

《授堂诗钞》武亿(著)8《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

*现存多所图书馆

《三礼义证》武亿(著)12《授堂遗书》清乾隆嘉庆间武穆淳刊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武氏刊本

*现存多所图书馆

《偃师县志》武亿孙星衍(同纂)2嘉庆二年刊行

《宝丰县志》武亿陆蓉(同篆)24嘉庆二年刊行

《安阳县志》武亿赵希璜(同纂)16嘉庆年间刊行

《鲁山县志》武亿董作栋(同纂)26嘉庆元年(1796)刊本

《授堂金石文字续跋》武亿14嘉庆元年(1796)刊本

《陕县志》武亿(著)嘉庆年间刊行

《钱谱》武亿(著)1乾隆年间抄本

《四书考异句读》武亿(著)1

《偃师金石遗文补》武亿(著)24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行

《读史金石集目》武亿(著)1

《诗文集》武亿(著)8清道光卯刊(1823)

《偃师金石遗文记》武亿(著)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87

陶渊明集版本源流考

陶渊明集版本源流考 摘要:陶集版本流传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梁以前为传抄时期,梁至北宋为补辑时期,南宋至明代为校订付刻、注释评选时期,清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汇集、考订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为集注与释解评论时期。 关键词:陶渊明集;版本;考述 陶渊明(365年—427年),晋寻阳(今江西九江)人。一名潜,字元亮。大司马陶侃曾孙,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自隐,以诗酒自娱。征著作郎,不就。南朝宋元嘉初年卒,世称靖节先生。其诗描写山川田园之秀美,自然朴素,而疾世激昂之情,亦时有之。散文与辞赋亦质朴流畅。他创作的诗文被誊写传抄、雕刻或影印出版,经过众多人之手流传至今。 魏晋诸家集中,惟陶渊明集传本最接近本来面目。然就各版本流传而言,也存在很多毛病。最初病在阙,搜罗不完备,多有遗失;其次病在伪。在流传过程中,一些伪作窜入陶集中;再次病在误,经过多次传抄翻刻,颠倒排比,错误繁多;最后病在晦,因陶渊明时代距今已远,意义难明,众说纷纭。 基于上述原因,可将陶集版本流传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大致梁以前为传抄时期,梁至北宋为补辑时期,南宋至明代为校订付刻、注释评选时期,清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汇集、考订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为集注与释解评论时期。 一、梁以前传本——传抄时期 (一)陶渊明自定本 陶渊明是否有自定本,历来有不同看法。清陶澍《靖节先生集》卷二认为“《五柳先生传》云…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则其集必有自定之本可知。”但仅据此似不能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桥川时雄即不主此说。《陶集版本源流考》认为“陶公性行,旷达自然,《饮酒二十首》,犹假故友,以为编次,岂其自行编次全部乎?” 按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云:“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又云:“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饮酒》第二首:“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拟古九首》第二首:“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驱驰子,直在百年中。”由此可知,陶渊明关切“垂名”,“身后”,传于“百世”,传于“无穷”。对陶渊明来说,“垂名”,“身后”,传于“无穷”,关键在于“志”“节”的身体力行,亦在于“颇示己志”之文章。故自定集本,当有其事。 (二)六卷本 佚。《隋书·经籍志》:“宋徵士《陶潜集》九卷。”注云:“梁五卷,录一卷”,可知梁以前陶集只五卷。苏写本附录北齐阳休之《序录》:“余览陶潜之文……其集先有两本行于世。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并序目,编比颠乱,兼复缺少。”知此六卷本有序有目,惜其不传。 (三)八卷本 佚。梁启超《陶集考证》:“此(八卷)本,殆于五卷外加入《五孝传》一卷,《四八目》上下两卷,共为八卷。”桥川时雄《陶集版本源流考》:“此本亦必当梁以前之物,集七卷,录一卷,凡八卷者也。”考阳休之本十卷,于《四八目》亦不分卷,由此推之,则此八卷本也不应当分卷。依阳休之所说,《五孝传》及《四八目》当为梁以前两本所有,而为萧统本所缺。然则《五孝传》及《四八目》当为萧统所寓目,而萧统不录,殆疑非陶渊明作品。但是,《四八目》及《五孝传》未必不是陶渊明

《苏武传》导学案_教师版

12、《苏武传》导学案 班固 执笔人: 宁宜林核校人:熊其文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并了解作者和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预习检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

(完整word版)《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fán)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5) 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ǐ)(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32)。”亦去之。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 (22)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共三课时

苏武传导学案 编写:张俊凤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梳理课文,归纳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积累文言常见的 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坐、会、当、发、乃 4、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知识线索】 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而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不久因窦宪谋反案受到牵连被捕,死于狱中。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诗:《咏史诗》 ◆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主题解读】 信念与气节——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3)然:然而。 (14)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5)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6)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8)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苏武传》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武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 ) 侯阏( ) 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和。 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

《苏武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作者及作品: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2、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②数(shuó)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火,覆武其上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⑩何以汝为(wéi)见 ⑾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⑿给()其衣食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⑧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⑨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二、再读课文,概括讲述课文情节故事 1.疏通文意,依照示例给每段内容添加小标题,理清脉络。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1、出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5、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6、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9、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10、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学常识 《左传》是,有名或相传为春秋末年国史官所著。记载了,是篇优秀的 . 字音 1. 秦军氾南:氾 2. 佚之狐:佚 3. 夜缒而出:缒 4. 君之薄也:薄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 6. 共其乏困:共 7.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 8. 夫晋:夫 9. 阙秦:阙 10. 秦伯说:‘说 11.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逢 1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 13. 失其所与,不知:知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⑦阙秦以利晋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5、之 ①公从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行李之往来 ④何厌之有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词类活用 1 烛之武退秦师 2 晋军函陵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 邻之厚,君之薄也 5 越国以鄙远 6 朝济而夕设版焉 7 与郑人盟 8 因人之力而敝之 9 共其乏困 10 阙秦以利晋 11 且贰于楚也 12 夜缒而出 1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 君亦无所害 1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6 若不阙秦) 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 2. 共其乏困 3. 秦伯说 4. 失其所与,不知 5. 夫晋,何厌之有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 ④亦去之古义今义 ⑤敢以烦执事古义今义 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 2.(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3.(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4.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5.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6.(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7.阙秦以利(于)晋省略句 判断句 1.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2. 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3. 以乱易整,不武判断句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5 失之所与,不知判断句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1.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所字结构 1. 失其所与,不知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百度百科整理的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 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 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苏武传》导学案3

《苏武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生版) 主备人:何延滨校对人:于忠滨审核人:王雪茜(2014--5)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发”字的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 4、翻译文句。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翻译文句。 三、【自主探究】 (一)自主预习 1、作者及作品: 班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 ,终完成《汉书》写作。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 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2、写作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师生研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文段一,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古今异义: 丈人古义()今义() 币古义()今义() 相当古义:()今义() 3、重点词语解释: 稍()迁至嘉()其义 因()厚赂单于及假()吏常惠等 置()遗()单于斥候、候骑、候()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完美版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 刚刚开始上文言文,第一课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初中的文言文基础。教法上还是要沿袭初中的为妙。 一、朗读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贰er (贰er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写错)顺便让学生写出“12345678910”的大写字,检查结果,能完整写出的很少。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阙,jue 动词。名词读que(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指导朗读。 检查朗读情况,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关于重音。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 关于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1、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2、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3、第三自然段: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领读,齐读第三段) 4、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三、分析点评 题目:烛之武退秦师。 “师”作何解释? 凭一人之力能退秦师?难道烛之武武功盖世?或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生答:略 师曰:凭三寸不烂之舌。可见,口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时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说电脑就是数理化,那么能不能说口才就是语文呢?至少这2者有紧密的联系。 问1: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 {联系英国为什么与美国联合攻打伊拉克?(石油、战略要地)借口是什么?(生化武器、与基地组织有关)} 板书: 英美关系------秦晋之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导读:译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对晋怀有二心。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烛之武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今天也不会冒昧地以灭郑的事烦劳您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吧。”秦伯很高兴,与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和译文(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和译文(翻译)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 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

苏武传导学案

日积月累 《苏武传》导学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苏武人物性格简析 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练习册作者简介、成就、评价。 2. 背景,文体知识。 第一课时:() 课内研究学案 教学过程: 二、预习交流 三、读课文 1.范读,学生标准读音。 厩jiù;栘yí;数shuò;窥kuī;且jū;鞮dī;单chán于;行háng;遗wèi;缑gōu;昆hún邪yé;浞zhuó;没mò;阏yān氏zhī;訾zī;煴yūn;马畜chù;雨yù雪;啮niè雪;旃zhān毛;羝dī;於wū靬jiān;檠qíng;给jǐ;棫yù阳;辇niǎn;斧钺yuè;汤镬huò;更gēng嫁;自分fèn; 2.学生自读至少一遍。 3.完成练习册给加点字注音部分。 合作探究 一、整体把握: (一)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行文脉络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1.出使匈奴背景 2.匈奴十九载

第一层:因副使牵连被扣(义不受辱、自杀未遂) 第二层:叛徒卫律(恐吓-威武不屈、利诱-富贵不淫、逼迫-贫贱不移) 第二层:李陵劝降(以国为重、不徇私情) 3.最终归汉 (二)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二、讲析第一段: 稍迁:稍,渐渐。迁,升迁,升任。 窥观:窥探,观察。 十余辈:十余人。 以相当:相互抵押。 丈人行:丈人,对长辈和老人的尊称。行,辈。 因厚赂:因,于是,趁机。厚,丰厚。赂,赠送礼物。 假吏:临时充任的使臣或属吏。 置币厚遗:币,礼物。遗,赠送。 匈奴使留在汉者(句式):定语后置句,留在汉匈奴使,者 三、简单描述人物性格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四、作业 1.课后一题1 2.练习册能填的部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译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对晋怀有二心。这时晋

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烛之武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今天也不会冒昧地以灭郑的事烦劳您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吧。”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果不是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