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新09)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新09)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新09)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新09)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88学时)

一、课程名称:电路理论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二、课程代码:0800111

三、学时与学分:88学时/5.5学分

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方法,使其具备扎实的电路理

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训练学生分析、计算电路的技能,掌握各种分析求解电路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进行电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基本电磁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电信、控制、光电、电子等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 电路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4学时)

· 理解实际电路的构成、电路的作用、电路理论的研究对象、电路模型化的条件、集中参数电路与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 深刻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关联参考方向、电功率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功率及其计算,理解有源及无源的概念;

· 深刻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掌握实际直流电源的两种模型(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熟练掌握四种形式的受控电源的特性;

2.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等效变换 Basic Laws and Equivalent Transform (8学时)

·掌握电阻元件的定义与分类、线性电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理解支路、节点、网孔、回路的概念,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压定律及其应用。深刻理解独立的KCL与KVL方程数目。

·理解端口的概念,掌握网络等效的原则。熟练掌握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与混联化简及分压与分流原理。

·熟练掌握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电压源与支路并联的等效化简,电流源与支路串联的等效化简。

·掌握平衡电桥电路的处理。熟练掌握三端线性电阻网络的Y-Δ等效变换的应用。 ·深刻理解输入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 熟练掌握等效电阻的各种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综合应用各种等效变换方法求取简单一端口网络(包括含受控源网络)的等效电路。

3. 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 Methods of Analysis (8学时)

·理解拓扑图连通图、平面图、有向图的概念。

·熟练掌握网孔、回、树、基本回路、基本割集的概念。

·掌握节点与支路关联矩阵、网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矩阵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用关联矩阵表示的KCL和KVL、用基本回路矩阵或网孔矩阵表示的KCL和KVL、用基本割集矩阵表示的KCL和KVL。

·深刻理解独立的KCL与KVL方程数目、独立和完备的网络变量的含义。

·熟练掌握如何列写网络的2b方程,深刻理解网络方程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支路电流分析法及其应用,掌握受控源、无伴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熟练掌握观察法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方法(包括受控源、无伴电压源支路的处理方法),深刻理解自电导与互电导的概念、节点电压分析法的实质。

·熟练掌握观察法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包括受控源、无伴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深刻理解自电阻与互电阻的概念、网孔电流分析法的实质。

4.网络定理 Circuit Theorems (6学时)

·掌握替代定理的内容与应用。

· 深刻理解线性性、线性电路的概念。熟练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包括可加性与齐次性)、适用范围与应用方法。

·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与各种应用方法。

·熟练掌握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其应用。

·*掌握特勒根定理的几种形式及其应用,掌握互易定理的三种情况、适用范围与应用方法。

·*掌握有一定难度的替代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综合应用问题。

5. 运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s (4学时)

·了解实际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电路模型的应用。

·熟练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虚短路和虚断路)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简单电路的分析,掌握简单运算电路(比例电路、加法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6. 储能元件Capactors & Inductors (3学时)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库伏特性、伏安特性、直流稳态特性(稳态值的计算)、储能等概念。深刻理解电容电压的连续性(初始值的计算)的含义。掌握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串联与并联计算,了解电荷守恒的应用。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韦安特性、伏安特性、直流稳态特性(稳态值的计算)、储能等概念。·深刻理解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初始值的计算)的含义。掌握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串联与并联计算,了解磁通链守恒的应用。

第7章 一阶电路 First-order Circuits (8学时)

·深刻理解过渡过程的概念,深刻理解用微分方程加初始条件的方法是求解任何阶次电路过渡过程的根本。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建立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熟练掌握零输入响应及其特点、固有频率与时间常数的概念与计算。

·熟练掌握直流激励下零状态响应的特点与求解方法,理解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的特点。

·熟练掌握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单位斜坡函数的定义与一般性质,掌握分段连续波形的广义函数表示。

·熟练掌握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掌握冲激响应的一种求解方法,掌握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关系,深刻理解零状态响应的线性性与时不变特性。

·熟练掌握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熟练掌握求解直流激励下的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

8. 二阶电路 Second-order Circuits (3学时)

·熟练掌握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掌握直流激励下二阶电路各种响应的计算,掌握零状态响应的四种形式(过阻尼、欠阻尼、临界阻尼、无阻尼)。

9. 正弦量与相量 Sinusoids and Phasor (6学时)

·掌握正弦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的物理含义与计算。

·熟练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熟练掌握正弦量的加、减、微分、积分运算与相量运算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相量图的画法与应用。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KCL和KVL 的相量形式。

·深刻理解复阻抗与复导纳的概念,电抗与电纳的概念,感性与容性的概念。

10. 正弦稳态分析 Sinusoidal Steady-State Analysis (2学时)

·深刻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深刻理解线性电阻网络各种求解方法对电路相量模型的适用性,熟练掌握用等效变换、网络方程、网络定理的各种方法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掌握位形相量图的概念和典型应用。

11·交流电路的功率 AC Power Analysis (4学时)

·熟练掌握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含义与计算,熟练掌握复功率的计算及其守恒。

·熟练掌握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应用(共轭匹配情况)。

·深刻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12. 三相电路 Three-Phase Circuits (6学时)

·深刻理解对称三相电压(电流)的概念、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熟练掌握各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Y-Y、Y-△)。

·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中性点位移)。

·掌握简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用网络方程、位形图分析)。

·深刻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瞬时功率的特点,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数功率的计算。

·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三瓦特表法、二瓦特表法)。

13. 互感耦合电路 Magnetically Coupled Circuits (6学时)

·熟练掌握两绕组耦合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与伏安关系。

·深刻理解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的概念。

·熟练掌握伏安关系的应用、T型(Π型)去耦等效电路与应用,掌握用去耦等效电路分析含耦合电感的电路。

·掌握空心变压器的概念、映射阻抗的概念与应用。

·熟练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14. 频率响应 Frequency Response (4学时)

·理解传递函数的概念

·深刻理解谐振的概念,熟练掌握 RLC串联与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点与分析方法。 ·*理解滤波的概念,了解四类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特性。

·*了解无源滤波与有源滤波的概念。

15.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The Fourier Series

·掌握周期性非正弦电量的富里叶级数,熟练掌握波形对称性对富里叶级数的影响,深刻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的概念。

·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计算线性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的方法,深刻理解谐波阻抗的概念。

·*掌握对称三相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原则,掌握正序、负序、零序分量的概念,掌握零序分量的特点。

16. 二端口网络 Two-Port Networks (6学时)

·深刻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二端口网络的描述方法、参数方程及参数的含义,熟练掌握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Y参数、H参数和T参数的求法。

·掌握二端口网络各参数之间的互换,互易二端口网络、对称二端口网络的参数特点。·掌握二端口网络的T型、Π型等效电路及其应用。

·掌握级联及其应用,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不含有效性条件)。

·熟练掌握有端接二端口网络的分析、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概念与计算。

17. 动态网络的复频域分析 (6学时)

·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线性性、积分、微分、延迟、卷积),掌握利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逆变换(重点掌握不含重极点情况)的方法。 ·熟练掌握KCL、KVL的运算形式,R、L、C元件及耦合电感元件的运算模型,运算阻抗与运算导纳,运算电路,熟练掌握用运算法分析动态网络。

·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分类与作用,掌握求取电路网络函数的方法。

·掌握网络函数的一般性质(零点、极点),网络函数与对应的冲激响应的关系,掌握网络函数与对应正弦稳态响应的关系,极点与电路的稳定性的关系,*掌握通过网络函数求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八、教材及参考书

电路原理(上、下册). 汪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电路理论.颜秋容、谭丹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年

九、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 + 讨论、作业

十、其他说明

⑴打“*”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的基础进行取舍。

⑵所有88学时的电类专业电路理论本科教学都按本大纲要求实施教学。

电气学院《电路理论》课程组

大纲编写人:汪建 颜秋容

2009年 12 月 10 日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创新创业课程大纲(定稿)

铜仁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教育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各专业 层次:大二 课程归口:就业与创业教研室 制定日期:2013年1月12日《创新创业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适用对象:学院全日制各专业大二学生 使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贵州省教育厅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版。 《创业与创新管理》李时椿、常建坤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课是全日制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共 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3、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席卷全球的创业浪潮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英文名称:Machinery Innovation Design 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2 (理论学时:28 实验学时:4 ) 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机械创新设计》,高志刘莹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二、课程介绍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设计的思想,从创新的理论出发, 重点掌握机械创新设计中有效的创新方法,通过对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以及创新设计的实例的引入, 使学生对创新的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而获得掌握机械创新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 此外通过创新失误的原因了解, 提高从事创新设计的实践成功率.在教学中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实物教学等教学手段。本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动力,是科技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国力,所以在大学中必须开设创新课程。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单元)绪论(共2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新的含义 知识要点:,创新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第二节创新的意义 知识要点: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三节创新与设计 知识要点:创新是设计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创新学与创新教育 知识要点: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实践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 第五节设计理论与教育 知识要点: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设计水平的更是成为国家核心竞争的标志,于是,人们发现了多种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各类学科体系。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数字电路部分: 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创新创业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要求,我们院将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根据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设置为“课堂(必修)+线上自由学习(选修)”,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提高创新水平。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科学创业观。指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目的 《创新创业训练》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共安排共28(4,24)个学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重实践的原则,结合本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分为十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搭配组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让学生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理论课:理论课程安排4个学时(课堂4学时,线上24),采用专题???讲授法,既可独立成讲,也可组合成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创新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创新案例以及创新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掌握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常用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 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

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3、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书,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地绘制实验曲线和实验电路。 4、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容和实验目的。 四、实验项目表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试验共安排47学时,其中23学时为必选实验,24学时为可选实验,按教学计划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完成实验学时数为32学时和12学时(少学时专业的实验在必做中选定实验).。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课程号:13215005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5 2、学时:24(其中: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4、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5、先修课程: 6、后续课程: 7、开课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课程介绍 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成功创业者(主要是中小信息类企业)案例剖析为主;信息类企业大型创新创业案例剖析,主要以省内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四海、通用,在信息领域的亿阳、新中新、大庆三维,在能源领域的光宇电池,在数码科技领域的烽火科技等优秀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 知识点:当代中国创业历程,创业教育在中国,中国高校创业和创业教育概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二节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业 知识点: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概况,创业教育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案例1。 第三节大学生创业的选择与借鉴 知识点:创业产业领域的选择分析,创业项目的选择分析,创业借鉴:案例2。 第四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思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3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从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总目标出发,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较大程度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实验室、实训室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教学平台。即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的教学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室配置了常用工具、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常用元器件、实验实训装置等设施。创造了任务和条件就在手边的氛围环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践学习的欲望、兴趣和冲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技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2)掌握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并会分析具体的电子电路; (3)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及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来检测电子电路; (4)能阅读与理解整流电路及典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5)能阅读与理解典型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6)能了解集成电路基本常识;重点理解集成电路在工业中的应用; (7)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进行数字电路的测量与调试; (8)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撰写实验、实训技术报告和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分: 二、实验总学时:8 三、应开实验个数:4 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 四、适用专业:物理学 五、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评分 六、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 七、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自编指导书 实验一:叠加原理实验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加深对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的理解;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六)实验内容:测定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26套(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三: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学时:2

(一)实验类型: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研究一阶电路方波响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学习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 元器件、确定实验参数;学习用示波器测定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掌握微分电路与积 分电路的测试方法。 (六)实验内容: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电路实验板。 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四: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等效参数;测量电感、电容串联与并联后的等效参数;验证用串、并试验电容法判别负载性质的正确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自藕调压器、镇流器、电容器、白炽灯。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创新教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管本科)选修课程。3学分、54学时,录象21学时。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掌握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观念、途径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导向和启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创新能力,从而把教学创新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本课程可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辅导活动应紧密结合教学创新的实践,在认真分析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 四、课程学习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有关知识、理论内容的教学,基本可按"了解、理解、掌握"几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象学时 第一章绪论5 第二章创新性思维与教学创新6 第三章创新性教学案例研究与评析11 第四章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特色12 第五章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色9 第六章教学创新的目标与评估6 第七章教学创新环境5合计54 21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所选择的主要媒体为文字教材、录象教材。其编制均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学生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主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录像教材。这样有利于学员更准确地把握本课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难点。 三、教学环节 1.学生要充分使用本课程的各种媒体: (1)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用书; (2) 录像教材:分为两部分

基于fpga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标准

《基于FPGA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基于FPGA集成电路设计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微电子技术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属于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微电子技术专业,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使学生具有运用FPGA从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从事该领域以及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前续课程为《电子电路分析及应用》,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才能理解数字IC系统的性能指标,才能通过利用简单的逻辑门或者触发器搭建子模块电路。 后续的开发主要是往SOC方向发展或者往大系统方向发展。在高速系统和大规模硬件系统设计时会出现一些在低速系统和小系统中不存在的问题,这都属于FPGA系统高级开发领域。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学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课程,听取了大量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本课程对微电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因而,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2015年微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工作项目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掌握核心技能,对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点通过大量的项目完成来掌握,弱化非核心的知识点和技能。项目设计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升级,先学习基础准备知识,然后学习编程方法,最后应用到FPGA开发板上开发实战。前一个项目是下一个项目的基础,下一个项目是前一个项目的延伸。共划分为三个大主要工作任务,分别是基础知识、VerilogHDL 语言和开发应用。 在教学容选取上,结合企业专家的意见以及本人在企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经验,选取了注重实际设计和应用的用,减少理论教学容。对每个项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达目标不能算作项目的真正完成。改革和创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设计技能,结合教-学-

《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编号:HZJC02 英文名称: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16 学分:1 参考书目: 1.李家华:《创业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示范教材 2.张玉利等:《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姜彦福等:《创业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4.葛建新等:《创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5.李时椿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6.吴振阳:《创业经纬》,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7月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性质、地位 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趋势。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倡导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创业教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也都提出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也应该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开设创业教育也正成为各高校的热点。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普遍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不仅把创业教育看成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同时上升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视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创业教育也成为各高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为毕业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在经管、信息、艺术等各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此,我校把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2、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13215005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5 2、学时:24 (其中: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4、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5、先修课程: 6、后续课程: 7、开课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课程介绍 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 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成功创业者(主要是中小信息类企业)案例剖析为主;信息类企业大型创新创业案例剖析,主要以省内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四海、通用,在信息领域的亿阳、新中新、大庆三维,在能源领域的光宇电池,在数码科技领域的烽火科技等优秀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知识点:当代中国创业历程,创业教育在中国,中国高校创业和创业教育概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二节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点: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概况,创业教育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案例1。 第三节大学生创业的选择与借鉴知识点:创业产业领域的选择分析,创业项目的选择分析,创业借鉴:案例2。 第四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思考 知识点:高等院校亟待实施正规的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重在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营造全社会浓郁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创业前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强化实践、弥补创业经验的不足。 (二)教学基本要求:

集成电路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应用 课程代码:0508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学时:72 学分: 制订人: 审核: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88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应用 英文名称: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学习领域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36 实验(训)学时:36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性质 模拟集成电路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电视、录音、录像等诸多方面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够了解现代电子发展高度集成化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众多的集成电路,并学会应用各种集成电路。 三、前导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其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以上课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集成电路应用"课,是培养相关电子技术人才,适应飞速发展的国内电子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课程从教学实践出发,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多种集成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能够适应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学习和掌握电子领域中的最先进技术。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很清楚的理解什么是集成电路。 (2)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今电子设备中多种集成电路的形式。 (3)熟悉集成电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2.知识目标: (1)认识多种集成电路。 (2)理解各种集成电路的功能。 (3)能够将集成电路应用到实际中。 3.素质目标: 具备分析集成电路和实际电路的能力。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分:1 二、实验总学时:16 三、应开实验个数:8 必开实验个数:8 选开实验个数: 四、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五、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评分 六、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0% 七、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自编指导书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目的: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绘;掌握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测定非线性元件(白炽灯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2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电工实验装置DG09提供的可调线性电阻器、白炽灯、二极管、稳压管、DGX-1实验装置。 26套 (七)所属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二叠加原理实验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目的:加深对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的理解;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内容: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2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X-1实验装置。26套 (七)所属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三)实验内容:测定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2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DGX-1实验装置。26套 (七)所属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四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目的: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初步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双踪示波器的自检;正弦波信号的观察和测量;方波脉冲信号的观察和测定。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2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双踪示波器、低频脉冲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DGX-1实验装置。26套 (七)所属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五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学时:2 (一)实验类型:设计型 (二)实验目的:研究一阶电路方波响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学习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 元器件、确定实验参数;学习用示波器测定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掌握微分电路与积 分电路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四)要求:必开 (五)每组人数:2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动态电路实验板、DGX-1实验装置。26套。 (七)所属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 实施方案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甘肃电大教学指导中心师范部 4月15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创新教学》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省开课程。本课程经过教学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案例评析,阐述教学创新的特点、内容和方法,指导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把理论知识教学和思维训练、行为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创新能力,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确立以学为本的教学观,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教学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2、阐述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教学的原则,介绍教学创新的特点、内容和方法。 3、利用创新性教学和创新性学习的案例,指导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4、介绍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方法,帮助小学教师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性学习中来。 5、介绍教学创新的目的和评估要点,提供教学创新评估的思路。 6、介绍社会环境与教学创新的关系,强调获得政府、社区及家庭支持的必要性。 三、教学课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分配见下表: 四、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刘敬发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8月第1版。 (二)网上教学资源 在甘肃电大电大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上发布有关教学信息,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 1.各种指令性教学文件,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意见、导学方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考核说明等; 2.课程教学辅导资源,包括四次平时作业、期末复习、各章节教学辅导、、课程辅导、往届试题等、作业讲评、在线讨论等; 3.拓展应用资源,包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热点问题、经典案例点评等。 五、教学环节 1、自学。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课程自学计划,并循序渐进地自学文字教材,流览计算机网页上的教学辅导材料,独立地完成各章节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四次平时作业。 2、辅导。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面授辅导、综合训练和解难答疑。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39602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方法 英文名称: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Method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0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创新思维与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自主创新,思维带路,方法先行。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方法,重点讲述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通过探索创新思维过程,揭示创新思维本质,对国内外已有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的训练性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选择、策划、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以学生创新能力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思维、方法为基本模块构建本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通过对创新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系统讲解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突破思维障碍的方法,创造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做三体结合,使学生熟练常见的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模块创新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基本内容 2.认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引入创造、创新的基本概念并进行讨论。详细介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的梳 理,介绍国内外创新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创新的基本概念 2)创新方法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史 3)因果法、资源法、思维定势法、理想化法等方法介绍 4)国内外创造理论、学科与教育的发展 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无 (三)思考与实践 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了解创造、创新的基本定义、结构与特征;并了解在知识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掌握与了解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主题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教育发展沿袭的阐述与对比,了解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差距。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模块创新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创新实质、原理、原则 2)熟悉创新能力自我开发的环节和步骤 3)掌握创造型人才个人创造力的测评方法及工具,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引入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总结出创新的类型。介绍创新的原则、原理与过程。从创造型人才的支持系 统对创造型人才内涵提出解析,分析创造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四维度结构。 在对创造型人才与个人创造力内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创造型 人才个人创造力测评的四个测评工具。 创造环境、创造动机和创造教育是创造型人才思维潜能开发的基础条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数字电路部分: 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4)掌握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特点及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5)掌握编/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555定时器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6)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熟悉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