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第28卷第2期2009年03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8,No.2Mar.,2009

收稿日期:2008-10;修订日期:2008-1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18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9002;50779075);浙江省教育厅基金

(20070177)。

作者简介:李春晖(1976-),男,安徽阜阳人,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水资源、流域管理和湿地生态等。Email:chunhui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 通讯作者:牛少凤,E-mail:niu_sf@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

271~279页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李春晖1,郑小康2,牛少凤3,蔡宴朋4,沈楠1,庞爱萍1,2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3.浙江大学水文水资源工程所,杭州310058;

4Faculty of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Regina,Regina,SK,S4S 0A2,Canada )

要: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

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湿地保护;湿地修复;研究进展

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为:“湿地系指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 的水域”[1]。但是,对城市湿地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孙广友等认为城市湿地是指分布于城市(镇)的湿地[2],界定了城市湿地的范围,但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吴丰林等又进一步指出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受城市影响,在生态学属性、景观格局和功能服务等方面已明显不同于自然湿地的人工、半人工或城市建设中残留的自然湿地[3]。王建华和吕宪国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较为完备的城市湿地的定义:城市湿地是指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4]。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对于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开

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湿地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剧增,快速城市化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中心填湖现象屡屡发生,湿地被改造为建设用地,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生境呈现严重的破碎化,形成分布不均、小面积孤岛斑块。工业企业的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向城市边缘湿地,严重破坏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这给湿地保护与修复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外在19世纪初就开始湿地修复与保护的研究,我国在2003年出台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提出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但是,城市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对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城市景观美化、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国内外对于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我国城市湿地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对城市湿地的研究和湿地科学的整体发展。

1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湿地已被看作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或绿色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4]。一些学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湿地的特点,提出了相对比较完全的城市湿地功能界定,即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控、生命支持、社会文化等5类15项生态服务功能[4~6];笔者认为城市湿地还具有中水利用、城市用水、水运交通、野生动物栖息地、教育科研、提供就业等6项功能(表1)。

但是,由于人类对城市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

用,使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普遍受到严重干扰,导致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服务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

1.1面积锐减,内部生境破碎化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大幅度开发,城市湿地大量被城市建筑和人工地表所代替,城市水面率逐步降低,不透水地面积逐步扩大,由此导致城市湿地系统逐步消失,城市生态环境恶化[11]。据相关研究,美国在上世纪初市区和郊区的湿地总面积为69000km 2。到了

1990年,由于人类的强烈扰动引起土地利用和水文

系统的改变,导致湿地面积减少了50%以上[12,13]。我

国近40年来,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已累计丧失湿地2.19万km 2,相当于全部沿海湿地的

50%。其中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1.1%减少到最近的8.4%。北京从20世纪60-70年代中期至目前,有8个湖泊共0.334km 2湿地被填。具有500年历史的护城河也遭同样厄运,1953年护城河长为4119km ,现在剩下的

总长度不到原来的一半[14]。武汉市在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218个,湖泊总面积达879km 2。到90年代初,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湖泊仅剩35个,总面积约64km 2。到了1998年,只剩27个湖泊,实际面积

60km 2,比10年前净减水面3.34km 2,仅为50年代的6.82%,湖泊面积锐减速度惊人[15]。

Arnold 和Gibbons 研究指出城市湿地面积的缩

小使城市地区的热岛效应明显加大,地表水洼蓄和下渗能力大大减弱,河道防洪压力明显加大,促使内部生境破碎化[16]。Booth 和Jackson 认为人类不断对湿地进行围垦、淤积、开沟排水,取得土地,使得大块湿地被分割成面积较小、孤岛式的零碎斑块,斑块之间连接度下降,增加了湿地内部生境破碎化程度[17]。

1.2湿地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加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产业高度集中,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湖湿地,大量化肥、蓄禽污染随地表径

流汇入湿地,大大超过了河湖湿地的自净能力,造

成河道水质下降,水功能萎缩,破坏了湿地环境。

Ferrier 等对1974-1995年间苏格兰水质的时空变

化进行了分析,城市区域氨氮、磷悬浮物浓度、重金属含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剧烈,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18]。盖美和田成诗对我国大连市近岸海域湿地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水环境特征值与影响近岸海域污染因子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废水排放总量、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和城市污水处理率是影响近岸海域水环境的主要因素[19]。北京五大水系52条河段中,BOD 超标的为44条,占污染河段的89.8%[20]。据2001年上海市水资源公报,上海全市16条主要骨干河道Ⅳ类水及劣于Ⅳ类水的河道占50%。水质恶化使河流湿地中的大量生物死亡,生物物种大幅度地减少,并由此造成水土流失,河道严重淤积,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

表1城市湿地的功能Tab.1Functions of urban wetland

á?? á??

! á?? "#$% &’( )*

+,-á??è?

./01 2304 056789 05: ;8 05<=>

)?@A B)C DEF á??è?

GH) IJK LMNO

PQNO RSTU VWXY Z[\] ^_

á?é ?

272

2期李春晖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1.3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

在城市湿地的治理过程中,外来物种的盲目引进,在很多方面已对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并已成为威胁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侵入种引起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灭绝,其经济代价是农林渔牧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在美国,生物入侵给生态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现在每年可造成38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导致物种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境的丧失[21~23]。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外来物种侵入而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现象尤其明显。施虐上海崇明岛的互米花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受到致命创伤,而食物链的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鸟类的生存。互米花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造成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在世界多个国家爆发成灾,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南方许多河道泛滥成灾,殃及南方10多个省市[24]。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原产于英国南海岸,我国60年代从英国引种成功后,先后在全国沿海开始大面积推广。到1997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均有分布,在我国引起生态灾害,在北美等地区引起大面积入侵[25,26],大米草已由保滩固堤、促瘀造陆的先锋植物转变成为一种全球性害草。

1.4管理混乱,法制体系不完善;宣传教育滞后,群

众保护意识低下

城市湿地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不同地区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和利益不同,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管理。同时湿地保护、管理的技术手段也比较落后,缺乏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27]。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专门法律、法规。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湿地保护的条款比较分散,且不成系统,无法可依或法条相互交叉、重复的情况并存,难以很好发挥作用。另外,目前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2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2.1原则与目标

城市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要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相平衡。因此,除考虑其生态学的合理性外,还应考虑公众的要求和政策的合理性[25]。其基本原则是:①可行性原则:即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②优先性原则:即恢复项目须有针对性,优先恢复稀缺湿地和濒临灭绝物种的生物栖息地;③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对被恢复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④连续性和整体性原则:城市中的水系廊道是城市内外湿地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是联系市内自然栖息地斑块与市郊自然基质间的生物廊道;在城市湿地修复中,维护和利用城市的水系廊道、保持其连续性,是维持和恢复城市中自然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主要措施;

⑤乡土原则:乡土原则是指城市湿地修复和景观建设需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⑥美学原则: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可观赏性等许多方面[4,28]。

年跃刚提出城市湿地恢复与重建的三大目标:生态、景观和水质,即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5]。2.2修复技术与进展

城市湿地的修复是指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包括湿地水环境的修复和水质改善,湿地景观的修复与美化,生物、生境恢复与重建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与重建几方面[29,30]。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有关退化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与实践,以

273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保护并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美国受损湿地恢复与重建开展得较早。在1975-1985年的10年间,美国联邦政府环境保护局(EPA)清洁湖泊项目(CLP)的313个湿地恢复研究项目得到政府资助,包括控制污水的排放、恢复计划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恢复项目实施的反应评价、湖泊分类和湖泊营养状况分类等。此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的水科学技术部

(WSTB)、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环保局(EPA)和农

业部(USDA)也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瑞典、瑞士、丹麦、日本等国家在湿地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31,32]。比如,日本的霞浦湖湿地恢复计划,应用改进的分散家庭污水处理系统和除磷以及资源回收系统防止富营养化,采用河流/沟渠混合净化系统和电化学净化系统有效去除入湖河流的污染物质,采用疏浚底泥方法去除底泥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去除藻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33]。另外,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和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景观格局演变和景观生态规划已成为城市湿地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融入景观元素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趋势[34,35],国外在水系治理的早期就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滨水区,并在设计中考虑了水质改善与景观的关系,如美国芝加哥海军

码头的重建,英国利物浦的阿尔培托码头改建及曼彻斯特的运河河滨改建等。巴黎在1830年的塞纳河污染整治方案中就涉及了两岸绿化带的设计。

我国对退化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富营养化湖泊和滩涂以及一些城市湿地的生态恢复方面[4,33],尤其是在退化红树林恢复和综合利用方面。中国政府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经把水污染控制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作为我国的长期奋斗目标[36]。近年来,我国对东湖、巢湖、滇池、太湖、洪湖、白洋淀等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恢复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33,37~40]。虽然我国对退化城市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许多地区开展城市湿地的恢复研究,特别是在松花江流域的长春、哈尔滨;海河流域的天津;黄河流域的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杭州市、上海市等,西北地区的西安市,以及青藏高原的拉萨市拉鲁湿地区都实施了城市湿地恢复的重大生态工程[2,25]。此后的发展方向必为把湖泊和河流等城市湿地的局部恢复扩大到整个流域的恢复,不但达到内环境结构和功能的调整和完善,而且在景观和生态系统水平上恢复其美学价值。

总结国外和国内关于城市湿地修复的研究成

!" # $ % &’ ()*+ , &’

-./01 2 34 56789 :; <=>?;@-ABC

DE/á???;F.G á???

HIJK

L JKMNOPQ$RST1HI

UVWX;YZ 1MN; [\HIMN;] ^1_‘ Timothy a á???; bcda á???

^e_ fghia&’ jk l m nopqMN;rsjk Y1t uv pqMN;1w x v

yz {|}á???; ~ Ga

á?è?

; ’

( })

sMN1HI ‘ R ; MNHI ^ [\HIMN;] ^1_‘ Azcue Zeman á?é?

; Daniels

a á? ?

V RW

^ r1 ’

á? ?; Libertad a á???

?;

?]MN ^Y?¢£¤1MNp¥| § ¨x ?;1?? a? ?V -Y1¨?MNˉ ^1°±2

~3′a áè ?;μ?·a áè??;

~?d 1o?áè??

L

L5?? ? 2 ?àa @Rá@?r? ????è1ér ê¨?ì :¢:;1M í ???D

M ? M ò¤ ˉó 34

Bonomo a áè??;~??áè??

; μ

z ?×?áèè?; David a áè

é?

??ùú ? ?ü ?Y T? àá.&Q$R ST1ùú

f# a# ?g? ??

?èéa áè ?; ê?ìáè ?

; í

??a áè??

;

?;e? UVòó??; R? ò??;pqó??;ò÷?1?ù úó??;1?;ù? ^ü?y

t?ó??; ó?:;1 ò pqó?:;1?ù t? v r Kasprazak áé ?; Peter a áé??

;

a áé??

?: L P. ?:; ¨ ? °±2 ^

ê a áé??;è a áé??

?; ’

表2城市湿地修复技术

Tab.2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of urban wetland

274

2期李春晖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果,城市湿地的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共三大类11种。这些城市湿地修复措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2)。

2.3城市湿地的保护对策研究

一个健康的城市湿地系统,具有物种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特点。当外力扰动超过城市湿地的承受能力时,城市湿地的功能就会退化。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科学的规划理念和措施。

水是湿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开展城市湿地保护必须满足湿地对于水的基本需求。城市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城市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67]。有研究指出,在进行城市湿地物种保护时,对湿地水文特性要求应遵循:①年均水面波动高度不能超过20cm;②一年的全部干旱期不能超过2周;③避免流域发展过程中永久湿地转变为暂时湿地;④一年中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频率不能多于6次;⑤一年中每一次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72h[14]。

目前,对于国内外城市湿地保护的研究集中在:开展生态旅游、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立法建设[68]等方面。香港米埔湿地保护区的成功经验是开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制定并成功执行一系列可行性的条例计划,施加可持续的管理措施[69]。印度齐利卡湖的成功经验是:实施可持续管理,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注重环境监测和评估,采取各种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目的[70]。美国的湿地缓解银行不仅在湿地缓解与补偿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向人们显示了湿地保护制度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演进路径[71]。

近年来,我国大量研究者针对城市湿地保护措施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周玲霞和刘宏业研究了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现状,认为进行河流综合治理,保证湿地水源的补给是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及湿地公园也有利于城市湿地的保护[72]。李海生和陈桂珠也认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深圳城市湿地的重要措施[73]。任丽燕等研究了环杭州湾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对湿地保护的影响,指出应通过调整建设用地规划、湿地占用补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等措施,加强湿地保护[74]。

3展望

城市湿地是一个湿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耦合的复杂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都和城市生命体息息相关,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础。城市湿地研究应进行多学科的交叉与协作;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应该尊重多样性,并提倡保护乡土物种;城市湿地保护重点应该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实现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湿地保护与解决城市问题、提升城市文明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未来城市湿地的保护与研究有以下趋势:

3.1城市湿地退化诊断与评价

建立定量的、动态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方法划分城市湿地退化等级并确定相应的阈值,进而确定其退化的生态特征参数,探明退化过程与机制,并以此来研究退化城市湿地修复技术,是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2城市湿地退化机制

区分人为干扰的直接作用、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城市湿地退化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产生的影响。深入研究城市湿地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内的水循环以及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沉积物、冲刷侵蚀以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定量分析和模拟城市湿地生物、物理及化学干扰幅度和频率对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湿地面积减少、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定量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各因子的影响。

3.3城市湿地退化修复技术

研究适合当地的城市湿地生物修复技术(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修复技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技术等)和生境修复技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等措施修复湿地基地;通过湿地基底改造、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

275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控制清淤等技术修复湿地基底;通过湿地水状况修复和湿地土壤修复等手段修复、改善湿地水状况)。

3.4城市湿地的生态调控

研究城市湿地结构和功能退化过程,探求其演变的关键控制过程和关键驱动因子,辨析城市湿地主要退化机制和模式。将实体模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从流域尺度深刻剖析水循环过程对湿地演变的作用机制。模拟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规模对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的响应,进而研究城市湿地优化管理和生态安全调控模式,也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5城市自然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自然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自然为主,辅之以若干科学研究观测设施。保护湿地现有的景观、生物,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的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湿地公园都获得了成功,但是目前大多数仍是人工湿地公园,具有很高生态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城市自然湿地公园是目前城市湿地保护发展的一个方向。

3.6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整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保障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一方面针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本身功能和过程,另一方面,也包括引起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过程变化的自然、人为因素。由于调整人类活动要比调节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然因素更加实际,因此,对人类活动的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

4建议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湿地研究已滞后于城市发展,影响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中国城市湿地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城市湿地研究基础薄弱;内部管理混乱,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普遍不高,保护难度较大。因此,中国城市湿地保护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笔者建议我国的城市湿地保护对策有:

4.1加强生态系统评估和监测,保护城市湿地生态

环境

根据城市湿地的起始底线,进行环境监测,记录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情况,将现代化3S技术用于动态监测,建立城市湿地信息系统,以便及时准确掌握环境状况,科学地采取保护措施,以辅助城市的科学管理与决策。

4.2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加快湿地区域内的经济

发展

在妥善解决好保护区附近居民生计问题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以更好地保护湿地,为发展湿地观光旅游提供条件。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改善行、宿、食、游、观、购等旅游设施,具体如建标本馆、电教室,搭观鸟台,完善通讯设施。另外,要大打湿地环境和景观牌,大力弘扬湿地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由此带动保护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保护区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保护区与周边群众的利益矛盾。

4.3加大宣传和立法力度,培养湿地保护人文精神

要抓紧进行湿地立法,进一步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使湿地保护进入法制的轨道,使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有序状态。与此同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加大对湿地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定期开展一些保护湿地的活动。并长期向社会普及湿地及其保护的科普知识、法律法规,让全社会了解湿地的作用及保护湿地的意义,强化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

4.4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包括湿地分类系统、分布、发生学及演化规律和湿地过程的研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湿地保护技术,湿地恢复重建模型,持续利用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湿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湿地与水旱灾害关系等的研究。以生态学、经济学、湿地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理论为指导,研究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模式,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总结和推广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建立国际交流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开展社会、经济、人文等多学科、多课题的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姜文来,袁军.湿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地理科学

进展,2004,23(5):94~100.

[3]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

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

276

2期李春晖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3):368~372.

[4]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

保护.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5]赵生才.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

241次学术讨论会侧记.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 701~704.

[6]曹新向,翟秋敏,郭志永.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及其保护.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45~148.

[7]沈熠.国内外雨水、污水和中水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

用进展.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62~64.

[8]徐迎.城市湿地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

初探.资源与产业,2007,9(3):84~86.

[9]James W P,Elizabeth M H,Holbrooka C T.Long-term

persistence of amphibian populations in a restored wetland complex.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7,138:371~380. [10]Mark J A,Glenn C E,Christopher L T,et al.Unauthorized

human use of an urban coastal wetland sanctuary:Current and futu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 80:173~183.

[11]郑小康,李春晖,黄国和等.流域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

统影响研究进展.湿地科学,2008,6(1):87~96.

[12]Solecki W D.The role of global-to-local linka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in South Florida.Ecol.Econ., 2001,37:339~356.

[13]Milon J W,Davi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tent preferences and valu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Ecol.Econ.,2006,56:162~ 175.

[14]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规划

师,2003,19(7):75~77.

[15]赵艳.江汉湖区的开发及其环境效应.长江流域资源与

环境,2000,9(3):370~374.

[16]Arnold Jr.C L,Gibbons J C.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the emergence of a key environmental indicato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6,62(2):243~259.

[17]Booth D B,Jackson C R.Urbanization of aquatic systems:

Degradation thresholds,stormwater detection,and the lim-its of mitig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7,33(5):1077~1090.

[18]Ferrier R C,Edwards A C,Hirst D.Water quality of Scot-

tish rivers:Spatial and trends.Sci.of Total Environ., 2001,265:327~342.

[19]盖美,田成诗.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

调控研究.地理研究,2003,22(5):644~648.

[20]王卓识,杨立新.北京城市湿地的发展与保护.沈阳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86~287.

[21]Mooney H A,Hobbs R J.Invasive Species in a Changing

World.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2000.[22]Sala O E,Chapin F S,Armesto J J,et al.Global biodiver-

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2100.Science,2000,287: 1770~1774.

[23]Mark T S,Heather C V,Steve W.Exploiting the attributes

of regional ecosystems for landscape design: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Eco.Eng., 2007,30:201~205.

[24]李红丽,智颖飙,赵磊等.大米草自然衰退种群对N、P

添加的生态响应.生态学报,2007,27(7):2725~2732. [25]张永泽,王煊.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生态学报,

2001,21(2):309~314.

[26]Deborah A B,Jacob A F,Kate M S,et al.Altera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water quality in restored wetlands.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06,38:1223~ 1233.

[27]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Symposium on Wetland

Restoration2006.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tland restoration2006and Lake Biwa declaration on wetland restoration.Eco.Eng.,2006,28:96~98.

[28]Mitsch W J,Jorgensen S E.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Sons,2004.

[29]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其生态恢复、重

建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0]James S B,Greg A O.Modeling the hydrologic response of

groundwater dominated wetlands to transient boundary conditions:Implications for wetland restoration.Journal of Hydrology,2007,332,467~476.

[3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生态学杂

志,2001,20(3):31~36.

[32]Grootjaans A P,Bakker J P,Jansen A J M,et al.Restora-

tion of brook valley meadows in the Netherlands.Hydro-biology,2002,478:149~170.

[33]金相灿.湖泊和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与管理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4]Thompson K,Austin K C,Smith R M,et al.Urban domes-

tic gardens(I):Putting small-scale plant diversity in con-text.J.Veg.Sci.,2003,14:71~78.

[35](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

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6]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生

态学报,1998,18(5):547~558.

[37]柘元蒙.滇池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云

南环境科学,2002,21(1):35~38.

[38]殷福才,张之源.巢湖富营养化研究进展.湖泊科学,

2003,15(4):377~384.

[39]沈晓鲤.武汉东湖的生态环境变迁与恢复问题.环境科

277

地理科学进展28卷

学与技术,2003,26(4):24~26.

[40]李凤超,刘存歧,管越强等.应用多元分析方法评价白

洋淀水质现状.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 405~410.

[41]钟建红.城市河流水环境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2]Timothy J S,Barbara M M,Donald F C.Re-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landscape change in the acidification of lakes in the Adirondack Mountains,New York.Sci.of Total Environ.,1996,183:232~236.

[43]籍国东,倪晋仁,孙铁珩.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修复技

术进展.生态学杂志,2004,23(4):118~121.

[44]顾刚,陆根法.太湖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设想.湖泊

科学,2004,16(1):56~60.

[45]李传红,黄水祥,彭俊杰等.惠州西湖富营养化现状评

价及治理探讨.生态科学,2004,23(2):156~159.

[46]Azcue J M,Zeman A J.Assessment of sediment and pore

water after one year of sub aqueous capping of contami-nated sediments in Hamilton Harbour.Canadan Wat.Sci.

Tech.,1998,37(6/7):323~329.

[47]Daniels B G,Lindsay R,Thornton Q.A review of quanti-

tativ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of adsorbates on mental ox-ides surface.Surf.Rev.Lett.,2001,8(1/2):95~120. [48]丁吉震.CBS水体修复技术.洁净煤技术,2000,6(4):36~

38.

[49]Libertad G V,Marcos R,Maria A,et al.Occurrence of

copper resistant mutants in the toxic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s aeruginosa:Characterization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in the use of copper sulphate as algaecide.Water Re-search,2004,38:2207~2213.

[50]李正魁,蹼培民,胡维平等.固定化细菌技术及其在物

理生态工程中的应用——

—固定化氮循环细菌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江苏农业学报,2001,17(4):248~252. [51]田伟君,翟金波,王超.城市缓流水体的生物强化净化技

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9):58~62. [52]李捍东,凌海波.投菌法应用于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的中试研究.环境工程,2005,23(5):21~24.

[53]Bonomo L,Pastorell G,Zambon N.Advantages and limita-

tion of duck-weed-base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Wat.Sci.Tech.,1997,35(5):239~246.

[54]李寒娥.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环境

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7):9~12.

[55]田刚,蔡博峰.北京地区人工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估算.环

境科学,2004,25(5):5~9.

[56]David M,C'esar P,Francisco A C,et al.Creating wet-

land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landscape restoration in semi-arid zones degraded by intensive agri-

cultural use.Eco.Eng.,2007,30:103~111.

[57]汪朝辉,王克林,李仁东等.水陆交错生态脆弱带景观

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以洞庭湖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40~247.

[58]马会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北京林业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6.

[59]朱芬萌,安树青,关保华等.生态交错带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07,27(7):3032~3042.

[60]Kasprazak P.Biomanipulation:a limnological in-lake e-

cotechnology of eutrophicatin management.Mem.Isi.ital.

Idrobio1.,1998,52:151~169.

[61]Peter K,Rainer K,Lothar K,et al.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ing,planktivore removal and piscivore stocking as tools in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The feldberger house biomanipulation project.Limnologica,2003,33:190~204.

[62]刘晶,秦玉洁,丘焱伦等.生物操纵理论与技术在富营

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生态科学,2005,24(2):188~ 192.

[63]马剑敏,严国安,李益健等.东湖围隔(栏)中的植被恢复

对水中氮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01,20(4):19~23. [64]成小英,王国祥,濮培民等.冬季富营养化湖泊中水生

植物的恢复及净化作用.湖泊科学,2002,14(2):140~ 141.

[65]朱广一,冯煜荣,詹根祥等.人工曝气复氧整治污染河

流.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3):30~32.

[66]刘晓海,高云涛,陈建国等.人工曝气技术在河道污染

治理中的应用.云南环境科学,2006,25(1):44~46. [67]Schueler T R.The importance of imperviousness.Water-

shed Prot.Tech.,1994,1(3):100~111.

[68]王曦,朱建国.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4.

[69]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社区参与湿地管理.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2001,205.

[70]Claridge G F,O’Callagh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munity involvement in

wetland management:Lessons from the Field.Wetlands International,1997:217~218.

[71]The White Hous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Con-

serving America’s Wetlands2007:Three Years of Progress Implementing the President’s Goal,2007,(4):1~4.

[72]周玲霞,刘宏业.南京市浦口区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水

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1):81~84.

[73]李海生,陈桂珠.深圳市湿地的保护与修复研究.热带地

理,2007,27(2):107~110.

[74]任丽燕,吴次芳,岳文泽等.环杭州湾城市规划及产业

发展对湿地保护的影响.地理学报,2008,63(10):1055~ 1063.

278

2期李春晖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279 Research Progress in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Urban Wetlands

LI Chunhui1,ZHENG Xiaokang2,NIU Shaofeng3,CAI Yanpeng4,SHEN Nan1,PANG Aiping1,2

(1.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 of Water and Sand Science,School of Environ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3.Institut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4.Faculty of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Regina,Regina,SK,S4S0A2,Canada)

Abstract:As a special ecosystem in the city,urban wetland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both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ervices.Urban wetlands can offer th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or a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wetland resources is a prerequisit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city.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urban wetland protec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ssue,and some irrational behaviors in urban wetlands’exploitation result-ed in wetland resources decrease,degradation of wetland function,serious pollution and other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urban wetlands protection and their 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Under the intense human disturbance,the e-cological services deteriorated and eutrophication was serious,and the urban wetland area of the world is reducing.Thus,the main problems of urban wetlands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urban wetland function.Moreover,the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etlands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ere analyzed synthetically,and the progress of urban wetlands studies in the world were summarized. Furthermore,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urban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ere also out-lined.Finally,the strategies for urban wet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and some im-portant issues about the study and protection of China’s urban wetlands were discussed.The studies would b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wetland science and the whole wetland science.

Key words:urban wetlands;wetland protection;wetland restoration;research progress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所具有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湿地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在总结多年来湿地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全社会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的行动纲领。2001年,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将湿地保护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2002年,国家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事关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研究。2003年,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同年,国务院批准了由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约1600万公顷,近40%的天然湿地纳入353处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一大批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我国黑龙江省扎龙等21块总面积达303

万公顷湿地被列入了《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仍在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湿地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国务院于2003年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总的要求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强化湿地保护。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以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加强保护为基础,以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努力从整体上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等措施,强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我国天然湿地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恢复和治理退化湿地,努力使丧失的湿地得到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到2030年,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统称“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将“城市双修”作为各城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双修”各项工作的协调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城市生态状况、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近远结合,分类推进。 保护优先,科学推进。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生态,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科学推进“城市双修”。 (三)主要任务目标。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城市双修”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初显。 二、完善基础工作,统筹谋划“城市双修” (一)开展调查评估。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对城市山体、水系、湿地、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开展摸底调查,找出生态问题突出、亟需修复的区域。开展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梳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城市风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城市修补的重点。 (二)编制专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规划和评估结果,确定开展“城市双修”的地区和范围。编制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城市绿地系统、水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明确城市环境整治、老建筑维修加固、旧厂房改造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要求。开展“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延续城市文脉,协调景观风貌,促进城市建筑、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与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三)制定实施计划。各地要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城市双修”工作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清单,明确项目的位置、类型、数量、规模、完成时间和阶段性目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资金,落实实施主体。要加强实施计划的论证和评估,增强实施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8-2020) 规划说明书(中间稿)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湿地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掀起了全球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 然而,在大规模城市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湿地面积的减少以及湿地功能的衰退几乎成为了历史的必然。但另一方面,随着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加,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湿地保护的必要性,从而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湿地保护的标志性开端是1971年缔结的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最初目标是保护国际重要的水禽及其栖息地;而后由于逐渐认识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陆地淡水的净化和汛期洪水的滞蓄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作用,而逐步提出了对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保护,其中包括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性的保护)、特殊的湿地类型(特色的保护),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湿地(历史文化的保护)的保护等等。 2 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为台州市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从《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调查来看,台州市湿地资源较少,但其类型非常丰富。全市湿地类型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分布于沿海椒江、永宁江两侧、河网汇集处、水库等地。其中,鉴洋湖是台州市范围内唯一的一块面较大的内陆河流型湿地。 传统的湿地生态保护往往采用“就点论点、就线论线、就面论面”的保护方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从宏观层面解决湿地保护和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台州市在2004年启动和编制了《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并在2007年通过立法,成为国内首个生态规划立法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水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大尺度山水格局、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湿地与水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等。因此,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为台州市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完整的生态和文化背景,是湿地保护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前提。 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中国湿地保护规划目标(全文)

中国湿地保护规划目标(全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2001年5月21日水利部. 总目标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地扼制湿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力求把湿地生态环境做到良性循环,为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湿地成为一个工农业发展的基地、巨大基因库,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源和种质资源。 分区目标 沼泽类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沼泽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产物,是一定地区内生态系统平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进一步加强对沼泽类湿地的管理,对湿地的开发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地控制沼泽地乱垦的现象。 1996-2000年,减缓沼泽类湿地乱开垦的趋势。要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和若尔盖地区湿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生态条件,综合评价是否开发的面积及保护的面积和对象。使本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000-2010年,有效地扼制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根据沼泽的特殊功能进行全国的统一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示范区域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当地农林牧业的发展。 沿海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我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类型多,沿海湿地破坏严重,严重地影响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海产品的正常生长。 1996-2000年,建立北、黄、东、南海每个地区一个示范区,根据各海岸带不同的情况建立本地区示范区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 2000-2010年,在示范区的基础上,努力推广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使沿海地区的湿地能够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海洋产品的发展。 湖滨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由于对湖滨湿地的盲目围湖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也破坏了鱼虾的产卵采食基地,使鱼虾及湖内水生动植物产量下降。 1996-2000年,对我国五大淡水湖地区的湿地进行综合管理,防止污染,减缓生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通知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 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泰政办字[2017]48号 【发布部门】泰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7.25 【实施日期】2017.07.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通知 (泰政办字〔2017〕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有关单位: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全面提升全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现就做好我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加强对城市山体自然风貌的保护,根据城市山体

受损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自然生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开展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水体修复,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改良受污染的土地,消除场地安全隐患。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推进绿廊、绿环、绿楔、绿心等绿地建设,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 二、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大力完善城市给水、排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各类架空线入廊,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建设基本商业网点、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养老、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违法建设查处拆除力度,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优化道路断面和交叉口,加快绿道建设,完善各类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加快老旧住宅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城市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加强城市总体城市设计,保护山水、自然格局,加强广告牌匾设置和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塑造现代城市形象。 三、加强组织领导,稳妥推进工作开展。成立市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市双修”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工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和及时解决重大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梳理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重点。要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工程项目清单,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将“城市双修”工作列入市政府督查事项,定期开展督查。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吸引全社会参与、关心和支持“城市双修”工作。 附件:1.泰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任务分解表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自然保护 【发布部门】临沧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5.13 【实施日期】2018.05.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 《临沧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2018年5月13日 临沧市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调蓄洪水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

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修复,提升湿地功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续性;坚持全面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将全市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实行全面保护和分级管理,维持全市湿地保有量不减少,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湿地保护是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的责任主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坚持综合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业、住建等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同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坚持严格考核、强化监督的原则,将湿地保护修复成效纳入各级政府负责人的考评体系。 (三)主要目标。将全市湿地全部纳入保护管理体系,实行全面保护、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和总量管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到2020年,全市湿地总面积不低于43.7万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少于19.4万亩,湿地保护率不低于70%。 二、加快湿地认定,健全湿地管理体系 (一)加快湿地认定工作。加快推进一般湿地认定,及时公布一般湿地名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2018年底基本完成一般湿地认定。各县(区)按照《临沧市一般湿地认定办法》开展一般湿地认定,一般湿地名录由县级政府公布,并报省、市林业主管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2013年3月28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公布2017年12月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8号修改) 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履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国际湿地公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第三条国家对湿地实行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协调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科学研究,应用推广研究成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 第七条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和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 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 准。 第八条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湿地资源分布情况、类型及特点、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状况; (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三)湿地生态保护重点建设项目与建设布局; (四)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五)保障措施。 第九条经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 调整或者修改。 第十条国家林业局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湿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估等技术规程,由国家林业局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 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相 关情况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地方规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相关部门: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转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我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以下简称“城市双修”)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思想认识 开展“城市双修”是为了弥补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留下的诸多遗憾,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细化、美化、优化,是对城市风貌、人居环境的再创造,要在精心、精致、精准上下功夫。湖北省山水资源丰富、地域文化多样,具有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的有利条件。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城市双修”工作的内涵,把握工作重点,防止工作走偏。 二、把握基本原则 “城市双修”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协同推进;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保护优先,科学推进;以人为本,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由各地人民政府主导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相关保障措施,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加强“城市双修”各项工作的协调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推进“城市双修”,让群众在“城市双修”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明确工作目标 2017年,部署全省全面启动“城市双修”工作,选择部分城市开展试点,设市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城市双修”项目。2020年,全省“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初显。 四、有序推进实施 湖北省“城市双修”工作分为3个阶段开展。 (一)动员部署(2017年) 1.前期筹备(4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全省“城市双修”调研,结合地方政府意愿,确定全省“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要求和调研成果,启动编制《湖北省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指引(试行)》和一些重要标准。 2.启动基础性工作(5-10月)各设市城市启动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建设调查评估、规划实施评估等工作,8月前完成评估工作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开展“城市双修”的地区和范围,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建立“城市双修”项目库,年底前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启动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划定“城市双修”重点地区,各城市年底前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城市设计。 3.召开现场会(10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城市双修”动员现场会。宣贯《湖北省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指引》,开展“城市双修”专题讲座,对全省“城市双修”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2018年-2019年) 1.完成专项规划编制(2018年6月)。各城市完成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程序由市政府审批实施。 2.完善“城市双修”实施计划(2018年6月)。结合2017年工作,对“城市双修”实施计划进行论

贾建中: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理与法

贾建中: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理与法 2015-10-12 14:2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分享到: 编者按: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九“巧于因借,博古出新”于9月20日上午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贾建中应邀作主题报告《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理与法》。 贾建中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理与法。城市生态修复是现阶段很热的话题,但是研究的人很多,也有不同的角度。今天我将从城市修复规划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成为热点。因为多年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带来了非常多的城市病。城市病来自方方面面,其中城市的建设环境、城市景观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我有几个片子大家回忆一下,这种“三面光”样式的河岸在城市当中非常的普遍。这是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地方,我们可以从谷歌地图上看到的1995年沿着河道两侧还是滩涂、鱼塘、盐田,到了2002年有了一定的建筑,2014年建筑已基本全面覆盖。 同时,河道的淤积问题也非常突出。我们知道河道问题是生态环境中最复杂最常见的问题。我想大家都在关心这个问题,中央高层也特别注重,并且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2015-2020)》对我们国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这是国家发改委委托中规院和城建院及其他几个单位合作的课题。规划中概括了现阶段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城市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空间总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环境污染形式严峻,雾霾、热岛效应、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加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城市群和特大城市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指出了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城市和区域生态关系失调,城市空间侵占严重;城市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多样性降低;城市园林绿地总量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生态环境总量超载,城市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力不足,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一、生态修复的内涵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么生态修复就是我们更常用的一个手法。最近一段时间,建设部对这个问题也高度重视。例如在我们国家最南端的三亚,进行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城市双修”的试点工作,同时也把“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称为“双城双修”,这项工作已经全方位的开展。 从内涵上讲生态修复是一种人为干预下的生态修复方式。主流的对于生态修复理解是主要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或者使生态系统向良好循环方向发展。现阶段,城市生态修复还是以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为主,以外界人工调节和干预为辅。外界的调控是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其中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和风景园林学是最具基础性的学科。其他跟生态修复相关的还有十几个学科,也通过不同角度介入。 城市生态修复学理论是1930年起源于美国,到80年代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应该说生态修复学是一个后工业时代的环境变化的产物,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才有这样的概念出现。其实我们国家也正面临着这样的时期。经过快速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急需要生态修复的阶段。中国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系统退化的类型很多,生态修复研究和实施工作也开展的很早。我们回忆一下,和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的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态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摸清家底,对退化的生态系统局部的小规模的进行修复,比如典型的荒山绿化、植被恢复。70年代进行三北防护林建设,到了80年代大力发展生态修复。我们国家在

中国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总目标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地扼制湿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力求把湿地生态环境做到良性循环,为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湿地成为一个工农业发展的基地、巨大基因库,为社会提供生活资源和种质资源。 分区目标 沼泽类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沼泽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产物,是一定地区内生态系统平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进一步加强对沼泽类湿地的管理,对湿地的开发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地控制沼泽地乱垦的现象。 1996-2000年,减缓沼泽类湿地乱开垦的趋势。要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和若尔盖地区湿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生态条件,综合评价是否开发的面积及保护的面积和对象。使本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000-2010年,有效地扼制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根据沼泽的特殊功能进行全国的统一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示范区域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当地农林牧业的发展。 沿海湿地保护规划目标 我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类型多,沿海湿地破坏严重,严重地影响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海产品的正常生长。 1996-2000年,建立北、黄、东、南海每个地区一个示范区,根据各海岸带不同的情况建立本地区示范区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 2000-2010年,在示范区的基础上,努力推广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使沿海地区的湿地能够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海洋产品的发展。 湖滨湿地的保护规划目标 由于对湖滨湿地的盲目围湖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也破坏了鱼虾的产卵采食基地,使鱼虾及湖内水生动植物产量下降。 1996-2000年,对我国五大淡水湖地区的湿地进行综合管理,防止污染,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带来的湖泊老化问题。 2000-2010年,有效地控制湖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减少污染,实现重点地区的环境良性循环。 水源地保护规划目标

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 以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为例

系列专版 □ 赵志强,杜立柱 1引言 城市是人类高度集中的区域,要想在城市中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河湖水系、沼泽湿地是必不可少的生态环境,也是城市规划布局的内容和对象[1]。世界湿地保护经历了湿地过度开垦和破坏、湿地保护与控制利用、湿地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三个阶段。当前,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湿地学界的共识[2],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杭州、北京和上海等地,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到评价、生态规划、恢复等多个方面[3-10]。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项目概况、发展目标与规 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 —以《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为例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和打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区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探析了城市湿地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规划途径,对保护区域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统筹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关键词]城市湿地;保护;利用;哈尔滨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7-0035-04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Urban Wetland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Songjiang Wetland Example/Zhao Zhiqiang, Du Lizhu [Abstract] Balanc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preservation is becoming significant for urban safety,green system, and cityscape in the fast urbanization process. T en-thousand Hectare Songjiang Wetland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Master Plan studies the approaches of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wetland, and guides future bio-diversity preserv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Urban wetland, Preservation, Utilization, Harbin city 划指导思想、规划方案、项目策划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湿地规划提供参考。 《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哈尔滨市松花江沿江风景带景观规划》和《太阳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水务、旅游等部门的相关专项规划,经过三轮高层次专家研讨论证后编制完成的。《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区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项目概况 2.1松江湿地的界定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松江湿地属典型的沼泽化低湿平原地貌河流湿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 L10B B 16)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08-04-18 14:38 来源:林业局关键字:发布人:林业局-系统管理员字体:大中 小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此外,湿地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湿地概况: 1、沼泽湿地。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

等的芦苇沼泽分布。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 3、河流湿地。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 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 60万平方公里。 4、浅海、滩涂湿地。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

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建设科技 1□ 本刊编辑部 “城市修补”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城市修补就是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提倡有机更新。既要保护原有肌理,又允许建设发生,新老巧妙结合。城市修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新鲜事物,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渐进式的城市更新和改造;二是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名城古镇的保护和延续;四是有利于环境整治和城市形象美化。总之,城市修补是在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时期,所提出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和城市建设更新方法。 三亚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全国“双修”试点城市,即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试点工作。这是陈政高部长2015年4月在海南调研时,针对三亚城市转型的特点和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从去年6月起,住建部和三亚市委市政府一起探索“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内涵标准、实施路径和工作方法。陈大卫和倪虹副部长曾分别带队赴三亚考察并推动此项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骨干,配合三亚市推动工程规划建设。一年来,三亚市启动开展了10项具有节点性重要意义的具体工程,包括城市内山、河、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城市绿地和绿化带建设、广告牌治理、城市色调整理、城市夜景照明、城市天际线规划、城市建筑立面改造、违法建设治理等城市修补工程。 黄艳副部长自上任两个月内,已经多次听取了中规院对三亚市“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规划方案和建设情况汇报,6月22-24日专程赴三亚调研并推动相关工作,考察了三亚河综合治理项目、解放路综合环境整治示范段等修补、修复工程现场,并与三亚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等进行了座谈。 黄艳副部长指出,我国30多年高速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建设,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化、城市品质方面留下大量的历史欠账,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是住建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城市生态修复,要重视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建设和保护的协调关系,自然与人的亲近关系,生态环境自身的生长循环规律,要防止因对景观的喜好而破坏生态的现象。对城市修补,一要把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补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二要把对物质空间和设施的修补与社会、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三要把城市街区的修补与城市文化传承和建构相结合;四要把营造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公共场所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五要注重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据悉,住建部今年10月将在三亚召开“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现场工作会,以向全国推广三亚“双修”试点经验。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湿地保护项目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日期:2008年7月19日

1 项目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是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多种效益,被称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生物超市”等。此外,湿地与文化、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其生物多样性保存价值、美学及文化遗产价值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现状、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碧塔海自然保护区2005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普达措区域生态旅游的开展及其这一区域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成为这一地区主要潜在的环境压力和威胁。因此,对保护区内湿地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的监测,是探明生态旅游对该保护区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管理以及社区的生产生活,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的。(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区,中国重要湿地的密集分布区) 1.1项目名称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1.2项目性质 新立项目 1.3项目类型

环境保护项目 1.4项目承担单位 迪庆旅游投资公司普达措分公司 1.5项目主管单位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 1.6项目科技支撑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1.7项目报告编制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1.8 项目实施地点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1.9项目实施目的 有效保护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湿地资源 1.10项目任务 (1)进行湿地资源调查 (2)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3)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4)进行旅游活动对动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5)进行环境本低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6)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战略 (7)完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湿地保护规划公示

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公示 为了摸底我市域湿地资源的类型、生态价值和分布,确定市域湿地资源的主要保护对象,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园林城市的建设,编制《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该规划已通过有关专家评审论证,现将保护规划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27日。规划公示期内,欢迎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可发至邮箱dtjsghb@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8982500.html,)。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东台市全市域,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不含滩涂市域面积为234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以《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确定的东台市中心城区范围,北到市界、333省道东段,东到沈海高速公路,南至东后公路、惠阳路,西到204 国道,合计约107.47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到2020年,建成湿地保护小区5处或5处以上,省级城市湿地一处,县级水源保护地一处,使全市重要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规章制度和监测科研体系。 三、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3)科技支撑、空间落实原则 (4)与专项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四、规划内容框架 1、市域湿地保护规划 从东台自然湿地主要类型的角度来研究,形成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水源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四种,主要有:东台黄海省级森林公园、泰东河东台水源地保护区、江苏省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台市滨海湿地保护小区、江苏东台永丰林省级湿地公园,总体布局呈现“一片、一带、四廊、四节点”的分布格局,保证东台近海淤泥质沙滩、沿海滩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城山水体生态修i技来 f J山京玄土工寸趺:tlr辈归盂兰左r- I k阿Wrti「lu二冲"鬥 MUNICIPAL WATER TREATMEN政水处理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1 2文/赵星明刘庆波 (1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日照市岚山区水利局山东岚山276807) 摘要:城市水体是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影响着城市整体环 境质量。本文讨论了城市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污染特征及水化学过程,总结了城市水体污染的途径,论述城市水体环境修复技术及维护对策。 污染源净化技术对策关键词:城市水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市内河道、城市湖泊已经成了排径流、底泥等将成为污染城市水 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和工污河道及污水的长期滞留地。因体环境的主要诱因。植物性营养 业废水大量产生并排放到城市水此,城市水体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物(N、P ) 的输入及溶解氧状体,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眉睫,保护成功与否直接影响 我况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巨大,并逐受体被污染,水体资源的功能及国城市的整

体发展及城市社会经渐成为城市水体不断恶化的重要作用被弱化。城市水体环境 质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原因。的下降,削弱其利用价值。在我 1、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国90%以上城市水体污染严重, 大多数情况下,氮通过面源一、城市水体污染的途径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 符合饮 我国到2030 年全国污水处理进入水体。湖泊中80%的磷来源用水标准。长期 以来我国城市 于污水,其中50%来自于家庭洗率可达到80%,但由于污水排放水体没有真正得到保护,尤其是 涤剂。对于已经实现二级污水处量逐年增加,而且现有二级处理那些不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水体 理的城市,BOD年负荷40-80%对N、P去除不大,城市污水处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很多城 来自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在强暴理厂二级处理的尾水排放、雨水 表1 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含量(mg/L) 污染物悬浮物总氮总磷BOD COD 5 Cr 区域交通繁华区105,2201 3.1,36.4 0,0.64 16,253 106,1486 居民区145,5461 0.4,3.2 0,0.72 7.8,101 23.2,1059 工业区3867,16026 8.7,36.0 58,907 1037,3409 0 雨期间,有94-95%BOD直接来1mg磷大约产生100mg的藻类干二、城市水体 的污染特征 1、城市水体的污染特征自雨水径流,雨水径流将是城市物质,藻类干物质沉 到水底,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