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理论基础(白话文1)

中医理论基础(白话文1)

中医理论基础(白话文1)
中医理论基础(白话文1)

中医学基础

总论

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吕、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以维持其生活活动上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中心,配以六脏,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作用而实现的。双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统一整体。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一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季节气侯对人体的影响: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温;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温、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相应的变化。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温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变化,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就逐渐地能够适应了。

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英雄模范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其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其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共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

1、阴阳五行,是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

3、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备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说明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告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

5、病因与发病,主要阐述各种臻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其所臻病症的临床表现。

6、病机,是阐述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上要是有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内生五邪、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等。

7、防治原则,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则。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对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法则主要介绍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旭,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几个上要方面。

在此我们主要讲阴阳五行、脏象学说及气血津液的一些相关知识。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概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

阴阳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一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如《素问》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气候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与静止,等等,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矛盾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几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如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故属阳,地气重浊故属阴。火为阳,水为阴,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上炎故属阳。动为阳,静为阴,以物质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经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阳的功能,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者不是相互关系的,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也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且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说,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

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可无穷无尽的。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迈出,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下,左右,天地,动静,出入,升降,昼夜,明暗,寒热,水火等,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换言之,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

统一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阴盛而阳去牵制,阳盛而阴去牵制,牵制达不到作用时,则发生病变。

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是相互水系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这种制约与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只有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动与静的相互制约与相互消长,生产了事物的正常运动。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生发,阴主收藏,阳能化气,阴能成形,阴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使事物不断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妈阴阳调和。只有如些,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如果阴阳的统一体没有阴阳的对立和消长,就不可能得到制约和统一,没有制约和统一,阴阳的对立运动也就会终止了,事物便因之而消失。任何事物相互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别一方面起着制约作用。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别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有下了,没有下也就无所谓有上了。还有左右,热寒、表里等等,都是如此。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的别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队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作用。

(1)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气和血的关系,一阴一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2)体现于机体的相对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兴奋与抑制等。

(3)体现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无物质的功能,也没有无功能的物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与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人一天之内的阴阳变化。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对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可以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和对立制约,互相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是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们之间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反相成的。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阳上部体表背部四肢外侧六腑

阴下部体人腹部四肢内侧五脏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功能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功能属阳,物质属阴,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没有物质的运行就无以生产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是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平阳秘”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阴阳失调查就会导致阴阳的偏衰,而发生疾病。但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与邪气均可以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两部分;

邪气变有阴邪与阳邪之分,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的过程,其结果不外乎阴阳的偏胜偏衰。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是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不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冻是阴阳的对立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阴阳转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证。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虎实八纲,但八纲中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本质。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征

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作用的事物。

火——“火曰炎上”引申为具有温暖升腾作用的事物;

土——“土曰稼穑”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以所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特的五行属性。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五行自然界人体

3、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冻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联系起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1)生克和制化: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别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相生 相生

水 相克 火

相生 相生

金 土

相生

(2)乘侮: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

(3)相侮:指“反克”,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强盛,对原来,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火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土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金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咳 水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2、五行学说在中基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A、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达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之功,故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顺,故以肺属金。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B、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崦是互相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土;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延及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到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

A、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母病及子;若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称“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伟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若先有心血不足,然后累及肝脏,而至肝血不足,从而形成心肝血虚。

B、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若旺盛,

必然对脾土的克制太过,即肝气横逆犯脾胃。

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如以金克木的关系而言,肺属金,肝属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故称金克木。如在肝的气火上逆或肺金不足的情况下,即可出现肝气、肝火犯肺的反克病理变化。

(3)用于是诊断和治疗

A、用于诊断: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这即是五行学说在诊断中的应用。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肝主青,肺主白,肾主黑,心就赤,脾主黄。

B、用于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有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传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

临床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与泻子,所谓补母主要是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肾为肝之母,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致肝阴不足者,其治疗主要是被肾之虚。所谓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心为肝之子,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其治疗主要是泻心。这就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异常而出现病理变化,虽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总体说,可分强弱两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出机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在治疗原则上是抑强扶弱,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抑强用于相克太过,扶弱用于相克不及,但须分清主次。

藏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按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脏:心、肺、脾、肝、肾为五脏;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六腑的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这一类的腑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因而称为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如,感冒了,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因而认识了皮毛、鼻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如:许多眼病,从肝着手治疗而治愈,久之得出,肝开窍于目等。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1)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一脏一腑相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某一脏与某一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五脏个有外候,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这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又一具体体现。(在窍和在体)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一、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主血指使全身的血都在脉动中运动,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脉动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心脏、脉和血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

(2)主神志:这里所说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狭义的神,是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脏象学将之归为心的生理功能,若心主神志生理功能正常,则表现为精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耿敏和正常。

2、心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场与喜有关,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生理功能所化生,故把喜、怒、忧、思、恐为五志,分属于五脏。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过度可使心神受伤。

(2)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的一种液体。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生,帮“汗为心之液”。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指血脉。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4)在窍为舌:在窍即是开窍的意思,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舌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由于肺的位最高,故称“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帮又称“娇藏”。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相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及运行,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主呼吸之气,即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患得患失,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人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和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2)主宣发和肃降:所谓“宣发”,即是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

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也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吸入的清乞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通调水道:通是疏通,调是调节;水道,是水液运动和排泄的道路。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朝百脉、主治节:朝,即是聚会的意思。肺朝百脉,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治节”,即是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本现于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是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输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忧愁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肺主气,所以忧易伤于肺。

(2)在液为涕: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故肺在液为涕。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由于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志等生理功能。故皮毛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皮毛也能反映出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亦较强;反之,肺气虚,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低下,可出现多汗和易于感冒,或皮毛惟悴枯槁等现象。

(4)在窍为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和喉是呼吸的门户,故有“鼻为肺之窍”,“喉为肺门”之说。

(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而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1)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饮食入胃,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了的。但是,必须依赖于用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于全身。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为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即称作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即因之而失常,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

运化水液(湿),即是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正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对于整个人估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2)主升清:所谓“升清”的升,是指脾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也就是或清和降浊相对而言,这是一个言面,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所孙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

泄泻。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至内脏下垂等病症。

(3)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即是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亏虚,气的统摄作用减退,而导致出血。

2、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休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气结,气结于中,则影响脾的升清功能,故有思伤脾之说。

(2)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脾胃不和时,往往引致口涎分泌异常。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这是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臻于健壮。人本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因此,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而活动也轻松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可见倦怠无力,或痿废不用。“清阳实四肢”,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开窍于口,系指饮食口味等与脾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于脾胃的运货功能,也即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否正常。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实际上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1、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的疏泄功能

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运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活动也就正常和调。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是肝失疏泄,则气的升发就显不足,气的疏通和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英雄模范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病理表现。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月经不调,痛经等,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

B|、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而肝的疏泄功能,又和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仅能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泄泻;而且还能影响及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在下则为便秘。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肝与胆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报,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否则,则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等。

C、调畅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开朗;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发怒。反之,反复持久的情志异常,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此外,妇女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与肝的疏荡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2)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藏血

功能,主要体现于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其次,肝的藏血,变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如,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会的需要。当人安静时,部分血液便回藏于肝。

由于肝脏对血液有贮藏和调节作用,所以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皆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不能养目,则眼干,神物不清等。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但是将贮藏于肝内之血输布于外周的作用,实际上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一种表现。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是藏血与疏泄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才能完成。

藏象学说还有肝藏魂之说。

2、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怒:怒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由于肝主疏泄,阳气升发,为肝之用,故说肝在志为怒。如因大怒,则势必造成肝的阳气升发太过,则怒伤肝。反之,肝的阴血不足,肝的阳气升泄太过,则易怒。

(2)在液为泪: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养和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可以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肝阴不足,则目干,肝经湿执,则目眵增多。此外,在悲哀时,泪液也会增多。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其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的血液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也就是说,肢体运动的能量来源,全赖于肝的藏血充足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

爪,即指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则爪甲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暗,或变形。

(4)在窍为目:目又称“精明”,是视觉器官。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肺气疏泄和肝血之营养。此外,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有联系。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肾对于精气的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良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功能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剩余部分,藏之于肾。肾中的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

(2)主水: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的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佃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的精气是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又艳情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

(3)主纳气:纳,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唾

弃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紧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从理论上来说,肺吸入之清气,必须下达于肾。说明了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有赖于肾的纳气作用。

2、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恐:肾在志为恐,恐是人们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惊为不自知,恐为自知。惊恐属肾,但总与心主神明相关。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为恐。“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恐和惊的刺激,对机体的气机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的状态下,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气迫于下焦,则下焦胀满,甚至遗尿。惊则气乱,是指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的现象。

(2)在液为唾:唾为口津,唾液中较稠厚的称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损肾中精气。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骨的生长发痛,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这三者均属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疹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所限制性充养。

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肾藏精,帮说“其华在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之充养鸡,而且亦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故称“发为血之余”。

(4)在窍为耳与二阴: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

二阴,即前阴(外生殖器)与后阴肛门,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排泄虽在膀胱,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而人的生殖器官,变为肾所主。

六腑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特腐熟悉消化,传化糟粕。由于六腑专司传化饮食,故说“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但是,“通”和“降”的不及与太过都属于病态。

一、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和胆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

胆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味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土得木而达”,即是以五行学说的理论来概括肝胆和脾胃之间存在着克中有用、制则生化的关系。

胆汁的化生与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通,脾胃运货功能也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施泄不利,影响及脾胃的运化功能,则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总之,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二、胃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分。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休的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主要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1、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与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经过办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受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美容其实很简单,中药网推荐:自制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中药美容面膜是我们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药美容面膜由于副作用小,效果明显持久,同时能很好的改善我们的肤质,所以受到广大朋友的欢迎。自己动手制作也未尝不可。只要用法得当,有据可循,一样能让你的皮肤白皙、滋润、有光泽。今天就为女性朋友介绍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一、人参润肤面膜 材料与做法:人参、当归、桔梗、玄参、白芨磨成粉末,加上天花粉、上好珍珠粉等调成。中药网提醒:干性肤质者可加桃仁或冬瓜仁。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二、三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粉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黏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敷于面部20~30分钟。 中药网提醒:常用此款面膜可以起到柔嫩肌肤、美白润泽之功效。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三、绿豆三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以2:1:2:1的比例调制,可酌加1个鸡蛋蛋清或蜂蜜。 中药网提醒:喜好花香者,可加玫瑰精油或研成末的干燥桂花。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四、美白紧致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18克,白芨18克,藁本18克,白附子18克,蛋清1个,蒸馏水20 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待敷料八分干时洗净。

中药网提醒:油性皮肤者每周2次,干性皮肤者每周1次,其效果集美白与紧致肌肤于一体。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五、当归醒肤保湿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9克、甘草3克、白芷9克、蛋清1个、姜黄3克、蒸馏水10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敷料八分干洗净,油性每周2次,干性1次。 中药网提醒这款面膜具有活血醒肤、润肤保湿的神奇效果,是四季皆宜的靓颜佳品。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六、滋养美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芷130克、益母草30克、乌梅15克。将研成的极细粉末,装瓶备用。每晚取适量用牛奶调成糊状敷面,至八分干时洗净,连用15~20天。中药网提醒:此款面膜汇集了滋润、营养、美白肌肤等多重效果,是女性朋友的美丽好帮手。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七:银耳面膜: 成分:银耳、黄芪、白芷、茯苓、玉竹各5克。 制作:将以上共研成细末,并配面粉5克,用水调和。 用法:将其涂面,每次30分钟。 功效:滋养肌肤,茯苓能祛除面斑,并引导诸药直入肌肤,但皮肤有炎症的女性慎用。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八:白芷面膜 成分: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 制作:将两味中药共研细末,加水和蜂蜜适量调和。 用法:将其敷面,20分钟后洗净。 功效:有祛斑、消斑、增白作用,适用于面部色素沉着或有黄褐斑的女性。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美容其实很简单,中药网推荐:自制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中药美容面膜是我们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药美容面膜由于副作用小,效果明显持久,同时能很好的改善我们的肤质,所以受到广大朋友的欢迎。自己动手制作也未尝不可。只要用法得当,有据可循,一样能让你的皮肤白皙、滋润、有光泽。今天就为女性朋友介绍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大全。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一、人参润肤面膜 材料与做法:人参、当归、桔梗、玄参、白芨磨成粉末,加上天花粉、上好珍珠粉等调成。 中药网提醒:干性肤质者可加桃仁或冬瓜仁。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二、三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粉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黏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敷于面部20~30分钟。 中药网提醒:常用此款面膜可以起到柔嫩肌肤、美白润泽之功效。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三、绿豆三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以2:1:2:1的比例调制,可酌加1个鸡蛋蛋清或蜂蜜。 中药网提醒:喜好花香者,可加玫瑰精油或研成末的干燥桂花。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四、美白紧致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18克,白芨18克,藁本18克,白附子18克,蛋清1个,蒸馏水20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待敷料八分干时洗净。 中药网提醒:油性皮肤者每周2次,干性皮肤者每周1次,其效果集美白与紧致肌肤于一体。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五、当归醒肤保湿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9克、甘草3克、白芷9克、蛋清1个、姜黄3克、蒸馏水10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敷料八分干洗净,油性每周2次,干性1次。 中药网提醒这款面膜具有活血醒肤、润肤保湿的神奇效果,是四季皆宜的靓颜佳品。 中药美容面膜配方六、滋养美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芷130克、益母草30克、乌梅15克。将研成的极细粉末,装瓶备用。每晚取适量用牛奶调成糊状敷面,至八分干时洗净,连用15~20天。

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基础 ---明阴阳、转五行、天人合一 (部分选自《黄帝内经》,内容还不到1%,融合现代科学,用于身体保养、管理企业还可以,想做医生就差太远了,本人不是专职医生,故语言也通俗,看完了你就对神秘的阴阳、五行有个崭新认识了,再说是迷信,那你真是个‘大迷糊’了。) 现在开始讲解中医里面的阴阳、五行,五脏六俯的运行程序,其实即使是西医,其有效的、无后遗症、并发症、能根除的治疗也是碰巧运用了阴阳五行的原理。不是夸中医有多好,要客观公正,看完了再评论。比如,病人不能进食时,西医就给输液,输葡萄糖液,糖属土,体内的糖多了,虽然有力气了但也把水克制住了,五行的循环就出新问题,再加输生理盐水,盐属水,防止身体都被‘土’堵了。西医理论的运用是靠大量战争临床经验摸索得来,没有完整的理论做指导,是用很多人的生命换来的,中医则有完善的理论做指导,只是没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 内科的疾病都是先从外面进入发生,四肢、头部的疾病,最后都压到了内脏,同时内脏有疾病又在外表表现出来,外来的创伤更是来自内心的欲望,好的中医师同时能通过望、闻就能大致判断是什么疾病,在加上传统文化的扫描定位,就能基本作出正确诊断。只是中医还没有在通用技能上做普及研究,故不是所有人能学会的,不象西医有一大堆仪器帮助你。电视上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是人人能学习的吗?比如语言的学习,有人就很快能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不承认天赋是不行的,天赋,那是你的真心在起作用。 阴阳:人是按照宇宙的特性来设计的。阴阳生万物,阳刚阴柔,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生为阳死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那阴阳人呢?其实都类似,阴阳各占比例不同而已,太阳到了晚上就属阴了,阴阳是变化的,转化的。《易经》就是讲如何变化的,如何突破的,比如一个密闭的金属盒子或一座防守严密的城池,总有最薄弱的地方,用《易经》可以来推理能从哪里容易打开,有兴趣就去研究吧,学中医必须要读《易经》的,但想弄明白几乎是不可能,但一定要‘玩’一下的。 就‘身心’来讲,‘心’为阴、‘身体’为阳,心性决定着身体的发育成长及内部疾病与外部伤害的发生。 阴阳是对称的,比如肉眼看的见的物质属阳,而物质的场是看不见的,属阴;树木在地面上的为阳,在地下的为阴,其形状也大致对称,甚至人工后来的修剪也能对称上。 现代物理与化学中有:南、北极;阴、阳极;阴、阳离子;正、负电子;正、反物质;左、右旋光等。数学里有正、负数;有理、无理数;实、虚数,这些都可以划为阴阳。 5000年前的人类,能知道的、理解的也就是能宏观看到的,五行的原意肯定是更广泛的,我们应从宏观与极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才是发现科学的态度,简单地把阴阳五行与身边的物体进行联系肯定得出错误地认识,那些把解释不了就当做迷信来批斗,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 (第10楼)第一节五脏 (第11楼)第二节六腑 (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 (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17楼)第一节精 (第18楼)第二节气 (第19楼)第三节血 (第20楼)第四节津液 (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22楼)第五章经络 (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29楼)第六章体质 (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34楼)第七章病因 (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39楼)第八章病机 (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 (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 (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 (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 (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 (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 (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 (第48楼)第一节养生 (第49楼)第二节预防 (第50楼)第三节治则 (第51楼)[附]五运六气 (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 (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 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 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 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 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 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 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 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 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 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 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 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

中医名方 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1、益气通瘀 组成:太子参15 克、枣仁15 克、苏木15 克、降香15 克、丹参15 克、桃仁15 克、川芎 5 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 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 克、莲子心 2 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 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 克、郁金12 克、积壳10 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 克、白芍15 克、僵蚕、夏枯草12 克。 2、逐瘀调经汤 组成;当归10 克,赤芍10 克,五灵脂10 克,三棱10 克,莪术10 克,益母草15 —30 克,肉桂 3 克,[后下] 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 —2] 天或行经的中期[2 —3] 天为适合。

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 克,杜仲10 克,狗脊10 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神疲乏力,小腹中作 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 克,黄芪10 克,煨木香 5 克,党参15 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腹疼剧烈,胀疼 拒按者,加入延胡10 克、灸乳没各 6 克、景天三七10 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 克,〈包煎〉、雪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 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 克、炒柴胡 5 克、炒丹皮10 克、勾藤15 克,以清除肝经湿热。若烦热口渴,大便干躁者,可加积壳10 克、大黄 6 克〈后下〉。 3、化瘀止漏汤 组成;当归20 克、山楂20 克、川芎10 克、五灵脂10 克、蒲黄10 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答案 1 麻沸散的发明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孙思邈 我的答案:B 2 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易经》 我的答案:B 3 中医的哲学体系不包括()。 A、五行学说 B、阴阳学说 C、经络学说 D、细胞学说 我的答案:D 4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它的特点是天、地、人三道融合。() 我的答案:√ 5 中医的医学模式是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四者统一的有机整体。()我的答案:√ 1 张仲景的代表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我的答案:D

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扁鹊 B、孙思邈 C、华佗 D、皇甫谧 我的答案:D 3 用阴阳五行学说看天地万物,阴中之阳指的是()。 A、月亮 B、河流 C、高山 D、树木 我的答案:D 4 用五行学说看人体的五脏,肾脏对应的是()。 A、金 B、木 C、水 D、火 我的答案:C 5 朱丹溪的中医理论属于湿热派。() 我的答案:√ 1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地之四海对应人之四海,其中髓海指的是()。 A、心脏 B、胃 C、肝脏 D、大脑 我的答案:D 2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B、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C、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贫富之分

D、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我的答案:C 3 人体与治国理政是相通的,人体十二官之中,“君主之官”指的是()。 A、脑 B、肝 C、肺 D、心 我的答案:D 4 中医学讲的人体经络实际上就是西方医学中的血管。() 我的答案:× 5 人之四海中,胃是水谷之海,五行之中属土。() 我的答案:√ 1 中医学病理的八纲辨证不包括()。 A、阴阳 B、虚实 C、寒热 D、盛衰 我的答案:D 2 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看,肝脏是阴中之阳,对应的是四季中的()。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我的答案:A 3 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水液代谢与三个脏器的相关,其中不包括()。 A、肾脏 B、脾脏 C、肺脏 D、心脏 我的答案:D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实用的中药美容配方

超实用的中药美容配方 2010-03-15 17:25:54 医学【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中药美容方-美白篇 超实用的中药美容配方 1、要体谅古代的医术还有纰漏之处,有一些会致癌,或者是不科学的用药掺和在里面。譬如轻粉,铅粉,官粉等等都是不能用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在用药前一定要先过问懂中医师,取其精华就好。 2、美容中药有些时候是可以加上一些自己懂得的药品,譬如当归、青黛、滑石、糯米等等,有经验以后就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适量添加。 3、美容中药分量是比较宽松的。譬如想要美白效果好一些的可以多加白芷,长痘痘的可以多加绿豆、薄荷两种,总之各取所需就好哦! 4、强烈建议大家自己配药!不要觉得麻烦,因为一些大药房已经有代客磨粉的服务。用莹肌如玉散来说,自己配200g用不到10元,但在网上买要用60元100g!哪里比较划算相信大家明白! 1、玉蓉散 【组成】白蔹、白芷、细辛、白蒺藜、白术、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莲心、白茯苓、白附子、薏苡仁各50g、檀香、防风各15g、白丁香30g、珍珠粉依喜好、薄荷10g

【功效】镇静、美白肌肤 【制备】全部打成微末 【用法】调和蛋青或清水,敷脸 个人心得:在网上流行着很多个版本的玉容散,唯有这一个是真正的、当年慈禧太后每天使用的药方。里面本来还有一些医治风湿的药,已经被去掉了。这个药很耐用哦,我制了200克,用了两个月,每天都用哦!皮肤一天比一天白嫩!里面含有薄荷会让脸有凉凉的感觉,对于晒后镇静、防痘都有一定的作用。 2、莹肌如玉散【来源】《普济方》 【组成】楮实150克,白芨30克,升麻250克,甘松21克,白芷,白丁香、砂仁各15克,糯米末600克,山奈9克,绿豆150克,皂角900克(去弦及子)。 【功效】润泽肌肤,去垢除斑。 【制备】上药共研为末,和匀。 【用法】常用敷脸 个人心得:这是明朝时为一位贝勒研制的专用药。古时候的人也长痘痘嘛~而这一个药方是专用以清痘疤的,同样的对于去斑也有很好的效果哦!可润滑肌肤,荡涤去垢,又可祛风除湿,对面部皮肤粗黑、黑斑或粉刺有一定治疗作用 3、百效洗面药【来源】《外科百科金书》 【组成】皂角60克,升麻16克,楮实10克,绿豆、白芨、白芷。天花粉各2克,甘松、山奈、砂仁、白丁香各5克。 【制备】共研成细末 【用法】以水研为浓汁涂洗面部。 【功效】此散专治去黑黯、 4、八白散【来源】《必用全书》 【组成】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丑、白芷各9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皂角(去皮、弦)三个,绿豆少许 【制备】共研为极细粉末备用

中医美容方药发展史

【摘要】中医美容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沿革中,中医美容已经形成的自身独特的历史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医美容方剂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 隋唐时期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 A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药美容配方

在网上收集的中药美容配方,女人么,总希望看自己能美一点,在美一点了1、玉蓉散 【组成】白蔹、白芷、细辛、白蒺藜、白术、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莲心、白茯苓、白附子、薏苡仁各50G、檀香、防风各15G、白丁香30G、珍珠粉依喜好、薄荷10G 【功效】镇静、美白肌肤【制备】全部打成微末【用法】调和蛋青或净水,敷脸 个人心得:在网上流行着很多个版本的玉容散,唯有这一个是真正的、当年慈禧太后天天使用的药方。里面本来还有一些医治风湿的药,已经被祛掉了。这个药很耐用哦,我制了200克,用了两个月,天天都用哦!皮肤一天比一天白嫩!里面含有薄荷会让脸有凉凉的感觉,对于晒后镇静、防优衣库痘都有一定的作用。 2、莹肌如玉散【来源】《普济方》 【组成】楮实150克,白芨30克,升麻250克,甘松21克,白芷,白丁香、砂仁各15克,糯米末600克,山奈9克,绿豆150克,皂角900克(祛弦及子)。 【功效】润泽肌肤,祛垢除斑。【制备】上药共研为末,和匀。【用法】常用敷脸 个人心得:这是明朝时为一位贝勒研制的专用药。古时候的人也长痘痘嘛~而这一个药方是专用以清痘疤的,同样的对于祛斑也有很好的效果哦!可润滑肌肤,荡涤祛垢,又可祛风除湿,对面部皮肤粗黑、黑斑或粉刺有一定治疗作用

3、百效洗面药【来源】《外科百科金书》 【组成】皂角60克,升麻16克,楮实10克,绿豆、白芨、白芷。天花粉各2克,甘松、山奈、砂仁、白丁香各5克。 【制备】共研成细末【用法】以水研为浓汁涂洗面部。 【功效】此散专治祛黑黯、 4、八白散【来源】《必用全书》 【组成】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丑、白芷各9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皂角(祛皮、弦)三个,绿豆少许【制备】共研为极细粉末备用 【用法】和水敷面【功效】这是金国章宗时宫女的洗面美容方。它有使皮肤洁净润泽之功效,并可防止粉刺、斑点、色素沉着及皮肤搔痒等症。 个人心得: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药方可谓美白药方的集大成者,白芷、白蒺藜、白僵蚕、白芨可是中药美白中必不可少的药材。现在我正在用,并且加上青黛和当回,效果加倍好! 绿豆 小白鼠宣言:在校大学生梦想打扮自然,不施粉黛,但脸上皮肤非常好,毛孔细小,皮肤光洁,也没有痘痘的困扰,她说自己有一套绿豆美容面膜偏方,花费很低又很自然,制作起来很方便,这是她的护肤"秘密"。

中医养生美容药方配方

中医养生美容药方配方 40多岁的王女士两颊黄褐斑前一阵不但颜色越来越深,而且还有发炎的迹象,其原因是爱美心切的她去美容院做了梅花针祛斑治疗,因美容师操作不当引发皮肤感染,美容不成反毁容。 近年来,中医美容市场持续火热,除了医疗机构外,越来越多的生活美容馆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开始打“中医”牌,“针灸减肥”、“推拿按摩”等服务价格从几十元立刻涨至几百元。中医美容吸引力为何这么大,疗效如何?消费者如何科学选择?针对此,四川省中医院美容医学科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美容医学教研室主任刘宁教授一一解读。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 在四川省中医院美容医学科,记者见到了正在外敷“八白散”面膜的王女士。已经接受了一个多月祛斑治疗的她介绍,面部黄褐斑已经越来越淡了。除了外敷,刘宁教授还针对患者体质开出“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内服,通过中医药调理气血等,达到美白养颜的目的。 刘宁介绍,上述患者使用的“八白散”就是在古籍《永类钤方》中记载的“七白散”基础上加减而来,含有白芷、白蔹、白术等中药,其他类似的美白方还有很多,如《本草纲目》中的白芷敷面膏,《千

金翼方》中的四白膏,《外台秘要方》中的炼益母草留颜方等,都是中医药的经典美白方剂。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药物美容、针灸美容、气功美容、饮食美容等方面的记载。文史资料还表明,西周时期对损美性皮肤病就有了内治法,对皮肤病有了专门的医生。《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些美容的药物,可以治疗痤、疣、狐臭等。《黄帝内经》中论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皮肤以及形体与内在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之间的关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白芷、茯苓、桑寄生等43种药物具有驻颜泽肤、乌须生发等美容作用。到了明清时代,美容中医事业迅速发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珍珠粉抹面滋润肌肤的方法,并收录了具美容功效的中药270余种。清代医家张璐等就中医美容的有关理论、方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丰富了中医美容学的内容。 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减肥,是做抽脂手术还是针灸减肥呢?美白祛斑,是用化学药物还是天然中药?紧致皮肤,是拉皮还是穴位按摩呢?相较于西医的整形美容,中医美容因无创和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明显,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中医完整版

中医完整版 转自只有你不懂中医完整版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 标志1.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在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论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七情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皋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善滋阴泻火,后世称“滋阴派”。李皋论内伤,重“补脾胃”,后世称为“补土派”。4.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整体理论)、(恒动理论)和(辨证论治)。5. 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6. 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运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7.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8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证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能反映疾病在特定阶段的病变本质。它反映当前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9.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思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如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阴阳的基本特征;最具有阴阳特征性含义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性,水性寒凉、下行、阴暗,属阴;火性温热、上腾、光亮属阳,所以相互对立的水与火最具有阴与阳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推演、引申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阴阳的属性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