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长App项目的页面,并实现滚动和区域固定

加长App项目的页面,并实现滚动和区域固定

加长App项目的页面,并实现滚动和区域固定
加长App项目的页面,并实现滚动和区域固定

1 把页面加长

把鼠标移动到App项目页面的底部,此时光标变为可拉动,按下鼠标,往下拉动页面。此时页面会随着鼠标的拉动而加长。

按下F5,开始运行预览,转动鼠标滚动,你可以看到:因为页面加长,此时整个页面会产生滚动了。

如图:

2 设定非滚动区域

如果不希望整个页面都滚动(比如,我希望上、下的工具栏部分都是固定的),那么,请拉动页面上下的2个红色控制点,分别设定不参与滚动的区域,如图:

整个过程,见视频:

性能测试规范

性能测试规范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

目录 1 概述3 编写目的3 适用范围3 2 性能测试指标3 响应时间3 定义3 测试方法3 分析评估4 TPS(QPS)、并发用户数5 定义5 测试方法5 分析评估5 请求成功率6 定义6 测试方法6 分析评估6 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 WAIT 6 定义6 测试方法6 分析评估7 GC 7 进程级别的资源占用7

概述 编写目的 本文档在对性能指标的概念、测试及分析方法、评判标准以及工具的使用进行说明,旨在指导性能测试工程师更好的理解各个性能指标,并对系统的性能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范围:性能测试、性能调优和性能验收活动。 性能测试指标 响应时间 定义 响应时间通常是指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通常被定义TTLB(Time to Laster Byte),代表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响应的最后一个字节所耗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根据所耗费的时间段可以做细致的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三部分,系统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呈现时间(Web页面特有,接口类请求无呈现时间),每个部分的时间消耗影响的因素有所不同。 呈现时间:主要是浏览器对接收到的数据渲染展示的过程,呈现时间不止于浏览器有关,和操作系统、电脑的硬件配置也有关系。 数据传输时间:请求、响应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消耗的时间,和网络的时延、带宽有关系。 系统处理时间:系统接收到请求后,对请求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的时间,和系统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有关系。 测试方法 测试前提 前提一:性能测试中响应时间的测试,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 不建议在办公网络中搭建“施压设备”,不稳定的办公网络环境会影响对测试结果的评判。建议在以下两种环境下测试: ①施压设备与被测系统在同一局域网中,更能够排除网络情况对响应时间的影响,能够更准确的衡量“系统处理时间”。 ②施压设备和被测系统在不同的机房环境中通过公网测试,这种场景更能准确的模拟并评估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表现。 测试工程师可以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后两种环境进行测试。 前提二:确定一定的并发量来测试响应时间 最优并发用户场景、最高并发用户场景两种场景测试,响应时间的表现是不同的,最高并发场景的响应时间将会比最优并发的响应时间大得多,测试前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测试的场景是最优并发还是最高并发。 测试步骤 找到最高的吞吐量(TPS)。 测试前确定一个响应时间的标准(如:小于100ms),然后进行基准测试,通过虚拟并发用户数为1的方式测试,记录测试的TPS、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将该响应时间与标准比较,若大于标准响应时间,那么则说明系统有问题无法满足标准,若该响应时间小于标准时间,则继续下面的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找到最大的吞吐量:在基准测试响应时间的限制下,找到系统最大的吞吐量(TPS),该状况下响应时间满足要求、吞吐量最大,可确定为“最佳并发用户数”。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步

一个OA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案

一个OA系统的性能 测试方案 1

中国石油办公自动化系统压力测试报告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8月3日

历史记录

目录 1. 测试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测试结果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2M带宽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4M带宽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2M带宽打开word文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4M带宽打开word文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10M带宽打开word文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服务器处理能力( 以登录页面为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响应时间测试课程设计15页word文档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响应时间测试仪实习 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81001 学号: 100010143 姓名:周峰 指导教师:刘伟束长宝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2日 《电子技术设计(含制作)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是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试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试验》之后,集中两周时间,进行的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题的实做训练。主要包括:方案论证、系统电路分析、单元功能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综合调试与总结等。使学生在《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意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设计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加强对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习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独立开展电路实验,锻炼分析、解决电子电路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3、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应能正确反映设计思路和原理,反映安装、调试中解决各种问题。 考核样机是否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否长期工作,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三、设计题目及内容 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 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 课程要求: 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后按下按钮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试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百分之一秒)。 四、设计要求 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 五、时间安排 方案设计:1天 电路设计:3天 装配图设计:1.5天 安装调试:3天 课程设计报告:1.5天

性能测试中的并发用户数、交易响应时间、tps每秒交易

性能测试中的并发用户数、交易响应时间、TPS每秒交易并发用户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与被测目标系统同时进行交互的客户端用户的数量;并发用户数有以下几种含义: 1)并发虚拟用户数: 是指在使用专用的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时用于模拟客户端用户的进程或线程的数量; 2)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 是指被评估的目标系统感受到的等效业务请求压力的无思考时间的并发用户数;当使用测试工具对目标系统进行压力加载时设定了思考时间(Think Time),那么实际有效的并发虚拟用户数可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并发虚拟用户数×被加载交易在目标系统上运行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被加载交易在目标系统上运行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虚拟用户执行一次该交易过程中使用的思考时间的总和);由此可见增加思考时间意味着减少对目标系统的业务请求压力; 3)内在并发用户数: 是指目标系统内部能够同时并行处理的客户端用户数;该参数体现了目标系统的内在并发度,因此当对目标系统进行任何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之后,其内在并发用户数即内在并发度就会发生变化,通常来讲是指改变目标系统的第一瓶颈后会发生变化;当加载的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小于或等于内在并发用户数时,目标系统可以真正地并行处理所有被加载用户的任务请求,此时交易的响应时间会相对保持不变,即交易的实际响应时间,也是交易在目标系统中处理的最快时长;当加载的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大于内在并发用户数时,目标系统会利用内部的请求调度机制将多出的请求进行排队并在所有的用户请求之间进行任务切换处理,外在表现就是被加载交易的响应时间开始延长。 4)并发在线用户数: 一般是指实际生产系统中已经和目标系统建立了会话连接的用户总数,并发在线用户数通常是指实际的客户端操作员的数量,是人工发起的业务会话的数量;并发在线用户数产生的请求压力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目标系统感受到的实际业务请求压力,即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公式如下:有效并发虚拟用户数=(并发在线用户数×被加载交易在目标系统上运行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每个操作员用户发起该交易请求的平均间隔时间); 二、吞吐量(TPS) 吞吐量(TPS)即在所有加载的用户稳定运行后,目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被请求的交易的数量。在使用测试工具模拟业务请求压力时,吞吐量TPS是指所有被加载的虚拟用户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稳定获得的每秒交易数。 三、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在所有加载的用户稳定运行后,目标系统平均完成客户端用户请求的一个交易的总时长。 四、思考时间(ThinkTime) ThinkTime时间也叫思考时间,该功能或机制的设计初衷是用于模拟实际生产环境下业务请求压力的不同形态,其主要功能有: 1)模拟人工操作产生业务请求过程中存在的停歇时长; 2)模拟不同业务繁忙程度下的业务请求压力,即在指定的并发虚拟用户数下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设定并调节思考时间进行有效压力的调整,以获得不同

27.一阶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七一阶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实验 1. 简介 对一阶响应实验台,系统的输入x i(t)和输出x0(t)可等效为一阶测试系统。当系统输入为单位阶跃时,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式中,t为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响应输出滞后于物理量的变化,带来误差。这个误差可以用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常数t来表示,t越小,系统响应越快。系统的时间响应常数可以通过测量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响应信号来完成。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基本特性,并计算一阶响应的时间常数。 2. 结构组成 一阶响应系统实验台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结构总体尺寸为(长×宽×高),主要包括的零件有: 图1 一阶响应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3. 操作说明 3.1 实验准备 运用一阶响应实验台进行实验教学所需准备的实验设备为: 1. drvi可重组虚拟实验开发平台1套 2. 一阶响应实验台(lyx-12-a)1套 3. 温度传感器(lwz-5-a)1个 4. 套筒(ltz-a)3个 5. 蓝津数据采集仪(ldaq-epp2)1台 6. 开关电源(ldy-a)1套 备齐所需的设备后,将开关电源的12v电源和恒温器背面的接线柱相连,温度传感器的5芯电缆和数据采集仪1通道连接,数据采集仪通过并口电缆与pc机并口连接。在保证接线无误的情况下,打开恒温器电源开关开始加热。 3.2 实验操作 1. 启动服务器,运行drvi主程序,开启drvi数据采集仪电源,然后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进行主数据采集仪之间的注册。联机注册成功后,启动drvi内置的“web服务器功能”,开始监听8500端口。 图2 一阶系统响应(服务器端) 2. 启动drvi中的“一阶系统响应(服务器端)”实验脚本。将温度传感器完全旋进套筒内,向容器内加入2/3的清水,打开实验台电源开关,旋动温度调节开关,选择一个温度开始加温。 3. 点击面板中的“测试”按钮,首先测量常温状态下温度传感器的数值,等加温到恒定温度后,将温度传感器投入到容器中,开始测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趋势曲线的变化过程,当温度上升趋势变化到很缓慢的时候停止采样,然后点击“计算时间常数”按钮,此时在数码框中将显示出时间常数的计算值。

关于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关于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7T10:40:56.6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张帅王连名 [导读]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浙江嘉兴 314300) 引言: 反应堆保护系统(RPS -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是核电站重要的安全系统,主要执行1E安全级监测和保护功能,其上端连接保护仪表组(核仪表和热工仪表),接收仪表监测的物理参数,进行逻辑处理,符合逻辑组合的要求时给出保护动作触发信号,驱动下游的停堆断路器或专设安全驱动器动作,完成保护功能。 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测量要验证保护通道的响应时间是否满足反应堆保护系统安全准则的要求。 概述 根据福清5、6号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安全准则》中对反应堆保护系统T2时间的定义:保护通道的T2时间,指从传感器的输出端到停堆断路器的输入端(失压线圈失电)的时间;专设安全通道的T2时间,指的是从传感器的输出端到优先级逻辑模块(福清1-4号机组为PLM 模块,福清5、6号机组为AV42模块)输出端的时间。安全准则中关于T2的描述即安全级DCS整体的响应时间,包括PIP、RPS、PAC的响应时间等。 第一种测试方法是按照对PIP、RPS、PAC机柜分别分段测试,然后将测得三段的响应时间计算分析得出结果,根据结果来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规格书及设计文件要求。即通过分别测量PIP机柜、RPS机柜、PAC机柜各自的响应时间,然后再将各自的响应时间数据相加,得到从传感器输出端到优先级逻辑模块输出端的响应时间,具体的试验方法如下: 1.PIP部分: 如上图所示,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4-20mA电流信号来模拟传感器或者是变送器输入信号,信号发生器线缆正端接至相应的电缆正端,负端接至PIP机柜相应负端,分别将PIP模块输入端和SNV1的输出端接至快速响应记录仪,从而获取两者的响应时间。 2.RPS部分: 如上图所示,为RPS部分响应时间测试原理图,通过模拟装置模拟信号至PAC-EHL机柜侧或RPS机柜侧,信号输入端和RPS机柜输出端信号分别接至快速响应记录仪,两者的时间差即为对应的响应时间。 3.PAC部分: 如上图所示,AV42模块的SFOFF2或SFON2端临时接至+24VDC电源,测试箱的一端连接至代表安全保护命令的SFOFF1或者SFON1端以及快速响应记录仪的通道1,记录仪的通道2连接至AV42的端子输出侧,从而获取PAC部分的响应时间。 第二种测试方法采用按照反应堆保护系统逻辑功能来进行响应时间的测量,而非按照机柜模块的分段测试。以蒸汽管道压力低低触发蒸汽管道隔离部分为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