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浅谈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浅谈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拜四俊

虽然从微观现象上看,居民消费表现为分散的个体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似不明显,但是只要从宏观的视野来审视,把居民消费当作一个整体并将其置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得以突显。各国政府之所以对居民消费十分重视,不断采取措施干预居民消费,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要由于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深刻效应。同时,如何认识居民消费的宏观经济效应,还关系到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途径和机制的选择,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

一、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看,居民消费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具有关键性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各自生产或创造着对方。

消费对生产的作用,马克思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了“消费生产着生产”:

(1)消费使产品得以“最后完成”与实现。因为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使用的产品。(2)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消费的需要向生产提出了要求,使生产有了目标和动力;或者继续生产原有产品,或者创造新产品。否则,没有消费的需要,就没有生产。

此外,消费还为生产提供了主体,使得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通过吃、穿、用、住等肖费行为再生产出来。

社会再生产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静止地从一个生产过程来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但是,动态地从生产的连续性来看,消费又是下次循环的先导。

消费作为“终点”,对上一次循环的状态和效果起着检验作用。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分配是否合理,交换是否通畅,都要通过消费这个“终点”环节集中地反映出来。消费作为“先导”又为下一次循环提出目标、动力和要求。这种情况表明,消费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引导和推动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或者说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形成良性循环或不良循环的枢纽。

如果说,在卖方市场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话,那么,在当今社会以买方市场为主的情况下,就要认真研究并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事实说明,也惟有如此,才能确保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实现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二、从GNP比例结构看,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占有最重分量

GNP的最终使用或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消费占GNP的比例为消费率。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消费率会有所不同。美国1988年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为32275亿美元,占GNP的66%;1992年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为40940亿美元,占GNP的68.9%(根据美国《当代商业概览》杂志有关数据计算整理)。不同的国家由于制度和消费习惯的不同,消费率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在1960-1990年的30年间,美国的消费率每年都高于日本,期间最小的幅度也为5个百分点。美国的消费率基本上呈上式趋势,而日本的消费率则变动比较剧烈。(见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33页,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1978-2000年我国消费率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1981年,消费从占GNP由62.1%上升到67.5%,上升了5.4个百分点。二是1981-1994年,消费GNP由67.5%下降到57.8%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三是1994年至今,消费率有回升,大体上在60%左右,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由此可见,尽管消费在各国GNP中所占比例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消费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三、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1936年,凯恩斯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全面论述了有效需求原理。其把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根据有效需求原理,单靠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无法达到充分就业和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强调政府对于有效需求的管理,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政府干预,以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从现实的经验看,由于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因此,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大,贡献率也比较大,而且更具有持久性。有关数据显示,过去20多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50%以上。凡是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个百分点的年份,GDP增长率一般都在10%以上。另一方面,一旦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那么,其他方面需求增长就很难弥补这一缺口,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下降。因此,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保持消费的稳定增长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借鉴有效需求管理宏观经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干预经济,扩大内需,启动居民消费,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确保了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再次证明了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四、从经济结构的关联性上看,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决定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消费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已经蕴含着消费(结构)对生产(结构)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的思想。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总的消费结构。它同时也为人们考察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转换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就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致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这成为产业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动因。

卡莱茨基曾十分明确地提出支出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他认为,在掌握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投资量以及存量的增加量的基础上,如果掌握了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就能够粗略地估计出国内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需求量,进而就可以大概地确定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是消费者为了使自己既定收入效用最大,而依据价格对各种消费品和劳务消费数量进行调整的行为结果。消费行为的变化会通过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诱导作用。

第一,通过商品的收入价格来影响产业结构。所谓商品的收入价格,指商品价格与收入的比率,即相对购买力。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高档商品的收入价格下降,人们购买高档消费品能力增强。表现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在产业结构中生产高档商品的部门比重就增加。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然后再向“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高层次发展。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中生产低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生产高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一般说来,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的上升,农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低于工业品,工业品的收入弹性不断低于劳务产品,这种收入弹性的规则变动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向。

第二,通过消费者收入份额的变动来影响产业结构。由于消费需求是居民对其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所以,一定时期的需求结构状况如何,首先取决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同的收入阶层在社会

收入分配总额中占有不同的份额。人们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安排其消费需求的层次,从而形成一定的消费需求结构。因此,居民收入份额的变动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其中介是产品收入弹性不同。随居民收入份额的变化,各收入阶层就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从而导致生产结构的变动。

第三,消费品比价的变化。在生产和需求的变动中,产品的比价也会发生变化,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和收入预算限制来调整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消费品比价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需求的价格弹性来测量。一般来说,生产高价格弹性产品的产业受产品比价变动的影响较大,生产低价格弹性产品的产业相对比较稳定。价格的升降会马上影响到居民对这类商品的消费需求,从而生产这类商品的产业也容易受商品比价的影响。

五、从经济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居民消费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小康”的概念作了明确的阐述,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小康水平一方面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同时也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提高消费质量既是小康水平的基本特征,又是在中国现有的国情国力条件下迈向小康的现实途径。9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总趋势由温饱型消费结构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过渡。消费结构变动的这种总趋势都表现在多种多样的具体表象之中。随着中国经济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特征。

1、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比重迅速提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品和劳务日益丰富,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为取得这些商品必须通过市场。目前我国消费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表现为:

农民商品性消费已逐步成为主体。1978年农民家庭每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消费支出为44.8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9.7%,非商品性消费支出为68.0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0.3%。1988年商品性消费支出为374.34元,占62.2%,非商品性消费支出为227.54元,占37.8%。这表明由于以前农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非常低,因此在改革初期商品化发展速度较快,而在改革进一步深化过程中,由于触及旧体制的深层本质(这是产生消费非商品化的关键),虽然消费商品化、市场化绝对量仍保持较大增长,但其发展速度下降,呈减速运动态势。

农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是农民消费支出的主体,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其商品化、市场化速度最快,衣着用品和住房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城市居民中,虽然自给性较少,但仍有一定数量的非商品化、非市场化消费,这主要通过福利性消费反映出来。福利性消费主要体现在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各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单位发放的实物等方面。据有人估计,原来各种福利、补贴甚至大约占工资总额的90%左右。这些福利、补贴大多属于非商品化、非市场化的消费。目前,通过工资改革、分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已大大缩小福利性消费比重,从而大大加快城市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2、消费结构的层次逐步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消费方式出现个性化,水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层次差异比较明显,这些都导致消费结构层次逐步提高。在向小康水平迈进过程中消费结构的层次逐步提高的主要表现在:

消费结构宏观类型的递进速度快。一是小康型消费结构与比较富裕型消费结构发展迅速。二是在消费结构层次递进速度上,城市快于农村。三是同一消费结构类型内部层次递进明显,而且迅速提高。四是城乡居民高档耐用品消费增长快,层次递进快。

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消费的比重迅速提高。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所占比重的量变是引起消费结构层次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向小康水平迈进,人们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之后,人们开始以追求享受需要的满足为主,这是消费结构的又一次质的变化。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比重的变化是消费结构层次变化的主要反映。

3、消费结构由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提高型

消费者消费从追求数量扩张注重质量提高转变,这是消费层次提高的一个重大变化和质的飞跃。低层次和较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居民消费首先追求的是数量,是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以吃饱、穿暖为主。随着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过渡,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消费追求的是吃好、穿好、住好、行好、玩好、用好,人们不再是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而是以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为主。

4、消费结构进一步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消费结构已初步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单一化、雷同型、齐步走的状况,消费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

5、精神文化消费将逐步引起重视

小康型消费结构,应该是合理的、较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这是区别于温饱型消费结构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精神文化消费比重迅速提高,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同步发展,形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共青团宁夏区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