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近五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

2014年近五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

2014年近五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
2014年近五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

近五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解析

1、【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

这篇文章在审题上毫无难度可言,文章只能这样写,这时候就考你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个特别漂亮的例子进行说明。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2、【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点评】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性强,直接面对学生现状,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最主要的是对于考生,这样的作文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出现审题失误。

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1、同床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且材料贴近社会与学生实际,比如前段时间的大学投毒案,学生对这类材料主题非常熟悉,大部分的考生都能清晰审出、把握作文的话题。写作也有很大发挥空间,比如主题可以以关心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和谐共处等都可以写。

今年的作文题目形式新颖,通过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引申到社会关系如何融洽,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来阐述主题。

3. 【大纲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大意: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后来尚先生出2000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点评】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大多数学校的考生对这种题型都训练有素,容易上手,也不容易跑题,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总的来说,今年作文试题难易度适中,比往年难度稍有降低。

从命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看,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实。捡到手机的人本来要见利忘义,却因别人的爱心举动所感染,主动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关系,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即为扣题。

鉴于材料主题较为明确,刘永老师建议,文章体裁可选用议论文、记叙文、小品、书信等各种样式。材料内涵紧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社会正能量的热门话题,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体现了古人一贯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再次表明,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考生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生只要平时多关注、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学习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场上善于回忆、联想和思辨,就不难写出上佳的作文。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题目不难,但差距还是能拉开的。

同学们审题要注意,任何材料有三个要素:一是材料主体,材料动态过程,材料的条件。材料究竟叙述了哪些事,最重要的就是我之前讲过的,关于材料的主体。

这篇文章立意非常简单,是关于私爱被大爱感动的例子,那个孩子拿到手机据为己有,这是私爱,可是他看到尚先生把好多钱捐到灾区的时候,孩子把这种大爱震慑了,任何人看到了有大爱的时候,都会被这种大爱精神感动,我们的民族想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无非就是真正把个人的私爱慢慢形成大爱。

4、【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

上海卷的高考作文,生活里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你从哪个角度写都行,人们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东西,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人们总觉得自己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还有另外的一个事情。记得老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任何好学生,独立思考的学生,都应该从对于名词,看到这种题,从名词的二次定义开始,绝不盲从直接对一个某一个观点做判断,生活中大家往往觉得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定义,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什么叫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做了定义,这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样我们的文章即联系了现实的生活,又与我们独特的思考,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说法,所谓重要的事情,当今浮躁的事情,太多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获得的那个成功,我们今天不就是认为所谓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嘛,所谓成功就是自己赚更多的钱,自己在单位升值加薪,可是在你获得的重要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为了成功,有时候你忽略了太多,这不就是语言告诉我们的嘛,语言告诉我们,慢慢走,欣赏,语言告诉我们,周边的风景才最美,真正的成功在哪?真正的成功就是你内心普遍感受到了幸福。莫言在他青年的时候,也许是他最幸福的时候,那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他有一个高粱地,他懂得什么叫做生命,一片红色的高粱地都可以证明一切,比书本上死板的文字,更能够告诉作家,什么叫做对生命的尊重。各种各样的摄像机,摄影机,但是莫言选择了自己继续回家写作,他知道在名利场上打拼,不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的名字叫做莫言,这难道不是一个作家给我们启示吗?以这样的名字自醒的,就这么一个吗?还有一个叫做废名,他写的桥,是湖北的一位重要的作家,是生在湖北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名字跟莫言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借助这样一些作家,借助这样一些事情,我们反思什么叫做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内心独定相信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幸福的来源可能是我们内心真正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慢慢走,欣赏的态度,关注周围的所有人,甚至写到你自己,好多学生会写自己,难道我们现在不就认为高考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吗?当年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高考是一座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也过去了,30多岁了,我反过来看高考,只不过是我脚下的小土包而已,只是因为我太渺小,觉得跨不过去,今天在我看来是土丘一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吗?你自以为高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心情不好,烦燥,压力大,你多长时间不给你的父亲母亲一个微笑了?难道这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更重要的事情吗?他们比你的压力还大,你背了十倍,他们就背了百倍,这样你就忽略了你父母对你的爱吗?想写的太多了,随便举例子,触发你的思考,往下写就可以了。

5、【北京卷】

根据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动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

作为大家最关注的题目之一,不仅因为其分值巨大,更因为作文题目中包括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但事实上,很少人会真正试图去研究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命制背后的实事内涵。大多数老师只会教学生套作名人的例子,拼凑些名句名言,但这几乎成了阅卷者最厌恶的写作风格之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作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果是一个烂泥潭又有谁知道它的深浅呢。所以想写好考场作文,既不是拼凑名人素材,也不是盲目抒情,而要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2009年“隐形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总体说来2013年作文具时评性质,需要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丢掉材料本身,必须就事论事。写作中必须有21世纪、科技、手机这几个作文引导,在议论时不能忽略材料所给的范围。2013年材料作文总体来说没有太出格,只是略显俗套罢了。关于“科技和人文情怀”话题的写作训练,在高三备考中肯定都尝试过,如“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纪”。所以只要应考的学生沉着冷静,有一定应变能力,就能很好的利用上自己的备考资料,完成一篇优秀作文。

6、【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

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7、【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重庆卷要求考生根据大豆写作文。这道题和湖南卷有相似的感觉,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上设置障碍,而且价值观较为单一,因而感觉选“错”了角度的考生很容易被标上跑题的帽子。王老师强调如果要求考生写主观感受,作文题目还是清楚点的好。

材料出自原文“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无限的包容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那些原来让大豆尴尬的不利因素:胰蛋白酶抑制不能被吸收的糖,以及植酸,在中国人古老的转化手段中都被自觉地消除了。豆腐的出现,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了一种高峰,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或许说,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所有的这些让一粒黄豆得到了升华。”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选择,尤其是年轻时代,会跟起初的大豆一样,很尴尬。如果大豆坚持不改变,就不会进步,甚至被人抛弃。因此,我们在决定未来的人生走什么样的道路时,要像大豆一样综合主观和客观条件来适时调整,遇到困境后不要抱怨,学会转变思路,换一种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在一条路上“挣扎”。小小一颗大豆,历经一番打造,也能变幻出各种美味菜肴,大豆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吊丝逆袭”的情节差不多。在逆境中成长,挖掘自己潜在的精华。

试卷作文暗盒“舌尖上的美味”,以小见大,朴素的文字,包含了“找准途径,实现突破;创新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变通带来新生”等道理。让学生多元思维,有话可说,这样的命题,有效地防止了多年来学生作文宿构的通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生需从材料出发,选择角度,激活思维,联系自我,联系社会,联系自然,在美食、作文、人生中,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

8、【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今年辽宁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命题,由于近几年学校的作文训练也多围绕材料作文进行,因此考生对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并不陌生,但从今年的作文命题来看,作文出题的角度很灵活、答题思路也可多元、人生哲理启迪性更强。

从材料来看,今年的作文题目侧重考察学生的破题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材料信息多元,又能保持一定的自由度,给了学生选择发挥的空间。因此,对于善思考、多积累、阅历广、眼界宽、格局大的考生来说,比较占优势。

今年高考作文题更加贴近社会现实,更加注重对考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辨性考察。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明确的命题方向:一个人成为珍珠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当下社会中人们的普遍心态。但年轻人最后的一句话又给了我们思考,这句话也极富哲理:社会需要珍珠,但也离不开沙子。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属于沙子的,而充当珍珠的只是一少部分人,沙子在他们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甚至,一些珍珠不为人类做奉献,还未必赶得上沙子。这样的命题实际与当前社会的“浮夸风”“精英论”,父母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心态有关。同时,这是比较常见的立意点,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沙滩上扔一把沙子和扔一颗珍珠,很显然能想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对比,很容易说珍珠是人才沙子是平庸,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但这个角度太常规。可以采取逆向立意思路,沙子扔在沙滩上找不到,珍珠扔在一筐珍珠里同样找不到。所以问题其实不在于是沙子还是珍珠,而是在于特色,独一无二。

做这类的材料作文,可以用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解决:用你所知道的新材料来印证你所生活的世界,去启发你的思考、引导你的关注、抒发你的情怀、表达你的观点。在自己的文章中用现实中鲜活的例子来表达你的思想主题,这样,你的作文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生活共鸣,才能赢得高分。

材料中提到的石头、沙子、珍珠,当三者放到地上最容易被发现的就是珍珠,是因为珍珠最少,最容易被找到,但是并不代表我们都应该做珍珠那类的人。但是事实是,即使是珍珠也不见得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例如,伟大的画家梵高,梵高是珍珠中最璀璨的一颗,但是在他生前也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一个人是否能得到认可不仅取决于你的成就,还要取决于社会的认知,得到认可的叫幸运,得不到认可的叫正常。所以,一个人是否能得到认可是有很多因素的,而不仅仅是做了珍珠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在题目中就把“一事无成”与沙子等同,实在令人悲哀。老师认为:“由此可见,对多元化价值观的认同,应该从教育做起。”。

9、【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根据材料作文。

【点评】

浙江卷延续去年考材料作文继续考材料作文,紧随了高考作文命题潮流。材料中的三句话都是针对青年而谈,都富有哲理。重要的是考生要从三句话的中提取哲理作为作文的主旨。新材料作文,由于其提供的生活场景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抓住其任意一点作为写作原点,似乎都可以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没有靶心的靶子”的美誉。于是,从去年开始就有呼声要求增加对新材料作文的限定。今年我省的这个命题就体现出了这样的倾向。

面对这个题目,我们从基本的写作思维出发,首先应该明确三句话各自的侧重点和内涵。丰子恺的话表达了对孩子眼光的欣赏、羡慕,但对考生来说,“眼光是直线”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因此带有追忆的特质。英国作家的话则侧重于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现状的批评与深沉的忧虑,对于考生,这便是他们的当下。美国作家的话则表达了对成人世界“失去伟大王国”的痛心,这个伟大王国当然应该包括孩童时期的天真、直率、真诚、善良、同情等人类诸多的美好情感,对与考生来说,那是他们即将面对的将来。

三句话,从表象看似乎提供了三个话题:追忆童年的率真、直面当下青春的硬化、展望未来如何保有伟大的真诚。其实不然,三句话的内核是以当下的青春为原点,以时间为经纬,辐射到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广阔生活;可献上对美好青春的颂歌,也可表达对青春提前硬化的忧思,只要在此范围内,可正可反,立意是自由的,文体也是自由的。

这三句话的哲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浙江卷作文由于引文饱含哲理,且相互间逻辑关系密切,这给考生审题立意造成了一定难度。

10、【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点评】

山东卷的这个题目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材料自然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同今上年孙中山名言一样,可以说紧贴时代,彰显文化,培养品格,又避免了“中国梦”等热门押题。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稳定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咬文嚼字”,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向内探究人性的魅力”与“向外取得外物的倚助”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成功的“内外兼修”。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但是也可以写自己及身边挑错的故事、对“一字师”“推敲”等进行改编。也可以思维扩张开去,悲叹面对挑错固执己见的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何面对挑错。

本题强调“选准角度”,在紧张的考场上,可能让学生因求稳而选择“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这一立意,导致立意同质化、狭窄化。

11、【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今年湖北卷是非常非常少的出现了一道应该说是话题作文,话题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在下面有一小段文字,说的是用先牛奶的盒子和装矿泉水的瓶子、装酒的瓶子做比较,方圆之间,各得奇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这个是不是按照命题人的思想方式我们来作文呢?

首先前面给的材料是一种提示,而不是一种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给的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看到题目中的启发,有哪些地方你是没有想到他帮助你去把它完成你的联想和想象的。但是这个题目是很明确的,就是一反顾眼为话题,如果对方圆不太懂,签名加上一种解释,各种器皿有方的、有圆的,最后他说的不止器物这样,人生也是这样。所以后边上善若水任方圆,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吧,该方的地方方、该圆的地方圆。实际就是生活中的两种态度,应该怎么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这个题就是在谈人生、谈社会。但是你必须是以方圆为话题,你是在方圆这个题目中去演绎表达你对生活、人生的认识。

这是今年非常好的一个题目,好就好在他给同学的思维的原点和踏板,或者说明的窗口是清晰的,必须透过方圆这个窗口来看生活和人生,而不是模糊的。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前面的解释,有点解释不是特别的贴切,例如你装什么是方的、装什么是圆的,我觉得只要不是因为装什么东西,而因为这个盒子往往是纸做的,瓶子往往是玻璃或者塑料的,就是往往是它的材质决定它是方和圆,所以这个解释装什么有点勉强吧,但是这并不影响写这个作文。

12、【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点评】

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这样的命题方式,无疑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无论立意和选材,都更加灵活和自由。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系材料作文。题目是这样的: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当然,考生再一看到题目,很可能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读两遍,便不难发现这则材料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命题者提示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指的是什么?这就要仔细思考了。探险队员的“变化”是“退出去了”,蝴蝶的“变化”是“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退出去了”是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一定会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措施保护他们。虽然材料没有提及,但这是必然结果。经过这样的分析,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体会确定作文的主题。无论是倡导爱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还是抨击野蛮发展,甚或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等等,都可有感而发,或叙事,或议论,或夹叙夹议。

总而言之,今年江苏的作文题,是一个富有启迪性的好题目,围绕“人与自然”这个大主题,传递了正能量。

13、【四川卷】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3、用规范汉书书写。

【点评】

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但就材料的内容看,学生既熟悉,又会不好下手。这个题目命得很好。一是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平衡和不平衡是相对的,学生身边就有许多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材料本身“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与“打打球”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打打球”看似一种活动,实际是前边“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等活动的放松,是一种平衡。三是该题目暗扣了社会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后,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中的不平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仇富仇官等不平衡心理普遍存在。

那么这个作文怎样立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正面立意。即直接以“过一种平衡生活”为论题,阐述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和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二是对比立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平衡与不平衡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要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求相对的再平衡。三是反面立意,即从不平衡的现象及危害,怎样解决不平衡的现象,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入手展开论述。三种立意,前两种好写些,对比立意容易出彩,而第三种反面立意难度大,写得不好容易只揭露社会阴暗面,愤世嫉俗,发牢骚,导致立意不高,甚至立意。

高考考生大多是成年学生,他们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处在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社会过度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性中美好的方面,关注人生价值,对社会现象有所思辨分析,正是命题人的立意所在。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又不易出彩,是作文命题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今年四川高考的作文命题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点评】

今年的江西高考作文的题目,高考要围绕中国学生,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题目出的很务实,直面社会现象,而且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乍看有点无厘头,毫无头绪,但是只要领悟其中旨意,就能比较顺畅地开始写作,千万不要被材料的表象所误导。

本次作文题目涵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切入点更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可谓是从小处着手,向大处立意;既有现实性,又有趣味性。

这“三怕”,内含批判性,命题直击现实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问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关注现实问题的眼界。无论考生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中学生实际,但是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从审题来看,难度不大,但要写好并不容易,因为这篇作文不仅考学生的文笔,还要考学生思想的深度。如果学生写记叙文,一定要写自己“不怕”或者“怕”的经历,交代自己怕或不怕的原因。如果是写议论文,一定要深入探讨怕或不怕的原因,其中包括外在原因和自身因素。

15、【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广东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关于慈善捐助的。一个人白手起家,发了财,可也很有善心,看见三个贫困家庭,于是想要帮助。最后出现三种结果:第一家欣然接受;第二家犹豫后收下,但答应偿还;第三家则认为是施舍,干脆地拒绝了富翁的帮助。

从作文选材上讲,选了慈善这个题材,其实蛮切合广东实际的。至少近两三年来,广东的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无论是放宽注册还是配置社会力量,岭南都显示了非同一般的活力。作为全国慈善发展的高地,将慈善议题镶嵌进高考作文,还是很鼓舞人心的。

说回到材料作文本身,想必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两句。但要想说好,可能需要对慈善行业有一定了解。如果高考生平时从事过专业的社工服务,应该会对这类的辨析题形成正确的认知,写起来也可以有方向感,而不至于流于套路。所以,这个作文其实是道实践题。

写作中,仅仅停留在三个家庭的表现上,可能是不够的。对于出这个作文题的人来讲,这三家的表现其实是布下了一个“陷阱”,考生最好不要走进去。理想的一个解析途径是:是否可以在捐助人与受捐人之间建立现代慈善模式,避免慈善需求与家庭尊严直接对冲。

富翁其实可以选择非直接赞助的方式,比如将资金投给专业的公益机构,让专业人士操作公益项目与贫困家庭对接。如此一来,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捐赠资金的效率,增强慈善的永续发展,也能让贫困家庭在扶贫过程中获得生产能力,从而摆脱直接给钱的简单套路。

更重要的是,将作文的立意从富人慈善与穷人救助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社会的观察角度。毕竟,慈善的本质是造成社会的壮大,在这个壮大的基础上,消除贫困才成为一项可期待的事业。否则,单纯地给钱不可能解决问题,当思考慈善的社会成长。

这样的思路,也可以将作文从价值立场的粗简判断中拉出来,赋予作文材料以恰当的问题意识,避免从扁平立场出发写出同样单薄的文章。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辨析对高中生会否太难?如果认为问题太难,恰恰是因为慈善社会基础的羸弱,这不正好契合出题的初衷吗?

有了这些分析垫底,回头再看这道题。表面上的慈善需求矛盾,已经转变为慈善方法论的讨论。而三个家庭的表现,无论接受与否,都为方法论找到了一个深化作文的进路。在这个社会里,不缺慈善的动机与资金,也不缺对慈善的需求,但缺的是如何恰当连接此岸与彼端。

由此也能猜出出题者的出题逻辑:先将复杂问题按照逻辑关系理顺,然后再简化,最终以材料的形式呈现。而材料评论作文则做相反的功课:先将材料抽象,再找出背后丰富的现实场景,再总结出问题意识,理出阐述的逻辑。从这方面讲,广东作文题的出题水准很高。

16、【福建卷】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点评】

福建的高考作文是顾城的一首诗,叫做一代人,顾城还有另外一首,忧天,他作为作文材料确实还有一个意义,看看这首诗,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会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

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这几年福建省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一是强调思辨性,材料多能引人进行哲理性思考,二是强调文化、文学性。遗憾的是,往年给出的材料往往没有观点,今年的诗歌材料主题倒非常明显。不过他也提到,今年作文题的亮点在于“诗意”,这首诗文学色彩很浓,适合鉴赏,有美学造诣。尽管这次的作文材料是一首诗歌,但却要求学生不能写诗。限制诗歌是有一定的道理,应该严格把中学的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高考不是选拔诗人,我们中学教育也不是要培养诗人。

以诗歌作文作为材料,需要大家有非常好的审题能力,立意的角度可以更宽泛一些。选择“扎根地层”、“脚踏实地”等立意,是比较安全的角度。但是,如果学生从流星的角度入题,比如,选择做一颗流星,光芒短暂,但拥有自由,可开创属于自己的美丽,这可能更能表达出十七八岁的孩子所具有的热情。对考生来说,能否透彻、到位地理解材料的深层意义,决定了其作文水平的高下。一般考生可能会关注到流星与树根、天空与地层、理想和现实的这几组矛盾冲突。层次高一些的考生会关注到流星如果没有地球引力,在空中就会无依无附,没有束缚(“自由”)的代价是没有归属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如果只看到流星,没看到状态、原因等对比,或与材料有所偏离,写不出高分作文。只有贴近材料,全面还原和揭示材料的多对矛盾,分析、思考得更为深入,分数才会更高。

17、【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点评】

湖南卷,有两个题目,人要克服困难,冲破重重的例子,有另外一个,湖南卷的作文是二选一,如果学生选择这个材料的话,可以看到,父亲的书桌有一个小椅子,夫子俩没有说话,儿子望着父亲,说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伴你,很辛苦。命题有一定深度,所给的两则小材料内容很温馨,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哲理韵味。此题目与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相比,增加了审题难度,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这个命题对善于说情、善于感情表达的考生能发挥优势,同时,由于多角度命题,也可让各有所长的考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方面,因此这样的命题作文非常人性化,因为有些考生善说情,散文很好,说理不行;相反,有的考生善说理,不善言情,而此次湖南高考作文平衡了这两个方面。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提示的主题导向非常明确:追求高远、志向坚定,虽历艰辛而内心充实满足;与父亲静静相伴,内心充溢宁静的幸福——主题词“我愿意”的这两个触发点,提供给考生文思翱翔的天地很开阔、宽广,也包含了与考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契机,考生们大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自己之所长进行发挥。

而写出好文章、获得高分的关键,是有真情实感。给出的两段材料一虚一实,但虚实可以反转,虚者实写(记叙)、实者虚写(议论)。要说难度,可能在于如何写出有个人辨识度特质的文章。是求工稳还是出奇兵?需要考生从自己真情与实感的角度,结合自己所拥有的素材、选择的体裁做决定。

如果对这两则材料缺乏真情实感,则细致体味试题材料,也能获得许多有用、有意味的信息。例如父亲回家,在桌子前剪报,面容祥和,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静静陪伴等等,都有很多可以生发生活想象、品味生活况味之处。

18、【安徽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

今年安徽省高考题目属于思辨性的作文题目,考察考生的思维水平,与往年作文题相比形式较为新颖。这则材料的审题,要抓住材料中“一般人”“已经发生”“梦想”“为什么不能”这四个关键词,仔细审读:“一般人”应该是说话人也是命题者所否定的,“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的事物,“梦想”一词则是最关键的中心词,也是这个作文题的题眼,广大考生应该要牢牢抓住,反复出现,“为什么不能”则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如此一来,这个作文题的较好立意,我们就基本可以把它确定为“勇于创新,敢于梦想,成就精彩人生”,这个立意应该是既比较符合说话人萧伯纳的原意——他的作品就以富有理想主义而著称,也比较符合命题人的引导意图——当今社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梦想和创新都是比较缺乏而又必不可少的。当然对于这种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角度是比较多的,比如大胆合理质疑,换个角度思考等等,应该都是可以的,不过恐怕不一定是最佳的一类立意。

根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的要求,可以分别从前者、后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去阐述,也可以对二者进行比较性的论述。材料提供者尽管对立意角度未作任何倾向性的暗示,笔者以为作为高考作文的立意角度,当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为上;从萧伯纳的“我”是对未知事物的思考来立意,就比较容易在大脑中搜寻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进行说理。普通人看到的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萧伯纳却

把思考、思路放在梦想上,放在对没有出现过的事物的遐想上,放在为什么不去追求与现实不一样的梦境和理想上。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有某种契合点。延伸下去就是不要只盯着眼前的现实,要敢于做梦、追梦、圆梦;当然这就需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这种思辨性作文题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思想性,而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文艺腔”就可以成就一篇好文章的。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及点评

1、新课标卷: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点评:作文材料可以从两大方面去审视。

一是从油漆工的角度。油漆工不仅完成了份内的工作——“涂好船”,而且,还把不是自己分内工作船主也没有安排的“将漏洞补好了”。从这个视角,可以得出素养、责任、自觉、奉献、做好事等主题。题目可以拟为:《分内分外皆责任》、《补上你眼前的“漏洞”》、《举手之劳总关情》、《伸出你的手》、《小议“做好事的自觉意识”》、《补上“漏洞”境界高》等。题目拟好后,在文章的第一段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分外的责任也是责任,那就是道德责任;只要是益于他人的好事要自觉地去做;帮助别人是一种人生的素养和境界等,然后根据题目和观点去摆事实讲道理,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做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结构完整。

一是从船主的角度。由于油漆工自觉地补好了“漏洞”,避免了船毁人亡的悲剧,船主出于感谢感恩给油漆工“送了一大笔钱”,着说明船主知恩图报,以德报德,这仍然是人生的必有素养。可结合目前社会上“被人帮助不说谢谢甚至讹诈”的不良现象进行构思。因此,题目可拟为:《知恩图报应有心》、《人,应该懂得感恩》、《得人帮助莫忘谢》等,然后按议论文的格式写作。

提炼正确观点与充分论证相结合,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分数。

2、大纲卷:

2012年高考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这则材料中的事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考生们所无法体会的,但是母亲的话,考生们应该能够理解的,材料的含义告诉我们很清楚,做事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考虑那么多的包袱,此则材料作文让考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如果领悟了这点,这样才能做出成绩来,从这一点生发到自己的生活,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当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这则材料,不要脱离提供的内容。题目从破题立意上难度不大,关于“选择”“放弃”“有舍才有得”之类的文题,相信考生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从立意来看,价值维度应该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考生究竟是简单地就选择谈选择,写一些类似于政治教科书似的常识大道理,还是真正能够以小见大,真正看到“选择”或“放弃”对于社会、历史、文化或生命、精神、心灵的意义或价值。这个题目做做表面文章很简单,但要深入下去,依然足见考生的功夫。

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材料: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他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响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所以,责任、奉献、尊敬、和谐……学生无论从哪个侧面进行体会和感知,都能有话可说。正因为老计的生活只是繁华人世的一个折射,学生更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作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

天津卷: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材料: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让生命之鱼感受生活之水

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今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所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庄子“涸辙之鲋”的寓言中说:“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意思是说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空气、阳光、水……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

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哲理也“看似寻常最奇崛”。它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的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琐事中的感动。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现出的那些“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不都是实证吗?

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培养一颗敏锐的心灵,多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点评:文章展开时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构造提纲;此外如果想另辟蹊径,还可以去谈“一般人和天才没什么不同”,因为我们身上的微光都是一样的。本题的难点不在于立意角度的发掘上,而在于具体材料的填充上,平凡人的微光是什么?舍弃的具体表现是哪些?这些点都需要考生们费一些思量。就我看,“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历史上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某人一个灵感被轻易放弃导致科学原理被他人发现、某艺术家轻易地决定搁置某个构思结果被他人写成传世巨作等。

重庆卷: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字。

点评:从门卫的角度,可以写“善于观察日常、善于思考”,这也恰恰是高考作文需要考生做到的事——从日常小事中提炼大道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人情味”这个角度来提炼,因这个人是向门卫打招呼的唯一一人,颇可以从“拯救冷漠生活中唯一的温暖”的角度来概括门卫的行为。此外,从被关在冷库里的人的角度也可以提炼出立意重点,颇具佛家意味的“种昔日因得今日果”,往日的微小善意,日积月累之下,亦可以变成今日的救命稻草,这是无心之善,但冥冥中自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样可以大做文章。而比较稳妥的选择是从后者也即是被关者的角度来看,因为它明显更符合“整段材料”主要想说明的事情。( 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必须写议论文。(2) 不少于700字。(3)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这个题目的两句话分别对应着两种处事态度,其一是不要只盯着不足也要懂得发掘和关注手中拥有的资本,其二则是不要满足于既定的成就而要去追求更多的目标,前者拥有的是资本,后者拥有的是收获,一个是懂得珍惜现有的,一个是懂得不断追求可得的。可以在作文中侧重一点做主要展开,也可以二者平衡寻找其辩证关系。(

四川卷: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点评:材料对一滴水的象征意义和人生意涵等作了一定阐释供考生展开。这题相当常规,角度有如下几个:1,借助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者哲理名言展开;2,把一滴水与个人相结合,谈到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3,和自然界水循环结合,从一滴水的不同形态展开。既然材料中已经具体提到了水的含义,文章就不能仅止于此,而要探讨到“怎么办”的层面上。明白了道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本篇文章真正应该凸显的主旨。

山东卷:

根据孙中山的一段话,自行命题写作文。

孙中山:“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自行命题,题材不限。

点评:仅就材料本身,可概述为“革命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推而广之即是“做事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如果命题人不是想让考生就“中国改革”这不可言说的话题写篇古代策论的话……而“成功的几大要素”,就材料中提到的要点,首先“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以天下为己任虽死不回,不要灰心丧志,不能畏难缩步,全力以赴,还要知天下大势、合人情天理,则事情才会成功。若真是如此,这道题算是非常直来直去的逻辑,考生只要有基本阅读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即可破题。

广东卷: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题目出得不错,兼具文化意蕴、生活体验、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等多种升华可能性。其核心在于从“一个时代自有其有趣和有用的生活”提炼出“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这个问题。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站在个人和历史多个着眼点进行考察,展现个人眼界和胸怀。以前在北大搞辩论时,曾带着元培学院的小朋友们打过一场经典比赛,里面有一句选手名言“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不舍和迷茫,一个时代也自有一个时代发展的荣耀与辉煌”,成为北大之锋五年来的经典,看着这个作文题目,真是梦回校园。除了写“我想生活在哪个时代”,侧重于在选择时代这一点上展开之外,也可以选择展开“我将如何生活”这个角度。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何生活?在一千年前我将如何生活?选择时代即是选择那个时代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指代着不同的阶级、修养和情怀。(

福建卷: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点评: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一个写人生成就的题目,很

好入手。写法上,如果结合“行万里路”的实际路程,会让文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整体显得较立体。不过,冯骥才本人除了关注路程的“长度”以外,同样在意生命的宽度与深度。可惜的是,这种对于人生多维度的思考,在这个题目里都只能描述为“路程”,某种意义上说,遭到扁化,变得单一。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不停奔跑的阿甘,从立意上也能做到立体丰满。

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从生活常识看,竖着放的梯子倒下来容易砸着别人,上溯母题,写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虽然不易拉开区分度,但的确稳妥保险。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考生占便宜了。审题方面,这个题目隐含的危险在于:可能会有考生关注那个写纸条的人,为什么只写了纸条,而没有把梯子放倒,进而开始就“说”与“做”开始大发议论。然而,本来“说到与做到”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题目,更关键的是,纸条上“不用的时候”可以理解歧义:万一梯子还用呢?不放倒梯子其实有着充分的合理性。

江苏卷:《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点评: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反之亦然。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

湖北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以杜甫的诗《春望》为材料,谈及时代进步,信息技术全球化,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逐渐取代传统书信交流,有人叫好有人反对,你怎么看?题目自拟。

点评:从书信谈到科技发展与传统的关系。继去年《旧书》之后,今年的题目其实是更直白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人文传统之间的二元关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这种以旧换新的新老更替,而怀恋传统的人也可以去感叹往日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无以为继。二者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此外,更好的办法是把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谈。科技可以影响生活方式是一种现实,可以影响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边界在哪里?科技并非万能,也并非可以秉持科技进步为神圣观念而抹杀和忽视人文关怀。若能谈到这个深度,那么文章已相当了得。另一个角度则是不多关注科技,而关注现实所处的时代。21世纪是大变革的世纪,我们正目睹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消亡,因此,如何把握“往日传统与当今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是考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的升华方向,比如北京二模提到的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比如去年题目指向曾被热议的电子书与纸书等。就这个题目有感而发多说几句,刚才在广东卷点评里提到北大辩论时代流传的那句名言,其实就出自“传统媒体是否会在信息时代逐渐消亡”的辩题,因而才有“一个时代”之论,关注时代,关注人文,请高中生们在做题之余认真去做到这两件事吧。

湖南卷:

一幅双手的图。伸出手是温暖的服务,张开手是创造的力量,摊开手是放飞的想象,合拢手是收获的快乐。以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点评:看似是一个看图作文,实则就是给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图片中摊开的手被从四个角度展开解读,那么四者选一相对而言比较稳妥,四个角度也都中规中矩,伸出双手是援助他人或贡献力量,放飞的是想象也是希望,张开手是打破条框自由创造,最后则是捧起收获。每个都是高中生习惯的路数。大家只需要从形式上加以创新即可,在立意上无需可以求新。

浙江卷:

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点评:

从审题角度看,比前几年的作文题都容易,审题基本没有难度。刘继荣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多考生都熟悉,考生一般都能理解和把握题意,而且命题本身不会限制考生的思维。另外,试题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也体现了时代精神,“鼓掌”可实可虚,可以激发考生的想象,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从内容角度看,命题符合学生实际,考生有话可说,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触,“鼓掌”可实可虚,实质是人生的理想、价值、生活态度、思想情绪的外显,确定“为何鼓掌”“鼓掌的意义”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因此,如何由表及里,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就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总体看,这个题目有利于尖子生发挥,拉开距离。高分的作文应该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尖子生有内蕴的才能写得好

辽宁卷:

材料:讲述的是一位女钢琴家穿着朴素在舞台上演奏钢琴,这一举动引起了争议。而女钢琴家说,“音乐应该隐藏在衣着背后”。

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

点评:就这个题目来说,表面平淡,暗藏玄机。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外表美与心灵美关系的变体,让世人将目光从浮华的表面移开,关注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不过,由于题目材料的对象是一位“音乐家”或“艺术家”,这实际上给打开作文空间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上述简单母题之下,考生完全可以藉此谈对于艺术的深入理解,这比简单的价值判断深刻得多。

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1、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联合门户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在审题上几乎不设置障碍,但依然有些点可以重点考虑。1、什么算"成才"?对成才标准的评定其实可以看出考生的个性化理解,而非社会上的一般认同。2、在此基础上,个性化的成才标准得出个性化的规律,新意也就随之而生。因此这个题目其实开放性极强。1、不同的"才",可以帮助材料出新;2、"才"背后的规律,可以帮助立意出新。所以就像我之前在学而思课堂上说的一样:构思作文先从材料入手,立意不是凭空拔上去的,拔上去的,没有东西托着,也会跌下来。当然,这个题目真实性还带日后考证(长大?)据说新课标卷的题目又变成"中国崛起的特点"了。由"成长"到"成才的规律",网传信息真是不靠谱。对于这个题目,没啥好说的,我在学而思高三语文课上让我所有的学生都去找大国崛起来看,联系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有理有据,还有未来展望,即便只是就事论事的话也足够了。

2、全国卷I:期待成长

点评:立意容易,深入思考范围辐射面又很广,写的出众有难度。

3、全国卷2:代买彩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关于代买彩票。今年的春晚已经呈现出导向来了,这篇作文重要的事情不在于就事论事,而在于呈现每种选择背后的价值观与当下社会形态。选把500万给别人的不会少,但谈得深或浅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的,选这种观点当然最安全,但不是以一种"显然得证"的方式去写。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儿挺简单:号是人家选的,500万当然归人家。但作为让人垫付的一方,也应该给人家一定的酬谢。500

万对不对半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说到头,给你多少钱,那是人家得主想的事,你要做的就是把钱原封不动给人家送过去,这才是关系到你的事,关系到做人的事。

4、上海:过不过得去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点评:过不过得去。我觉得这个题目挺跟考生过不去的,哲学味儿较浓。本题破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句话下判断的理由,为什么会过去?为什么过不去?过得去的理由可有如下:不要纠结于往日而应关注现在、时间会带走一切、宽恕和原谅、过去与未来注定代代更迭、人应懂得走出过去的阴影等。同时,过不去也可能基于如下角度:忘记了过去就等于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印记不会因个人的逝去而终结、只要人类尚未灭绝过去的记忆和精神就会代代相传、遥远的过去同样可以影响今日和未来等。不论考生选取哪种角度,都应明白,仅谈世界观不如总结方法论,如何让哲理指导未来的人生才是要点。

5、天津:镜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为(60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实现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题重点在于把题目中几种镜子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提炼清楚。望远镜:可以让人看得更远,拓宽人的眼界;显微镜:可以让人看到原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侧重关注细节、明察秋毫、发现错误等;放大镜:可以让人把局部看得更清楚,但有过度夸大局部、不够客观之虞;哈哈镜:扭曲客观形象,有娱乐性但无严肃价值;三棱镜:将一束白光化为七色,含有换个方法看世界、答案丰富多彩、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等可以展开的角度。考生可以将任意两种镜子做对比论证法,提炼其意义、优缺点及背后蕴涵的人生哲理或指导思想等。

6、北京: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的看法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评: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题相对简单,是典型的议论文,作文题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题目贴近生活。是一道有关成功的话题,指引考生树立人生观。材料中老师的话,就是整个材料的延伸,明确指引考生应做内容升华,提出现实意义。考生入手比较容易,选择写议论文,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公平竞争、坚持原则等方面。不少考生会觉得作文题涉及的话题有的写,作文题比较具体,想象力和虚构性的成分很少,主要考察考生的论述能力,而非文采。考题给出了几种观点的可能性,而非就某个特定事件和现象就事论事,不容易与押题“重合”。但很难找到一个出彩的论点拿到高分。

7、重庆:情有独钟

根据两段材料,以“情有独钟”为话题为,自选体裁,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学生们称她就像妈妈一样,意即她善良、温柔、纯净、关爱、无私、奉献。这位“荣誉院士”,“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她如何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的生命?她是“香港大学之宝”,“宝”在哪里?从哪里体现?用心、用情,几十年如一日干好本职工作。职务有高低,奉献无大小。校工袁苏妹那颗金子般闪光的热爱之心、关爱之心、温暖之心、勤勉之心,是一所大学培养人的灵魂与瑰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点评:坚守梦想。跟全国1卷的命题角度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梦想与成长的方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区别点在于"坚守",对困难、主流的表述要足够充分。也就是说,这个梦想一定是要受到重重打击的梦想,要坚持;同时,"守护"的意味,表明这个梦想与传统或多或少要有所关联。当然,完全与传统没有联系也不是不可以,但传统会给文章赋予相当的文化品位,同时对"守"也表述也会更见内涵与深度。总之,这个题目表面上看波澜不惊,中规中矩,但题目包含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如果再算上对个性化的要求,这简直可以认为是今年最"平淡而山高水深"的一个题目了。

8、辽宁:闻苹果的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闻苹果的材料作文。根据材料中不同学生针对苹果味道给出的不同答案,可以第一时间确认很多个立意点,比如"不要人云亦云迷信权威"、"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持真理"等,但这些多数集中于个人操守和行为准则,立意极易写得平庸套路,需要加强深刻性。基于高考本质上是高校入学选拔考试,因此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可能是比较适合的立意,比如"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搞科研不能靠想当然和听说,需要亲身实践小心求证"等等。

9、浙江:我的时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这道题目从外观上有点像"流逝的时间",但在题目引言里提到了季羡林等大师,这就不得不让人往著名的"人最宝贵是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去动脑筋。题目本质其实是"认识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写到这里深度就够了。还有另外一种取巧,即是充分利用考场这个特殊环境。比如作文开头写"距离语文考试结束还有67分钟。这就是我的时间。对我来说,时间意味着什么?",行文中充分展开各种哲理思考,结尾写"再看看表,距离高考结束只剩下5分钟了。"这种手法在"流逝的时间"与"我的时间"里,都算是个小创意。

10、山东:这世界需要你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点评:本题看似写记叙文合适,但其实要想写好还得上升到议论文。"你"固然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更可以是这个人所代表的某种精神品质,甚至干脆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比如"道德""爱心""真善美"之类的。要写好这个题目,关键是要结合好"世界"和"需要你"两个因素。这个世界具有怎样的现状?为什么缺少这个"你"?归根结底还是要考验学生们认识世界的程度,是否能发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所缺少的东西,或应当提倡的东西。写得真切具体肯定要胜于写得泛泛、写得口号。

11、湖北:旧书

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主题不限,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点评:稳妥一点呢,就写文学中的经典意味,这种意味可以与时俱进,"旧"中带"新"。这种写法建议只写一本,把书写透,鲁迅、柏杨等先生的著作就非常合适,"旧"书不"旧"。如果考生将其它门类的经典都指认为"书",比如"XX是一本大书"之类,可能要冒一些风险。

12、江苏:拒绝平庸

以拒绝平庸为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评:题目中规中矩,给考生指明的方向很明确,也能保证人人有话说。从破题角度讲,本题可以展开的角度集中在"是否应当拒绝平庸""谁需要拒绝平庸""拒绝怎样的平庸""如何拒绝平庸""为什么要拒绝平庸""拒绝平庸的结果"等方面,把短命题扩充具体是基本思路。这个题目的整体特色是跑题不太容易,但立意出彩也不简单。处理不好的考生会把它写成喊口号文章;在展开题目时也容易陷于套路。采取逆向思维和对比论证的考生或可有所突破,比如思索一下怎样的拒绝平庸才是真正的拒绝平庸、平庸中庸与平凡的区别等。

13、四川:总有一种期待

总有一种期待

点评: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南方周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影响。这个题目大可以写成一篇煽情派的散文,只需大量使用排比段和文艺腔词汇即可。但请注意别跑题,正如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一样,题目中要求的是"一种"期待,写成"三种"就坏了。

至于本题中"期待"的宾语,也是考生们应当努力去挖掘的点,因为此处可以直接体现出本人的思想境界,正如"让你实现一个愿望你会干啥"一样,是个人心性的最好表达。希望"期待世界和平"之类的套话少出现一点,多一些个性和洞见。

14、江西:"孟子三乐"材料作文

以“孟子三乐”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字左右;小作文要求根据印象对鲁迅进行评价,要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字数200字左右。

附:孟子三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点评:这题首先要求一定的文言阅读与理解能力。"三乐"分别为家庭平安、内心无愧和教书育人,其中含有明显的递进关系,可以称之为"乐的三种境界"。写作时,比较平庸的处理方式是谈感想、表决心或者三选一,而从三者递进中归纳出深一层道理才能写得深刻。考生可以把三乐归纳为"家庭平安是基础,内心无愧是升华,教书育人是最高境界",或者"家庭平安是物质安定,内心无愧是精神安定,教书育人是主动分享",还可以遵循朱熹老先生的解读,"家庭平安取决于天意,教书育人取决于他人,唯有内心无愧取决于自己的选择"等,总之,需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15、广东:回到原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点评:其题目实质可以轻易地转换为去年江西的"找回童年",而作文要求又更为宽泛。从立意角度而言,立足现代社会"快""紧""文化缺失"等现状,结合个人自身、人类群体、社会结构等加以探讨,当为最佳。当然,如果考生乐意写那些历史人物评述,这里的转换也非常容易,强调扣住"原点"之题即可。但如果材料陈旧,纵然陶渊明归隐可以认为是回到原点,李白走出官场可以认为是回到原点,苏东坡在贬谪之路的回到内心也是回到原点,但千篇一律的文章,高考考场毕竟没有竞争力。还得力求材料出新。

16、福建: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点评:2011年福建卷的作文是道材料作文题。通过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材料只是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以省略号为分界点,一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二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将两件事进一步提炼,命题者的思路也就水落石出了:一份经常需要日晒雨淋、异常艰苦的“工作”,在乐观的袁隆平看来,那些艰难困苦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袁隆平之所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

理清题意后,立意角度也就水到渠成了。围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展开,笑看苦难、挫折,将之当做成功道路上的磨练。也可以围绕“梦想”展开,正是因为心中有梦想、目标,一切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成功。

17、湖南: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点评:今年的作文要求“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改变了以往限制题目的一贯做法。这个题目很活,让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你长于叙事,可以写记叙文;你擅长议论,可以写议论文;你会日记体,可以写日记体作文;甚至还可以编写戏剧。体裁任君挑选。材料简单,却蕴含深意:不仅仅是话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赋予其积极的意义:歌手由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由趾高气扬变为俯下身子,由人人为我变为我为人人,由高高在上变为谦逊感恩等等,从歌手生发开去,可以联想当今国民大都以自我为中心,90后的独生子尤其如此,只注重自我的利益,忽视他人存在,凡事情先替自己着想,后替别人打算等现状做理性反思,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18、安徽:时间在流逝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时间在流逝。比较容易的思路就是强调时间在流逝,但有些东西不会变。比如经典,比如道德,比如文化,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这个题目跟上海考的简直一样:"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什么会流逝(错误、误会),什么不会流逝(永恒的XX),并不难处理。如果我有安徽的学生,他们听过我在学而思课堂上给的那八个词,明白站在一个高度上、有情怀地向问题,那么时间流逝,情怀不会,高度不会,文章非常容易转化到自己先前比较得意的练笔上,立意深度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学生只要看穿了这一点,就不会纠结于写什么了。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1、全国Ⅰ:"猫吃鱼"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点评:这个材料画面内容浅显易懂,但涵盖的内容却很多。正因为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这样一篇作文也不太容易。因此,今年的作文命题形式巧,立意高,有深度。小小漫画,给考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这个漫画作文要写出深度来,也不是太难,但前提是学生平时必须要对现实有关注和思考。“有鱼吃还捉老鼠?”的猫在现实中多的是,正面有,反面也有。正面的“猫”可以是时下少部分“富二代”,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不愿安逸享乐,还要自己打拼,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可以是一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那些能顶住巨大压力而把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下去的领导,他们已经“有鱼吃”了,但依然没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依然为老百姓“捉老鼠”,关心着底层民众的悲苦;这种精英不但领导队伍里有,各行各业都有,凡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依然能为人民和社会做点正经事的人都是这样的“好猫”

2、全国Ⅱ:深浅阅读

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比较平稳,是文字材料的命题形式。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体现出这个试题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的同时,注重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再一次印证了高考作文注重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

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但要写好这篇作文,要在强调“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之后,表达出对“浅阅读”的明确认识。无疑,对于“浅阅读”可以从正面、反面或辩证的角度立论,关键在于观点明确,有细节上的展开。“浅阅读”恰恰与我们饱受争议的应试体制和以考试为终极目标的功利性阅读形成鲜明对照,它代表的是一种在知识中获得实用能力和愉悦身心享受的新方向。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更加平易近人,才能让阅读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与各种的诱惑中抢占领地。

3、课标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的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综观今年的作文题目,命题立意鲜明,不是让人挠头、找不出写作方向的题。首先作文可以从“成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做由头,人如何更好的面对、提升、发展自我”、“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等方面入手发挥。其次,作文命题非常关注人文、人性、从细微处考查人生规划和人生态度,引发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非常有利于人性的健康发展;第三,作文命题具有暗示性、互补性和拓展性,通过动物来启发人和环境怎样更好的和谐的生存在一起,很有意义。

学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整体把握,又可各有侧重,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展开深入论述,只要观点明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才”这一主题。这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成才需要好奇心和探索欲”“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引导考生要通过所给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作文题目,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度,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4、上海:“生活中钓鱼法则”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点评: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材料作文,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联系生活提炼观点。考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写,第一是针对那种目光短浅,且缺少长远考虑,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甚至后人的现象来写,第二是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往往违背规律,揠苗助长,省略过程,可以联系到渤海湾休渔季、环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等,譬如现在我国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部分渔民采用不科学的捕鱼方式等,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也应该从中国古已有之的不用密网捕鱼的做法中得到借鉴。此外,这道作文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

这个题目新倒是不算新,但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写。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着想等角度展开等等,引导社会关注这一现象。

5、北京: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

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点评:理想化的色彩更为浓厚。命题既大气又平易,既形象又深刻,既有知性又富感性,可谓情理兼长,这样的命题,便于各类考生充分发挥。知性的考生,结合图景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将文章开掘得透辟独到,颖悟深邃,尽情展现自己思维的强度与力度。感性的考生,借助于这样的一幅画卷,描摹情景,透视画面,抒写自我灵转跳脱、隽永绵长的拳拳心意。知性与感性和谐地交融交织,给予了考生丰沛而灵动的空间,让众多的考生,有了广阔自由的驰纵空间与逞才余地。而启发学生自行联想,构建联系,从而更好的考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心智素养。

这个题目实际上涉及到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它的要害也就是理想和现实的问题。拟题思路显然是让考生就“理想与现实统一”的教育思想作发挥。在这个题目下,以中国教育为背景的学生,“发挥”的空间可以说是无穷大的,也是以说是无限小的。据报道,许多考生考试后表示对这个题目有似曾相似的感觉,甚至某中学集体押中了这个题目。这个案例充分表明,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设置,是考不出学生的真正作文能力的,它考的是学生对已经高度模式化的作文方式的熟练掌握和对社会主流思想的套用能力,甚至可以说,今天的高考作文,更大程度上是考验辅导考生的作文教师或学生家长的社会敏感度。

6、天津: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点评: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主体意识突出,选材空间开阔,考生容易切入,能写出真情实感;该话题利于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

对考生来说,并不难,在网上搜索,类似的作文题不少;但要得高分,也不易,要写出学生的个性,还是挺难。该话题富于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材空间。考生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

7、重庆:话题作文《难题》

点评:今年这个“难题”不简单,范围有点宽,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上手,降低了审题难度,写起来不容易偏题。同时,“难题”贴近生活,也让学生们言之有物。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很大,考生可以写生活中的难题,也可以写广泛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可以入题,关键是要选好材,不流于俗套。

虽然容易上手,但是要写好作文得高分却不易。这个题目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高,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仅仅只是语句优美难以得高分。

8、辽宁:托尼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托尼在他3岁的时候想吃糖罐里全部的糖,结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他哭了。

他20多岁的时候工作的农场分水果,他拿了最小的水果,但是他很满意。

他58岁的时候,他的公司说谁去要回30万英镑欠款,就给他10万。其他同事都没要回欠款唯独他要回了,因为他只向债务人要21万英镑,自己只留下1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从2008年“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2009年“关于明星代言”到今年的“托尼的故事”,辽宁卷的高考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没有什么变化,都是新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连续三年都是以立足语文,关注社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原则命题。有所不同的是2008年侧重于学生生活,而2009年更贴近社会。这也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年的作文题和前两年比起来,更强调理性思辨能力,强调在现在这个多元化快节奏的社会里,在这个颇显浮躁有些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小到一个人要拥有怎样的人生观,要把握怎样的处世原则,才能进退有度,活得真实幸福;大到一个国家要拥有怎样的政策,才能少走弯路,稳步前进。这就要求考生在揣摩材料的时候,要细心冷静,既要逐一落实,又要整体兼顾,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深度的作文来,否则会流于平淡。

1.3岁的托尼“一颗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贪心,不知道放弃。

“员工们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印证了“3岁托尼”的思维及后果。

2.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个小筐,高高兴兴地走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量力而行,学会选择。

3.58岁的托尼“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舍才能得,双赢的智慧,懂得变通。

4.3岁——58岁,成熟需要过程,经验需要积累,阅历决定观念。

这篇文章选准立意应该不算太难,在写作过程中要深刻剖析,坚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把立意阐释清楚。还有就是论据要新,学生平日阅读视野窄,再加上考场时间紧,以致很多考生只能匆匆落笔,胡乱拼凑,以致有阅卷老师开玩笑:阅卷中,只见屈原从汨罗江里频进频出,苏轼被贬来贬去,陶渊明一次又一次离开官场,项羽横在乌江边不走了。这些本来很好的例子因为一举再举,使阅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只有尽量选择恰切又新颖的例子,才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9、浙江:角色转换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点评: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或者可以发表见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关键在于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在行文中,学生能否抓住“转换”这个侧重点,是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高分作文。

10、山东:人生的光与影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字。

点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人生,转向了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今年的命题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在作文要求里,提出“文体特征鲜明”,我认为写议论文是比较合适的,也容易得高分。

只要做到平时大量阅读,知识积累足够丰富,高考作文都称不上难。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无命题作文,都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考察平时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语言表达能力。

11、湖北:幻想与现实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点评:作文材料大致可归结为幻想和现实,题目和考生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考生的生活经历如同大海那么宽广,考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包罗万象,你不从这些角度命题,而另辟蹊径,就是对考生的不关注,是对考生道义上的背叛,作文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一般道理,也是普遍规律,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命题都是不合适的。当然幻想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代的高中毕业生也有少部分富于幻想。熟悉幻想的故事。知道幻想对现实的意义,对将来的贡献,但我这里说的只是少数甚至是极少的学生,作为高考作文,无疑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一样,我们的作文命题也要面向全体。

12、江苏:倡导绿色生活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点评:这个题目继续考查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关注自我与关注时代社会共融,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让考生在观察中显示出自己的思辨力。

“绿色生活,是一种生活的理念”,这个提示可以让我们联系到“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学生们的一些生活细节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更加重视节能,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不坐电梯爬楼梯,出行以自行车、公交车代替私家车等;更加重视环保,用布袋、竹篮等代替塑料袋,不乱扔电池等……所以考生如果以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描写叙述来阐述对题目的理解,应该不是很难。

但是,要把它写深刻,写出特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注意的是,“绿色生活”是一个充满形象感的词,它不是一个概念、一种说法的简单诠释,它能让考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引领深入的思考。

考生如果注意到导语中的“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的提示语,扣住“生命”的概念,我想应该写得更深刻,更有价值。因为,“绿色生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我们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

比如“简单生活”,“绿色生活”意味着物质生活简单,但是心灵生活丰盈。在我们现在这个浮躁的、喧嚣的社会,人们沉浮其中,缺少的不正是心灵的绿色吗?我们需要地球的绿色,我们也需要心灵的环保,我们不要灯红酒绿,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尔虞我诈,我们要简单澄澈中的人生大智慧。

13、四川:人生的几何体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请就以上要求,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点评:作文题《人生的几何体》,富有哲理,从点和线、线和平面、平面和立体等几何关系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创意和选择。预设了开阔豁达的空间,叩问着人生哲理,也叩问着考生对社会与他人的关注。

总体来说不难,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不太会走题偏题。题目贴近社会和人生,考察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洞察和思考。学生平时关注社会,感悟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旁观者,就能写出真实情感和独到见解。

14、江西: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重点关注“找回”这个动词。记叙议论都可以,文体要明确。

点评:江西省的找回童年,也昭示和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童年更多的充斥的却是繁重的作业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孩子的童年被“篡改”了,再加上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各种信息不加选择地灌入孩子的大脑,他们的童年也被污染了。所以,“找回童年”这道作文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说出自己的心声。找回童年,其实有很多可以写的方式,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肯定特别高兴,无论是城市中的学生,还是乡村中的学生,还是城镇的学生,都很有东西可写。无论是从友情,从爱情,从家里的亲情上,从社会的发展,从家乡的变化,从环境,从心态的变化等等方面都可以谈。但审题时需注意,本作文题目的侧重点是“找回”,在作文时一定要围绕这个方面来写。

15、广东:与你为邻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点评:作文提示语中对命题“与你为邻”进行了简要的解说与提示,意在帮助考生准确理解题目含义。题目中“邻”是邻接、邻近、接近的意思,提示语中强调“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考生可以写自己(或泛指“人们”)选择与什么“接近”或“邻近”,从中得到什么教益、启示、熏陶、激励,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品格修养、人格气质等。也可以写怎样与选择的对象为邻,或者写应该以什么对象为邻,等等。

快速选择“你”是写好本题的前提。本文可以实写“邻”,也可虚写“邻”,在“有形”或“无形”中选定一个记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有形”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或物,如考生可以轻松选择“邻居”、“同学”、“书籍”、“网络”、“音乐”等作为写作对象;特别是虚写,“无形”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指精神层面的东西,一般是真、善、美的化身,如“爱”、“节俭”、“创新思想”、“诚信”、“正义”、“志节”“坚强”等。

题目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意在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有自我的思考,考生可以用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也可以用议论文或议论散文写自己对选择与“与什么为邻”的利弊的感受或认识。要想的高分关键是有无个性化的表现,尤其那些有独立思考、独立见地的作文将表现出思想锋芒和个性特征,从而获得高分。

16、福建:根据格林童话命题作文

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点评: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考生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者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就本次作文来看,有利于学生展开自自己的思维,关注生活,展示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引导学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

17、湖南:命题作文《早》

首先,此命题突出了湖南特色和湖湘文化的内涵。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吴伯箫)的《早》,作者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当代湖南人敢于打破用人常规,敢于率先实现长株潭一体化。它彰显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能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

其次,此命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关于《早》,大部分考生表示作文不难,题材缺泛,写好不易,适宜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宜选拔人才。这一点不假,你翻遍所有的复习资料,搜索完所有的百度网页,几乎难以找不到现成的指导、范文,甚至素材。但是,稍为搜肠刮肚,就会发现小学课本学过《早》,初中读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高中新闻教材中那“记者先人一秒的新闻报道”及复习过《早梅》;电视中一瞬间飞编大江南北的“蒙牛牛奶”广告,地震前能防范于未然进行地震预演的某所学校;打仗前的抢先占领高地,农业生产中的春茶买早……无一不昭示着“早”。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好发挥的,可以联想到很多事例。学生综合素质好,不愁无米下锅。

再次,这个题目比较具有思辨性,能考验学生思维拓展。此题既能培养学生赶早的情怀,也能使学生认清“早”偏负面的。看到这个“早”字,想到爱玲姐姐说的:“出名要趁早”。也可以想到“无利不起早”。“早离早散早好”。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百家争鸣,可以自由发挥,可以议论可以记叙:正面立意、反面立意皆可。

18、安徽:哲理联想

吴兴杂诗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而且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考生会为自然清丽的语言、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而激赏,这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在拿捏“诗的哲理”中实现;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

作文的立意,就是“诗的立意”+“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道试题的“立意”不像命题作文的直白、话题作文的宽泛,而是隐藏在“文字之外,万象之内”,这就是一道“坎”,要跨过去,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与积淀去感受语言文字中所表达的事物,所阐述的哲理。

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道很美的作文题目,如果学生能过了审题这一关,应该能写出高质量的美文。

外篇:

宁夏高考作文题:诚信善良

三个男同学去打篮球,路上遇到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笔写着“我因为出来旅游钱包被偷,请资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给了女孩10元钱。另两名男孩说这个男孩上当了,因为出来旅游不会带着粉笔。另一则材料是:某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天后,救护队员找到了遇难者的尸体,在一个叫聂文清的矿工身旁,他们发现了一顶用粉笔写有遗言的安全帽,上面写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欠邓曙华100……”。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写一篇作文。

全国Ⅱ2010年高考作文题:《路径》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2、除诗歌外,文休不限。3、不少于800字。

点评:《路径》这个命题较为清晰明了,因此考生应该比较容易正确的理解题意,加以发挥。较为常规的主题包括“勤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失败是通往成功之路”等等;稍有新意的是对于通过歪门邪道达到目的的行为和人的抨击——围绕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立意,考生可以选取与之相证的生活材料或论述文字完成作文。

由于命题的限制较少,《路径》同样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比如,作为一个电脑名词,一些考生可能会想到运用它来造作一篇与电脑相关的作文,甚至一篇小小的科幻文章。

辽宁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____”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在笔者看来,《幸福是……》这是今年高开作文题目中较为有难度的一个,因为命题给出的两则具体材料:房子和幸福的关系、生命和幸福的关系和考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尽管当前房价是全热会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大多数处于高中生阶段的考生来说,房子和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本身可能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而在经历生死之间领悟幸福的真谛是一个较深刻的人生体验,大多数考生较难给出有深度的思考和评述。

当然,命题的题眼是“幸福”,虽然必须运用到材料,但材料可以作为铺垫、对照和反正来使用;而考生在作文中依然可以引用个人的生活或观点,抒发自己对于幸福的认识。此外,对材料的运用可以灵活多样,从房子拓展到物质世界对生活的影响;从生命可以联想到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救助等等……按照历届高考评分的标准和传统,紧扣这样的主题较为容易拿到高分。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解析

1、全国卷Ⅰ(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兔子学游泳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儿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很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大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用,不得抄袭。

点评:是材料命意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既贴近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又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实际息息相关,命题的开放性和含蓄性都确保了学生们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立意是否全面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条理准确,文体是否明确,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都是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等级区分出来的。

从审题上说,我们首先可以区分两个角度: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这是一类,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是一类。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象征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具体可以说是我们青少年。

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象征社会,学校,家庭等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是看到了受教育者努力后成功的可能性,强调后天的努力。很显然他没有看到,先天条件的制约,没有准确的给受教育者定位,没有因材施教。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强调的是扬长避短,看到了优胜劣汰的关键。但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一招鲜”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法也不全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能够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看到了受教育者先天条件的制约,不盲目的模仿,不回避努力的因素,同时强调了兔子广泛的学习,多掌握适合自己的生存本领,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条条大路通罗马。既强调了奔跑的生存本领,同时,又要多创造发现掌握适合自己的本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你可以站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个角度谈如何培养年轻人,如何既发挥受教育者的长处,同时又要多了解发现,孩子的生理特点个性特点,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技能,因材施教,作智慧的引路人。

你也可以站在孩子自身角度来谈,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在哪里,也就是自知,然后充分的发挥这种优势,同时你又要了解这个社会,和你之外的其他人,也就是知人,然后寻找自己的潜力空间,加以培养,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扼住自己命运咽喉的人。

总之,审题要全面,立意要周到深刻,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应该都可以出彩,但文体必须明晰,结构必须清晰,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从材料上看古今中外都有的谈,比如李白,苏轼,柳永,宋徽宗比尔盖茨赵本山奥运冠军村官金融危机等等,材料关键是要用的准确,扣题要准,能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材料中,能不能将材料细节处理好,能不能将材料中叙述,议论,抒情处理好都是能否完成好材料写作的关键。当然语言是否清通而且有文采,打动人,行文中不出现错别字都涉及到一个高中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要在高考作文这样的舞台上取得好成绩,和平时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

2、全国卷2(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广西)道尔顿与色盲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高考作文 2014-06-24 0844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优秀作文之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了眼下幸福的珍贵,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非要拆散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誉响全球,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此乃为何?他们无

【高考作文】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大全三

【高考作文】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大全三 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

2019上海卷高考作文及解析(高考)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中国味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权威专家解析】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上海卷作文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语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导向和追求,充分发挥了文化浸润的功能,增强文化自信,凸现教育与生活的关联。 文题由不同国家的音乐说起,在异域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对比中,突出中国特色,在比较了解中对“中国味”有更深刻的认识。再由音乐拓展到其他“事物”,“事物”可实可虚,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中国味”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可以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色彩斑斓的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坚忍不拔的精神、开阔博大的襟怀等等的独有的“中国符号”。在行文过程中,考生可选择某一具体事物,并由此发散开去,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知,试题也让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对此认知必须是在“中国味”的前提之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所有中国人包括考生该认真思考: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血脉、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勇于奋斗,争取美好未来的动力来源什么。上海的作文试题,以“中国味”为宏观指导,实现了文化引领,让考生深刻认知中华文化、思想、精神的多样性、丰富性,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充分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也要在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了解、认知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开阔的胸襟。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分析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分析 【篇一: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思路及范文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 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 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 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 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 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对 当下生活的关注。 这个题目总体比较容易,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文题都很相近,让 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写出新意却不算简单。 【审题分析】 从审题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抓关键词。这个材料的整体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穿过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没有不穿过的自由,所以这里的自由与不自由是在选择道路的 情况下出现的,自由与不自由是附属于这个选择的。通读材料不难 提取出关键词“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联想到困难、挫折、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无奈与 不快等等。总体来看考生比较容易在看到题目的最开始便想到一些 可以选择的材料。 另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矛盾在于“选择”和“不能选择”。我们可以 做出很多选择,例如人生该如何度过;但是我们又不能选择生老病死。 综合两组关键词来看,“自由”在于自己能否作出“选择”。 类似的很多话题在孩子们平时的练习中有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哲学和政治,擅长这一学科或对此 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深刻性。 【写作内容】 从写作内容分析,这个材料依然要求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学生考 察这个材料的思路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

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

《中学生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 议论文 2014-05-29 15:09 : 《中学生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 (原创稿件,请注明出处) 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 简介:张定勇,极品作文、极品阅读风暴创始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曾多次命中高考作文试题,主编三十余部作文专著。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哲理故事类材料作文。结尾处苏格拉底的话已经点明了材料的寓意——“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这是材料的中心立意。 从苏格拉底的角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中,只有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快乐就会降临到我们身边。身教和言教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 从年轻人的角度,要勇于请教,面对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年轻人寻找快乐时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如果一味去依靠自我,很难解决问题。当然这是次要角度。 在写作时最好从材料的中心立意来写。写作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列好提纲,如《专注目标,快乐相伴》可以从“专注目标不言悔,快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全国I卷,含解析)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全国1卷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试题特点 题型为材料作文,与全国卷去年题型与难度基本一致,需要我们用历史和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人物,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表达自己的看法。看到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崇高的思想境界、为人治世的智慧。命题把握时代脉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引导当代青年提高知识能力、增强生活智慧、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 2、题目解析 材料里涉及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选取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体现齐桓公不计前嫌、大胆用人、善用人才;鲍叔不求功名、举荐人才、甘居其下;管仲足智多谋、忠心辅佐、助齐成霸。题目材料对三个人物各有介绍,引用孔子、司马迁的话评述齐桓公的历史功绩,管仲的辅国之功和鲍叔的知人之能。设置班级读书会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围绕材料讨论自己感触最深的人物,写作任务为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3、写作角度 题目要求考生选好角度,其实就是要求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或者有话可说,有素材积累的话题,确定自己的立意。从这三个人物分析,每个人物身上的品质与特点各有特色,选取其一确定立意,结合素材与论据展开论述即可。要注意的是题目提问: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要对此进行回答,以其中一个人物为主,不可三人平均分配力量。从历史人物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最终要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谈这些优秀的思想品格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4、写法指导 本题适合采用议论文形式,注意发言稿的文体特点,观点要鲜明,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要求语言简洁明快。发言要直接面向班级同学,所以,发言稿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的词句、容易引起歧义或谐音的词语,最好运用大众语言。注意发言稿的写作格式,题目、称呼、问候语、结束语等。 1

【免费下载】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真题还原: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别具匠心。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现作文的思想性。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 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 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l 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水滴石穿;软:上善若水。 l 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 l 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 以上的材料分析方法,在我们之前的课程中,老师都有按步骤给同学们分析过,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够按这个思路来看材料,是不是觉得可以写作的角度更加广泛了呢? 立意角度分析: 以上三种材料对应的就是该材料作文横向上的三种立意,对于这三种立意,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体现其中的关系,也就是在写作时注意思辨。因为本则材料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所以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

2016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及解析

2016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一、北京卷作文题目 2016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老腔”与“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 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二、2016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目:奖惩之后 三、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

陕西、重庆、海南): 今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四、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我的青春与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着;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五、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导读:本文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十岁月匆匆,又到高考时;豪情满怀,义薄云天志;同窗载载,探索比聪智;人生漫漫,拼搏有几时? 珍惜所有,莫待转眼逝。高考日,祝把握机会,拥抱成功!高考资讯请关注高考网。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今年高考题主要是谈对预测的看法,总体来说,延续去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风格,既温和又大气,同时有理性思考的空间。 华师大一附中语文教师管维萍:今年的高考作文指向预测,生活可预测的吗,这实际上指向的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学生可以就此展开思考。题目又说,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不同的人,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和视角,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视角,年轻学生又该怎么看待。对学生来说,题目有很深的哲学意味,既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有能呈现学生的思维品质。无论是题型、难度或思维品质,今年命题和平时教学的契合度较好,对高中平时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这次作文题,不难。看了以后,整体上觉得蛮稳妥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年轻人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走进高考考场时,对未来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这也令作文要求有了“情境化”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妥大气,不偏不怪。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的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虽然目前高考已经文理不分科,但学生在天性上、后天训练上,总有偏重,而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不太容易写偏,只要有一定生活积淀的学生,都有话说,都可以写得出彩。更重要的是,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三观,这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关注到此次题目体现出“过渡性”特点。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上海近些年的考题,不是单向性的命题,而是提供了选择性,往下走的话,探索的方向是考察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即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思辨性等兼而有之。

广东省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省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省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科阅卷组组长:富辩证意味写作空间较大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读,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映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华师附中高级语文教师卢福东:深层含义讲物质与精神 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思辨性,重点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生活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辨;二是现实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题目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可以考出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下。素材的表层含义很明显,不过思考能力强的考生也可以思考出深层的含义,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其实,不管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技术”,都是一个载体,和我们的传统书信与电子邮件类似,如果学生作一下类比,拓展思维,就可以触及到深层次的含义。 立意参考 1.真正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单纯的感情!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淡了! 2.时代在变,载体在变,人的情感回忆永远不变。 3.科技发达给我们的感情世界带来的变化。 2014年的语文作文,无论城乡学生均“有话说”,优秀满分作文比去年更多了。 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认为,高考作文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对历史记忆方式的影响,考题充满张力,兼顾城乡考生。有的考生从家风教育、成长教育出发,有的考生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立意。比较难得的是,有的考生从反向立意,指出数码时代也不会稀释记忆,技术进步不应为人文的流失负责等等。今年的高考作文原创多了,套用减少,预计优秀、高分作文多于去年。此外,抒情散文和诗歌的数量也较去年多。 广东省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自主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

2014年湖南语文高考作文

2014年湖南语文高考作文 【篇一: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名师点评李卓】 仔细分析历年来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其实不难发现一些客观的“规律”,北京卷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的思考,如北京的符号(2006年)、诚信(2011年)、爱迪生是如何看待手机的(2013年)、老规矩(2014年)等,四川卷近几年一直在传递拼搏、奋斗的正能量,如坚强(2008年)、人生的几何体(2010年)、总有一种期待(2011年)、站起来世界才能属于你(2014年)等,还有些省市偏重考核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思辩,有些省市则倾向于对人性的反思。 而湖南卷的高考作文,我们简单看几年的题目:意气(2006年)、诗意地生活(2007年)、踮起脚尖(2009年)、手(2012年)、我愿意(2013年)、心在哪风景就在哪(2014年),大部分的题目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并且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考核。什么是人文思想?就是对家庭、社会的关注,对历史、文学等知识领域的领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想象。基于这样的“规律”,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高考作文预测”泛滥于信息窗口,令广大师生心怀期盼又倍觉迷茫。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去备战高考作文,如何在茫茫信息流中找到那一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呢?作为在作文教学研究一线奋战多年的我,给广大学生的建议就是:培养多角度的思维模式,打好扎实的文字表达基本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全面的素质迎战高考作文,而不是刻意去“押宝”。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2.联想思考自由。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以及满分作文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一:重要与否,只关乎内心 当你总思考着还有更重要的事在远方等待时,你会如何处理自己已经努力做的认为重要的事? 答案往往是一片迷茫以及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唏嘘和质疑。 “更”字的频繁出现,正体现出你内心的慌乱和不坚定。 所以,很多时候不妨再想想,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真的重要吗?而那些更重要的事因何而来? 因为责任?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将其归入“重要”的事?之所以如此,其实是由于我们自身人格的缺失而造成心灵道德的不健全,从而觉得这些事是等着我们去做的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借口,是拖延,是缺失和推卸。 或因为贪心?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造成的结果往往是生活的紊乱以及对正在付出的努力的消费。人总是想着有更大成效的更重要的事,无限地缩小自己正努力做的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自己认为重要”被无情地打倒,换来的却是一事无成。这里的“更”字,是不满足,是不专注,是盲目的期待。 再有,因为他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一种不约而同的关于成功的价值观,似乎注定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覆上他人的影子。自己认为重要的不重要,父母长辈教导的才是更重要的事。这样会让我们在不自觉中慢慢忘了自己认为重要而付出过努力的事,却在别人理想的生活道路上走向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独立人格的逐渐缺失,是对他人观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组众多国内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在网上不断发酵。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②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的一道作文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和把握,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 材料一要注意抓住中国评价改革开放40人物的结果是: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材料二应该评价人物贡献的标准和结果是:“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根据以上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1)崇尚科学,崇尚真知,崇尚实干,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2)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引领青年朝知识、文化、科学的方向健康成长。 (3)为人类文明、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4)一个崇尚科学与文化的社会才是健康积极的社会。 (5)娱乐明星与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同框,甚至前者光环盖过后者,是社会精神病态的体现。 (6)少一点娱乐,多一点严肃,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但不能让娱乐主宰我们的精神领地。中国精神的代表者不应该是明星或网红。 (7)辩证看待崇拜“明星”“网红”现象。(从崇拜文明、敬业、诚信、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角度议论)

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解析

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解析 国卷大纲版高考作文题 题,材料为同学关系,新闻报道中提炼出的主题为“真诚与友善”。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协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作文要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材料给了多方面能够确定的立意: 1、同窗共读,互相协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能够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能够创新书信等体裁。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能够攻其一点,也能够多点综合,更能够另抒新见,能够发表议论,也能够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从当前掌握的材料看,不禁诗歌。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作用。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目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点意识,或者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作文要求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 “铁路巡查员”材料作文解析及例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解析1】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他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相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解析2】 一、北京高考作文紧贴社会生活材料来源于生活,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二、北京高考作文体现了雷锋精神本次作文材料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中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本材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北京高考作文避开了时事新闻在过去几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中与时事结合很紧密,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贴近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路途中都能有所见所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让考生需要关注一些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模范。 总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需要考生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本次作文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 【解析3】 一、准确理解材料: (一)理解材料: 第一个内容:老计在铁路上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巡查铁路。——责任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真题还原: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别具匠心。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 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现作文的思想性。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 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l从性格的角度: 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 水滴石穿;软: 上善若水。 l从处世的角度:

2014年各地高考作文

一、2014年新课标I卷高考作文题:山羊过独木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尊重规则以正取胜 活动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促进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其创设的依据是此类活动的考察目的和本质意义。因此,尊重规则应该成为参与者的首要之务。 “山羊过独木桥”属于竞技比赛项目,其规则有明确的要求:“能突破对方拦阻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我们要明白竞技项目的本质是通过竞争进行选拔。竞争是手段与过程,选拔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否定“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的原因。假使我们认同了“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那么这项竞技比赛项目的最终结果将是无法选拔出优胜者。不尊重规则的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竞技项目。 竞技比赛项目毕竟是要选拔出优胜者,那么如何在兼顾规则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应当尊重规则,以正取胜。尊重规则原因不再赘述,而所谓的以正取胜,就是按照合乎规则的方式进行竞争取得优胜。以正取胜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一种品德的体现。取胜有道,不失于礼,才是君子之德。中国向来重视“正”,认为这是一种大德、美德。春秋争霸,诸雄应势而起,而齐桓公终得彪炳千秋,被圣人称赞,这是为何?纵观其争霸历史,从苞茅之质到招杀哀姜,再到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倘若我们把春秋诸国争霸战看做是一场竞技,其规则显而易见,即得天下大名,顺百姓人心,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以仁义为行动标杆,以正德征伐,不出奇谋,不为诡诈,终得周王室认可,天下诸侯拜服,成五霸之首。孔子认为齐桓公“正而不诡”是为至评。 正行源于正德,正德体现于正行。德行相见为古人所重。《论语》有三辩:华夷之辩,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辩。三辩核心以正为美。自古重视行则坦荡,言则中矩,取之有道,进退合宜。正则得其宜,奇巧机心则败心术、乱人心,这是历代大家最为慎重之处。 《庄子·天地》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子贡游楚见一为圃者弃机械抱瓮而出灌,疑而问,为圃者的回答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虽然说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仍可见古人的慎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