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9242968.html,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

作者:景继庆黄红丽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1期

摘要: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是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对话的基础上

进行,甚至可以说,师生间的对话是课堂中信息交换的最主要的方式。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进行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对话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最主要的方式,教师需要借助对话来引导学生,学生需要借助对话来表达自己或向教师请教。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构建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尊重性原则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基本是师尊生卑。而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则提倡师生关系是平等的。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就需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不仅需要教师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尊重性对话来实施。尤其是在学生提出问题或遇到问题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在鼓励中进行引导。同时,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而不应“一刀切”。应该说,尊重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师生的和谐关系构建才有可能。

二、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对话要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还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讲述或引导的知识的理解。通常而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简洁,思路要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如在“数位”教学中就不能说成“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在“位置”教学中不能说“小张在左边,小刚在前面”,而要明确谁在谁的哪一边。一旦教师的语言出现错误,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发生错误,这将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三、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在认知上更趋向于直观,而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公式、定理都是抽象性的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时,以直观的语言来进行描述,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在描述“长×宽”时,就需要借助具体的图形,在描述时指着相应的“长”和“宽”来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