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完整版)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完整版)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刑法的任务。

答:《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

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

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2.简述论理解释的主要种类。

答:(1)扩大解释。(2)缩小解释。(3)当然解释。(4)反对解释。

(5)补正解释。(6)体系解释。(7)历史解释。(8)比较解释。

二、论述题

1.论述刑法的性质。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这种特定性,使刑法成为特殊的法律。

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则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首先,刑法并

不是将所有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只是将其中部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其次,即使是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但由于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立法机关也可能不将其规定为

犯罪;最后,成文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也可能被遗漏。

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这些强制方法的严厉程度远不如刑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

方法。

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止某种危害行为时,才由刑法禁止。

由于其他法律在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需要刑法保护,刑法的制裁方法又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这既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所在,也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之一。

组胚简答和论述题

2010级组胚简答和论述题 1. 简述内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内皮是指被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皮细胞较薄,利于物质交换。 2.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外基质极少;(2)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与深 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3)上皮组 织一般都附着基膜;(4)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 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上皮组织的分类: (1)被覆上皮:细胞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2)腺上皮:有分泌功能,细胞呈团索状或泡状。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 3.简述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居细胞一侧,核内异染色质成块状,于核膜内侧呈辐射状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白细胞七种。 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②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 ③浆细胞:细胞圆或卵圆形,核偏位,染色质粗块状,辐射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④肥大细胞:细胞呈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抗凝血。 ⑤脂肪细胞:呈空泡状,核扁平位于细胞边缘。功能:合成、贮存脂类物质。 ⑥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纤维、内皮细胞的潜能。

刑法学专题补修课辅导2

刑法学专题补修课辅导 1. 论述 何谓罪刑法定原则?试运用罪刑法定原则分析:行为人采用诱骗的方式拐卖已满14周岁成年男子并将其转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就是通常所说的“罪刑法定”原则。1997年刑法中的“拐卖妇女儿童罪,其行为对象仅限于妇女、儿童。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者,不能将已满14周岁的成年男子包含在内,所以不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行为人在实施该“拐卖”行为过程中有采取“暴力殴打方式或者非法关押、拘禁甚至绑架等方式,则可以作为故意伤害或者非法拘禁处理,无此类行为的,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目前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6 道试题,共30 分。) 1. 陈某(15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问:对陈某应如何处理?(B) A. 追究刑事责任 B. 不追究刑事责任 C. 从轻、减轻处罚 D. 责令政府加以管教 2.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境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构成(C) A. 构成走私毒品罪 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 构成贩卖毒品罪 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3.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7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B)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绑架罪 D. 抢劫罪、绑架罪 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下列人员的犯罪行为依法可以从宽处罚的有(D) A. 未成年人犯罪的 B. 聋人或者哑人犯罪的 C.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 D. 盲人犯罪的 5.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乙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快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驾驶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什么?什么情况下的干扰最大? 答: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任何可以引起系统参数变化的事件。例如短路故障、电力元件的投入和退出等。其中短路造成的干扰最大。 2、为什么说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答:由于实际电力系统的参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电力系统总是处在暂态过程之中,如果系统参数在某组数值附近作微小的持续变化,则描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的变化,我们就认为其运行参量保持平均值不变,即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由此可见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实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3、为简化计算,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和机电暂态过程分析中都采用了那些基本假设? 答:电磁暂态分析过程中假设系统频率不变,即认为系统机电暂态过程还没有开始;机电暂态过程中假设发电机部的机电暂态过程已经结束。 4、简述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 答:电力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短路故障(又称横向故障)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短路故障又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各种短路又有金属性短路和经过渡阻抗短路两种形式。三相短路又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短路称为不对称短路;在继电保护中又把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称为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称为接地短路。断线故障(又称纵向故障)指三相中一相断开(一相断线)或两相断开(两相断线)的运行状态。 5、简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答:短路的主要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短路电流大幅度增大引起的导体发热和电动力增大的危害; 2)短路时电压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危害; 3)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的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6、简述断线的特点及危害 答:断线的特点是不会出现大的电流和低电压,但由于三相不对称,将在系统中产生负序和零序电流,所以断线的主要危害是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变压器变比通常如何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通常选择基本级的平均额定电压作为电压基准值,变压器的变比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刑法学专题研究答案

1.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4.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等行为。 1.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ABC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2.广义的刑法包括(ABCD )。 A. 刑法典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法 D. 附属刑法 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A )。 A.必然因果关系 B.偶然因果关系 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 对于累犯,应当( B )。 A. 加重处罚 B. 从重处罚 C. 从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5.李某开枪射击赵某,射击的结果却导致赵某重伤,同时导致赵某身边的王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BCD )。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6.无限防卫权适用于以下哪些犯罪行为?( ABCD ) A. 绑架 B. 杀人 C. 抢劫 D. 强奸 7.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 D )。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8. 以下属于危险犯的是( ABD )。 A. 放火罪 B. 爆炸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投放危险物质罪 1.ABC 2.ABCD 3.A 4.B 5. BCD 6. ABCD 7.D 8.ABD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 2.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财产的所有权。(错) 3.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对方的犯罪行为存在。(错)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洋务派D.义利团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四洲志》D.《瀛环志略》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60至70年代 D、70至80年代 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 A.签订《天津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北京政变 D.签订《辛丑条约》 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签订《马关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简答论述题答案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六、简答题 1.炎细胞----抗感染、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吞噬细菌和组织碎片;肌成纤维细胞----使伤口收缩;毛细血管----提供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于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控制感染;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和胶原;肉芽组织所有成分----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功能。 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生长抑素和细胞接触抑制 3.血肿形成,纤维性骨架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4.肉芽组织可演化、成熟,形成瘢痕组织。在形态、成分、功能、结局等方面不同。 七、论述题 1.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镜下:大量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各种炎细胞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间质的水分减少,血管逐渐闭塞、消失,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最终形成瘢痕组织。2.有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和局部因素(包括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六、简答题 1.镜下:血管扩张;水肿液;心力衰竭细胞;纤维组织增生,肺褐色硬化。 2.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3.白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构成 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主要由红 细胞构成 混合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4.结局:溶解吸收,机化,钙化 对机体的影响:有利的一面,阻止大出血 不利的一面,阻塞血管、引起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 5.运行途径:1)顺血流方向2)逆血流方向 3)从左心经房、室间隔缺损至右心 6.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也可血栓形成→梗死 七、论述题 1.(1)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变: 肉眼: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温度下降,皮肤淤血时发绀 镜下: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有时伴有水肿 (3)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 胞变性或坏死,淤血性硬化,侧枝 循环建立。 2.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其他如寄生虫栓塞、肿 瘤细胞栓塞等 后果:1)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2) 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和 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3) 肾动脉栓塞,可致肾脏梗死;4)脾动脉 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5)肠系膜动脉 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6)肝 动脉栓塞可致肝梗死。 3.(1)梗死的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3)条件:1)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致密;侧枝循环不充分;动脉血管阻塞 2)出血性梗死:组织疏松;双重血 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组织 淤血;动脉血管阻塞 第四章炎症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 1.渗出液见于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高,比重大于1.018,细胞数多,容易凝固,浑浊。漏出液见于非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低,比重小于 1.018,细胞少,清亮,不易凝固。 2.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等常见病变。渗出,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白细胞游出及吞噬活动。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粘膜上皮、腺上皮增生;间质细胞,如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3.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可发生于内脏和皮下,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蜂窝织炎是弥漫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但无显著的组织溶解坏死,常见于皮肤、肌肉、

2017年电大《刑法学专题研究》形成性考核册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刑法学专题研究 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刑法学专题研究》平时作业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2.广义的刑法包括()。 A. 刑法典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法 D. 附属刑法 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4. 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 从旧兼从轻 B. 从旧兼从重 C. 从轻兼从新 D. 从重兼从新 5. 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6. 我国的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不同,将犯罪分为()大类。 A. 同类客体八 B. 同类客体十 C. 一般客体八 D. 直接客体十 7. 甲为年满15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 A. 抢劫 B. 抢夺 C. 绑架 D. 放火 8.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9.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A.必然因果关系B.偶然因果关系 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0. “罪过”是指()。 A.故意B.犯罪动机

【高分子物理】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本习题参考答案大部分均来自于《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能够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 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p12 ●顺序异构体:由结构单元间的联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即头尾、 头头、无规表示的键接异构。p6 ●有规立构高分子:“等规高聚物”。分子链中旋光异构单元有规律性地排列的高分子。一 般指全同或间同高分子。p13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p13 ●链段:我们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它为“链段”。P27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P17 ●平衡态柔顺性:静态柔顺性又称平衡态柔顺性,是指大分子链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 顺性。高分子链的平衡态柔顺性,通常用链段长度和均方末端距来表征。链段是指从分子链划分出来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运动单元。动态柔顺性是指高分子链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 ●高斯链: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P28 ●受阻旋转链: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于分子骨架中环绕单键的旋转造成了阻碍,这种类型 的高分子链称为受阻旋转链。 ●自由旋转链:假定分子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 位阻对转动的影响,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旋转链。P21 ●自由联结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有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 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等,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联结链。P20 ●等效自由结合链: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 链”。P27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错误构象数与规整度无关。 (2)错误共轭双键间的单键实际上具有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 (3)错误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淬火样品中可能没有结晶);正确,具有结晶能力。 (4)正确温度高,内旋转越容易,内旋转异构体数目越多。 (5)正确结晶是三维有序,取向是一维、二维有序,有序代表着构象数减少,显然结晶构象数最少。 (6)错误高分子处于无定形态时,其末端距相等。 (7)错误自由结合链统计单元是一个化学键。而高斯链的统计单元是一个链段。高斯链包括自由结合链,而自由结合链只是高斯链的一个特例。 (8)错误高分子链段无固定长度,无固定位置,是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le=h2/lmax求得平均链段长度,但是h2仍需通过实验得到。 (9)正确对于极端刚性链,高斯统计理论不适用。 (10)错误依据分子链柔顺性的不同,几何计算得到的末端距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无扰状态分子链的末端距。 (11)正确键角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长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个数变多,均方末端距变大。 (12)错误长支化---分子链之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增加,分子链活动受阻,柔顺性下降。短

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 1.《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2.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1)女主人公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后“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3.分析《国殇》第一段,全景鸟瞰,局部特写,动静结合的特点:(1)第一段写激战。①描写旌旗蔽日、敌军压境的壮阔场面,有鸟瞰全局之势。②在此背景下描写敌我短兵相接:陷入泥潭的战车、死伤的战马、楚军鼓手不屈不挠的身影,如一组组特写。③“严杀尽兮弃原野”激战之后的寂静与先前激战的场面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2)第二段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前段为后段的铺垫,后段为前段的升华。外形描写与精神赞美相结合。 4.分析《哀郢》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即怎样通过流亡历程的叙写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1)在叙述自己流亡过程的同时,不断抒发对故都的思念和对楚国命运的忧虑。(2)表现为:离开郢都频频回首,思君念国;至洞庭湖向东,梦魂思念,离都日远;到了陵阳,恍恍惚惚,忧愁相接。然后总结郢都沦陷、百姓流亡、自己流放的原因在于君王亲近小人,小人日进,诬陷贤者,贤者日益疏远。 5.《冯谖客孟尝君》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无好”“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有了车则招摇过市,炫耀于人。(2)扬:而后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可见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6.分析《项羽本纪》项羽形象的性格特征:(1)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场景,刻画了项羽缺乏智谋、勇武粗豪的性格。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不可一世,然而,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鸿门宴上由于寡断少谋,轻易放走了敌手,导致日后自刎乌江的悲剧。(2)作者在极写项羽豪霸之气的同时,也未忽略对他内心矛盾与痛苦的刻画。在陷入垓下重围之中,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涕泪并下,这些情节和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显得丰满而有立体感。 7.分析“霸王别姬”的情节对于丰满项羽形象、增强文章悲剧气氛的作用:(1)“霸王别姬”充分表现了项羽面临失败的复杂心情。通过夜饮、吟唱、泣下等细节描写,可见他对难以逆转败局的痛苦,对天时不利的愤激不平,以及对虞姬的依恋不舍。(2)展现了项羽隐于粗豪形表之后的沉重的内心世界,让人看到了项羽性格的另一些侧面,同时也渲染了作品的悲剧气氛。 8.分析《苏武传》中苏武形象:《苏武传》是《汉书》中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文学性的一篇,也是充满爱国精神的佳作。(1)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之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2)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绝粮相通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刎对之,义不受辱,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置之死地,他千方百计自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只是以君臣和国家大义自剖心迹。(3)苏武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处事得体,不失汉朝使节的身份,正气凛然,维护了民族尊严,感人至深。 9.分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仲卿的形象,并指出他们之间的差异:(1)兰芝:知书识礼,勤劳能干,忠于爱情,不能忍受无理逼迫,对事情有清醒的认识,有反抗性;(2)仲卿反抗性逊于兰芝,对问题的认识远不如兰芝。10.曹操《短歌行》的艺术特点:(1)隐约曲折的表达方式。(2)引用《诗经》成句,巧妙表达自己的愿望。(3)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参见前:《短歌行》第8题具体说明】 11.曹丕《燕歌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1)萧瑟悲凉的秋景烘托凄清寂寞的氛围,燕雁南归对照丈夫不归。(2)秋夜景色,牵牛织女,表达无限悲伤。 12.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借景物抒写情思的表现手法:(1)第二章受淫雨影响,路途险阻难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恋,对前途的忧惧。(2)第四章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凉孤独之感。(3)“归鸟”“孤兽”情景交融,感物伤怀,抒发生离死别的悲哀。 13.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艺术特点:(1)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2)比兴手法的运用。(3)章与章蝉联的顶针形式。(诗除第一、第二章外,为首尾相接的辘轳体。如第三章结尾:我马玄以黄;而第四章开头:玄黄犹能进;结尾:抚心长太息;第五章开头:太息将何为。以此类推,构成辘轳体) 14.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以涧底松、山上苗的对比发端,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间不平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庸才盘据高位,英俊屈居下属的不合理现象,为古今受压抑者鸣不平。 15.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描写田园风光的特点,表达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1)质朴、宁静、平和,充满生活气息。(2)热爱田园,田园生活悠闲,与官场的丑恶、纷扰成为鲜明的对照,回到田园的诗人无比喜悦。 16.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开头“心远地自偏”四句的哲理:心远地偏,重在把握自我。内心超脱。远离争名夺

电大刑法学专题研究(单选) - 已排版

刑法专题研究单选 ★ (犯罪客体 )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首要条件。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罪刑法定原则)。 ★ 2003年9月28日零时许,唐某在河南省某大桥南东河堤用钢锯、钳子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此铺设已断开的通信电缆割成小截,盗走120米,价值7500元,随后,在大桥南引桥西边,将市政设施管理处正在铺设的路灯电缆割断盗走40米,价值980元。唐某的行为构成(唐某的犯罪行为构成破坏军事通信罪和盗窃罪,实行并罚) 。 ★ 2005年4月至9月间,赖某为牟取私利,先后两次以2000元的价格从河南省驻马店市购买了伪造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证、军车车辆驾驶证、军车行车执照等证件共20本,并以500至800元的价格卖出,获得赃款3500元。赖某的行为构成(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 ★ 2010年2月,陈飞经高某介绍,在重庆市渝北区某小区外的公路旁,以人民币5000元的价格从王某处购得一辆无任何合法手续的长安轿车一辆,供自己使用。经鉴定,陈飞购买的轿车价值49600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陈飞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被告人甲与乙有私仇。甲为了报复乙,在乙楼下的垃圾桶里埋下了炸药和雷管,试图在乙倒垃圾时炸死乙,但连续5天乙都未到楼下倒垃圾,乙的邻居丙在倒垃圾时被炸成重伤,垃圾桶被炸坏。甲行为构成何罪?(爆炸罪)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承担资产评估的中介组织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数罪并罚) ★程某,男,50岁,某市居民。在解放南方某沿海城市的战役中,程某将明知是畏战躲避的某部士兵杨某收藏起来,并对外人称是前来避难的亲属。当杨某后被同部队的战士发觉后,程某继续以其患病为由替杨某庇护。 程某的行为构成(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 ) 。 ★处断的一罪包括( 连续犯 )。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认定为(单位受贿罪)。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直接故意)的犯罪中。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存在于(直接故意 )实施的犯罪 中。 ★放火罪的既遂是指(放火行为已经引起燃烧物独立燃 烧)。 ★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境内)。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 的,追诉时效的期限是(5年)。 ★构成贩卖毒品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是年满(14 )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故意用言语行为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 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 为,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挑拨)。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到两年)。 ★行贿罪的主观目的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 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未遂)。 ★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 退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何某和蔡某系银行营业所会计、出纳,利用职务之便, 为私营业主刘某个人账户空存24万元,由刘某利用该账 户24万元进行验资注册私人公司。试问本案中,蔡某、 何某和刘某的行为构成:(何某和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 刘某属于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调查地形,乙负责 望风,丙负责入室行窃。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复杂的共 同犯罪)。 ★甲、乙、丙三人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组织实施了盗窃 电力的行为,情节严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应当以 盗窃罪追究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责任)。 ★甲、乙上山去打猎,在一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 以为是兔子,于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 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甲、乙所使用的枪支、 弹药型号完全一样,无法区分到底是谁所为。对于甲、 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甲、乙不构成犯罪 ★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 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 罪属于(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甲放在卧室手提包里的5000元被乙所盗,为了报复 乙,甲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6★5万元,并指使丙证明自 己被盗6★5万元,甲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 车毁坏。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某,某银行办事处出纳,在该办事处工作人员下班 回家之后,携带作案工具进入办事处工作厅,用托升桌 面、拉开抽屉等方法先后从该办事处主任、出纳等人的 办公桌抽屉内盗出库房的两串钥匙,然后用钥匙打开库 门,撬开钱箱,盗出102余万元。关于此案,下列哪种 说法正确?(甲某构成盗窃罪) ★甲某,男,20岁,将独自在外玩耍的邻居家的三岁 幼儿骗出后藏到一个朋友家,对朋友谎称是亲戚家的孩 子让朋友帮忙照顾几天。之后,甲通过变声给邻居打电 话,称准备好25万元的赎金,否则就再也见不到孩子了。 邻居报警后,警察将甲某抓获。甲某的行为构成(绑架 罪)。 ★甲某看乙某被汽车撞倒,手包被甩出很远,又看到肇 事车辆逃逸,将乙丢在远处。乙因左腿骨折不能站立, 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甲见此情形,捡起乙的手包,不 顾乙的警告劝阻,扬长而去,经查,手包中共有人民币 5000元。对此,甲构成(抢夺罪 ) 。 ★甲某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某厂征用村里 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 套取征地补偿费10万元,据为己有。甲某构成(甲某构 成贪污罪)。 ★甲某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持刀劫持一名女青年乙至 僻静处,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在强奸行为过后,甲又 摸出了乙随身携带的钱包和手机,乙因为害怕没有提出 异议。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甲构成强奸罪和抢劫 罪 ) ★甲某在邮电局工作期间,经常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开 拆经手投递的信件和邮包,仅在一年间就累计拆看信件 100余封,包裹50余件,从中窃取财物1万余元,造成 恶劣影响。对甲某应当(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甲弄虚作假,采用将高关税税率货物伪报为低关税税 率货物的方法进口货物,偷逃关税20万元。甲的行为构 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 务。在其当班期间发现电气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 失重大。对甲应以何罪论处?(放火罪) ★甲为了杀死妻乙,将准备好的毒药偷放在乙要服用的 中药汤中。乙嗅到气味异常,遂把它倒掉,并报告公安机 关,查明中药汤中含有磷化锌。公安机关将甲予以拘留。 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实行终了的杀人未遂)。 ★甲为杀死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房屋炸毁, 甲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 属于(牵连犯)。 ★甲系市政府某局局长,因为急于筹款自用,对建筑商 乙谎称能安排工程项目。乙送上人民币20万元,以求获 得承包工程,甲遂接受。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 ★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 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 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属于故 意杀人)。 ★甲在担任某市商业网点管理办公室主任期间,违反有 关网点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擅自将网点资金620万元 出借给美达实业有限公司。期间,美达实业有限公司先 后归还360万元,尚有260万元未归还。在出借的过程 中,甲未谋取任何个人利益。甲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 罪)。 ★甲在路上捡到一钱包,发现内有少量现金和一个身份 证,于是用该身份证去办理了一个手机卡,使用此手机 卡大量打电话,欠费5000元后将手机卡丢弃。对甲的行 为如何定性?( 诈骗罪) ★交通运输肇事后因何种情形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 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 ★警察甲临时亟须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 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 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 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甲、乙的行为属于下 列哪个选项?( 甲非法出借枪支罪、乙非法持有枪支罪)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 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李某盗窃了一批珍贵的古董文物,为了避免罪行暴露 被抓便将文物藏在自己的私密地窖内十年之久。多年之 后李某见文物被盗风波已经渐渐平息,遂将文物拿出, 为了方便携带和销赃,李某将部分文物砸碎。下列选项 中对李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牵连犯 )。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 子的,应以(强奸罪)论处。 ★梁某在某国有公司任行政办公室主任,通过该国有公 司的集体研究,由梁某负责销售该公司开发的某大厦的 商品房。梁某在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最低销售价格的前 提下,隐瞒实际的售房价格,占有售房合同价和实际售 房价的差额价款,共计25万元。如何评价梁某的行 为?( 因梁某所销售的商品房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实 际售房全都归公司所有,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刘某受委托担任李某受贿一案的辩护人,期间在李某 妻子的陪同下,分别找证人王某、张某、熊某、彭某调 查时,将上述人员陈述的"送钱是为了调动和提拔"改为" 是给李某买烟酒和衣服的"。并将其搜集的证据材料在法 院开庭审理李某受贿案时当庭出示,提出李某的行为不 构成受贿罪的辩护意见,致使人民法院没有当庭认定彭 某向李某行贿9000元的犯罪事实。但是,人民法院并没 有因为刘某的辩护而宣告李某无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刘某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 。 ★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 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 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预 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刘某与陈某、王某预谋,为涉嫌贩卖毒品犯罪的犯罪 嫌疑人戴某做虚假传染病鉴定,以达到取保候审的目的。 刘某向陈某行贿现金1500元后,陈某为其违规出具了戴 某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的刑事诉讼医学鉴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完整版)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大全

简答题 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 货币的运动。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2、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答: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1)在宏观经济方面:①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②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③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2 在微观经济方面:①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②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 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4、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答:(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 (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5、如何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 (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3)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 1、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答:这是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商业银行深感资金缺乏、竞争激烈、加之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的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其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