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的秘密

儿童的秘密

儿童的秘密
儿童的秘密

儿童的秘密

晏悦,果实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市,100048)

摘要:秘密是人类共有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ecretus,意味分离、拆散、隐秘。这一词源也让我们了解秘密对人与人关系所具有的意义。[1]秘密有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还有助于促进亲密人际关系的形成,秘密对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儿童的秘密,秘密的类型和特点,秘密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秘密。与此同时,加之具体的调查问卷反馈对本文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

关键词:儿童;秘密;自我;隐私;成长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人类对儿童有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生而具有的本我是一个贮存着各种本能欲望的仓库,这些沸腾的欲望是与文明背道而驰的,所以要受到文明的压抑。在文明的抑制下,代表文明的超我最终捆绑起本我。在弗洛伊德看来,幼小儿童是不具有超我的,他只具有可恶的本我。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主张文明压制儿童的本我,而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给年幼的、需要保

护的儿童戴上了枷锁。因此,儿童拥有秘密也可能被看做是一种欺骗、不道德的行为。除此之外,当下社会对儿童秘密的侵犯也比比皆是。显然,了解儿童的秘密、保护儿童的秘密应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让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也成为了本文的焦点。

二、儿童秘密研究的现状

(一)问卷调查研究现状

儿童秘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完成一个有趣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看看什么是秘密,秘密究竟有多么的神秘,希望同学们都认真的如实填写下列表格,调查结束之后我们是否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轻松愉悦之感那,所以快来试试吧!

提示:在其他这个选项后面的括号里写上你心里的答案

1、你平时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

A 有

B 没有

2、有时候你是否突然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思考问题或者独自玩耍? ( )

A 是B否

3、你知道秘密是什么吗?( )

A 知道

B 不知道

4、你觉得每个人都有秘密吗?( )

A 有

B 没有

5、你有秘密吗?( )

A 有

B 没有

6、你觉得秘密是可以说出来的吗?

A可以B不可以

7、你经常都会和谁分享你的秘密那?( )

A 爸爸

B 妈妈

C 老师

D 同学

E 其他( )

8、你愿意跟老师分享你的秘密吗?

A愿意B不愿意

9、你觉得秘密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吗?

A能B不能

10、当你有秘密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

A 恐惧

B 不安

C 内疚

D 烦躁

E 其他( )

11、你喜欢被人公开揭露秘密吗? ( )

A 喜欢

B 不喜欢

12、当你的秘密被发现是你的反应是什么? ( )

A 恐惧

B 不安

C 内疚

D 烦躁

E 其他( )

13、你跟别人分享秘密时,希望别人的反应是什么?

A认真聆听B无动于衷

14、你想知道别人的秘密吗?

A想B你想

15、你愿意聆听别人的秘密吗?

A愿意B不愿意

16、当别人和你分享秘密时,你的感觉如何? ( )

A恐惧 B 不安 C 内疚 D 烦躁 E 其他( )

17、当你知道很多人秘密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A像保险箱守住秘密B像一个回收站交换秘密C像一个传声筒把秘密说出去

18、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秘密,你会怎么做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觉得秘密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能分享和我分享一个小秘密吗?

A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能

本问卷到此结束,感谢你们参与其中!

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某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100名做调查测试。结果显示:39%的学生有平时记日记的习惯;68%的学生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发呆;83%的学生知道什么是秘密;88%的学生对“每个人都有秘密”这一观点持有肯定的态度;87%的学生承认他们有秘密;70%的学生觉得秘密不应该说出来;53%的学生不愿意将秘密与老师分享;而大多数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秘密分享给自己的妈妈和同学,两者比例分别占35%和34%;57%的学生认为和别人分享秘密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有秘密的时候,50%的学生会感觉不安、22%的学生感觉开心、19%的学生会感觉烦躁、5%的学生会觉得恐惧,还有4%的人会感觉心里内疚;98%的学生不喜欢被人公开揭露秘密;当学生的秘密被发现时,32%的学生会产生不安心理、27%的学生会产生烦躁心理、26%的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4%的学生会产生内疚的心理,剩下11%的学生还有各种其他的心理,例如害羞、气愤、生气、尴尬、不在意、伤心、忐忑、冲动、平静等等;当和别人分享秘密时,92%的学生都希望别人能够认真聆听自己的秘密,而不是无动于衷;52%的学生想知道别人的秘密,48%的学生不想知道别人的秘密;80%的学生愿意聆听别人的秘密;当别人与自己分享时,55%的学生都会感觉开心和激动,19%的学生会感觉不安,

14%的学生会感觉内疚,仅有6%的学生会感觉烦躁、恐惧;当学生知道很多人的秘密时,94%的学生会像保险箱一样守住秘密,仅有1%的学生会像传声筒一样把秘密说出去,其余的5%的学生会像回收站一样交换秘密;学生们保守秘密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转移话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把秘密告诉任何人、假装没有秘密、把秘密尽量保守,尽量装的不知道秘密、不提这件事、不会说出去,最好忘了它、守口如瓶、“我”会不靠近“你”、一直保守秘密,像保险箱一样、永远不说、我会不让人家问我这个问题、我会保护好我的秘密,不被人看穿、表现得很自然、避开别人、提高警惕,不露蛛丝马迹、威胁“他”,还有对于学生来说秘密对他们也有着不同的涵义,例如有的学生会说秘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最重要的事、有的学生会说秘密意味着一生、还有的会说秘密意味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回答,例如秘密意味着信任、很重要,泄露了就完了、意味着长大了、秘密有好有坏、意味着自己的尊严、意味着心上的一块肉、意味着心里想说的、意味着独一无二的宝贝、意味着只有自己能知道的,不能告诉别人、意味着我和别人、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想法、意味着朋友中的友谊、意味着心里的不安、意味着我的朋友是否还愿意跟我交流、意味着“我”的私事、意味着不可告人的事、意味着一个人最有价值的东西、意味着自己的诚信、意味着自己的希望、意味着自己和别人的机密文件、意味着个人的一点空间、意味着成熟和幼稚、占“我”生命的10%,比较重要、意味着笑点、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我的个人主见、意味着自己的小心灵、意味着自己的心理防线、意味着家庭

的矛盾,同学之间感情破坏、意味着生活中的一部分,少了它是不行的、意味着一个愿望、意味着一颗原子弹、意味着一件事、意味着活在班里的面子,如果大家都知道了,我是没办法在班上、世界上生存的。在最后分享秘密的环节我们又能看到很多有关儿童秘密的“秘密”,例如“我把我哥哥的游戏号弄丢了,感觉很愧疚”、“我想没有任何人来烦我”、“别人向我要过(某个东西)来抄,对不起()里的不能告诉你”、“我们最近在收集一些考试用的资料和教具”、“不想让妈妈给我报一个以上的课外班”、“我每次都把别人的名字说错,每个人都会笑我”、“我想要一只小熊”、“我长大相当航天员”、“好,但您不能告诉别人,我想考一个好学校,像您一样当名老师”、“我最最好的朋友只有两个人”、“我一直没背英语课文”、“我的秘密是:我很讨厌英语老师和科学老师”、“有时候我非常喜欢有点言情的动漫”、“我背着妈妈买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把水洒到了床上,自己弄干净了,没有告诉妈妈”、“我长大要当军人”、“我十分喜欢小区的流浪狗、想带回家去养”、“我就是玩电脑的“宅男””、“我喜欢我们班第五组第二个”、“我进过男WC”、“我讨厌一个背叛过自己的朋友”、“我很胆小”、“我知道很多朋友的秘密,但我不能说!”、“我不喜欢跳舞”、“我在家不小心把电视泡了”、“我讨厌我妈妈,因为她经常打我、骂我,不过不是绝对的”、“我有两个对我来说十分珍贵的东西,它们陪我一起一共三年了,是小虎和小小龙”、“我是个女孩,性格却像个男孩,而且不喜欢和女生玩”、“我不小心把妈妈的东西打破了”、“我最讨厌考试”、“我进过女WC”、“我的游戏密码1234567890”等等,有的学生则拒绝分享秘密,直接回答“不好”“不可能”“暂时不想告诉你”或者“不好,告

诉了就不是秘密了”等等。

研究中虽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还是印证了国内有关“儿童的秘密”研究工作者所得出的结论。

(二)国内有关“儿童秘密”的研究现状

1、对儿童秘密概念的研究:

儿童秘密起源于自我意识的萌发。秘密是对内心的意识体验,“意识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东西,知道隐藏什么,有隐藏、掩盖、掩饰、隐瞒、保护的意识”。[2] 周晓静和陈秀君在《没有秘密长不大》这篇文章中根据“心理诞生出现的过程包括分离和个别化。分离指的是逐渐

同母亲、别人、外部世界脱离分开;个别化指的是成为独立的个人的过程。”[3]以及“秘密不是某个内部的东西,而是与他人相关的东西。没有相关性就不会有秘密。”[4]出发得出秘密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王海英在《走近儿童的秘密——儿童秘密引发的教育思考》中提出秘密的涵义。秘密是人际关系的中介,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而且她还提出儿童的秘密因其不同的年龄阶段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五岁以下的儿童而言,生活中没有秘密,他们更多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对于稍大一些的儿童,如六七岁左右,则开始在人际交往中构建起自己的秘密,体验到秘密所带来的神奇的分割力。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儿童来说,秘密的内涵则发生了些微变化,秘密不再是儿童引以为豪的资本,儿童开始日益建构自己对于秘密的持守能力,儿童的秘密成为越来越隐秘的东西。对于小学高年级的,乃至初高中的儿童而言,秘密则和友谊、信任、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5]

2、对儿童秘密特点的研究:

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的边亚华在《解读儿童的秘密——以儿童秘密的体验为例》中对儿童的秘密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概括。第一、幼儿在体验和分享秘密的过程中已经学会选择分享的对象,并划定自己的秘密空间。第二、幼儿已经会采取一些简单的策略来维护自己的秘密。第三、幼儿在体验秘密的过程中,会产生秘密被分隔带来的不安、恐惧等心理体验;分享秘密可以释放心理压力。[6]

3、对儿童秘密分类的研究:

儿童的秘密分为三种类型:生存秘密、交际秘密和个人隐私。生存秘密是指“任何个人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秘密。没有哪两个人能彼此完全敞开心扉。从人类关系的本质来看,他人完全是神秘的,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完全敞开或被人了解的生存秘密。”“交际秘密与某种藏

在内心的或者无法表达的、无法触及的东西有关。”个人隐私就是有时候我们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某些想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保守的个人秘密。[7]

对于成长的秘密来说我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了解“敏感期”这一概念,因为敏感期对于儿童早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心理隐藏在婴儿孤弱无助的身体之中,这种早已有的心理发展尽管是无声无息的,但却是敏感的,”[8]这向我们解释了敏感期在我们出生之后会伴随我们的必要性。根据蒙台梭利对儿童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儿童的敏

感期主要有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等。对此,成人应该意识到要抓住儿童在每个时期的敏感期进而更好地发展儿童。如刘彩霞在《“心理敏感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中就提出了如何在教育中抓住儿童心理敏感期对儿童进行更好教育的方法:一、加强感官训练,培养幼儿智能;二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日常生活活动;三、创设教育环境,激发幼儿进步。[9]

秘密还有一种分类。王海英在《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中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根据儿童秘密所持守的对象将儿童的秘密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指向成人的秘密;二、指向同辈人的秘密;三、指向亚群体的秘密。[10]

4、对儿童秘密意义和价值的研究:

德国社会学家奥尔格·齐美尔认为:“通过消极的或积极的方式,保守秘密,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秘密极大地丰富了生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魏格纳说:“除非你有一个秘密,否则你就不是你自己。”康德说:“被告知一个秘密就像被赠予一份礼物。”波兹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不能称其为儿童时代”也表明秘密对于儿童的特殊意义。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在《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一书中论述了秘密对于儿童的成长重要意义,“对秘密的体验有助于形成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

我角色;我们可以通过体验秘密来体验别的世界、探索未知的意义、获得深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建立亲密

和委婉的人际关系。”以及“秘密的教育意义在于它们能够创造出自我

的多个层次和内外空间,有助于个人性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还有“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

界的诞生。”[11]我国学者还用“营养品”来形容秘密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孙一兰也在《秘密与儿童的成长》中阐述秘密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能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12]这对于儿童秘密的意义做出了再一次的肯定。儿童的秘密不仅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还具有消极的意义。王海英在《走近儿童的秘密——儿童秘密引发的教育思考》中提出秘密的消极意义在于:首先,秘密的拥有会产生人际的疏离。其次,秘密的拥有会导致过度的焦虑。[13]

5、对儿童秘密保护的研究:

边亚华在《解读儿童的秘密——以儿童秘密的体验为例》中提出了为儿童创设私密区、与儿童共同建筑秘密的心理空间去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心理退场”和“单独在场”,保证儿童及其秘密的分享者之间秘密共享的独立空间。通过了解、尊重、关注和促进这一过程的形成去帮助儿童成长。[14]孙一兰根据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所说的“家长和教师引导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唯一

恰当的途径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的发展。”

提出“保持秘密与监管之间的平衡”和“加强现代媒体的监督”两种保护

儿童秘密的措施。[15]周晓静和陈秀君在《没有秘密长不大》中提出保护儿童秘密的措施是:一、尊重儿童的秘密,给秘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区别对待不同的秘密。[16] 李艳苹写过一篇名为《父母如何对待儿童的秘密》的文章,其中专门提出儿童早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同伴——是否能够认同儿童的秘密,和儿童一起分享和保守秘密,认同儿童对秘密作出的取舍,对儿童早期社会关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他还对父母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一、尊重孩子;二、给孩子提供保守秘密的空间;三、和孩子分享秘密;

四、处理好监督和秘密的关系。[17] 周艳也同样如此在《“我——你”关系对教师温馨评语的解读》中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秘密做出了简要的提示:首先,师生之间要有信任感。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其次,要妥善处理师生间的冲突,教师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以上两方面的关系,就必然的对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影响。[18](三)研究中的不足

“秘密是普遍存在却很少为人讨论的现象”。[19] “如何对待儿童的秘密。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践领域继续加以深入的讨论,从而克服秘密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发挥秘密的教育意义。”[20]

三、对儿童秘密现状的分析

从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结果和国内学者对儿童秘密的研究现状来看,社会对秘密的关注度还不够,没有意识到秘密对于儿童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且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依据外国学者对于儿童秘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的加工和概括,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深刻的见解。除此之外,国内研究学者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的概

念和解析,对于儿童的秘密具体如何保护的研究尚且浅显。还有就是对于儿童秘密如何让更多的人熟知和如何能加入小学教学、生活之中等问题没有学者进行讨论和研究。我想如果研究出来的东西不被人所知或者不为人所用那么它就只能是空洞的没有价值的理论。所以,希望有更多研究儿童秘密的学者对于儿童的秘密能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创新探讨。

四、如何保护儿童的秘密

(一)了解儿童的秘密

儿童是社会中最容易受忽视和受伤害的群体,所以作为儿童的守护者——教师和家长而言,应该从心底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秘密。只有对儿童的秘密有了真正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儿童。这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儿童在成长,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也在成长。真正地了解儿童在我看来就是教师和家长能够主动地给儿童他们所需要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而绝对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儿童、压制儿童、去给他们生活过多的干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必定会受到阻碍,加之精神世界的构建也会延迟,更重要的是对于儿童自我认知的错误导向。他们可能在大人的压制下,内心变得恐惧、焦虑、胆怯、忧郁等等,就像是一株刚发芽的小草受到了人们的践踏,那看来必然是无情的、残忍的。除此之外,对于儿童成长的秘密来说,教师和家长还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敏感期。蒙台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中阐释了儿童敏感期的概念。

儿童在其敏感期期间对外界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够较快的获得某方面的所需技能。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儿童在其敏感期期间对儿童的观察与培养,主要是引导其更好的接受外界的事物,还有终身将要受用的技能,包括动作、语言、感官、秩序、书写、阅读等等,抓住儿童敏感期,同时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儿童的身心更好的成长,让孩子的成长更加的完善。

敏感期中的儿童似乎具有特殊的学习能力,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多的限制,这样只会阻碍或者推迟孩子某方面的发展。

(二)给儿童享受秘密的私密空间

当代的社会,总是充满了各种诱惑兼之各种压力,家长说是为了孩子以后好的生活而催促之多读书;教师说是为了学生以后好的出路而监督之多读书,而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儿童的空间被占据的所剩无几,儿童的私密空间就是一种奢侈的休闲,是的,它是奢侈的。它被家长的虚荣和教师的盲目占据了。那反问一下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培养一个绝顶的知识分子,而应该培养的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之所以是一个人,是因为他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的教育是渐渐地将学生体制化,让他们渐渐地成为知识的、家长的、教师的、社会的傀儡,在被体制化之后,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受管制了,那他们还会做些什么,问他,他的回答一定是混乱的。没有空间又用什么来孕育儿童的秘密,没有秘密儿童又怎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心世界,又怎么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

识,形成自我的认知,又怎么能有独立的思想,最后称之为一个自由的人那?个性被一条条规则、框架抹杀了,那社会又为什么反过来向儿童索要创造力那,你要创造力,那么你又要孩子规规矩矩的生活,这不就是最大的错误吗,这不就是社会的错误吗,又何止是教师和家长的错误。如果,你自己有一个没有自己私密空间的孩子或者你自己就是那个没有自己空间的孩子。那么你又觉得有多悲哀。所以,请尽我们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空间里去给孩子最大的自由。作为教师你有没有侵犯学生的权力,你有没有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指指点点,你的师德何在!你的人性何在!

儿童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他们是自己的主人,而且没有任何被监视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儿童能自由的宣泄自己的情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家长和老师不仅要给与孩子一定的时间,还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为了满足孩子私密空间的需要,要在孩子身边设置一个长久的私密区,这个私密区不仅局限于幼儿园,还要遍及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虽然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了较高的自我意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找取适合自己的私密空间,但是私密区的设置还是有必要的。私密区的设置是给儿童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同时也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己与自己交谈的最佳场所。就算没有私密区的设置,教师还有家长也应该学会为儿童创造隐形的私密区,我们至少应该做到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要弄个清楚明白,不要过于关注儿童的一举一动。就像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所说的“家长和教师引导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唯一

恰当的途径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的发展。”(三)学会“聆听”儿童的秘密,正确的引导孩子

在孩子每天生活当中,教师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所以教师要在孩子的生活当中,多多聆听孩子的秘密,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感受被

称为儿童世界的这种音乐,首先是光明愉快的曲调。不要只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创作家——音乐家。”[21]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聆听孩子的秘密那?

教师对待生活应该保持敏感性,对于渐渐麻木的我们怎样对生活保持敏感性那?那就要将自己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之中,这是理论的东西引导我们所达不到的,只有融入孩子的生活当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秘密,对于每个孩子所做出的行为表现教师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切不可将我们已经麻木的思想加之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学生交流之前,先问问学生“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那”。

对于家长而言也是同样如此,生活中多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要适度,而绝不是像某些家长用偷看孩子的日记或者通过暴力手段逼迫孩子说出自己秘密等方式去侵犯孩子的隐私。如果可以的话,家长不妨采取一个比较委婉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

通过自己与孩子之间互相分享秘密来了解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近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便于以后更好的帮助孩子,引导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一个更精彩的人生。

五、结语

给予孩子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给予孩子们权利,让他们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给予孩子们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然的成长;

给予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保证他们不会感受到成人制造的压抑和恐惧;

这四句话是夏山学校的教学目标,我想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守护在孩子身边的成人的目标,它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其影响力应该遍及世界上每一个孩子存在的角落。在给予孩子自由、权利、时间和快乐童年的同时我们也保护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内心世界——秘密——孩子们心灵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01.

[2] [11] [19]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

[3] [16] [20]周晓静、陈秀君.没有秘密长不大[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

育.2006.1

[4]马克斯·范梅南讲座,2004年6月1日,于中央教科所

[5] [13]王海英.走进儿童的秘密——儿童秘密引发的教育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1期

[6] [14]边亚华.解读儿童的秘密——以儿童的秘密体验为例[J].学前课程.2009年第5期

[7]马磊. 关注那堵墙的背后——谈谈儿童秘密及其教育意义[J].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010期

[8]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惠译.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103

[9]刘彩霞.“心理敏感期”在幼儿实践中的运用. 陕西教育杂志编辑部,《陕西教育》2004年第2期

[10]王海英.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12] [15]孙一兰. 秘密与儿童的成长[J].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7]李艳苹《父母如何对待儿童的秘密》.《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10期

[18]周艳《“我——你”关系对教师温馨评语的解读》教育评论1999年05

[21][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4.

致谢

感谢在实习期间帮我认真完成调查问卷的孩子们

感谢为我提供宝贵意见、帮助我规范论文书写并督促我完成论文的欧群慧老师

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果实战友

……

【最新】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读梦想的力量有感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篇一:读后感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梦想的力量》,文中年仅6岁的小男孩瑞恩,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写 出对文章的总印象)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当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201X元 钱时,而瑞恩只是说:“那么我来挣吧!”这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 良而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成立了“瑞恩基金会”,已经 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 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抓住感点介绍内容,同时议论想法) 瑞恩的爱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礼老人。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为了 圆一个让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的梦想,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 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而他自己却将物质生活压到了 不能再低的地步。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 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老人和瑞恩同样都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梦想, 他们既使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又使我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围 绕感点,联系实际) 《梦想的力量》给我一个启示:从小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于他人,还要 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生 中最快乐的事。(总结感受) 篇二:梦想创造一切——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梦想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自于梦想,并经过人们 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创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 奇迹。课文《梦想的力量》主人公是一位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他在听了老 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定决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五篇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五 篇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读后感500字1 书名《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这本书里也有一个秘密,是一个哲理上的秘密。 夏洛特是一个德国女孩子,住在德国,今年10岁,她和世界上 所以的孩子一样,夏洛特有一个爸爸叫沃尔夫冈,一个妈妈叫萨比娜。沃尔夫冈是一个哲理教授。萨比娜是一个小学老师。他们家还 有一只叫花花的小狗。夏洛特有个好朋友叫玛娅,她们也是邻居, 是同学。可她们各有自己的烦恼。夏洛特的爸爸经常一个人开着房 车出去过周末。一直被大家当做模范爸爸的玛娅爸爸,却突然有一 天失踪了..... 这些事情在她们的眼里一切都不可思议!她们都互相猜疑自己的 家是否到了悬崖边上了? 有一天夏洛特来到了一栋红砖小房子里,这是米勒爷爷的家,米勒爷爷将俄罗斯娃娃的一个故事告诉了她,还打开了那个俄罗斯娃娃,第一个是笑眯眯的小女孩,第二层是一个严肃的男人,的三层 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第四层是一只小鹿,第五层是一只小小鸟, 米勒爷爷将这个俄罗斯娃娃送给了夏洛特,还说要把它拿给玛娅看,说不定小小鸟里面还有东西。没想到俄罗斯娃娃的最里面是一封玛 娅爸爸的信,说爸爸想一个人出去玩,玩完3个月,他会回来的。 而夏洛特的爸爸自然也是想给自己一点放松、自由的时间。 其实我们的心灵里住了一只梦想的小鸟,它渴望蓝天,渴望自由自在的飞翔。我们应该爱护它,给它一个飞翔的机会!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读后感500字2

大家看了题目,会想:我们怎么是俄罗斯的娃娃呢?其实这个俄 罗斯娃娃不是指俄罗斯人,而是一种俄罗斯的玩具,叫套娃。 大娃娃拧开,里面有几个一个比一个小的娃娃。那套娃和我们有关系吗?它有什么秘密?别急,先来听听《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这本 书说的是什么吧! 玛娅和夏洛特是两个德国女孩,她们是最好的朋友。可夏洛特的爸爸总是独自在周末旅游,而玛娅的模范爸爸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 下也去旅游了。两个女孩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在邻 居米勒先生送的俄罗斯娃娃的启示下,两个女孩儿明白了其中的秘密。 这本书很薄,只有100多面。可是我看了却思绪连篇。文中米勒先生的俄罗斯娃娃很特别,一般的俄罗斯娃娃里外一样。可这个套娃,最大的是个姑娘,里面有个严肃的男人,男人里有个男孩,男 孩中有只小鹿,小鹿里有只小鸟! 其实人也是这样。我们平常生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他们有的悲伤,有的高兴,有的愤怒,有的委屈,有的看上去老实, 有的看上去狡猾,也有的看上去很温柔,可是,这只是表面,我们 看到的这个人不一定是他的全部,每个人的心中都还藏着很多东西。可是人不是真正的俄罗斯娃娃,我们不能把他们一层层拧开,不是吗?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关心不是强求他人做到完美。关心别人,是要给他人的心灵一种解脱。就拿爸爸来说吧, 我们心中的爸爸应该是帅帅的,是负责的,是随时可以满足自己要 求的,所以,我们一直以自己心中的完美去衡量爸爸,爸爸一没做到,我们就不高兴,爸爸只好努力去做,这难道不是一种无意中的 强求吗,渐渐地,爸爸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所以玛娅和夏洛特 的爸爸才会独自外出旅游。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每个人都是拧不开的套娃,套娃的内部,请由他自己给它上色!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读后感500字3

读《儿童的秘密》

读《儿童的秘密》有感 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值得珍藏的童年秘密。童年的一些体验对我们的影响往往会波及终生。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我们在回顾和描述自己的童年体验时也许会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惑,而面对处于童年时代孩子的种种行为,我们也许会有忍俊不禁的欣喜和无可奈何。原来,童年的秘密包含着如此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如此多彩的意义。《儿童的秘密》是范梅南和莱维林合著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儿童日常生活的秘密及其对孩子成长各方面的影响,进而更深入地阐释了秘密的教育意义。 本书以一些关于秘密的故事体验作为研究,继而探讨了秘密的模式,秘密的体验,小说中描写的秘密,秘密和隐私的来源,秘密和隐私的区别以及判断和识读秘密的方法等;然后阐述了秘密以及自我认同的源起,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秘密和后现代文化,秘密和谎言的关系,童年秘密所起的作用,以及秘密暴露后的种种心理活动;最后探讨了秘密的教育意义。作者的这些研究一气呵成,层层深入,深刻的揭示了儿童的秘密与其成人之后的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微妙关系。 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方面,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秘密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主见拥有的内心世

界和外部世界,同时也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感,进而认识自己。 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受着秘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物体上体验秘密,有些物体是我们熟知的,有些对我们而言却是陌生的,我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寻找秘密。所以,秘密的存在也是这个世界得以丰富和充实的源泉。比如外星人一说,正是因为我们在对前人的考古工作中寻找到了很多难以揭示的秘密所以得此说法并不断的吸引更多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的探索与发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秘密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感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透视内在性情,反观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对自己多一份审思。两岁半的女儿偶有尿床的现象,更小的时候你问她昨晚是谁做坏事了,她会很高兴的说是宝贝。可是渐渐的她不断成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更多,你再问她昨晚是不是宝贝尿床,她的回答是没有。因为女儿已经知道尿床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她害怕被别人批评或者笑话,又或者是在无意中想和妈妈开玩笑撒了个小谎,在此时这个小谎言亦或是假装已经具备了秘密的特征。当女儿越来越意识到别人对她自己的看法时,她内心世界就能更快的形成,而这种内心世界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就是秘密的体验。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个性和诚实的性格是很复杂的事情。比如我们希望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够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优秀作文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 篇一: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读完《匆匆》这一课后,让我感到了时间的飞逝及作者对已逝日子无比的惋惜与无奈。 时间就是如此的飞逝,如此的无情。在不经意间,时光便会稍纵即逝,无法挽留。它来的匆匆,去的匆匆,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尽管你珍惜它也好,尽管你挥霍它也好,它永远也不会挽留一刻,永远不会回头。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洗手、吃饭、默默时,他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来去匆匆。时光去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回过头去,我们已经虚度了4000多日子,从婴儿时代的牙牙学语,成长为了一个要迈入中学的少年,十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们叹息时,也是无用的。时光不会因为同情你而停下脚步,只有我们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才会赢得未来。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那么,在我们去世的时候,也不会留有任何的遗憾和惋惜了。 在我们小学生时代,很多孩子还没有察觉到时间的匆匆,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总认为自己才十几岁,还有几十年的光阴等着我们,他们已经虚度了多少光阴,但他们还没有察觉到,难道你们不感到惋惜吗? 过去的日子我们的确是浪费了不少,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珍惜所给我们的一分一秒。我们不能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的回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得不容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有一次机会,既然来了,就应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我们要在这世界上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要知道:只有抓住今天,才能赢得明天,才能赢得未来! 篇二: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匆匆》一文,它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写的,文中曾写道:但这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时间去了,便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关于时间的名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名言都在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的确,时间是宝贵的,不是用钱就能买到,即便花再多的钱,时间也不会多出一丝一毫。同时,时间又是易逝的,在不经意间,它便轻轻悄悄地离开,不再回来了。正如作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在文中感叹他的时间流逝得太多,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已经过去的时间不如作者多,但也有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身边无声地流逝。我想挽回它,却又无法挽回,因为它已离开,一去不复返。于是,在我的懊恼中,在我的悔悟中,时间毫不留情地一天又一天地流走,甚至不曾向我告别。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5篇精选范文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5篇精选范文 《梦想的力量》讲述了6岁加拿大男孩瑞恩,听老师说到非洲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生病死去。于是,瑞恩从此下定决心要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那么梦想的力量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梦想的力量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范文一 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自于梦想,并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创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梦想的力量》一文中的主人公瑞恩就是一个利用梦想创造奇迹的人。瑞恩六岁时,便决定为在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打一口井。最初,他依靠自己的劳动挣到了足以买一个水泵的70元钱,但是打一口井还需要2000元,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瑞恩的决心,他不停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加拿大人民被瑞恩的精神感动,并帮助他凑齐了打一口井和买一台人工钻井机所需要的钱,还建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如今,“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人打了70多口井。 读完《梦想的力量》,我的心情不知道怎样形容,梦想的力量居然如此伟大,可以促使瑞恩去干一件在我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梦想的力量真是让人折服! 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执著的精神是可贵的。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实现梦想,只要勇于去拼搏,就会成功。梦想之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的,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光靠运气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要靠努力加汗水,才能凝固成美

好的愿望,只有我们不被困难吓倒,只要坚持到底,梦想总会出现在你面前,拼的就是这种执著精神。当人们问到理想是什么时?我会回答:理想是人生航船的风帆,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有了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的人是很多的。爱迪生,从失败爬出来的成功;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张海迪,残疾人中的英雄:共产党员,在血泊之中走出来的新中国……无数的成功之人,都有着执着、坚定的心。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我遇到了难题,请教爸爸。可爸爸也烦了难。于是,在上班时,爸爸就向其它同事请教。经过两天时间的努力,爸爸得出了答案。 瑞恩的梦想是一步步增长的,他的梦想力量来源于他强烈的愿望,即为非洲孩子做一件好事,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也来源于和乌干达安格鲁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友谊也是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善良以及他为凿井而持有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梦想,是一位工程师,你交给它一幅工程图,它会为你展示美好蓝天;梦想,是一颗种子,它在你心里发芽,你要用坚持与毅力去浇灌它;梦想,是多变的,你要用自己的方式留住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范文二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航的路;梦想是路,引导我们走向黎明。 课文《梦想的力量》主要讲述了:6岁加拿大男孩瑞恩,听老师说到非洲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生病死去。于是,瑞恩从此下定决心要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弃玩耍的时间,去做额外的家务来赚取

儿童的秘密读后感

儿童的秘密读后感 儿童的秘密读后感(一) 寒假,我有幸读到了荷兰的巴斯。莱维林和加拿大的马克斯。范梅南着的《儿童的秘密》。之前,我总以为我很了解孩子,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我并没有完全了解孩子内心的秘密。我读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秘密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隐私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在于:1.秘密在本质上是利于建立关系的,而隐私则是拒绝与外人建立关系(只有亲密的局内人除外)。2.隐私通常是出于保护亲密关系与个人空间,而秘密既可能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也可能是关于他人的事情,是一种非亲密的信息。3.就秘密而言,我们关注的通常是具体的某个事件或行动,而隐私则不是对某个事件的关注,隐私不具有这样的具体内容。4.秘密就像一种语言、一种交流模式,它需要代码、解释和重新解释。它赋予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以形体和意义。相反,对局外人保守自己的隐私则是一种非交流行为。5.隐私注定就是一个与道德相关的概念。我们都会要求自己有“隐私权”,却不会要求自己拥有保守秘密的基本权力——尽管用以保护公司利益、专利、军事和政府机密的法律确实存在。但是保守这些领域的秘密并不是因为这是基本的人权,而是因为这些秘密对某些个人或团体有着特别的优势,这样做是出于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战略的目的。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有句名言:“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入手。”当班主任是当教师的最大财富。教师要想教育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了解人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与老师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5岁之前的幼儿园儿童不一定了解秘密是什么,也不知道保守秘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没有明显的性别角色区分,小男孩也经常和小女孩一起游戏,一起谈话。而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这时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定要多和同伴说话交流,回到家父母多和孩子聊聊天,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进入了小学,对性别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时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一段话。 我们没有想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恐怕没有过。我们甚至还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长大,不再听妈妈的唠叨,不再受学校的管制,想玩电脑就玩电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不再写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幻想归幻想,现实的生活我们还是要面对的。 也许我们都想长大,但是等到长大的时候,却又想回到童年。如果问起家里的长辈,她们都会说:“人这一辈子过得很快,你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自然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天,当你失去一个亲人时,在心痛之余,你会对“时间匆匆”这个词有更深的了解。我在20xx年的时候,我的太爷爷过世了。太爷爷生前是一个庄重而慈祥的人,他写的一手好字,文章写得也不错,经常给报社写文章,文章也经常被刊登。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烟草公司,给儿女留下了一份家业,公司的所有人对太爷爷的评价都很不错。 在太爷爷过世之后,我经常不甘心地问妈妈:“人去世之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唉—能有什么呀?”妈妈经常用叹息回答我。面对“死”这个字,很多人都很害怕,但,我却不怕,我很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将来也会有那么一天。

所以,珍惜时间,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留给世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了: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散文——《匆匆》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无尽的遐想和无数的启示。 《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抒发作者对时间易逝的体验与感受。本 文以“匆匆”为题,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蕴含着浓烈的情味,潜隐着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读了这篇散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文中,作者用了大量优美的语句和很多寓意深远,耐人回味的句子。如“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在时间的海洋里那么渺小,消逝得是那么快。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六年时光,转瞬而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同学们,珍惜时间吧!不要在虚度年华了!要知道昨天是一张 空头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今天才是唯一的现金! 最后,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首诗吧!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蒙台梭利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童年的秘密,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 在读全书的过程中,有一种情感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教育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一个理性的人能够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得他的行动不仅仅因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应用,而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如果一个人无法达到这个目的,他就不能获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种人物角色的统一。”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和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 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如此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后果几乎会无限扩展,就像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时传出去的波一样。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系鞋带,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劳。而蒙台梭利很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她做了专门用于训练儿童扣扣子、系绳子的工具。 《童年的秘密》中还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试想今天,我们在解读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在创造的幼儿教育中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在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为孩子创造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式教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匆匆》读后感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是在二十几年前开始读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所悟,可是仔细品味时,又无法确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二十多年后,我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一些看法,经过这许多经历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也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似乎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寓意深刻。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则会有很多说法,可是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然内心里却对此问题挥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匆匆忙忙来了,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粱美梦,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一次旅途,这一站中国是生,这一站的终点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如我们有生,可是为什么会恐惧死亡,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生的无知。人们在活的时候,一些人总想争名夺利,无休无止,他们的欲望大的可怕,他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有的;他们总是追求进取,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是啊,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恶果。正如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可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给世界万物众生留下了什么?给养育我们的天地留下了什么?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很悲观吗?也许以前我是这样看得,但是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句话是很冷静的,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也有人说:“过去的已过去,如轻烟、薄雾,不留一丝痕迹;未来的还没有来,太渺茫了;只有现在,是最实在,最可把握的了。”我也认为这个观念很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最可把握的现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当你想抓住它时,它刹那间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就过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来的日子,马上就在现在的影子里变成过去。 朱自清先生感叹,我们的日子逃去如飞。佛说:我们的生命是念念生灭,比射出的箭快。你掩着面叹息,又能怎么样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是啊,你何曾留有一丝一毫的痕迹呢?就算你有无尽的财富,很高的威望,可是你能带走什么?你终将赤裸裸的走,不留一丝痕迹。孔子教诲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善不积不足以扬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三国的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啊,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避恶向善,我们的社会就是天堂;反之,则是地狱。我们的快乐,是源自我们的内心;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知足感激之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如果失去了这些,就算你拥有无尽的财富,你的快乐又在那里呢? 最后,“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得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台梭利讲到的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

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学生,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所学的内容要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作为教师要想把课上好,首先就要把课设计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兴趣的! 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观察,少去说、去批评!孩子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教师。 最后是要给儿童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精力集中。儿童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样儿童就向正常化迈进。即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及喜欢学习。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的知识与内容,虽然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未必实用,但却提高了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寻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版合集多篇

【实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版合集多篇 教师读书篇1 师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核心名词,它站在教育的制高点,既为老师指点方向,也考察着教师的行为道德点。读暑期师德培训之书,结合个人经历,颇有体会,经思考,现归为三点: 一、思与行。 三年的生涯,斑斓多彩,五味纷呈。直面学生,我也曾言辞犀利地骂过,也曾舒适婉转地笑过,也曾怒发冲冠地气过,也曾倍感温馨地暖过。但那些都是“曾”,为何?--往事未曾沉淀,精华与糟粕混合,劣根与清水相衔,纵使再过璀璨的金子,也没入沙堆隐不见光。此处的金子,并非指学生,而是指教育思想。 思想“二字”,皆由“心”为底,事不入心,心不入行,见金子而不淘,处三事而不思,即便闪光点熠熠生辉,却也终将寥落尘泥碾作尘,不复长存。故而,教师遇事要三思,思过、思功、思心得,思之后再付诸行,行中再思、思后再行, 循环往复,渐次上进,为了教育事业的光辉蓬勃而付出一砖一瓦,为学生,亦为自己,为社会,也为国家。我爱“曾”,也惋惜过“曾”,但我更想珍惜“现下”,我不希望某一天我与人交谈时口中除了“曾”仍是“曾”,而希望在“曾”之后更能有一番“现下”的成功事迹与“未来”的期望预设。 很可惜,本人较懒,三年中应上方要求也写过许多各类心得与总结,奈何,苦苦一笑,千言百字多数为东拼西凑,他人之语,为我而用亦。 二、勤与志。 照实说,“懒”很难克服,谁不留恋舒适的被窝,谁不享受惬意的生活,作为一名老师,平日里无比渴望一丝清静、一丝悠闲,闲看云、野养花,多一些超脱,多一些自由,但终是尘世之人,若要出尘,必

先入尘,若想悠远娴静,必先经纷扰的洗礼,平日里诸多事情--不管美事、丑事、琐事,还是无事,都能处理得风轻云淡游刃有余,那么我想这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懒中勤,勤中懒,所以教师,若能在教学的繁忙中偷得“闲”,在大事小事不断上演的学生世界中能识出天地之自然无华时,那便拥有了超凡的胸襟,所谓大隐隐于市,未必不如此。 再懒惰的人,身上必定存有一丝一毫的“勤”,作为教师,忙忙碌碌是一天,有心有得是一天,无心无得也是一天。为自己找个借口,教师的“懒”情有可原,这份“懒”是工作下班后的放松身体、放松头脑,是清清耳根子缓一缓酸软的臂膀,是正常的放松,是回归于家庭的子女角色或者父母角色。只是,上帝公平地赐予人类一天24小时,8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而人的不同在于剩下的8小时如何处理利用--但话到极致,也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鸿鹄与落雁,难道因为看天空的角度不同,就能批驳另一方的盲点吗?于此,对于那些“懒”中愿意也能够剥离出一丝“勤”的人来说,若有心飞天,就应该抓住“勤”这根草,在教育洪河中尽力游向彼岸,借智力、耐力、天力,登陆彼岸,看另一世繁华。有心不晚,有志不晚,再给个借口于自己,人生有童年,事业也有“童年”,步入教育界的头三年为“事业童年期”,那么童年期之后呢…… 人应有志,志当长存,存必实践,方能吹尽狂沙始到金。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2 假期我在“读一本好书、来一场旅行”的约定中,选读了《童年的秘密》这本教育名著。本书由意大利当代教育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书中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儿童发育和成长的秘密。 捧读此书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现在让我们在这本书的带领下一起来探索儿童的秘密吧!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

最新《匆匆》读后感15篇

《匆匆》读后感15篇 读过匆匆这篇散文,仿佛有千言万语闷在心头。却说不出口。 来的都要来,去的也都去了。一件事发生后又来啦一件事。时间也随着这么的事一分一秒流失了。这世上为什么要有时间这个限制!令人空虚了三千七百三十多天就这么默默的流失了,也不知道流在了那里,如一滴水滴在了大海再也找不到了那么的一滴相同的水了。在这三千多天里只带给家庭的一些温暖,与同学的快乐与悲伤……在这时间里人人求名求利。要这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我们来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来这里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来这里?是来享乐的吗?那为什么又有人生九苦一份乐?来受苦的吗?谁那么没事干。 三国演义开头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看惯秋月春风。 我读了《匆匆》这篇课文觉得他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教育意义,作者是朱自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当无法挽回而感到无奈和惋惜。 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年轻时不好好用功学习和努力工作,到老了才后悔,真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在联想到自己,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在自己小学的六年生活里没有做过什么事。我觉得好像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是已经回不去了,就好像朱自清所说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对啊!我们的日子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的。 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有句格言不是说: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是二十世纪末的散文家,他写这篇文章时只有二十三岁,当时他已经是清华大学的才子,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没有为国做出贡献,他笔下的《匆匆》就是他当时心情的流露。 时间像流水,时间像风,时间像光,稍纵即逝。自己难道不为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心痛吗?两个月的时间,自己能做多少事,有没有浪费时间呢?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要爱惜时间,因为岁月不饶人,再有本事的人,也无法把时间留下,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合理的学习、生活、休息,决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第一次感到时间的流逝。 在过去3000多日子里,我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

梦想的力量观后感10篇

梦想的力量观后感xx篇 一个梦想,感染一个社会;一种精神,流向整个世界。以下是语文迷我为各位整理的梦想的力量观后感,欢迎各位前来查阅。篇一:梦想的力量观后感 读了《梦想的力量》这篇作文,让我受益匪浅,但更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那使我们感受深刻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瑞恩。 没错,主人公的确是一个六岁的男孩瑞恩,事情是这样的:在非洲部分地区,有些人没有喝上干净的水,而渐渐向死亡逼近,当小小的瑞恩知道这件事后,不假思索的说:“我愿意为非洲孩子的健康付出xx元钱!”于是他做额外的家务活,赚到钱后付出了承诺的xx元,但却远远不够达到那个喝上干净水的愿望,于是他筹集各位捐款,当他募集到xxxx元后,号召成立基金会,随着基金会的成立,款项也越来越多,……他终于完成了他的愿望。 当时我读到了这篇文章,不禁鼻子有点酸,眼睛也有点湿润了,没错,一个小小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决心,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小小的瑞恩都可以舍去自己平时喜爱的事,来完成救非洲人民的“任务”,那么,xx岁的我们呢?篇二:梦想的力量观后感

小孩子的梦想很简单,一个冰激凌、一套新衣服,就能使他们高兴好几天,而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却不一样,他的梦想竟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这个梦想在任何一个人的眼里都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却做到了…… 一个梦想,感染一个社会;一种精神,流向整个世界。瑞恩,这个六岁男孩子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思考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是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毅力,正是他的信念和执着,在未完成梦想的旅途中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他终于完成了梦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一篇文章,而是人们那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其实,这篇文章的道理很简单:世界上没有最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只要有毅力和信念,梦想无论多么艰难,也会成功!这不正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吗?篇三:梦想的力量观后感 我有幸读到一篇名为《梦想的力量》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梦想和希望给了一个x岁小男孩以巨大力量,帮助他完成了原本难以企及的梦想的过程,使我感到了他那金子般的心释放的炽热的梦想的力量! 他原本只是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而已,原本只需七十元钱而已,但随后的“xxxx”元和“买钻井机的钱”相继向他扑来,

读《儿童的秘密》有感

论孩子与环境-读《儿童的秘密》有感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它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秘密是如何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自我感、责任感,以及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亲密性。马克斯·范梅南通过著作《儿童的秘密》深刻说明了秘密对于一个人生的重要性。 我关注到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孩子每次在吃早饭的时候,都会关注墙上的影子,他动,影子就跟着动,于是那个孩子就被影子吸引住了,看着他的影子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联想。马克斯·范梅南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是在一种安全、有序、熟悉的环境中就更容易激发和成长呢?” 这个提问揭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为了教育好孩子,大人们用尽办法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始终提醒孩子们,要专心学习,少想点学习之外的事情,可是,这种“良好”真的对孩子良好吗?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生活的环境快乐、祥和、有序、踏实,那是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的,以那个被影子吸引的孩子为例;如果生活的环境过于固定、僵化、压抑,就很大程度地扼杀创造力,扭曲秘密激发的想象力。从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拿到例子:一些国外的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当轻松,每个班人数少,课桌可活动,师生之间以朋友相称,作业多数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活跃的环境气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而在我国,人口庞大,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学习竞争激烈,孩子们从小就被安排在压抑的环境中,被叮嘱要学习,死读书,读死书,最后甚至读书死……我国这样的环境固然不能完全改变,也不用照搬国外模式,但至少可以从减轻孩子负担、让孩子有个自由的自主的空间抓起。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不光是孩子,大人们也同样如此,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和的环境十分重要,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我们都是由一个新生儿逐渐脱胎换骨而来的,一切要从头抓起,给予自己和他人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得从新生儿做起。 据我了解,一个新生儿出生时并没有进入自然的环境,而是进入了一个完全被改造了的环境,人们为了使自己有一个更安逸的生存方式,抛弃了自然的环境而造成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环境。其实这对新生儿并不有利,如果说成人需要精神上的锻炼,那么新生儿比成人更需要肉体、生理上的锻炼,过于舒适安逸的环境一开始就造成了孩子对于安逸生活的依赖,形成了惰性。出生下来不

关于朱自清散文《匆匆》的读后感7篇

关于朱自清散文《匆匆》的读后感7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不论怎么样,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天过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复一天了,只能勇敢的去过下一天。读过《匆匆》后,我更是有这样的感受。 我的生活从我们呱呱落地以后就开始了,所以说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就上了六年级,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在这篇文章里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句话不正是写出了时间总是在生活的不经意间溜走吗? 时光飞逝如电,那些整天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人,快点醒悟过来吧!不要再那样做了,不要因为一些琐事而浪费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光是这些人,还有那些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成天无所事事的人,他们那些人只当是来学校玩的,而不汲取知识,这些人长大了会变得脾气暴躁,心里有杀人的念头。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别学那些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是无价的,无论你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一秒钟的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同时时间也是最偏心的,它只给珍惜它的人以最长的生命,给不珍惜它的人以疾病以痛苦,所以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我们宝贵的时间吧!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悟出了许多道理。 前不久,我们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但这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的我们都娇生惯养,不会注意这些。早上的太阳公公上班时,我们都喜欢赖在床上,一日之计在于晨,无比美好的早晨又过去了。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一下子便没了影子——从床边过去了。匆匆吃完午饭?不是的,我们从不放过一个精彩的节目,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饭碗一粒未动——中午又过去了,从饭碗前过去。下午应该要写作业?没有,“今天我和同学约好要去‘爬山’。”“今天我又很‘重要’的事情要出去。”……一个下午便又在玩耍时过去。晚上呢?“明天再做吧,明天比较有空,今天晚上玩会儿电脑……” 一天匆匆过去了,你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有看书吗?有做作业吗?有复习或预习功课吗?没有,没有,没有。而明天却又将是如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坚持是实现梦想的翅膀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坚持是实现梦想的 翅膀 以下是关于读《梦想的力量》有感:坚持是实现梦想的翅膀,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坚持是实现梦想的翅膀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明夜航之路;梦想是路,引导我们走向黎明。近日我读了《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感想很多,收获很大。 《梦想的力量》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他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坚持不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并为非洲的八个国家打30口井。 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啊!同时,我也被瑞恩的善良和执着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梦想给予了瑞恩力量,成就了这样一个可能连大人都不敢去想和干成的事情,而瑞恩的成功,更是他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原来坚持是实现梦想的翅膀啊!如果光有梦想而不坚持去做好,不去向你的梦想迈步的话,那么梦想就只能变成为幻想了。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最终实现它。 ·

我跟瑞恩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我非常喜欢“快板”这门表演艺术,所以我的梦想是将来能够成为一名青年快板演员。 近期在学习快板节目《哪吒闹海》的过程中,我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就是嘴里说的词儿与手上打出的板点总配不上,怎么练也不行,我就有些不想练了。可是,当我读了《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后,我想如果就这样放弃不练的话,我的梦想怎能实现呢?就这样,我很快找回了自信心,开始了练习。我先坚持每天打板的练习,把板点练得非常熟练,再利用每天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和其他业余时间把词记熟说溜儿,最后再试着把板点和字句一点点地配在一起,中间要是有配不上的,我就去看爸爸拍摄的录像,琢磨老师是怎么配的,慢慢地我就能把词儿和板点配起来了。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把《哪吒闹海》这个快板节目练好了,上星期上课时老师还夸奖我进步很大呢!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梦想给予我们方向和力量,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会迷失自己。坚持更是实现梦想的翅膀,让我们品尝到成功的欢喜! 五4 张家铭 ·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读后感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读后感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的确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及思维方式,非常超出我的想象。把简单的幼儿教育剖析得那么透彻,把每种家长看待孩子的态度也进行了分门别类,让我们深刻体会和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孩子?什么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一定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看待生命的话题。这是一本有知识沉淀的书,我觉得是李跃儿用心写就的书,真的,要好好读一读。 在读书学习过程中,书中有太多的精彩,例如:“人类的进化为儿童设计好了程序,6岁之前的儿童和这程序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电脑和电脑程序之间的关系。电脑虽然在干事情,但是它能做的是程序中让它做的事情。儿童也是这样,从0岁到6岁,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们能做使他们平衡地良好地发展自己物质身体和精神身体的事情。” “只要成人不破坏他们这个程序,并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每一个正常的儿童都能按照人类基因设计的这个程序完成自己的计划,获得对人类基本生活范畴的探索和研究,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智慧模式,为6岁后学习人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浅显道理的说明,从中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儿童6岁之前的关键期

身体和精神的状态和家长的有效合理帮助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 我们的父母是延续他们的父母的养育方式,这样代代相传,父母们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和担心不断地加入到教育的方式之中,因此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把握很少有人知晓,也没有人来推广。所以面对当前的教育,我们需要做得很多很多。即使有了这种意识,有了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实施起来仍然很困难。 例如,书中的亚亚别的奶奶都叫,就不叫门老太太奶奶的事情。说明的是孩子不叫,总有原因。门老太太说话很刻薄,当着大人的面说说亚亚天天不住声,玩玩具声音大等等,有意无意的。总以为孩子不懂,其实孩子不会表达的时候已经开始理解很多事物了。可见亚亚对她的反感就是从小开始的。 二、构建探索环境 对于玩具之类的物品,作为家长不要给他太多,这会让他不知道选择哪个更好,使他不能持久地对一个物品进行观察和探索。一般情况下,最多给三个物品供他选择,而且三个物品一定要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同功能),如果孩子喜欢其中一个,那每天给孩子的物品中都要有这个。当孩子不喜欢时,换掉物品中的两个,不要把三个物品都换成新的,一定要留下一个作为与旧感觉的关联。 三、安全的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