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论沈宗骞的绘画美学思想

简论沈宗骞的绘画美学思想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 法 论 文 院系: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2010级二班 姓名:王文娟 学号:10101100131

书法三大行书美学风格之比较 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书写艺术,也是我国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字也在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演变、革新、发展着,各种书体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进行由繁趋简的演变、产生了篆、隶、楷、行、草等诸形式。其中行书,无论从实用还是艺术的角度来说,它都是最受广大群众和书家所喜爱的一种书体。作为特殊的书体,行书包涵了书法艺术中的气韵、笔势、力度、气蕴、神采、筋骨血肉的审美范畴,融进了刚柔、方圆、虚实、黑白、疏密等形式,对比统一的基本规律。纵观1800多年中国行书发展历史,建立了不朽地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贴,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晋 对于行书,古有多种论述,唐代张怀瓘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又说:“案行书者,反汉款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行书。”清宋曹曰:“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流行,如云行水流,浓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这正如有“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的比喻。从已经出土的《居延汉简》、《武威医简》和《流沙附简》等汉人所留下的墨迹看,类似今日行书的用笔和结体比比皆是,西安出土的“桓帝永寿二年瓮”(即东汉末年,公元156年)上所写的行草,可能出自当时工匠之手,浑厚质朴,颇有流动感,从中可窥视楷隶向行书的转变,因此,行书的出现可推至两汉时期,并非汉末刘德升所造。我们说,一种书体之形成,从草创到臻于成熟,城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演化过程,有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才智,决非一人一时所能创造。说刘氏“以行书闻名于当时”,则更更为合适。行书的演变发展达到高潮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马宗霍《书林藻鉴》曰:“晋人书以韵胜,以度相高,夫韵与度,皆须求工于笔墨之外也,韵从气发,度从骨见,必内有气骨以为之斡,然后韵敛而度凝。”又曰:“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这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对晋代的书风可谓推崇备至。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古代法书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初后世誉为“书圣”的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东晋时政治地位显赫的王氏家族,本人的文学修养很高,他早年曾向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学书法,后又博览李斯、曹喜、梁鹄、蔡邕、钟繇等人的书迹,兼习众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书体,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东晋永和九年

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现代意义的思索

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现代意义的思索 近十年来中国美术界思潮迭起,使人应接不暇。随着85、86美术新潮的衰落,一种新的美术样式——新文人画,从旧文人画中衍生出来却又在规范语言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的美术样式,以其蕴含的美学意义,为艺坛增添生机,这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这个角度上说,它在传统变革所产生的断层中代表着一条历史的链条,维系着我们民族艺术形式曾经有过的光辉业迹。新文人画体现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心态,侧重于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在所谓中国画危机阶段,它不失为一种回溯,迫使人们重新评价诗书画印,我们认为这种回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新文人画的兴起也说明了绘画的文学意义再次被认可,新潮美术大多以哲学上的思辨作为艺术语言的标准,在中国绘画史中,画家的修养是评画和创作的标准,在文人画中更是主要的,于是文学造诣的高低也说明画家创作美术作品的高低,并且形成传统,“画者,文之极也。”新文人画强调了文学在美术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文人画欣赏群的审美心理,因为它不象新潮美术对画面的阐释是多层次,是视觉的寓言,而是可靠的,易理解和非观念性的。由于新文人画的文学意义的强调、文学的美学标准同样成为画面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绘画美和文学美相益得彰。 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文人画是特殊的一章,讲到中国画不能不提到中国文人画,它的特色体现在画家的文艺修养高,特别是诗文、书法都具有很高的造诣,讲究人品的格调,画意尽量脱俗,有一种清

新、亲切的感觉,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人画是一种趣味和思想的结晶,它汇老、庄、儒的思想为一体,在南宋阶段,文人画增加禅宗思想,从美学内涵看,文人画是由深厚的中国文化理论支持着,为此它内容的厚度也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及,另外一方面中国的诗歌理论也支持文人画,诗的空间意识补充了文人画的空间意识,诗画同时追寻幽深忘言之境,书画同源则表现文人画美学与书法美学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地方,书法本身也成为文人画的组成部分,书法的笔法从表层结构上影响着绘画的笔法,但它不停留在符号阶段,而是丰富体验的表现。 新文人画对传统变革是属于非观念层次的变革,所以在许多方面它是延续旧文人画传统,其中许多美学标准,如意境,仍被保留下来,但新文人画美学思想是中国士大夫的美学思想的发展,既然是发展,就有必然性,有其内在的动力,中国艺术审美心理,有其共同性,与自然融合是中国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就是个性的发挥也要在自然中才能得到相应的乐趣。 中国艺术家们常沉浸于冥思感悟的美学境界里,这种感悟更多地带有一种闲适的直觉,把平和的牧歌式情调作为艺术表现的情调,于是流水、村落、牧童成了新文人画家竞相描绘的对象,它对等于中国田园诗,这种士者的文化心态把人生的境界和美学原则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新潮美术兴衰过程中,强烈地支撑着一部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标准和艺术创造。 新文人画的兴起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绘画美学的现代精神只有

孙过庭说的“五乖五合”是什么意思

[转载]孙过庭说的“五乖五合” 是什么意思 目前研究孙过庭《书谱》的文章、书籍不少,其中也有论及《书谱》“五乖五合’’内容的。但现有研究对“五乖五合”论关注不够,我这里力求对已有课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在于:准确理解中国古代传统书法理论,这里指孙过庭“五乖五合”论),明确书法创作如何才能得到正常特别是超常发挥,达到创作巅峰状态,揭示“五乖五合”深层原因,说明人的境界最终将决定书法的境界,从而提示心性修为的重要性,说明“五乖五合”这一创作论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意义、启示。 一、“五乖五合”与孙过庭书法本质观的关系。 孙过庭《书谱》立论之在,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揭示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这是孙氏宏论玄言,不舍宗旨,微言据以切身体悟而分论有序的书学思想之体现。毫无疑问,孙过庭在《书谱》中举凡书法史、书法批评、书法创作、书体比较及书法继承与创新等问题都有精辟的阐述,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远见卓识。但《书谱》最具特色之处是贯穿全文的抒情写意论,它是《书谱》书学思想之精髓。在孙氏眼中,书法艺术是作者情感、心意、性情外化而出的笔歌墨舞,故孙过庭认为书法的本质在于表记心灵(“书为心画”),用文中

的话说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就是“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直视书法为写意、抒情艺术,强调书法为书者精神、情意的载体。 而“五乖五合”论中,无论是“五乖”中的“心遽体留”、“意违势屈”、“情怠手阑”还是“五合”中的“神怡务闲”、“感惠徇知”、“偶然欲书”都关乎精神状态,这与《书谱》的书法本质观——抒情写意论是一脉相承的。 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向古人学习时,指出由于个性差异,失其情则乖其实,“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两句充满哲理意蕴的句子,表明了孙过庭对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是非常独到精深的。其抒情写意之美与中国古典文学相通。以境论书是孙过庭的一个卓越的贡献。孙过庭解析王羲之的书法首先是从意境方面着眼的,他关注的是作品整体的精神表露以及表露的差异。 二、“五乖五合”与孙过庭书法审美观的关系。 1、“中和”——孙过庭的书法审美观。 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具体的书法审美标准。他的“和之以闲雅”的观点,反映了士大夫阶层书家人格的规范和审美趣味。“和”有温和宽厚、融和、祥和的意思。中和的书法风格是以平和简静、含蓄蕴藉、法意相谐、推重静气为审美特征的。对中和之风的推重在《书谱》中随处可见。 在孙过庭看来,这种书风既要求变化,又要求和谐;既

中西方绘画审美趣味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中西方绘画审美趣味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摘要】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分别依托于各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本文立足于现代东西方绘画相互交融的背景之下,分析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精神关照,对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绘画;趣味;文化精神;再现;表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绘画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艺术王国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发展环境的不同,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较大差异的两种特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现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逐渐密切,艺术尤其是绘画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融合。本文就是在这种大的世界环境形势下,根据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去探析中西方绘画审美趣味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一、中西方绘画审美趣味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绘画发展的环境大不相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中西方绘画作者对待绘画的方式不同,即西方重再现,而中方重表现。“画有两种境界,一是‘画’,一是‘写’,‘画’是描画,‘写’是表现,写胸中逸气。”①这是中国古代画论关于再现和表现一个清晰的说明。“画”是再现,“写”是表现。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传统的绘画大多都是忠实再现所画事物的风貌,力求准确。而中国的绘画则是写,通过中国特有的笔墨纸,加上作者本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把自己对所观景物的感觉给描绘出来,这就是把自己心中所想给表现出来。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画”和“写”,准确的道出了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趣味。 数千年来,西方绘画一直重视再现,而对表现则表现出相对的冷淡。我们暂且抛开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时代,就是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甚至是20世纪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时代,重再现一直是西方绘画艺术的追求。西方绘画的审美心理大多是直接求助于现代科学,即使在抽象主义盛行的时代,也有直接从照像中获取灵感的画家,把绘画的再现与写实的原则推到极端,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思潮——照像写实主义。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传统艺术是重表现而轻再现的。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以“言志说”、“缘情说”为代表的表现理论,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中国绘画注重内在精神的表现,这种内在精神,既包括物象内在的精神,也包括作者主观的情感。几千年来,中国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含书法)都是注重意境的创造,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追求“气韵生动”,强调“立意”和“传神”。早在东晋时代,画家顾恺之就已经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主张,这就是强调画家作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表现其内在精神。 二、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趣味形成的原因

郭溪《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析郭溪《林泉高致》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宋代画论名著,它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说来提升人格境界,以山水意象营构来扩展主体的胸襟、开拓审美视界;借营造山水之“势”来体现生命的张力,并在“三远”说的理论凝结中表达了画家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性灵安顿。《林泉高致》不仅在绘画功能、构图和技法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方面亦有智慧的表达,因而成为中国古典画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四可山水意象势三远 《林泉高致》集,主要内容为宋代画家郭熙所撰,其子郭思后来将《林泉高致》做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1117)。《林泉高致》涵盖深广,集中体现了郭熙精深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其中对山水画的起源、功能到构思、、笔墨,以及观照法式等,都有精辟的阐述。笔者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就其中体现的郭熙绘画美学思想的几个层面做简要述评。

一、“四可”说之意蕴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有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摒弃隐居,不再强调山水画表现隐居的思想倾向。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予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并提出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开始就谈到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与功能问题,认为人们生在承平时代,想要“苟洁一身”,不必去隐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功能论的补充和发展,宗炳的“卧游”、“畅神”论是在道家和佛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而郭熙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待绘画的艺术功能问题。《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在郭熙看来,君子爱惜山水,主要是为了养素、啸傲、隐逸、常亲、常适,“快人意,获我心”。是为了养成淡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从而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 同时郭熙认为,“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欣赏山水,要“以林泉之心临之”。林泉之心就是审美的心胸,是超越世俗尘淖的真我的体现。

米芾行书技法

米芾行书技法 米芾技法十讲(一) 一、浅析米芾作品中“侧”的写法 1、侧,“永”字八法之一,指点的写法。《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详说》 云:“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论曰:谓笔锋顾右,审其势险而侧之。故名侧也。”就书写而言,陈思又曰:“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口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疾则失中,过又成俗。夫侧锋顾右,借势而侧之,从劲轻揭潜出,务于勒也。?”古人所言“侧”在米芾作品中多有出现,如图(1): 但“侧”的写法又不仅如此。王羲之《笔势论》云:“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名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现就米芾作品中常见的“侧”法作以总结,以求教于方家。 2、露珠点 裹锋起笔,围转向右下行而顿之,稍驻即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与楷法略有不同。如图(2):

3 、引天应地点逆锋起笔下按,折笔向左,顿而提锋左下带出,多为横势,起收均有纤丝。如图(3): 4 、杏仁点 蒋和《书法正宗》称其为“向上点”。其运笔方法为:裹锋左下按,顿而围转提笔向右上方回锋收笔。多居于一字的左下方,常与露珠点呼应。如图(4): 5 、平点 搭锋平按,向右下方略顿,回锋收笔。此点多代替短横用之。如图(5): 6 、右趯点 逆锋入笔,向左下按继而折笔蹲锋趯出,与下一画成呼应关系。如图(6): 二、浅析米芾作品中“勒”的写法

勒法,即横画的写法。清代冯武《书法正传》曰:“画之祖,勒法也。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其法初落笔锋向左,急勒回向右,横过至末,复驻锋折回,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上而钟王,多用篆法为画,欧阳、褚、薛多用隶法为画。”在这里,冯武强调了四方面的问题:A 勒的地位;B 勒的书写原则;C 勒的书写方法及形态;D 勒的用笔分类。而我以为,此处关于勒的表述未免有些笼统。更何况这里的勒是针对楷书而言的。在此,笔者拟就米芾行书作品中勒的写法略作总结。为了表述方便,根据勒的形态特征,笔者不揣浅陋,暂拟名称如下: 1 纤丝牵连横 裹锋逆入,起笔形成纤丝,收笔向上翻挑与次笔画呼应。这种笔法多出现于米芾的尺牍作品中,起笔常与上字末画或形连或意带。如图(1): 2、圆头下顿横逆锋圆笔入,提笔右上,收笔略顿牵出下一笔。在书写的过程中,起笔处有时略露纤丝痕迹。如图(2): 3、大头横起笔发力由大及小,横画头重尾轻。具体又分为中锋逆入和侧锋入笔两类。如图(3):

略论孙过庭《书谱》

略论孙过庭《书谱》 《书谱》充分肯定了书法具有“功定礼乐”的重要社会功能,它不仅从书法技巧上阐释了书法的艺术趣味与价值,而且孙过庭更坚定执著地宣传了政治与审美理想的统一论,他把书法艺术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孙过庭认为最好的修身、达成性格道德完善的方式,无过于从“近取诸身”的书法学习、创作入手。贯穿《书谱》始末,我们不难发现《书谱》的艺术思想的更多精辟之处是把对人生哲理的体验与领悟寄情于书法艺术哲理(书道)之屮。他重视对艺术生命的体验,能使人在学书之屮滲透人生哲理,从而去体味人生,这便足孙过庭通过多年实践而得到的体会。孙过庭《书谱》屮的书家艺术思想可以说是大大超过了前人的书学思想。孙过庭在《书谱》屮第一次把节法提到“立身安命”之“木”的高度,他引用《论语》的观点说:“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木”。孙过庭以节法为“本”,表明儒家学者的一种学术思想,孙过庭的借题发挥证明在他的书学思想屮书法艺术所占有的的崇高地位,把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这是他鮮明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他艺术人格论的基石。孙过庭说:“夫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讵若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挺坑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文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与!”此段孙过庭以鄙薄的口吻否定了“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等以出世相标榜的安身立命方式,tel而他的人生价值观是以书法艺术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把“潜神对弈”与“乐志垂纶”相联系,去描写投身于书法学习与创作所达到的的妙境。《书谱》在论及艺术人格培养形成朵有价值之处,是把对艺术哲理的探求与人生哲理的探求统一起来。孙过庭所遵循必是儒家之道,能够把艺术创作活动同人格紧密联系起来,把艺术实践与儒家政治理想融合起来,孙过庭的书法艺术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书就是先由生到熟,然后由熟再到生的过程,艺术人格的培养也在这个过程屮不断积累、转化、成熟。孙过庭《书谱》屮包含了深奥的艺术辩证法,读起来使我们感到其博大精深,有些论证因语言简约,或许要靠我们在阅历积累多年之后方能领悟其精要。 孙过庭确定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其含义就是“情趣有感于激动,必然通过语言表露,抒发出与《诗经》、《楚辞》同样的旨趣”。这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法是心的表现形式这一层次上。而足接触到小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层而,即艺术是表情达意的。这一论述对屮国书法美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又说“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意思是阳光明媚时会觉得心怀舒畅,阴云惨暗时会感到情绪郁闷。这一句显然是从屮国哲学的源头对书法艺术做山了木质上的确定。 孙过庭《书谱》的艺术理论,展示了初唐艺术理论的成果,它丰富的的概括了唐以前的书法艺术理论,并融汜文学,绘画屮的美学思想、艺术理论,形成了既融合前代艺术理论而又独具初唐时代精神的审美意趣,为盛唐书法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产生奠定了浓厚的基础。《书谱》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注定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书谱》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书法木体等角度深刻阐述了屮国书法艺术以是人为核心的理念,它概括前代书论屮提山的众多艺术论问题,并把它深入到“道”的层而,《书谱》具有系统、深刻、实践性的特点。孙过庭以创作主体为主导,强调了书法艺术的表情达意功能,阐述主体对创作的主宰作用,把主体置于第一位。主体的心居主要,手是辅助的,孙过庭把“心手关系“的追求上升到“心手相忘”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得意忘象”的层而上来。同时,主体的气质、性格决定着书风,孙过庭批判了那些性格怪癖之人所写之书的怪异,强调了主体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书法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孙过庭追求屮和之美,同时还企望汉魏风骨之美,为盛唐美学追求雄浑风尚奠定了深刻的基础。《书谱》求实的艺术态度和艺术批判精神是其他书艺理论无法企及的,他的理论价值之深远,在当今的书法艺术屮具有现实的指牙意义。

中西方绘画审美观念 的异同

中国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为代表,中国的水墨画以写意为主旨,作画者不但要心中有画面,还要有对画面深深的感情寄托,不以生活中的实物的形象为局限。用笔是大胆,不拘于形式,不刻求光感以及画面色彩搭配,观赏者要走入画中,走入作画者的思想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多辅以文字,作为欣赏画作的铺路石,如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荆浩的《匡庐图》,画面气势磅礴,危峰重叠,四周溪峰连绵,山石之感坚实,体感厚重,体现出作者对山水无限敬仰之情,也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无限的胸襟。 西方绘画作品非常繁多,但其中以宗教色彩浓重的题材为其代表,画面多凝重,色彩对比鲜明,画法笔触精细,力求完美,画面人物表情清晰明了,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广为人知的宗教故事。做平力求形似,有种真实贴切的感觉。作者多追求画面的光源,以及光源在画中人物中的折现。他们善用光和色彩来体现作品,西方绘画作品也能体现画家的一些思想感情,但过于拘泥,不像中国水墨画般豪放、洒脱。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着圣婴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而圣婴也带着超乎儿童的神圣。画面如诗一般,艺术语言表现出一种优雅、和谐、轻快,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

那你可能会问中国就没有了细腻,西方就没有来豪放吗?我只能告诉你:“是也!非也!”。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他们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西方也出现了洒脱之作,中国也不乏细腻光感的作品出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现代的大作中写意、奔放的作品很多,如蒙克的《呐喊》,画中天空被染成了鲜红色,灰蓝色的海湾和小镇,桥头两个僵直的人影向前走着,画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呼号呐喊,像是画家自己的化身。让我们体会到了画家的紧张、恐惧和不安,甚至是绝望。 中国绘画的细腻、婉约就如同中国的绣花针,细致入微,极其考究,如中国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他以每位帝王以及侍从为一组造型,侍从体型小于帝王,同样的背景进行烘托,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它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是相辅相通的。有细致入微的联系,又有绝对性的不同,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米芾书法作品释文

《三吴帖》行书。纸本。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纵30.6厘米,横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襄阳米黻上。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瑞节高如松。—岁几繁使。秋水浮湘月。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法华台诗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法华台。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道林诗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林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砂步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砂步漫皆合,松门若掩桴。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 米芾《砂步诗帖》,行书墨迹。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结构紧密,颇具欧阳询遗韵,为米氏早年书法风貌。 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3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暑憩多景楼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山光随眦到,云影度江来。世界渐双足,惟未入闽,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李太师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穰侯出关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穰侯出关穰侯去国缓驱车ju 蔡泽还来取范睢ju恶客只应真可厌恠他汉相馆丘墟 《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麻、楮混料纸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宋绍圣(1094-1098年)间,约写于45岁左右 吾友帖 【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月仪》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如18世纪评论家狄德罗所说:“在我们的画作中都有着构思上的弱点,思想性的贫乏。”下面将从造型、色彩及构图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中西方绘画在写意与写实上的美学差异。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美学偏于平面性,而西方绘画美学偏于立体性。中国的绘画由工艺装饰(青铜器、陶器纹样)发展而来,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平面特征。陶器上的纹样多是图案化、美化后的物象,因此中国绘画常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意味,也历来不竭力追求再现对象,而是满足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具有意象

浅谈米芾书法特点与个性

《谈艺录》 --浅谈米芾书法特点与个性特征 -向红 近些两年来,在业余之时对米芾书法进行了一些肤浅的研习,通过研习,使其对米芾书法不俗的风格与他傲慢的个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自古代以来,一直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说法。清代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阐释了书法风格与书家的性格、性情之间的关系。古时候常常以一个人的书法和诗文来看整个人,通过书风、文风来评价一个人的外表、学识、个性、品行、德行甚至前程等。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被世人称之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书法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二是造型上。“险、绝”,侧倾的体势,险不怪、稳不俗,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有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三是用笔上。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

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书法特征正是他不俗的个性的体现。米芾的个格一个字,那就是“颠”,狂妄自负。其实“颠”是米芾的内心矛盾的外在表现。曹宝麟师指出:“只有了解到米芾性格中的双重性,即真率和矫饰、狂傲和谦卑、坦诚和隐瞒等等首鼠两端的表现,才能来谈论他的书法和书论”,这一观点就表明了米芾的书法、书论特色确实与其心理矛盾有密切联系。米芾的心理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己期望得到他人肯定甚至期望自己有权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出身的冗浊而在现实中这种期望又得不到满足,这一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内心始终无法平衡,因而他采取了异于常人的言行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的能力。在一般人看来,米芾的这种行为和言论就是“颠”、“狂妄”。 米芾的性格之所以“颠”、“狂妄”。主要是因为他不凡的成长环境和不平常的人身经历所致。米芾出生在一个祖先“多以武干官显”的家庭。米莆自幼聪慧,六岁日读律诗百首,过目成诵,七岁即学颜真卿书法,但并未通过科举考试途径入仕,而是“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步入官宦生涯。在文人雅士中间,米芾文不及东坡,诗逊于山谷,心中不免自卑。而在官场上,米芾既缺乏过人的手腕,又没有可靠的后盾。生活在抑武扬文的宋代和出生在以武发家的家庭的米芾,自然也是不幸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米芾,既

论张怀璀书法批评之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18864259.html, 论张怀璀书法批评之艺术特色 作者:成杰 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20期 张怀璀是中国书法批评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其关于书法的著述甚丰。对于张怀璀的研究,今人多集中于论述其书法理论的创新之处和对其书法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批评方式本身来分析其书法批评之艺术特色。 张怀璀生活在唐代的开元年间,在此之前已出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仅以张怀瓘《书断》所评自秦至唐初书家,居神品者就有二十五人,列为妙品的更是多达九十八人。与此对应的是,相关的书评书论也很丰富。如蔡邕、王羲之、王僧虔、袁昂、萧衍、孙过庭等都有许多对于书法精辟独到的论述和见解,张怀璀无疑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这些人不仅是书评家,更是书法家,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孙过庭的书法论著《书谱》其真迹也被历代书家推崇备至。而张怀璀亦不例外,他对自己的书法高自矜许,宋代朱长文《续书谱》引其自评语云:“真、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问。”可惜他的书作现在已见不到。在这些书评家中,多数人是因其书法创作留名后世的,他们对书法的品评,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书家的客串。其实,在中国古代艺术中,不仅是书法,其他如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里的批评家,同样具有一身二任的特点,既是批评家,更是画家或诗人。因此上,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家集创作、鉴赏、批评于一体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具有比一般人更为敏锐、细腻的艺术感悟和体味能力,注重艺术的审美特性,使得其艺术批评主观性强,艺术特色尤其突出。同样,张怀瓘在批评的方式方法上非常注重技巧和艺术性,其常用的批评方法有: 一、以境象喻书 在书法批评里,境象喻书是极为常见的,大致可分为象喻和境喻两种。象喻即是意象批评。主要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喻书,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使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又可分为以自然界现象、动植物形象和人物风神气度喻书几种情形。意象批评是书法批评史上最早出现的注重批评方式本身之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批评方法。其在书法批评中首次出现应是西汉卫恒的《四体书势》,文中主要是以自然意象来比拟古文、篆书、隶书和草书的形态。与此一历史时期自然美日渐凸显其重要地位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并且这一传统在后世一直得以延续。张怀瓘的书法批评里亦多以自然意象为喻的,如《书断中》有:“至于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是一种博喻的手法。在他的书论中还有以动物形象为喻的,如《书断中》就有以马喻书的:“尝慕小王,善于草书。譬之于马,则肉翅已就,兰筋初生。畜怒而驰,日可千里。洗洗赳赳,实亦武哉。”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唐杰羽佳 明清是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封建发展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成长,落后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推动了明清时期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进步,从而使明清美学思想获得了深入的发展,并显示出新的特色。 明清两代,在酝酿一种新的美学思潮的同时,也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美学思想。 一、明代美学思想 明清两代的美学思想在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就其断代来说,明代美学思想又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明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人文主义开始滋生。与此相应,在美学思想上出现了世俗化的审美趣味,重视人的真实自然的情性,而这些情性的容已由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之致逐渐变为市民阶级的市俗情趣。这一美学思想的主潮促进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时代,除了绘画美学思想和意象论的发展比较明显之外,最突出的是以贽、汤显祖和袁氏三兄弟为代表的美学新思潮的出现,积极地推动着明清美学思想的健康发展。 (一)绘画美学与意象论 明代是我国古代美学总结的准备时期,而出现较早的则是关于绘画美学和意象论的探讨。在绘画领域,王履与祝允明的贡献比较突出,而意象论却以王廷相为代表。 1.王履的绘画美学思想 王履(lǚ)是我国明代初期的美学思想家,在绘画美学方面贡献较大。他擅长山水,笔墨秀劲,曾作《华山图》四十幅,并把创作体会和艺术见解写入《华山图序》。这篇“序”是反映他美学思想的代表作。文章虽然不长,但它反映了王履绘画美学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绘画美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履的美学思想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为基本要领,统帅其整个美学思想体系。从总体上包含着这样两个方面的容: 首先,王履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科学地把握住艺术与生活的基本关系。他说:“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古之人之中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务于转摹者,

中国绘画鉴赏

中国绘画鉴赏 学习这本绘画鉴赏后,我被中国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所吸引,而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尤其卓越,下面就其作品《洛神赋图》进行适当介绍一下。 作者简介 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与绘画理论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洛神赋》就是他的杰作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虽然是摹本,但基本上反映了他的艺术面貌。 特色 顾恺之的《论画》一文,象他另外两篇关于绘画艺术的文字一样,都因相传错脱, 《洛神赋图》 不易通读,只能揣其大意。其中谈到前人所画的:小列女、周本记、伏羲神农、汉本记、孙武、醉客、穰苴、壮士、列士、三马、东王公、七佛、夏殷与大列女、北风诗、清游池、竹林七贤、嵇轻车诗、陈太丘二方、嵇兴、临深履薄等作品,都是评论这些画中人物形象和神情表现的优劣。而全篇最前段,特别谈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指出理解对象的深入的程度以人物画要求最高,对于山水画也很重要。东晋兴宁年间(公元三六三—三六五年)顾恺之在金陵(今南京)瓦棺寺所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状”,画出了维摩诘的病容及病中与人对谈时的特殊神色。这一幅维摩诘像,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受到称颂。同时,这一记载也说明中国流传的佛教图像,不是完全模仿外来的艺术。另外,顾恺之曾在画裴楷的肖像时,颊上加了三毫,据说他就是这样简单地借助于细节,加强肖像的神态。也有记载,他故意把谢鲲画在岩石中间,可见他曾企图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而且我们知道他在揣摩如何表现嵇康的诗句的时候,他体会到:画“手挥五弦”弹琴时的外形姿态,虽然是手的细小动作,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画“目送飞鸿”,想凭目光的微妙表现传达出对于天边云际有所眷恋的、捉模不定的迷惘的心绪,则是比较难的。这些就都是顾恺之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企图细致地描绘微妙的心理变化时,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界限。 另外,他也曾明白地谈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提出了描绘眼睛是人物画艺术中的最重要的技巧。以上都说明顾恺之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的新发展。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隋代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

孙过庭书谱全文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 《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宋米芾评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史》) 清朱履贞:“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书学捷要》) 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书概》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批评(《述书赋》)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字,可补墨迹之缺。原石早佚,该拓系海内孤本。拓本有张伯英、罗惇、林志均、马叙伦、齐燕铭等跋,钤“石门吴乃琛尽忱珍藏”、“陈叔通”等印。共14页,每页8行,行10至14字不等。每页尺寸纵31cm,横22.3cm. 附《书谱》全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于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託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论傅山书法美学思想

论傅山书法美学思想 内容摘要: 傅山的书法美学思想颠覆了明末清初的传统书法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为中国书法美学史打开了一条新的审美通道。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中的“四宁四毋”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傅山书法美学思想对书法审美关系做出了独特的说明和阐释,具有鲜明的审美立场。傅山提出的“丑”、“天”、“支离”等审美范畴,呈现出傅山书法美学思想的根本特征。傅山书法美学思想对清代以及当代的书法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傅山时代背景丑媚对立天以书论政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人,又号啬庐。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论学与南方学人颇有异同,批评理学,鄙视宋儒,提倡博雅之风,致力于诸子、文字、声韵、诗文、史部、书画、医药等领域研究,格局开阔,蹊町自辟,在晚明及清初名望甚著。本文拟从书法美学这一角度切入,力求对傅山的书法美学思想中“丑”、“天”、“支离”等审美范畴的解读,进而对其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时代背景,以及傅山书法美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时代背景与傅山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 葛承雍先生说:“在清初的文化领域里出现了三种书法家:既有在死神面前铮铮骨气的独立人格,也有在屠刀底下委曲求全的依附人格,还有在朝廷笼络之下堕落为奴的自毁人格。”【1】而傅山则属于前者。傅山如果不经历明亡清兴的历史事实,他也许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文人,也不会产生“挽既倒之狂澜”的美学思想。傅山作为明朝遗民,家国之恨,沧桑之变,与现实社会的抵牾,以及心理上的压抑,使他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变化。他的文艺观、书画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形成他反叛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在傅山的一生中,经历了明朝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以及清代初期的顺治、康熙两朝,贯穿了17世纪的近80个春秋的岁月。傅山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都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情况异常复杂。 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这一时期,原有的社会制度、思想意识、艺术审美以及百姓的生活习俗,也正悄悄地改变和打破,而新的生活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也正在逐步开始建立、完善,在这种新与旧的交替过程中,各种观念交织在一起,这一时期矛盾尤为突出。就明末清初时期大的思想背景而言,一个较为突出的方面,就是矛盾对立意识的强化,反映在美学思想上,就是对崇高美理想的追求和崇高美形态的独立;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传统的反思,即对古典和谐美的总结和极端化地表现。 傅山所处的这一时期,在审美思想上,开始由古典的和谐之美向近代的崇高之美过渡。周来祥先生认为,崇高是与和谐不同性质的一个美学范畴,是审美走出古典时代的一种发展形态。“所谓古典和谐美,就是把构成美的一切元素,素朴地、辩证地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具体地说,就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中所呈现的对象性属性,或者说是由和谐自由的审美系统所决定的对象的系统性质。与和谐美所不相同的崇高美就是要在这种有机体中,突出、强调、发展矛盾对立的性质,打破和谐统一的格局,不但要使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等各种因素处于尖锐的对立斗争的关系之中,而且,往往是在对立因素之间,强调一方,忽视一方;肯定一方,否定一方,各因素之间便逐渐走向分裂和两极化发展的道路。【2】 元代书坛以赵孟頫书法为宗,所有学书者以帖学为指针,晋唐延续,近亲繁殖,从而形成了专求技巧圆熟的元代书风。至明时,从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到董其昌,都继元人遗绪,由元入唐入晋,因师法所限、审美观念所限,少有新变。赵孟頫成为当时品评书法的惟一标尺,而真正有创造性的书家如宋克、陈宪章、张弼、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人,反被时人所讥贬。清初时,康熙皇帝又酷爱董其昌书法。帝王喜好,文坛、书坛竟以习董体书法为干禄正体,进而寻求功名。这一时期的书坛甜软凋疏,百般做作,失尽真态,故使书风每况愈下,比之元明又过之而无不及。傅山以其政治上的积愤和艺术上的敏感,针对此种恶俗书风,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四宁四毋”。 傅山的“四宁四毋”书法美学思想并非随意讲来,他的一些美学思想、语法句式,受宋人陈师道

美学论文:论中国绘画从“ 具象美”到“抽象美”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论中国绘画 的美学特点 概述 一.“抽象”、“抽象美”与中国绘画 二.从“具象美”到“抽象美”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1.唐代以前的原始“具象美” 2.宋元时期发达的“具象美”和萌芽状态的“抽象美” 3.明清时期高度发展的“抽象美”及其与“具象美”的结合三.中国绘画美学特点之展望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试论中国绘 画的美学特点 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她丰富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示:“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必须继承和借鉴的。” 在美学领域中,中国绘画的传统体现了整个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突出地体现了它所固有的美学特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这个艺术领域中,世界上有两大体系,一个是以中国水墨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另一个是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国绘画的传统象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流迁演变中,它依托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理论、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正如中国的黄河、长江的面貌与性格不同于西方的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的面貌性格而呈现出中华民族的面貌性格及理论造诣美学特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新石器时代半坡村遗址那数以万计的陶器及描绘于那些陶器上的人、动物、花鸟等形象,质朴、生动而有趣,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绘画之萌芽。解放初期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夔凤帛画》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在纺织品上画出的有主题性的绘画。历史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为流传,石窟壁画、石窟雕塑便成为特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宗教宣传品,“从印度的阿陀到中国新疆的拜城、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大同

相关文档